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耐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
治疗化疗后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作用以及应用效果。

方法以2019年7月--2020
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n=48)、对
照组(n=49)。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后抑郁以及焦虑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护理后,实验
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骨髓抑制反应、消化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耐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实施心理护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以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心理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结直肠癌的晚期会出现肿瘤增生、肠腔阻塞以及肠腔狭窄,伴随充血、水肿、病痛等病症,还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这样症状会逐渐摧残患者
身心[1]。

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形成焦虑、压抑的情绪,且这种情绪会降低临床治
疗成效。

基于此,需选择一种适合耐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模式,
对患者身心状态进行改善。

经临床研究证明,心理护理能增加耐药晚期结直肠癌
患者的疗效。

为分析心理护理在耐药晚期结直肠癌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以解
决耐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
分为实验组(n=48)、对照组(n=49)。

实验组男女比例25:23例,年龄 45-85
岁,平均年龄(66.2±2.2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8:21,年龄40-80岁,平均
年龄(62.6±2.26)岁。

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性别、年龄和病程各方面,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血象及肝肾功能,并予
以患者疾病知识宣教、监测患者术后病情、用药指导等。

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实行心理护理,①针对性措施:确诊后,明确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估计患者的情绪,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②心理疏导:肾病患
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要学会倾听患
者的实际需求,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消除对患者的消极生理和心理伤害,协助
医生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具有积极的态度,然后乐观地接受治疗,巩固患
者用药心理。

③食疗法:明确患者胃肠实际状况,100-200g/1d芦笋,由于芦笋
富含抗癌元素硒,防止癌细胞分裂、生长,降低癌细胞活性,提升机体免疫效果,以便于形成抗体,增加自身抵抗力。

⑤依据自身真实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
适量的运动,既能增加患者的身体体积和自我抵抗力,又能缓解和释放患者的心
理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①采取抑郁评分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心理
情况。

②对比两组骨髓抑制反应、消化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抑郁以及焦虑症状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实验组4870.59±
2.21
44.78±
3.33
73.43±
4.36
48.39±
5.62
对照组4971.57±
2.23
54.72±
3.24
72.41±
4.37
64.37±
5.64
t0.653 6.5620.745 6.235
P>0.05<0.05>0.05<0.05
2.2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护理后骨髓抑制反应、消化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骨髓抑制反

消化道反

皮疹发生率
实验组
4
8
3(6.25)2
(4.17)
4
(8.33)
9
(18.75)
对照组
4
9
9(18.37)11
(22.45)
8
(16.32)
28
(57.14)
X
2
5.2157.825
6.1328.534
P<0.05<0.05<0.05<0.05 3讨论
晚期直肠癌患者会经常性产生食欲不佳、清瘦、贫血以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并且肿瘤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增大,一旦肿瘤扩大还会引起肠狭窄和梗阻。


间一久,患者会因为病痛折磨,加上角色、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转变,对疾病产生
产生畏惧的心理,造成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

因此临床医学对西妥昔单抗联合
伊立替康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予以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借
助各方式,为对实现护理心理治疗的目的,主动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临床护理
模式。

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体护理之中会间接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帮助患者改善
治疗状态,使患者配合治疗,加快治疗速度。

经护理,实验组患者SAS
(44.78±3.33)、SDS评分(48.39±5.62)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实验组骨髓抑制反应、消化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8.75%)低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此次研
究后,其结果与任芳研究成果相类似[2]。

总的来说,心理护理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
治疗化疗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着显著提升诊疗效果作用,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抑郁以及焦虑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且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金旗,杜更全,谷存银,王海红,殷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
直肠癌的近期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0-21.
[2]任芳.直结肠癌造口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72例探析[J].当代临
床医刊,2020,3(01):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