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
3、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
3)
2
、Mg(NO
3
)
2
、Zn(NO
3
)
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
3,可能有Zn(NO
3
)
2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5、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
2D.2H
2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
4+、Na+、NO
3
-、CO
3
2-B.NO
3
-、Cu2+、SO
4
2-、OH-
C.Mg2+、K+、SO
42-、Cl-D.Ca2+、Na+、HCO
3
-、Cl-
7、“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
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0、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
11、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
2B.H
2
O
2
C.H
2
CO
3
D.H
2
O
12、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
4溶液 B.Zn、Cu、Ag、H
2
SO
4
溶液
C.Cu、Ag、ZnSO
4溶液 D.Ag、ZnSO
4
溶液、CuSO
4
溶液
13、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1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1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
2
密度比空气的大17、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
1
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
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
2
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8、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9、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
C.H
2SO
4
HCl NaOH D.NaCl Na
2
CO
3
Na
2
SO
4
20、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 D.验满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_____。

(2)表示两个氢原子_____。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__ ;
(2)根据下图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性质: ________ 、
________ ;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炼铁:
①写出磁铁矿(Fe
3O
4
)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钢铁防腐十分重要!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有一些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检验其中是否混入了CO,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松同学说C装置中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则证明有CO,他认为C中反
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但小云给予否定,因为氢气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她提出应观察到D中变浑浊,才证明有CO,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会产生此现(3)而小伟也提出D中变浑浊还不足以证明,混合气体中的CO
2
象,他提出A中装入足量澄清石灰水,B中装入适量石灰水,则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终同学们一致赞同小伟的设计,则在检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现象时,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5)上述实验尾气的一种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_____(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_____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_____(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_____ (答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 mL),注射器活塞从10 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____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为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10g该硫酸溶液,向其中加入21.2gBaCl2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质量为28.87g。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o,就会患坏血病。

如右图是盛放“维生素C"瓶子的标签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部分不清楚,可用C.H.O表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维生素C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C
n H
8
O
6
中n=_________
(3)计算30克维生素C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精确到0.1g).
七、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
2)和碘蒸气(I
2
)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B
4、D
5、A
6、C
7、D
8、D
9、B
10、D
11、A
12、A
13、A
14、A
15、C
16、C
17、C
18、A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移走了可燃物充足的氧气
2、Mg 2H SO
2 Al
2
O
3
3、铝(或Al) 导电性导热性
342
Fe O+4CO3Fe+4CO
高温
喷漆
(或保持干燥或涂油等)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CO+CuO Δ
Cu+CO 2 CO 2+Ca (OH )2═CaCO 3↓+H 2O 除去二氧化碳 检验
二氧化碳是否除干净 B 中石灰水不变浑浊,D 中石灰水变浑浊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烧掉(合理即可)
2、A 汞 化学 B 铜粉量过少 2
254P+5O 2P O 点燃 2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33 (2)解:设H 2SO 4的质量为x 。

2424H SO +BaCl =BaS 982332.33g
O +2HCl
x ↓
98:233=x:2.33g
x =0.98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98g 100%9.8%10g
⨯=。

2、(1)1:12;(2)6;(3)12.3g 。

七、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