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6)《正确使用成语》讲义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时2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知识清单(一)成语知识一、成语特点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
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
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
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
读懂成语,有助于理解文化,学习文言。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三、成语中的文言1.成语中的古义尸位素.餐白白地登峰造.极达到文.过饰非掩饰蔚为大观.景象2.成语中的活用星.罗棋.布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闭.月羞.花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闭上;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害羞不远.万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衣冠..禽兽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衣服;戴着帽子3.成语中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成语误用类型及其规避方法附:微积累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春意阑珊..(将尽,衰落)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悲伤)不孚.众望(使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易) 细大不捐.(抛弃)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张冠李戴是对成语适用对象不了解造成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正确使用成语》课件117张

精 编 优 质 课 PPT高考 语文一 轮复习 课件《 正确使 用成语 》课件 (共11 7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第三类 褒贬颠倒
“耳闻目睹”是亲自听说,亲眼看见的意思,应改为“耳濡目染”。
(3)、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正确使用成语》课件(共1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 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 地。
(他。4的)双、手秋交雨叉湿护透在了胸衣前衫,,想画留出住了一他点削温瘦暖凸,起的肩胛骨; 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精 编 优 质 课 PPT高考 语文一 轮复习 课件《 正确使 用成语 》课件 (共11 7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
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
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
精 编 优 质 课 PPT高考 语文一 轮复习 课件《 正确使 用成语 》课件 (共11 7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9)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 止风度。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精美课件26页

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________。 ③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
野,那么,会不会有《新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________的问题呢?
5.虽然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认错态度好, 所以罪不容诛。
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
6.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叫 人头疼。
二、准确区分近义成语词义,一定要找到关键点。
言不尽意、言不及义 辞不达意、含糊其辞 罪不容诛 罚不当罪 罪不当罚
罚不当罪是惩罚抵挡不上罪过,处罚过轻,罪重。 罪不当罚是罪过抵挡不了这样惩罚,罪轻,处罚过重。
8.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 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 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 现代________。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 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 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 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__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问题】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C. 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喧闹不好,热闹好;络绎不绝:强调人不断。连绵不断:强调队伍长,对象不 同。原汁原味:汁醇味正,根据后文形容的是“文明盛宴”(使用了比喻), 照应喻体,选“汁醇味正”合适。故选D。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全套解析课件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都有使用不当的毛病,请指出其错误原因 并简要分析。 ⑺由于千年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美国两位文物保 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 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栉风沐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⑵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 迅速。 对成语的使用范围不明造成错误。“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 事物很多。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都有使用不当的毛病,请指出其错误原因 并简要分析。 ⑶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 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有的成语意思相近,然而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这时就需要 根据语境加以区别,不可褒贬误用,词不达意。“一念之差” 指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造成严重后果。
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如果把“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 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 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 解析:这里成语使用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 A.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 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 不见全豹。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 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心情糟透了。 D.“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 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使用成语与熟语课件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 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 忙乎着。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 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第十四页,共25页。
下列句子(jù zi)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 时间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
“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 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
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 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第六页,共25页。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 的宠儿(chǒng ér),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 缺的。
D. 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第九页,共25页。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B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 (tiáojiàn)再做不迟。
第三页,共25页。
考题(kǎo tí)练习: Nhomakorabea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A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
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
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 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 差(fǎnchā),又相得益彰。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 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 的制贩毒大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正确使用成语

别 进退维谷(多用于书面语)/进 分和结构,选择合乎语
退两难(多用于口语)
境和搭配的成语
全都 不正 确的 一项
是
全都 正确 的一 项是
2017年 全国卷Ⅰ
2017年 全国卷Ⅱ
2017年 全国卷Ⅲ
2016年 全国卷Ⅰ
2016年 全国卷Ⅱ
2016年 全国卷Ⅲ
A.①③⑥ C.②③⑤
A.①②⑥ C.②③④
示例
解析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 兵 不 血 刃 ” 意 为 兵 器 上
然而广州恒大足球队经过90分
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 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这与
钟最与终对以3手∶的0取激得战胜,利却。兵不血刃,句的激中战“”经相过矛90盾分。钟 与 对 手
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 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 不 易 之 论 ” 指 内 容 正 确 、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 不可更改的言论。这与句 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 中“初稿”相矛盾。 革方案的初稿。
A.①③⑤ C.②③④
A.①②④ C.②⑤⑥
A.①②⑤ C.②③⑤
A.①②④ C.②③⑥
B.①④⑥ D.②⑤⑥
B.①③⑤ D.③④⑥
B.①④⑥ D.③④⑥
B.①④⑤ D.③⑤⑥
A、B、C、D四 个选项,综合起 来看,6个成语 所在的句子都是 出现了两次,即 ①②③④⑤⑥句 所对应的成语各 出现了两次,也 就意味着,只要 能判断出其中一 个成语的正误, 就可以排除两项。
细小差别
防范对策
形相 近义
如:不孚众望(信服)/不负众 望(辜负);临危受命(接受)/
辨析成语的不同语素,
不同 临危授命(交付);一诺千金 区分意义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共96张PPT)

查漏补缺 收集整理
181、君子不齿182、开门揖盗183、空 穴来风184、苦心孤诣185、困兽犹斗 186、良莠不齐187、梁上君子188、两 袖清风189、令行禁止190、另起炉灶 191、炉火纯青192、洛阳纸贵193、落 花流水194、满城风雨195、美轮美奂 196、名山事业197、名正言顺198、鸣 锣开道199、木人石心200、目不窥园
查漏补缺 收集整理
101、哀兵必胜 102、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伤103、 爱莫能助 104、安土重迁 105、安之若 素 106、白头如新 107、白云苍狗108 、比翼双飞109、筚路蓝缕110、便宜 行事。111、表里山河112、不甘寂寞 113、不胫而走114、不可收拾115、不 谋而合116、不速之客117、不以为然 118、长袖善舞119、朝思暮想
高考考题回顾
【2019全国卷1】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 、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 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 古琴艺术逐渐 【边缘化、私人化】、甚至被社会遗 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 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获得、
题 型
2016~2017年,题型改为组合性成语使用选择题, 即设计6个含有成语的句子,其中有三句成语使用
正确,三句使用不当,让考生把正确的组合项选出
来。
2018~2019年,题型改为给一个文段,根据文段上 下文的大意,选择恰当的成语或词语填入横线上, 选择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实词、虚词 实词、虚词是《考试大纲》规定的 考点,在全国卷中已空考多年,2019 年 重出“江湖”,全国卷Ⅰ、卷Ⅲ都在语 段中以“近义词语辨析”的形式考查了 实词。对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 务必高度重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分类)优质简洁课件32张

8.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能理解为 “天气炎热”。
9.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 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含贬义。不能理解为“文章结尾啰嗦”。
1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 平。易误用为“进入室内”。
11.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能理解 为“春天的风和雨”。
47.(从此)一劳永逸 49.(许多)芸芸众生 51.(居室)蓬荜生辉 53.(心里)无动于衷
48.(过分)溢美之词 50.(感到)自惭形秽 52.(被人)贻笑大方 54.(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易功能紊乱的成语
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1.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3.善罢甘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3.一语道破:可带宾语。例:一语道破天机 一语中的:不可带宾语。
4.苟且偷生、苟且偷安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不 能理解为“不值一钱”。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3.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 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不能理解 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常见褒义
1.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地经营。 3.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 4.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 5.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8.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 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9.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PPT教学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类型四)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 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 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类型七)
盛夏的深夜,学生们都沉睡在香甜的美 梦中了,这个临近大河的校园里却蛙声阵阵, 沸反盈天。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哗,乱成一团。 必修三《祝福》你自己荐他来,又合伙劫他去,闹得沸 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错误类型: 对象误用 备考策略: 辨清对象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对象不当类拓展:
汗牛充栋 (书籍) 浩如烟海 (文献、资料)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崭露头角 (青少年) 鹤发童颜 (老年人) 破镜重圆 (夫妻) 济济一堂 (人才) 炙手可热 (人)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29张PPT)
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9张P PT)
学习目标:
1、 探究成语误用的原因
2、 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
考点知识回顾:
1、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成语 E级 语言文字运用
2、考情分析:
必考题
与以往四选一的考查方式不同,现在是给出 6个句子,要求选出3个使用正确的词语,容量 有了变化,难度稍大。可以采用排除法。
(人教通用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Ⅰ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表达应用 E简释:“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简释:“词语”包括词(实词、虚词)和熟语。
熟语包括成语、俗语和惯用语等。
全国卷目前只考成语..。
“正确使用”包括两层意思,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一、文段中“4选1”式近义成语辨析题1.(2018·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X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X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答案 B答题提示“一应俱全”指一切齐全,强调“全”;“应有尽有”指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强调“有”。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正确使用成语》课件117PPT

(3)、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 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 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 地。
(他。4的)双、手秋交雨叉湿护透在了胸衣前衫,,想画留出住了一他点削温瘦暖凸,起的肩胛骨; 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例(5).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
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 困,无出其右。
“无出其右”指没有谁能胜过,此处误指 “生活”。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 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 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44)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 大影响。贬义词。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 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 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 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 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 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 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 词是贬义词:
10.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 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1.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 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 遭受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6)正确使用成语差不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
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成语的一般特点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
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
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
譬如“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绝不是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妆品。
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
“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吓猴”是口头语体的。
二、成语的结构如前所说,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
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主谓、偏正、连动、兼语等: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
如“纷至沓来”是“纷至”与“沓来”的并列,“至”与“来”的意思相近,“沓”与“纷”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将“沓”写成“踏”。
“待人接物”是“待人”与“接物”的并列,“物”就是指人,因而这个成语是指与人相处,而不是其他意思。
又如“言简意赅”是“言简”和“意赅”的并列,“言”和“意”相对,“赅”的意思也与“简”相对,指全、完备。
三、试题的特点1.着重考查常用成语的使用我们不妨先罗列一下近5年来考过的成语:1999年:殚精竭虑(考过多次)、美轮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2000年:汗牛充栋、淋漓尽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2001年:安步当车、颐指气使、车水马龙、蓬荜生辉;2002年: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考过多次);2003年: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如数家珍。
近5年所考过的这20个成语,不论在各种媒上,还是人们的口头,甚至中学生的作文中,其使用频率都是比较高的。
从命题的指导思想来说,它同考汉字读音、书写、实词、虚词使用是一致的。
当然,我们说它着重考常用成语的使用,并不是说试题就没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怎么会本项考查的得分率常常是比较低的呢?2.着重考查对常用成语的含义的理解命题究竟从什么角度来考查常用成语的使用呢?是近义成语的比较,还是使用方法?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还是使用范围、场合?虽然这些有时会偶然涉及,但是,从近几年的试题看,重要是考常用成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结合语境的正确使用。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又惊叹不已。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的第4题,所选的4个加点成语全是常用成语。
A项“汗牛充栋”中,“汗牛”是指用牛拉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堆满了屋子。
整个成语形容书籍极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
C是是刊物广告用语。
“洗心革面”也可说成“革面洗心”。
“洗心”,指清除邪恶的心思,“革面”,是改变旧的面目。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
C句指刊物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既不是指人,也没有“悔改”之意,显然用得不恰当。
D项的“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意;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为常见。
D项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解说得“头头是道”是可以的,“左右逢源”就显然不对了。
B项所用“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彻底。
其中“淋漓”指酣畅、尽情;“尽致”,达到极点,无以复加。
用“淋漓尽致”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理解成语本身的含义并结合语境作恰当使用,是命题者考虑的主要问题。
2.语例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高考成语题所选用的语例多来自现实,如上题4句涉及刻苦学习、反对迷信、文学刊物质量,以及电脑、互联网,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这种情况近年来几乎年年如此。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会场外摆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这是2001年全国卷第4题。
成语用得恰当与否暂且不说,单说这4句话。
它涉及抢险队员不怕艰苦的精神,对人的作风态度、销售鲜花盆景,以及乔迁新居等,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样具有观赏的针对性。
四、典型题分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4题。
所选的4个成语都是常用成语,4句话的内容涉及如何对待各种现代观念、造假者的丑恶、机关作风、汽车市场等,现实性很强。
从什么角度来考查成语使用的呢?先来作一点具体分析。
“光怪陆离”的意思是“光彩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
它没有明显褒贬色彩,用来修饰“现代观念”,不论这些“现代观念”对错,也不论东方西方的,只要是形形式式、各种各样的,就可以使用,可见A项恰当。
B项“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主要用于褒义,本句用来形容“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的垃圾食品厂,显然不恰当。
C句“有口皆碑”通常的意思是人人称赞,但这个成语使用有两个条件:一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必须是特别出众的,是需要建立“功德丰碑”来长久颂扬的,二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应是经过长时间验证的,而“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具备这两点,可见C项不恰当。
D句“偃旗息鼓”的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
而本句表达的意思是几家汽车大厂还没有开始行动,当然就说不上“停止行动”,可见D项也不恰当。
这样看来,本题考查的角度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结合语境正确使用。
五、解题的技巧辨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有两个条件:一是对成语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二是对句子含意即具体语境的正确分析。
从解题的角度说,更应注重对具体语境的分析。
拿上文例2“安步当车”等4个成语来说。
A项说队员们是去“抢险”的,虽然汽车无法行走,但他还是“赶到”了大坝前。
据此可知“安步当车”用得不当,因为“安步”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步行。
C项说“摊前”人多,盆景供不应求,可见与“车水马龙”关系不大。
“车水马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
D项说的是“宽敞明亮”的“新居”要增挂一幅油画,用“蓬荜生辉”显然不当,因为“蓬荜”是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
B项“颐指气使”形容傲慢地指挥别人,还同该句意思吻合。
这样看来,准确地解句意,把握语境是主要的解题技巧。
2003年成语题的D项是这样的:“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本项有许多考生看不出错误而误认为是正确的。
主要原因就在于不会作语境分析。
明明说老王家的“收藏”是他的“宝贝”,怎解用“如数家珍”呢?因为“如数”是就像叙说的意思。
即使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也应看出“如数”的意思呀!六、练习与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里有表层的、看得见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层的,不易觉察却能辐射未来的变化。
B.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C.为把该市建成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D.虽然炎热的夏季早就过去,可是特丽珑显示器和钻石珑显示器为占领未来的CRT市场的明争暗斗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和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多数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美国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其目的在于:既推翻萨达姆政权,又能控制中东石油,可谓一箭双雕....。
D.长达4个多小时的央视春节晚会终于伴着新年的钟声销声匿迹....了,它给全国观众带来了许多欢乐。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B.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