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院校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院校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
陈军;徐子卉;杨敬铭
【摘要】实践是研究生学习与工作的核心能力,在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中,影响且
制约着实际的工作质量。

自2006年伊始,我国开始了艺术类音乐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至2009年,正式扩展为全日制教育模式。

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音乐人才的高度重视,也证明了职业性、高层次的音乐人才在我国的突出地位。

鉴于综合院校艺术类音乐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同,为了确保综合类音乐研究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完成音乐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名称】《艺术评鉴》
【年(卷),期】2017(000)024
【总页数】3页(P182-184)
【关键词】综合性院校艺术硕士音乐专业研究生
【作者】陈军;徐子卉;杨敬铭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科技师
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05
文化是国家文明的摇篮,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进步。

与此同时,也对文化、教育的从业人员素养高度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尤其是硕士教育,
近些年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态势。

2006年伊始,国内供给32所院校开始了音
乐研究生培养计划,至2011年,全国已发展出139所音乐研究生培养院校,这
种背景下,音乐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培养问题,便成为当代所需着重探讨的教育内容。

提高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专业教育资源融入,为艺术硕士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建设输送优秀、新鲜、合格的血液是本文所将着重讨论的。

一、优秀的生源吸纳是艺术音乐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工作
随着国家意识到国民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我国教育部门于2006年开始,推出来首批共计32所院校,展开了硕士音乐教育,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位发展的音乐创作及音乐表演类人才。

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位教育,音乐专业学位追求与注重的是教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价值,也就是创作及表演技能的加强。

可以说,高领域、深层次的音乐表演人才,是综合院校在培养艺术音乐专业研究生的最终目的。

2009年之前,由于艺术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围与生源数量有限,因此国家推出了全新的政策,广纳生源,消除了生源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不过,在解决生源问题后也出现了全新的问题,即由于生源范围扩大、生源规模扩大,导致社会对于艺术音乐专业学研究的培养质量不再予以信任。

这一现状的背后,是由于国内许多高校音乐专业研究生的录取标准不严谨所导致的。

音乐专业学位和音乐学术学位的研究生考核内容上,呈现出了高度的雷同,音乐专业学位并没有能够突出音乐专业学位的培养特色。

在录取学生时,仍旧采用文化成绩作为主要成绩,而音乐专业技能的考试成绩,依旧作为这辅助成绩和加分项,这使得音乐专业学位学生在演唱技能和表演创作能力上,并不强于普通二、三本高校考生。

此外,由于在实践培训环节上,综合院校音乐专业也并没有给予实践项目足够的重视,缺少实践环节或是实践环节的项目严重不足,导致本就不擅长演唱的学生,在毕业后所掌握的实践技能水平与专业核心素养并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

据笔者调查,过半的音乐专
业研究生在毕业后,都选择了与音乐艺术不相关的工作,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浪费了优秀宝贵的高层次艺术教育资源,放缓了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进度,同时,这一行为更是浪费了年轻人的宝贵青春,徒增了国内音乐高领域音乐教育的压力。

为此,音乐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我们首先要认知其发展规律,尊重音乐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与目标[1]。

首先要做的便是改革现有招生制度与录取标准,提高录取质量,将学生的演唱、声乐表演能力成绩作为考核成绩的核心,发挥音乐教育的特色与价值;其次还要适当提高与增设符合高层次音乐教育培养的考核内容,例如美声及民族音乐的唱法,并确定学生在表演时候所需表演的曲目,统一考核项目;再者,增设音乐基础练习讲解及示范,进一步考察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能力如分析、歌唱及表演能力;最后,还要系统化复试制度,确保执行导师在选择复试考生时,有理可依最大程度保障音乐专业学位的生源质量,从中挖掘打心底喜爱音乐事业的学生,使音乐专业教育发挥真正的人才培养价值。

二、优秀的导师团队及课程设置将确保音乐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有序进行
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中应着重加强和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将教育的实践性作为基础格调,围绕应用技能和创作能力开展高层次的音乐学位教育。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和学术学位是相互雷同的,相似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致使音乐专业学位并不能突出自身的独特教育价值和多面性教育特色,学生的演唱水准及实践能力并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音乐专业研究生社会信誉。

众所周知,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硕士教育追求的是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的教育模式,是为社会输送真正意义上高端人才的教学阶段。

研究生教育在教育的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创新与研究这两大教育环节,因此,笔者认为音乐专业研究生应在传统学位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采用更突出实践和专题的教学方式,加强音乐核心素养培养领域中的创新及研究内容,避免在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上,仍旧停留再初级教育水平
上,即本科教育水平。

音乐专业研究生理论知识的研究方向,应围绕以创作表演、形体表演及音乐的条件及特点展开研究。

而创新,则是要在此基础上,突出视觉享受的因素价值。

重实践、突出教育深度与宽度,从全领域中,追求音乐专业研究生的素养和价值。

此外,在必修课及选修课中,综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增设各类与组织、策划及管理有关的课程,如管理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及法律常识等[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向着更高层次的教育领域进军。

以实践取向为主导,发挥职业向教育的价值,要求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声乐技能学习,同时还要明确自己在音乐项目中所参与的时间实践与次数,负责联络实践项目,做详细的记录。

当前多数综合院校在进行音乐专业教育时,均采用者单一导师制,这种制度如今已经很难为研究生培养需要。

为此,应成立专业导师组,用能力互补的方式,弥补不同导师之间的水平差异,实现不同导师都能够对学生的各项技能做到全方位指导。

学校不妨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教师,作为导师组成员负责音乐项目管理及推广的指导,加强学生时间水平与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业音乐人士,负责安排学生与指导学生校外实践演练,用导师组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受教育层次和受教育深度,从而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实践水平和专业素质是艺术音乐专业研究生培养重点方向
专业学位突出的教育重点是,学生应在掌握某一职业或专业领域基础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主动承担起相关技术的管理作业,此外,还要具备优秀、出色的职业素养用以应对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实际追求。

为此,音乐专业学位,应着重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养成开展教育工作,将应用能力作为音乐专业学位考核的重点内容。

音乐专业研究生应将独立音乐会与毕业论文作为毕业的考核核心[3]。

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研究生的论文中,除了要拥有声乐历史、演唱艺术及专业教学方法的专项研究外,还要增设如音乐项目的策划、组织及总结,相对来说实用价值更高的专业报告。

着重突出高层次音乐领域中对于音乐事业的看法和问题解决能力,使社会更加了解音乐专业研究生不仅能够作为演唱者,同时也能够作为音乐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者,充分体现音乐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价值,展现音乐学位实效、实践及使用培养特色。

为此,综合院校在考核音乐专业研究生技能时,不妨利用综合院校活动多、专业多、院系多等优势,要求音乐专业研究生在学业期间,应参加一定的校级以上的舞台表演次数、参与校级以上的音乐策划次数、撰写音乐分析报告次数、省级刊物专业论文发表次数等。

将这些实践项目作为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重点,重点分析,把好学生的成绩关。

四、结语
物质经济与精神文化,都是与人类相生相伴的。

经济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水平人才的衬托,综合院校艺术音乐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文化事业能否得到进一步的高度发展。

国家已对此建立了高度的重视,这也同样表明了国家文化部门对国民精神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综合院校应如何利用发展教育资源,紧紧围绕社会对音乐类人才职业发展需求,制定能够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音乐教育课程,构建体现出实效、实践与使用的音乐课程体系,是未来我们应重点加以关注的工作任务。

这不仅需要社会予以更高的认同,同时也需要各级部门、单位与教职人员共同协作,共同为社会文化事业进步添砖加瓦。

【相关文献】
[1]刘欣.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刘春桃,柳松.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75-
78.
[3]万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