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班主任教养笔记(简短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教养笔记(简短10篇)
小班教养笔记(一):
稳定情绪,树常规
看着已经入园一个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见全神贯注的在听明教师讲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
我想到习惯的重要性。
他们刚来那会儿,对一切都很陌生。
教师不认识、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里念着要妈妈,眼泪在脸上挂着。
我们班的君雅小朋友,刚来的前两天仅有她一个女孩子,她妈妈说女孩子是娇气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哑,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此刻从门口走再也听不到前段时间的哭喊声了,让我感觉到突然他们都长大了,可是时间来过了一个月,一个月的适应期他们都习惯了。
他们习惯了每一天的各个环节,早上一到九点多的时候尤仁航就会走过来问教师:“教师,喝牛奶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孩子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觉小朋友都能够白我提裤子了,睡午觉的时候他们也会告诉我们我白我睡,我不白我拍。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依靠大人,那么,他们会缺乏独立性,进而影响孩
子良好习惯的构成。
所以我们就应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饭
的问题上,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都纷纷告诉教师:“他不喜欢吃饭!” “他不吃饭吃零食,他要人喂。
”可是在幼儿园,我们让幼儿白我吃,学会白我吃饭了,我们只在旁边帮忙他们,我们班的“蹦蹦”到
吃饭的时候喜欢下位乱蹦,之后一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教师陪着他
吃,坐在他旁边,他就习惯了白我坐在位子上吃,教他们脱鞋子、等技能,暂时不会能够慢慢练。
天天学,天天练,教师务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教养笔记(二):
用微笑照亮孩子
高尔基说过:“仅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白我的收获;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这天的朋友。
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白我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
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
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白我最欢乐的事情。
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白我最不欢乐的事情。
孩子们欢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白我开心和不开心的事。
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白我出去玩(宝贝们的欢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
“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教师不高兴了……
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白我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
原先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白我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教师批评。
而是父母和教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
响。
作为教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
原先白我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
留下深深的烙印。
小班教养笔记(三):
其实我能行
博文小朋友的绘画潜力和动手潜力相比较较弱,所以,在每次活动中,我对他的指导和关心多于其他小朋友。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他的绘画和动手潜力没有明显提高,最近,手工活动中发生的事情,使我对此有所感悟。
那天,我们组织剪“小兔的萝卜”的活动,小朋友都分感兴趣,博文也分投入,他拿到教师给的材料,便迫不及待的举起剪刀开始剪。
可是,他歪着脑袋,翘着手指,剪的很累,剪出来的萝卜也不平整。
看到这情形,便走过去,把住他的手与他一齐剪,并强调剪刀要放正,沿着轮廓线.可是,对于我的帮忙,博文好像并不高兴,一向嘟着嘴,我能感觉到被我握着的小手也松了劲,只是机械的随着我的节奏摆动。
于是,我便停下来问他:“怎样啦?为什么不剪?不会剪不要剪,教师教了你就会了。
”他低下头沉默了许久,然后轻轻地说:“教师,我要白我会剪的。
”猛然间,这句话敲醒了我,我本想做一个指导者、帮忙者,事实上却扮演了一个干预者、破坏者。
同时,我也感受到博文并不需要我过多的指导和帮忙。
他真正需要的是白我动手、白我操作,不管他剪得简单与否、好坏与否,只要是主动的、用心的、愉快的体验,对他来说才是需要的。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仅有大胆放手,让幼儿白我干,让他们用心主动的参加活动,幼儿园的活动才能成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
他们发展。
小班教养笔记(四):
排队的习惯养成
今日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先是朱宝旭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齐乱成一团。
我把朱宝旭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教师不批评你,只是想明白到底怎样了。
”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朱宝旭不排队!还插队。
” “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朱宝旭继续大声的哭喊。
“真是这样吗?我相信朱宝旭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
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朱宝旭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
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
太慢了。
” “小朋友你们渴吗?” “我们也很渴。
” “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样办呢?谁愿意让朱宝旭排前面”。
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
朱宝旭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
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
“朱宝旭,小朋友们对你真好!”朱宝旭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
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
”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
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样才能把队排好。
经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
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
另外,常规教育也要
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小班教养笔记(五):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孩子是镜子
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
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
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打了个Mo就听宁宁说了一句:“沈教师,你要留意呀,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不禁心头一动。
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
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
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白我亲近和喜欢的人。
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
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
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
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
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
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
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
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白我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
小班教养笔记(六):
发生在蒙蒙身上的转变
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蒙蒙就不爱说话,向其家长了解情景,也说蒙蒙在家也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了,也是听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
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甚至担心蒙蒙是个半哑之人。
我们教师也分担心这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龄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本事都和别人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平时很多事情都要我们教师包办代替,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极为不利。
经过查找资料,我也了解到,幼儿初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说话本事,帮忙幼儿在语言表述中认识周围事物,对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紧这一时期训练幼儿说话的本事就显得分重要。
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说话进取性是分必要的事。
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忙他,与他多亲近,逐渐消除他对幼儿园教
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
每一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亲切的同他谈话,询问他:“你有没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
么呀”、“这件衣服真好看,是谁买的?”等等,使他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他,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一视同仁,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一样要
求他说:“到!”,“我在那里!”虽然第一次他说“我在那里” 的时候,口齿很不清楚,声音也很清,可是我还是很兴奋,大大的奖励了他一
颗五角星。
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问问他,“蒙蒙,你懂
了吗?” “蒙蒙,你来说一说!”每次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悄悄
的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和他谈谈,逐渐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蒙蒙也慢
慢能说几句比较清楚的话了。
每一天早上来园也能够白我喊教师早了。
看
着他的一点一滴的提高,都让我分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
蒙蒙一向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父母亲给予他的教育不够突出。
家长对孩子说话本事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所以我想应当多利用一些适宜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沟通,帮忙蒙蒙渐渐摆脱不能说、不敢说、不爱说的恶性循环。
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俗语说:“医者,父母心”,我却想说:“师者,父母心”。
小班教养笔记(七):
不要剥夺孩子玩泥的天性
泥土滋养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
原本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却远离了乡土气息,在家长和教师的“呵护”下,孩子很少沾上一点土珠,就连幼儿园开展的泥工活动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厌烦。
这次泥工活动,我破例为大班孩子们准备了粘土,当我课前在准备和泥时,不知不觉的孩子们围在了我身边。
一个、两个、三个…… 泥团摆在了地上。
甜甜发话了:“教师,您要干什么?”我说:“你们猜猜看。
”大多数孩子说不明白,行行小朋友说:“是为我们准备
的吗?”我夸奖:“你真聪明,愿意玩吗?”孩子们在一旁拍着手说:“愿意一一!”当把一个个泥团分给孩子们,他们入获得宝拿着心爱的泥团,学着教师的样貌揉啊、团啊……,不用做任何的讲解。
我做起了小时
候一一东道上,西道上,都来看我花爆仗“啪”一一,孩子的花爆仗也一
个之后一个响起来,“耶一一”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这时
你给我补,我给你补..................... 。
之后,启发孩子做一件
白我喜欢的物品,一会儿功夫,飞机、汽车、房子、各种动物、餐具等等展显在面前。
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泥塑展示,当让孩子们把作品摆在泥工区时,浩浩小朋友说:“教师,什么时候再玩?”婷婷恳求说:“教师,再玩会儿吧?”……。
我无奈的告诉他们:“以后泥工活动,我们继续玩泥巴,好吗?”看到孩子们那欢呼雀跃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经过这次玩泥巴,看到了白然资源和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不但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并且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小班教养笔记(八):
巧妙的调动孩子得进取性
今日户外活动,我和小班的孩子练习双手交替拍球。
活动之前,和孩
子们一齐进行了热身一一白由拍球活动。
然后,告诉孩子们,此刻我们来
练习双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进行,边拍边数数,按二八拍
进行,活动刚开始没拍几个,浩亮小朋友喊了声:“教师我没……”。
在孩子们啪啪地拍球声中我没有听清楚,走进他问:
“你的球没气了?”他很认真地说:“不是,我没劲了”,看上去红
彤彤的小脸蛋不像是生病。
我灵机一动鼓励他说:“劲是练出来的,你看
教师和别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劲,”这时浩亮小朋友也之后一、二、三、四……的拍起来,我问:“有劲了吗?”他神气的张开五个手指说:“我
有这些劲了!”,“奥,那么多劲了,劲是不是越练越多啊?” 他高兴地说:“是”。
接下来的时间他一刻也没停,双手拍得那么欢。
这件事使我感触到,每项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和进取性都来白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只要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进取性,就有使不完得劲。
小班教养笔记(九):因玩沙包引起的
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在玩球,有的幼儿在玩沙包,有几个调皮
的幼儿经常把别人的沙包,扔到树上或墙上,而孩子们也所以会招来一顿批评。
偶有一天,事情有了转机,就在乱扔沙包的时候,一个’’沙包’ 嗖地一下飞上了树,下不来了,这时孩子们安静下来,愣愣地看树上的沙包,无可奈何,然后扭头望着我。
我没有作任何反应,没看见似的,几分钟以后,沙包的主人一点点地向我靠进,教师我的...而我没有帮忙他的意思,我们就这样相持了几分钟。
从那以后,沙包乱飞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偶有得意忘形者,拿着纸飞机,沙包扔也被别的小朋友制止,没想到什么也不说,却比什么都管用。
小班教养笔记():
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 象一只只欢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
可伟伟小朋友却不一样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仅一只眼睛看不见,并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此刻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本事也比较差。
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
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
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
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
“教师,我也要去玩。
” 一句话,让我
心里咯噎一下,感觉到对这种异常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
“伟伟,必须要细心,不要摔倒。
” 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
但他却有白我的梦想,白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
如果教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教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
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
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白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
他会不满意教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
所以,伟伟最终鼓起勇气,对教师说:“教师,我也要去玩”。
教师应当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
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当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团体队伍中来。
只是在活动时,教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仅保护了他的白尊,还让别的孩子,明白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帮忙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