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
第⼀课:巧求周长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形和正⽅形的周长了,但对于⼀些不是长⽅形、正⽅形⽽是多边形的图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可以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为求长⽅形和正⽅形的周长。
例1:如图13—1所⽰,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
分析:要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也就是求线段AB+BC+CD+DE+EF+FA的和是多少?⽤⼀个⼤正⽅形把这个图形圈起来,如图13—2所⽰,这个⼤正⽅形是ABCG.把线段EF⽔平向上移动,移到CG边上,这样CD+EF的长度正好与AB的长度相等.同样把竖直⽅向上的DE边向左移动,移到AG边上,这样AF+DE的长度正好与BC边的长度相等.这样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就转化为求⼀个正⽅形的周长。
练习
1.下图的周长与长__厘⽶,宽__厘⽶的长⽅形周长相同,所以它的周长为__厘⽶(单位:厘⽶)。
2.下图的周长可以看成⼀个长由__个1厘⽶的⼩线段组成,宽由__个1厘⽶的⼩线段成的长⽅形的周长,所以它的周长是___厘⽶。
3.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
(围成图形的⼩线段长l厘⽶)。
②周长为多少厘⽶(每条⼩线段长度都是1厘⽶)?
第⼆课: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是⼩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类典型应⽤题,如“求⼀个班级学⽣的平均年龄、平均⾝⾼、平均分数……”。
解答这类应⽤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份数,即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例1.⽤4个同样的杯⼦装⽔,⽔⾯⾼度分别是4厘⽶、5厘⽶、7厘⽶和8厘⽶,这4个杯⼦⽔⾯平均⾼度是多少厘⽶?
分析:求4个杯⼦⽔⾯的平均⾼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的⽔合在⼀起,再平均倒⼊4个杯⼦⾥,看每个杯⼦⾥⽔⾯的⾼度。
解:(4+5+7+8)÷4=6(厘⽶)
答:这4个杯⼦⽔⾯平均⾼度是6厘⽶。
练习
1.机械⼚前3天平均每天加⼯零件1259只,后4天共加⼯零件5379只,这星期内平均每天加⼯零件多少只?
提⽰:平均数=总零件数÷总天数
已知:前()天加⼯(),()天加⼯(),共()只,共加⼯()天
要求:
2.修路队4天修了两段公路,第⼀段长430⽶,第⼆段长250⽶,平均每天修多少⽶?
提⽰:平均数=总长度÷多少段
已知:第⼀段()⽶,第⼆段()⽶,共()⽶,共()段。
要求:
3.甲、⼄、丙、丁四个队参加⽥径⽐赛。
甲队得114分,⼄队得210分,丙队得186分,丁队得178分。
四个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提⽰:平均数=总得分÷多少个队
已知:
要求:
4.东村⼩学38名少先队员,在校园内和路旁种蓖⿇。
在路旁种了190棵,在校园内种的棵数是路旁的3倍。
平均每⼈种蓖⿇多少棵?
提⽰:平均数=总种树数÷总⼈数
已知:
要求:
能⼒提升:
⼩刚参加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85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90分。
⼩刚前后⼏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已知:
要求:
第三课:巧妙运算
重点记忆:25×4=100 125×8=1000
经典例题⼀325÷25
【思路导航】在除法⾥,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练1】(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125
【经典例题⼆】计算25×125×4×8
【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
运⽤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练⼀练2】(1)125×15×8×4 (2)25×24 (3)125×16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经典例题三】计算:(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 【思路导航】利⽤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两题
(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 =125×(34+66)=43×(11+36+52+1)
=125×100 =43×100
=12500 =4300
【练⼀练3】计算下⾯各题:
(1)125×64+125×36 (2)64×45+64×71-64×16
(3)21×73+26×21+21
【经典例题四】计算(1)(360+108)÷36 (2)1÷2+3÷2+5÷2+7÷2 【思路导航】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个数,可以⽤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差)。
利⽤这⼀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1)(360+108)÷36 (2)1÷2+3÷2+5÷2+7÷2
=360÷36+108÷36 =(1+3+5+7)÷2
=10+3 =16÷2
=13 =8
【练⼀练4】(1)(720+96)÷24 (2)(4500-90)÷45
(3)73÷36+105÷36+146÷36 (4)(10000-1000-100-10)÷10
第四课: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记忆:积=因数×因数⼀个因数=积÷另⼀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课堂练习:
1.⼀双鞋⼦原价75元,如果买两双就减10元。
李阿姨和张阿姨两⼈合伙买了
两双鞋⼦,请问她们每⼈应付多少钱?
提⽰:应付钱数=实际总价÷⼈数
已知:原价()元,两双总价()元,减价后()元,()个⼈要求:
2.四年级同学去春游,4个班每班有42⼈和3位⽼师,需要载客数为45⼈的
客车多少辆?
已知:每班()⼈和()⽼师,()个班,共()⼈,每辆车载()⼈
要求:
3.⽂⽂特别喜欢看《⼗万个为什么》,他5天看了100页,像这样⼜看了25天,
还剩30页没看完,这本书⼀共多少页?
提⽰:总页数=已看页数+剩下页数已看页数=前5天看的+后25天看的已知:
4.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25×18=450
450÷()=25 450÷()=18 18×()=450
300÷18=16 (12)
18×()+()=300 (300-())÷()=18
5能⼒提⾼:
明明和爸爸玩24点游戏。
爸爸拿出1,2,3,6这4张数学卡⽚,要明明算出24.⼩朋友,你能帮帮明明吗?
第5课:⼩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变化
⼀.重点记忆:⼩数点向右
移动⼀位,⼩数就扩⼤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数就扩⼤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数就扩⼤到原数的();
⼩数点向左
移动⼀位,⼩数就缩⼩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数就缩⼩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数就缩⼩到原数的();
⼆.巩固记忆练习:
(1)372与0.372⽐较,372就是把0.372的⼩数点向()移动()位,扩⼤到原数的()倍。
3.72与0.372⽐较,3.72就是把0.372的⼩数点向()移动()位,扩⼤到原数的()倍。
37.2与0.372⽐较,37.2就是把0.372的⼩数点向()移动()位,扩
⼤到原数的()倍。
(2)0.506与506⽐较,0.506就是把506的⼩数点向()移动()位,缩⼩到原数的()。
50.6与506⽐较, 50.6就是把506的⼩数点向()移动()位,缩⼩到原数的()。
5.06与506⽐较, 5.06就是把506的⼩数点向()移动()位,缩⼩到原数的()。
三.解决问题
1.根据调查,A市园林绿化队每栽100棵树苗成活86.5棵,去年A市园林绿化队共植树1万棵,成活的树苗有多少棵?
2.⼀块正⽅形的菜地边长为50⽶,把它的边长缩⼩到原来的千分之⼀画在纸上,边长应画多少厘⽶?缩⼩后的周长是多少?
3.声⾳在空⽓中每秒传播340⽶,10秒能传播多少⽶?10分钟呢?
能⼒提升
⼀位会计在结账时,发现账⾯上多了21元4⾓2分,他回忆是把⼀笔钱的⼩数点点错了⼀位,原来这笔钱是多少?
第六课:⼩数的近似数
重点记忆:1.根据题⽬的要求取近似数,即要保留整数,看⼗分位是⼏,要保留⼀位⼩数,就要看百分位是⼏……然后按“四舍五⼊”法决定是舍还是⼊.在取近似数时,要保留的⼩数数位⾥,⼩数末⼀位或⼏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2.将⼀个⼤数改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或亿位的右边点上⼩数点,添上“万”或“亿”字,再按要求保留⼩数位数。
巩固练习:
(1)1⽶4分⽶=()分⽶
(2)1.54kg=()g
(3)8.54元=()元()分
(4)1平⽅⽶20平⽅分⽶=()平⽅分⽶
(5)540平⽅厘⽶=()平⽅分⽶()平⽅厘⽶
(6)3kg500g=()kg
(7)1千⽶500⽶=()千⽶
⼆. ⽤四舍五⼊法写出下⾯各数的近似数。
三. 把下⾯各数改写成以“亿”或以“万”做单位的数,再保留⼀位⼩数。
(1)50844=()万≈()万
(2)694000000=()亿≈()亿
(3)89940⽶=()万⽶≈()万⽶
(4)588000000吨=()亿吨≈()亿吨
四.解决问题
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中国访问某国的旅游⼈数分别达到7982400⼈,6648800⼈,请问去年全年中国访问这个国家的⼈数共约多少万⼈?(保留⼀位⼩数)
能⼒提升:
1.两层楼之间有20个台阶,每个台阶的⾼度是15厘⽶,4楼地⾯离1楼地⾯
有多少⽶?(提⽰:⼏层楼的地⾯与⼀楼之间的楼层数少1)
2.⼀个3位⼩数四舍五⼊后是7.85,这个⼩数最⼤是多少?最⼩呢?
第七课:⼩数的加减法
⼀.重点记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1)⼩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的⼩数部分末尾有0,⼀般要把0去掉。
⼆、巩固练习
1、⼝算下⾯各题
2.5+0.9= 7.8+1.6= 0.39+0.15=
1.2-0.5= 4.7-
2.8=
2、竖式计算
2.98+0.56= 12.53+4.67= 6.08-4.89= 5.64-1.78=
三.⽤⼩数加减法解决⽣活中的⼀些问题:
1.⼀箱钉⼦,连箱共重5
2.5kg,箱⼦重2.5kg,钉⼦重多少kg?
2.王叔叔⼀天卖菜的收⼊如下表:
(1)⽩菜⽐萝⼘多卖多少钱?
(2)请你提出⼀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有⼀根100⽶长的绳⼦,⽤去了82.9⽶,还剩多少⽶?⽤去的⽐剩下的长多少⽶?
4.⽅⽅买了⼀本故事书花了19.8元,⼜买了⼀本连环画⽐故事书便宜2.45元,还买了⼀本折纸书⽐连环画贵4.5元,这本折纸书多少元?
5.⼩强买⼀架玩具飞机和⼀辆玩具汽车共话28.6元,其中玩具飞机的售价是18.2元,⽐玩具汽车贵多少元?
提⽰:先⽤总共的钱数()买玩具飞机⽤的钱数,得到买玩具汽车的钱数:再⽤()的钱数减去()的钱数,就能求出玩具飞机⽐玩具汽车贵多少钱。
能⼒提升:把⼀根7⽶长的⽵竿插⼊⽔池中,⽵竿插⼊泥的部分长0.36⽶,露出⽔⾯的部分长2.17⽶。
⽔池中⽔深多少⽶?
第⼋课: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到⼩数
⼀.重点记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于⼩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适⽤于⼩数。
运⽤这些运算定律,⽬的只有⼀个,凑整,简便计算,提⾼计算速度。
a+b=b+a (a+b)+c=a+(b+c) a-b-c=a-(b+c)
⼆.巩固练习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6.7+4.95+3.3 = 6.7+___+4.95
(1.38+1.75)+ 0.25 = ___+(____+____)
6.23-1.72-1.28=___-(___+____)
2、⽤简便⽅法计算下⾯各题
1.88+
2.3+
3.7 5.17-1.8-3.2
4.02-3.5+0.98 13.7+0.98+0.02+4.3
三.解决问题
1.买了⼀⽀钢笔和⼀本⽇记本,钢笔的单价是1
2.5元,⽇记本的价钱是4.5元。
⼩明付给营业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
2.⼄两地相距120⽶,⼩华和⼩红分别从甲、⼄两地出发相对⾛来,当⼩华⾛了85.2⽶,⼩红⾛了74.8⽶时,两⼈还相距多少⽶?
3.⼀个⽂具盒12.5元,⼀个书包42.9元,⼀⽀笔8.65元,⼩红带了60块钱,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4.妈妈到超市买东西,买⽔果花了2
5.8元,买⾐服花了65.5元,买⽇⽤品花了74.2元,⼩朋友,你能帮妈妈算算⼀共花了多少钱吗?妈妈⾝上带了200元,她要再想买个40元的玩具汽车,她带的钱够吗?
能⼒提升:
1.⼀桶油连桶共重14.35千克,⽤去⼀半后,连桶还重8.85千克,原来桶⾥有油多少千克?
2.两只蚂蚁同时从窝⾥外出找⾷物,⼀只朝南每分钟爬42.57⽶,⼀只朝北每分钟爬36.43⽶,2分钟后,它们相距多远?
第九课:三⾓形的特性与分类
⼀:重点记忆
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形。
2.三⾓形有()条⾼、()条底。
3.三⾓形具有()性。
4.三⾓形任意两边的和()于第三边。
5.三个⾓都是()的三⾓形叫做锐⾓三⾓形。
有⼀个⾓是()的三⾓形叫做直⾓三⾓形。
有⼀个⾓是()的三⾓形叫做钝⾓三⾓形。
6.有()条边相等的三⾓形叫等腰三⾓形。
()条边都相等的三⾓形叫等边三⾓形。
等腰三⾓形的两个()⾓相等;等边三⾓形的三个⾓都相等,都是60°。
⼆.巩固练习
1.⼀个三⾓形有()条⾼。
2.已知三⾓形的两个⾓都是50度,那么另⼀个⾓是()度,这是()三⾓形。
3.⼀个三⾓形中,⾄少有()个锐⾓,最多有()个直⾓。
4.三⾓形具有()性,平⾏四边形容易()。
5. 观察下⾯三⾓形,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2)(3)(4)(5)(6)
锐⾓三⾓形是:。
直⾓三⾓形是:。
钝⾓三⾓形是:。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从⼀点引出两条线就组成⼀个⾓。
()
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形。
()
3.所有的正三⾓形都是锐⾓三⾓形。
()
4.⾯积相等的三⾓形,形状也⼀定相等。
()
5.如果三⾓形中最⼤的⼀个⾓是锐⾓,那么这个三⾓形⼀定是锐⾓三⾓形。
()
四.能⼒提升
1.画⼀个顶⾓为120度,腰长为4厘⽶的等腰三⾓形。
2.画⼀个三⾓形,并过顶点作两条不同的⾼。
3.下⾯是⼀个等腰三⾓形。
(1)量出它的顶⾓是()度(取整度数),
每条腰长()厘⽶(取整厘⽶);
(2)从顶点向它的底边作⾼。
第⼗课:三⾓形三边的关系与内⾓和
⼀:温故知新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做三⾓形,三⾓形具有()性。
2. 三⾓形任意两边的和()于第三边。
三⾓形任意两边之差()于第三边。
3任意三⾓形的内⾓和都是()。
拓展延伸:多边形的内⾓和为(N-2)×180度
⼆.巩固练习
1.⼀个等腰三⾓形,⼀条边长8厘⽶,另⼀边长3厘⽶,第三条边长()厘⽶。
2. ⽤完全相同的两个三⾓形拼成⼀个三⾓形,拼成的这个三⾓形内⾓和是
( ).
3. 把两个完全⼀样的直⾓三⾓形拼成⼀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内⾓和是( )。
4. ⼀个等腰三⾓形底边长5厘⽶,腰长4厘⽶,这个三⾓形的周长是()厘⽶;⼀个等边三⾓形的边长是6厘⽶,这个三⾓形的周长是()厘⽶。
5.求下⾯三⾓形未知⾓的度数。
76°35°32°
未知⾓的度数是()未知⾓的度数是()
三.能⼒提升
1.⼀块等腰三⾓形的绿地,它的周长是185⽶,腰长是52⽶,底边长是多少⽶?
2.张爷爷家有⼀块直⾓三⾓形菜地,在这块直⾓三⾓形菜地中,较⼤锐⾓是较⼩锐⾓的2倍。
你能算出这块地每个⾓的度数吗?
3.⼩刚的腿长90厘⽶,他说“我⼀步可以跨出2⽶”,可能吗?你能⽤三⾓形的知识解释⼀下吗
第⼗⼀课:鸡兔同笼
⼀.例题讲解
例1:笼⼦⾥有若⼲只鸡和兔。
从上⾯数,有8个头,从下⾯数,
2.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除数2代表().
⼆:巩固练习
1.池塘⾥有鸭⼦和青蛙共12只,数它们的脚共有40只.请问:鸭⼦和青蛙各有⼏只?
假设全是鸭⼦:()×()=()
少了:()-()=()
所以青蛙有:()÷()=()
鸭⼦:12-()= ()
2.丁丁有2元和5元的纸币共20张,总共52元。
请问:2元和5元的纸币各有多少张?
3.中⼼⼩学举⾏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道得5分,没有做或做错⼀题倒扣3分。
⼩刚得了60分,则他做对了⼏题?假设全部做对得:()×()=()分
实际得分:()分
相差:()-()=()分
每错⼀题损失:()+()=()分所以答错:()÷()=()题
答对;()-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