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十六年前的回忆-章节测试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测试题
1.【答题】选词填空。

瞅着书籍胖胖抽屉土匪舅舅恐怖魔鬼
爸爸刚刚把shū jí( )藏到chōu ti( )里,那个pànɡ pànɡ( )的tǔ fěi( )就闯了进来,他像móɡuǐ( )一样吼叫着,让爸爸和jiù jiu( )马上出去。

chǒu
zhe( )他那kǒnɡ bù( )的脸,我都吓晕了。

【答案】书籍;抽屉;胖胖;土匪;魔鬼;舅舅;瞅着;恐怖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答】解答此题,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词义。

2.【答题】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A.英竣严俊峻工
B.英俊严峻竣工
C.英竣严峻俊工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具体汉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3.【答题】选词填空。

残暴粗暴暴烈
1.匪徒冲着人群( )地喊叫:“不许过来!”
2.( )的敌人用尽酷刑,依然没有使李大钊屈服。

【答案】粗暴;残暴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答】解答此题,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词义。

4.【综合题文】我会阅读。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他的一生就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的一生。

他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人民特别同情,经常慷慨解囊,来帮助穷苦人民。

有一年冬天,李大钊从报社刚刚领回一笔稿费,他走在路上,心里很高兴。

这几天,夫人又在为家里的生活费发愁呢。

这一点稿费正好可解燃眉之急。

他走到一个街口,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跪倒在马路边,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手,向过路的人们求讨施舍。

李大钊走近老人的身边,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摸出全部稿费,塞到老人的手里。

老人慢慢抬起头,看看手里这么多钱,又看看李大钊,激动得脸上挂满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先生!谢谢恩人!”李大钊向老人点点头,亲切地说:“回去好好安排一下生活。

”说完,他就离开了。

又有一次,李大钊与一位朋友一起坐轮船。

他们俩刚刚通过检票口,有个老头,没钱买票,挤在他们的后面想混过去,查票的揪住老头,厉声喝道:“快下船!快下船!”老头苦苦哀求,查票的就是不肯,一把夺过老头手中的行李,就要
往江里扔。

李大钊走过来,拽住行李说:“老人的船票由我付钱。

”于是,他为老人补了一张船票,可是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李大钊的一位友人对他的评价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答题】选词填空。

柴照附眉深囊
肝胆( )人慷慨解( )
燃( )之急骨瘦如( )
水( )火热衣不( )体
【答案】照;囊;眉;柴;深;附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答】解答此题,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词义。

【答题】概括这篇短文所介绍的两个事例,正确的是()(多选)
A.李大钊每次都将稿费给乞讨的老人,自己家里却总为生活费发愁。

B.刚领回的稿费送给乞讨的老人。

C.李大钊用自己打算请朋友吃饭的钱为一位老人买了一张船票。

D.给老人补船票。

【答案】B D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地去谈。

【答题】读完课文以后,请你说说对“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理解。

()
A.豪杰之士都会热诚地帮助他人。

B.助人为乐,以真诚的心对待他人。

C.只有热情地帮助他人才能称为豪杰之士。

【答案】B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地去谈。

5.【答题】选词填空。

局势军阀书籍棉袍匪徒
fěi tú( )shū jí( )
mián páo( )jú shì( )
jūn fá( )
【答案】匪徒;书籍;棉袍;局势;军阀
【分析】本题为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掌握情况的基础知识,完成的关键是要在平时学习中重视生字词的掌握。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6.【答题】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

(不能改变原意)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怎么能轻易地离开北京呢?
【分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

【解答】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7.【答题】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

(不能改变原意)
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地离开北京的。

【分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

【解答】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8.【答题】把下列词语和解释用直线连起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沉着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一拥而上震惊、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答案】严峻:严肃而厉害
沉着:震惊、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一拥而上: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解释的掌握。

【解答】严峻:严肃而厉害;沉着。

震惊、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一拥而上: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9.【答题】为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qiáng qiǎng dài dāi hú hu róng yǒng jiájiā
勉强( )待会儿( )
含糊( )涌入( )
夹袄( )
【答案】qiǎng dāi hu yǒng jiá
【分析】检查学生对多音字及易错字的读音。

【解答】强qiáng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壮、~健。

qiǎng硬要,迫使,尽力:~使。

待dāi等,等候:~到、拭目以~。

糊hú粘合,涂附:裱~、~墙、~窗户。

hū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了一层泥。

hù①像粥一样的食物:面~、辣椒~。

②欺骗,蒙混,敷衍:~弄。

10.【综合题文】我会阅读。

绿手指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功能,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老奶奶的称谓。

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他们一致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

老奶奶从中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

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

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

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答题】“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把这个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改写正确的一项是()。

A.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也可能完成的。

B.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可能完成的。

C.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即使你是种子遗传学专家,但你这么大年纪了,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

【解答】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答题】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

A.老奶奶
B.像老奶奶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持之以恒。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
【答案】A B
【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解答】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像老奶奶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持之以恒。

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