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常用呼吸道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常用呼吸道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1动物常用呼吸道药物结构分类
1.1四环素类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有多西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等。
本类药物属快效抑菌剂。
进入菌体后,可逆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上的受体结合,干扰tRNA与mRNA-核糖体复合体上的受体结合,阻止肽链延长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使细菌的生长繁殖迅速受到抑制。
1.2大环内酯类
动物专用的品种有酒石酸泰乐菌素、磷酸替米考星等。
主要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球菌、厌氧菌及军团杆菌、支原体有良好作用。
本类药物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可逆性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属生长期速效抑菌剂。
1.3酰胺醇类
酰胺醇类又称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为动物专用抗生素本类药物,不可逆地结合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受体部位,阻断肽酰基转移,抑制肽链延伸,干扰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1.4林可胺类
对细胞屏障穿透力强,他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细菌核糖体上的50S 亚基。
本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有强抗菌活性,对厌氧菌也有一定作用,对大多数需氧革兰氏阴性菌耐药。
动物临床常用药物盐酸林可霉素。
1.5喹诺酮类
具有抗菌活性强,其作用机理是作用于细菌的DNA螺旋酶,使细菌DNA不能形成超螺旋,染色体受损,从而产生杀菌作用。
动物临床常用的有恩诺沙星、盐酸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氟甲喹等。
1.6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使胞内物质外渗导致细菌死亡。
本类药物对静止期细菌杀灭作用强,为静止期杀菌药。
临床常用药物庆大霉素、阿
米卡星等。
1.7其他
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对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支原体的作用强于大环内酯类。
抗菌机制也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集合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主要用于防治鸡的慢性呼吸道病、猪支原体肺炎、放线菌性胸膜肺炎等。
本类产品临床常用药物为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沃尼妙林。
2常用呼吸道解表类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2.1祛痰药
祛痰药是一类能使痰液变稀、黏度降低而易于排出的药物。
2.1.1痰液稀释药又称为刺激性祛痰药。
有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两类。
①恶心性祛痰药。
口服后能刺激胃黏膜迷走神经传人纤维产生冲动传人中枢,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兴奋支配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的迷走神经传出神经纤维,促使气管、支气管黏膜的腺体分泌增加,由于气管和支气管的腺体中主要是浆液腺,分泌较稀的液体,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这类药物有氯化铵、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酒石酸锑钾等,中药远志、桔梗及竹沥也属于以恶心反射作用为主的祛痰药。
②刺激性祛痰药。
这类药物对呼吸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黏膜轻度充血,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又能湿润呼吸道,使痰液黏稠度降低而容易咳出。
这类药物有桉叶油、安息香酊、松节油、愈创木酚等,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有时也用于慢性鼻炎和喉炎。
2.1.2黏痰溶解药。
该类药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调节其功能,促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解酶体酶释放出,使黏液中的黏多糖解聚,并抑制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痰的黏稠度降低,又可称为黏痰调节药,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为5类。
①酸性糖蛋白溶解剂。
该类药作用机理主要是使酸性糖蛋白纤维断裂达到降低黏稠度的目的,代表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这类药对DNA无分解作用。
②黏蛋白裂解剂。
这类药的结构中具有含巯基(-HS)的氨基酸,它们通过本身的巯基与黏蛋白的二硫键(-S-S)互换作用,使黏蛋白分子裂懈而产生降低痰液黏度的效果,代表药有乙酰半胱氨酸等。
临床上适用于大量黏痰阻塞
气管而咳出困难,用药后可迅速使痰液变稀,便于吸引排痰.。
气雾剂或直接气管滴人给药,用于大量黏痰阻塞气道的危重情况,使药物与痰液充分接触,迅速使痰液变稀,便于引流或吸引排痰,通常与支气管扩张药合用。
③酶制剂。
可以使脓性痰中的DNA分解,脓性痰的黏度迅速下降,代表药物有脱氧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仅一糜蛋白酶等。
④表面活性剂。
气雾吸人时可降低痰液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痰的黏度,使之易于咳出,如泰洛沙泊。
⑤黏液促排剂。
促进支气管黏膜上皮的黏液纤毛运转,促使分泌物排出体外,如盐酸氨溴索等。
2.2镇咳药
镇咳药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两大类。
常用的有咳必清等。
2.3平喘药
平喘药是指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的药物。
常用的平喘
药有氨茶碱等。
3提高治疗效果的要点
3.1准确诊断
找出病因选择敏感高效的药物。
临床上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的细菌病、病毒病都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标本兼治,注意控制病原,并配合一定的解表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疗效。
当畜禽患急性支气管炎时,若病畜咳同时带有大量浆液性鼻液,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则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应以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为主,同时选用刺激性较弱,促进分泌的祛痰药如氯化铵以及中药桔梗、远志等进行治疗。
祛痰药一般在饲前空’腹服用效果显著。
当痰的黏度增高,难以咳出时,应选溶痰药或恶心性祛痰药,如氯化铵、桔梗、远志、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以及其他刺激性祛痰药,如松节油、桉叶油等,后两药宜蒸汽吸入或相互配合进行治疗。
3.2注意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和疗程
由于呼吸道疾病一旦表现较为明显时,就很难控制,尤其是禽类,
病菌分布在气囊部位,因气囊部位的血管较少,使得许多抗菌药较难达到该部位,而不能很好的控制疾病,因此、治疗呼吸道病要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用药时最好是饮水和喷雾给药相结合,可达到更好的疗效,用药时一定要有足够的疗程。
3.3药物的合理配伍
根据药物的结构合理选用对病菌敏感的药物,作用位点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例如治疗大肠杆菌不能选用同样作用于50S亚基的药物,酰胺醇类的氟苯尼考和大环内酯类如泰乐菌素等、其他类的泰妙菌素、林可胺类如林可霉素联合用药。
作用位点不同的如四环素类作用于30S亚基和酰胺醇类药物氟苯尼考,其他类的泰妙菌素、沃妮妙林作用于50S 亚基,联合用药则产生协同作用。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如丁胺卡那霉素与快速抑菌药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如泰乐菌素、林可胺类如林可霉素。
3.4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许多厂家根据养殖户所认为的疗效标准——用药后咳嗽不明显,就认为有疗效,结果产品中加人大量的西药镇咳药,使得痰液不能较好的排出体外,虽然表面上不表现临床症状了,但由于没有消除发病的根本原因,反而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3.5密切关注兽药的耐药性
一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愈来愈恶化。
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造成疾病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
给准确的诊断造成了很大困难。
由于疾病诊断的不准确性,造成选用药物不当,从而出现治疗结果的不理想。
为了防止耐药性的影响要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协同用药相结合,避免重复用药,延误治疗时机。
3.6加强饲养管理
许多呼吸道疾病是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
例如: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超标以及应激,饲养密度过高,带鸡消毒应用强刺激性药物,疫苗免疫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应谨记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做好畜禽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反生,呼吸道治疗过程中积极改善
饲养环境,促进畜禽尽快恢复健康,从而避免重复感染,交叉感染等,从而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