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实验2_气孔_1_

三、气孔密度的测定 原理:气孔密度(单位面积上气孔的数目)可用显微 镜视野面积(S=πr2,r可用目镜测微尺量取)内 观测到的气孔数求得。注意:目镜测微尺刻度的大 小是随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而不同的,必须用物镜测 微尺来决定放大时目镜测微尺刻度的大小。
2、实验器材
(1) 材料:蚕豆叶(洗净) (2) 仪器:显微镜、物镜测微尺 (3) 试剂:无水乙醇、胶棉液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视野10格目尺 r=? 计算气孔密度
11格目尺对 4格物尺
目尺每格=
4×10 / 11 um
测气孔大小
4、数据记录及处理
5、思考:
(1) 固定、印迹法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是否一样? 哪一种方法观察到的气孔数较多?为什么? (2) 学习如何利用物镜测微尺来标定目镜测微尺
(Ⅱ)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1、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胶棉液涂均匀、超薄一层 叶表皮取下后要迅速投入乙醇 物镜测微尺安全使用,切勿压破 先低倍后高倍,由远及近,缓慢调节 低倍镜找视野、物尺、目尺 高倍镜观测气孔数目、大小
3、实验步骤:
(1) 取3 个培养皿编号,分别放入15ml 0.5%KNO3、 0.5%NaNO3、蒸馏水。 (2) 撕下蚕豆叶下表皮分别放入3 个培养皿。 (3) 将3 个培养皿放入人工光照条件下,保温1 小时。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气 孔的开度。
大小
开度
4、数据记录及处理
五、思考及分析
比较气孔开度大小,并分析原因。
3、实验步骤:
定性: (1)固定法:撕下蚕豆叶下表皮,迅速放入无 水乙醇,固定2-3min,取出镜检。 (2)印迹法:将蚕豆叶下表皮涂一层胶棉液, 用镊子取下,在稍有湿润的载玻片上此膜就能粘 贴牢固,即可镜检 。 定量: (3)气孔密度测定: ①标定目镜测微尺。 ②镜检,随机取3 个视野,观察气孔数。(取 平均值)单位面积气孔数= a/s = a/πr2
实验二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班王莹0411402011,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了解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对各种数值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数运算符,移机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学会编写和运行简单的应用程序。
(5)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实验内容和步骤(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3章第4题给出的程序。
○1运行以上程序,分析为什么会输出这些信息。
因为第6行是将c1,c2按%c的格式输出,97是字符a的AS CⅡ代码,98是字符b的AS CⅡ代码。
第7行是将c1,c2按5d的格式输出,所以输出两个十进制整数。
○2如果将程序第4,5行改为c1=197;c2=198;运行时会输出由于Visual C++6.0字符型数据是作为signed char类型处理,它存字符的有效范围为0~127,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不痛的系统得到的结果不痛,因而用“%d”格式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用“%d”格式输出时,输出c1=-59,c2=-58.这是按补码形式输出的,内存字节中第1位为1时,作为负数。
59和197之和等于256,58与198之和也等于256.○3如果将程序第3行改为int c1,c2;运行时会输出因为97和98在int类型的有效范围。
(2)输入第3章第5题得程序。
即: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运行时分别按一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
1,a=3,b=7,x=8.5,y=71.82,A,a↙2,a=3 b=7 x=8.5 y=71.82 A a↙3,a=3 b=7 8.5 71.82 A a↙4,a=3 b=7 8.5 71.82Aa↙5,3 7 8.5 71.82Aa↙6,a=3 b=7↙8.571.82↙A↙a↙7,a=3 b=7↙8.571.82↙Aa↙8,a=3 b=7↙8.671.82Aa↙12345678(3)输入以下程序○1编译和运行程序,注意i,j,m,n各变量的值。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实验二熔点的测定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技术二、预习要求理解熔点的定义;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了解毛细管现象;了解尿素的物理性质;了解浓硫酸烧伤的急救办法;思考在本实验中如何防止浓硫酸烧伤、烫伤、火灾等实验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原理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固体化合物受热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即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就是该化合物的熔点。
一般说来,纯有机物有固定的熔点。
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灵敏的,固体开始熔化(即初熔)至固体开始熔化(即全熔)的温度差不超过0.5~1℃,这个温度差叫做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
如果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熔距也较长,由此可以鉴定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
由于根据熔距的长短还可以定性地估计出该化合物的纯度,所以此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若某一化合物的固、液两相处于同一容器,这时可能发生三种情况:①固体熔化即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②液体固化即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③固液共存即固液两相同时存在。
如何决定在某一温度时哪一种情况占优势,可以从该化合物的蒸气压与温度的曲线图来理解,如图2-1所示。
图2-1(1)中曲线SM表示的是固态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图2-1 (2)中曲线L’L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如将曲线(1)、(2)加合,即得图2-1(3)曲线。
(1)(2)(3)图2-1 化合物的蒸气压与温度曲线由(3)可以看出:固相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速率比相应的液相大,两曲线相交于M处,说明此时固、液两相的蒸气压是一致的。
此时对应的温度TM即为该化合物的熔点。
当温度高于TM时,固相的蒸气压比液相的蒸气压大,使得所有的固相全部转化为液相;反之,若低于TM时,则由液相转变为固相;只有当温度为TM时,固、液两相才能同时存在(即两相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此时固相熔化的量等于液相固化的量)。
学习与记忆试验试验二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

❖ 1.3老化与启动效应
❖ Lazzara使用语义决策任务,同时用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测量概念启动 效应的指标。 结果:在排除外显记忆参与的情况下,中老年人和年轻人 表现出相同的启动效应。这表明正常的年老化并没有破坏概念内隐记忆 的操作。
❖ 在一项对损伤患者和正常被试的词汇启动和图片启动任务操作的对比实 验中,发现正常被试在词干补笔启动效应上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但 没有在图片辨认启动效应中发现存在年老化效应。验证方法:在知觉、 语义和词汇三种加工条件下,对年轻人和老年人在残词补全和词干补笔 的实验的内隐记忆和外显回忆任务的操作比较,从而检验年龄和加工深 度对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的影响方式。
❖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存在相互污染)郭秀艳采用加工分离程序,从意 识和无意识层面对年老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文字 或非文字材料,老年人记忆中无意识的贡献和成人记忆相比无显著的差 异,这无疑表明老年人记忆中无意识贡献并没有下降,内隐记忆并未明 显老化。该研究从另一侧面证实了无意识记忆(内隐记忆)的年龄独立 性,同时也澄清了记忆年老化真正的内涵与外延。另外一项研究进一步 表明,老年人在文字材料再认的无意识贡献水平上和其他年龄段的人不 存在差异,内隐记忆具有抗老化的作用。
❖ 进一步明确词汇加工和知觉启动间的关系
❖ Newel在词干补笔任务中通过对测试时目标项目问题位置的操作,考查 了加工深度对内隐测验中启动效应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在标准的浅加工 编码任务中,词汇加工的程度是通过把编码问题放在目标刺激前或者后 来控制的。实验结果,外显任务中把问题放在目标刺激后增加了浅编码 任务中词汇加工深度,但在内隐记忆任务中没有出现对启动产生影响的 加工水平效应,这表明词汇的加工并没有对启动效应产生影响。要想更 好地理解自动的知觉信息提取的基本过程,还需要把问题-位置的操作 和其它更加可靠的内隐记忆测验结合起来。 有研究进行了加工水平对残 词补全和词干补笔两类任务启动效应影响的研究。研究者把加工水平分 为知觉、词汇两类浅加工,另外还有语义的深加工。研究结果表明,加 工深度对两类内隐记忆测验的启动效应产生了不同影响:在词干补笔条 件下,语义和词汇加工的启动效应是相同,都比知觉学习加工下的启动 效应要大;但是在残词补全测验中,不同加工水平下的启动效应没有显 著的差异。这个研究结果和传统的认为加工深度只和有意识的回忆相联 系的看法相反。Fay 认为这个结果表明了词干补笔任务具有词汇的成分, 它需要最初的注意加工。当解释加工深度对内隐和外显记忆影响时,词 汇加工应该是被深入考虑的一个因素。同时在他看来,补笔测验的方法 学需要重新界定,这样有利于那些内隐记忆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解决。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停表等。
部分器材的作用(1)石棉网:使烧杯底部 受热均匀 。
(2)搅拌器:使固体 受热均匀 。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按 自下而上 的顺序组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 外焰 对烧杯进行加热,观察海波或石蜡的状态变化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原因:①小颗粒固体 受热更均匀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能与小颗粒固体 充分接触 ,测量的温度更准确 。
(2)实验中采用 水浴法 加热,优点:①被加热的固体 受热均匀 ;②固体物质 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不宜过多,水过多会导致加热时间过长,能够 浸没试管中的固体 即可;也不宜太少,水过少不能使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浸没,导致固体受热不均。
(4)试管插入烧杯水中的位置要适当:①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 要浸没在水中 ;②试管不能接触 烧杯底或烧杯壁 。
【实验现象】(1)海波通过加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一定数值后,有液态海波出现。
继续加热,更多的固态海波变成液态海波,但温度 保持不变 。
海波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2)石蜡通过加热,温度升高,石蜡先变软,后变稀,最后变成液体。
加热过程中,石蜡的温度 一直升高 。
【实验结论】(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梳理AB 段:海波为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C 段: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BC 段:海波为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2)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①晶体(海波)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②非晶体(石蜡)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过电流保护实验

实验二: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图的电气连接,掌握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三、实验原理及说明过电流保护就是当电流超过预定最大值时,使保护装置动作的一种保护方式。
当流过被保护原件中的电流超过预先整定的某个数值时,保护装置启动,并用时限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使断路器跳闸或给出报警信号。
电网中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或者非正常负载增加,绝缘等级下降等情况下,电流会突然增大,电压突然下降,过流保护就是按线路选择性的要求,整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
当线路中故障电流达到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时,电流继电器动作按保护装置选择性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通过其触点启动时间继电器,经过预定的延时后,时间继电器触点闭合,将断路器跳闸线圈接通,断路器跳闸,故障线路被切除,同时启动了信号继电器,信号牌掉下,并接通灯光或音响信号。
四、实验仪器模拟变电所平台五、实验内容要求把过电流保护的电气接线图绘制出来,并结合接线图叙述其工作原理(包括断路器的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1. 过电流保护电路中包括哪些继电器,其分别的作用是什么?过流继电器,用于电流故障判断,如DL-31或GL-15等时间继电器,用于整定值中间继电器用于扩张接点或容量电压继电器用于欠压或过压判断信号继电器用于发信号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以增加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识别真假事故、、、、、过电流保护)四个电流继电器:2. 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是如何先后动作的?、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点在继电器线圈未通电、通电、断电时是如何动作的A:未通电,断开。
Vol.2实验(二)

实验二Windows XP 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计算机的启动和退出2.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3.掌握桌面图标“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等的基本操作4.Windows XP的基本设置实验操作内容和步骤:1 计算机的启动和退出启动:(1) 打开计算机显示器电源,然后打开计算机主机电源。
计算机在完成自检后,就会自动引导进入Windows XP系统,这种方式通常称为计算机的冷启动;(2) 热启动是指在计算机已经开启的状态下,通过键盘重新引导操作系统。
一般在死机时才使用。
方法:左手按住“Ctrl”和“Alt”不放开,右手按下“Del”,然后同时放开。
(3) 复位启动是指在计算机已经开启的状态下,按下主机箱面板上的复位按钮重新启动。
一般在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而热启动无效时才使用。
退出:(1) 单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
“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2) 上述方法无效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手动强行关机了(持续按下电源开关,几秒钟后计算机即可关机)2 鼠标的使用见课本P333 掌握桌面图标的基本操作见课本P324快捷方式的创建快捷方式是指向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图标,通过快捷方式可以快速找到文件及文件夹并将其打开,从而方便用户的操作。
快捷方式一般创建在桌面和“开始”菜单内。
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有两种方法。
方法1:a)打开“我的电脑”窗口;b)打开预设置快捷方式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夹c)用鼠标右击该文件,出现快捷菜单d)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选项方法2:a)鼠标右击桌面空白处,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选项,打开“创建快捷方式”对话框b)在“创建快捷方式”对话框,指定文件的位置,如D:\MyFile,也可以单击“浏览”按钮查找一个文件,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c)在出现的“选择程序标题”对话框内,指定该快捷方式名称d)单击“完成”按钮在“开始”菜单内创建快捷方式有两种方法。
实验二 答案

实验2 线性规划问题及对偶问题求解实验内容与答案提示:灵敏度分析设置方式:先在lingo菜单options里面设置general solver 的dual computation里面加上ranges然后在lingo菜单里面选range就行了注意lingo只能对线性的模型做灵敏度分析题1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美佳公司计划制造 I、II 两种家电产品。
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设备 A、B 的台时、调试时间、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 1-1 所示。
1.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其获取的利润最大。
max=2*x1+1*x2;5*x2<=15;6*x1+2*x2<=24;x1+x2<=5;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2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X1 3.500000 0.000000X2 1.5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7.500000 0.0000003 0.000000 0.25000004 0.000000 0.50000002. 如果资源出租,资源出租的最低价格至少是多少(即每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是多少)。
min=15*y1+24*y2+5*y3;6*y2+y3>=2;5*y1+2*y2+y3>=1;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3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Y1 0.000000 7.500000Y2 0.2500000 0.000000Y3 0.50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0.000000 -3.5000003 0.000000 -1.5000003.若家电 I 的利润不变,家电 II 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则该公司的最优生产计划将不发生变化。
实验2 Lincoln指数法估计种群数量大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Lincoln指数法估计种群数量,掌握标记重捕技术 2.理解Lincoln指数法在统计种群数量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 标记重捕法用于估计在一个有比较明显界限的区域内的动物
种群数量大小。具体方法是: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
托盘,记录笔等
四、方法步骤 1.每一小组取一个黑布袋,每袋中装入白色围棋子500枚; 2.每组再装入黑色棋子100个左右(相当于标记动物),将数值添入表中,并与 400白棋子混合均匀;
3.用50ml烧杯或80ml随机取一烧杯棋子,记录其中的总棋子数和黑棋子数。
将取出的棋子倒回袋中再次混合。重复此过程10次,并填于表一; 4.据表得出10个N值,求平均值N, 比较总数估计值N和总数实际值N。 N: 种群总数(所有棋子)
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
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是种 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 大的动物种群。其原理为标记动物在第二次抽样样品所占的比 例与所有标记动物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相同。
2.假设条件:
种群总数 / 最初标记数 = 取样总数 / 样本
中标记个体数。
(N/M=n/m)
3.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 •标记方法不能影响个体的正常活动; •标记保留时间不能短于实验时; •取样前标记个体的混合要充分; •个体间相等的被捕概率; •种群是相对封闭的;
•实验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
三、实验器材
黑棋子、白棋子,50ml烧杯, 80ml烧杯黑色布袋,
六、思考与讨论
1. Lincoln指数法还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进 行模拟实验? 2. Lincoln指数法调查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其可靠程度如何? 3. 在实际的标记重捕法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实验二实验报告

PAM和PCM编译码器系统一、实验目的1.观察了解PAM信号形成的过程;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混叠效应形成的原因;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PAM编译码器系统1.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准备工作;(2)PAM脉冲抽样序列观察;(3)PAM脉冲抽样序列重建信号观测。
1.2平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1)准备工作;(2)PAM平顶抽样序列观察;(3)平顶抽样重建信号观测.1.3信号混叠观测(1)准备工作(2)用示波器观测重建信号输出的波形。
2.PCM编译码器系统2.1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的观察;(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2.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抽样时钟信号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同步,分析掌握PCM编码输数据和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2.3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定性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2.4PCM频率响应测量: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观察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2.5PCM动态范围测量:将测试信号频率固定在1000Hz,改变测试信号电平,定性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PAM编译码器系统(1)观察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上图中上方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可见抽样序列和正弦波信号基本同步。
(2)观测得到的重建信号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如上图所示,得到的重建信号也为正弦波,波形并没有失真。
(3)平顶抽样的脉冲序列如下所示:上图中上方的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PAM平顶抽样序列.(4)平顶抽样的重建信号波形:可见正弦波经过平顶抽样,最终重建的信号仍为正弦波。
实验二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n为横坐标,1 为纵坐标,在图乙给出的坐标纸上 画出 1 -n图象。
k k
(3)图乙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 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 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N/m;该弹 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
答案:25.85 0.98
弹簧原长
热点三
实验原理的改进、实验器材的创新
【典例3】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 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 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
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表中。
伸长量x /(×10-2m) 弹力F/N
2.00 1.50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考纲解读】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1.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 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
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
所以其测量工具为螺旋测微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作出F-x图象如图所示。
(4)由图象求出k值,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Y= ,解得 Y=5×106Pa。 答案:(1)D (2)毫米刻度尺 螺旋测微器
kl S
(3)图见解析 (4)5×106Pa
【反思归纳】实验数据处理的三种方法 1.图象法: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为 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实验2-8参考答案

实验二、选择结构参考答案1.修改下列程序,使之满足当x为10时输出“= =”,否则输出“!=”的条件。
#include"stdio.h"main(){int x;scanf("%d",&x);if(x==10)printf("==\n");else printf("!=\n");}2.修改下列程序,使之实现以下功能:#include “stdio.h”main( ){ int a,b,c;scanf(“%d%d%d”,&a,&b,&c);if (a==b){if(b==c)printf(“a==b==c”);}elseprintf(“a!=b”);}3.程序填空。
从键盘输入任意一个字母,将其按小写字母输出。
#include <stdio.h>main(){ char c;scanf("%c",&c);if (c>='A'&&c<='Z')c=c+32;printf("\n%c",c);}7. 有一函数x (x<1)y = 2x–1 (1≤x<10)3x–11 (x≥10)编写程序输入x,输出y值。
#include "stdio.h"main(){int x,y;scanf ("%d",&x);if (x<1)y=x;else if(x<10)y=2*x-1;elsey=3*x-11;printf ("%d",y);}9.给一个不多于3位的正整数,要求:(1)求出它是几位数;(2)、分别打出每一位数字;(3)、按逆序打出各位数字,例如原数为321,应输出123。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b,c,x,n;scanf("%d",&x);a=x/100;b=(x-a*100)/10;c=x%10;if(a!=0)printf("%d为3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100+b*10+a);else if(b!=0)printf("%d为2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10+b);elseprintf("%d为1位数,原数为%d,逆序数为%d\n",x,x,c);}实验三、循环结构实验(1)1.分析并修改下面的程序,使该程序能正常结束运行。
实验2-伯努利实验

实验二 伯努利实验一、实验目的流动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由各种形式的能量所组成,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又相互转换。
当流量在导管内作定常流动时,在导管的各截面之间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变化规律,可由机械能衡算基本方程来表达。
这些规律对于解决流体流动过程的管路计算、流体压强、流速与流量的测量,以及流体输送等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一种称之为伯努利试验仪的简单装置,实验观察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内流动时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并验证机械能衡算方程(伯努利方程)。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l 、不可压缩的流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系统与环境又无功的交换,若以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其机械能守恒方程式为:∑+++=++fhp u g z p u g z ρρ2222121122(1)式中,u l 、u 2 ——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m·s -1;P 1、P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 ;z l 、z 2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平的垂直距离,m ; ρ ——流体密度,Kg·m -3;∑h f ——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Kg -1。
若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机械能守恒方程式又可以表达为:∑+++=++fHgp gu z gp gu z ρρ2222121122 m 液柱(2)式中,z l 、z 2 ——液体的位压头,m 液柱;∑H f ——流动系统内因阻力造成的压头损失,m 液柱。
2、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若无外加能量和损失,则可得到:ρρ2222121122p u g z p u g z ++=++(3)式(3)表示1kg 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定相等,但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之和为常数,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02(移相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移相器、相敏检波器及交流电桥实验实验1:移相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移相电路的原理及工作情况二、实验原理图三、实验器械移相器、音频振荡器、双线(双踪)示波器、主、副电源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如下:5Khz时,移相范围为15us7Khz时,移相范围为14us9Khz时,移相范围为15us五、实验思考题根据图2-1,分析本移相器的工作原理,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答:任何传输介质对在其中传导的波动都会引入相移。
实验2:相敏检波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相敏检波器的原理和工作情况二、实验原理图相敏检波电路如图2-2 所示,图中(1)端为输入信号端,(3)为输出端,(2)为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4)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
(5)、(6)为两个观察口。
三、实验器械相敏检波器、移相器、音频振荡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低通滤波器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数据拟合图像如下:五、思考题1、根据相敏检波器原理图2-2,定性分析此相敏检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模拟PSD:使用乘法器,通过与待测信号频率相同的参考信号与待测信号相乘,其结果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与待测信号幅度和相位相关的直流信号。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相敏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移相器在实验线路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相敏检波器鉴别调制信号相位和选频,移相器对波的相位进行调整实验3:交流全桥的测重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交流供电的四臂应变电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二、实验原理交流全桥侧重原理与直流电桥一样,也是利用箔式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来完成的。
将R1、R2、R3、R4 四个箔式应变片按它们的受力方向接入组成全桥,从音频振荡器的LV 端给全桥电路一个音频信号,当电桥对应两边的阻抗乘积相等时,电桥达到平衡,输出为零。
交流电桥工作时增大相角差可以提高灵敏度,传感器最好是纯电阻性或纯电抗性的。
交流电桥只有在满足输出电压的实部和虚部均为零的条件下才会平衡。
实验2 杨氏模量

实验二 用拉伸法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实验目的]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2.学习用拉伸法测量金属的弹性模量;3.学会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要发生形变,最简单的形变就是沿外力作用的方向伸长或缩短。
根据胡克定律,在拉力F 不太大的情况下,物体的形变是弹性形变,即取消拉力作用后,物体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设均匀材料的原长度为L ,当它的两端受到拉力作用时,长度变为L+ΔL ;对于同一种材料,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若长度不同,则绝对伸长ΔL 也不相同,长度L 越大,ΔL 也越大,但是单位长度的伸长量ΔL/L 是确定的数值,称之为“相对伸长”,或材料的“拉伸应变”。
另一方面,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材料的截面积(粗细)不同,其长应变也是不同的,把单位横截面积上所受的拉力的大小F /S 称为钢丝的“拉伸应力”;在弹性形变范围内,物体的拉伸应力与长应变成正比,其比例系数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又称为杨氏模量)。
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LL E S F ∆= 式中拉力F 的单位是N ,截面积S 的单位是m 2,长度L 和绝对伸长量ΔL 的单位是m ,则弹性模量E 的单位是N /m 2。
任何材料的杨氏模量E 都仅与材料性质有关,与其长度、截面积无关;这个量表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其大小为:LS FL L L S F E ∆=∆= (1) 本次实验要测量的是钢丝的杨氏模量,钢丝的长度约1m ,直径约为0.8mm ;利用若干个质量为1kg 的砝码的重量对钢丝产生拉力使其形变。
由于伸长量ΔL 微小(小于1mm ),不能用米尺直接测量,需要借用光学放大法来提高测量精度,即用光杠杆原理间接测量伸长量ΔL 。
光杠杆是由平面反射镜M 、望远镜T 和标尺W 所组成的,如图l (a )所示平面反射镜M 到标尺W 的水平距离为D ,反射镜M 到钢丝伸长端点的距离为I (大约几个cm )。
植物生物学:实验2(植物的组织)

说明各种组织细胞的特征: 大小、形状 细胞质的有无 细胞壁的厚度和次生 变化
• 2.取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置低倍镜下观察,找 出被染成红色的木质部导管,在导管的内外两侧 均有被染成绿色的韧皮部。分别观察导管和筛管、 伴胞的结构。
南 瓜 茎 纵 切 片
南瓜茎纵切片
观察与思考:
南瓜茎的导管分子有几种 类型? 其直径大小和次生壁加厚 的纹式有何不同? 有无中间过渡类型?
实验报告
说明植物体内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所存在的部位、 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按下表的格式完成)
细胞类型
存在的部位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木栓细胞
厚角组织细胞
导管分子
筛管分子
伴胞
结构特征
注:将导管分子绘成纵切面观图
图例
功能
实验三 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形
态的观察
选取成熟健全的大豆、玉米等植物种子若干,置 于水中浸泡2-3天,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把吸水膨 胀的种子播种于盛有松软土壤的花盆中,深度约3 cm,并适当浇水,使其保持湿润。播种后,定时观 察(每天一次),记录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等形态 变化的过程,包括播种日期、根生出日期、芽生出 日期、留土或出土萌发情况、叶及茎的发生过程等。
实验内容及方法:
• 1.撕取鸭跖草叶下表皮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鸭跖草叶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形态、毛被情况 及气孔结构。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2. 蚕豆叶下表皮的观察:取蚕豆叶下表皮装 片永久制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再换高倍镜 观察。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及气孔 结构。
观察与思考
厚角组织是活细胞还是 死细胞?
其细胞壁的加厚方式怎 样?是初生壁还是次生 壁?
实验02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二、实验原理(1)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越大,弹力也就越大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四、实验步骤(l)安装实验仪器(2)测量弹簧的仲长(成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
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弹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为横坐标(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会试作出一条平滑的图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图线上,但要注意使图线两侧的点数大致均匀分布五、注意事项1.对钩码的要求(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2.测量与记录数据(1)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
(2)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画图象描点线时,注意一定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其余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六、误差分析1.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不准造成偶然误差。
七、基础题型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
02实验2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

实验二 酸碱混合物测定的方案设计(双指示剂法)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2、学会标定酸标准溶液的浓度;3、掌握混合碱分析的测定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 实验原理 (1)标定酸的基准物常用硼砂。
以硼砂Na 2B 4O 7·10H 2O 为基准物时,反应产物是硼酸(K a =5.7×10-10),溶液呈微酸性,因此选用甲基红为指示剂,反应如下: Na 2B 4O 7 + 2HCl + 5H 2O === 2NaCl + 4H 3BO 3硼砂不易吸水,但易失水,因而要求保存在相对湿度为40%~60%的环镜中,以确保其所含的结晶水数量与计算时所用的化学式相符。
实验室常采用在干燥器底部装入食盐和蔗糖的饱和水溶液的方法,使相对湿度维持在60%。
(2)混合碱是Na 2CO 3与NaOH 或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在混合碱的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此时试液中所含NaOH 完全被中和,Na 2CO 3也被滴定成NaHCO 3,反应如下:NaOH + HCl = NaCl + H 2O Na 2CO 3 + HCl = NaCl + NaHCO 3设滴定体积为V 1ml 。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此时NaHCO 3被中和成H 2CO 3,反应为: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设此时消耗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2ml 。
根据V 1和V 2可以判断出混合碱的组成。
设试液的体积为Vml 。
当V 1>V 2时,试液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NaOH 和Na 2CO 3的含量(以质量浓度g •L -1表示)可由下式计算:VM C V V NaOHHCl OH N a)(21-=ρVM C V CO Na HCl CO Na 2233222=ρ当V 1<V 2时,试液为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NaOH 和Na 2CO 3的含量(以质量浓度g •L -1表示)可由下式计算:VM C V CO Na HCl CO Na 2233221=ρ VM C V V NaHCO HCl HCO N a 33)(12-=ρ二、 试剂0.1 mol/L HCl 标准溶液;甲基橙1g/L 水溶液;酚酞 2g/L 乙醇溶液。
二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

二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实验一:浮力的实验实验材料:一个大碗,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如纸张、玩具等),水。
1. 在大碗中装满水。
2. 将不同大小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
3. 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情况,并记录它们是否能够浮起来。
4. 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起来而有些物体下沉。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物体能够浮起来,而另一些物体却下沉了。
这是因为浮力的存在,浮力是物体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力量。
只有当物体的浮力大于等于它的重力时,物体才能够浮起来。
一般来说,大一些的物体浮力会比较大,小一些的物体浮力会比较小。
实验二:电流的实验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灯泡。
1. 将电池的两端与导线连接起来。
2. 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灯泡连接起来。
3.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电池的两端与导线连接起来时,灯泡会亮起来。
这是因为电池产生了电流,而电流通过导线流动时,会使灯泡发光。
这说明在电路中,当电流通路是闭合的时候,电流才能够流动,灯泡才能发光。
实验三: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材料:一些水,一个锅,一个炉子。
1. 将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到炉子上,开启炉子。
3. 观察水的变化。
4. 当水开始冒泡并产生蒸汽时,说明水开始沸腾了。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冒泡并产生蒸汽,这个过程就是水的沸腾。
水的沸腾是因为加热使水中的水分子活跃起来,发生剧烈的振动,从而脱离液体变成气体。
当水沸腾时,温度停止上升,直到水全部变成蒸汽。
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浮力、电流和水的沸腾现象,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好地探究科学的奥妙,提高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探索性实验(二)

30
(5)角动量守恒演示 【实验引入】
直升飞机起飞视频 无尾翼直升飞机模型起飞视频
【问题思考】
直升飞机尾翼的作用?
31
(5)角动量守恒演示 【实验目的】
1、掌握和理解角动量守恒原理,了解直升机尾翼的作用。 2、了解转动力矩平衡的原理。
【实验仪器】
控制器 直升飞机模型
32
(5)角动量守恒演示
【实验原理】
40
(7)机翼压差实验 【实验引入】
飞机起飞视频 思考:大型飞机如何起飞?基本原理是什么?
41
(7)机翼压差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流体的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并了解飞机机 翼因上下压差产生升力的原理。
【实验仪器】
42
(7)机翼压差实验
【实验原理】
伯努利方程表述为:对于由不可压缩、非粘滞性流体流线组成的流线
【实验原理】
当一个质点相对于惯性系做直线运动时,相对于 旋转体系,其轨迹是一条曲线。立足于旋转体系,我 们认为有一个力驱使质点运动轨迹形成曲线,这个力 就是科里奥利力。
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科里奥利力与离心力一样, 都不是在惯性系中真实存在的力,而是惯性作用在非 惯性系内的体现,同时也是在惯性参考系中引入的惯 性力,方便计算。
2
探索性实验要求
课前预习: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了解演示实验内容。 课堂要求:对每个演示实验现象都应认真观察,切记老 师讲解的注意事项,严禁破环仪器。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1)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实验,深入理解其原理,进行实 验分析,解答思考题,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视频。 (2)尽可能多的查找相关的实验和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比较,报告中要指出资料的出处。写出自己实验体会。 (3)实验报告请撰写到原始数据纸上,内容不要过于简 单,要求4页纸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法多用于实验周期较短,动物数量不多的情 况。 这种方法虽简单,动物无痛无损伤,但由于动物 之间相互摩擦、舔毛,尿、水浸渍被毛或脱毛, 或因日久颜色自行消退等原因,不宜用于长期的 实验。 此法主要用于大鼠、小鼠、豚鼠和白色的家兔。
B 涂漆或贴胶布 用油漆在动物脚或体表涂漆进行标记,或用胶布 贴在动物腿上进行标记,也都是效果较好的临时 性标记方法。
实验二 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及 注射方法
编号标记通常是动物实验开展时需要进行的第一项工作。 编号标记的目的是使个体易于识别,便于实验者观察每个 动物的变化,并为下一步进行的分组工作做好准备。 无论何种编号方法,良好的标记方法都应满足号码清晰、 耐久、简便和适用的要求。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和注射方法。
2 注射方法的分类 注射法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 脑膜下注射、脑内注射、胸腔内注射、静脉注射、 腰椎内注射、关节腔注射和心内注射等。
(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较为简单,易于掌握,一般选择皮肤较 薄,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如颈背部、复侧或后腿、 股内侧等部位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将注射针测如皮下,若针头容易 摆动则证明针头已在皮下,推送药液,缓慢拔出 注射针,稍微用手指压片刻针刺部位,防止药物 外漏。
先拔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手指弹动或轻揉兔 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 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 面,右手持注射器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移动 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食指和中指,将 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
C 犬、猫静脉注射 犬、猫的前肢内侧皮下静脉比较容易固定,故用 于静脉注射。 注射时由助手将动物固定,去除注射部位被毛、 消毒,助手将注射部位用手握紧,使静脉充盈, 操作者持带针头的注射器与血管平行刺入静脉, 回抽见血后放开压迫,操作者一手固定针头,一 手慢慢推注射器注入药液。
常用的标记液有: 红色:0.5%中性红或碱性品红溶液; 黄色:3%~5%苦味酸溶液; 咖啡色:2%硝酸银溶液(涂后需光照10分钟); 黑色:煤焦油酒精溶液。
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 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 9。用黑色表示个位数,红色表示十位数。
若配合耳号标记,左耳表示千位,右耳表示百位数 可编至4999号。 可编至4999号。 剪指编号方法的有点是各种毛色的小鼠都能使用, 避免了黑色小鼠用颜色涂擦被毛后不易分辨的缺点。 缺点:在一些长期实验中,若小鼠脚趾剪去太少, 实验后期小鼠长出新生脚趾会不易区分;若脚趾剪 去太多,则动物容易因失血过多导致健康状况不良。 一般剪完后用硝酸银棉签烧烙血管止血。
D 猴静脉注射 常选用前肢桡静脉或后肢隐静脉进行注射,注射 方法同犬。 E 猪的静脉注射 常选用耳大静脉进行,注射方法同兔。 F 鸡的静脉注射 选取翼下静脉进行注射。
注射的注意事项 (1)注射器、针头必需洗净,尖锐、畅通、大小 合适,注射器与针头连接处无漏气现象,注射器、 针头应严格灭菌处理。 (2)先计算需要药量,再吸取药液,用镊子将针 头套在注射器上固定,拿注射器应向上。
(4)剪壳法 对龟类动物可采用在其背甲边缘盾板上剪缺口或钻 孔进行标记。 标记时在背甲边缘盾板上打小孔,按前、中、后分 别表示1 别表示1、2、3号,在背甲盾板的边缘部打成一缺口, 按前、中、后分别表示4 按前、中、后分别表示4、5、6号,如打成双缺口则 表示7 表示7、8、9号。右边表示个位数,左边表示十位数。 打孔时使用滑石粉涂抹在打孔局部以防止孔口愈合。 按此法可编至99号。 按此法可编至99号。
(3)永久性标记 A 烙印法 烙印法是用刺号钳将号码烙压在动物无体毛或明显 的部位,如耳朵、面鼻部和四肢部位等。 另外,可用烧红的铁烙在动物体表明显的部位,烧 烙出号码,然后用酒精为溶剂的染料涂抹,以增加 号码的明显性。 此类方法应注意烙号部位的污染和预防感染。
B 打耳孔法 打耳孔法是专门用于动物编号的耳孔机直接在 动物耳朵上打孔或打成缺口编号的方法,用剪刀将 耳缘剪缺口也可代替此方法。用打孔的位置和孔的 数量来标记。 一般习惯在耳缘内侧打小孔,按前、中、后分别表 示为1、2、3号,在耳缘部打成一缺口,则分别表 示4、5、6号,打成双缺口则表示7、8、9号。左耳 表示个位数,右耳表示十位数。
如注射局部隆起、发白,且推入阻力较大,表明针 头未刺入静脉,应拔出针头,重新向尾根方向移动 针头,再次刺入,直至无皮丘出现,确认刺入血管 内方可注入药液。 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如需反复 注射,应尽可能从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 动注射。
B 兔一般采用耳缘静脉注射 因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 央为动脉,耳外缘为静脉。内缘静 脉深不易固定,故不用。外缘静脉 浅易固定,常用。
注射时会感到有很大阻力,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 隆起一丘疹状的小泡,同时因注射部位局部缺血 而呈苍白色,停留片刻再拔出针头,以免药液露 出。如果小泡不很快小时,表明药液确实注入在 皮内;如很快消失,则可能注在皮下,应更换部 位重新注射。 大鼠、小鼠、地鼠可在背部、尾根部或趾部注射, 豚鼠、兔在耳朵;犬、猫较少进行皮内注射。
(2) 除鳞甲法 对蛇来说除掉尾下鳞甲是一个较好的永久性标记 方法。 用小号外科剪刀或采取灼烧法除掉鳞片(为防止 鳞甲的再生必须除掉其皮的下层)。 还可以采用电灼烧法,在皮肤上灼印数字或字母, 为防鳞甲再生也必须灼伤皮肤的深层。
(3) 纹身染色法 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也可以采用纹身染色法进 行标记。 标记时只能使用没有毒性作用的色素、固定剂及 溶剂制成的油漆,不能使用普通油漆,否则会造 成动物死亡。
(4)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的部位为下腹部腹中线左右两侧1cm处, 为 避免伤及内脏,抓取固定动物时应使头稍向后低, 使内脏移向上腹。
腹腔注射时,注射部位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 在注射位置将针头刺入皮肤,针头到达皮下后,再 稍向前进针,后以约45°刺入腹腔,针尖通过腹腔 后抵抗力消失,回抽针栓,如无血或尿液,则表明 进入腹腔方可注入药液。 大鼠、小鼠、豚鼠腹腔注射时一般以左手固定 动物,右手注射即可;对体重较大的大鼠或豚鼠, 可由一人固定动物,暴露腹部,另一人进行注射操 作;家兔、猫、犬等大动物需由助手固定好动物。
3 禽鸟类的标记 (1)挂腿圈法 禽鸟类可用金属或塑料腿圈进行标记。 首先将号码冲压在圆形或方形金属牌上,金属牌 常用不绣钢的铝板制作,目前也有市售打好号码 和记号的铝制牌;然后将金属薄片固定在拴 腿的 皮带圈上,将此圈固定在禽鸟类腿的上部。 此种方法简便、使用。
(2)染色法 对禽鸟类来说,可用无毒漆或染料进行羽毛染色 来标记。但这种方法只能保持到颜色消退或鸟类 换羽,一般不常用。
皮下注射的部位: 小鼠选颈背部皮肤;大鼠选背部或侧下腹部;豚 鼠选大腿内侧、背部或肩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 兔选背部或耳根部;猫、犬选大腿外侧。
(2)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比皮下和腹腔注射用得较少,但当给当 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它溶剂中的 药物时,常采用肌肉注射。 做肌肉注射时应选择肌肉丰满、无大血管通过的 部位,一般采用臀部、股部、肩胛部及胸部 (鸡)。
D 针刺法 人工针刺号码常用于兔的标记,先用手拔去兔耳的 被毛,人工针刺号码,刺后涂以酒精黑墨即可。目 前市售的兔用打号器原理与此相同。
E 挂牌法 这是一种替代方法。 不在动物身上做标记, 而在笼上挂牌作为编 号。 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不 要混乱。
2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标记 (1) 剪趾法 肢体正常发育的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标记大多采 用剪趾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永久性标记方法。 通常若每只脚只剪除一趾,对动物个体的行为和生 存没有影响。但对哪些趾有特殊功能的动物不应该 实施剪趾术。
(3)戴项圈法 对颈部较长的禽鸟类来说,可配戴合适的塑料项 圈或项带进行标记。
(4)穿鼻法 常用鼻鞍或鼻盘标记水 禽。 用单根尼龙丝或金属丝 穿过鼻孔将印有号码的 塑料鼻鞍或鼻盘固定。
(二)注射方法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是两种动物给药方法之一。
1 注射器的准备与消毒 (1) 选择大小适当的注射器,先吸入清水,试 其是否漏水,漏水的注射器不能使用,因其注射 量不准确,而且若注射材料为病原菌,则会污染 环境。
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将 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 移向上腹。
√
×
(4) 静脉注射 A 大小鼠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 大鼠、小鼠的尾部有四根明显的血管,其中腹侧的一 根为动脉,背部的一根为静脉,两侧还各有一根静脉。 由于两侧的静脉比较容易固定故常作为静脉注射的部 位。
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鼠筒内或扣在烧杯中,使 尾巴露出,用酒精或二甲苯涂擦尾部,或将鼠尾 在50‘C热水中浸泡半分钟使血管扩张。以左手拇 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 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 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静脉平行,从距尾尖约2 ~3厘米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先缓注少量 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继续 注入。
二 实验材料和用具
小鼠、墨水(红、黑色)、毛笔、注射器、镊 子、消毒棉球、生理盐水
三 实验内容 (一) 编号标记方法 标记方法可分为永久(终生)标记法和暂时性标 记法。 前者有墨汁浸入法、耳号法,后者有颜色涂布法、 挂牌法等,可根据实验动物和用途的不同予以先 用。
1 哺乳动物的标记 (1) 临时标记 A 染色法 染色法是用化学试剂在动物身体明显部位如被毛、 四肢等处进行涂染,或用不同颜色等来区分各组动物, 是实验室最常用、最容易掌握的方法。
(2) 消毒时将筒心从针筒中拔出,用一块纱布先 包针筒,后包筒心,并使两者在纱布内的方向一 致,包好后,置煮沸消毒器中。选好的针头包以 纱布,置煮沸消毒器之另一端。同时放入镊子一 把,加入自来水,以淹没注射器为度,煮沸消毒10 分钟。
(3) 消毒完毕后,用镊子取出注射器,置筒心 于针筒中,并将针头牢固地装于注射器的针嘴上, 使针头的斜面与针筒上的刻度在一条直线上。 (4) 吸入注射材料,并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 若注射材料具有传染性,则排气时应以消毒棉花 包住针头,以免传染材料外溢而污染环境。 (5) 准备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