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小溪流的歌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溪流的歌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完成生字的学习后我觉得正是注重了对文本的读品悟思,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重视学生的朗读,注重对文本的品味,学生能很好的感悟文本的语言,品味其中的道理。
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朗读始终伴随其中,方式多样:自由读、速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朗读,从开课的重温小溪流快乐活泼的个性感受,到小溪流与枯树桩和枯草及对乌鸦、泥沙的对话,都能引导学生调动积极的情绪,带着自己真实的感受去读。
面对枯树桩和枯草,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什么时候会发牢骚?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从而有了情绪体验,很明确小溪流与这两个角色的鲜明对比,再体会读时很快就能进入角色了。
在处理小溪流与四个不同角色的对话中,我适时的采用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从而更好的对文本的富有童趣的语言进行品味。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高涨情绪学文,如小溪流一般充满活力,这也是课堂上呈现出的良好的氛围。
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小溪流的歌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0310111

《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吓”;理解“牢骚、水闸、积蓄、汹涌、怨恨”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井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小组读课文。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按预习要求,在小组中检查预习结果。
呈现小组检查预习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把易错的字、不理解的字词和你喜欢的词语写在小本本上。
小组解决不了问老师。
学生自己在小组中读课文。
2、交流易错的字。
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强化指导易错字:(1)文中读错的字。
(2)教师预设的易错字。
3、指名朗读课文或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小溪流有一首歌,是永远唱不完的歌。
”它是一条欢快的小溪,一生奔腾不息,永远向前。
今天继续让我们走进《小溪流的歌》,一起去感受它奔腾不息的生命。
师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阅读提示:请大家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你认为小溪流的歌是一支怎样的歌?2、文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字、词、句,并画下来。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选16篇)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选16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溪流的歌》篇1教材分析:《小溪流的歌》可以说是一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也有想象表演的空间。
教学过程应兼顾散文性和童话性两大特色,并以童话性为重。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生字新词,流利朗读全文,掌握“童话”的体裁特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可加以延伸)。
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兼表演,培养想象力、课堂应变能力、表演才能;准确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使文章主题获得新的生命力。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欣赏帮助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特点,初步体验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以小溪流的精神比照自身。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兼表演。
2.通过讨论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及主题。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欣赏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力。
教具制作:1.自制音乐欣赏带:包括打乱次序的四支乐曲和按正常次序录制的四支乐曲,取材于《D小调第一号奏鸣曲》、《故桃钳进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一般截取曲子开头一分钟左右的乐段,第一部分播放时间约5分钟,第二部分开头添加流水声,末尾添加涛声,播放时间约6分钟。
2.表演头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角色头冠,共13枚,由学生手工兴趣小组帮助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同学们,今天我想先请大家欣赏四首乐曲,这些曲子是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曲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再顺便想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现在先请大家轻轻松松地欣赏音乐吧!二、音乐欣赏1.教师放音乐带第一部分(曲子间歇可提示)。
2.学生谈听完音乐的感想。
学生各抒已见,自由畅谈,教师鼓励学生随想象驰聘。
学生思维活跃,都能切合实际。
有学生谈到感觉像水流,教师自然地向课文内容靠拢。
3.教师放音乐带第二部分,并配乐朗读,朗诵内容为从文中抽取的适合音乐需要的优美文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小溪流的歌_冀教版

12小溪流的歌【教课目的】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领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色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踊跃进步精神。
培育健康的审美情味,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课重难点】认识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踊跃进步精神。
【教课准备】彩笔,白纸。
【教课课时】3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目的】在频频朗读中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课前准备】歌曲《泉水叮咚》【教课过程】一、导入以前有一首歌曲叫 <<泉水叮咚 >> 。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 要流到海洋里去。
今世有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 流向远方”,今日, 就让我们来赏识这首—— <<小溪流的歌 >>。
[ 设计企图:由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 , 熟习内容师:请大家按以下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海洋的。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词典解决预习时碰到的难懂的字词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表现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的特色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一特色 , 在下边画上横线。
3、推测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及各个劝止者的形象特色 , 掌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 , 为分角色朗诵作准备。
[ 设计企图:读熟课文,整体感知。
]【作业设计】依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漫画作品。
第二课时【教课目的】领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色及象征意义【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溪流的逐渐成了几个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二、述——沟通漫画作品。
1、每将推的作品在黑板上.2、每推一名作者述作品的作构想.[ 意:通沟通漫画作品,述作品的作构想,帮助学生理解文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2.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_26

快乐自信
课件PPT
小溪流看着他们,笑了笑:“为什么呀? 我可不想停留!”
快乐自信。当小溪流、小河、大江 遇到阻碍时,总是“笑了笑”,并没有 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所以它是快乐自 信的。
执着坚强
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了, 他奔向前面的村庄。……小溪流就这 样不知疲倦地奔流着。
不管是小溪流、小河、大江还是大海, 他们总是“不知疲倦”地奔流,“一秒钟也 不停止”,而且他们先后拒绝了枯树枝、乌 鸦、泥沙、沉船的劝阻,所以它是执着坚强 的。
乐于奉献
村庄里的水磨正等着他推动。 前面有水闸,正等着他去推动发电机。 他沉着地托起庞大的轮船,帮助他们迅速 航行。
不管小溪流在哪个发展阶段,它总会
“高高兴兴地做了一切他该做的工作转动水
磨,推动发动机,举起轮船帮助他们迅速航
行。
在小溪流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劝 阻者,他们都是谁?请说说这些形象各代表 了哪类人?
拓展提升 由“小溪流”引出的格言:
1,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 泰山不让寸土,才能就其深。 2.唯一的希望在于自强不息。(左拉)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 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课件PPT
心灵感悟
我们的人生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前进 的,我们也应该以小溪流坚定执着的 精神,勇往无前,在前进中不断壮大 自己。
三、拓展应用 童话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 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 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 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 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生动可爱, 引人入胜。
图解结构
课件PPT
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写了小溪由山间流经山谷 渐渐长大成为小河的历程。 第二部分(12-17)了由小溪长成的小河壮 大成为大江的历程。 第三部分(18-30)写大江融入大海,继续 生命的涌动、永不休息。 第三部分(31)点题照应开头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2.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_18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生字新词,流利朗读全文,掌握“童话”的体裁特点,理解文章的主题。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兼表演,培养想象力、课堂应变能力、表演才能;准确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使文章主题获得新的生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欣赏帮助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特点,初步体验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以小溪流的精神比照自身。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 激趣谈话,欣赏歌曲《小溪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大家边欣赏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会儿我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2. 学生自主交流,说说自己在听乐曲时脑海中都出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会谈到感觉小溪流动的欢快,有的会说小溪日夜奔流、永不停息……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跃思维。
)二、自学字词,感知文本。
1. 自由读课文:(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2)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写入字词卡中。
2. 自学生字词。
小组内学习生字词,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可以用预习过的词语造句。
3. 班内检测生字词识记情况。
4. 思考: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5. 小溪一边唱着歌奔流,一边成长,他的歌声也随之变化。
6. 播放小溪、小河、大江、大海的声效音频。
在课文中找出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点的词语。
(学生会说出小溪“快活的”,小河“不知疲倦”,大江“十分强壮”,海洋“无边无际”)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快活交响曲奋进交响曲力量交响曲壮阔交响曲三、品析课文第一部分1. 学习课文第1、2段。
①播放第一乐章《小溪流响叮咚》让我们一边听着小溪流快活的歌声,一边去山谷里看看吧②同学们都来到了山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③学生展开联想,说一说。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2.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_16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本文字词,能流畅地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2、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3、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启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无风三尺浪”你们想知道大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吗?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大海是怎样说的好吗?(展示多媒体)原来大海是小溪流唱着歌变成的,小溪流的歌如此神通广大,你们想知道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吗?有一位“童话爷爷”写了一篇童话《小溪流的歌》(板书)告诉了我们,我们想不想读一读,想不想认识这位九十岁的“童话爷爷”呢?(展示多媒体作者介绍)(一)、读准下列字音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并自己动手解决。
2、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词,老师检测。
(二)读一读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一)1、小溪流为什么能唱歌?①体裁:童话,通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②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小溪流水流的声音。
2、请补全下列两题的空白:①小溪→→→②枯树桩、枯黄的草→→→(二)、找一找课文中反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不能停留或永不停息含义是奋斗不息的意思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三)、分析小溪形象1、在小溪流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劝阻者,请你说说这些形象各代表了哪类人?有什么作用?枯树桩、枯黄的草代表年老的守旧派,看不惯新生事物爱发牢骚。
乌鸦:代表懒惰、不思进取的人;泥沙:代表前进中落后分子。
沉船:代表腐朽没落的人。
2、读一读、说一说(分四个小组比赛进行)(1)、有感情的朗读在四个阶段中能表现小溪流精神的句子。
(突出小溪流成长中遇到困难时的言行)(2)、文中的劝阻者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讨论)(3)、(展示多媒体动画),学生模仿朗读与劝阻者的对话。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小溪流的歌》(深入探究)教学设计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小溪流的歌》(深入探究)教学设计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小溪流的歌》(深入探究)教学设计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小溪流的歌》(深入探究)教学设计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吓”;理解“牢骚、水闸、积蓄、汹涌、怨恨”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泉水叮咚响》,让学生可以跟着歌曲轻唱,或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泉水叮叮咚咚的唱着歌,从山涧欢快地流了出来,汇成了小溪,小溪一路哼哼唱唱,唱着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总是不断回响着他歌唱的回声。
单纯的小溪一路会遇到哪些阻碍?他的归宿又在哪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_冀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_冀教版【课题】《小溪流的歌》【教材分析】《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作为教读课,教授有关的童话知识,以及认识学习童话的规律,熟读课文,对文章内容做整体感知。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明白得,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地人一辈子态度,向善的品质,乐观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明白得小溪流的永不停息、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研讨点拨法【课前预备】1.学生预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搜集整理有关作者情形。
2.教师预备: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想先请大伙儿观赏四文乐曲,这些曲子是老师精心选择出来的,在观赏乐曲的时候,同学们能够摸索一下,这些曲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再顺便想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现在先请大伙儿轻轻松松地观赏音乐吧!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教师鼓舞学生随想象驰骋。
假如有学生谈到感受像水流,教师应自然地向课文内容靠拢。
学生思维活跃,能切合实际,大部分学生能联想到水流。
)教师放音乐带第二部分,并配乐朗读,朗诵内容为从文申抽取的适合音乐需要的优美文字。
(学生随音乐进入情境,表情愉快。
)指导学生将音乐观赏中得到的美好感受带入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形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水磨()沉淀()恐吓()积蓄()眺望()水闸()说明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他津津有味地推送着木排。
他眺望着远远隐在白云里的山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溪流在歌声中成长壮大分为几个时期?(明确: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2、小溪流的歌是如何样的一首歌?(明确:永不停息,乐观向上)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1、小溪流遇到了哪些阻碍?结果如何样?(明确: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枯树桩、苦草、乌鸦、泥沙、沉船等阻碍,结果小溪流依旧不停息的向前奔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吓”;理解“牢骚、水闸、积蓄、汹涌、怨恨”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井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小组读课文。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按预习要求,在小组中检查预习结果。
呈现小组检查预习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把易错的字、不理解的字词和你喜欢的词语写在小本本上。
小组解决不了问老师。
学生自己在小组中读课文。
2、交流易错的字。
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强化指导易错字:
(1)文中读错的字。
(2)教师预设的易错字。
3、指名朗读课文或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小溪流有一首歌,是永远唱不完的歌。
”它是一条欢快的小溪,一生奔腾不息,永远向前。
今天继续让我们走进《小溪流的歌》,一起去感受它奔腾不息的生命。
师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阅读提示:请大家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你认为小溪流的歌是一支怎样的歌?
2、文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字、词、句,并画下来。
3、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
4、揣摩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及各个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做准备。
三、小组讨论。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小溪流的歌是一支怎样的歌?。
2、四人一组,把自己的感受在你的小组里边说一说。
四、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1、“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快活的”“不知疲倦的”“十分强壮”“无边无际”……等词语理解课文。
(2)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
2、与小溪流的奔流不息相对照,抓住“发牢骚”“叹气”“懒懒地跟着”“恐吓”……等词语理解劝阻者得特点。
3、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试着说一说,读一读,并加以体会理解。
4、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五、深入探究,领悟文章主题。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大海的歌”为题?(学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河、大江、大海分别是小溪流成长中的各个阶段,小溪流是起点,小溪流的歌是整个水的生命之歌。
他们都乐观向上、倔强、坚定、勇往直前,都为人类造福,都唱着同一首歌。
以其他几个为题不足以涵盖水之歌的全部。
2、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可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
课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
“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了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
“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起来,甘愿掉队的人。
来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六、作业。
1、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2、学习生字、词语。
可通过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