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好家风融入小学德育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好家风融入小学德育课堂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家训家风,家训家风是古代家族的传家之本,是我国
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传统的家训家风依然有教育意义。

在当前的小学阶
段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而传统的家训家风正是以德育为主的,在当前的小学德育
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古人的智慧,合理正确地运用古代家训家风来教育当前的学生。

因此,本文将针对发掘家训家风内涵融入小学德育课堂展开进行探讨,现内容如下。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训家风培养;教学策略
引言
家训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传承的精神与文化,其中蕴含着一个家族发展历史
中的精神与审美的变化,对于后代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家训家风的培养
从精神风貌到道德品质,乃至审美情操都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家庭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的培养伴随着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让学生更深刻
地认识家庭发展历史,感受先辈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

德育是学校教育对
于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意识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措施,与家庭教育中的家
风培养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因此,做好德育与家训家风培养的融合,落实对学生
思想道德意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新时代小学德育融入家训家风的必要性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底色的儒家思想,高度重视孝道教育,并将孝道教育贯穿儒
家文化的始终,而孝道教育又是家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家风建设
本质上就是对于家庭风气和家庭作风的规范和引导,亲子关系的和谐必然成为家
风建设的关键要素。

也就是说,新时代的中小学家风建设,离不开孝道教育的开展。

而开展孝道教育,必然需要借助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

一方面要通过儒家的思想
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
孝道的名人故事来为中小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因此,中小学家风建设必然会有
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在于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
贡献力量,这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不谋而合。

家风建设的开展能
够从小处着眼,培养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小学德育家训家风培养融合教学策略
(一)确立教学新目标,守正创新思维融入教材
小学德育教育要守正创新遵循党中央"立德树人"教育指导思想,整体规划有
机进行渗透,科学贯彻落实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强化教育,更新新的教
育教学观念和并改进教学方式,聚焦在"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方面。

小学校园是发扬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融合山歌文化、
狮子舞、汉乐汉剧、定期开展班会德育演讲比赛、文化小品等、歌手大赛、书画
作品展等,为学生阐述优秀家风家训教育,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
的红色家风家训,让学生既深刻了解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性,
又从中学习到踏实做人、勇于拼搏、干净做事的励志榜样。

(二)通过家风培养,促进良好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形成
家长在家庭中与学生关系最为亲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与家风培养的最关
键人物。

家长的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受到家长行为
习惯的熏陶与感染,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

因此,家长更应当注重自身对于
家风以及德育的重视,时刻关注对于学生的榜样作用,并以此来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

同时,母亲在家庭中对于学生有着更为与众不同的地位和意义,母亲的关爱与
辅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动力。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深刻表明了
母亲在家风培养中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

因此,结合母亲对于学生的家
风培育影响作用,本次家长学校的课程中,笔者特别针对学生对母亲的情感表达进
行了设计安排,让学生通过《五月晒"母亲的美德"》来描绘自己眼中母亲的美德,
以及自己从母亲身上学习到的重要思想与品德,以此来帮助深入挖掘母亲身上值
得自己学习的重要精神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母亲的爱。

(三)通过特殊的节日庆典,增强家风培养效果
节日庆典是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寄托。

在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学国粹、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展都随着时代的
演变越来越不受重视,也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传承意义和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
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传递我国优秀的精神与物质文明产物,家风培养中融入特殊
节日庆典元素,让学生能够通过家风培养感受到不同节日对于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节日庆典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历史内涵。

家风培养中融
入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节日、庆典等活动来感受到国家发展、演变的历史,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让学生能够从家风培养中更
深层次地培养出爱国主义思想。

例如,在家训家风培养中对学生进行用餐礼仪的
培养,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的用餐礼节。

如,让学生了解宾客排位的顺序与规则,培养用餐时保持"食不言寝不语"的良好习惯,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等良好用餐,
让学生在家风培养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礼仪,更好地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思想,落实德育的总体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在小学德育中融入家训家风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方面共同
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家风建设的精神与文化的引导作用,在日常的生
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并进一步通过
家庭传承教育,落实家训家风培养,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发展给生活带来的
变化,并以此提升学生对于历史文明的认识与理解,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春梅.发掘家训家风内涵融入小学德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
报,2019,(3):6-8.
[2] 陶梦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风家训"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6):243.
[3] 蔡舒.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