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估算》说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估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加减法估算》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在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加减法估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
1.2 教材目标教材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他们能够对数值进行合理的估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材重点教材重点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估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素材教学素材主要包括:•《加减法估算》教材内容;•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图片等。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对加减法估算的思考;•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演示法:运用具体的教具、图片等来进行示范和讲解。
2.3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购物清单,向学生介绍加减法估算的实际应用;•知识讲解: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解决问题;•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2.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进行,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对加减法估算的理解程度;•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估算的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三、教学过程3.1 情境导入为了引发学生对加减法估算的兴趣,我将展示一张购物清单,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估算。
我会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2 知识讲解在情境导入后,我将通过演示和讲解的方式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及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1.认识万以内的数(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用“0”占位。
(2)万以内数的组成: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是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注:填空题---问是一个数是()位数的时候括号里的答案必须大写,问一个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千组成的时候括号里的答案必须小写。
】2.认识一万(1)万是比千大的计数单位,他们之间的进率是(10)。
(2)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0个一百是一万。
(3)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是(万位)。
(4)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5)最小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四位数差(1)。
(6)一个数最高位是百位,是(三位数)。
最高为上是千位,这个数是(四位数)。
最高位是万位,那么这个数是(五位数)。
【注意:问几位数必须要大写。
】(7)100张纸大约(1厘米)厚,1万张同样的纸大约是(100厘米),也就是大约(1米)厚。
(8)最小的四位数至少加上(9)个千才能成为五位数。
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不同则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位数越少这个数就越小。
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字就大,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依次类推。
4.近似数(1)定义: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者(整千)的数就是准确数的近似数。
【注:与实际完全相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数字比较接近,但不完全符合的数称之为近似数】(2)“≈”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个,近似的标准不同,近似的结果也就不同。
(4)近似数可能比准确数大,也可能比准确数小。
5.估算(1)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大估、中估或者小估。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读教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一万︳冀教版

教案:认识一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一万的概念,理解一万是一个六位数,每位上的数字都是0。
2. 培养学生数感,能够正确数出一万颗珠子、一万张纸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一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万是一个六位数,每位上的数字都是0。
2. 数一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数出一万颗珠子、一万张纸等。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万的概念,能够正确数出一万颗珠子、一万张纸等。
2. 教学难点:理解一万是一个六位数,每位上的数字都是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学一万的概念: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一万颗珠子,引导学生发现一万是一个六位数,每位上的数字都是0。
3. 数一万: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数出一万颗珠子、一万张纸等,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 交流分享: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分享数一万的过程和方法。
5.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与一万有关的实际问题,如:一家超市有一万种商品,让学生帮忙统计某种商品的数量。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认识一万:一万个珠子一万个纸片每位上的数字都是0七、作业设计1. 数一万颗珠子,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2. 数一万张纸,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一万有关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数字一万的概念,每位上的数字都是0。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一万颗珠子、一万张纸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一万有关的实际问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归纳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归纳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的概念。
2. 数的分类:自然数、序数、整数、分数等。
3. 数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大小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来判断数的大小关系。
二、数的运算
1. 加法:加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和。
2. 减法: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3. 乘法:乘法是指把一个数复制若干次,得到它的倍数。
4. 除法:除法是指把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求每份的大小。
5. 运算法则: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运算法则。
三、数的应用
1. 解决问题:数学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长度等。
2. 计算面积: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计算图形的面积,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3. 计算周长: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计算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以上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的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进行数的运算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祝学习愉快!。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知识模块具体内容要点提示认识万以内的数1.万以内数的读写: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万以内数的组成: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读数时要注意0的读法。
认识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写作:10000或1万。
千和万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可以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千位)上的数字,千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位上的数字,百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对于整数,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较近似数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略少),这个数称为近似数。
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
估算1.加法估算:先把两个加数看出与准确数接近的近似数,再相加。
2.减法计算: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看成与准确数接近的近似数,再相减。
估算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如估带钱问题时要多估。
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商家推出的有奖促销活动的具体内容合理地购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购物。
在商品有奖促销或降价时购物较合理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生活中的大数:数的读写: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时,中间有一个 0 或连续有两个 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占位。
数的组成: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千位)上的数字,千位上的数字大的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
认识一万:10 个一千是一万,写作 10000 或 1 万。
近似数与估算: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略少),这个数称为近似数。
估算时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笔算方法: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特殊情况: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一个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 0 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3. 图形的运动(一):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整体运动过程是直线运动。
旋转:物体绕着一点或者中心轴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现象。
旋转时物体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开始。
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认识一万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记作:10000“万”也是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万位在右起第五位万以内数的大把8611、7435和4373从大到小排列。
8611>7435>4373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小比较的方法开始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续表近似数的认识(1)丫丫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30米,约是(600)米。
(2)每台洗衣机的售价是1280元,约是(1000)元。
求近似数的方法:看这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整千、几千几百……的数,这个整十、整百、整千、几千几百……的数就是近似数加减法的估算估算637+107≈482-317≈637+107≈640+110=750482-317≈480-320=160把题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0×4=80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个十,也就是几十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续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38×2=763 8×1 27 6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个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48×3=1444 8×231 4 4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积的十位时注意先加上个位上进的数,再向百位进位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 248×5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0和任何0×5=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数相乘都得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 508×35 0 8×231 52 4因数中间有0,也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那么必须加上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280×3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让一位数与从三位数右边数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对齐,最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也可以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214×3≈200×3=600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可以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也可以看成几百几十的数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1080×3≈1000×3=3000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可以把四位数看成整千数,还可以看成几千几百的数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图形的运动认识平移现象电动门等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平移认识旋转现象绕着一个中心点或轴转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旋转认识对称现象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折纸、剪纸折纸的方法。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一: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二: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教案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的数的过程。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题: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万以内的数
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三年来自上册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内容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编排教学内容。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然后整理万以内的数顺序和数位表,再教学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写出万以内近似数,最后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7、在课堂上,我的关注面还不够,没有面向全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应该更加丰富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参与,爱参与。
学生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观察,汇报观察的结果。
从生活中引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区分新知与旧知,引出新知。
二、讲授新知:
(一)数位表
我们在学习百以内、千以内的数的时候是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学习的。
1、回忆并补充数位顺序表。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边写边进行板书,补充数为顺序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万以内数的认识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万以内数的认识︳冀教版知识点梳理1.区分数字和数(数字是指0、1、2、3、4、5、6、7、8和9十个数字字符的任意组合;数是数字的运用,是一个数码或数码的组合,如10、100、1000等都是数)。
2.对于数字的认识–认识数字的读法。
–通过听数的读法来判断大小关系。
–数字的大小比较。
3.对于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万的读法和位值。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将四位数分解成千、百、十、个位进行读数。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单个或多个数字,通过观察数字的形态与大小,培养他们的数字敏感度。
2.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他们的大小比较能力。
3.数码拼接法让学生通过组合数字,比较数字大小,培养他们的数量和数码组合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通过对数字的认识,导入万以内数的概念。
教师出示数字“1234”,并问学生这个数字由几位数字组成?学生回答:“1234由4位数字组成。
”教师接着问:“如果将这个数字分解成千、百、十、个位,应该如何读数?”学生回答:“千位上的数是1、百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是3、个位上的数是4,读成一千二百三十四。
”操作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模拟数字,进行数字大小比较。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先写上数字1和数字15,然后让学生继续写出数字,经过大小比较之后,让学生观察出规律:数字1比数字15小。
巩固练习1.判断数字大小教师出示以下数字,要求学生判断大小关系:123、2345、1234。
2.读数教师出示以下数字,要求学生将其分解成千、百、十、个位并读出来:5321、7345、3250。
课堂体验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数字形态和进行数字大小比较,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数字敏感度和大小比较能力。
通过将数字分解成千、百、十、个位,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万以内数的含义和位值。
整堂课程由易到难,由简单的数字和大小比较逐步引入万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会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冀教版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的知识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整数的关系。
2. 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3. 小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正确判断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
4. 小数的高级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小数卡片、小数算式卡片。
2. 学具:练习本、小数计算器、小数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数,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
2. 教学小数的认识: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整数的关系。
3. 教学小数的加减法: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4. 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讲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5. 教学小数的高级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流程图、表格等形式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教案根据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内容教材1~3页,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提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很多大数,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利用商品价格的典型数据帮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说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感受生活中的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难点: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数据。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
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了家中一些家用电器的价格,现在你可以把你调查的家用电器的名称与价格告诉大家吗?生1:我家新买的液晶电视机价格是四千五百三十九元。
生2:我家的冰箱是两年前买的了,价格是一千七百八十元。
生3:我家的电饭煲六百九十九元。
……(师针对有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
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
)师:(指着千以内的数)哪位同学可以读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师:后面数三个呢?谁能试着读一读?(教师在学生读数时板书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自己搜集的物品的价格,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对大数有初步的感知。
二、探索感知。
1.大数的读法(例1,出示几种电器的图片和价格)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电器,你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吗?(指名学生说出电器名称)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生:四位数……师: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生1:个、十、百、千……师:这些计数单位对应的数位分别是什么?生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师: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

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2)减法的估算: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看成与准确数
接近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
估算下面各题。
998+348 ≈ 1350
8650-2687≈ 6000
旧知回顾
4.解决问题
购物计划 购买贵重的商品时,应根据家庭或个人每个月剩 余的钱数来预算,有计划地消费。
旧知回顾
例如:
聪聪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900元,爸爸每月的工资是 3200元,聪聪家每月的开支大约是3000元,他家想买 一台价值5800元的电脑,大约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6) 2吨=( 2000 )千克
4000千克=( 4 )吨
8600千克=( 8 )吨( 600 )千克
练习题
3.解决问题。 (1)王阿姨想买一台微波炉,在商场看到微波炉 的价钱在1000元到1200元之间,王阿姨只带了560 元,算一算:王阿姨最少还要取多少元钱?
1000-560=440(元)
答:王阿姨最少还要取440元钱。
(3)在用5、0、0、8四个数字组成的数中:
①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是( ( 8050 )和( 8005)。
)、( 5080)、
②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5800 )和( 8500 )。
(4)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钱是7865元,可以说大约 是( 8000 )元。
练习题
(5)一堆煤有3918千克,可以说大约有(4000)千克, 还可以说大约有( )吨。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七彩课堂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运算的优先级和结合律
数的四则运算的应用
在四则运算中,优先级从高到低为括号、 指数、乘除、加减。结合律是指同级运算 按照任意组合进行,不影响运算结果。
数的四则运算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测量和计算等。
速算与巧算
总结词
掌握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 性。
巧算方法
详细描述
在数学中,转化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涉及到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或概念转化 为一个更简单、更容易解决的问题或概念。通过转化思想,我们可以将未知的、复杂的问 题转化为已知的、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例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经常使用转化思想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通过 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长计算公式,并引导他们进行 实际操作。
图形运动与位置
总结词
理解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概念。
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平移 、旋转和对称的特点和区别。
总结词
掌握图形运动与位置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
总结词
应用图形运动与位置的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方程思想
总结词
方程思想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现实问题的方法,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 际问题。
详细描述
方程思想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涉及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特别是方程式。通过建立方程式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方程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化学、工程等。
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
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
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的,都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万以内数的组合:万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万,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
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万就在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在
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5、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6、“万”是比“千”更大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7、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即: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8、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9、比较大小有办法,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看高位,高位大的数就大;
高位不分上和下,下一位上论高低。
10、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比准确数略多或略少)的数叫做这个准确数的近
似数。
11、3000是2904的近似数2904≈3000 “≈”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1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千看百位,保留整百看十
位,保留整十看个位)。
13、买东西时要多估算点,即大估。
用“进1法”。
14、单价×数量=总价
15、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6、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
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8、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也有0。
19、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这个乘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
数,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几个0。
20、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
2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平移时,物体的(大小)、(形状)、
(方向)都没有发送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2、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23、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对称轴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4、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一般三角形不是对称轴图形
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轴图形
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1)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2)除到哪一个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26、除法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7、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
2)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28、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9、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3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31、笔算除法,要从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哪一位的上面。
哪一
位不够商1,就用0占位。
3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3、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不一定有0;被除数末尾有0,商末尾也不一
定有0。
34、20÷5 读作20除以5,也可以读作5除20。
35、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
36、如果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如:48-40+16 或100÷5×2
=8+16 =20×2
=24 =40
37、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8、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9、如果一个算式里,两边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两边的乘除法可以同
时计算。
如:95×2+35×4 45÷9+100÷20 3×50+60÷20 =190+140 =5-5 =150+30
=330 =0 =180
40、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
4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4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43、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44、1000千克也叫做1吨,吨用字母t表示。
45、吨(t)千克(kg)克(g)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
和克,每相邻的两个质量单位之1000 1000 间的进率都是1000。
46、1头犀牛大约重1吨。
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约1吨。
100桶10千克的矿泉水重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