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及训练方法•大动作•身体肌肉活动的行为。
•大动作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较大幅度的动作,例如翻身、坐立、爬行、走、跑、跳、钻、投、抛、攀等。
•一、为什么说大动作训练很重要•粗大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大脑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
•粗大动作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协调性•粗大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平衡感的建立,对宝宝自信心的培养和独立性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大动作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周岁以内小儿大动作的发育可大致概括为:二抬、三翻、六会坐、七滚八爬九扶立、一周岁会走。
2•整个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
3•从整体到分化。
初生婴儿的动作是全身性,笼统的,泛化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比如,新生儿的体态呈蛙状,四肢屈曲于身体两侧,有需要时,总是全身运动,不论是愤怒的哭,还是高兴的笑,也不论是想吃奶,还是想睡觉,总是四肢挥动。
4•从上部到下部。
初生婴儿早期首先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追声追人的转头,觅食活动等,其次是躯干部的扭动,上肢挥动,下肢踢蹬,最后才发展到脚部动作——走。
5•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首先出现头部、躯体、双臂、腿部的大肌肉动作,然后才是手的小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
二、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与规律1)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0-6个月为原始反射支配时期,以移动运动为主(仰卧、侧卧、翻身、蠕行、抱坐、跌坐)•7-12个月为步行前时期,仍然以移动运动为主(独坐、爬行、花样爬、扶站、扶走等)•13-18个月为步行时期,以行走平衡发展为主,包括站立、独立走(向不同方向走、直线走、侧身走、倒退走)]攀登、掌握平衡等。
•19-36个月为基本运动技能时期,以技能运动为主,包括跑(追逐跑、降碍跑)、跳(原地向上跳、向前跳)、投掷(投远。
投向目标)、单脚站立、翻滚、走平衡木、抛物接物、玩运动器械(坐滑梯、荡秋千、蹬童年车)等。
(2)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1)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统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2)从身体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在躯干,最后是下肢。
1-3岁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

1-3岁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一、走路训练在1-3岁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走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学习走路。
可以通过设置障碍物、摆放凳子和枕头等物品,让幼儿跨过或绕过这些障碍,从而锻炼他们的走路技巧。
在幼儿尝试独立行走时,家长可以给予必要的支撑和引导。
二、跑跳训练当幼儿开始能够稳步行走时,就可以逐渐进行跑跳训练。
首先可以让幼儿尝试小步跑和单脚跳等基础动作,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尝试跳跃一些小的障碍物,如绳子或橡皮筋。
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地面平坦且无障碍物。
三、投掷训练投掷训练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上肢力量。
可以使用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球类,让幼儿进行抛掷、投篮等练习。
注意要根据幼儿的体力和技能选择适合的球类,并且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幼儿的安全。
四、攀爬训练攀爬训练可以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可以在室内设置一些低矮的攀爬架或利用户外环境中的自然障碍,让幼儿尝试攀爬。
家长要在旁边做好保护工作,并教导幼儿正确的攀爬姿势和技巧。
五、球类训练球类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动作训练方式。
可以让幼儿踢球、拍球、滚球等,通过这些动作锻炼他们的下肢力量、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选择适合幼儿大小的球,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六、体操训练体操训练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些简单的体操设施,如平衡木、吊床等,让幼儿进行翻滚、倒立等动作。
在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七、舞蹈训练舞蹈训练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舞蹈课程,让他们跟随专业的舞蹈老师学习基础舞蹈动作。
在训练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音乐和舞蹈动作,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八、亲子运动亲子运动是一种增进亲子关系的大动作训练方式。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各种运动,如跳绳、踢毽子、游泳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还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
婴幼儿大动作技能训练

婴幼儿大动作技能训练婴幼儿大动作技能训练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站大运动,误区:跑啊跳啊。
但是,人的基本姿势,比如头部的控制、坐、站也是大动作。
一、被动操1、孩子从躺着到立着,从躺到坐到站,就是大动作发展的过程。
背部肌肉,颈部肌肉发展的过程,大肌肉发展的过程,就是大动作发展的过程。
2、一个不会抬头的孩子,颈部肌肉发育不好的孩子,肯定不会坐;一个不会坐的孩子,站就有问题;3、大动作的发展是很多领域发展的一个基础4、婴儿的肢体训练主要以抚触为主,在出生10天以后,逐渐训练被动操,是帮助婴儿练习抬头指标,做颈部护理的又一育婴技巧。
婴儿被动操不仅是促进婴儿被动发育的好方法,还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游戏项目,每天坚持用被动操给孩子进行体能锻炼,不但可以促进他的体格发育,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5、根据月龄和体质循序渐进,每天可做一到两次6、在睡醒或洗完澡的时候,宝宝心情愉快的状态下进行7、做时少穿些衣服,所着衣服宜宽松,质地柔软,使宝宝的全身肌肉放松,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有节律,可配上音乐,8、在抚触以前,在手上抹上抚触油,先在自己双手上把油撮热,开始时,逗宝宝说话,从鼻子开始,揉宝宝的眉毛,从中央开始两拇指与额头平行,到太阳穴轻轻的点一下;从下巴开始,揉宝宝的小脸蛋;按摩宝宝的大脑袋,左手托住后脑勺,右手从前发际到后发际,用四个指头的指腹去按摩,然后换手;按摩宝宝的耳朵,大拇指回旋打圈;按摩宝宝的小胸脯,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拢,避开乳头和脐带,双手交替向上给宝宝做轻柔的按摩;揉宝宝的小肚子,用四个手指并拢,轻柔的交替在宝宝的腹部顺时针打圈,避开脐带;9、手臂肌肉:大人把大拇指放进宝宝的手心,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呈半圆形,虎口向上,同时和可以做挤压的动作;按摩宝宝的小手掌,用大拇指的指腹去做,轻轻从宝宝的手掌到手指按压;宝宝手背的按摩,大人用四指从宝宝的手背往手指方向轻轻按摩;宝宝手指的按摩,大人用一只手抓着宝宝的小手,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抓这宝宝的手指头,从指根往指尖轻轻的拉;10、腿部肌肉:一手抓着脚丫,另一只手手掌做挤压动作;按摩脚心,双手握着宝宝的脚丫,大拇指交替着从一个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脚心(经常按摩宝宝的脚心,可以促进宝宝的消化);脚背用食指中指,脚趾头和手指头相同方法11、按摩后背: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脊椎骨往外轻轻按摩;食指中指分开,一下一下得点按脊椎骨两遍,由上至下(按摩后背时力量要适中,不能太用力)12、屁股:两手五指并拢,画苹果(通过刺激全身皮肤的触觉这个最大的感官,来丰富他的感觉,我们在触摸婴儿皮肤的时候,给他进行按摩,跟他说话,这种感官信号会刺激他的大脑,引起大脑结构的改变,引起大脑轴突的发育、突触的形成和神经髓鞘的发育等等。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示例文章篇一:《婴幼儿大动作训练,你做对了吗?》嘿,各位叔叔阿姨们,你们知道吗?婴幼儿的大动作训练可太重要啦!这就好像是给小树苗浇水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一样。
咱们先来说说这大动作训练都有啥内容。
就像宝宝学会翻身,这可是他们成长的第一步哟!一开始,小宝宝们乖乖地躺着,可慢慢地,他们就想要探索新的世界啦。
你瞧,他们努力地扭动着小身体,那股子劲儿,难道不可爱吗?这时候,咱们可以轻轻地推一推他们的小屁股,鼓励他们翻身,这难道不是很棒吗?再说说爬吧!宝宝们像小毛毛虫一样,在地上努力地蠕动着前进。
这时候,咱们可以在前面放上他们喜欢的玩具,引诱着他们向前爬。
“宝宝,来呀,来拿玩具呀!”这场景,多有趣啊!然后是走路。
宝宝们摇摇晃晃地迈出第一步,就像小鸭子学走路似的,东倒西歪。
咱们可以拉着他们的小手,给他们一点支持和安全感。
“宝贝,别怕,勇敢走!”那在进行这些大动作训练的时候,又有啥要注意的呢?首先,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呀!就好比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
周围不能有尖锐的东西,不然磕着碰着了可不得了。
还有啊,可别强迫宝宝。
要是宝宝累了,不想练了,咱们就得让他们休息,不能硬来。
这就好像咱们自己累了不想干活一样,对吧?训练的时间也得把握好,不能太长,不然宝宝会不耐烦的。
难道你能一直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吗?而且,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不一样。
不能因为别人家的宝宝会了,咱们就着急。
这就像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咱们得耐心等待自家宝宝绽放呀!叔叔阿姨们,婴幼儿大动作训练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咱们得用心去观察宝宝,了解他们的需求,陪着他们一点点进步。
只有这样,咱们的宝宝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们说,对不对呀?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你们知道吗?婴幼儿的大动作训练可重要啦!就像小树苗成长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小宝宝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合适的大动作训练呢。
先来说说抬头的训练吧。
当小宝宝还小小的时候,可软萌啦,脖子也没什么力气。
【图解】1-22个月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

【图解】1-22个月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宝贝工作室今天宝贝工作室,带来一组图片。
宝爸宝妈们,可以自测一下,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呢?如何训练宝宝呢?如果您有孕产期、及新生儿喂养及护理疾病相关的问题。
欢迎提问!能力训练(1个月)抬头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不要扶住头部,让头部自然立直片刻,每日4~5次,以促进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俯腹抬头:小儿空腹时,将他放在母亲(或父亲)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腹部,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不但能抬头,而且十分高兴抓足心。
俯卧抬头:两次喂奶中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哗铃棒逗引小儿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四肢运动体操运动:小儿清醒状态时,给小儿做四肢被动体操。
将小儿置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室内空气新鲜,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和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使小儿感到舒适、愉快。
如果小儿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练“走路”:体操后,托住小儿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其光脚板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宝宝会做出踏步的动作。
能力训练(3个月)俯卧抬头继续训练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同2个月。
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
不要忘记用手抵住足底练习爬行,观察何时由窜行变为匍行,并记录。
翻身两次喂奶中间,宝宝处于觉醒状态时,进行翻身练习。
将宝宝放置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左手握宝宝左手,宝宝产生翻身动作。
以你右手指轻轻刺激小儿背部,使孩子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至俯卧位;还可配合用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其翻身,并稍稍给予帮助。
每日数次,3个月末孩子就会自己翻身了。
四肢运动每天坚持做婴儿被动操,每日数次。
能力训练(4个月)前臂支撑在原基础上继续训练小孩俯卧抬头,如站在孩子头前与他讲话,使其前臂支撑全身,将胸部抬起,抬头看你。
人社培训育婴员-大动作训练

课后作业
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大动作的发育顺序口诀? 掌握几个常见大动作训练和游戏方式?
感谢聆听
1、大动作训练方法与游戏
1.8、跳练习
适宜年龄25--30 个月。 练习次数每天4--5 次。 ①双足跳下一级台阶(跳小沟游戏):大人用双手牵着宝宝从最后一级台阶跳 下,或散步时由父牵着双手宝宝双足向前跳跃。②双脚向上跳:大人和宝宝面 对面手拉手,鼓励宝宝向上跳。 ③兔子跳:大人让宝宝模仿小兔子双脚向前进行跳的动作。
1、大动作训练方法与游戏
1.6、行走练习
适宜年龄12--16 个月。 练习次数每天4--5 次。 ①推车走(拉车游戏):提供小推车,让宝宝扶着推车的扶手,边推车边走。大 人要跟着旁边保护宝宝,及时用语言鼓励宝宝。 ②独走几步:两个成人对面站立,让宝宝在成人之间走过来,再走过去,也可以 用玩具在距离宝宝几步远的地方逗引宝宝前进,当宝宝走到玩具处,要让宝宝玩 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踢球走:大人将球放在宝宝脚前方,鼓励宝宝用脚踢球,并鼓励宝宝追球走, 追上了再踢球,反复进行。大人要及时帮助宝宝将球放在脚的前方。
大动作训练
主讲人:
目录
1 大动作的相关知识 2 大动作发育顺序 3 大动作训练方法与游戏
PART 01
大动作相关知识
1、大动作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1、运动与身高
可以增进宝宝的食欲、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宝宝的骨骼、 肌肉的发育、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与两端骺 软骨生长,从而影响身高。
1.2、运动与饮食
1、大动作训练方法与游戏
1.3、坐练习
适宜年龄5--7 个月。 练习次数每天4--5 次。 ①拉坐:宝宝在仰卧时,握住宝宝的手,将其拉坐起来,注意让宝宝自己用力, 大人仅用很小的力,然后逐渐减力,或让宝宝紧握住大人的手指拉坐起来,宝宝 的头能伸直,不向前倾。 ②扶坐:大人坐姿,宝宝坐在大人腿上,大人双手拖着宝宝的腋下或扶着髋部, 让宝宝坐稳。时间不能太长,几分钟即可。 ③靠坐:让宝宝放在有扶手的沙发或小椅子上,让宝宝坐着玩儿,家长给予一定 支撑,逐渐减少支撑,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 ④独坐:在靠坐的基础上独坐,先给予一定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但每次做 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12—24粗大动作活动教案

粗大动作是指儿童通过全身惟大肌肉的活动所产生的动作。
粗大动作训练是训练孩子运用个体功能,配合大肌肉的活动,以有计划和系统的肢体动作来改善孩子的运动机能,从而达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康复的目标。
粗大动作训练是以对孤独症儿童的跑、跳、爬、走、翻、滚为主要训练内容,其操作方法如下。
一、1、快跑拉着孩子的手,以孩子能跟上稍快的节奏向前跑,每次训练以30秒为宜,在孩子可承受的前提下重复多次,每次训练的间隔以60秒为宜,让孩子适当休息,总计训练时间每天以20分钟为宜。
本项目主要训练孩子的身体敏捷度、速度和气力。
2、慢跑拉着孩子的手做匀速慢跑训练,每天训练以30~40分钟为宜,中间可适当休息2~3次,休息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本项目主要锻炼孩子的肌体素质和耐力。
二1、高下跳让孩子站在高的地方如:小凳、椅子、,双脚并拢向下跳。
如果孩子不具备该项能力,家长可拉其双手向下跳,跳台的高度逐渐增高到大靠背椅的高度,本项目主要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2、跳大龙球如果孩子不会跳蹦床,可先练习跳大龙球,家长用腿将大龙球挤靠固定在墙边上,让孩子站在大龙球上,家长利用大龙球良好的弹性,扶着孩子的手练习连续上下跳动,本项目主要锻炼孩子全身性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3、跳蹦床孩子可先在小蹦床上进行练习,或家长拉着孩子的双手在小蹦床上练习,然后再到大蹦床上跳,跳动的时候提示孩子最大限度地弯曲双腿或做出一些花样,如:跳转身、脚踢屁股、脚并拢分开等。
同时也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淘气堡和许多孩子一起跳蹦床,本项目主要锻炼孩子全身性的协调能力和增强孩子的体质。
4、跳障碍在孩子面前置放一一个5~10厘米高的障碍物,指导孩子双脚并拢跳过障碍物。
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完成,家长或老师可拉其双手,辅助孩子反复练习。
本项目主要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控制能力和增强孩子的体能。
三、四肢爬三周之前的孩子要多练习四肢爬小狗爬、,练习爬的过程中要给孩子戴上护膝,手膝四点着地,头拾起向前爬,在爬的过程中手掌要伸开,手指不要弯曲。
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方法请收藏

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方法请收藏
1.粗大动作训练方法
粗大动作主要指的是身体的大动作,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肌肉、增强体力和协调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粗大动作训练方法:
-运动游戏:运动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效的粗大动作训练方法。
例如,玩桌球、篮球或足球等运动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协调性和耐力。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骑自行车等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这些运动对于减肥和保持健康非常有帮助。
-动感单车:动感单车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室内健身器材,可以锻炼我们的下半身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动作训练器材:使用一些动作训练器材如平衡板、跳绳和草地训练器等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2.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精细动作主要指的是手眼协调和细小肌肉运动,如书写、画画、打字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发展运动技能和掌握一些手工技艺。
-手工艺品制作:制作手工艺品如织毛衣、刺绣等可以锻炼我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音乐乐器:学习弹奏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可以锻炼我们的精细肌肉和手指灵活性。
-打字练习:通过打字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键盘操作技能,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画画练习:画画需要我们运用手指和手腕的细小肌肉,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艺术细胞。
2024年4月宝宝大动作训练教案

2024年4月宝宝大动作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婴幼儿动作发展教材》第3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宝宝的大动作训练,特别是4月份婴儿的粗大动作发展,如翻身、坐立、爬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宝宝掌握翻身的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宝宝坐立稳定,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3. 帮助宝宝学会爬行,促进四肢协调性和身体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爬行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翻身、坐立、爬行等大动作的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柔软的垫子、色彩鲜艳的玩具、婴儿健身球。
2. 学具:婴儿尿不湿、口水巾、干净的衣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与宝宝互动,引导宝宝观察周围环境,吸引宝宝注意力。
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宝宝放松身体,为后续训练做好准备。
2. 翻身训练(10分钟)教师演示翻身动作,引导宝宝模仿。
适时给予宝宝鼓励和表扬,增强其学习兴趣。
逐步引导宝宝从仰卧位翻至俯卧位,再从俯卧位翻回仰卧位。
3. 坐立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坐立动作,让宝宝观察学习。
从扶持宝宝坐立,逐渐减少支持力度,让宝宝学会独立坐立。
鼓励宝宝保持坐立姿势,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
4. 爬行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爬行动作,引导宝宝模仿。
让宝宝在垫子上练习爬行,教师观察并指导宝宝动作。
设置障碍物,增加爬行难度,提高宝宝四肢协调性和身体平衡。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讲解宝宝在翻身、坐立、爬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宝宝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动作。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4月宝宝大动作训练2. 内容:翻身动作要领坐立动作要领爬行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长协助宝宝完成每天至少3次翻身、坐立、爬行练习。
家长观察宝宝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记录进步与问题。
2. 答案:家长可根据宝宝实际情况,调整训练难度和次数。
针对宝宝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可及时与教师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幼儿大动作训练能力培养教案

幼儿大动作训练能力培养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1. 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幼儿园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大动作训练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 目标:- 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身体各个方面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场所:室内活动场所,如幼儿园的多功能活动室。
2. 教学器材:绳子、球、障碍物、跳绳等。
3. 教师准备:了解幼儿大动作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熟悉游戏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活动一:绳子接力赛目标: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协调能力。
步骤:-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排,相隔一定距离。
- 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一根绳子,他们需要将绳子从头部穿过衣服传给下一位幼儿,直至最后一个幼儿。
最后一个幼儿再将绳子传回到第一个幼儿手中。
- 教师根据时间或完成顺序来评判胜负。
2. 活动二:球类运动比赛目标: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
步骤:-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一条起点线后面。
- 在终点线放置几个篮球或其他球类。
- 听到口令后,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跑到终点线,用手将球推进目标区域。
- 推完球后,回到起点线,第二个幼儿开始跑。
如此进行,直到所有幼儿都完成。
3. 活动三:障碍闯关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勇敢精神。
步骤:- 将教室环境改造成一个小型障碍训练场所,如放置障碍物、搭建简易攀爬架等。
- 幼儿依次通过障碍物,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 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克服恐惧心理,并互相鼓励。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运动技能、身体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2.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五、延伸活动与家校互动1. 延伸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其他体育类的比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能动性。
幼儿大动作训练能力培养教案设计

幼儿大动作训练能力培养教案设计标题:幼儿大动作训练能力培养教案设计引言:幼儿期是儿童身体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大动作训练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设计一份幼儿大动作训练能力培养的教案,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效指导幼儿进行大动作训练,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与技能发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幼儿的大动作训练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2. 增加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耐力;3. 培养幼儿的空间意识和方向感;4. 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幼儿大动作训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幼儿学习基本运动技能,如奔跑、跳跃、爬行等;2. 引导幼儿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走平衡木等;3. 鼓励幼儿参与团队游戏,培养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4. 提供合适的游戏器材,如绳子、球、踏板等,培养幼儿的动作技巧和空间感知。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和身体放松活动,以预热幼儿的身体。
2. 基础训练:通过示范和引导,教授幼儿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奔跑、跳跃、爬行等。
3. 平衡训练:引导幼儿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走平衡木等,可使用小道具辅助练习。
4. 团队游戏:组织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5. 自由训练:提供各种合适的游戏器材,让幼儿自由发挥,探索不同的大动作训练方式。
6. 结束活动: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以帮助幼儿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姿势正确与否、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评价。
2. 记录法:教师可以录像或拍照记录幼儿的表现,以便后续评估和个性化指导。
3. 游戏评价:通过团队游戏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五、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大动作训练能力,可以组织一些延伸活动:1. 运动比赛:组织一次小型的运动比赛,让幼儿在实际竞争中展示所学技能。
一岁半宝宝大动作训练及教案

一岁半宝宝大动作训练及教案标题:一岁半宝宝大动作训练及教案教案概述:该教案旨在通过大动作训练帮助一岁半宝宝发展其运动技能、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教案将结合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宝宝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教案目标:1. 帮助宝宝发展基本大动作技能,如爬行、站立、行走和跑步。
2. 提升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宝宝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案时长:2周(每周4次,每次30分钟)材料准备:1. 婴儿爬行垫2. 折叠婴儿床垫3. 塑胶球4. 软玩具或棉绒动物5. 音乐播放器或手机教案步骤:第一周:1. 第一课:爬行训练- 将宝宝放在婴儿爬行垫上,用玩具或棉绒动物吸引宝宝前进。
- 利用声音和鼓励宝宝前行,让宝宝逐渐学会爬行。
- 重复练习,直到宝宝能够爬行一段距离。
2. 第二课:站立训练- 在折叠婴儿床垫上放置一些稳固的物体作为支撑。
- 帮助宝宝站立,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 慢慢减少对宝宝的支撑,让宝宝逐渐学会自己站立。
- 重复练习,直到宝宝能够短暂站立并保持平衡。
第二周:1. 第三课:行走训练- 在安全的室内区域创造一个行走路径,利用塑胶球或玩具吸引宝宝行走。
- 帮助宝宝走路,并用鼓励的语言和姿势引导宝宝继续前进。
- 让宝宝尽可能自主地行走一段距离。
- 重复练习,逐渐增加宝宝行走的难度和时间。
2. 第四课:跑步训练- 创造一个宽敞、安全的区域供宝宝跑步。
- 开始慢跑,示范给宝宝看,并邀请宝宝一起跑。
- 以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来促进宝宝的跑步活动。
- 与宝宝一起跑步,与其进行互动,鼓励宝宝加速或放慢速度。
- 重复练习,逐渐增加跑步的难度和时间。
注意事项:1. 教案的活动应在宝宝感到安全、舒适和愉悦的环境中进行。
2. 监督宝宝的活动,确保宝宝的安全。
3. 每节课的活动时间可根据宝宝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行调整。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一岁半宝宝通过大动作训练来发展其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案的核心是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鼓励宝宝积极参与和探索。
宝宝的大动作训练

宝宝的大动作训练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掌握各种大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大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强健的身体,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宝宝大动作训练方法,帮助您的宝宝迈出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一、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宝宝大动作训练方法。
它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腹肌和背部肌肉,提高宝宝的核心稳定性。
要进行仰卧起坐训练,首先将宝宝放置在平坦的床上或婴儿健身垫上。
轻轻将宝宝的手放在宝宝的胸前,然后慢慢引导宝宝坐起来。
当宝宝坐起时,可以给予宝宝一些鼓励和赞美。
逐渐增加仰卧起坐训练的次数和重复次数,帮助宝宝逐步增强力量和稳定性。
二、翻滚翻滚训练可以促进宝宝全身肌肉的伸展和协调性的提升。
它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核心肌肉,还可以帮助宝宝发展平衡感和空间意识。
在进行翻滚训练时,将宝宝放置在柔软的床上或婴儿游戏毯上。
轻轻抓住宝宝的手臂,慢慢引导宝宝向一侧翻滚。
在翻滚时,您可以给予宝宝一些适当的支撑。
鼓励宝宝尝试从一侧翻滚到另一侧,逐渐增加翻滚的速度和难度。
三、爬行爬行是宝宝大动作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肌肉力量、增强肢体协调性和提升空间感知能力。
可以利用婴儿爬行垫或在床上铺上柔软的毯子来进行爬行训练。
首先,将宝宝放置在爬行垫上,鼓励宝宝尝试用手和膝盖支撑起身体,并尝试爬行前进。
当宝宝能够熟练爬行时,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来增加难度,如放置一些玩具或枕头,鼓励宝宝跨越并爬过障碍物。
四、站立和行走当宝宝能够独立站立时,可以开始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
这是宝宝大动作训练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平衡和肌肉力量的提升。
首先,鼓励宝宝试图从床或其他支撑物上站起来。
在起始阶段,您可以给予宝宝一些适当的支撑。
逐渐地,宝宝会学会保持稳定的站立姿势。
在宝宝能够独立站立时,可以鼓励宝宝尝试迈出第一步,进行行走训练。
在宝宝行走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五、跳跃跳跃训练对宝宝的大动作发展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大肌肉动作

以下是学前教育大肌肉动作训练的内容和操作方法:
1.抬头训练:在宝宝吃完奶后,或者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让宝宝趴在床上,或者
在大人的肚子上,轻轻按摩宝宝的背部,宝宝自然就会抬头看大人。
2.翻身训练:将宝宝的身体轻轻倾斜,然后轻轻地将他的腿和手臂摆动,使他能够
翻身。
3.坐姿训练:可以让宝宝坐在地上,双手扶住宝宝的腰部,让宝宝保持平衡。
4.爬行训练:可以让宝宝在地毯上爬行,或者使用玩具来吸引宝宝向前爬。
5.站立训练:可以让宝宝站在大人的膝盖上,然后轻轻跳跃,使宝宝能够学会平衡
身体。
6.行走训练:可以让宝宝在学步车里学习走路,或者使用学步带辅助宝宝走路。
7.跑步训练:可以让宝宝在公园或者安全的环境下练习跑步,让他能够逐渐掌握跑
步的技巧。
8.跳跃训练:可以让宝宝在床上或者地上跳跃,鼓励他尽可能跳得高。
9.投掷训练:可以使用球或其他可投掷的玩具来训练宝宝的投掷能力。
10.抓握训练:可以给宝宝一些小玩具或者食物来训练他的抓握能力。
以上训练内容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且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来调整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中班大动作训练教案

中班大动作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
2. 提升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绳子、球、障碍物、小椅子等。
2. 教学环境:室内或室外空旷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摇摆手臂、扭动腰部等,以放松身体。
2. 动作训练:
a. 平衡练习:
让幼儿练习单脚站立,可以先用手扶着墙壁或椅子,逐渐让幼儿尝试不借助外力保持平衡。
提示幼儿注意保持身体的重心,保持稳定。
b. 跳跃训练:
设置障碍物,让幼儿跳过障碍物,可以使用绳子或小椅子作为障碍物。
鼓励幼儿用力蹬地,跳得高一些。
c. 投掷训练:
给幼儿一个球,让他们站在一定距离的地方,尝试将球投向指定目标。
引导幼儿用手臂和身体的力量来投掷,注意目标的准确性。
d. 跑步训练:
在场地上设置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跑到终点后再返回起点。
提醒幼儿保持直线跑道,不要横穿或绕行。
3. 团队合作训练: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进行接力赛跑。
规定好接力赛的规则,如:接力棒传递、团队成员之间要合作等。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比赛。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大动作训练,幼儿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大肌肉运动能力,还能促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训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并获得积极的训练效果。
小班大动作训练教案

小班大动作训练教案引言:大动作训练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大动作训练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本教案旨在为小班幼儿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大动作训练活动,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一、目标:1.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2. 培养幼儿的平衡感;3. 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软垫、小球、绳子等大动作训练器材;2. 喜庆的音乐;3. 适合大动作训练的室内空间。
三、教学步骤:1. 活动1:小球接力赛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条起跑线上;b.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手持一个小球,听到音乐后开始传球;c. 传到最后一个幼儿手中的小球后,小组胜利。
2. 活动2:绳子过河a. 在教室地板上放置一根绳子,模拟河流;b. 幼儿分成两队,站在绳子两侧;c. 听到音乐后,幼儿跨过绳子,过河到对岸;d. 两队幼儿同时进行,看哪队能先过河。
3. 活动3:跳跃游戏a. 将软垫摆放成一个小型“障碍场地”;b. 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跳过障碍,到达终点;c.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跳跃方式,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4. 活动4:团队合作翻转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四人;b. 每组幼儿依次躺在地上,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c. 同时向一侧翻滚,再向另一侧翻滚,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
四、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大动作训练活动,小班幼儿得到了全面的身体锻炼。
在活动中,幼儿们不仅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们感到愉快,也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和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感统大动作领域训练计划—语言发育迟缓家庭干预(六)

□辅助完成
□未完成
7.单脚跳
7.1单脚跳
□完成
□辅助完成
□未完成
8.踢球击倒目标物
8.1把一次性杯子或瓶子摆在一排,让儿童踢球把杯子或瓶子击倒
□完成
□辅助完成
□未完成
□完成
□辅助完成
□未完成
3.1左右抛接球10次,根据孩子情绪而定,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强调方位。
□完成
□辅助完成
□未完成
4.跳跃拍气球
4.1大人站在矮凳上或箱子上,将绑着绳子的气球(小的毛绒玩具替代也可),如同钟摆一样垂下摆动,让儿童跳起来用手拍摆动中的气球,观察儿童的拍到的概率。
□完成
□辅助完成
家庭干预康复训练三月计划(六)
粗大动作领域计划书
目标
完成情况(在符合情况的“□”里打✓)
1.跳动
1.1双脚往后跳6次
□完成
□辅助完成
□未完成
2.单脚站
2.1单脚站5秒(先从1秒开始,逐渐增加时间秒数,直到达到5秒以上)
□完成
□辅助完成
3.不同方向抛接球
3.1前后抛接球10次,根据孩子情绪而定,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强调方位。
□未完成
5.走平衡木
5.1走平衡木可利用路边的花坛边边等
□完成
□辅助完成
□未完成
6.夹球过障碍物
6.1把5-8包抽纸巾排成一排放在地上,每包纸巾间隔20cm左右,让儿童双脚夹球或夹绒毛玩具从抽纸巾上面跳过去;
□完成
□椅子间隔20cm左右,让儿童双脚控制球或绒毛玩具绕着障碍物(椅子)行走。
幼儿园大动作系列活动教案:分享几个有趣的大动作训练游戏,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幼儿园大动作系列活动教案:分享几个有趣的大动作训练游戏,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一、健身操健身操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大动作训练游戏。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和平衡感。
在健身操中,可以让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做各种动作,例如:跳跃、扭动、舞蹈等。
通过这些有趣的动作训练,孩子们可以轻松愉悦地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投球游戏投球游戏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眼手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大动作训练游戏。
在投球游戏中,可以将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轮流投掷面向自己组员的球盘,尽可能多地将球盘传递给队员。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赛跑游戏赛跑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大动作训练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可以让孩子们在运动场上自由奔跑,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可以按年龄或者身高分组,让他们进行比赛,从而锻炼他们的速度和耐力。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坚韧精神。
四、拔河游戏拔河游戏是一种可以锻炼孩子们全身肌肉的大动作训练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将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持绳相对,进行拉力对抗。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跳绳游戏跳绳游戏是一种在幼儿园非常受欢迎的大动作训练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轻松愉悦地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跳高跳绳、连续跳绳等游戏,从而锻炼他们的技能和耐力。
在幼儿园大动作系列活动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训练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和意志力。
同时,这些游戏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孩子们身体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幼儿园大动作系列活动教案:如何通过大动作训练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幼儿园大动作系列活动教案:如何通过大动作训练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以大动作为主,针对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进行训练。
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暖身运动: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动态体操和拉伸,热身身体,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2、平衡练习:让幼儿在平衡木上走路、跳跃,提高平衡感;3、协调训练:通过团体配合游戏,让幼儿学会控制身体,提高协调能力;4、冷却运动: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减轻肌肉疲劳。
二、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常用的大动作锻炼,提高幼儿身体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2、通过大动作游戏,让幼儿了解和理解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协同能力;3、通过活动,让幼儿充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也提高幼儿自信和勇气,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力和毅力。
三、活动流程1、暖身运动时间:5分钟内容:幼儿自由活动,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跑步、转圈、摆手、摇头等动作,热身身体。
2、平衡练习时间:10分钟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在平衡木上走路,同时加入跳跃等难度适当的动作,让幼儿在保持平衡的同时,锻炼协调性和平衡感。
3、协调训练时间:20分钟内容:教师运用团队配合游戏,让幼儿快速的调整自己的身体,完成任务,例如:大象过河、跳绳、足球小组等,让幼儿通过游戏锻炼协调能力。
4、冷却运动时间:5分钟内容:通过简单的放松活动,让幼儿休息,减轻肌肉疲劳。
四、小结在幼儿园生活中,大动作系列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作意识,尤其在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的提高方面颇有成效。
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大动作系列活动,引导幼儿运用游戏的形式,轻松愉快地锻炼身体,让幼儿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充满自信和勇气。
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活动的难度和安全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调整适当的难度使得幼儿能够取得更佳的锻炼效果。
幼儿园大动作系列活动是幼儿身体发展和社交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在健康成长与快乐游戏中获得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婴师课程培训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李文超
据调查:
90%以上的0--3岁婴幼儿在家中是由父母、 祖父母或保姆照料,在科学喂养育儿观念的 知识和方法方面,都缺乏科学的指导。 现行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家长对独 生子女的成长格外的关注。因此,年轻的父 母更需要得到科学的、系统化的指导。
调查资料表明:
6、自我调节波动原则:
各部位运动动作的再组织是自我协调过程,经 过从不稳定到稳定之间有规律的波动过程达 到的。
(二)训练意义
1、婴儿身体生长、智力发展、社会行为培养 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2、婴儿大脑成熟的“催化剂”。 3、能够增强婴儿体质和体能。 4、有利于培养婴儿的毅力、胆量、自信心、 自控能力和良好个性。 5、增加婴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促进其更快 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发展。
(三)游戏训练过程
婴儿操是促进小儿身心发展的好方法。
研究证明: 婴儿做操,对他们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均有促进作用。
1、益智健身操:
★婴儿被动操:0-6个月
扩胸运动:
两臂胸前交叉 →左右展开,掌心向上
★主被动操:7-12个月
横托跑
训练背部肌肉,预防驼背 ※起坐运动 ※起立运动 ※提腿运动
※弯腰运动
(五)注意事项
训练运动技能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选择合适婴儿年龄特点的训练项目
要综合多样、持之以恒,做到时间短、次数多
随使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儿进行沟通
二、大动作技能训练
(一)训练原则
1、时间性原则:
恪守时间发展顺序,从出生就开始运动。
(1)0-1岁:
以移动运动为主, 包括躺、坐、爬、站
(2)1-2岁:
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包括:爬(障碍爬)、 走、滚、踢、扔、接。
(3)2-3岁:
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 衡发展,包括:走(不同方向走)、跑、跳、 投掷、玩运动器具等。
8、 球类游戏
适于1-3岁
婴儿很喜欢捡球与丢球的动作。可以选 择乒乓球。乒乓球从硬质地板弹回是会发生 声响,而且它弹动的速度很快。先对孩子讲 解游戏规则,比如说: 1 “把球捡起来,丢给妈妈” 2 然后开始下“捡球”的命令 3 等孩子拿到球后,再告诉他:“把球
丢给妈妈”。
(四)发展评价
(1)评价标准: (2)评价原则: 客观性原则:不要轻易判断动作发展迟缓或智 力有缺陷。 科学性原则: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评。 针对性原则:提出合理化教育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婴幼儿 → 少年 → 青年 → 中年
→老年
第三章
教 育
运动是智力大厦的砖瓦。
——美国心理学家:克罗伟
第一节
一、概述:
动作技能训练
大动作技能训练
婴儿的动作技能包括
精细动作训练
大动作技能训练:
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掷等
精细动作:
摸、抓、拿、握、敲、捏、取、撕、拼、插
2、发展方向原则:
按照一定方向、系统有序进行,不能越级发展 (从头到足)。 头部→躯干→下肢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大肌肉→小肌肉
3、成熟原则:
由生理成熟因素所控制。
4、相互交织原则:
各部位运动发展相互交织→达到各部位运动 动作的协调。
5、机能不对称原则:
婴儿的运动机能不是绝对对称的。
※托腰运动 ※游泳运动
※跳跃运动
※扶走运动
★模仿操:1-3岁,模仿动作
小鸟飞、大象跑、 开汽车、划船等。
2、
2个月,从仰卧位→侧卧位
3个月,从仰卧位→俯卧位
5个月,从俯卧位→仰卧位,
翻身自如
3、爬行训练
抵足爬行 →手膝爬行
→手足爬行
上肢训练:0-6个月
俯卧抬头训练 →单臂支撑训练 →双手交叉训练 下肢训练:6-12个月 练习跪→两腿交叉训练 →四肢协调爬行训练→爬行游戏
练习走路 →稳步行走 →扶东西走 →推小车走 →跨越障碍 →用脚尖走路
5、跑
适于1.5-3岁 抱着跑 牵手跑 逗着跑 放手跑 自动停稳跑
6、跳
适于2-3岁
背着跳 原地跳
从高处跳 立定跳远
7、攀登
方法:
教幼儿用手抓住上 面的横杆,脚蹬底下的 横杆,一步一步,自己 爬上攀登架。
为婴儿提供“运动空间”
把婴儿床围上坚固的栏 杆,高度超过70厘米, 床外不要放家具,床内 不要放过大的玩具→翻 过栏杆,坠落地面。
利用家具围出一块运动空 间,任婴儿做翻滚、爬行 训练 单独开辟一个房间。房间 不要放热水瓶、茶具、花 盆等。
4、直立和行走
婴儿独自站立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10-11个月 攀膝站起 坐膝站起 坐椅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