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交易管理
湖南省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湖南省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部门】湖南省政府【公布日期】1996.03.04【实施日期】1996.03.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1996年3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企业产权交易规范、健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有企业产权是指国家作为所有者在国有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财产权力;投资主体是指依法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职权的机构和部门;产权交易是指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
国有企业自身依经营权处分资产的行为,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产权交易范畴。
公司制企业中国有股权的转让,按国资企法〔1994〕81号《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三条产权交易应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保护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交易范围及方式第四条除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外,企业所有者都可以将其出资形成的产权全部或部分予以有偿转让。
第五条产权交易以下列方式进行:(一)协议转让;(二)招标;(三)拍卖;(四)中介代理;(五)其他方式。
第三章交易中介机构第六条设立产权交易中介机构,须由设立单位向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省经贸委、省体改委审查同意,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产权交易机构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独立法人,同级经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产权交易机构监督管理。
设立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第七条产权交易机构的主要职责:第八条产权交易中介机构经营服务佣金标准由湖南省物价局另行规定。
第九条产权交易中介机构有为交易双方保守商业机密的义务。
未经交易者许可,不得随意向外扩散企业的有关信息和专利。
第十条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开展各项业务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应定期将产权交易的情况和问题向省级和同级经委、体改委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导。
山东省国有产权交易管理办法

山东省国有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培育和发展本省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国有产权(以下简称产权)交易行为,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廉政建设,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从事产权交易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产权交易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守信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不得损害第三方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以上监察、工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产权交易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产权交易机构第五条产权交易机构是从事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国有独资或者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产权交易机构的设立,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决定。
第六条设立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从事产权交易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即交易市场)和完备的交易设施;(三)公司主要负责人符合任职资格,并不得兼职;(四)有相应的专职会计、经济、法律等专业人员;(五)有完善的公司章程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提供产权交易场所;(二)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依照本办法组织产权交易;(三)对产权交易出让方和购买方提交文件的真实性进行书面审核;(四)按程序向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产权交易的重大事项;(五)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产权交易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产权交易规则,报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施行。
第九条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建立产权交易档案,并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第十条产权交易机构从业人员履行职责时与其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一条产权交易机构的收费办法由省物价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制定,并在产权交易场所公布。
职工集体购买本单位产权的,产权交易机构不得收取除登记挂牌成本费以外的其他费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4.04.22•【文号】国办发明电[1994]12号•【施行日期】1994.04.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当前,一些地方在进行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通知如下: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成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活动,必须报国务院审批。
未履行报批手续的,要立即停止交易活动,补办报批手续。
地级市以下人民政府不准组织成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活动。
二、国有企业产权属国家所有。
地方管理的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要经地级市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其中有中央投资的,要事先征得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属中央投资部分的产权收入归中央。
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所有特大型、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地方管理的)的产权转让,报国务院审批。
三、转让国有企业产权前,必须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的规定,对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企业资产认真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产权变动和注销登记手续。
评估工作须委托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资格的机构承担并依法进行,不受行政干预。
评估价值要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并据此作为转让企业产权的底价。
四、转让国有企业产权的收入,首先要偿还银行债务和安置好本企业职工,其余才能由本级人民政府专项用于支持结构调整或补充需要扶持的国有企业资本金,不准用于经常性支出和弥补财政赤字,发放工资奖金。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使用方向的监督。
产权交易档案管理办法

产权交易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市产权交易档案管理,维护产权交易档案的完整、真实和安全,发挥产权交易档案在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和加强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更好地为本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上海市档案条例》和《上海市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结合本市产权交易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产权交易机构以及从事产权交易中介活动的经纪机构。
涉及产权交易活动的转让方、受让方和标的企业等产权交易相关主体,可根据国家有关企业档案管理的规定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产权交易档案是指各类产权转让主体在履行相关决策和批准程序后,将合法拥有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利,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转让或协议转让的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产权交易档案工作由市产权交易监管部门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档案业务工作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指导。
第五条本市产权交易档案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完整、准确与安全,便于社会利用和保守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的原则。
本市产权交易机构、产权经纪机构、产权交易转让方、受让方和标的企业等各机构(以下简称各机构)的档案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单位档案管理职能,并对下属单位的产权交易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
第六条产权交易文件材料管理工作应纳入各机构产权交易业务流程,纳入产权交易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纳入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产权交易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与业务流程进度相一致。
第七条产权交易文件材料的管理工作应当与产权交易业务管理工作同步。
在实施产权交易各项操作流程时,应同步规范相应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要求;在办理产权交易各项审查业务时,应同步对相应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在完成一宗产权交易各项业务流程时,应同步规范相应文件材料的整理和归档要求;在发生产权交易权证变更、争议处理或中止(终结)交易等动态情况时,应同步做好相应工作有关文件材料的补充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产权资源有效配置,保护产权交易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产权交易主体1. 产权交易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各类产权持有者以及产权交易服务机构。
2. 自然人产权持有者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材料;法人及其他组织产权持有者需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产权交易流程1. 产权登记:产权持有者对拟交易的产权进行登记备案,包括产权证书、土地证和相关权属证明。
2. 产权评估:产权交易参与主体可以选择合格的产权评估机构对产权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交易价格的参考依据。
3. 交易协商:产权交易参与主体进行交易协商,确定产权交易的价格、条件、期限等交易事项。
4. 缔约:产权交易参与主体签署产权转让协议,并按照约定交付相关产权证明文件。
5. 过户登记:产权转让方提供相关资料,产权受让方进行过户登记,完成交易手续。
6. 交易完成:产权转让方收到交易款项,产权受让方收到相关产权证明文件,交易正式生效。
四、产权交易管理1. 交易监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对产权交易行为进行监管,保证交易公平、合法、诚信。
2. 信息披露: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建立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发布产权信息、交易价格、成交情况等信息。
3. 纠纷处理:产权交易参与主体因产权交易产生的纠纷,可以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保障合法权益。
五、责任和处罚1. 产权交易参与主体须遵守产权交易管理制度,如有违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 产权交易服务机构须严格执行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确保产权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如有违规行为将面临处罚。
六、附则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产权交易管理机构所有,如有涉及未尽事宜,由管理机构另行制定相关规定。
七、生效日期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八、总结产权交易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保障产权交易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产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流通。
希望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本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有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国有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国有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加强产权管理,促进和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交易,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实现国有资产有序流转,对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转换国有企业机制、增强国有资本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从近年来国有产权交易现状来看,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的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主要问题信息上作弊。
一是卖方单方面的信息作弊。
一些国有产权交易在发布拍卖或招标信息时,人为缩小公告范围,或将拍卖地点选在禁止随意出入的场所,使潜在的买主得不到信息,被排斥在交易之外,致使国有资产低价落入特定买家手中。
有的甚至滥用职权,不按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自卖自买”。
二是买方单方面的信息作弊。
收购方欺骗卖方和银行,利用国有企业的资产收购国有企业,“空手套白狼”;一些国有产权买方不讲诚信,签订合同后以撤资或其他理由为要挟,拖延甚至拒不交纳转让金;一些买方在交易时传递虚假承诺信息,交易后不愿意或不能兑现其承诺。
三是买卖双方共同的信息作弊。
卖方通过各种手段将拍卖底价和其他人的投标情况泄漏给特定投标人,串通投标。
有的甚至相互合谋,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或者操纵评标委员会评标。
财务上造假。
一是在净资产上造假。
有的国有资产经营方赶在企业改制或产权交易前,对外违规担保、借贷,或故意违约以承担赔偿责任、故意输掉诉讼等,而对本来应该可以收回的各种款项、可以主张的各种权利不闻不问,使国有资产变相流向集体和个人,以达到私分、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
还有的将母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转移到“影子企业”,再轻易地分配给所谓职工股东,变相瓜分国有财产。
二是在清产核资中造假。
利用国家允许核销资产损失的政策,虚列或多列资产损失,套取国有资产,或是利用资产管理漏洞,对“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随意浪费或低价转让处置。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相关工作,包括产权出让、产权转让、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等活动。
第三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四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不得违法违规。
第六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产权交易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规定收取服务费用,不得违规乱收费。
第二章产权交易流程第八条产权出让的程序包括产权转让方案的制定、产权拍卖公告的发布、拍卖保证金的缴纳、产权拍卖现场的组织等环节。
第九条产权转让的程序包括产权交易合同的签订、产权交易款项的划转、产权变更登记等环节。
第十条股权激励的程序包括激励计划的制定、激励对象的确定、激励条款的约定等环节。
第十一条股权转让的程序包括股权转让协议的签署、股权转让登记的办理、股权转让款项的支付等环节。
第三章产权交易管理机构第十二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产权交易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维护。
第十四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人员,具备从事产权交易管理工作的能力。
第十五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产权交易活动的透明公开。
第十六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防范操作风险。
第四章产权交易监督第十七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产权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产权交易活动的动态。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运营管理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运营管理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国有资产流转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与效益,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与定位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国有资产的交易提供规范、透明、公正的场所和服务。
它承担着信息发布、交易撮合、价格发现、监督管理等多重职责。
通过集中统一的交易平台,将国有资产的转让、租赁、抵押等交易活动纳入规范化轨道,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定位上,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应作为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一方面,要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的运营流程1、信息收集与发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首先需要广泛收集国有资产交易的相关信息,包括资产的基本情况、交易意向、转让条件等。
然后,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发布,确保潜在的买家或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取准确、完整的交易信息。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
2、项目受理与审核对于提出交易申请的国有资产项目,交易中心要进行严格的受理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资产权属的合法性、交易主体的资格、交易方案的可行性等。
只有通过审核的项目才能进入交易流程,以保障交易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交易方式选择根据国有资产的性质、规模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
常见的交易方式有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
不同的交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交易中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4、交易撮合与成交在交易过程中,交易中心要积极发挥撮合作用,为交易双方提供沟通和协商的平台。
通过组织交易活动、解答疑问、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促进交易的达成。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5.09.29•【文号】建办房〔2015〕45号•【施行日期】2015.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住建部关于印发《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的通知建办房〔2015〕45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房地局):为进一步加强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方便群众办事,保障交易安全,我部在总结地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导则》的重要意义。
建立规则完善、职能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制度,是保证房屋交易安全、维护房屋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房产管理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各级房产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全面、准确领会《导则》要求,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二、不断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导则》内容,完善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程序,切实加强楼盘表管理、新建商品房销售管理、存量房转让管理、房屋抵押管理、房屋租赁管理、房屋面积管理、房屋交易与产权档案管理、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确保各项业务有序衔接。
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员,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三、推进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信息平台是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是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各地要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
要积极建立以楼盘表为基础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模式,抓紧完成存量房楼盘表的补建,加快推进历史档案数字化,进一步完善各业务子系统,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公司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产权交易行为,维护公司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公司及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产权交易的各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转让、资产出售、企业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
第三条公司产权交易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原则:产权交易信息应公开透明,确保交易各方知情权;(二)公平原则:产权交易价格应公平合理,维护公司及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三)公正原则:产权交易过程应公正无私,确保交易各方权益得到保障;(四)合法性原则:产权交易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第二章交易管理第四条产权交易应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通过,涉及重大产权交易的,应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五条产权交易前,交易双方应进行充分协商,明确交易标的、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时间等关键条款。
第六条产权交易过程中,公司应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交易各方披露交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标的、交易价格、交易双方、交易背景等。
第七条产权交易过程中,公司应依法进行资产评估,确保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第八条产权交易合同签订后,交易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第九条产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应依法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确保交易合法有效。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条公司设立产权交易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产权交易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监督检查机构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产权交易进行审查,确保交易符合本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机构发现产权交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向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三条产权交易过程中,若因公司内部管理不善导致交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相关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产权交易过程中,若交易双方存在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事实等行为,导致交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交易双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守则

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守则房屋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屋的交易和产权管理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的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守则是非常重要的。
一、房屋交易守则1. 房屋交易合法合规。
房屋交易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在购买房屋时,买卖双方应当签订合同并登记备案,确保交易的合法合规。
2. 房屋价格公开透明。
房屋的价格应当公开透明,不得存在虚假定价和捆绑销售行为。
卖方应当如实报价,买方应当了解市场价格并进行合理比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房屋交易中,卖方和买方的利益应当得到平等的保护,不得存在强制交易或欺诈行为。
卖方应当保证房屋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买方应当支付合理的购房款项并及时过户。
4. 加强购房资质审核。
购房者应当具备合法稳定的经济来源,核实购房者的身份和财产来源,杜绝非法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5. 完善房屋质量监督。
房屋交易中应当加强对房屋质量的监督,确保房屋符合相关建筑标准和安全要求。
对于违法建筑和违法交易行为,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二、产权管理守则1. 产权证书真实合法。
产权证书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存在虚假或伪造证书,确保产权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产权证书应当及时办理过户手续,确保产权的合法转移。
2. 产权信息公开透明。
产权信息应当公开透明,任何人都有权查询产权信息。
产权证书的查询应当便捷和方便,便于市民进行产权查询和交易。
3. 产权纠纷便捷解决。
对于产权纠纷,应当便捷解决,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调解和仲裁。
对于产权权属纠纷,应当尽快查清产权归属,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4. 产权交易规范管理。
产权交易应当遵循规范化管理,确保交易的合法合规。
产权交易双方应当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并登记备案,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5. 加强产权保护。
产权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对于侵犯产权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纠正和惩处,保障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

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是指在房屋买卖、租赁、抵押等过程中,对房屋产权的合法性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工作。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和促进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导则,以便相关从业人员和公众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的基本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政府规定进行操作,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2.公平公正原则,在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中,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职权或其他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保障交易双方的公平交易权利。
3.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在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杜绝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二、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房屋交易流程管理,包括房屋买卖、租赁、抵押等各类交易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交易程序合法合规,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
2.产权证书管理,对房屋的产权证书进行管理和登记,保障产权证书的真实有效,防止伪造和篡改。
3.房屋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房屋市场信息、价格走势等相关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房屋交易的公平公正。
4.纠纷处理和调解,对房屋交易中出现的纠纷进行及时处理和调解,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5.监督检查和执法,加强对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三、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1.政府部门,加强对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2.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专业素养,增强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诚信、专业的服务。
3.交易双方,在房屋交易过程中,要遵守合同约定,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共同维护交易的合法权益。
产权交易档案管理办法

产权交易档案管理办法产权交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一种不动产权和动产权转让给另一方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产权交易,这样可以使资产有效的流通和配置。
同时,为了保证交易的公正公平,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产权交易档案管理办法。
一、产权交易档案的意义产权交易档案是指记录不动产和动产交易的资料和信息,以保证交易的真实、合法和公正。
它起到保护交易双方权益、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交易效率等作用。
具体来说,产权交易档案可以反映交易的基本情况,包括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交易时间等等。
这些资料和信息能够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也是公证处、法院、税务等机构处理交易纠纷的有力证据。
同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产权交易档案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能够更好地保护交易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二、产权交易档案的管理办法(一)记录原则产权交易档案必须按照交易的真实记录,遵循真实、合法、规范等基本原则。
应明确记录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具体来说,记录要素应包括:交易对象的身份证明、交易标的物的描述、交易价格、交易时间、交易方式等。
其中,交易价格和交易标的物的描述应描述清晰明确,保证交易双方的权益。
(二)建档原则产权交易档案应在交易交割日后尽快建档。
建档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按照标的物编制档案编号2. 采用电子记录或实物记录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3. 依据档案分类规范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三)保管原则产权交易档案应该做好保护工作,确保其安全有效。
保管期限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
在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原则:1. 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防止数据泄漏和非法操作2. 确定责任人和使用权限3. 利用备份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四)利用原则产权交易档案应得到广泛利用,以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利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提供信息给予产权交易市场的参与者2. 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信息,促进市场监管3. 提供司法机关进行案件审理所需的信息三、结论产权交易档案是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保障资源,是确保交易的真实、合法和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

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涉及到房屋买卖、租赁、产权证书办理、房屋登记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指导,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相关事务。
首先,房屋交易是一个复杂的程序,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确认。
在进行房屋买卖时,买方和卖方需要签订买卖合同,并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同时,还需要对房屋的产权证书进行核实,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签订虚假合同或使用伪造的产权证书,以免造成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其次,产权管理是房屋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的合法证明,需要在相关部门进行办理和登记。
在购房过程中,买方需要仔细核对产权证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所购房屋的产权清晰明确。
同时,卖方需要及时办理产权证书的过户手续,将房屋所有权合法地转让给买方。
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和严谨,对于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此外,房屋租赁也是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房屋租赁时,租赁双方需要签订租赁合同,并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同时,需要对房屋的产权证书进行核实,确保房屋的合法出租权。
在租赁期间,需要遵守租赁合同的约定,保障租客和房东的合法权益。
在租赁结束后,需要及时办理房屋交接手续,确保双方权益的平等和合法性。
总的来说,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繁琐的过程,需要各方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
只有在规范的操作下,才能保障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纠纷和损失。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
产权交易的原则和监督管理

(⼀)产权交易的原则 1、实现⽣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2、遵循⾃愿、互利和有偿的原则, 3、注重实效的原则, 4、产权交易除国家有特殊规定者外,不受地区、所有制、⾏业和⾪属关系的限制。
5、产权交易既要促进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要防⽌形成种垄断, 6、交易商业企业的产权,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便⼈民⽣活。
(⼆)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掌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管理⼯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履⾏下列监管职责: 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和办法; 2、决定或者批准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研究、审议重⼤产权转让事项并报本级⼈民政府批准; 3、选择确定从事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产权交易机构; 4、负责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的监督检查⼯作; 5、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作; 6、履⾏本级政府赋予的其他监管职责。
所出资企业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履⾏下列之责: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所属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并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2、研究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为是否有利于提⾼企业的核⼼竞争⼒,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3、研究、审议重要⼦企业的重⼤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决定其他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4、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有关国有产权转让情况。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不受地区、⾏业、出资或者⾪属关系的限制。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按下列基本条件选择产权交易机构: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政法规、规章以及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政策规定; 2、履⾏产权交易机构的职责,严格审查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主体的资格和条件;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披露产权交易信息,并能够定期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 4、具备相应的交易场所、信息发布渠道和专业⼈员,能够满⾜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需要; 5、产权交易操作规范,连续3年没有将企业国有产权拆细后连续交易⾏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章记录。
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一、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在市场经济中,产权交易是指将资产的所有权由一个主体转移给另一个主体的过程。
产权交易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公平公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产权交易的有效管理并不容易,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产权交易管理制度是指对产权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行为和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产权交易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减少纠纷和风险,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产权交易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1. 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权交易规模逐渐扩大。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交易纠纷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权交易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2. 意义: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促进交易的公平和有效进行,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推动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目标1. 内涵: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交易准入制度、交易信息公开制度、交易行为规范制度、交易纠纷解决制度等。
- 交易准入制度:对产权交易主体的准入条件、资质要求等进行规定,以确保交易主体的合法性和信誉度。
- 交易信息公开制度:要求交易主体提供充分、真实、准确的交易信息,确保交易信息公开透明,提高交易效率。
- 交易行为规范制度:明确产权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串通等不正当行为,保障公平竞争。
- 交易纠纷解决制度:建立健全的纠纷解决机制,加速纠纷解决进程,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2. 目标: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保护产权交易参与者的权益: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产权交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 提高交易效率:通过规范交易行为、加强信息公开,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
- 降低交易风险:通过建立交易纠纷解决制度、完善监管机制等,降低交易风险,增强市场信心。
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工作

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工作一、产权登记管理产权登记管理是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对企业产权进行登记,明确企业产权归属、权责利关系,为后续的产权交易、评估、纠纷调处等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具体工作包括:建立产权登记台账,对企业产权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产权登记检查,确保企业产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确保企业产权变动得到及时反映。
二、产权交易管理产权交易管理是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产权交易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企业产权的合法、公平、公正交易。
具体工作包括:制定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制度,规范交易程序和操作流程;对企业产权交易信息进行公示,增加透明度;监督和审核企业产权交易合同,保证交易的公平和合法性;协调和监管企业内部资产划转和置换等。
三、产权评估管理产权评估管理是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企业产权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为产权交易、融资等提供依据。
具体工作包括:制定企业产权评估管理制度,规范评估程序和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评估机构和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和公示,增加透明度;及时更新企业产权评估结果,保证其时效性。
四、产权界定管理产权界定管理是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通过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界定,解决企业内部权责利关系问题。
具体工作包括:制定企业产权界定管理制度,规范界定程序和操作流程;对企业内部资产进行清查和核实,确定其归属和权责利关系;处理企业内部资产纠纷和争议,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五、产权纠纷调处管理产权纠纷调处管理是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企业内部产权纠纷进行调解和处理,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具体工作包括: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对员工或下属单位的异议和纠纷进行及时处理;协助解决法律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法律援助。
六、资产损失处理管理资产损失处理管理是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企业资产损失进行及时处理和追责,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
2008年市政府令第159号
第一条为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产权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产权交易活动和对产权交易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产权交易,是指通过有偿方式变更、转移资产权利主体的行为。
第四条产权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国资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进行监督管理。
市和县(市)区财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国有产权交易进行监督管理。
市和县(市)区工商、税务、监察、房产、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分别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业务运作的检查指导和协调管理。
第六条本市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中公开进行。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前款所称的国有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参)股企业通过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鼓励、支持非国有产权进入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公开交易。
第七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为产权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服务,履行相关职责,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单位。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一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本级政府的国有产权交易服务机构。
第八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在指定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场所和互联网站统一发布产权交易信息,并按照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交易程序和规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审查产权交易主体资格和交易条件,办理产权交易业务,依法组织产权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当与国资、财政等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和工商等相关权证管理部门实现网络互联或者信息交换。
第九条有关专业中介机构从事产权交易中介活动,应当取得中介机构资质,并向工商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登记注册。
建立国有产权交易中介机构登记制度。
中介机构从事企业国有产权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产权交易的,应当分别由国资部门或财政部门在登记的产权交易中介机构中选择确定。
第十条产权交易可以采取拍卖、竞价、挂牌、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十一条产权交易的转让方所转让的标的应当权属清晰;对权属不清晰的,应当依法
界定其权属。
第十二条产权交易的转让方应当确定转让底价,并履行下列批准程序后方可进场交易:
(一)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国有产权转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二)市属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市国资部门审批;各县(市)区所属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按照各自的规定进行审批;
(三)其他各种类型的企业产权转让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本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依法履行相关决策程序。
第十三条国有产权转让底价以资产评估和评估基准日至首次转让底价确定日期间审计结果为依据进行确定,并应当征得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产权交易的转让方申请产权交易,应当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提交下列文件,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一)产权交易申请书;
(二)转让方的身份证明;
(三)转让标的权属证明材料;
(四)准予转让的批准材料;
(五)转让标的情况介绍及相关报告材料;
(六)转让条件及有关要求;
(七)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对产权交易的转让方所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并自收到全部资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进场转让的书面答复。
对受理进场转让的,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通过省级以上报刊和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开发布产权转让信息。
第十六条交易信息公开发布满20个工作日后,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根据约定或有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确认的方式组织实施产权转让。
对无竞买人的产权交易,可以由产权交易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其中国
有产权的协议转让价格应当根据相关规定予以确定。
第十七条产权交易的受让方办理交易申请时,应当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提交下列文件,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一)受让方的身份证明;
(二)受让方的资格、资信和资质证明;
(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产权交易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达成成交意向后,应当签订产权交易合同。
产权交易合同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名称、住所;
(二)转让标的;
(三)成交方式;
(四)转让价格及价款支付时间和方式;
(五)转让标的涉及的债权、债务的处理方案;
(六)产权交割事项;
(七)违约责任;
(八)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九)转让方和受让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自产权交易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合同等有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对合法的产权交易行为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第二十条企业国有产权协议转让的,应取得国资部门的批准,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国有产权协议转让的,应取得财政部门的批准。
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根据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第二十一条下列产权禁止交易:
(一)产权权属不明或者存在争议的;
(二)已经设置抵押权但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三)已经诉讼保全或者被强制执行的;
(四)法律、法规禁止转让的。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产权交易应当暂停或终止:
(一)转让方或受让方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提出暂停或终止交易并经有关产权监督管理部门同意的;
(二)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发出暂停或终止交易书面通知的;
(三)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产权自然灭失的;
(四)因不可抗力致使交易活动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和程序进行的;
(五)依法应当暂停或终止产权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在产权交易中,禁止下列交易行为:
(一)在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以外进行国有产权交易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国有产权的;
(三)产权交易双方恶意串通,弄虚作假,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
(四)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中介机构、转让方、受让方故意压低或过分抬高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严重阻碍交易顺利进行的;
(五)违反交易规则,扰乱正常交易秩序的;
(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进行产权交易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建立诚信档案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记载产权交易转让方、受让方、中介机构等产权交易活动当事人的违规、违法行为及处理结果,对不良行为记录及处理结果应通过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等媒介予以公示。
第二十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中介机构,在办理、出具产权交易服务机构需要的报表、报告、证明等文件资料时,与交易当事人串通作假的,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报告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有关中介机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产权交易相关方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机关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相关企业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处分;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由于受让方的责任造成资产流失的,受让方应当依法赔偿转让方的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损害国家利益或者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相关产权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应当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国资、财政、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机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擅
自批准或者在批准中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由行政监察部门或有关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集体所有产权转让,参照本办法有关国有产权转让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外资并购产权、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和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产权交易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