吉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四)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四次练习题含答案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四次练习题含答案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四次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参考答案】: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2、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参考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B、教科书C、参考书D、教学进度计划【参考答案】:B【解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依据。

4、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该成为()A、熟练型教师B、科研型教师C、奉献型教师D、勤奋型教师【参考答案】:B【解析】: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该成为科研型教师。

5、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参考答案】:A【解析】: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6、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参考答案】:A【解析】: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可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7、()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

A、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B、教育实体的出现C、学校的产生D、学制的建立;【参考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库四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库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泰勒的课程论经典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学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B.康德C.洛克D.夸美纽斯3、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理D.赫尔巴特原理5、中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享有公民权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

A.人格尊严权B.人身权C.隐私权D.名誉权6、20世纪50年代,布卢姆建立了()。

A.教学过程分类学B.教育评价分类学C.教育目标分类学D.教育测验分类学7、“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B.康德C.席勒D.卢梭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9、()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教学B.教育C.自学D.智育10、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1、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成功的()。

A.要求B.途径C.条件D.结果12、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A.内发论B.三因素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外铄论13、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制度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1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202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练习题及答案

202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练习题及答案

202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有“大器晚成”者也有“少年早慧”者,这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阶段性2.《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警告期限为( )。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18个月3.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所采用的方法是( )。

A.文献法B.对偶故事法C.角色扮演法D.两难故事法4.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5.“率真、耿直”反映的个体心理现象是( )。

A.能力B.兴趣C.性格D.动机6.在较长时间内,通过系统搜集特定个体的有关资料,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行动研究法D.个案研究法7.与高级神经活动表现为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8.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A.个人活动B.小组活动C.群众性活动D.班级活动10.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地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知识,从而促进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这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

A.整体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启发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11.以下选项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模仿B.视觉适应C.经典条件反射D.操作条件反射12.热爱集体与自私自利、创新与保守、自尊与自卑属于()。

A.性格特征B.气质特征C.意志特征D.能力特征13.“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四)
吉林教师考试交流群:159253909
【网校笔试】:网校优惠课程|【面试图书】:面试备考图书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3.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9.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10.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11.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12.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

13.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1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5.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的主导作用。

16.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

17.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18.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19.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20.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号jljsksw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
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中公教师考试网站站: 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