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B.选定某物体为参考系是为了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
C.选择不同的物体做为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论应是一样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没有实际意义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帆船不可看作质点
C.太阳比地球大,但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D.原子很小,一定能看作质点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每秒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位移图象是一直线,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4.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运行,在某段位移的前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2v/3;中间的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v/3.这列火车在整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A. v B.5v/6C.2v/3D.6v/11
5.物体运动的v — t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沿选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C.物体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
D.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6.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
A.甲的运动比乙快
B.甲的速度比乙大
C.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快
D.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大
7.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位移总随时间而增加
B.速度的增量总跟时间成正比
C.位移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速度总跟时间成正比
8.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单向的直线运动.从出发时开始计时,得出质点的位置坐标方程为x=6+t3.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v=3t2,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出发
B.质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C.质点在t=2s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D.质点在t=1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
9.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的小球,在第1s末的速度为2m/s,在第2s末的速度为4m/s,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在第4s末的速度为8m/s,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在这4s内的的位移是16m
C.小球在第5s末的瞬时速度是10m/s
D.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2m/s2
10.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小球 ( ) A.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
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1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由-2.0m/s2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的速度一定逐渐减小
B.质点的速度可能逐渐增大
C.质点的位移可能逐渐增大
D.质点可能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
时间内,下列1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甲、乙的 v — t图象如图3所示.在0~t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
B.甲加速度不断增大,乙加速度不断减小
C.甲、乙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甲、乙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5甲中0、1、2……6点所示.
C .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 1、x 2、x 3…x 6.
D .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 ).(4分)
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C 刻度尺 E 天平
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D 秒表 F 重锤
(2) 将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5乙所示,则:x 2 = Cm, x 5 = Cm ,打点“1”时的瞬时速度v 1= m/s. (每空2分)
三、计算题
1.(10分)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以6 m/s 2的加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 处的速度是8.2m/s,在全程中间时刻t 1=6.25s 时速度为8.3m/s,最后以8.4m/s 的速度冲过终点,他的百米平均速度为多大?
2.(10分)速度为12m/s 的汽车在车头距离站牌32m 处开始制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求:
(1) 汽车从开始制动到车头到达站牌所用的时间?
(2) 汽车车头到达站牌时的速度为多大?
3.(10分)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s ,已知前3s 的位移是7.2m ,后3s 的位移是16.8m ,则:
(1) 小车的初速度为多大?
(2) 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4.(12分)甲物体以15m/s 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 2;在其后方28.5m 处的乙物体正以5m/s 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追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求:
(1) 乙追上甲前,二者何时相距最远?
(2) 经多长时间乙追上甲?
河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B .选定某物体为参考系是为了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
C .选择不同的物体做为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论应是一样的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答案】B
【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物体做为参考系同一个运动的描述有可能是不动的,B 对;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没有实际意义
B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帆船不可看作质点
C .太阳比地球大,但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D .原子很小,一定能看作质点
【解析】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平动的物体也可以看做质点,C对;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每秒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位移图象是一直线,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只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A错;同理B错;物体的位移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物体的运动是静止的,速度为零,D错;
4.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运行,在某段位移的前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2v/3;中间的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v/3.这列火车在整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A. v B.5v/6C.2v/3D.6v/11
【答案】D
【解析】设总位移为3s,则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有,D对;
5.物体运动的v — t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沿选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C.物体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
D.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答案】B
【解析】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横轴以上速度为正,横轴以下速度为负,所以物体一直向前运动,B对;
6.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
A.甲的运动比乙快
B.甲的速度比乙大
C.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快
D.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大
【答案】C
【解析】加速度只是说明速度变化率的大小,由于不知道两个物体初速度大小,无法判断在任意时刻速度大小,C 对;
7.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位移总随时间而增加
B.速度的增量总跟时间成正比
C.位移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速度总跟时间成正比
【解析】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C错;同理由可知D错;
8.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单向的直线运动.从出发时开始计时,得出质点的位置坐标方程为x=6+t3.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v=3t2,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出发
B.质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C.质点在t=2s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D.质点在t=1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
【答案】CD
【解析】当t=0时x=6,说明质点不是从坐标原点出发,A错;由v=3t2可知速度与时间成二次关系,质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不是均匀增加,B错;把t=2s带入公式v=3t2可知速度v=12m/s,C对;同理把t=1s和t=3s带入公式
x=6+t3.可知在t=1s的位置为7m,t=3s的位置为33m,位移为26m,由v=s/t可知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13m/s
9.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的小球,在第1s末的速度为2m/s,在第2s末的速度为4m/s,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在第4s末的速度为8m/s,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在这4s内的的位移是16m
C.小球在第5s末的瞬时速度是10m/s
D.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2m/s2
【答案】D
【解析】只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相等的运动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因为物体的运动不能确定,所以位移和第5s末的瞬时速度都无法判断,但由加速度的概念可知4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2m/s2,D对;
10.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小球 ( ) A.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
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答案】ABC
【解析】在0-0.5s间小球处于下落过程,加速度为10 m/s2,最大速度为5 m/s,A对;在0.5s时刻速度方向反向可知小球被反弹,B对;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大小,所以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 45 m,D错
1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由-2.0m/s2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的速度一定逐渐减小
B.质点的速度可能逐渐增大
C.质点的位移可能逐渐增大
D.质点可能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
【答案】BCD
【解析】只要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就是增大的,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由此可知该质点一直做速度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一直增大,BCD正确
时间内,下列1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甲、乙的 v — t图象如图3所示.在0~t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
B .甲加速度不断增大,乙加速度不断减小
C .甲、乙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 .甲、乙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AC
【解析】速度时间图像中,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可知甲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A 对;B 错;图线围城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两物体位移均增大,C 对;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在t0时间内曲线A 围成的面积较大,平均速度大于,同理物体B 的平均速度小于,
D 错
二、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 .安装好实验器材.
B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5甲中0、1、2……6点所示.
C .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 1、x 2、x 3…x 6.
D .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 ).(4分)
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C 刻度尺 E 天平
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D 秒表 F 重锤
(2) 将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5乙所示,则:x 2 = Cm, x 5 = Cm ,打点“1”时的瞬时速度v 1= m/s. (每空2分)
【答案】(1)AC (4分) (2)3.00 , 13.20 , 0. 375 (每空2分)
【解析】(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电源,A 对;该实验需要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所以刻度尺需要,C 对;(2)点1为1、2间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得
三、计算题
1.(10分)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以6 m/s 2的加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 处的速度是8.2m/s,在全程中间时刻t 1=6.25s 时速度为8.3m/s,最后以8.4m/s 的速度冲过终点,他的百米平均速度为多大?
【答案】8m/s
【解析】由全程中间时刻t 1=6.25s 得出跑百米时间:
t=2t 1=12.5s, (5分)
因此平均速度
(5分)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x=vt 的应用,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从题目中条件可以读出位移为100m ,时间为12.5s
2.(10分)速度为12m/s 的汽车在车头距离站牌32m 处开始制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求:
(1) 汽车从开始制动到车头到达站牌所用的时间?
(2) 汽车车头到达站牌时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4s
【解析】规定初速方向为正,汽车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v 0=12m/s A=-2m/s 2 x=32m
由公式v 2- v 02=2A .x 得: (3分)
v 2-122m 2/s 2=2×(-2 m/s 2)×32m
所以:v =4(m/s ) (2分)
由公式v =v 0+A .t 得: (3分)
4m/s =12m/s -2m/s 2t
所以:t =4s (2分)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得末速度大小,再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求得运动时间
3.(10分)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s ,已知前3s 的位移是7.2m ,后3s 的位移是16.8m ,则:
(1) 小车的初速度为多大?
(2) 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 (2分)
可得:t 1=1.5s 时,v 1=7.2m/3s =2.4m/s (1分)
t 2=3.5s 时,v 2=16.8m/3s =5.6m/s (1分)
由公式A =(v -v 0)/t 得: (2分)
A =(5.6m/s -2.4m/s )/(3.5s -1.5s )=1.6m/s 2 (1分)
由公式v =v 0+At 得: (2分)
2.4m/s =v 0+1.6m/s 2×1.5s
v 0=0 (1分)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由此先求得敬爱速度大小,再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得初速度大小
4.(12分)甲物体以15m/s 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 2;在其后方28.5m 处的乙物体正以5m/s 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追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求:
(1) 乙追上甲前,二者何时相距最远?
(2) 经多长时间乙追上甲?
【答案】(1) t =2s (2)t 1=6s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
则:v 0甲=15m/s A 甲= -3m/s 2
v 0乙=5m/s A 乙=2m/s 2 x 0=28.5m
(1) 二者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为:v 甲= v 乙 (2分)
由公式v =v 0+At 得: (1分)
v 甲=15m/s -3m/s 2 t
v 乙=5m/s +2m/s 2 t
所以:t =2s (1分)
(2) 由公式v =v 0+At 得:
甲减速到0所用的时间:t 0=-v 0甲/A 甲 (1分)
所以:t 0=5s (1分)
由公式x =v 0t +At 2/2得:此时 (1分)
甲的位移: x 甲=15m/s×5s -3m/s 2×52s 2/2=37.5m (1分)
乙的位移: x 乙=5m/s×5s +2m/s 2×52s 2/2=50m (1分)
x 甲+x 0=37.5 m +28.5m =66m >x 乙 即:此时乙未追上甲 (1分)
所以乙追上甲时:66m =5m/s×t 1+2m/s 2×t 1 2/2 (1分)
解得:t 1=6s , t 1=-11s (舍去) (1分)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追击和相遇问题,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是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首先根据两者的运动性质求得运动时间,再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判断出甲减速到零的时间为5s ,由此可知乙追上甲之前甲已经静止,再由位移相等的等量关系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