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合集下载

2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与地貌)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

2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与地貌)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
丹霞地貌
远古的红色砂岩沉积 随地壳上升后经风化剥离 和流水侵蚀形成丹霞地貌
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的
形成一般需要二大条件:可
溶性岩石〔石灰岩〕和暖湿
气候
喀斯特地貌
一、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侵蚀作用
讨什ab、、么论黄外:降力(土1水)作黄土集用土层中下高形原深在成千厚夏的沟,秋?万土壑季流的水质,黄侵疏多土蚀松暴地作貌雨用主要是在 (c2、)简植单推被测破黄坏土地严貌重是如何形成的?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1.注意风化与侵蚀两种作用的差异。 风化是指岩石多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与风无关。 侵蚀那么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 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2、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颗粒大的先堆积
风力吹扬起沙,当风力减弱,沙尘便会沉落,由于沉积物质不同,有的地 方成为沙漠,有的地方成为黄土,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 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形成沙丘。沙丘是沙漠的根本形态。假设果没有 植被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成为移动沙丘。掩埋农田村舍,破坏交通。
一、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固结成岩
即颗粒大的、比重大的先沉积 即颗粒小的、比重小的后沉积
黄河三角洲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 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流 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 洲和冲积扇,这里土壤肥沃,灌 溉便利,良好的农业区。
一、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堆积作用
风向
迎风坡
缓坡为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示 意图(侧视)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俯视)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 形 成 的 先 后 次 序 : 构 成 尖 顶 山 的 玄 武 岩 、 构 成 平 顶 山 的 玄 武 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 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 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 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 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 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形成沙滩等
性)
滨海地区
2.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 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 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主要是__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__。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有哪些?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 作用
温度、水、 __生__物__
使岩石发生_崩__解___、 _破__碎___;为其他外力作用 创造条件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侵蚀 水、_冰__川___、 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
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 发时期。

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其地貌(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其地貌(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海水堆 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使泥沙 海滨地区,如广西北海银滩、海南三
发生堆积,形成海滩、沙坝等
亚亚龙湾海滩

拓展提升-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
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
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
归纳提升
2.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
风力侵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 干旱、半干旱地区,如蒙古高原的戈壁、
地、风蚀柱、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等 新疆的雅丹地貌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
湿润、半湿润地区分布普遍,如黄土高原
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针对练习
河流下切指的是因河床物质受到持续水流侵蚀作用而使河底高程(海拔)下降的现
象。在山区随着河流下切深度增大,河道常出现含有巨大的漂石(直径可达1米以上)
的堆积体。下图示意汶川地震后岷江河谷的主要堆积体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汶川至都江堰堆积体多,主要是因为该河段(A)
形态
拓展提升-火山地貌
1.火山概述
(1)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
地壳的薄弱处喷出而成。
(2)组成:
火山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3)火山喷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弊: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第21页/共46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审题突破】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题干材料:“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可知: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①__浅__, 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②__大__,反之, 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隆起和凹陷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第6页/共46页 考点一
第27页/共46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 __花__岗__岩__(最常见) 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_玄__武__岩__和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 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 岁月,沉积、__固__结__为岩石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
[知 识 整 合]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_。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呈现】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壳物质循环。

【素养目标】 1.联系海陆、湖陆交界地带的一些典型地貌的形成,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角度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分析内、外力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综合思维)2.结合区域气候、水文特征,从区域的视角解释地貌的形成原因。

(区域认知)3.动手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分小组探讨典型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知|识|梳|理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①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②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③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④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拓展] 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⑤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⑥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⑦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⑬平缓侵蚀作用水、⑧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⑨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⑩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⑪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外力减弱或遇被搬运的物质⑫堆积下来作用到障碍物[提醒] 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遭到破坏,形成许多松散物质,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力无关。

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二者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甘肃河西期中)图甲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乙中的( )A.甲B.乙C.丙D.丁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活灵活现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答案】1.B 2.D马里亚纳海沟(11°21′N,142°12′E)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6 000万年前。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 )A.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洋盆4.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 )A.地中海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D.喜马拉雅山【答案】3.B 4.B(2019·广东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5题。

5.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B(2019·河北唐山检测)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矗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7.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积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6.A 7.C(2019·山东日照一模)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觉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闻名的长白山浮石。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8~9题。

8.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倒塌9.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答案】8.A 9.D(2019·保定模拟)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3张PPT)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3张PPT)
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2分)
•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 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海水堆积地貌
冰川堆积地貌
分选性差
高山冰川向下运动时,把地表物质刨掉并带走,下降到一定高 度时,冰川融化,因此携带的大小石块被散落到原地,形成了图中 的景观。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冷
沉积物固 成
岩浆岩 却
结岩

沉积岩

变质 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 生作用
岩浆
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单向), 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2)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 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
堆积作用——冰川堆积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
成因:在风向较为固定的沙漠地区,沙粒在风力作用 下被搬运,当风速减弱,搬运能力下降,或前方有障 碍物,大量沙粒堆积下来。
风力堆积地貌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 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 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 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分选性好
外力作用(P70)
对地貌的影响
沙地 湖泊 沙山
102°25´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 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上图所示)。
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4分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 升高,风力减弱,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所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2分)
外 地球外部 风化 侵蚀 总趋势是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

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
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
容易崩解破碎。


物理风化示意图
1、风化作用
概念: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 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作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我国东部海岸带和西北干旱区
2.盐的风化作用——盐风化 大本131页 盐风化作用是指雨水或海水等含盐水分(溶液)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 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露头表面矿物颗粒、碎片或部分盐晶 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一般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因物质脱落,易形 成各种形态的风化凹穴,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风 化时间越长,风化穴越大。 (1)要形成盐风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 可溶性盐类物质、含有孔隙的岩石、干湿交替的环境、蒸发旺盛 (2)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盐风化 现象。与西北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形成的风化穴的大小有何特点? 提示 沿海地区形成的风化穴小。
岩浆活动(火山喷发)
一、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 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 冰川作用
B. 化学溶蚀
C. 河流侵蚀
D. 风力侵蚀
12. 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D
A. 花岗岩区
B. 变质岩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总复习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
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 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材料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可知,该岛为火山岛。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C
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 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主要的沉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重庆文综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 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 照片。读图,完成(1)~(3)题。
(2)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不是一回事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
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而风力作用是指由风
而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外力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主要的岩石类型
A 为 侵入型 喷出型 沉积
岩浆岩,B为
岩浆岩,C为
1.能量来源:主要

高三地理复习_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三地理复习_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下列两幅是比例尺相同的同一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地 质图,读图判断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读下图,回答12-13题
3、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中所示方案中, 构造稳定、地基稳定结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图四种地基构造不是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5、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河流的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体相对位移 D.岩石受张力作用 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6.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 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例2.向下钻探至①②③层时,探测到地下水、石油 和天然气,则①②③层分别是?(05全国文综)
① ② ③
练一练
1.某城市要修建一条东西向地铁,下图是该城市的 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名工程师,请你对以下问 题进行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意见: (1)甲和乙两处分别属于哪种褶皱形态? (2)该褶皱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褶皱构造上 覆盖的岩层是如何形成的?
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地壳运动的类型 地壳 运动 运动形态 产生地貌 关系
水平 运动
垂直 运动
水平挤压隆起, 水 平 形成巨大的褶皱 运动和垂 山系;水平断裂, 直运动相 形成裂谷或海洋。 伴发生, 主要以水 平运动为 地表高低 主,垂直 起伏和海 运动为辅。 陆变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含解析

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地表形态塑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地质作用。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热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1)地壳运动:1运动形式:A.水平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B.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两种方向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岩浆活动:1形式: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

而喷出岩又分为裂隙式(线状)喷发或中心管道式(点状)喷发。

(3)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二)作用主体: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三)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1.风化: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温度、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进行分解,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

注意:风化不过多与风联系,风化之后的产物我们称之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

【类型】1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分:热力风化;冰劈作用。

2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

在干燥的环境中,以物理风化为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

3生物作用: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

主要有: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
流水沉积、风力堆积、海浪沉积均遵循以 上规律,而冰川沉积则为杂乱堆积。
黄河三角洲
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平面上呈扇形; 从扇顶到扇缘,地势由高变低,沉积 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风积地貌
风中携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等高线示意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伴随着明显的化学风化)。
这些作用可使岩石硬度减弱、密度变小或体积膨胀,促使岩石分解。 主要发育在潮湿、温暖环境中,作用广泛而强烈,是自然界主要风化作用之一。
化学风化之氧化作用
(3)生物风化 也称根劈作用
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 有机酸。生物风化不仅在于引起 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还在于 它形成了一种既有矿物质又有有 机质的物质——土壤。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7.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
成因是 ( B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1.(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沙漠地区尤为明显)
球状风化是热力风化的形式之一
岩石出露地表时,由于棱角突出, 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 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 球形。(石蛋地貌)
冻融作用(冰楔/冰劈作用) 冻融风化: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 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 形成了大量的碎石。

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__重在理解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__重在理解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19·山东济宁期末)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是1963年火山喷发时形成的,最高海拔155米,岛屿四周由火山灰组成,中部是较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

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面图一为岛屿位置,图二为岛屿照片。

据此完成1~2题。

1.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岩(玄武岩)。

2.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位于冰岛南部,应位于大西洋,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形成该岛,所以该岛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处,故B项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A.侵蚀、侵蚀B.侵蚀、堆积C.堆积、侵蚀D.堆积、堆积答案B解析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

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推测甲区域为风蚀坑;乙区域位于沙丘东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堆积,B项正确。

4.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答案C解析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侵蚀侧为迎风地带,堆积侧为背风地带。

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一侧,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项正确.(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莫赫悬崖(见图)位于爱尔兰西海岸,是欧洲最高的悬崖,绵延8 km,远眺大西洋,非常壮观.悬崖的石灰岩基底是由无数细小海洋生物的骨骼在3亿年前堆叠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
溶蚀 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 渗漏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
冰蚀洼地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主要的沉积作用及形成地貌
沉积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影响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 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 地貌的影响。
变 质 作 用
塑造
2.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
过程。 3.应用:运用内外力作用 解释地貌的形成。
侵 蚀 作 用
堆 积 作 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高低不平 。 3.结果: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深 度 解 读 ]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
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岩层运动方向
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侵蚀作用
冰川 、空气等 水、______
搬运作用
流水 、冰川等 风、______
地貌 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______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3.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
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
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 如图所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深 度 解 读 ]
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地貌
侵蚀类型
风力侵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
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如, 雅丹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如,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 千沟万壑)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 地区(例如,桂林山水、路 南石林)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情概览· 备考定向
考纲解读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命题研究
内容探究:地壳物质
营造地表形 态的力量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0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Ⅰ,10~11题,8分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 2014课标Ⅰ,36(1)题,6分
因素 2013课标Ⅱ,36题,22分
选择题 循环图的阅读、各种 综合题 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 原理、内外力作用在
举例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①它们相伴发生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一 对内力作用概念的理解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 地区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形成冲积扇(出 流水沉积 山口)、三角洲 颗粒大、比重 (河口)、冲积 大的先沉积, 平原(中下游) 颗粒小、比重 风力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例如,黄河三角洲、恒 河平原等)
形成沙丘和沙漠
边缘的黄土堆积
小的后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考点一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解析 图中显示,Ⅱ处是断层,Ⅳ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
作用所致。 答案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
[知 识 整 合 ]
太阳辐射能 。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风化作用
因 素
生物 温度、水、______
[知 识 整 合 ]
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的热能。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褶皱山脉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_________ 海陆变迁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________ 喷出地表 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岩浆只有__________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1.(2013· 广东文综,1)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
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C.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 D.风化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审题突破】
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
山地
褶皱
内力
答案
B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命题角度二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2.(2011· 山东文综,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 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不同地域的表现。重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山地的形成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 2014课标Ⅰ,4~6题,12分 布的影响 选择题 点关注地质剖面图的 判读。 形式探究:选择题和 综合题的考查形式并 河流地貌的 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 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 - - 存。难度系数在0.55左 右,分值为4~8分。 热点探究:河流地貌, 虚拟地质剖面图。
考点二
考点三
3.我国主要的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貌 (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 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 景观地貌。 (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
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
作 用 崩解和破碎 ;②为其他 ①使岩石发生_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提供条件 风化产物 进行破坏; 地表岩石 及其_________ ①对_________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 侵蚀 地貌 原地形成______ 风化或侵蚀 的产物;②为_____ 堆积 ①移动____________
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
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 种类型。 (4)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 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