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粗精比日粮对绵羊小肠中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利用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微生物中 Arg、Asp 、Glu 和 Leu 等 4 种氨基酸的相对组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 ,不同组分瘤胃微生物的氨基
成受到日粮的影响[9] ,与本试验的结果接近 。Martin 酸组成有所差异 ,日粮对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能
等 (1996) 曾观测到与 LAM 相比 ,SAM 中 Leu、Phe 、His、 够产生明显影响 , ( P < 01001 ) 、Glu ( P < 0105 ) 、Ala 的氨基酸种 类 要 少 于 Martin 等 (1996) 和 Chiquette 等
(P < 01001) 的含 量 显 著 高 于 SAM , 而 Leu ( P < 0101) 、 (1998) 的结果 ,结论也并不完全一致 ,产生差异的原因
Thr ( P < 0105) 、Val ( P < 0105) 、Lys ( P < 0105) 和 Met 出了相反的结论[1][7][8] 。Martin 等 (1996) 认 为 , 除 了
(P < 0105) 等 4 种氨基酸的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随 Leu 和 Glu 外日粮对其他氨基酸的组成没有影响[1] 。
His(P < 01001) 、Pro ( P < 01001) 的 含 量 则 相 反 。而 且 仍需进一步研究 。但对于 Leu 和 Ala 这两种氨基酸 ,
Arg、His 和 Asp 这 3 种氨基酸的相对组成显著受到日 三次试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
粮能量水平的影响 。Chiquette 等 (1998) 曾观测到瘤胃 3 结论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 ,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来源于瘤 胃微生物蛋白 、内源蛋白和日粮蛋白中的过瘤胃部分 。 其中瘤胃微生物提供的氨基酸占进入小肠总氨基酸的 50 %以上 (Martin 等 ,1996) [1] 。不同的日粮对瘤胃微生 物的合成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而不同的生长率可导致 瘤胃微生物细胞成分的改变[2] 。收集瘤胃微生物最常 用的方法是从瘤胃中抽取瘤胃液然后通过离心分离获 得样本 。这样的样本可能并不能代表瘤胃微生物的真 实状况 。近来的研究表明存在于瘤胃液中的微生物 (liquid2associated microorga nisms ,LAM) 和在瘤胃中与饲 料颗 粒 紧 密 结 合 的 微 生 物 ( solid2associated microorga2 nisms ,SAM) 其组成成分有很大不同[1 ,3] 。本试验的目 的是研究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对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 成的影响以及比较不同瘤胃微生物组分间氨基酸组成 的差异 。 1 材料和方法 111 试验动物 12 头体重 550kg 左右杂种黄牛 。 112 试验设计 12 头牛随机分成 3 组 ,分别饲喂 3 种 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 。日粮由玉米 、棉籽饼和玉米秸 秆组成 。日粮的组成和养分含量见表 1 。 113 饲养管理 每头牛固定槽位饲养 ,日采食干物质 10kg。日粮等分为两部分于每日 9 :00 和 15 :00 各喂 1 次 。牛采食后饮水 。 114 样品采集 试验牛饲养 10 天后屠宰 。宰后立即 从瘤胃中收集内容物 3~4kg 左右于样品袋中 , - 20 ℃

饲粮精粗比影响动物瘤胃发酵内环境的研究进展

饲粮精粗比影响动物瘤胃发酵内环境的研究进展

饲粮精粗比影响动物瘤胃发酵内环境的研究进展李萍;邹彩霞;梁辛;韦升菊;李丽莉;夏中生【摘要】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主要器官,精粗比是影响瘤胃发酵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内环境、饲料降解率以及发酵产物的影响,为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机体生产性能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精粗比;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饲料降解率;发酵产物【作者】李萍;邹彩霞;梁辛;韦升菊;李丽莉;夏中生【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农业部(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6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瘤胃微生物发酵和反刍动物自身酶水解两个部分。

其中,瘤胃微生物发酵在反刍动物消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是反刍动物能利用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为瘤胃发酵的终产物[1]。

因此,最大限度的提高瘤胃发酵功能对提高反刍动物饲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日粮精粗比是决定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调控瘤胃发酵功能的主要手段。

瘤胃pH是衡量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之一,正常变化范围为5.5~7.5。

一般情况下,瘤胃pH会在有利于瘤胃内各种消化酶活性及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变动。

当日粮中精料含量较多时,淀粉、可溶性糖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增加,能够在瘤胃内快速降解,使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增加;另一方面,精料颗粒较小,可使动物反刍次数和进入瘤胃的唾液量减少,最终导致瘤胃pH下降[1]。

不同粗精料比全混合日粮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不同粗精料比全混合日粮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不同粗精料比全混合日粮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作者:孙德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3期摘要:瘤胃作为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其内环境稳定和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影响着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建立与数量的多少对反刍动物的生活与生产有着重大意义,适宜的精粗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

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区系的作用和多样性,以及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各项指标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日粮精粗比;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瘤胃作为反刍动物消化道独特的部分,历来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点。

反刍动物的瘤胃就像一个庞大密闭的发酵罐,瘤胃内含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加上其密闭、厌氧的特点,适宜的微生物区系结构维持着这个天然发酵罐的平衡。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学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日粮粗精比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为反刍动物饲养中确定精粗料比提供依据。

1、瘤胃微生物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可分为细菌和纤毛虫两大类,其中细菌有 60 多种,纤毛虫有 40 多种,都为厌氧。

反刍动物利用瘤胃微生物将各种饲料转化为宿主动物可利用的营养素。

协同关系和竞争作用普遍存在于瘤胃微生物之间,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被其它微生物利用,而不同发酵产物被微生物利用底物转化的代谢之间相互依赖,更好地维持瘤胃的内环境。

瘤胃中的原虫和细菌也存在着竞争和寄生的双重关系。

1.1 瘤胃细菌瘤胃中根据细菌不同的功能,可将其分为纤维降解菌、半纤维素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脂肪降解菌、蛋白降解菌、酸利用菌、乳酸产生菌、瘤胃产甲烷菌和其他瘤胃细菌。

1.2 瘤胃真菌瘤胃中有厌氧真菌,根据游离抱子的形态和菌丝的形成方式,将它们划分为2个类型,即多中心类型真菌和单中心类型真菌,这些真菌能分泌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该酶的活性在所有瘤胃微生物中最高,因此,利用瘤胃真菌降解纤维素成为研究的热点。

1.3 瘤胃原虫瘤胃中原生动物在数量上比细菌少很多,但在生物量上并不比细菌少。

不同日粮对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不同日粮对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不同日粮对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闫韩韩;王红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2009(30)13
【摘要】实验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山羊通过瘤胃微生物的计数研究添加
某些有益于瘤胃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物质对瘤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实验将4只山羊随机分成2组饲喂两种不同的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
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等。

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

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的日粮饲喂后,羊瘤胃内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呈现增加趋势。

【总页数】5页(P34-38)
【关键词】羊;微生物;细菌;纤毛虫;计数
【作者】闫韩韩;王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畜牧兽医局海青动物防疫监督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
【相关文献】
1.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J], 郭同军;王加启;卜登攀;王建平;刘开朗;李旦;栾绍宇;哈斯额尔敦
2.不同日粮类型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木聚糖酶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J], 李晓;杨玉霞;汪艳;陈勇;武运
3.低氮条件下饲粮能量水平对藏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J], GUO Yamin;WANG Wenji;KANG Jingpeng;LIU Hu;JING Xiaoping;LONG Ruijun;ZHOU Jianwei
4.日粮精粗比对羊瘤胃微生物、环境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J], 徐晓娜; 李文立
5.研究沼泽地水牛饲喂不同日粮后瘤胃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及瘤胃发酵情况 [J], Vinh N.T.;姜雅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第31卷 第10期V o l .31 No .10草 地 学 报A C T A 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23年 10月O c t . 2023d o i :10.11733/j.i s s n .1007-0435.2023.10.032引用格式:孙 芸,蒋再慧,谢华德,等.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3,31(10):3194-3202S U N Y u n ,J I A N G Z a i -h u i ,X I E H u a -d e ,e ta l .E f f e c to fT o t a lM i x e d R a t i o nP e l l e t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P r o p o r t i o n so f C o r nS t r a wo nt h eD i g e s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u m i n a lF e r m e n t a t i o na n dF e e dE f f i c i e n c y o fS m a l l -t a i l e d H a nS h e e p [J ].A c t aA g r e s t i aS i n i c a ,2023,31(10):3194-3202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孙 芸1,2,蒋再慧3,谢华德4,孔德慧1,2,金 鹏5,邵新庆6*,曹 阳1,2,7*(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省寒区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2.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9;3.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5.齐齐哈尔鹏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32;6.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7.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收稿日期:2023-04-17;修回日期:2023-07-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 百千万 工程科技重大专项(N o .2021Z X 12B 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 D A 2604020-02);黑龙江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平台项目(H L J 2022T S X K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 .32171676)资助作者简介:孙芸(1997-),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研究,E -m a i l :798785677@q q.c o m ;*通信作者A u t h o r f o r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E -m a i l :h b d k c a o y a n g @163.c o m ;s h a o x i n q i n g@163.c o m 摘要:本研究为高效利用秸秆,探讨了秸秆型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㊂配制4种T M R 颗粒日粮,玉米秸秆分别为52%(Ⅰ组),42%(Ⅱ组),32%(Ⅲ组)和22%(Ⅳ组),开展了消化试验和增重试验㊂结果表明:Ⅲ组D M 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Ⅳ组(P <0.05);Ⅱ组C P 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Ⅳ组(P <0.05);Ⅰ,Ⅱ,Ⅲ组A D F ㊁N D F 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 <0.05)㊂Ⅲ组沉积氮㊁沉积氮/摄入氮㊁沉积钙㊁沉积磷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 <0.05)㊂Ⅳ组瘤胃内N H 3-N 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0.05)㊂Ⅲ,Ⅳ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 <0.05),且Ⅲ组日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 <0.05),Ⅲ组的料肉最低㊂因此,玉米秸秆为32%的T M R 颗粒饲喂效果最佳㊂关键词:玉米秸秆;TM R 颗粒;消化特性;瘤胃发酵;饲料转化率中图分类号:S 81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23)10-3194-09E f f e c t o fT o t a lM i x e dR a t i o nP e l l e t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r o po r t i o n s o fC o r nS t r a w o n t h eD i g e s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u m i n a l F e r m e n t a t i o na n dF e e dE f f i c i e n c yo f S m a l l -t a i l e dH a nS h e e pS U N Y u n 1,2,J I A N GZ a i -h u i 3,X I E H u a -d e 4,K O N G D e i -h u i 1,2,J I N p e n g 5,S H A O X i n -q i n g 6*,C A O Y a n g1,2,7*(1.C o l l e g e o f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B a y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i a l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o fE f f i c i e n tU t i l i z a t i o no fF e e dR e s o u r c e s a n dN u t r i t i o n M a n i p u l a t i o n i nC o l dR e g i o nD a q i n g ,D a q i n g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163319,C h i n a ;2.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o f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G r a i nB y -p r o d u c t s ,M i n i s t r y o fE d u c a t i o n ,D a q i n g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163319C h i n a ;3.T A N G R E N S H E N G R O U PC O.,L T D ,Z h u z h o u ,H u n a nP r o v i n c e 412000,C h i n a ;4.G u a n g x i Z h u a n g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B u f f a l o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N a n n i n g ,G u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530001,C h i n a ;5.Q i q i h a rP e n g b oF e e d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T ,Q i qi h a e r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161032,C h i n a ;6.C o l l e g e o fG r a s s l a n d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93,C h i n a ;7.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L o w -c a r b o nG r e e n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N o r t h e a s t e r nC h i n a ,M i n i s t r y o fA gr i c u l t u r e a n dR u r a lA f f a i r sP .R.C h i n aD a q i n g ,D a q i n g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16331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e f f e c t so f s t r a w -b a s e d p e l l e td i e t so nd i ge s t i o n ,i n t r a -r u m e nf e r m e n t a t i o na n d f e e d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i o o f s m a l l -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 w e r e i n v e s t i ga t e d f o r e f f i c i e n t u s e o f s t r a w.F o u rTM R p e l -l e t d i e t sw e r e f o r m u l a t e d ,w h i c hw e r e c o m p o s e d p a r t i a l l y of c o r n s t r a wo f 52%(Ⅰ),42%(Ⅱ),32%(Ⅲ)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0期孙芸等: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a n d22%(Ⅳ),r e s p e c t i v e l y.D i g e s t i o nt e s t sa n d w e i g h t g a i nt e s t sw e r ec a r r i e do u t.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 t h a t:T h e a p p a r e n t d i g e s t ib i l i t y o fD Mi nG r o u p I I Iw a s s i g n i f i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G r o u p s I a nd I V (P<0.05);t he a p p a r e n t d i g e s t i b i l i t y o fC P i nG r o u p I Iw a s s i g n if i c a n t l y h igh e r t h a n t h a ti nG r o u p s I a n d I V(P<0.05);a n dt h ea p p a r e n td i g e s t i b i l i t y o fA D Fa n d N D Fi n G r o u p s I,I Ia n dI I I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G r o u p I V(P<0.05).D e p o s i t e dn i t r o g e n,d e p o s i t e dn i t r o g e n/i n t a k en i t r o g e nr a t i o n, d e p o s i t e d c a l c i u ma n dd e p o s i t e d p h o s p h o r u s i n g r o u pⅢ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t h o s e i nt h eo t h e r t h r e e g r o u p s(P<0.05).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N H3-Ni nt h e r u m e no f g r o u p I Vs h e e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P<0.05)t h a n t h e o t h e r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s.T h e d a i l y w e i g h t g a i n o f g r o u p s I I I a n d I V w a s s i g-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P<0.05)t h a n t h a t o f g r o u p I.T h e d a i l y w e i g h t g a i n o f g r o u p I I I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e r(P<0.05)t h a n t h a t o f g r o u p I I,a n d g r o u p I I I h a d t h e l o w e s t f e e dm e a t.T h u s,t h e f i n d i n g s s u g g e s t t h a t t h eT M R w i t h32%c o r n s t r a wc a n p r o d u c e a g o o d f e e d i n g e f f e c t.K e y w o r d s:C o r n s t r a w;T o t a lm i x e d r a t i o n p e l l e t;D i g e s t i v e p e r f o r m a n c e;R u m i n a l f e r m e n t a t i o n;F e e d e f f i c i e n c y我国玉米秸秆资源量巨大,全国产生量8.65亿吨,可收集量为7.34亿吨,这些秸秆可提供粗蛋白质约460万吨,其饲料利用率仅为40%,既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1-2]㊂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国家 十四五 确定的农业发展方针,中共中央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高度重视㊂2021年 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20 31号)中进一步明确强调 促进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 ㊂目前,秸秆饲料化已成为重要的秸秆农用方式,在弥补优质饲草缺口㊁保障畜产品供给㊁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高效结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㊂秸秆饲料化关系到粮食安全㊁生态安全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研发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技术并推进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㊂本论文通过对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饲料成分消化㊁氮及钙磷代谢㊁瘤胃内发酵参数以及日增重影响的研究,探索在玉米秸秆T M R颗粒日粮中的最佳比例,为合理利用玉米秸秆等作物副产物,满足国内小尾寒羊养殖业对粗饲料的需求,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㊂1材料与方法动物实验在黑龙江中升牧业有限公司进行,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实验管理委员会批准,依据黑龙江中升牧业有限公司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验动物管理指南开展动物实验㊂1.1日粮处理饲料颗粒由黑龙江齐齐哈尔鹏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承作,玉米秸秆由黑龙江中升牧业有限公司提供,粉碎至2~3m m,并根据小尾寒羊的营养需要,配合成四种不同秸秆比例的全混合日粮(T M R),并制成颗粒㊂玉米秸秆比例分别为52%(Ⅰ组),42% (Ⅱ组),32%(Ⅲ组),22%(Ⅳ组)设计日粮配方,各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㊂表1T M R颗粒组成及其营养水平T a b l e1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n u t r i e n t l e v e l s o f t h eT o t a lM i x e dR a t i o n(TM R)p e l l e t s单位:%D M 原料I n g r e d i e n tⅠⅡⅢⅣ玉米秸秆C o r n s t r a w52.0042.0032.0022.00花生秧P e a n u t13.0013.0013.0013.00玉米C o r n11.7621.6030.4441.60 45豆粕45S o y b e a nm e a l10.408.105.783.92菜籽粕R a p e s e e dm e a l0.675.2710.8410.5356%玉米蛋白粉C o r n p r o t e i nm e a l(56%)6.304.502.203.25石粉L i m e s t o n e0.530.450.550.78磷酸氢钙C a H P O40.700.450.550.26糖蜜M o l a s s e s1.761.761.761.76食盐N a C l0.270.270.270.28大豆油S o y b e a no i l1.221.221.221.22F R1011.401.401.401.40合计T o t a l100100100100营养水平N u t r i e n t l e v e l s干物质D M/%92.8292.8092.6592.63粗灰分A s h/%7.206.906.446.25粗蛋白C P/%12.0713.9714.2015.25粗脂肪E E/%3.233.113.133.24酸性洗涤纤维A D F/%39.3830.4725.2220.62中性洗涤纤维N D F/%59.4650.2540.9932.95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 F C18.0425.7735.2542.31钙C a/%1.491.521.601.61磷P/%0.500.580.530.51总能G E/M J㊃k g-114.9815.5816.3216.88注:1,总能为计算值,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均为实测值㊂2,Ⅰ=秸秆比例52%组;Ⅱ=秸秆比例42%组;Ⅲ=秸秆比例32%组;Ⅳ=秸秆比例22%组㊂3,N F C=100-(N D F+C P+E E+A s h)N o t e:1,T o t a l e n e r g y w a s c a l c u l a t e da n da l l o t h e rn u t r i e n t c o n-t e n t sw e r em e a s u r e d.2,T h e p e r c e n t a g eo f c o r ns t r a wi nT M R p e l-l e t s:Ⅰ=52%,Ⅱ=42%,Ⅲ=32%,Ⅳ=22%.3,N F C=100-(N D F+C P+E E+A s h),D M,d r y m a t t e r,OM,o r g a n i cm a t t e r,C P, c r u d e p r o t e i n,E E,e t h e re x t r a c t,A D F,a c i d i c w a s h i n g f i b e r,N D F, n e u t r a lw a s h i n g f i b e r59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草地学报第31卷1.2消化试验采用4ˑ4拉丁方设计,选用4只5月龄㊁体重均为(30ʃ4)k g的小尾寒羊,于4个代谢笼中,分别饲喂四种不同比例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㊂试验期共48d,分为四期,每期预饲期7d,正饲期5d,分别于9:00和15:00准时饲喂,自由饮水㊂具体试验设计见表2㊂表2拉丁方试验设计T a b l e2 L a t i n s q u a r e d e s i g ne x p e r i m e n t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第一期P h a s e o n e A B C D第二期P h a s e t w o C D B A第三期P h a s e t h r e e B A D C第四期P h a s e f o u r D C A B 1.3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采用全收集粪尿法,在各个正饲期收集每天每只羊的粪尿上午与下午各一次,并每天测定每只羊的采食量㊁排粪量和排尿量,日粮和粪样中干物质㊁粗灰分㊁有机物㊁粗蛋白质㊁粗脂肪㊁中性洗涤纤维㊁酸性洗涤纤维㊁氮㊁钙㊁磷的按照常规方法测定,试验瘤胃液中N H3-N含量,利用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 F A)分析总酸㊁乳酸㊁乙酸㊁丙酸㊁丁酸含量,重复数为4,取平均值㊂1.4增重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35ʃ5)k g的28只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每组7只,分别对应饲喂四种不同试验日粮,每天记录试验羊的采食量,试验期45d㊂日采食量的计算公式:采食量=当日饲喂量-次日晨饲前剩余的料量;正饲期前一天和正饲期第一天晨饲前依次称量试验羊的体重并记录,即为初始体重;正饲期开始每半个月称量试验羊体重并记录,即为末重㊂日增重=(末重-初重)/天数;饲料转化率以料肉比表示,料肉比=采食量/日增重㊂1.5数据处理及分析试验数据在E x c e l2020软件初步整理后,使用S A S9.2统计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 L M),消化试验数据采用拉丁方格试验的三因素(时间㊁动物和日粮)方差分析,增重试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T u k e y法对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 平均值ʃ标准差 表示,P<0.01为差异极显著, P<0.05为差异显著㊂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饲料营养价值表观消化率不同(表3)㊂试验组Ⅰ~Ⅳ的D M表观消化率依次为68.08%,74.2%, 76.19%,71.75%,Ⅲ组D 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㊁Ⅳ组(P<0.05),与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OM 消化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是:Ⅰ>Ⅱ>Ⅲ>Ⅳ组;Ⅱ组C 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Ⅳ组,为82.67%(P<0.05);Ⅰ,Ⅱ,Ⅲ组A D F㊁N D 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各试验组间E E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㊂表3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巴寒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T a b l e3 T h e e f f e c t o fTM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o r n s t r a wo na p p a r e n t d i g e s t i b i l i t y i nS m a l l-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 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S E M P干物质D M/%F M68.08c74.20a b76.19a71.75b0.70<0.0001有机物OM/%D M75.8775.8575.7974.490.52<0.0001粗蛋白质C P/%D M79.28b82.67a80.15a78.60b0.78<0.0001粗脂肪E E/%D M83.02c86.29a85.53b79.32d1.80<0.0001酸性洗涤纤维A D F/%D M59.19a58.67a54.01a35.91b1.57<0.0001中性洗涤纤维N D F/%D M63.61a65.48a60.65a44.62b1.77<0.0001注:同行数据无字母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㊂S E M,标准误差㊂下同N o t e:I n t h e s a m e r o w,t h e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s u p e r s c r i p t sm e a n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T M R p e l l e t s(P<0.05).S E M, S t a n d a r d e r r o r o f t h em e a n.T h e s a m e a s b e l o w2.2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氮、钙和磷代谢的影响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氮代谢的影响(表4),从试验Ⅰ组至试验Ⅳ组摄入氮含量分别为23.53,23.03,23.96,24.54g,Ⅰ组摄入氮显著低于Ⅱ㊁Ⅲ和Ⅳ组(P<0.05),其中Ⅱ组显著低于Ⅳ组(P<0.05),但与Ⅲ组差异不显著;粪氮的排出量Ⅰ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Ⅱ组和Ⅲ69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0期孙芸等: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组粪氮排出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Ⅳ组(P< 0.05);尿氮排出量Ⅰ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0.05);消化氮Ⅰ组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氮消化率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试验Ⅰ组至试验Ⅳ组的沉积氮㊁沉积氮/摄入氮㊁沉积氮/消化氮均是Ⅲ组最高,但四组间无显著差异㊂表4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氮代谢的影响T a b l e4 T h e e f f e c t o fTM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o r n s t r a wo nn i t r o g e nm e t a b o l i s mi nS m a l l-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 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S E M P 摄入氮I n t a k e o f n i t r o g e n/g㊃d-121.53c23.03c23.96a b24.54a0.063<0.0001粪氮F e c a l n i t r o g e n/g㊃d-17.44c8.07b8.19a8.59a0.010<0.0001尿氮U r i n e n i t r o g e n/g㊃d-19.08b9.60c9.92a10.15a0.013<0.0003消化氮D i g e s t i o no f n i t r o g e n/g㊃d-114.09b14.96a b15.77a15.97a0.080<0.0022氮消化率N i t r o g e nd i g e s t i o n r a t e/%65.4164.9665.8065.040.3880.7713沉积氮D e p o s i t i o no f n i t r o g e n/%5.015.365.865.810.0830.1738沉积氮/摄入氮D e p o s i t e d/I n t a k e d/%23.1923.2724.4023.671.0480.8301沉积氮/消化氮D e p o s i t e d/D i g e s t e d/%35.3835.8137.0536.371.5950.8042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钙代谢的影响不同(表5),每天摄入钙含量试验Ⅰ组至试验Ⅳ组分别为21.07,21.68,23.85,26.94g,粪钙排出量Ⅰ组和Ⅱ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试验Ⅲ和Ⅳ组(P<0.05),Ⅳ组最高(P<0.05);尿钙排出量Ⅲ组最低,显著低于Ⅰ组(P<0.05),且显著低于Ⅳ组(P<0.05),Ⅱ组显著低于Ⅳ组(P<0.05);钙消化率Ⅳ组最低(P<0.05),其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沉积钙试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和Ⅳ组差异不显著;沉积钙/摄入钙Ⅳ组最低,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5),Ⅰ,Ⅱ,Ⅲ组间差异不显著㊂表5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钙代谢的影响T a b l e5 T h e e f f e c t o fTM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o r n s t r a wo n c a l c i u m m e t a b o l i s mi nS m a l l-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 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S E M P 摄入钙I n t a k e o f c a l c i u m/g㊃d-121.07c21.68c23.85b26.94a0.363<0.0001粪钙F e c a l c a l c i u m/g㊃d-117.53c18.10c20.04b23.21a0.328<0.0001尿钙U r i n e c a l c i u m/g㊃d-11.72a b1.64b c1.54b1.81a0.035<0.0011钙消化率C a l c i u md i g e s t i b i l i t y/%16.78a16.54a15.99a13.84b0.4330.0017沉积钙D e p o s i t i o no f c a l c i u m/%1.82b1.94a b2.27a1.92a b0.0950.0308沉积钙/摄入钙D e p o s i t e d/I n t a k e d/%8.64a b8.96a9.51a7.23b0.3680.0039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磷代谢的影响(表6),试验Ⅰ组-试验Ⅳ组摄入磷中,Ⅰ组摄入磷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其中Ⅲ组摄入磷含量显著低于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Ⅰ组粪磷排出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Ⅱ和Ⅲ组的粪磷排出量无显著差异;尿磷排出量从低到高依次为Ⅰ<Ⅱ<Ⅲ<Ⅳ组,且四组之间差异显著;试验组间磷消化率Ⅳ组均显著低于Ⅰ㊁Ⅱ和Ⅲ组(P<0.05),Ⅰ,Ⅱ,Ⅲ试验组间磷消化率无明显差异;Ⅱ组沉积磷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Ⅳ组的沉积磷/摄入磷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Ⅰ,Ⅱ,Ⅲ组间的沉积磷/摄入磷差异不显著㊂表6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磷代谢的影响T a b l e6 T h e e f f e c t o fTM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o r n s t r a wo n p h o s p h o r u sm e t a b o l i s mi nS m a l l-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 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S E M P摄入磷I n t a k e o f p h o s p h o r u s/g㊃d-17.07c8.27a b7.90b8.53a0.086<0.0001粪磷F e c a l p h o s p h o r u s/g㊃d-15.88c6.90b6.64b7.35a0.089<0.0001尿磷U r i n e p h o s p h o r u s/g㊃d-10.08d0.11c0.13b0.21a0.004<0.0001磷消化率P h o s p h o r u s d i g e s t i b i l i t y/%16.78a16.54a15.99a13.84b0.1110.0070沉积磷S e d i m e n t a t i o no f p h o s p h o r u s/%1.11b1.26a1.13b0.97c0.0260.0014沉积磷/摄入磷d e p o s i t e d/I n t a k e d/%15.65a15.21a14.32a11.38b0.3870.00642.3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瘤胃p H、氨态氮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饲喂小尾寒羊后,各试验组瘤胃发酵参数(p H,N H3-N等)不同(表7)㊂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试验组瘤胃液p H在0~4 h呈迅速下降趋势,在4~6h下降缓慢,且Ⅳ组有回升的趋势,说明饲喂不同比例玉米秸秆日粮,对瘤胃内p H影响不显著;N H3-N浓度各组均呈先上升79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草地学报第31卷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的是Ⅰ,Ⅱ组在0~2h内呈迅速上升趋势,而Ⅲ,Ⅳ组在0~4h内均在上升㊂在4h时,Ⅳ组显著高于Ⅰ组13.25m g㊃d L-1(P< 0.05),在6h时,Ⅳ组显著高于Ⅰ,Ⅱ组17.26 m g㊃d L-1,17.07m g㊃d L-1(P<0.05);各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差异;乳酸浓度组试验中,Ⅱ组浓度最高,其中在2h时,Ⅱ组乳酸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乙酸浓度最高,在4h时,Ⅰ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Ⅰ,Ⅱ,Ⅲ组的乙酸浓度在4h达到高峰,Ⅳ组在6h达到高峰㊂丙酸浓度Ⅳ组最高,且在相同时间,不同日粮组的丙酸浓度也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丁酸浓度Ⅱ组最高,在4h时,Ⅱ组的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4h时Ⅰ,Ⅱ,Ⅲ组丁酸浓度达到峰值㊂在6h时,Ⅳ组达到峰值㊂乳酸㊁乙酸㊁丁酸和丙酸浓度在Ⅰ组~Ⅳ组间组内均差异不显著㊂表7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瘤胃p H㊁氨态氮及有机酸浓度的影响T a b l e7 T h e e f f e c t o fTM R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o r n s t r a wo n t h e p Hv a l u e,a m m o n i an i t r o g e n a n dv o l a t i l e f a t t y a c i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r u m e no f S m a l l-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S E M Pp H0h6.396.396.946.390.160.14362h6.176.136.186.130.140.13984h5.985.975.975.930.160.20616h5.955.935.935.940.190.1256氨态氮N H3-N/m g㊃d L-10h18.2419.9619.6820.870.540.55212h19.7823.5522.1626.840.450.26934h16.49b22.16a b25.64a b27.74a0.500.00406h11.65b11.84b21.57a b25.91a0.450.0012总挥发性脂肪酸V F A/m m o l㊃L-10h34.8836.6735.4835.921.320.08912h49.6150.8951.1349.222.410.64294h46.3543.7147.6242.901.500.14146h39.7040.6239.4637.270.931.4972乳酸L a c t i c a c i d/%0h0.931.220.981.300.700.07962h1.97a b3.23a1.67b3.12a b0.890.00424h3.814.473.524.160.350.06086h2.943.191.911.960.460.0051乙酸A c e t i c a c i d/%0h1.483.151.351.021.090.20682h3.123.492.452.550.820.76054h6.31a3.95b4.00b3.36b0.290.00156h4.813.553.243.780.320.0021丙酸P r o p i o n i c a c i d/%0h1.882.845.253.741.000.15672h2.493.535.366.551.240.13704h6.264.045.447.120.550.07616h4.323.685.996.510.810.0618丁酸B u t y r i c a c i d/%0h1.583.482.041.031.410.67672h2.454.602.121.470.990.28644h3.51b8.07a3.26b1.55b0.740.00196h2.774.312.351.570.620.02102.4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采食量㊁日增重及料肉比的影响饲喂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R颗粒的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表8)㊂从表中数据可知,在试验羊初始体重均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提高日粮中秸秆比例,降低了采食量㊂采食量Ⅰ组显著低于Ⅱ,Ⅲ和Ⅳ组(P<0.05),其中Ⅱ组显著低于Ⅲ,Ⅳ组(P<0.05),但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Ⅲ组日增重302.89g,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各组间料肉比差异不显著㊂89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0期孙芸等: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表8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对小尾寒羊采食量㊁日增重及料肉比的影响T a b l e8 T h e e f f e c t s o fTM R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o r n s t r a wo n t h e d a i l y d r y m a t t e r(D M)i n t a k e,d a i l yg a i na n d fe e d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i o i nS m a l l-t a i l e dH a n s h e e p项目I t e mⅠⅡⅢⅣS E M P 初始体重I n i t i a lw e i g h t/k g33.14a33.00a33.07a33.10a0.2360.4272日采食量D a i l y D Mi n t a k e/g1188.00c1368.50b1591.67a1652.75a0.6360.0347日增重D a i l yg a i n/g219.11b254.22b302.89a291.55a6.7490.0039料肉比F e e d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i o/g㊃g-15.42a5.38a5.25a5.66a7.8280.05813讨论3.1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精粗比例是羊饲粮的重要参数,精料比例过高会导致瘤胃代谢紊乱,粗料比例高会降低采食量,不利于生长[3]㊂本研究通过调整秸秆与玉米粗精饲料比例,以及用菜籽粕代替豆粕,配制粗精比为别为65ʒ35, 55ʒ45,45ʒ55,35ʒ65全混合颗粒饲料,研究秸秆型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㊂日粮精粗比㊁粗饲料纤维含量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而一个最合适的精粗比例,有利于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4]㊂有研究发现,在日粮中适当添加燕麦干草等粗饲料,能显著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而日粮成分和结构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重要影响[5-6]㊂本试验结果显示,O M㊁A D F㊁N D F 表观消化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秸秆比例52%>42%> 32%>22%组,即日粮中秸秆比例的增加,对营养物质O M㊁A D F㊁N D F表观消化率有促进作用㊂徐志军[7]利用不同精粗比柠条饲料饲喂羔羊,得出结论当日粮精粗比为70ʒ30时,O M㊁C P消化率降低,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㊂Ⅱ组的E E㊁C P表观消化率(秸秆比例42%)最高,且与Ⅳ组(秸秆比例22%)相比,Ⅰ,Ⅱ,Ⅲ组C P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0.73%,5.2%,2%,可能是Ⅱ组中粗饲料所占比例的纤维水平比较适宜,有助于提高E E㊁C P表观消化率;D M表观消化率并没有因粗料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反而Ⅰ组(秸秆比例52%)D M消化率最低,原因可能是日粮中纤维水平过高,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增加,导致饲料在瘤胃及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流通速率加快,反而使动物不能完全消化和利用饲粮中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了D M 消化率,A b d a l a t i f等[8]也得到了相同的试验结果㊂V a l d e s等[9]利用精粗比为80ʒ20,60ʒ40,40ʒ60, 20ʒ80的日粮饲喂绵羊发现,随着粗料比例的增加, O M㊁D M消化率下降㊂赵洋洋等[10]发现当粗饲料占比减少后,肉牛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会出现显著的提升,与本试验研究结果一致㊂在自由采食情况下,随饲粮精粗比的降低,Ⅳ组A D F和N D F消化率显著降低,这与包剑宇等[11]㊁周亚楠等[12]研究结果相同㊂3.2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氮㊁钙和磷代谢的影响瘤胃微生物降解日粮中的蛋白质使反刍动物可以消化利用,所以微生物的降解是其消化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沉积氮是反刍动物对饲粮中蛋白质吸收利用最直观的指标[13]㊂本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秸秆比例的降低,精料比例的增加,摄入氮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这是由于高精料日粮中含氮量高,反刍动物采食后摄入氮随之增高㊂日粮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对育肥羊粪氮㊁尿氮的排出量有显著影响,即随日粮秸秆比例降低而增加且尿氮的排出量均高于粪氮排出量,消化氮也呈增加趋势,这与黄洁等[14]㊁D e v a n t等[15]研究结果一致㊂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摄入氮的增加,沉积氮㊁沉积氮/摄入氮㊁沉积氮/消化氮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与J e t a n a 等[16]㊁杨膺白等[17]研究结果不同㊂原因可能是不同秸秆比例日粮中存在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不同,导致瘤胃内合成微生物蛋白含量不同,日粮可降解蛋白利用率也不同,从而影响日粮中氮的利用率[18]㊂本试验中粪钙㊁尿磷的排出量是随着摄入钙的增加而增加,但尿钙㊁粪磷的排出量并未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原因可能是育肥羊对钙㊁磷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当机体采食后吸收足够的钙㊁磷,从而将钙和磷从粪尿中排出,导致钙㊁磷消化率下降㊂沉积钙㊁沉积磷㊁沉积钙/摄入钙均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沉积磷/摄入磷反而呈下降趋势,这是可能因为育肥羊将多余的钙㊁磷从尿液中排出的结果㊂3.3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瘤胃p H㊁氨态氮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当饲料中精料占比过高时,会导致瘤胃内p H 降低,使瘤胃对饲料的分解速率降低,最终体现在对99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草地学报第31卷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降低[19]㊂瘤胃p H通常在5.8~7.0范围内波动,p 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瘤胃微生物活力进而影响动物生长,当瘤胃p H为6.2 ~7.0时,瘤胃内微生物生态系统较为稳定,能够保证瘤胃的正常发酵,瘤胃微生物发酵纤维物质的活性最高[20]㊂本试验中,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的小尾寒羊瘤胃内p H的变化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各组间差异不显著㊂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试验组间在进食后2~4h,p H均下降,原因可能是在采食后2h 内,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发酵分解成有机酸,有机酸增多后,p H下降[21]㊂在4~6h,下降速度减慢,且有回升的趋势,可能是部分有机酸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微生物蛋白转入真胃,另一部分被瘤胃壁吸收,使得瘤胃内有机酸含量降低,瘤胃具有缓冲功能,使p H恢复到稳定状态,而稳定的瘤胃环境是反刍动物进行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22]㊂N H3-N是微生物蛋白合成和日粮中非蛋白氮㊁蛋白质降解的中间产物,其受到微生物降解速度和蛋白质降解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N H3-N是反映瘤胃微生物从日粮中摄取和利用氨的情况,同时也反映对含氮的物质分解产氨的速度,即在特定的日粮下,蛋白质合成与分解所达到的平衡㊂本试验结果显示,Ⅳ组在0~6h间,N H3-N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可能是由于饲喂日粮中精料及蛋白质水平高的原因㊂而张丹丹等[23]实验将构树比例增加,使N H3-N浓度显著提高,各组的N H3-N 浓度变化范围满足瘤胃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浓度,与试验结果一致㊂微生物生存所需N H3-N浓度在6~30m g㊃d L-1间[24],所以各组N H3-N浓度在16.54~25.34m g㊃d L-1,虽然偏高,但属正常范围内,本试验中,采食后N H3-N浓度的总体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㊂可能由于动物采食后,精饲料在瘤胃迅速发酵,N H3-N浓度随之增加,此后瘤胃内微生物对其利用和蛋白质饲料量的减少,一部分通过嗳气排出体外,所以采食后N H3-N浓度先上升后下降㊂张倩等[25]利用不同比例压块秸秆与羊草组合饲喂奶牛发现,各组瘤胃N H3-N浓度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本试验结果一致㊂李树聪[26]也得到了相同的试验结果,即饲喂含粗料60%的玉米秸秆TM R颗粒日粮给小尾寒羊,采食后2h内,瘤胃N H3-N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这可能受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及降解特性的影响㊂郝正里等[27]研究表明,饲喂以精料为主的玉米秸秆T M R 颗粒日粮,小尾寒羊采食后瘤胃N H3-N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本试验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高,采食迅速,很快稀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从先发酵分解的碳水化合物中获取能量与氨合成蛋白质,所以导致N H3-N浓度下降㊂在实际生产中,短链脂肪酸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50%~70%的能量,动物采食饲料后,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发酵产生有机酸,为瘤胃内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能量,是反刍动物的能源物质[28]㊂本试验结果显示,秸秆比例42%组的乳酸均值高于其他三组,且在0~4h呈上升趋势,随后下降,且在2h 时,秸秆比例42%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秸秆比例32%组,可能是饲料中精料比例高,精饲料中的淀粉㊁可溶性糖在采食后快速发酵(0.2~5h)成挥发性脂肪酸[29],导致瘤胃p H降低到6.0以下,抑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而产生乳酸的菌大量繁殖生长,随之乳酸含量升高[30-31];Ⅰ组乙酸均值最高,Ⅱ组丁酸均值最高,而Ⅳ组乙酸㊁丁酸均值最低,可能原因是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主要受饲粮精粗比的影响,饲料中精饲料比例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发酵时产生大量丙酸和少量乙酸㊁丁酸,而Ⅰ㊁Ⅱ组粗饲料比例高,所以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少,这与吴天佑等[32-33]研究结果一致;徐均钊等[34]研究表明,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黄贮组的肉牛瘤胃液中乙酸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丙酸含量显著升高,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㊂3.4不同比例玉米秸秆T M R颗粒对小尾寒羊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影响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生产中占比较大的重要日粮,提供的有效纤维达到最佳比例,有利于促进肠道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其质量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35-36]㊂本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动物采食量也随着增加,与Ⅰ组相比,Ⅳ组采食量提高39.12%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一致,这说明动物饲料的采食量与日粮的精粗比和颗粒化有关,即精料比例越高,饲料的适口性越高㊂而Ⅰ组粗料比例高,当动物采食后,瘤胃被粗饲料填充膨胀且p H值升高,导致瘤胃内干物质流通速率缓慢[37],采食量下降㊂而秸秆日粮在制粒的过程中,在保证秸秆的营养未被破坏的同时,改善了秸秆的理化性质和秸秆的适口性,小尾寒羊的嗅觉很灵敏,熟化后的秸秆日粮具有香味,颗粒饲粮中的精饲料的增加,即Ⅳ组可以提高动物的采食量㊂本试验中,平均日增重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虽有所提高,但002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0期孙芸等: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全混合颗粒日粮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饲喂秸秆比例22%日粮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低于饲喂秸秆比例32%,42%日粮组8.56g,45.77g,因此,适宜的提高精料比例,可以提高动物的日增重,但精料比例过高,并不能达到最好的饲喂效果㊂饲喂秸秆52%,42%组的饲料转化率高于22%组,表明并不是提高精料比例就会提高饲料转化率,而是日粮中要保证一定水平的粗饲料㊁非降解纤维素含量,才有利于反刍动物消化及吸收利用㊂4结论本研究通过调整秸秆与玉米粗精饲料比例,以及用价格低廉菜籽粕代替高价格的豆粕,配制粗精比为别为65ʒ35,55ʒ45,45ʒ55,35ʒ65全混合颗粒饲料,对小尾寒羊的消化㊁瘤胃内发酵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以玉米秸秆和花生秧为主要粗饲料,粗精比为45ʒ55,玉米秸秆比例为32%的T M R颗粒日粮日增重效果最佳㊂参考文献[1]王红蕾.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6):117-119[2]徐志宇.探索秸秆禁疏结合新路径:秸秆变饲料,牛羊肥又壮[E B/O L].h t t p://w w w.k j s.m o a.g o v.c n/h b n y/202304/t20230414_6425331.2023-04-11/2023-09-07[3] L I U HJ,X U T W,X U SX,e t,a l.E f f e c to fd i e t a r y c o n c e n-t r a t e t o f o r a g e r a t i oo n g r o w t h p e r f o r m a n c e,r u m e nf e r m e n t a-t i o n a n d b a c t e r i a l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i b e t a n s h e e p u n d e r b a r n f e e d i n go n t h eQ i n g h a i-T i b e t a n p l a t e a u[J].P e e r J,2019,7(2):e7462 [4]王燕,周迪,谭晓山,等.不同日粮精粗比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禽种业,2023,19(3):49-52[5]何炜,李向臣.日粮添加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㊁养分消化率㊁血液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21,44(13):18-22[6]姚喜喜,刘皓栋.日粮蛋白水平对小尾寒羊羔羊生长性能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㊁氮排放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草业科学,2022,39(2):362-370[7]徐志军.不同精粗比柠条饲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4:31[8] A B D A L A T I FY M,E L I MAM M B,A B D E L H A D IO M A,e ta l.E f f e c t o f v a r y i n g l e v e l s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e t o r o u g h a g e r a t i o o ng r o w t ho f S u d a n e s e d e s e r t k i d s[J].R e s e a r c hO p i n i o n s i nA n i-m a l a n dV e t e r i n a r y S c i e n c e s,2011,1(2):94-97[9] V A L D E SC,C A R R O M D,R A N I L L A M J,e ta l.E f f e c to ff o r ag e t o c o n c e n t r a t e r a t i o i n c o m p l e t e d i e t s o f f e r e d t o sh e e p o nv o l u n t a r y f o o d i n t a k e a n d s o m e d i g e s t i v e p a r a m e t e r s[J].A n i-m a l S c i e n c e,2000,70(1):119-126[10]赵洋洋,韩永胜,李伟,等.不同蛋白质水平高精料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㊁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7):3123-3134[11]包剑宇,韩迪,刘海英等.饲粮碳水化合物配比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㊁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23,44(3):32-38[12]周亚楠,夏洪泽,刘书杰,等.不同C B I日粮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㊁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30(8):2217-2222[13]付敏,陈天宝,赖靖雯,等.饲粮能氮比对简州大耳羊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22,49(7):2523-2533[14]黄洁,申跃宇,姜军,等.日粮蛋白质进食量对杂交育成母牛氮代谢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11):52-55[15]D E V A N T M,F E R R E T A,G A S AJ,e t a l.E f f e c t so f p r o t e i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de g r a d a b i l i t y o n p e rf o r m a n c e,r u m i n a l f e r-m e n t a t i o n,a n dn i t r o g e n m e t a b o l i s mi nr a p i d l yg r o w i n g h e i f e r sf e dh ig h-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e t s f r o m100t o230k g b o d y w e i gh t[J].J o u r n a l o f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2000,78(6):1667-1676[16]J E T A N A T,A B D U L L A H N,H A L I M R A,e ta l.E f f e c t so fe n e r g y a n d p r o t e i n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n m i c r o b i a l-N s y n t h e s i sa n da l l a n t o i ne x c r e t i o ni ns h e e p f e d g u i n e a g r a s s[J].A n i m a lF e e d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2000,84(3-4):167-181[17]杨膺白,梁贤威,郭辉,等.山羊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规律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64-66[18]孔祥浩,贾志海,郭金双.后肠道对反刍动物氮代谢的作用[J].饲料工业,2004,25(5):4-6[19]魏明寅.饲料精粗比对肉牛生长性能㊁营养物质消化率㊁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现代畜牧科技,2023,94(3):65-68 [20]杜美妤.不同TM R日粮对育肥羊生产性能㊁胃肠道微生物组及代谢组的影响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1:44-45 [21]高天爽.不同比例的高粱日粮对羔羊生产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66-67[22]张春桃,马涛,屠焰等.昼夜节律与肉羊养分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关联[J].中国农业科学,2022,55(18):3664-3674 [23]张丹丹,张元庆,梁圆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精料㊁构树和全株玉米青贮的组合效应评价[J].草地学报,2022,30(7):1909-1917[24]P R E S T O N T R,L E N G R A.M a t c h i n g r u m i n a n t p r o d u c t i o ns y s t e m sw i t ha v a i l a b l e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h e t r o p i c s a n ds u b-t r o p i c s [J].L i v e s t o c kP r o d u c t i o nS c i e n c e,1987,19(3):532-533 [25]张倩,夏建民,李胜利,等.不同比例压块秸秆与羊草组成粗饲料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10,22(2):474-480[26]李树聪.不同精粗比日粮泌乳奶牛氮素代谢及限制性氨基酸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50-51[27]郝正里,郭天芬,孙玉国,等.采食不同组合全饲粮颗粒料羔羊的瘤胃液代谢参数[J].甘肃农大学报,2002,37(2):145-152 [28]L I NS,F A N GL,K A N GX,e t a l.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a n d t r a n s c r i p-t o m i c a n a l y s e s o f a c a t t l e r u m e n e p i t h e l i a l p r i m a r y c e l l s (R E P C)c u l t u r e b y b u l ka n d s i n g l e-c e l lR N As e q u e n c i n g t oe-l u c i d a t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o fb u t y r a t ea n dr u m e nd e v e l o p m e n t[J].H e l i y o n,2020,6(6):e4112102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郝怀志;白滨;董俊;何振富【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健康、体重、月龄相近的小尾寒羊与本地羊杂交F-1代公羔羊30只,体重为20.18±1.97 kg,随机分为Ⅰ组(精粗比4∶6)、Ⅱ组(精粗比5∶5)、Ⅲ组(精粗比6∶4),每组10只,进行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为6∶4的Ⅲ组60 d育肥平均净增重最高11.90 kg,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98.32 g/d,分别比Ⅰ组和Ⅱ组高17.93%和8.58%,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显著(P<0.05).日粮精粗比为6∶4的Ⅲ组的屠宰率为47.18%,净肉率为37.13%,均高于Ⅰ组和Ⅱ组,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14.94 kg和11.76 kg,分别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经济效益最高为112.24元/只.【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6(035)006【总页数】4页(P7-9,12)【关键词】日粮精粗比;肉用绵羊;生产性能【作者】郝怀志;白滨;董俊;何振富【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日粮精粗比是指日粮配制中精料与粗料干物质含量的比例,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及瘤胃内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精粗比偏低或偏高都会对动物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有不利影响。

最适宜的日粮精粗比可以改善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瘤胃微生物区系,进而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消化利用率。

当前在肉羊育肥生产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养殖户只关注饲料的日投给量和品质,而忽视了精粗日粮的合理高效搭配,导致实际生产中投放的饲料营养水平偏高或偏低。

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钾水平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钾水平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粉 状 石 粉 磷 酸 氢钙 食 盐 矿 物 质添 加 剂
AD 粉
32 . I O 1 o
o】 . 05 . O6 . l
o1 .
代谢 能 ( /g MJk ) N ( DF %) A ( ) DF %
Cf ) a% P%) ( K( ) %
平 的 日粮 。A组 为对 照组 ( 础 日粮 )B组 ( 基 , 基础 日
粮 + 3 g g , 5 8m / )C组 ( 础 日粮 + 8 g g , k 基 1 4m / )D组 ( 0 k 基
础 日粮 + 3 g g ,使 四组 的 钾 水 平 分 别 达 到 16 1m / ) k 1 %、. 22 . 1 %、. 4 8 %和 26 每个 处理设 3 重复 。 .%。 个 在体
N N浓度 、 H一 纤维 酶活 性 、 发性 脂 肪酸浓 度 以及 干 挥
大 豆 粕 葵 花 籽 粕
含量( %) 6 5 4 55 .
营 养 水平 干物质( ) % 粗蛋白( ) % 粗脂 肪 ( ) %
8. 93
l. 64 3 1 .3
棉 籽 粕 菜 籽 粕 小 麦 麸
t 人工 瘤 胃微生物 培养液组 成 . 5
参考 Mek ne等(99的活 体外产气 法进行 配制 , 17 )
2 1 郭鹏举 , 石河子 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30 3 新疆乌鲁木 瘤 胃液与人工培养液的比例为 1: ,加入数滴 n %的刃 80 1,
齐市安 宁 渠 2号 天 康 生 物 添加 剂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限 公 司。
转化率 及生 产性 能一 直是 反 刍动物 营 养研究 的重点
之一。 对瘤 胃微 生物的生长 以及瘤 胃发 酵都是必需 钾 的 , 同钾水平 的 日粮 在很大程 度上影 响 了瘤 胃发 酵 不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杜泊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杜泊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杜泊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徐相亭;王宝亮;程光民;张永翠;刘洪波【摘要】为探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不同生理阶段杜泊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2个试验.试验Ⅰ:选用体重20~35 kg断奶杜泊羔羊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A 组)、50∶50(B组)、60∶40(C组)、70∶30(D组)的日粮,试验期70 d;试验Ⅱ:选用体重30~45 kg生长期杜泊羊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5∶65(E组)、45∶55 (F组)、55∶45(G组)、65∶35(H组)的日粮,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①随日粮精料比的增加,断奶杜泊公羊的平均日增重呈现增加趋势,而母羊为先增加后降低,总体A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B、C、D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各组平均日采食量逐渐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公羊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而B组母羊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②各组试验羊血清中总蛋白、甘油三酯、血糖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日粮精粗比对其他血清成分有不同的影响.③D组公羊平均日净利润比B、C组分别高53.02%、35.33%,B组母羊平均日净利润比C、D组分别高61.76%、54.49%.试验Ⅱ:①随日粮精料比的增加,生长期杜泊绵羊平均日增重基本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而G组母羊平均日增重最高且显著高于E组(P<0.05),F、G、H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各组平均日采食量逐渐降低(P<0.05),公羊的料重比逐渐降低(P<0.05),而母羊料重比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G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②日稂精粗比对各组试验羊血清中总蛋白、甘油三酯、血糖含量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其他血清成分有不同的影响.③H组公羊平均日净利润比F、G组分别高69.49%、52.13%,G组母羊平均日净利润比F组高1 282.61%.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断奶杜泊公羔羊日粮精粗比以60∶40较好,断奶杜泊母羔羊精粗比以50:50较好,断奶羔羊混群饲养,日粮精粗比为50∶50较宜;生长期杜泊绵羊日粮精粗比均为55∶45较适宜.【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3【总页数】8页(P668-675)【关键词】杜泊羊;精粗比;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经济效益【作者】徐相亭;王宝亮;程光民;张永翠;刘洪波【作者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261061;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261061;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261061;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261061;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261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日粮精粗比是指日粮配制中精料与粗料的比例。

日粮精粗比对羊瘤胃微生物_环境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_徐晓娜

日粮精粗比对羊瘤胃微生物_环境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_徐晓娜

收 稿 日 期 :2012-10-08;修 回 日 期 :2012-12-28 作 者 简 介 :徐 晓 娜 (1988-),女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家 禽 营 养 与 饲 料 科 学 。 通 讯 作 者 :李 文 立 (1965-),男 ,博 士 ,教 授 ,主 要 研 究 领 域 为 家 禽 营 养 与 饲 料 科 学 。
2 不 同 精 粗 比 对 瘤 胃 微 生 物 、瘤 胃 环 境 的 影 响 2.1 对瘤胃液 pH 值的影响
在反刍动 物 营 养 研 究 和 饲 粮 评 定 中,胃 液 pH 值是一项反映瘤胃 发 酵 水 平 的 综 合 指 标,它 受 饲 粮 性 质 、唾 液 分 泌 、瘤 胃 内 挥 发 性 脂 肪 酸 及 其 他 有 机 酸 的生成、吸收和排除的影响[6],同时也综合反映 了 瘤 胃微生物代谢产 物,即 有 机 酸 产 生、吸 收、排 除 及 酸 碱平衡的 状 况。 瘤 胃 液 pH 值 的 正 常 变 化 范 围 是 5.5~7.5,适 于 微 生 物 及 其 酶 类 要 求 的 弱 酸 、弱 碱 环 境而可能 进 行 正 常 的 发 酵 活 动。 但 当 pH 值 降 至 6.0以下,纤维分解菌和原虫会减 少,原 虫 还 可 能 因 为其酸不耐性而完 全 消 失,最 终 使 粗 饲 料 的 消 化 率 下降 。 [7] 张海容研 究 表 明,藏 绵 羊 以 青 干 草 为 基 础 日粮,按 每 只 150、300 和 450g/d 三 种 精 料 水 平 补 饲,各试验组的瘤 胃 液 pH 值 在 6.09~7.28 变 动, 瘤胃液 pH 值随着饲喂后时间的推移呈现先降后 升 的规律性变化 。 [8] 刘晓牧等给8月龄小尾寒羊 饲 喂 150、250、350 和 450g/d 四 个 混 合 精 料 水 平 的 日

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2020,32(9):4418⁃4428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㊀doi:10.3969/j.issn.1006⁃267x.2020.09.053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谢明欣㊀李常瑞㊀杨晓东㊀石彩霞㊀王海荣∗(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8)摘㊀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典型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㊂试验选取6只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蒙古绵羊,按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原则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分为2期进行:第1期,2组绵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ʒ7和7ʒ3的饲粮,同时投喂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1号㊁克鲁斯假丝酵母㊁东方伊萨酵母㊁酿酒酵母3号㊁热带假丝酵母2号㊁枯草芽孢杆菌);第2期,2组绵羊饲粮互换,饲喂方式相同㊂每期试验预试期15d,正试期25d,2期间隔21d㊂结果表明:与饲喂复合益生菌1d相比,在低精料饲粮水平条件下,饲喂复合益生菌10d可以显著提高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㊁黄色瘤胃球菌数量(P<0.05),饲喂复合益生菌20d可以显著提高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㊁溶纤维丁酸弧菌㊁黄色瘤胃球菌㊁白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数量(P<0.05);在高精料饲粮水平条件下,饲喂复合益生菌10d可以显著降低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㊁白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数量(P<0.05),饲喂复合益生菌20d显著降低白色瘤胃球菌数量(P<0.05),但显著高于饲喂复合益生菌10d时的数量(P<0.05)㊂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相同的复合益生菌对有益菌群的影响趋势不同;从作用效果看,该复合益生菌在精粗比为3ʒ7的饲粮中起到的益生作用较好㊂关键词:复合益生菌;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饲粮精粗比中图分类号:S826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267X(2020)09⁃4418⁃11收稿日期:2020-03-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58);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KCBJ2018009)作者简介:谢明欣(1992 ),女,辽宁鞍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㊂E⁃mail:xiemingxin1112@163.com∗通信作者:王海荣,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wanghairong97@163.com㊀㊀随着我国饲料 禁抗 日期的临近,如何有效避免禁抗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饲料行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㊂益生素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能够在动物胃肠道黏膜上定植,并通过生物夺氧的方式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能够有效调控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平衡[1-2],在生产中广泛被单胃动物所应用[3-4]㊂而对于反刍动物,因其特殊的消化道结构和生理特点,研究作用效果更强㊁更全面的复合益生菌就显得更有意义㊂付晓政等[5]饲喂澳洲荷斯坦奶牛复合益生菌(主要成分为乳酸菌㊁酵母菌和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粪便中乳酸菌的含量,显著降低牛粪中氨气含量;丁赫等[6]在杜寒杂交羊的饲粮中添加由枯草芽孢杆菌㊁光合细菌㊁酵母菌㊁双歧杆菌和黑曲霉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羊瘤胃液中乙酸浓度及拟杆菌门㊁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王志成等[7]将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饲喂仔猪,显著提高了仔猪肠道中有益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的增殖㊂且还有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可以减少羔羊的腹泻率,具有提高羊采食饲粮的利用率和促进其生长的能力[1-2]㊂本课题组前期体外研究发现:培养底物的饲粮精粗9期谢明欣等: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比不同,相同的益生菌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不同[8-9],推测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的同种益生菌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不同,进而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㊂因此,本试验拟针对前期的体外试验结果,选取组合效应效果最佳的复合益生菌添加到绵羊不同精粗比饲粮中,研究其对绵羊瘤胃内典型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从而为开发利用复合益生菌提供科学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㊀㊀选用体重[(45.50ʃ1.52)kg]相近㊁体况良好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羯羊6只作为试验动物,按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分2期进行试验:第1期,2组绵羊分别饲喂低精料饲粮(精粗比为3ʒ7)和高精料饲粮(精粗比为7ʒ3),同时投喂复合益生菌(课题组自主配制);第2期,2组绵羊饲粮互换,饲喂方式相同㊂每期试验预试期15d,正试期25d,2期间隔21d㊂1.2㊀试验饲粮及饲养管理㊀㊀试验饲粮参照‘肉羊饲养标准“(NY/T816 2004)配制,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㊂饲粮营养水平检测方法参考谢明欣等[10]㊂试验动物单笼饲养,自由采食饮水,每天08:00和18:00分别等量饲喂1次,每次饲喂量0.6kg㊂表1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1㊀Compositionandnutrientlevelsofdiets(air⁃drybasis)%项目Items饲粮Diets高精料Highconcentrate(7ʒ3)低精料Lowconcentrate(3ʒ7)原料Ingredients玉米秸Maizestover30.0070.00玉米Corn49.7021.30豆粕Soybeanmeal9.804.20棉籽粕Cottonseedmeal8.403.60磷酸氢钙CaHPO40.210.09石粉Limestone0.490.21食盐NaCl0.700.30预混料Premix1)0.700.30合计Total100.00100.00营养水平Nutrientlevels2)干物质DM93.1292.94代谢能ME/(MJ/kg)9.906.98粗蛋白质CP13.479.15中性洗涤纤维NDF24.4044.46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53.6037.89钙Ca0.410.40磷P0.280.15㊀㊀1)预混料为每千克高精料饲粮提供Thepremixprovidedthefollowingperkgofthehighconcentrate:Fe25mg,Zn35mg,Cu9mg,Co0.1mg,I0.9mg,Se0.25mg,Mn19.5mg,烟酸nicotinicacid60mg,VE15IU,VA3000IU,VD31000IU㊂预混料为每千克低精料饲粮提供Thepremixprovidedthefollowingperkgofthelowconcentratediet:Fe10.7mg,Zn15mg,Cu3.9mg,Co0.04mg,I0.4mg,Se0.11mg,Mn8.4mg,烟酸nicotinicacid25.7mg,VE6.4IU,VA1285.7IU,VD3428.6IU㊂㊀㊀2)代谢能为计算值(参考NY/T816 2004中的中国羊常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的原料有效能值计算),其余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㊂MEwasacalculatedvalue(calculatedbytheeffectiveenergyvalueofrawmaterialintheFeedCompositionandNutritiveValuesTablesofSheepinChinaoftheNY/T816 2004),whiletheothernutrientlevelsweremeasuredvalues.1.3㊀复合益生剂的制备及添加方法㊀㊀复合益生菌由酿酒酵母1号㊁克鲁斯假丝酵母㊁东方伊萨酵母㊁酿酒酵母3号㊁热带假丝酵母2号㊁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9144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2卷大学㊂㊀㊀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8-9],将冻存的5株酵母菌和1株芽孢杆菌分别活化扩繁后,保证每毫升菌液中有活菌数1.1ˑ109 1.4ˑ109CFU,然后按照1ʒ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复合益生菌液,然后3000r/min离心,弃上清,用生理盐水溶解剩余菌体,并于试验期加入精料中混匀饲喂试验绵羊,添加量按照活菌数7ˑ109 8ˑ109CFU/d投喂㊂1.4㊀样品采集及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㊀㊀分别于试验正试期的第1㊁10和20天晨饲前采集瘤胃液样品,每次连续采集3d,并加入0.5倍瘤胃液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冰上振荡20s,然后用4层纱布过滤,将滤液1000r/min4ħ离心10min,取上清液分装冻于-80ħ保存,用QLAampFastDNAStoolMinikit试剂盒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的质量和完整性㊂1.5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质粒的制备1.5.1㊀PCR扩增及目的片段的克隆㊀㊀引物序列见表2,委托北京华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㊂表2㊀瘤胃微生物引物序列Table2㊀Primersequencesforruminalbacteria引物名称Primernames引物序列Primersequences(5ᶄ 3ᶄ)退火温度Tm/ħ产物大小Productsize/bp文献Reference总细菌GeneralbacteriaF:CGGCAACGAGCGCAACCCR:CCATTGTAGCACGTGTGTAGCC60130Denman等[11]总厌氧真菌GeneralAnaerobicfungiF:GAGGAAGTAAAAGTCGTAACAAGGTTTCR:CAAATTCACAAAGGGTAGGATGATT60121Carberry等[12]产琥珀酸拟状杆菌FibrobactersuccinogenesF:GCGGGTAGCAAACAGGATTAGAR:CCCCCGGACACCCAGTAT60121Stevenson等[13]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albusF:CCCTAAAAGCAGTCTTAGTTCGR:CCTCCTTGCGGTTAGAACA54175王晓旭[14]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flavefaciensF:CGAACGGAGATAATTTGAGTTTACTTAGGR:CGGTCTCTGTATGTTATGAGGTATTACC60132王晓旭[14]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F:AGCGAACAGGATTAGATACCCR:GATGGCACTAGATGTCAAGACC60233陈继发等[15]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F:TTCCTAGAGATAGGAAGTTTCTTCGGR:ATGATGGCAACTAACAATAGGGGT60127王晓旭[14]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fibrisolvensF:GCCTCAGCGTCAGTAATCGR:GGAGCGTAGGCGGTTTTAC60121Mrázek等[16]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ruminantiumF:CAATAAGCATTCCGCCTGGGR:TTCACTCAATGTCAAGCCCTGG56138Li等[17]总产甲烷菌TotalmethannogensF:CCGGAGATGGAACCTGAGACR:CGGTCTTGCCCAGCTCTTATTC57160韩帅[18]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amylophilusF:CTGGGGAGCTGCCTGAATR:CATCTGAATGCGACTGGTTG60100王晓旭[14]短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brevisF:GGTTTCCTTGAGTGTATTCGACGTGR:CTTTCGCTTGGCCGCTG60220武瑞兵等[19]㊀㊀PCR反应体系为:DNA模板2μL,上㊁下游引物各1μL,DNA连接酶Mix11μL,ddH2O10μL㊂反应参数为:95ħ预变性5min;95ħ变性30s,54 60ħ退火40s,72ħ延伸40s,35个循环;72ħ5min,4ħ保存㊂产物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效果,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再用PMDTM19⁃TVectorCloningKit试剂盒进行载体连接克隆㊂02449期谢明欣等: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1.5.2㊀质粒的提取㊀㊀将克隆成功的载体转入Trans5α感受态细胞中,PCR检测菌液连接状况,并将连接成功的菌液送至北京华大基因科技公司进行测序,将序列正确的菌液,用质粒小提试剂盒(Aidlab)提取质粒DNA,作为标准品备用㊂1.6㊀标准曲线的制备㊀㊀标准曲线制备参照吕莉华[20],拷贝数按以下公式计算:拷贝数(copies/μL)=[6.02ˑ1023(copies/mol)ˑDNAconcentration(ng/μL)]/{DNAlength(bp)ˑ660[g/(mol㊃bp)]}㊂1.7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㊀㊀待测样品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反应体系和环境条件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均为25μL体系㊂将待测样品全部稀释到50ng/μL,96孔板上均含有稀释后的待测样品㊁阴性对照样品(ddH2O)和稀释到103的标准品,均做3个重复,将所得阈值循环数(Cp值)带入标准曲线获得DNA稀释后的拷贝数,再用以下拷贝数公式[21]计算每毫升瘤胃液中所含微生物的数量㊂拷贝数(copies/mL)=[MQ(copies)ˑC(ng/μL)ˑVD(μL)]/[S(ng)ˑV(mL)]㊂㊀㊀式中:MQ为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所得的DNA稀释后的拷贝数(copies);C为样品DNA浓度(ng/μL);VD为提取基因组DNA的ddH2O体积(μL);S为qPCRDNA的量(ng);V为提取DNA时所用瘤胃液的体积(mL)㊂1.8㊀数据统计㊀㊀试验数据用Excel2016初步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后,用SAS9.0软件的GLM模型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结果以平均值和均值标准误的形式表示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质粒构建验证㊀㊀通过将送检的菌液测序结果与BLAST数据库中的目的片段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总细菌㊁总厌氧真菌㊁产琥珀酸拟状杆菌㊁白色链球菌㊁黄色链球菌㊁总产甲烷菌㊁短普雷沃氏菌㊁牛链球菌㊁乳酸杆菌㊁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㊁嗜淀粉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8% 100%,且检测的菌液测序结果包含完整的引物序列,成功构建了有目的片段的质粒,可用于制作标准品㊂2.2㊀标准曲线㊀㊀以标准品浓度的常用对数(lg)为横坐标,Cp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总细菌㊁总厌氧真菌㊁产琥珀酸拟状杆菌㊁白色瘤胃球菌㊁黄色瘤胃球菌㊁乳酸杆菌㊁牛链球菌㊁溶纤维丁酸弧菌㊁反刍兽新月形菌单胞菌㊁总产甲烷菌㊁嗜淀粉瘤胃杆菌㊁短普雷沃氏菌的qPCR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3.886lg(X)+62.18㊁y=-3.135lg(X)+53.42㊁y=-3.529lg(X)+59.26㊁y=-3.846lg(X)+66.17㊁y=-3.693lg(X)+60.22㊁y=-3.198lg(X)+53.51㊁y=-3.795lg(X)+61.22㊁y=-3.792lg(X)+59.47㊁y=-3.769lg(X)+62.50㊁y=-3.632lg(X)+58.04㊁y=-3.723lg(X)+60.30㊁y=-3.890lg(X)+61.46,且所有的R2值均在0.98以上,扩增效率在90.35% 104.20%,符合qPCR标准曲线要求,且模板拷贝数的对数与Cp值之间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㊂2.3㊀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总细菌和总厌氧真菌数量的影响㊀㊀由表3可知,不同饲粮精粗比对绵羊瘤胃中的总厌氧真菌数量影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对绵羊瘤胃中的总厌氧真菌和细菌数量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精粗比和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互作,但并未显著改变绵羊瘤胃内总细菌和总厌氧真菌的数量(P>0.05)㊂2.4㊀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乳酸产生菌数量的影响㊀㊀由表4可见,饲粮精粗比和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对绵羊瘤胃中的牛链球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乳酸杆菌数量影响趋于显著(P=0.0705,P=0.0569)㊂2.5㊀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乳酸利用菌数量的影响㊀㊀由表5可知,饲粮精粗比为3ʒ7的瘤胃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㊁嗜淀粉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均显著低于精粗比7ʒ3饲粮(P<0.05)㊂随着饲粮中添加的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的延长,绵羊瘤胃中的乳酸利用菌数量呈现增加趋势,饲喂20d时瘤胃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嗜淀粉瘤胃球菌数量显著高于饲喂10d时的数量(P<0.05),嗜淀粉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数1244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2卷量显著高于饲喂1d时的数量(P<0.05)㊂当绵羊采食精粗比3ʒ7的饲粮时,复合益生菌饲喂20d可以显著增加瘤胃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P<0.05);当绵羊采食精粗比7ʒ3的饲粮时,瘤胃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的数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复合益生菌饲喂10d时,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的数量显著低于饲喂1d的数量(P<0.05)㊂表3㊀不同饲粮精粗比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总细菌和总厌氧真菌数量的影响Table3㊀EffectsofcompoundprobioticsonruminalquantityofgeneralbacteriaandgeneralAnaerobicfungiinsheepfeddifferentconcentratetoroughageratiodietslg(16SrDNAcopies/mL)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总细菌Generalbacteria总厌氧真菌GeneralAnaerobicfungi3ʒ7114.0910.091014.189.232014.3710.087ʒ3114.3610.161014.1710.462014.2010.73SEM0.040.14主效应Maineffects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3ʒ714.229.80b7ʒ314.2410.45a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114.2310.121014.179.842014.2910.41P值P⁃value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0.69570.0089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0.46300.1313精粗比ˑ作用时间Foragetoconcentrateratioˑtreatmenttime0.07670.1179㊀㊀同列数据肩标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㊂下表同㊂㊀㊀Inthesamecolumn,valueswithnoletterorthesame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different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ameasbelow.表4㊀不同饲粮精粗比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乳酸产生菌数量的影响Table4㊀Effectsofcompoundprobioticsonruminalquantityoflacticacidproducingbacteriainsheepfeddifferentconcentratetoroughageratiodietslg(16SrDNAcopies/mL)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3ʒ7110.1012.231010.0912.622010.6413.077ʒ3110.1212.38109.8112.242010.3012.47SEM0.100.09主效应Maineffects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3ʒ710.2712.647ʒ310.0812.3522449期谢明欣等: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续表4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110.1112.30109.9512.432010.4712.83P值P⁃value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0.32240.0705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0.11590.0569精粗比ˑ作用时间Foragetoconcentrateratioˑtreatmenttime0.72350.1276表5㊀不同饲粮精粗比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乳酸利用菌数量的影响Table5㊀Effectsofcompoundprobioticsonruminalquantityoflacticacid⁃utilizingbacteriainsheepfeddifferentconcentratetoroughageratiodietslg(16SrDNAcopies/mL)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ruminantium嗜淀粉瘤胃球菌Ruminobacteramylophilus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fibrisolvens3ʒ7113.95c11.5511.83b1014.10c12.1812.56a2014.58ab13.4512.86a7ʒ3114.89a12.5012.77a1014.32bc12.8712.52a2014.76ab13.2112.86aSEM0.090.180.10主效应Maineffects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3ʒ714.21b12.39b12.42b7ʒ314.66a12.86a12.72a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114.42ab12.02b12.30b1014.21b12.52b12.54ab2014.67a13.33a12.86aP值P⁃value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0.00180.04400.0334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0.02000.00080.0121精粗比ˑ作用时间Foragetoconcentrateratioˑtreatmenttime0.02860.08580.01302.6㊀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㊀㊀由表6可见,随着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的增加,绵羊瘤胃中产琥珀酸拟状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加,饲喂20d时数量最大且显著高于饲喂1和10d的数量(P<0.05)㊂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饲喂20d时数量最大,显著高于饲喂10d的数量(P<0.05)㊂当绵羊采食精粗比3ʒ7的饲粮时,复合益生菌饲喂20d可以显著增加绵羊瘤胃中白色瘤胃球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P<0.05);绵羊采食精粗比7ʒ3的饲粮时,随着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的增加,绵羊瘤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饲喂1d>20d>10d,差异显著(P<0.05)㊂3244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2卷表6㊀不同饲粮精粗比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纤维降解菌数量的影响Table6㊀Effectsofcompoundprobioticsonruminalquantityoffibrousdegradingbacteriainsheepfeddifferentconcentratetoroughageratiodietslg(16SrDNAcopies/mL)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产琥珀酸拟状杆菌Fibrobactersuccinogene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flavefaciens3ʒ7113.5712.99cd10.67c1014.0313.43bc11.57ab2014.4413.68b11.87a7ʒ3114.0314.25a11.54ab1013.8612.89d10.89bc2014.3913.58b11.06bcSEM0.100.120.13主效应Maineffects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3ʒ714.0113.3711.377ʒ314.0913.5811.15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113.80b13.49ab11.021013.94b13.22b11.292014.41a13.63a11.46P值P⁃value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0.61020.12480.2751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0.01890.01910.2731精粗比ˑ作用时间Foragetoconcentrateratioˑtreatmenttime0.24760.00050.00582.7㊀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总产甲烷菌和蛋白水解菌数量的影响㊀㊀由表7可见,绵羊采食精粗比3ʒ7的饲粮时,瘤胃中总产甲烷菌的数量显著低于精粗比7ʒ3的饲粮(P<0.05)㊂与复合益生菌饲喂1和10d相比,饲喂20d可以显著提高绵羊瘤胃中总产甲烷菌的数量(P<0.05)㊂当绵羊采食精粗比3ʒ7的饲粮时,随着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的增加,绵羊瘤胃中总产甲烷菌的数量逐渐上升,且饲喂20d时绵羊瘤胃中的总产甲烷菌数量显著高于饲喂1和10d的数量(P<0.05);当绵羊采食精粗比7ʒ3的饲粮时,绵羊瘤胃中总产甲烷菌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且饲喂10d复合益生菌的绵羊瘤胃中的总产甲烷菌的数量显著低于饲喂1和20d的数量(P<0.05)㊂3㊀讨㊀论㊀㊀动物胃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失去平衡会影响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会加快胃肠道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疾病并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22]㊂益生素是一种无毒㊁安全的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动物快速生长[23-24]㊁提高动物生产性能㊁提高免疫功能[25]㊁防御疾病[26]和改善养殖环境等作用[27]㊂虽然对于单一的益生菌已经研究多年,但由于其功能的局限性,不能更全面完成对动物机体的调节,所以对复合益生菌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㊂付玉洁等[28]通过对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的小鼠灌胃3种益生菌,有效促进了菌群失调的小鼠生长,重建肠道菌群;Hu等[29]通过对哺乳期母猪饲喂0.2%的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现0.2%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增加试验第3周母猪㊁未断奶仔猪第2㊁3㊁4周重量和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还能显著减少断奶前仔猪体内的大肠杆菌数量㊂以上均证明了复合益生菌可以有效调节动物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长㊂本试验初期,饲喂低精料饲粮(精粗比为3ʒ7)的绵羊瘤胃液中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㊁纤维降解菌(白色瘤胃球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的数量显著低于饲喂高精料饲粮(精粗比为7ʒ3),这42449期谢明欣等: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与饲粮中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密切相关;复合益生菌饲喂10d后,饲喂低精粗比饲粮的绵羊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和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升高,饲喂20d后,除上述2种菌外,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㊁白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数量也显著升高,这也证明了前人的研究结论㊂表7 不同饲粮精粗比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中总产甲烷菌数量和蛋白水解菌数量的影响Table7㊀Effectsofcompoundprobioticsonruminalquantityoftotalmethannogensandproteolyticbacteriainsheepfeddifferentconcentratetoroughageratiodietslg(16SrDNAcopies/mL)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短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brevis总产甲烷菌Totalmethannogens3ʒ719.7511.44c109.7911.56bc209.8412.03a7ʒ319.8212.08a109.0211.71b209.5512.01aSEM0.110.07主效应Maineffects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3ʒ79.8011.67b7ʒ39.4211.93a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d19.7911.76b109.4011.63b209.6912.02aP值P⁃value精粗比Foragetoconcentrateratio0.09370.0018作用时间Treatmenttime0.22420.0014精粗比ˑ作用时间Foragetoconcentrateratioˑtreatmenttime0.21140.0039㊀㊀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可以控制绵羊瘤胃内乳酸的数量,本试验中所用的复合益生菌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而枯草芽孢杆菌在益生菌制剂中常常以孢子的状态存在,当制剂进入动物肠道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复苏过来,消耗肠道中的氧气以及减弱氧化还原电势,创造出低氧或无氧的环境,可以使其他有益菌如乳酸菌㊁双歧杆菌和肠道球菌等更好地在肠道中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需氧菌的生长,从而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平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22,30-31]㊂赵效南等[32]给SPF鸡饲喂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了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促进了有益菌的生长,显著增加了鸡盲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㊂而且试验所用复合益生菌中的酿酒酵母也有被大量研究者们证明能够改善动物肠道的菌群结构㊁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对饲粮中的干物质㊁粗蛋白质㊁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㊂白永平等[33]在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的基础饲粮中添加300g/(d㊃头)的酿酒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奶牛对干物质的采食量,显著增加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奶中的乳脂率㊂杨东吉等[34]向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提高了粗蛋白质㊁粗脂肪和磷表观消化率,改变了仔猪盲肠微生物优势菌群的丰度,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的趋势,促进仔猪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显著增加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㊂本试验将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结合饲喂绵羊发现,复合益生菌对牛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2种主要的乳酸产生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这2种乳酸利用菌有显著的影响:复合益生菌在低精料饲粮条件下可以显著增加绵羊瘤胃中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且随着复合益生菌作用时间的增加,作用效果越显著;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使绵羊瘤胃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数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5244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2卷趋势,并未呈现当初设想调节乳酸利用菌群数量㊁缓解高精饲粮带来的潜在酸中毒的风险㊂本试验中,若只考虑饲喂复合益生菌时间长短的作用效果,可以看出绵羊饲喂20d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乳酸利用菌(嗜淀粉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有利于饲粮中纤维素的利用和降低乳酸的累积㊂这也与李晓斌等[35]通过对3 6月龄的伊犁马补喂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发现复合益生菌可以促进马后肠道纤维降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的建立,降低伊犁马粪中纤维和淀粉含量的研究结果相同㊂本试验绵羊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数量变化也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在低精料饲粮中复合益生菌显著增加了白色瘤胃球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在高精料饲粮中复合益生菌显著降低了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使饲喂20d时2组绵羊瘤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数量均达到一致水平,表明在低精料饲粮中复合益生菌的作用效果快且效果显著;在高精料饲粮中复合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效果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乳酸利用菌的作用规律相同㊂㊀㊀大部分的纤维降解菌在降解纤维素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的氢气(H2),甲烷菌能够利用H2和二氧化碳(CO2)合成甲烷(CH4),当H2在瘤胃内大量积累的时候,会抑制纤维降解菌的降解速率㊂本试验中,产甲烷菌和纤维素降解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说明在绵羊饲粮中添加该复合益生菌保证瘤胃中纤维降解速率不会降低㊂4㊀结㊀论㊀㊀本试验条件下,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相同的复合益生菌对有益菌群的影响趋势不同:在低精料饲粮条件下,饲喂10d可显著提高绵羊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饲喂20d后,除上述2种菌外,又显著提高了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㊁白色瘤胃球菌和总产甲烷菌的数量;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饲喂10d可显著降低绵羊瘤胃中白色瘤胃球菌㊁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总产甲烷菌的数量,饲喂20d后,上述微生物(除白色瘤胃球菌)数量又恢复到饲喂前的水平㊂从作用效果看,该复合益生菌在精粗比为3ʒ7的饲粮中起到的益生作用较好㊂参考文献:[1]㊀范利霞.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其对反刍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2]㊀张慧,朱宇旌,李方方,等.微胶囊益生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7,34(1):88-90.[3]㊀YANGKM,JIANGZY,ZHENGCT,etal.EffectofLactobacillusplantarumondiarrheaandintestinalbarrierfunctionofyoungpigletschallengedwith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K88[J].JournalofAnimalScience,2014,92(4):1496-1503.[4]㊀LIUCQ,ZHUQ,CHANGJ,etal.EffectsofLacto⁃bacilluscaseiandEnterococcusfaecalisongrowthperformance,immunefunctionandgutmicrobiotaofsucklingpiglets[J].ArchivesofAnimalNutrition,2017,71(2):120-133.[5]㊀付晓政,史彬林,李倜宇,等.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粪便中氨气产生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1):52-55.[6]㊀丁赫,刘旺景,敖长金,等.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1):324-333.[7]㊀王志成,赵春芳,赵俊国.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8(4):40-44[8]㊀李常瑞,冀国珍,谢明欣,等.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复合益生菌液添加量对蒙古绵羊瘤胃发酵体系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9):52-56.[9]㊀冀国珍,李常瑞,李晶晶,等.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添加不同益生菌种对瘤胃发酵体系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7,38(15):27-32.[10]㊀谢明欣,王海荣,杨金丽,等.酵母甘露寡糖对蒙古绵羊生长性能㊁血清免疫和炎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1):219-226.[11]㊀DENMANSE,MCSWEENEYCS.Developmentofareal⁃timePCRassayformonitoringanaerobicfungalandcellulolyticbacterialpopulationswithintherumen[J].FEMSMicrobiologyEcology,2007,58(3):572-582.[12]㊀CARBERRYCA,KENNYDA,HANS,etal.Effectofphenotypicresidualfeedintakeanddietaryforagecontentontherumenmicrobialcommunityofbeefcattle[J].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2012,78(14):4949-4958.[13]㊀STEVENSONDM,WEIMERPJ.DominanceofPre⁃votellaandlowabundanceofclassicalruminalbacteri⁃alspeciesinthebovinerumenrevealedbyrelative62449期谢明欣等: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quantificationreal⁃timePCR[J].Applied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2009,83(5):987-988.[14]㊀王晓旭.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微生态制剂的调控作用[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2.[15]㊀陈继发,匡佑华,康克浪,等.蒙脱石㊁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互作对蛋鸡血浆激素含量㊁卵巢繁殖相关基因表达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01):294-303.[16]㊀MRÁZEKJ,KOPEĈNYᶄJ.Developmentofcompeti⁃tivePCRfordetectionofButyrivibriofibrisolvensintherumen[J].FoliaMicrobiologica,2001,46(1):63-65.[17]㊀LIM,PENNERGB,HERNANDEZ⁃SANABRIAE,etal.Effectsofsamplinglocationandtime,andhostanimalonassessmentofbacterialdiversityandfer⁃mentationparametersinthebovinerumen[J].JournalofAppliedMicrobiology,2009,107(6):1924-1934.[18]㊀韩帅.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羊和绒山羊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19]㊀武瑞兵,苏蕊,张燕军,等.Real⁃timePCR法检测日粮中添加小黑麦干酒糟对肉牛瘤胃Prevotella属菌数量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2):1760-1766.[20]㊀吕莉华.瘤胃纤维降解菌Real⁃TimePCR荧光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21]㊀ZHOUM,HERNANDEZ⁃SANABRIAE,GUANLL.Assessmentofthemicrobialecologyofruminalmethanogensincattlewithdifferentfeedefficiencies[J].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2009,75(20):6524-6533.[22]㊀贾鹏,马涛,万凡,等.益生菌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9,40(1):54-59.[23]㊀符运勤,刁其玉,屠焰.益生菌对0 52周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2(15):8-12.[24]㊀张孝富,陈张华.益生菌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㊁养分消化率及有毒气体排放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0(8):25-28.[25]㊀甄玉国,秦贵信,赵巍,等.植物乳杆菌及其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13):68-72.[26]㊀PRADO⁃REBOLLEDOOF,DELGADO⁃MACHUCAJDJ,MACEDO⁃BARRAGANRJ,etal.Evaluationofaselectedlacticacidbacteria⁃basedprobioticonSalmonellaentericaserovarEnteritidiscolonizationandintestinalpermeabilityinbroilerchickens[J].Avi⁃anPathology,2016,46(1):90-94.[27]㊀廖灵通,李垚,孟玉玲,等.饲用益生素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6):45-50.[28]㊀付玉洁,郑从森,陈晓良,等.三种复合益生菌对菌群失调模型小鼠补偿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40(11):1055-1060.[29]㊀HUJ,LEEDJ,KIMYM,etal.Effectofdietarywithprobioticscomplex(B.subtilisandB.licheniformis)supplementationonreproductionperformance,nutrientdigestibility,bloodprofile,fecalnoxiusgasemission,andfecalmicroflorainlactationsowsandsuckingpig⁃lets[J].JournalofAnimalScience,2018,96(Suppl.2):49.[30]㊀田志梅,蒋宗勇,王丽,等.益生菌的功能及其在生猪养殖产业中的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3):1020-1030.[31]㊀郭照宙,崔红霞,武洪志,等.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7(6):26-28.[32]㊀赵效南,叶超群,常维山.枯草芽孢杆菌对SPF鸡肠道菌群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7(2):1-4.[33]㊀白永平,彭江红,白利军,等.酵母培养物对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6):51-54.[34]㊀杨东吉,张静静,朱随亮,等.酿酒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养分消化率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20,32(1):138-147.[35]㊀李晓斌,臧长江,谢景龙,等.补喂复合益生菌对3 6月龄伊犁马粪便纤维含量㊁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140-146.7244。

不同粗精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不同粗精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组成差异参 照杨胜 ( 9 ) 1 3主编 的饲料 分析手 册测 9 定各种 营养成分 , 冻干 的微生物样 品测定 干物质 和氨
基酸 组成 。微 生物样 品在 6t l C 下 10o水 解 o1 1 o /H 1 C 2 , 4h 转移定 容后过 滤稀 释 , 日立 L 8 0 在 一 8 0型氨基 酸
更 大。
关 键词 : 粗精 比 ; 胃微 生物 ; 基酸 瘤 氨
中 图 分 类 号 :8 7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9 1 2 1 )7 04 — 2 1 0 — 9 X(0 0 1— 0 6 0
瘤 胃微 生物对反 刍动物具 有重要 的营养学 意义 ,
《 同料工 业》2 1 ・00奄舅 3 簟第 1 1 7
曾 波
摘 要 : 中比较研 究了不 同粗 精 比 日粮 对 山羊 瘤 胃微 生物氨基 酸组成 的影响 , 文 结果表 明 , 液相微 生物和 固相微 生物 的氨基酸组成 有较 大差异 , 前者含有 更高比例 的天冬氨 酸 、 甘氨 酸和 丙氨 酸 , 者含 后 有更 高 比例的 亮氨 酸和苯 丙氨 酸等必 需氨基 酸 以及谷氨 酸和酪氨酸 。 粗料 比例增加增 大 了微 生物赖氨 酸和 脯氨 酸的含量 , 减 少 了蛋 氨酸和 酪氨酸 的百分含 量 , 但 尤其是 对与饲料 颗粒 疏松 结合 的细 菌影 响
1 试 验设计与 饲养管理 . 1
本 试验 选用 6只安装 瘤 胃瘘 管 的成年 浏 阳黑 山
自动分 析仪上测 定 氨基酸 , 上机条 件 为 : a型 阳离 子 N
羊『 重(88 1 ) g作为试 验动 物 , 体 1.±. k] 2 随机分 成 2组 , 交换 柱 (. mm 6 m)柠 檬 酸三 钠 缓 冲液 为 流 动 4 x 0m , 6

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及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内主要纤维素酶及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

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及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内主要纤维素酶及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
影 响 。本 研究 旨在 利 用 3 5二 硝基 水 杨 酸 比色法 、. 和尼 龙袋 法研究 不 同品质粗饲 料 日粮 及添 加酵母培 养物 对瘤 胃内几 种主要 的纤维 素酶 酶活和纤 维物质 降解 率 的影 响 。
赞 明 在 稻草 中添加 精料 后 , 胃内纤 维素 酶 活性 瘤
下降 , 以后 逐 渐 升 高 , 8h时 达 到 最 高并 保 持 平 稳 ; 到 滤纸 酶 活和 果 胶 酶活 与 粗 饲 料 品质 之 间 没有 明显 的 规 律 性 ; 添
加 酵 母 培 养 物 ( ) 能 够 增 加木 聚糖 酶 活 和果 胶 酶 活 , M 组 和 L组 滤 纸 酶 活 有 减 少 的 趋 势 , 差 异 均 不 显 著 YC 后 而 但 ( > O 0 ) 由本 研 究 可 知 : 试 验 组 随 着粗 饲 料 品 质 的 升 高 , 聚 糖 酶 活 有 增 加 的趋 势 ; 胶 酶 活 和 滤 纸 酶 活 P .5 。 3个 木 果 未 表 现 出一 定 的规 律 性 。添 加 酵母 培 养 物 后 有 提 高 木 聚 糖 酶 活 和果 胶 酶 活 的 趋 势 , 3个 试 验 组 的 DM 、 DF A N 、 DF 有 效 降解 率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增加 。 关 键 词 : 维 素酶 活 ; 纤 酵母 培养 物 ; 饲 料 品质 ; 粗 纤维 物 质 降解 率
1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动 物 .
组 和添加 3 %精料组 ) 9 问也 是差 异不 显著 。De o — hr
i E 研 究绵 羊在 饲 喂不 同纤 维含量 日粮 时 , 维 消 t。 y 纤
化率 在 日粮 间没有差 异 。这些研究 多是 在一定 精粗
维普资讯

不同亚油酸来源的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不同亚油酸来源的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饲料工业. 1年 反 动 营 与 料 增 2 《 刍 物 养 饲 》 刊 00
蚜 融 国 国 鬟 酶 营 翰 飚 固 翳
刘大 森 曹 秀青 刘 立成 摘 要 : 究探讨 日粮 添加 花 生油 、 研 玉米油和 大豆油 对绵 羊瘤 胃发酵和 营养物质 表观 消化 率的影
响。选取 4只雄性 、 健康且安装有永久性瘤 胃瘘 管的成年 东北半细毛羊× 陶赛特 杂交绵羊, 体重(o 1k , 4 - ) g采 _ I -
3个加 油组亚油酸 水平一致 。结 果表明 : 添加 植物 油后 , 对绵 羊瘤 胃液 p H值 、 H一 N N浓度 、 F V A没有 影
响 ( > . ) 花 生 油 处 理 组 原 虫数 量 比 对 照 组 降 低 了 4 .8 P 0 5 , 米 油 和 大 豆 油 处 理 组 原 虫 数 P05, 0 21%( < . )玉 0
但是 植物油 的应用 在反 刍动物 日粮 中存 在两 面性 , 当
添 加量 过多 时可 能会 影 响瘤 胃发 酵 和 动物对 营养 物
质 的利用率 。Jn i I ekn sj 报道反 刍动 物 日粮 添加植 物 油
注 :D 代 表 未 检 测 出 , 表 同 。 N 下
可 显著 降低纤维 消化 率 , 可导 致 V A产量下 降 , 并 F 降 1 试验动 物与试验 设计 . 2 低 乙酸与丙 酸的 比例 。 过这种 影响与 日粮脂肪 及纤 不 试 验选 取 4只雄性 、 康且安装 有永久 性瘤 胃瘘 健
曹 秀青 ( 通讯 作 者 )刘立 成 , 及 通 讯 地 址 同第 一作 者 。 、 单位
收 稿 日期 : 0 0 0 — 3 2 1— 8 0
★ 黑龙 江省 教 育 厅 项 g( 1 1 0 5 l 15 12 )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绵羊的育肥效果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绵羊的育肥效果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绵羊的育肥效果赵祥;董宽虎;王永新;朱慧森【期刊名称】《山西饲料》【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试验对舍饲条件下绵羊利用精粗比例为6:4(TMR1)、5:5(TMR2)、4:6(TMR3)的全混合饲料(TMR)的育肥效果、经济效益、养分消化、降解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1)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供试羊每增重1克需13粮干物质量分别为17.66g、4.84g、4.54g、6.39g,试验Ⅱ组的饲料利用率最高;(2)经过60天的育肥,对照组的经济效益出现负值,试验Ⅱ组的全期效益最高,比对照组提高143%(P0.01),比试验I组效益提高32.4%(P0.05),与试验Ⅲ组提高62.16%(P0.01);总之,全混合饲料育肥绵羊效果均优于农民传统饲养方式,精粗比例为5:5的全混合饲料效果最佳,精粗比例各为50%的TMR,既有利于粗料的利用,又能有效地利用精料达到育肥的目的。

【总页数】4页(P33-36)【作者】赵祥;董宽虎;王永新;朱慧森【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5【相关文献】1.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浓度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J], 高林青;占今舜;胡耀;钟小军;杨群;胡利珍;霍俊宏2.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对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徐文慧;褚洪忠;芦文圆3.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努比亚山羊肉品质、血清指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J], 占今舜;霍俊宏;胡耀;钟小军;武艳平4.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育肥期藏羔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J], 周力;李雪清;彭秀秀;王静;侯生珍;桂林生5.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育肥期藏羔羊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周力;侯生珍;杨葆春;雷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进展韩璐璐;丛玉艳【摘要】Protein is 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ruminants, different levels of dietary protein can make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chang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ab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dietary protein on rumen pH, NH3-N, VFA concentration and on rumen microbial flora composi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蛋白质是反刍动物的必需营养素,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使瘤胃发酵参数发生改变。

本文就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瘤胃pH、NH3-N、VFA的浓度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粗蛋白;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作者】韩璐璐;丛玉艳【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5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发酵室,日粮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的发酵产物为宿主机体提供蛋白质和能量。

瘤胃与瘤胃微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

日粮不同水平的粗蛋白在瘤胃内降解的产物浓度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瘤胃微生物对含氮物质的要求也不同。

蛋白原料资源相对紧张,添加过量,可引起乳脂率降低和相关代谢病的发生;添加不足,影响日粮消化率和生产性能[1]。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羊小肠养分吸收率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羊小肠养分吸收率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羊小肠养分吸收率的影响陈傲东;尹华;牛露;郑猛;甘麦邻;刘晨黎;陈道富;高巍【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育肥羔羊小肠养分吸收率的影响。

选用体重30 kg左右,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3只哈萨克育肥羊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采用醋酸镱(Yb‐Ac)、锂铬乙二胺四乙酸(LiCr‐EDTA)分别作为消化道固相和液相食糜标记物测定小肠食糜流量。

结果显示,增加全混合日粮中CP水平可显著提高育肥羊N的进食量、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和N沉积(P<0.05),显著提高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对小肠食糜流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日粮CP水平对十二指肠食糜除EE和嘌呤外的营养成分流量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仅对回肠食糜中CP、粗灰分(Ash)、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的影响显著(P<0.05),且对CP、Ash、DM 、NDF和ADF的小肠吸收率影响显著(P<0.05)。

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增加日粮CP水平对其在育肥羊体内的消化利用奠定基础。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the nutrient absorbability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lambs .Three Kazakh lambs (30 kg body weight) fitted with permanent ruminal ,duodenal and ileal fistula were selected .3 × 3 Latin square design was adopted . A dual‐phase marker system with LiCr‐EDTA and Yb‐Ac as the liquid‐phase or particulate‐phase digesta flows maker wa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true digesta flows at duodenal and ileal fistul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ogen intake ,total trac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N deposition ,the apparent diges ti‐bility of dry matter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significantly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P<0 .05)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ntestinal digesta flows (P>0 .05) .Increasing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ost part of nutrients of duodenal digesta except fat and purine (P<0 .05) ,while it only significantly effected CP ,Ash ,dry matter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of ileal digesta flows (P<0 .05) .In addition ,intestinal absorbability of nutrients ex‐cept for CP ,Ash ,dry matter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P<0 .05) .The test provided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the digesti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lamb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8【总页数】7页(P1998-2004)【关键词】养分;流量;小肠吸收率;哈萨克羊【作者】陈傲东;尹华;牛露;郑猛;甘麦邻;刘晨黎;陈道富;高巍【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新疆地区肉羊养殖中利用农作物秸秆和棉籽壳等作为最主要的粗饲料。

不同精粗比底物下添加复合营养调控剂对绵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不同精粗比底物下添加复合营养调控剂对绵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不同精粗比底物下添加复合营养调控剂对绵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梁静;张文举;王博【摘要】为了探讨复合营养调控剂在不同精粗比条件下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因素一设4个水平发酵底物,分别是粗料组(工组);粗料+基础精料组(Ⅱ组);粗料+基础精料+复合配方1组(0.30%苹果酸、0.06%半胱胺、0.08%糖萜素)(Ⅲ组);粗料+基础精料+复合配方2组(0.60%苹果酸、0.12%半胱胺、0.16%糖萜素) (Ⅳ组),同时另设5个水平精粗比饲料(3∶7、4∶6、5∶5、6∶4、7∶3).培养72 h采样并测定培养液pH、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精粗比增加,pH和NH3-N浓度下降,且精粗比为4∶6时,试验Ⅲ组较Ⅱ组、Ⅳ组分别降低3.23%、2.22% (P>0.05);乙酸浓度、乙/丙、甲烷排出等随着精料比增加呈下降趋势,丙酸呈升高趋势.在不同精粗比条件下,补饲精料组.之间pH、NHs-N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精粗比增大,pH、NH3-N浓度呈下降趋势,发酵产气量呈上升趋势.与补饲基础精料组相比,基础精料中添加以苹果酸、半胱胺、糖萜素配制而成的复合营养调控剂可降低发酵液中NH3-N浓度、乙酸浓度、乙/丙值、甲烷排出量,同时升高丙酸浓度,改善瘤胃发酵类型.【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精粗比;复合营养调控剂;体外发酵;绵羊瘤胃【作者】梁静;张文举;王博【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苹果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能量形成途径比葡萄糖形成过程短,可增加乳酸的利用及细胞内反刍兽新月单细胞菌合成的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同时苹果酸可作为电子的受体,与甲烷产生菌竞争H,使甲烷生成量下降[1]。

日粮不同蛋白质来源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日粮不同蛋白质来源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日粮不同蛋白质来源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王洪荣;王梦芝;曹恒春;李国祥;徐爱秋【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09(021)006【摘要】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study the variation in the amino acid (AA) profile of microbial fractions obtained after feeding 4 kinds of dietary protein feedstuffs to Xuhuai Goat. Four goats fitted with rumen cannula were used in a 4×4 Latin square design. And artificial die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itrogen source: group A (feather meal group), group B (corn gluten meal group), group C (soybean meal group), and group D (fish meal group). Results showed that, yields of microbial crude protein (MCP) varied with dietary protein, and the lowest was in group A (10. 765 0 mg/mL),while the highest was in group C (13. 975 0 mg/mL) (P<0.01). The microbial AA-N ratio was also alerted by dietary pro-tein. Group C recorded the lowest value, and the opposite was found in group D that recording the highest peak. Furthe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A-N ratio (Y) had a negative/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acteria (X1)/protozoa (X2) group,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 15. 469-10. 098X1 + 1. 498X2(R2= 0. 944). It was also observedthat,across all rat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rotozoa and bacteria in AA content for some but not all amino acids. Such as protozoal V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acterial; while bacterialL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otozoal. Additionally, within each microbial frac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AA were found a-mong rations. For bacteri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Arg only (P,(0.05); for protozoa, Met, Leu and H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nd the variations of AA were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some degree. It was concluded that yields, AA-N ratio, and AA profile of ruminal MCP were all affected by dietary protein.%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及其氨基酸(AA)组成模式影响的规律.以4只瘘管山羊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组(羽毛粉组)、B组(玉米蛋白粉组)、C组(豆粕组)和D组(鱼粉组)4个组,进行4×4拉丁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饲料显著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的量,以豆粕组最高,为13.975 0 mg/mL,羽毛粉组最低,为10.765 0 mg/mL(P<0.01).微生物蛋白中AA-N的含量也受蛋白质来源的影响,豆粕组AA-N比例最低,而鱼粉组最高.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AA-N的含量与细菌(原虫)蛋白有负(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469-1.098X1+1.498X2(R2=0.944).研究还发现微生物蛋白的AA组成模式在不同蛋白质处理以及微生物区系间有差异.原虫蛋白的Val含量高于细菌,而细菌蛋白的Lys含量则高于原虫.细菌蛋白的Arg含量,原虫蛋白的Met、Leu和His含量在各组间差异显著.AA的变化与微生物类群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日粮蛋白质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从组成都有一定的影响.【总页数】12页(P834-845)【作者】王洪荣;王梦芝;曹恒春;李国祥;徐爱秋【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相关文献】1.日粮不同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与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的影响 [J], 魏德泳;朱伟云;毛胜勇2.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日粮对山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J], 王洪荣;张洁3.不同NDF/NFC比的日粮对山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J], 赵国琦;贾亚红;陈小连;孙龙生;赵健亚;周为琴;郭玉华;刘墨祥4.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J], 周勃;冯仰廉5.不同粗精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J], 曾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粮精粗比对羊瘤胃微生物、环境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日粮精粗比对羊瘤胃微生物、环境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日粮精粗比对羊瘤胃微生物、环境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徐晓娜; 李文立
【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适宜的精粗料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潜在的益处。

综述了不同的日粮精粗比能通过调节羊瘤胃液pH值,调控瘤胃微生物种类、数量,影响瘤胃液氨态氮(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影响抗氧化指标,从而提高饲料降解率和机体免疫力。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徐晓娜; 李文立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32; S826
【相关文献】
1.麦秸型粗饲料日粮不同精粗比对瘤胃内环境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J], 杨艳玲;张福寿;高智莹;高腾云
2.不同粗饲料日粮对细毛羊消化率的影响 [J], 邱晓蕾
3.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 [J], 王加启;冯仰廉
4.瘤胃微生物组成、日粮与饲料消化率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利平;毛华明
5.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和细菌数的影响 [J], 永荣;姜向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瓣胃上皮生长的差异性研究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瓣胃上皮生长的差异性研究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瓣胃上皮生长的差异性研究卢劲晔;赵怀宝;顾蓓蓓;冯晴;张磊;许君;沈赞明【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瓣胃上皮生长的差异性.试验选用健康的青年波杂山羊16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纯粗料(PS组,n=8)、粗料加精料(PSC组,n=8).饲喂42 d后,发现PSC组山羊瘤胃干重显著高于PS组(P<0.05);与PS组相比,PSC组山羊瘤胃上皮颗粒层和棘突层细胞总层数显著升高,而PSC组瓣胃上皮颗粒层和棘突层细胞总层数显著降低(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PSC 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PS组(P<0.05);而PSC组山羊瓣胃上皮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PS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精料可加速瘤胃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瘤胃上皮细胞生长,阻滞瓣胃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瓣胃上皮细胞生长.【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精粗比;瘤胃;瓣胃;生长【作者】卢劲晔;赵怀宝;顾蓓蓓;冯晴;张磊;许君;沈赞明【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连云港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连云港 222300;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S826反刍动物的胃是复胃,由4个胃室组成,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其中,瘤胃与瓣胃为反刍动物主要的消化吸收场所。

日粮添加精料比率对反刍动物前胃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山羊与牛的研究中发现,与单纯饲喂粗料日粮相比,添加精料饲喂可以提高瘤胃重量,促进瘤胃乳头发育,增大瘤胃乳头横切面积[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粗精比日粮对绵羊小肠中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利用的影响赵国琦1,孙龙生1,刘大林1,刘向阳1,Natashima Y 2(1.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江苏扬州225009;2.Facult y o f A g ricult u re ,I w ate U ni versit y 025,J a p an )摘要:用4只装有瘤胃瘘管、十二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的去势(公母各半)萨福克羊体重平均为(45.5±5.2)k g ,在不同粗精比日粮条件下,研究瘤胃细菌、纤毛虫体蛋白质在小肠内的利用率。

结果表明:到达十二指肠的瘤胃细菌和纤毛虫的量,随日粮中精饲料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减少(P <0.05)。

与此相反,过瘤胃饲料蛋白质的量则显著增加(P <0.05)。

小肠内的细菌利用率显著受日粮变化的影响,而纤毛虫利用率则不易受日粮影响且显著地高于细菌的利用率(P <0.05)。

小肠内被吸收的细菌和纤毛虫对微生物氮的贡献率在全试验组中平均为50%。

关键词:小肠;细菌;纤毛虫;利用率;蛋白质;绵羊中图分类号:S 826.5;Q 936文献标识码:A反刍动物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主要由过瘤胃饲料蛋白质和来自瘤胃的微生物体蛋白质组成。

瘤胃微生物的产量一直为众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但是所提及的微生物体蛋白质多泛指细菌体蛋白质,而忽视了纤毛虫的营养作用。

故而,对纤毛虫蛋白质在小肠中消化吸收利用的报道很少,这也导致了对进入小肠内微生物蛋白质量的正确评价以及对其营养作用和价值的准确判断,进一步影响到对寡肽和氨基酸营养作用的研究。

为此有必要对小肠中细菌和纤毛虫的营养作用做更详细的研究。

本试验旨在利用去势萨福克羊,对不同日粮条件下绵羊小肠中细菌和纤毛虫的营养作用进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试验动物为4只平均体重(45.5±5.2)k g 的成年去势(♂♀各半)萨福克羊。

每只羊分别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T 型瘘管和回肠末端T 型瘘管。

试验饲料:粗饲料为鸭毛草(R ),精饲料为专用配合饲料(C ),以R :C 比分别为10:0、7:3、5:5、3:7的比例配合,并分为4组,每天按体重的2%饲喂2次。

饲料干物质中的有机物质(OM )、粗蛋白质(CP )以及中性洗涤纤维(NDF )含量,R 中为91.8%、16.6%和65.9%;C 中为95.8%、12.5%和14.8%。

1.2消化道内容物样品的采集11卷增刊动物营养学报Vol.11,Su pp le.,222~2271999年12月AC TA ZOON U TR IM EN TASIN ICADec.1999OM R 和CP R 分别表示瘤胃内可消化有机物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

a -c :同行数据上标字母不相同表示差异显著(P <0.05),下表同。

1.2.1瘤胃微生物的分离:借助瘤胃瘘管取瘤胃液,纱布过滤后用离心法进行分离,将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纤毛虫冻干制样。

1.2.2十二指肠内容物和回肠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借助于十二指肠T 型瘘管,饲喂后12小进连续取样,每隔7天取一次,共取3次,每次总量的2倍即为一天24小时的流量,冻干制样。

回肠内容物在十二指肠内容物采集完4周后借助于回肠末端T 型瘘管进行采集,方法同十二指肠内容物。

并且从瘤胃瘘管投入铬(Cr ),计算其回收率,对内容物流量进行了校正。

1.3项目分析及统计处理1.3.1项目分析:饲料、十二指肠和回肠内容物、瘤胃细菌和纤毛虫的总氮(TN )含量应用凯氏定氮法;瘤胃细菌体的二氨基庚二酸(DA PA )采用Cerkawski (1974)的方法测定;纤毛虫的磷脂酰胆碱(PC )采用藤野(1990)的方法进行测定。

1.3.2瘤胃细菌和纤毛虫体的十二指肠、回肠流入量的计算细菌DM (g /da y )=[十二指肠DM (g /da y )×十二指肠内容物中DA PA (m g /g DM )]/细菌体中DA PA (m g /g DM )纤毛虫DM (g /da y )=[十二肠DM (g /da y )×十二指肠内容物中PC (m g /g DM )]/纤毛虫体中PC (m g /g DM )1.3.3:整个试验按4×4拉丁方法进行,数据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后,采用Tuke y 法进了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2.1瘤胃微生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和回肠内容物的TN 、DAPA 、PC 浓度由表1看出,瘤胃细菌的DA PA 浓度随着日粮中精饲料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地增加(P <0.05),TN 变化的差异不显著,精饲料水平最高组的TN 最低。

由表2看出,十二指肠内容物、回肠内容物的TN 、DA PA 、PC 浓度有随着日粮中精饲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大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2.2DM 、TN 的消化道内流入量2.2.1DM 流入量在表3中,7:3组的十二指肠内DM 流入量最高,而5:5、3:7组随着日粮饲料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地减少(P <0.05)。

回肠内容物占十二指肠内容物的比例10:0组为84%,7:3,5:5和3:7组显著减少(P <0.05),分别为67%、69%和59%。

2.2.2TN 流入量在十二指肠内容物中,7:3组的TN 和项目Items处理组Treat memt s 5.97.1a71.02.0b70.8a19.26.56.5b72.52.3b62.2ab21.16.86.2bc65.33.1a61.0b20.96.26.8ab70.32.0b63.9ab22.710:07:35:53:7表1在不同粗精比的日粮条件下绵羊瘤胃微生物的总氮、二氨基庚二酸以及磷脂酰胆碱浓度变化T able 1.Mean v al ues o f tot al nit ro g en ,2,6-di am i no p i melic aci d an d p hos p hati d y lcholi ne concent rations o f m icroor g anis m f rom t he ru men o f shee p f ed diets w it h di f f erent orchard g rass ha y:concent rate ratiosOM R /CP R1瘤胃p H Rumen p H 细菌BacteriaTN (m g /g DM )DA P (m g /g DM )纤毛虫ProtozoaTN (m g /g DM )PC (m g /g DM )增刊邓卫东等:添加肉牛补充料对生长牛生产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223表2在不同粗精比日粮条件下绵羊消化道内容物总氮、二氨基庚二酸和磷脂酰胆碱浓度变化T able 2.Concent rations o f tot al nit ro g en ,2,6-di am i no p i melic aci d an d p hos p hati d y l choli ne o f di g est a i n di g esti ve t racts o f shee p f ed w it h diets i n di f f erent orcherd g rass ha y :concent rate ratios37.30.371.4521.00.270.1939.90.401.2523.60.400.2243.20.461.3424.00.490.2446.00.501.5328.50.470.28项目Items10:07:35:53:7处理组Treat memt s 十二指肠Duodenum (m g /g DM )TN DA PA PC回肠Ileum (m g /g DM )TN DA PA PCDM 的流入量变化趋势相似,高于其它组;5:5~3:7组则随着日粮精饲料水平的提高TN 流入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P <0.05);回肠内容物也有相同的趋势(P <0.05),并且其N 流入量占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量的比例以10:0组为46%,显著地(P <0.05)高于其它组(39%~37%)。

2.3瘤胃微生物的十二指肠、回肠流入量细菌在7:3组中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流入量分别为95.0和65.0g /d ,分别显著地高于其它组,并且7:3~3:7组随着日粮中精饲料水平的提高,各流入量显著地减少(P<0.05,表4)。

纤毛虫的十二指肠、回肠内流入量随着日粮中精饲料比例的提高而显著地减少(P <0.05),回肠内流入量约为十二指肠的1/10,纤毛虫N 的流入量也和纤毛虫的流入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P <0.05,表4)。

2.4小肠内的瘤胃微生物、过瘤胃饲料蛋白质的吸收量由表5看出,在小肠中微生物氮和过瘤胃饲料蛋白质的吸收量,随着日粮中精饲料比例的提高分别显著地减少(P <0.05)和增加(P <0.05)。

项目Items 处理组Treat memt s 10:07:35:53:7447.6b(100)374.4a(84)16.78b(100)7.80a(46)0.16(100)0.10(63)0.66(100)0.07(11)483.6a(100)323.2b(67)19.38a(100)7.64a(39)0.19(100)0.13(68)0.61(100)0.07(11)375.2c(100)258.4c(69)16.19b(100)6.18b(38)0.17(100)0.13(76)0.50(100)0.06(12)324.3d(100)190.4d(59)14.92c(100)5.44b(37)0.16(100)0.09(56)0.50(100)0.05(10)DM (g /da y )十二指肠Duodenum 回肠IleumTN (g /da y )十二指肠Duodenum 回肠IleumDA PA (g /da y )十二指肠Duodenum 回肠IleumPC (g DM/da y )十二指肠Duodenum 回肠Ileum表3在饲喂不同粗精比日粮条件下绵羊肠道内食糜的干物质、总氮量、二氨基庚二酸以及磷脂酰胆碱的浓度变化(4只羊的平均值,以40k g 体重计算)T able 3.Flow am ou nt o f d r y m at ter ,tot al nit ro g en ,2,6-di am i no p i melicaci d an d p hos p hati d y l choli ne i n t he s m all i ntesti ne o f shee p f ed w it h diets i n di f f erent orcherd g rass ha y :concent rate ratios(Means o f f ou r shee p ,based on 40k g bod y w ei g ht )224动物营养学报第11卷小肠氮的总吸收量从10:0组的8.89g /d 到7:3组的11.74g /d 显著地增加(P <0.05),而后显著地减少到3:7组的9.48g /d (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