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探究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外部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内部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应该采取的策略,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管理水平、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企业、路径、对策正文:1. 加强技术创新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不仅需要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更需要在工艺技术上不断升级。
企业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加大科研力度,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端技术,提升企业整体技术实力。
同时,企业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打造研发中心,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2. 拓展市场空间在外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和商机。
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必要路径。
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市场风险的分散。
可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房地产、金融、旅游等,结合所掌握的技术和资源,实现多元化经营。
3.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企业应该注重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同时,应该建立专业的团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
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绩效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只有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创新商业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也需要创新商业模式。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1. 引言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业化时期的产业升级路径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环境的发展,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与机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与现状加工贸易是指企业向境外提供加工服务,并接受境外客户提供的原材料,完成产品组装和加工后再出口。
这种贸易模式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和灵活性,但其劣势也逐渐显现。
随着国际贸易规则的逐渐完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多。
一方面,全球竞争对加工贸易企业施加了压力,迫使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另一方面,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方向转型升级。
然而,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壁垒、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难。
3.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与挑战3.1 技术壁垒加工贸易企业通常依赖于境外客户提供的设计和技术,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然而,技术壁垒和专利障碍限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了技术转型的难度。
3.2 市场营销能力加工贸易企业通常以低成本和高效率为卖点进行市场推广,但这种营销方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难以为继。
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调研,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3 人才培养加工贸易企业通常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流程控制,缺乏高层次的管理和创新人才。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培养和引进具有市场营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推动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方向转型升级。
4.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对策4.1 战略合作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与国内外的优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分享技术、市场和资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_
_
I
_
l
I
l_
3 . 33
— 一 —
o on
- ‘ i _ I
" ,
- i
外商投资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图 1 0 8 山东省加工贸易 出口 20 年 按 企 业 性质 划 分 示 意 图
资料来源 : 山东省 国际商务网
到 20 08年进料加工 出 口达 373 5 . 亿美元 , 增长 2 .%, 4 8 占
68 ( 图 1。 .% 见 )
总额的 3 .%。济宁 市加工 贸易 出口 52亿 美元 , 长 45 . 增
4 .%。 06
二、 山东 省 加 工 贸 易 转 型 升 级 的 必 要 性 分 析 近些年来 , 加工 贸 易 作 为 山 东 省 对 外 贸 易 的 重 要 组
成部分和利用外资 的重要 方式 , 已经 成为 山东省 对外经 济 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的主 要推动 力 , 并为 山东经 济带来 了巨大 的收益。 山东省的加工 贸易总体保持 了 良好的发 展态势 , 但与江 、 浙等较 发 达的省 份相 比, 论是 发展速 无 度、 规模档 次还 是产 品结 构 、 产业配套等方面都 存在较大
协调 发 展 。
[ 关键词 ]山东省 ; 3 贸易; 加 - 转型升级 [ 中图分 类号 ]F5 .8 72 6 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02—28 (0O o —05 —0 802 1 )2 04 2
40 0 3O 5 30 0 20 5 加0 10 5 l0 0 5 0 O
一
、
3Q l 4
2 o世纪 8 年代 中后期 以来 , 0 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 迅 速, 其加工贸易出 口额呈现 出 良好 的平 稳发 展态势 。其 中 ,96 0o 1 —20 年一直保持在 5 %以上 ,00—20 9 0 20 08年 比 重虽有所下 降 , 但仍 接 近 5 %。20 0 0 8年 , 山东 省加 工 贸 易进 出口总额达 到 603亿 美元 , 工贸易 出 口额 达到 7. 加 495 2 . 亿美元 , 占全 省外 贸总 出口额的 4 .%。可见 , 61 加 工贸易已 占据山东省外 贸经济 的半壁 江山 , 工 贸易的 加 快速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 的促进 作用 。目前 , 山东省加工贸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1 进 料加工依然 是 山东 省加工贸易 的主要 方式 , . 出 口约 占山东省加 工 贸易 出口总额 的 23 /。特别 是近几 年 来 , 料加 工 出 口增 幅超过 来料 加工 , 占 比重 稳步 攀 进 所 升 。2O 年进 料加工 出 口占加工 贸易 出口的 8 .%; O7 08 而
试论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

试论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加深,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壮大。
山
东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门户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了
我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问题。
其次,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存在着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主要
集中在传统的加工贸易和资源类产品出口上。
这种贸易模式的缺点是市场竞争力不足,容
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在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的情况下,山
东省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采取更加灵活的贸易策略,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品质
和竞争力,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第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应该进一步推动从数量规模到质量
效益转型。
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应该积极
推行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新的对外贸易市场。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实现经济的长足发展。
总之,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模
式和市场,加快实现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试论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

试论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重要对外贸易大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和窗口地区。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本文试图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进行论述,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山东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大省之一,其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根据山东省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山东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10%。
特别是在出口方面,山东省对外出口总额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出口产品涵盖了许多领域,如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矿产品等。
山东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资引进地区,拥有一大批外资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国际市场上,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出口产品上,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
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结构不够优化,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对中高端产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比例较低。
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的挑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二、山东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问题和挑战1.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山东省是中国传统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其对外贸易以农产品、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出口为主。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山东省的传统产业结构和产品出口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贸易方面,山东省的出口比例相对较低,需要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力度。
2. 资源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山东省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方面。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省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与能源节约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对外出口结构急需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改变。
近十年来,由于加工贸易规模一直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且8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所控制,6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已成为廉价供应欧美国家消费的“世界制造商”。
因而加工贸易的转形升级,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质疑,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加工贸易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建设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其“两头在外”的特点,通过大力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充分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扩大出口,积累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技术设备所需的进口资金。
(二)促进了就业。
据统计,目前加工贸易在我国吸收了3000多万人就业,大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起到了增加就业的作用。
(三)目前我国所从事的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生产是基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的技术。
由于我国目前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相比还比较低,这些技术在我国却发挥着适用技术的作用。
(四)促进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
据统计,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中约有80%是外资企业。
从近年来新成立的加工贸易企业以独资为主的现象来看,这种趋势在加强,自然而然的在国内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对国内同行起到了示范和激励的作用,再加上技术溢出效应,企业间前后联系效应和企业间人员流动促使国内企业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加工贸易对山东省经济进展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
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和国内外竞争情况的日益加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本文通过五个关于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选定若干影响因素,通过整理和分析了2012-2017年的影响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来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山东省加工贸易总额总体呈现“u 型”分布,但仍存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结构问题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问题,针对影响因素和分析结构提出了政府政策帮扶、企业自身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调整加工贸易区域结构和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关于加快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AbstractProcessing trad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However,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s imminent. The dir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s to enhanc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five direc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rough col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2-2017,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se factor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total processing trade volume in Shandong Province generally shows a “u-type” distribu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product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ucture and low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analysis structur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Shandong Province, such as government policy assistance, enterprise technology upgrade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improvement, adjust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regional 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and compound talent training.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ffecting facto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目录1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2)2山东省加工贸易现状 (4)2.1山东省加工贸易总体情况 (4)2.2加工贸易在山东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5)2.2.1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低于对外贸易增长速度 (5)2.2.1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比较 (6)2.3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征 (8)2.3.1加工贸易的企业性质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 (8)2.3.2进料加工是山东省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10)2.3.3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11)3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3.1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确定 (14)3.2影响因素解释、变现选取及数据说明 (14)3.2.1影响因素的解释 (14)3.2.2变量选取和数据选取说明 (16)3.3计量模型建立 (17)3.4实证分析 (17)3.4.1主成分分析 (17)3.4.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9)3.5计量结果评价分析 (20)4加快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2)4.1政府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22)4.2企业促进自身的技术提升及创新能力 (22)4.2.1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工层次 (22)4.2.2加强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 (23)4.3调整山东省加工贸易区域结构 (23)4.4积极培养和引进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 (24)结论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7)致谢 (28)1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在山东省是对外贸易进展相对较早的身份,从一开始没有此类贸易模式到逐渐进展起来。
制约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

制约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山东省商务厅门户网站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省对外贸易主要方式之一,对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工贸易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见附表1)。
2001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1.1%,同期一般贸易增长22.3%,加工贸易增幅低于一般贸易11.2个百分点。
今年1-5月份加工贸易增长3.4%,同期一般贸易增长11%,加工贸易增幅低于一般贸易7.6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高峰时期1998年的54.9%下降到目前的47.8%。
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省加工贸易对外贸出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存量方面,拉动外贸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外向度的综合反映。
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既有其内在特有的因素,也是与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密不可分的。
从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和市场因素看,一是"入世"前后,国家几次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使部分商品国内外市场差价缩小,加工贸易保税政策优势减弱;二是近两年国内外市场原料性商品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比如国际市场纺织原料、塑料原料以及天然橡胶等价格上涨,而纱线类、纺织面料及服装类商品出口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少数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使得主要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差价驱动型"加工贸易难以为继。
而这种"差价驱动型"加工贸易在我省加工贸易中占有相当比例;三是国家及省里出台的诸如出口贴息、出口奖励等一系列鼓励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大多是针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和鼓励机制;四是目前国家对加工贸易实行的是审批备案制,涉及外经贸、海关、商检、税务银行等部门,监管力度远高于其他贸易形式,虽然各有关部门通过简政放权已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但企业办理一笔加工贸易业务,即使是金额很小的一笔业务,也需要走完审批、备案及核销等法定程序。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论文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论文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加工贸易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首先,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加强创新能力。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创新可以是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也可以是进程或生产方式的创新。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加大对研发活动的投入。
其次,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和声誉,是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品牌建设,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减少价格竞争的压力。
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进行有效的品牌宣传和推广,不断提高品牌价值。
第三,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深入挖掘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势,进行差异化的生产和营销,满足不同层次和地区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应该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其深度跟进市场。
第四,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
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还应加强监督管理,引导企业遵守环保、质量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规,推动加工贸易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企业创新升级的关键。
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吸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拓宽企业的视野和思路。
最后,加工贸易企业应该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市场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企业应该抓住全球市场机遇,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提高企业的全球影响力。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具备创新、品牌建设、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国际市场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浅析

■ * ‘
5 i ■ 6
2 ‘ 8 t
m 口 # ∞ n t
6 6 ,
d 2 5
19 96 l 9 l 嘶
l
: -2 L03 T 9 1 晰 2
9 筐粥 l l l ∞
Q 5 1 a5 5 Q5 5
Q 5 3
(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 网站公布统计数据整理)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广 西 轻 工 业
第 5期 ( 第 1 4期 ) 总 1
G A G IO R A FL H D SR U N X JUN LO I TI UTY G N
经济 与管理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浅析
朱盛 华
(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 0 4 ) 0 0 7
元 , 广 东 、 苏 、 海 分 别 达 到 15 .、 2 .、 1 . 美 元 , 而 江 上 7 07 8 05 5 88亿
所下降 , 仍接近 5 %。 但 0 从加工贸易本 身来看 , 山东加工 贸易 出
口额每年递增并呈现出 良好 的平稳发展态势 。可见 , 加工贸易 已 占据山东省外 贸经济 的半壁江 山, 贸易 的快 速发展对全 加工
高附加值产 品出口, 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 品出 口, 控制高耗能 、 高污染产 品出 口, 促进加工贸 易转 型升级l - Z ' I 。”因此 , 积极推进 山东省加工贸易 的转型升级 , 具有 十分重要 的现实 意义 和深远
的 战略 意 义 。
代中后期以来 ,山东加工 贸易 经历 了从小 到大的快速 发展历
【 摘 要 】 本文通 析山东省 过分 加工贸易的 现状, 时山东 加工贸易 省 转型升级过程中 面临的总 体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结构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创新与探索

低碳 经 济 背 景 下 , 山东 省 加 工 龆 易 的发 展 情 况及 存在 的 问题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山 东 省 加 工 贸 易 迅 速 发 展 。 根 据 山 东 统 计‘ 信 息 网统 计数 据 ,我 省 1 8 年 加 工 贸易 出 口总额 仅 为 2 2 97 . 亿美 元 ,到 2 l 年底 ,加 工 贸 易 出 口总额 达  ̄ 4 8 1 美 元 ,是 18 年 的2 6 00 J 19 . 亿 97 2 倍 ,可 见加 工 贸 易发 展之 迅 速 ( 图 1 见 )。截 至2 1 年 1 月 ,我 省 O1 1 加 工 贸 易 出 口 额 达 到 5 6 8 亿 美 元 ,环 比 增 1 . %, 加 工 贸 易 进 0.7 19 口额 达  ̄ 2 3 1 亿美 元 ,环 比增 7 8 。 j t5 . 4 . % 加 工 贸易 的 快 速发 展 对 我 省 外 贸经 济 的 发 展 产生 巨大 的推 动 作 用 ,在 发 展 低 碳 经济 的观 念 深 入人 心 的今 天 , 我 省传 统 的粗 放 型 加 工 贸 易 受 到 极 大 挑 战 , 存 在 的 问 题 | 益 凸 晁 ,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 一 个 方面 : F几 ( ) 低 能 耗 、 低 污 染 、 低 排 放 的 要 求 , 使 我 省 一 逝失 低 成 本
从 2 0 年英 国首 相 布 莱 尔存 《 们 未 来 的 能源 一一 创 建 低 碳 03 我 经 济 》 一文 中首 次 提 出低 碳 经 济 的概 念  ̄J0 9 哥 本 哈根 全 球 气 20年 候 大会 上针 对 拿 球 气 候变 暖 问题 达 成 的 《 哥本 哈 根 协议 》 ,世 界 各 国对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给 予 高度 重 视 。随 着世 界 各 国 对低 碳 经 济 理 解 的加 深 以及 各 项 促 进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政 策 的制 定 ,低碳 经 济 已经 渗透 到 我们 生 活和 生产 的各 个 方面 。 低 碳经 济 是指 以低 能耗 、低 污 染 、低 排 放为 标准 ,采 用先 进技 术摒 弃 以往 先发 展 后治 理 、先低 端后 高端 、 先粗 放后 集约 的发 展模 式 ,实 现经济 发展与 生态 环境保 护双赢局面 的新型经 济发展模 式 。 加 工 贸 易在 山东 省外 贸经 济 中起到 举足 轻重 的作 用 。加 工 贸易 般是 指通过 利用本 国的技术和 生产能 力对进 I 的材料 、原料进行加 = = = 1 = 工再 出 I 的一 种贸 易方式 。按照所承接 的业务特 点的不 同,加工 贸易 = = _ _ = _ I 可 以分 为来料 加工 、进 料加 工、装配业 务和协作 生产 。在 低碳经济 大 背景 ,以高能耗 、高污染 、高排放为 特点 的传 统加工 贸易在一 定程 度 上 阻碍 丫我 省外 贸经 济 的发 展 ,因此 研 究我 省加 工贸 易存在 的问 题 ,探 索促进 我省加 工贸 易转型升级 的对 策迫在眉 睫 。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引言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调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一、路径分析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之一。
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和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和吸引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2. 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以加工代工为主,产品往往是以代工方的品牌进行销售。
然而,仅仅依赖于代工无法提高企业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加工贸易企业应该积极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创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是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很少涉足其他领域。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积极拓展其他贸易模式,如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以多元化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是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对策之一。
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研发中心,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培养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培养是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对策之一。
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并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加强销售团队的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试论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

试论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及转型问题山东省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大省,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大省之一。
截至2020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位居全国前列。
在对外贸易产品方面,山东省的出口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和化工产品等为主,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进口大省,主要进口原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
尽管山东省对外贸易总体上发展较为稳定和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够优化,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进口大宗商品过多,这导致山东省对外贸易存在较大的风险和压力。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山东省的外贸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使山东省的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
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新兴市场崛起,也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受到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转型。
针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山东省需要加快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应该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还要加大对外贸易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山东省需要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在东盟、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加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山东省需要加强外贸政策的支持。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关于山东加工贸易区域梯度转移的对策思考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关于山东加工贸易区域梯度转移的对策思考加工贸易是山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方面。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促进山东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功不可没,是吸收外资的重要方式和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
但是在目前全球 __背景下,受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内部转型升级迫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山东加工贸易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要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向山东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已成大势所趋。
加快推进加工贸易区域梯度转移,是充分发挥山东各地区的优势,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全方位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
一、山东加工贸易区域现状及格局演变山东的加工贸易发展源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优越的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合作条件。
由于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沿海地区运输便利,信息流畅,物流成本较低,加之加工贸易发展初期给予沿海地区的诸多倾斜政策,使得外资首先流向这些地区。
是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结构的特征反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近年来随着中西部投资条件的改善和政策的引导,加工贸易项目不断增多,但这种不平衡状态依然没有打破。
加工贸易在沿海和内地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转移机制,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阶梯,山东的加工贸易仍然集中在青烟威地区。
表现在加工贸易总量上,xx年青岛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为229.6亿美元,烟台为246.1亿美元,威海为79亿美元,三地共计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54.7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近83%,其他14地市只占17%;xx 年有所变化,1~10月,青岛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为155.04亿美元,烟台为199.78亿美元,威海为58.32亿美元,三地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13.14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比重不到80%,而中西部地区升至20%多一点,这种东部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仍未有较大改变;在加工贸易质量上,高端产业和大项目大都聚集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仍对东部情有独钟,所以在产业增值率与获利水平上,东部也大大优于西部,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不平衡局面,随着加工贸易的深度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多变,这种不平衡性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导致产业流通不畅,东部大量中低端饱和产业缺少转移渠道与承接地,限制了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加工贸易过度集中使得东部未来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西部自我发展能力落后,加重了外部支持和财政负担,影响了山东迈向经济文化强省的步伐等等。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创 新 的进展 , 特别 是造 成 研发 变 得无 利 可 图 时 , 以至 于本 国 企 业被 固定在 了全 球 价 值 链 的低 附 加值 环 节 , 造 成 升 级 的
明 加 工 贸 易对 山 东省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呈 下 降 趋 势 , 山 东省 加 工 贸 易 面 临 转 型 升 级 的 迫 切 压 力 。 山 东省 应 沿 循 企 业 层
面 工 艺流 程 、 产 品功 能升级和 产 业层 面价 值链 延伸 相结合 的路 径 进行 加 工 贸 易转型 升级 , 并在 此基 础 上提 出巩 固加
省 加 工 贸 易 对 山 东 省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 机 制 也 进 行 了 详 尽 的
二、 国 内外 研 究 综 述
加 工贸 易是我 国在 改 革 开放 中源 于 海关 业 务 的 一个 约 定俗 成 的概念 。在 国外 的研究 中, 加工 贸易被 作 为产 业 内 贸
易 的 一 种 形 式 。B a l a s s a ( 1 9 6 7 ) 最先 对 产业 内 贸易 现 象进 行
山, 成 为 山 东 省 参 与 国 际 分 工 和 国 际 贸 易 的 重 要 方 式 。 然 而
研 究表 明加工 贸易是 发展 中 国家参与 国际分 工 , 将 自身 产 业
嵌 入到全 球价 值链 环节上 的重要 手段 , 能 够充分 发挥 其 劳动 力 等方 面的优 势 , 同时 , 国外 上下 游环节 愿意 提供 技术 支持 。
对 外 贸 易
山 东 省 加 工 贸 易 转 型 升 级 的 路 径 及 对 策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式探新.doc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式探新一、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加工贸易对山东省贸易增长及GDP增长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加工贸易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及趋势。
1.加工贸易对山东省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分析选取1983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加工贸易对贸易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加工贸易总额增量/贸易总额增量)、加工贸易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量/出口额增量),以及加工贸易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加工贸易进口额增量/进口额增量)。
从表的计算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山东省贸易增长具有积极贡献。
加工贸易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呈现急剧上升又急剧下降、最终趋于平稳的趋势。
以1998年为分界,1998年之前的贡献率先是急剧上升而后急剧下降,转折点出现在1996年,当年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量超过了贸易出口额总量的增量;1998年之后,贡献率相对稳定,并出现了下降趋势。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山东省加工贸易出现负增长,可见加工贸易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虽然2010年和2011年山东省加工贸易逐步摆脱危机影响有所回升,但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仍较危机前的水平有所下降,亦可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山东省加工贸易也亟需转型升级。
2.加工贸易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前文通过表格和图形的形势分析了1993年以来,山东省加工贸易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变化的趋势。
下面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山东省加工贸易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求得到山东省加工贸易与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关系。
(1)模型构建Frankel和Romer(1999)以贸易引力模型为研究工具,针对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作了研究。
李剑和沈坤荣(2003)在Frankel和Romer上述研究基础上,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结合李剑和沈坤荣的借鉴经验和闫国庆和孙琪等(2009)运用的单变量分析方法,并采用AR(2)模型对序列相关性进行修正,利用山东省加工贸易数据和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各项数据来对山东省加工贸易与山东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做出相应的研究。
最新3459C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外文文献及翻译汇总

3459C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外文文献及翻译China's processing trade undergoing a rapid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trade refers to the business activity of importing all or part of the raw and auxiliary materials, parts and components, accessories,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from abroad in bond, and re-exporting the finished products after processing or assembly by enterprises within the mainland. It includes processing with suppli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with imported materials. Under processing with supplied materials, the imported materials and parts are supplied by the foreign party which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selling the finished product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oes not have to make foreign exchange payment for the imports and only charges the foreign party a processing fee. Under processing with imported material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kes foreign exchange payment for the imported materials and parts and exports the finished products after processing.Since the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was implemented in late 1970s,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in a sustained and rapid manner; the total volume of exports and imports in the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increased from US$2.5 billion in 1981 toUS$831.9billion in 2006, up by nearly 333 times, and its proportion in foreign trade increased from 5.7 percent to 48.6 percent.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 Electronic and Hi-Tech Industry of the Commerce Ministry of PRC stated that what was more satisfactory than an increase in quantity was that as the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ed continually and rapidl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had been accelerated. More and more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transferred thei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with a higher technology level and a larger appreciation content to China; influenced by th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pillover effects in processing trade, more and more Chinese companies had speeded up their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processing trade has been continuously optimized.During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export value realized in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mounted to US$928.2 billion, accounting for 70.7 percent of the total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value and 74.0% of the total export value for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n export value is 2.4 times more than that in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29 percent, which is 1.2 times the growth rate for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valu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like mobile phones, home appliances and laptops in the world. In 2005, 99.9 percent of the laptops manufactured in China, 99 percent of the color video projectors and the microcomputers manufactured in China, 98 percent of the plasma color TV sets manufactured in China, 97percent of DVD players manufactured in China, and 96 percent of the ships manufactured in China were exported in the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During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export value realized through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hi-tech product amounted toUS$543.8 billion, accounting for 41.4 percent of the total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value and 87 percent of the total export value for hi-tech products; such an export value is 4.5 times more than that in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41 percent and 1.7 times the growth rate for China's total export value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during the same period.In 2006, the respective export values realized in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hi-tech products amounted to US$391.32 billion and US$245.84 billion, the proportion of which in the total export value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were respectively 76.7 percent and 48.2 percent, up 1.6 percentage points and 1.4 percentage points year on year respectively.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rocessing trade has been somehow ameliorated. Firstly,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developed fast though it started rather late there. In 2005, the total export value and total import value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added up to US$14.95 billion, 1.6 times more than that in 2000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23 percent, a bit faster than the growth rate for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as a whole. Secondly,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has also been somehow ameliorated. In 2005, the export value realized in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was US$3.07 billion, 2.2 times more than that in 2000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26 perc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such an export value in the export value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was 33 percent, 7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in 2000. Thirdly,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oastal areas, in which the Pearl River Delta once seized an absolute proportion,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in the Yangtze Delta and the Bohai Rim. In 2005, the processing tradein Guangdong Province accounted for 42.3 percent of the gross in China with a decrease of 10.3 percentage points than in 2000;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proportion seized by Jiangsu Province amounted to 21.3 percent of the gross in China with an increment of 11.3 percentage points and that seized by Shanghai amounted to 12 percent of the gross in China with an increment of 2 percentage points.In 2006, there realized a respective export value of over US$1.7 billion through processing trade in Henan, Anhui and Hubei, three provinces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of China; various provinces like Jiangxi, Sichuan, Hubei, Anhui and Yunnan saw a growth margin of over 65 percent for their exports through processing trade.The industry chain of processing trade has been extending continuously. First of all, the carrying forward services for deep processing for the purpose of processing trade presents a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its scale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larger and it occur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second place, as the processing trade kept extending towards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ong its industrial chain, more and mo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 have been built up. Till now, foreign companies have set up over 75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 in China; nearly 40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established regional HQs in China.As introduced by personnel in charge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 Electronic and Hi-Tech Industr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jointly issued the Circular on Adjusting the Tax Refund Rate of Some Export Commodities and Supplementing the Commodities Catalogue Prohibited form Processing Trade on September 15, 2006 so as to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on November 3, 2006,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and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jointly published the [2006] 82nd Announcement to get commercial products the tax refund for which were cancelled and certain commodities processed at a low level that will result in a serious pollution and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enlisted in the Catalogue of Prohibited Commodities in Processing Trade.In the Catalogue of Prohibited Commodities in Processing Trade issued this time, priority has been given to commodities the tax refund for which were cancelled, which include 804 commodities belonging to various (ten-digit) tax item numbers and account for 6.5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tax item numbers for export and import products. The import of 77 commodities is prohibited, and such commodities are mainly those the import of which is prohibited in international pacts or that will produce serious pollutions when being processed, including tiger bones, ores, ore residuals, and fiber waste; the export of 503 commodities were prohibited, and such a group is mainly made up of primary raw materials for deep processing like planks, sulfur, soil, and stone materials, and metal raw materials, but enterprises importing such commodities as raw materials for their processing trade will continue to enjoy the bonded treatment; both the export and import of 224 commodities were prohibited, and such commodities are mainly commodities processed at a low level, resultingin serious pollutions and consuming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like coal, pitch, flammable gases and pesticides.Personnel in charg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 Electronic and Hi-Tech Industry believed that the new Catalogue of Prohibited Commodities in Processing Trade mainly involved highly resource-consuming chemical and smelting products with serious pollutions; and the gross processing trade will not be greatly affected as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ccount for 75 percent of the gross for China at present.Materials and parts imported in bond must be re-exported after processing, and enterprises may not sell their bonded materials and parts or finished products in China. If such goods have to be sold on the domestic market for special reasons, approval must be obtained from the commerce authorities in charge of processing t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as well as Customs.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must promptly pay the tariffs and VAT exempted on the imported materials and parts if these goods are sold domestically, whether the import settlement is in renminbi or in foreign currency. For commodities subject to import restriction or import licensing, enterprises should apply for approval in arrears from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and obtain the necessary import approval documents or import licence. The commerce authorities in charge of processing t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will verify the enterprise's application and import licence issued by the relevant import administration organ and issue a Domestic Sale Approval Certificate for Bonded Materials and Parts for Processing Trade (i.e. Domestic Sale Approval Certificate), specifying the corresponding import licence name and number in the "remarks" column. With this Domestic Sale Approval Certificate and the valid licence whose number is specified therein, Customs will proceed with taxation for domestic sale and verification and cancellation proced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ocessing trade. If an enterprise is unable to submit the import licence issued by the relevant import administration organ, the commerce authorities in charge of processing t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may still issue the Domestic Sale Approval Certificate once Customs proceed with the verification and cancellation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handbook after levying on the enterprise duties and interest thereon and a penalty ranging from 30% to 100% of the declared value of the imported materials and parts.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f processing trade by means of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the former MOFTEC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GAC) jointly promulgated the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upervision and Approval of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on 25 October 2001. The measures provide a simplified framework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terprises participating in the online system.According to the measures, these "online enterprises" engaged in processing trade are exempt from the customs duty deposit system. The commerce authorities would no longer examine and approve their processing trade contracts and would only appraise their qualification for carrying out processing trade, business scope an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Online enterprises applying for permission to engage in processing trade should submit to the commerce authorities their financial proofs and application materials. These include: business licence (copy), approval certificate of online enterprise issued by Customs, Registration Form for import-export rights or FIE approval certificate (copy), record of passing the joint annual appraisal (except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without such record), original of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 production capability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local commerce authorities at county-level or above, proof of the online enterprise's export performance in the previous year (copies of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s or processing trade contract verification/cancellation forms), brief profile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raw materials and parts it imports and the products it exports, and checklist of business scope.Upon receipt of an online enterprise's application, unless the processing trade activities involved are prohibited by the state, otherwise the commerce authorities would grant approval and issue an approval certificate to the online enterprise to engage in processing trade. Based on this certificate, Customs will set up a processing trade electronic account for the online enterprise concerned and implement online supervision. The online enterprise may then import raw materials and parts and export products within the approved scope中国加工贸易正在迅速转变加工贸易是指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配件的部分商业活动,并从国外债券的包装材料,再出口成品的企业在内地加工或装配后的产品。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稳步升级意义重大。
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系统研究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是实施转型升级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集群发展自主创新山东省外贸增长存在粗放型特点,贸易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并没有同步而行,增长方式急需转变。
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的出口达47.1%,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稳步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本文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系统地研究了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规划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
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
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
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集群发展自主创新论文内容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稳步升级意义重大。
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系统研究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是实施转型升级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集群发展自主创新
山东省外贸增长存在粗放型特点,贸易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并没有同步而行,增长方式急需转变。
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的出口达47.1%,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稳步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本文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系统地研究了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规划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
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
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
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
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
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方向。
提高加工项目投资门槛,对于增值率低于目前平均增值率的新项目限制进入,分行业规定新进入项目增值率的最低限,确定国内采购的最低比率,推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金、技术密集的加工贸易项目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要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两高一资”加工项目坚决禁入。
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要继续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
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日韩企业海外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分析收集各类企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等地区企业来山东省开展加工贸易。
扩大对欧美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建厂,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欧盟各国的吸引,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地加强与其合作。
(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利条件。
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改变现行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有关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跨国公司的订单,融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彻底解决技术扩散效应差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四)发展加工贸易海外营销
品牌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力的象征,仅仅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不但导致企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利润极少,而且生产经营中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
因此,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是新时期加快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增值率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加工贸易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
引导配套产业向主体产业靠拢,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特有的技术外溢效应加快技术的扩散、传播和创新,释放科技创新能量。
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各地在发展主要产业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地区的产品配套能力开发,形成中东部大产业群。
确立烟台、青岛、威海在加工贸易中的龙头地位,重点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机电、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成为加工贸易对外的龙头,其中,青岛家电产业群,烟台汽车制造业群,威海轮胎产业群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
潍坊、淄博等半岛城市群其他地区在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石化、医药的同时,根据各自优势,重点发展与东部地区相配套的产业群,形成东部地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相互配套、相互渗透且不断升级换代,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局面。
产业集群发展应该以各类开发园区以及出口加工区为核心,根据各园区发展重点规划,发布推荐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名单,规划、引导与之配套的关联协作企业在其周边集聚,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产品配套难的问题。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引导外资向专业园区发展,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配套协作,不断提升包括加工配套、人力资源配套以及同行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效应在内的加工贸易的整体工业配套水平。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
提高海关通关效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