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_冀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9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
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口算240÷60,可以把240看作()个十,60看作()个十,结果为()。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
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计算160÷21时,把除数看作()来试商,除数变(),商容易偏(),调商时要调()一些。

3.776÷83的商是()位数,862÷52的商是()位数。

4.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5.利用()的规律,可以简化整十、整百的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

6.从522里连续减去()个29,结果是0。

7.一个数除以29,商29,没有余数,这个数是()。

8.○÷△=20……19,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9.老师把432个苹果平均分给全班47名同学,每名同学最多可以分到()个,还剩()个。

10.□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768÷32=768÷4÷8 () 2.840÷50与84÷5的商相等,余数也相等。

()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一定是一位数。

() 4.红红想买一个196元的台灯,她每月存19元,至少要存10个月才能存够钱。

() 5.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根据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 6.一道除法算式,将被除数乘2,除数除以2,商不变。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计算132÷24时,把24看作()来试商比较简便。

A.30B.23C.25D.20
2.595÷□9,要使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大能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小能填()。

A.5 B.6 C.7 D.8
3.下面算式中,商不是两位数的是()。

A.236÷23 B.308÷20 C.324÷42 D.666÷59
4.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两位数,商是()位数。

A.一B.两C.三D.无法确定5.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

A.调大B.调小
四、按要求做题。

(1题4分,2题3分,3题5分,其余每题9分,
共30分)
1.口算。

540÷60=420÷70=640÷80=350÷50=
910÷70=750÷50=400÷25=800÷25=2.在里填上“>”“<”或“=”。

560÷2028930÷3032240÷60280÷70
806÷2630 84÷448÷4 560÷70280÷35 3.不列竖式计算,判断后连一连。

728÷35625÷26646÷74685÷58350÷53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673÷76 671÷67 319÷69 873÷83 660÷59
4.列竖式计算。

544÷32=700÷50=517÷73=
430÷18=751÷15=642÷64=
5.脱式计算。

720÷12÷15580÷(34-5)234÷18+70 五、完成下面各题。

(1题3分,2题2分,3题4分,共9分)
1.()里最大能填几?
65×()<64056×()<16780×()<560
()×70<650 ()×24<152 ()×90<720
2.找出下列算式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2=56224÷4=56336÷6=56()÷8=56
560÷()=56672÷()=56()÷14=56
3.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说出各题准确的商。

六、解决问题。

(6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1.(变式题)从A地到B地的火车票每张92元,聪聪一家5口人用450元买火车票,钱够吗?
2.(变式题)在一条长32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每40米安装一盏,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两端都装)
3.(变式题)月月买了两盒巧克力,一共重1千克。

每盒装有25块,平均每块巧克力重多少克?
4.(变式题)一辆长245米的火车,每秒行35米,如果全部通过455米长的隧道,要多长时间?
5.(变式题)做一个中国结要用去60厘米丝带,小星买了一条7米长的丝带,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
6.(变式题)在果园里摘苹果,上午摘了329千克,下午摘了412千克。

每30千克装一箱,需要多少个箱子?
答案
一、1.246 4
2.20小大小
3.一两
4.乘或除以
5.商不变
6.18
7.841
8.20419
9.99
10.2 3
二、1.√ 2.× 3.√ 4.× 5.√ 6.×
三、1.C 2.A B 3.C 4.B 5.A
四、1.968713151632
2.=<=>>=
3.商是一位数:646÷74350÷53673÷76319÷69
商是两位数:728÷35625÷26685÷58 671÷67
873÷83660÷59 4.17147......623......1650......110 (2)
5.42083
五、1.926967
[点拨]用除法计算,比如65×()<640,计算时要用640÷65,结
果是9……55,则()里面最大能填除得的商(不要余数);如果除完没有余数,比如560÷80=7,则()里面最大能填比商小1的数。

2.4481012784
[点拨]本题是对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商都是56,每个小题都和第一个小题112÷2=56来进行比较会容易理解些;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935 5
六、1.92×5=460(元)460>450
答:钱不够。

2.320÷40+1=9(盏)
答:一共需要安装9盏路灯。

[点拨]每40米一个间隔安装一盏路灯,两端都要安装,安装的路灯数应该是间隔数+1。

3.1千克=1000克
1000÷2÷25=20(克)
答:平均每块巧克力重20克。

[点拨]本题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

4.(455+245)÷35=20(秒)
答:要20秒。

[点拨]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意思是从车头进隧道到车尾出隧道,所以火车全部通过隧道要走的路程应该是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
度,所以本题列式应该是(455+245)÷35。

5.7米=700厘米
700÷60=11(个)……40(厘米)
答:最多可以做11个这样的中国结。

[点拨]本题首先需要单位换算,把7米换算为700厘米,然后注意剩余的40厘米不能再做一个中国结了,所以本题的答案是11个。

6.329+412=741(千克)
741÷30=24(个)……21(千克)
24+1=25(个)
答:需要25个箱子。

[点拨]本题易错点在于要求的是需要多少个箱子,剩余的21千克虽然不能装满一箱,但是仍然需要一个箱子,所以箱子数为25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