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二中2017年下期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封建小农经济困顿却又高效,《管子·乘马》中说:“是固夜寝起早,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尔不倦,民不惮劳苦”,西方有学者甚至指出:“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封建小农经营效率高,可与资本主义农业比肩
B。

小农经济的困顿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C。

封建小农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D。

小农经济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答案】B
【解析】据材料“封建小农经济困顿却又高效"、“是固夜寝起早……民不惮劳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虽然经营效率高,但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无法与资本主义农业相比,故A选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有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故B选项正确;“封建小农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说法过于绝对,故C选项错误;材料“夜寝起早,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尔不倦”说明小农经济效率高是指农民的辛勤劳动,未涉及土地私有制,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同
时,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困顿却又高效”,再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

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

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宋朝
D. 明清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在该墓葬中出现“粉彩、珐琅彩”,由此可以看出,该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清代,故答案为D。

3.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 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C。

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以知道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
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这说明了当时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即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故A项正确。

宋代经济中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B;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国内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排除D.
点睛:材料中“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反映的是南北方间不同地域间的商品交换,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4。

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

“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
A。

瓷器质量的骤降
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技术创新的停滞
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答案】B
【解析】清朝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

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答案选B。

AC两项中的“骤降”“停滞”说法绝对,排除;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5.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