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微课比赛获奖二等奖课件《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与方法2.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3. 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人物形象,并进行分析总结。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文学作品选读。
2. 课件:人物形象分析的案例及图片。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画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
2. 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人物形象分析的定义、作用以及分析方法。
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具体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对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讨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记录下他们的特点和行为。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体会。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 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学会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关系。
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面、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思维。
3、阅读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文学的奇妙世界,去探索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比如说,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里面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猪八戒贪吃懒做但又憨厚可爱。
那你们知道作者是怎么把这些人物塑造得这么深入人心的吗?这就需要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人物形象啦!(二)知识讲解1、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啊,就是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人物的外貌、性格、品质、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和性格。
2、那怎么去分析人物形象呢?这就得靠一些小技巧啦!咱们先来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外貌描写:比如说,“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一脸正气。
”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就能大概想象出这个人的样子,可能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
语言描写:“‘哎呀,这可怎么办呀?’她着急地说道。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觉到这个人可能比较慌张、没什么主意。
动作描写:“他猛地一跺脚,转身就走。
”这动作是不是能体现出他的生气或者果断呢?心理描写:“我心里暗暗想着,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能让我们了解这个人的想法和决心。
神态描写:“她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八年级语文《人物形象分析》微课程设计方案

说明:本模板仅供提交B1微能力点考核作业时参考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修改。
模板设计:洪东忍王立武《人物形象分析》微课程设计方案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姓名学科语文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课题名称人物形象分析选题意图指导学生规范解答人物形象分析题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学生了解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出题形式,懂得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巩固□其他示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规范操作,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拍摄√录屏□动画□其他(可多选)预计时长9分40秒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至少包含导课、主体内容和小结三部分)设计意图(从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单、案例选取、内容编排呈现、互动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说明)一、课标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考点探源:(统编八上《回忆我的母亲》“思考探究”)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阅读课文,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让学生从课标的高度懂得这类题型的要求。
让学生懂得这类题型教材也经常出现。
三、考题链接:1.2017年福建第10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对的)2.2019年福建第11题:“男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分析一、引言(100字)人物形象分析是文学研究中常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和主题。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详细指导和布置的教学计划。
本文将对人物形象分析教案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人物形象分析。
二、教案编写(200字)编写人物形象分析教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例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通过精心挑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水平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
3.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入活动、知识讲授、实例分析和问题探究等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和评价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三、教学实施(500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活动中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预热学生的思维。
2.重点讲解:在知识讲授环节,教师要突出重点,详细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实例分析:在实例分析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选取充满个性和矛盾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4.问题探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思想和意见来拓展和深化自己的分析。
5.练习和评价:设计一些与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的练习和评价活动,例如写人物形象分析小论文、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展示等。
分析人物形象课程设计

分析人物形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剖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并能够运用分析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形象的概念,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文本细读、角色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人物形象,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清晰地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生能够培养对人性的理解和同情心,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主,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课时:介绍人物形象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讲解如何从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
第3-4课时: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
第5-6课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第7-8课时:课堂上进行报告分享,互相交流,讨论各自的分析方法和心得。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讲授法用于讲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讨论法用于课堂上对典型人物形象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交流和思考。
案例分析法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分析中,提高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文学作品人物分析》参考书:《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多媒体资料:相关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片段实验设备:无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物形象分析微课教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微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微课: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重要的中考考点,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非常重要,七下第一单元讲述的是名人故事,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利用课件WPS屏幕录制微课问题探究:1.什么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谈举止(正面描写)和他人介绍(侧面描写)所表现出来的相貌气质、性格品质和精神风貌。
2.怎么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某一人物形象?①通过对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的句子或者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②抓住对人物的直接评论性语言或侧面烘托性的语言进行分析。
③找出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
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讨论①通过对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神态的句子或者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神态描写,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说和做》“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②通过对人物的直接评论性语言或侧面描写进行分析:《邓稼先》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展现邓稼先忠诚纯正的形象《说和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表现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
《孙权劝学》鲁肃与吕蒙“结友”表明鲁肃敬才、爱才.③通过典型事件进行分析:“我不能走”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 人物形象的描述技巧4.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实例5. 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人物形象分析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自行分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2. 案例材料: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实例。
3. 分组讨论表格:用于记录小组讨论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描述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实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人物形象分析心得。
5. 实践: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自行分析人物形象。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和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描述的准确性。
3.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观看戏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人物形象的魅力。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人物,深入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动机。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目的:1.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熟悉的电影或电视剧人物形象的照片,让学生描述这个人物的特点和外貌,并讨论这个人物在整个故事中起到的作用。
引导学生意识到一个好的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一个好的人物形象能够为故事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三步: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或其他资源,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貌特征: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型、发型、服装等,这些外貌特征能够直接给人带来第一印象。
2.言谈举止:学生可以观察人物在剧情中的言谈举止,包括语气、语速、用词、肢体语言等,这些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
3.背景故事:学生可以了解人物的背景故事,包括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这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
4.角色关系:学生可以观察人物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包括朋友、家人、敌人等,这些关系能够影响到人物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第四步:实践演练(3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段较短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分析片中的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第五步:小组活动(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电影或电视剧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学生可以使用PPT、海报或口头形式呈现自己的分析结果,包括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背景故事和角色关系。
第六步:总结和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分析其他领域的人物形象,例如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
分析人物形象完整PPT学习教案

心理描写表现林黛玉性格:
知书达理 为人处处小心谨慎
第14页/共36页
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作用: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 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15页/共36页
鉴赏分析人物形象方法之三:
抓心理
第16页/共36页
动作描写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 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
⑥
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 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
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
汽水就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
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些
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
他套住了
第3页/共36页
肖像描写展现出闰土性格特征 :
健康(紫色圆脸) 天真可爱(小毡帽) 年少活泼(银项圈)
第4页/共36页
肖像描写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 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 削不堪,黄中带黑,而 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 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 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 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 乞丐了。
。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
② 多疑
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 在 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 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 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 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用, 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分析人物形象课程设计

分析人物形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包括人物的性格、动机、行为及其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文学术语,如“主人公”、“配角”、“冲突”等,对文中人物进行分类和描述。
3. 学生能够结合课文背景,探讨人物形象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交流、讨论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合理论证。
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运用文字描绘人物特征和内心活动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尤其是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同情和理解。
2.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认识到个体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学生能够在比较和反思中,认识到人物的多样性,培养尊重不同文化和个人选择的包容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语文阅读分析课,旨在通过深入剖析课文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初中高年级阶段,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分析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以深化理解和认识。
教学要求:1. 教学活动需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个性化解读。
2.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帮助学生全面分析人物形象。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教学内容,重点分析以下课文人物形象:1.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探讨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以及“背影”这一象征手法在文中的意义。
- 章节安排:第四单元第1课。
2.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形象: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封建社会中的悲剧命运。
- 章节安排:第四单元第2课。
3. 《芦花荡》中的老人形象:通过对老人形象的分析,了解其勇敢、智慧和正义品质。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举例说明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和讨论。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包括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
第二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包括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基本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通过举例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素。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及其表现形式。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素。
2.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和讨论。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包括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要素的分析和解读。
第三章: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变化与发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举例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化与发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化与发展。
3.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和讨论。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包括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变化与发展的分析和解读。
第四章: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关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教案分析人物形象

教案分析人物形象教案标题:教案分析人物形象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言描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 理解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言描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言描述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1. 文学作品的选段或故事。
2. 学生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并询问他们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印象。
2. 解释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探究:1. 提供一段文学作品或故事,并要求学生阅读并标记其中的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学生标记的人物形象,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b. 人物形象如何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c. 人物形象如何通过行为、对话和外貌等方面来塑造?d. 人物形象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有何影响?3.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展示:1.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人物形象分析报告,并与全班分享。
2.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讨论,以增进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认识。
巩固:1.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他们对人物形象分析的思考和感悟。
2. 学生可以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其中一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评价:1. 收集学生的笔记本和短文,评估他们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拓展: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并关注其中的人物形象。
2. 推荐学生参加文学俱乐部或阅读小组,与他人分享和讨论人物形象的观点和见解。
教案扩展:1. 可以将教案扩展到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戏剧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课程设计人物形象分析

课程设计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识别和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形象分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理论、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案例研究。
首先,将介绍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理论,包括人物形象的定义、特点和分析方法。
然后,将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小说、戏剧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最后,将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运用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首先,将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
然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将提供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案例研究。
参考书将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资料,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将用于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报告,以检验学生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将包括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分析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之分析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熟悉中考记叙类文章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2、掌握记叙类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分析记叙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板书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式:形象特点+具体依据(总分/分总)解题思路:审清题干找准角度分条概括注意:标上序号复习课模式:真题引路(题型归纳)方法探寻实战演练要点总结巩固提升课前预习:完成《让我看着你》后的练习题教学过程导入:有人说文学即人学。
因而,在考查写人、叙事类文章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因此,我们这节课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它包括:人物的外貌、性格、思想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
其次,我们了解中考对我们的要求,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我们要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近年来,长沙市中考也多次出现了此类题型。
一、真题呈现(2011·《雪地里的红棉袄》)请概括"嫂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012·《这样的父亲》)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2013·(模拟)《蝴蝶有颗不倦的心》)请概括男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2015·《幸福的篮子》)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
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
真题中都是要求“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形象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问法——二、题型归纳1.文中某某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文中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举例说明。
……虽然它们披着不同的面纱,但是揭开来看,都藏着同一张脸。
那么,回答这类问题,我们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来看看我们昨天的预习作业——三、方法探寻1、展示学生作业,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存在的问题:板书审题不清;要点不全;表述不清;条理不清;书写马虎对照自己的,再花两分钟完善答案。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引言:一、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推理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增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1.教学内容:a)人物形象分析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包括外貌、性格、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表现。
b)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c)引导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人物形象,从多角度和多层次进行解读。
2.教学策略:a)前导知识激活: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为学习人物形象分析奠定基础。
b)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认识和理解人物。
c)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和讨论一个人物形象,并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见解,从而拓宽学生思维。
d)教师辅助:教师要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活动:1.活动一:导入a)教师出示一张画有几个人物形象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每个人物的外貌和姿态。
b)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外貌和姿态,我们能了解一个人物的什么特点?有哪些方法可以进一步认识一个人物?2.活动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a)指导学生阅读一个文学作品的片段,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文本中的人物描述和人物行为。
b)学生小组分角色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并讨论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特点。
c)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3.活动三:探究人物形象的多维度表现a)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外貌只是了解他们的一种途径,还有哪些因素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物?b)学生小组根据课堂讨论和故事情节,分别从语言、动作、内心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c)学生小组进行展示和总结,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2016全国微课比赛获奖二等奖课件《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职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独立分析能力不足,难以从课文中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本微课展示,能够帮助他们清晰人物形象,概括课文主题。
设计思路
简述课题及要求→设计学习内容→温习人物分析意义及方法→讲解人物分析细节→小结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深学生学习内容印象。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教学设计表
所在学校:海南省技师学院
教师姓名
陈光武、许莉君
微课名称
人物形象分析
联系方式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类□专业技能类
制作类型
录屏软件录制 □数码设备拍摄 □多媒体软件制作 □混合方式制作
微课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中级班教材版本:语文 第五版
微课描述
微课温习人物分析意义、方法,重点选举课文重要句子进行分析,解决从课文中概括出人物形象的难点。疑点是人物分析句子量少难以概全。
六、微课用8分5秒,从人物外貌、行动、语言、细节、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六个方面列举课文中重要句子进行详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挖掘作品主题,突出微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提高人物分析能力和人物形象概括能力。
七、微课用25秒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明确分析的结果。
八、微课用8秒展示感恩词,有礼有节结束学习。
教学反思
1、列举的课文句子量少,时间短,难以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2、本次难以满足个别学习基础好的学生。
3、本次课11分21秒,基础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不容易坚持听完。
二、微课用36秒的时间阐述课题及本课要求。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本课内容。
三、微课用24秒列出5点学习纲要,帮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听课学习。
四、微课用1分12秒温习人物分析的意义及方法,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学生已有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本课进行人物分析做充分准备。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进一步规范做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水浒传》的一个视频导入,分析里面人物的性格。
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初中语文阶段乃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入手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解释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如果要求结合具体语言或动作,分析时一定要将具体词语找出来。
某动作或语言表现出……)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和品质。
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一句人物的时间来分析人物性和和品质。
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人家要仅仅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和品质。
1.2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事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简介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申请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 教案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教学目标阅读目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重点难点结合人物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创作意图。
常考点1、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2、结合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
3、结合人物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创作意图。
4、对人物及作品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
阅读方法1、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周围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烘托描写词语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势利……卓越兵法(一)后母的三巴掌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
”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
”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
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
“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
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
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则是为表现人物的形象服务的。有的写人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现某一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表现某几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抓住典型的事例,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
6.注意侧面烘托描写的作用。
1.学生从课本中分别找出利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典型事例、侧面烘托等方式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例子。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人物形象分析复习课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利用学习过的课文牢固掌握。
2.养好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阅读,仔细思考。
重点
与
难点
掌握从不同方面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联系学过的课文牢固掌握。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5
3.分析人物的动作。
人物的动作同样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在阅读文章时要细细地品味,并感悟其特别的地方。
4.分析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心理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活动。对人的心理上活动描写能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好,人物品质就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核心过程
活动一:
揭示课题
1.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总告诉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因为我们不能一眼判断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阅读理解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你是怎样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呢?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怎样正确有效地把握一个人物形象。
学生各自说说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微课用25秒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明确分析的结果。
八、微课用8秒展示感恩词,有礼有节结束学习。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教学设计表
所在学校:海南省技师学院
教师姓名
陈光武、许莉君
微课名称
人物形象分析
联系方式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类□专业技能类
制作类型
录屏软件录制 □数码设备拍摄 □多媒体软件制作 □混合方式制作
微课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中级班教重点选举课文重要句子进行分析,解决从课文中概括出人物形象的难点。疑点是人物分析句子量少难以概全。
二、微课用36秒的时间阐述课题及本课要求。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本课内容。
三、微课用24秒列出5点学习纲要,帮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听课学习。
四、微课用1分12秒温习人物分析的意义及方法,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学生已有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本课进行人物分析做充分准备。
五、微课用26秒介绍课文出场人物,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一碗清汤荞麦面》主要人物,为下文概括人物形象作铺垫。
教学反思
1、列举的课文句子量少,时间短,难以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2、本次难以满足个别学习基础好的学生。
3、本次课11分21秒,基础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不容易坚持听完。
适用对象
职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独立分析能力不足,难以从课文中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本微课展示,能够帮助他们清晰人物形象,概括课文主题。
设计思路
简述课题及要求→设计学习内容→温习人物分析意义及方法→讲解人物分析细节→小结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课用4秒展示课题,采用鲜艳画面和动画形式,加深学生学习内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