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并行工作流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P并行工作流及其应用
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张慧娟
1.引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Windows窗体的应用程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基于网络技术的应用软件已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内容。

EAP作为开目公司今年推出的新产品,便在此浪潮下应运而生。

EAP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应用软件,它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端架构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用户只需要在客户端机器上安装必要的插件及网络配置,便可以使用。

它对客户端机器的要求低,维护简便,很好的减低了企业的成本。

由于EAP是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应用程序,因此它具有以下优点:
它采用Internet上标准的通信协议(通常是TCP/IP协议)作为客户机同服务器通信的协议。

这样可以使位于Internet任意位置的人都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

对于服务
器来说,通过相应的Web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

对外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以便共享数据。

在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就处理的结果生成网页,以方便客户端直接下载,并且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即时性。

在客户机上对数据的处理被进一步简化,将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以实现对数据的显示。

不再需要为客户端单独编写和安装其他类型的应用程序。

这样,在客户端只需要安装一套内置浏览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xp或
Windows2000或直接安装一套浏览器,就可以实现服务器上数据的访问。

而浏览器是现在计算机的标准设备。

2.工作流
工作流,作为EAP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为企业提供业务过程的管理。

工作流是业务的自动执行。

在EAP中,需要先定义工作流模版,模版包含流程的步骤,每个步骤的执行人,执行人所拥有的权限以及步骤的执行顺序和步骤间的依赖关系。

每个流程实例,在创建前先选择对应的流程模版,再根据其对应的模版进行工作。

在实现上,EAP使用.net WorkFlow作为基础工作流平台,这为工作流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引擎支持。

在EAP中,工作流是作为对象存在的,作为对象,可以对其进行属性定义等
工作。

工作流对象用于对实例化的工作流进行管理。

EAP工作流的工作模式,类似于“管道式”工作模式。

所谓“管道式”工作流,是指数据对象在一个指定的工作流程中不断流动,各个文档可以处于流程的不同步骤中,且实际执行的流程步骤路线不尽相同,但是工作流步骤及其关系不发生变化。

这种工作流形式就像数据对象在一个固定的“管道“中流动一样。

由于使用的是.net WorkFlow作为EAP的基础工作流平台,因此工作流设计器在美观与易用性方面较其它产品有显著的提高。

如下图1为EAP工作流的典型设计模版:
图1 EAP工作流模版定义
由图1可见,EAP工作流定义界面颜色更生动艳丽,流程图绘制更简便,直接将左边工具箱中的控件拖入到设计器中即可。

如此设计界面,为快速的定义工作流模版提供了支持。

3.并行工作流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中,可能会存在某个步骤工作时间较长的情况。

比如某企业某项业务的工作流程使用图1中的流程模版,即包括“编制”->“校对”->“审核”三个步骤,而在“编制”步骤上需要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此时步骤间传统的End-Start机制将不能满足对工作流柔性的要求。

End-Start工作模式,即上一个步骤完成后,下一个步骤的执行人才可以开始工作。

在此例子中,只有“编制”完成后,“校对”才能开始工作。

如果上一个步骤工作时间较长就会导致下一个步骤迟迟不能开始工作,不仅影响工作时间,还会造成人员工作量的分配不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为了加快流程步骤的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EAP提供“并行工作流”的功能。

所谓“并行工作流”,是指在一个流程的运行中,可以把工作步骤中的某个状态的文档预提交到下一个或者多个步骤中进行工作。

从并行工程的思想出发,引入预提交的概念,使串行关系的步骤并行执行。

文档对象在工作流步骤的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中间版本,允许步骤在执行中共享其产生的文档,后续步骤可以利用前驱步骤的中间结果提前开始执行。

前驱步骤可以利用后续步骤的中间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实现修改设计和迭代过程中步骤间的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流执行过程中的柔性。

例如上例中,尽管“编制”步骤未完成,也可以把“编制”步骤中正在编制的文件(文档、图纸等)的中间版本,提交到“校对”和“审核”步骤上,允许“校对”和“审核”步骤上的执行人同时和“编制”步骤一起工作,即“并行”的意思,同时“校对”和“审核”的执行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编制”步骤,“编制”步骤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可大大缩短编制步骤的执行时间和迭代次数。

图2为并行工作流的步骤执行示例图:
工作流模版
End-Start工作模式
并行工作流模式
图2 并行工作流的步骤执行示例图
并行工作流是EAP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只有在流程对象启动后,方可使用。

并行步骤上的执行人,在我的流程任务界面上可以看到并行状态的文档。

在并行状态的文档记录对应的“预提交文档”页上,可以对并行文档进行操作,如文档的浏览、批注、查看批注等操作,并可以签署对并行文档的意见。

在“预提交文档”页上,显示有此执行人的
所有并行文档记录,包括正在执行的和已经结束的,已便于用户查看历史记录。

用户可以对并行文档反复签署意见,但只保留最后一次的意见,后一次的意见会覆盖先前的意见。

只有步骤的负责人才可以提交并行步骤。

并行步骤提交后,表示此步骤的并行状态结束。

一个文档版本的所有并行步骤全部提交后,表示此文档版本的并行工作流结束。

并行流程结束后,可以再次对此版本提交并行工作流。

对某个文档的版本提交并行流程后,如果所有的并行步骤未签署意见,可以修改版本的并行流程,但如果已有并行步骤签署或提交了意见,则此并行流程不可再修改,只有等到并行流程结束后,才可以再次提交。

并行工作流工作界面如下图3所示
图3 并行工作流操作界面
此界面包含当前用户的任务列表,包括当前任务以及并行任务;并行任务对象已提交的并行版本列表;当前用户对并行版本签署的意见列表。

EAP并行工作流在工作模式上有以下特点:
只有文档对象才支持并行流程。

在EAP中,包括了零部件对象、文档对象、普通数据对象、工作流对象等,其中零部件对象、文档对象和普通数据对象,都可以加入到工作流程中,但只有文档对象,才可以使用并行工作流。

正在编辑的步骤的负责人,可以指定把某个文档对象的小版本设为并行工作状态。

在EAP工作流中,每个步骤的执行人都赋予了相应的权限,如负责人、参与、了解。

只有具有负责人权限的执行人,才可以定义文档对象的小版本为并行工作流状态。

权限的控制,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

并行工作流是针对文档对象的小版本。

在EAP中,一个文档对象可以有多个版本。

每个版本称为文档对象的小版本。

并行工作流针对小版本而言,意思是,可以将一个文档对象的多个版本都设为并行工作流状态,因此一个文档的多个版本可以同时进行评审和编制,加快了流程的执行速度。

并行步骤的执行人可以查看和圈阅文档。

在EAP中,并行步骤上的执行人都可以查看和圈阅文档。

并行步骤只可以指定后续步骤。

由于工作流的顺序性,并行步骤只可能是后续步骤,因为先前步骤已结束,不需要知道当前步骤的工作情况。

4.结束语
EAP并行工作流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End-Start模式带来的时间上的限制,提升了工作流执行效率,为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执行提供了支持。

EAP以产品数据为核心,为企业提供文档管理、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优化、控制产品开发过程,快速开发出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减低产品开发和生产成本,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