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地理科学学院2002年_2012年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年考研试题

人文地理学(02年)一、名词解释(20)1、性比例2、种族3、聚落4、地理物像5、政治地理单元!二、简述(40)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2、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3、民族的基本特征。
4、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6、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40)1、请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2、联系你所在区域的情况,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03年)一、名次解释1、人口迁移2、城市化3、卡尔.李特尔4、文化区5、地理人种二、问答1、简述文化扩散的基本形式。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地和主要传播范围。
3、简述适度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5、简述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与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
6、用示意图表述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1、评述和比较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和谐论三种人地关系的主要观点。
2、试从可持续发展、民族与国家、文化景观三大方面论述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面对的人地关系问题。
人文地理学(04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拉采尔文化景观人口容量民族民俗聚落旅游资源行为空间政治空间结东盟二、请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0分)三、你如何认识语言传播的特性?(20分)四、述评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25分)五、你认为人文地理工作者应如何参与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工作?(25分)六、请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工业化及其后果的认识。
(30分)人文地理学(05年)一、名解(5分\个)拉采尔生计农业人口迁移适度人口民俗等级规模法则行为地理学心理图谱地缘政治格局国家权力二、论述1、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
(20)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30)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20)4、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
最新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学考研近18年真题

本帖最后由DanielFengs 于2013-6-7 15:36 编辑小弟刚刚考完,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写下真题的回忆版。
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地理科学导论一、简答题1、杜能学说的意义是什么?2、地球系统演化特征是什么?二、分析题1、简析月球对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2、试分析非地带性形成机制,并分析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3、何谓生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区有哪些4、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综合论述题1、论述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谈谈地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作用3、阅读以下材料(关于宁波镇海PX项目),论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国地理一、简答题1、简述“胡焕庸人口线”的自然地理意义,并说明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2、简述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分区差异特征以及其原因3、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以及地域分布特征4、简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区和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以及治理对策5、简析内蒙古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二、综述题1、海洋资源分为哪些类型,论述下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其战略意义2、结合我国化石能源分布以及区域经济特点,阐述我国跨区域能源调配基本格局以及意义3、某人说,中国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纪进程的重大事件,你如何理解这个关于我国城市化的观点呢4、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对于我国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地理科学导论一、概念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地质大循环2.(想不起来了,什么时候想起来随时补充)3.区位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及其意义2.共生理论的含义3.格尔德的“客观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区别?4.自然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及其成因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地理科学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2.地球表层的含义、范围、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3.阅读下面的专栏,请结合材料分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及为什么既要保护传统文化又要发扬现代文化?(所谓专栏是一段材料,约1000多字,主要内容是传统节日的消亡、现代文化的兴起、屏幕时代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高科技节日,比如“第一块电脑屏幕纪念日”,“第一封电子邮件发送纪念日”等,比较有深度,不过不影响答题)中国地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中国的大地构造的特点及其对地貌格局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特征?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4.新疆绿洲农业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办法?二、综合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请结合我国风沙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结合我国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的分布规律,分析我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以前的年份,专业课《中国地理》的考试,每年区域部分都是考试重点。
华师地理教学论2012真题

华师2012年地理教学论试题
简答题(共9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对地理教学的建议。
2、简述学生因素对地理课程发展的影响(与2010年同)
3、简述初中地理课程和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与2010年同)
4、简述现代学习理论在地理教材设计编写中的指导作用
5、简述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综合体(共60分,每小题30分)
1、何谓地理教学方法及其选择,绘制一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设计教学方法,并说明其思路
2、何谓教学导入技能,解释其功能,自选高中地理中的一个教学课题,设计教学导入,说明设计思路
(含义、功能、设计导入、使用该导入的原因)。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2002年一、名词解析(20分)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
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①②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生活在某地,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从而形成了共同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
伊斯兰教:亚洲、欧洲、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东南亚居多。
3、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这个四个方面(1)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①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地区所需要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地理位置。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

(一)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1、简答(每题10分)(1)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
解析:教材内容,在P47,难度低。
演化过程分4个阶段,即天文时代、地质时代、生物时代和人类时代。
(2)何谓“土地承载力”?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26,难度中。
属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内容,教材中有提到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详细论述。
回答本问题只需对“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做出详细解释即可。
2、简析(每题15分)(1)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解析:教材内容,在P24,难度低。
主要回答太阳活动对气温、降水、地磁场等的影响。
(2)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解析:教材内容,在P2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可按原文作答。
(3)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解析:教材内容,在P3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趋势,可按原文作答。
(4)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 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NO.62解析:教材内容,在P211,难度低。
3、综合论述(1)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25分)解析:教材内容,在P41,难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
(2)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
(20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92,在哈特向区域思想中提到“方塞插入圆孔”之说。
本题难度为高。
要想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哈特向思想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发展及影响熟悉。
回答本题,首先要阐述一下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要表达的意义,即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
然后要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
我个人认为此观点有道理,可以从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和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实践来证明。
(3)结合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分析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防止移入地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25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168,区域发展理论中有专门论述梯度推移理论。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2002年一、名词解析(20分)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
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2、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可分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除去考虑人均最高生活水平外,还需要考虑国家政治、军事所需要的人口。
即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实践意义: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地、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都有重要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02-2013数学分析试题解答

1
1
2 1 1 1 (1 ) (1 ) (1 ) x x x
5 6 4 6 1 6
1 (1 ) x
5 6
1 3
4:解:由 f ( x) 在 x a 处的泰勒展开式可得:
f ( x) f (a) f '(a)( x a) [( x a)]
令 x a ,则 f (a ) f (a) f '(a) ( )
于是对任意的 0 ,存在 N 0 ,当 n N 时,有
M1M 2 n (b a)n n!
于是当当 n N 时,对一切 x [a, b] 有
f n ( x)
n M 1M 2 (b a)n n!
故 f n ( x) 在 [a, b] 上一致收敛于 0 七、 证明:不妨设 f ( x) 在处取得最小值,于是
2 3 1 3
lim
x 0
sin x f (0) x ln 3 3ln 3
二、证明:由题可知:
f (c) f (a) f (b) f (c) ca bc
f (a) 1, f '(a) 0
由于 f ( x) 在 [0,1] 上二阶可导,由泰勒公式可知:
f ( x) f (a) f '(a)( x a) f ''( x ) f ''( x ) ( x a) 2 1 ( x a) 2 2! 2!
x 在 a 与 x 之间
f ( x)sin x (1 f ( x)sin x) 3 (1 f ( x)sin x) 3 1
2 1
2:解:由于 lim x 0
1 3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试题人文地理学一概念解释.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二填空.1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2气象学中A表示--------------气团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A代表什么气候E代表----------气候3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4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5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6生物海岸有------------和-----------------两种7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三简答.1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2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3动物扩散的三种途径4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四论述 .1、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2、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3、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半球的原因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二问答A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B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C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D为什么热带气旋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E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I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三论述1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单斜山与方山2,地面有效辐射3,喀斯特漏斗4,先锋群落(植被) 5,多度与盖度(植被) 6,径流系数(水文) 7,变差系数(水文) 8,凋萎系数(土壤) 9,淀积层(土壤) 10,孔道二,判断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3,露点温度越低,表示空气中是水汽的含量越高4,火山岛属于海洋岛,珊瑚岛属于大陆岛5,岛屿上的生物种类越多,说明与大陆的分离时间越久6,第四纪可以称是腐乳动物的时代7,v型河谷中通常没有河漫滩发育8,红心洲较尖端的方向通常指示的是河流的下游方向9,粘质土的保肥能力强与壤质土10,一套沉淀物由上往下依次出现化学岩、粘土岩、砂岩和砾岩,代表一次海侵过程三,论述题1,对流层逆温由哪几种形式?简析其成因2,简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3,概要描述湿润条件下由赤道到极地典型植被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变化4,大型水库畜水(如三峡水库)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地方的影响5,观测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一些大型湖泊上的年降水量较同区陆地少.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试题自然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第四纪假整合阶地丰水年组径流模数河网密度顶级群落低位沼泽爱伦定律生物阻限二. 简答:1、山地降水与海拔的关系.2、地面坡度和降水侵蚀的关系.为什么?3、土壤资源破坏的表现方面.三. 论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四. 分析题(略)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试题人文地理学1.名解(5分\个)拉采尔生计农业人口迁移适度人口民俗等级规模法则行为地理学心理图谱地缘政治格局国家权力2.论述1),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20)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30)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20)4),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20).5),论述适度人口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30)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试题经济地理学1.名解(6分\个)区位杜能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极化-涓滴效应学说PETTY-CLARK 定理2.论述1),简述增长极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及其最新变化.(20)3),简述克鲁格曼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20)4),用区域合作相关理论论述"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并预测其趋势.(30)5),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30)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试题人文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白兰士城市体系人口密度人口构成种族文化区世界宗教政治整合旅游资源地理物象二. 论述题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次革命."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请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3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农业出现的后果和影响4请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5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人文地理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试题中国地理一填空题(十个空,每空2分.具体题记不起来了.把范围写一下吧.也许还不全,希望有同学补充)1 横断山脉的一系列高山大河的名字.2 我国冰川以什么类型冰川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北哪里?3 冬季我国上空的三大锋面的名字,华南准静止锋停在哪?4 纬度地带性的概念,我国地带性的景观地带名称及分布地区.(今年是给你分布区,让你写景观地带名)5 我国的四大城市群二简答题(四选三,每题10分)1\地表组成物质对我国地貌的影响2\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不太确定,因为我没选这道题)3\我国土地生产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成因4\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特征,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三论述题(五选四,每题20分)1\我国地形三大阶梯,具体的划分,以及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并简单介绍其成因.3\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及三大经济景观地带的特点4\闽粤琼三省的经济特点及成因5\从我国近几年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说说你对我国能源布局的战略策略?。
地理科学导论2012-2010真题及解析

(一)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一、简答(每题10分)(一)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
解析:教材内容,在P47,难度低。
演化过程分4个阶段,即天文时代、地质时代、生物时代和人类时代。
(二)何谓“土地承载力”?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26,难度中。
属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内容,教材中有提到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详细论述。
回答本问题只需对“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做出详细解释即可。
具体答案可参考笔记。
解析:土地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也即一定技术水平、投入强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引起土地退化,或不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负面影响,或不使环境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能持续、稳定支持具一定消费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或具一定强度的人类活动规模。
二、简析(每题15分)(一)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解析:教材内容,在P24,难度低。
主要回答太阳活动对气温、降水、地磁场等的影响。
(二)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解析:教材内容,在P2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可按原文作答。
(三)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解析:教材内容,在P3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趋势,可按原文作答。
(四)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NO.62解析:教材内容,在P211,难度低。
三、综合论述(一)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25分)解析:教材内容,在P41,难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
(二)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
(20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92,在哈特向区域思想中提到“方塞插入圆孔”之说。
本题难度为高。
要想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哈特向思想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发展及影响熟悉。
回答本题,首先要阐述一下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要表达的意义,即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2001年-2010年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2001年试题一,简述题(30)1.文化区和文化景观建设(10)2.经济区行政区比较(10)3.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10)二,我国人口城乡转化特征与户口制度改革的方向?(25)三,阐述空间扩散理论,并举例说明。
(20)四.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与方向。
(25)2002年试题1.旅游资源的评价(10)2.21世纪GIS、计量方法在人文地理科学中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20)3.现代旅游的传播方式的特点,以及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各有什么响应过程(20)4.东部沿海省市城市竞争力(从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其指标体系入手)(20)5.中日的自然条件、生活经济状况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30)2003年试题1.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对我国新一轮开发区调整的指导意义(20)2.“S”型城市化极端理论及其对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意义(20)3.计量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影响(20)4.文化结构的内涵是什么?从文化结构的角度分析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20)5.旅游地的不同类型及不同类型旅游地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20)2005年试题2.试述城市及城市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并举例说明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4.谈谈你对城市人口容量的看法。
2006年试题1. 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演变规律(25分)。
2. 在国家、城市、乡村三个视角阐述乡-城人口迁移的发展效应(25分)。
3. 大城市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特征及其对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影响(25分)4. 简述GIS、GPS、RS等地理信息技术对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作用(25分)。
2007年试题1、产业集群理论的概念、内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2、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说明会展业的区位因子和其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机理3、东西部和城乡之间大规模人口流动,请辨证地说明其对平衡区域发展的意义,试比较民工荒与保姆荒成因的异同4、现在国内各大都市都在进行交通、通讯、科教文卫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升级,试说明其理论依据和实现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历年真题附思考题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历年真题附思考题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一阐述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科学性质。
(20分)二、试阐述及评论人文地理学界中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的诸种论点,并以实际事例说明自己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看法。
(25)三、试阐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人文地理背景,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政策的实践效果。
(25)四、试以自己熟悉地区的资料为例阐述“资源——人口——产业——环境”体系中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该体系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0)2000年一、名词解释(20分)1、行为地理学2、区域3、文化境观4、中心地规模门槛二、简答题(80分)1、试述人文区划的主要分类、意义和原则(15)2、解释人文地理学中非物质因素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其内涵。
(15)3、试析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4、评述主要人地关系理论的得失。
(30)2001年一、名词解释1、卡尔李特尔2、地理物象3、政治整合4、环境决定论二、简答(每10分)1、简述城市内部结果的典型模式2、简述我国旅游地的主要类型3、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三、论述1、试论人文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20)2、试分析我国东西部文化景观的主要差异及其对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3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客家方言(5) 2通勤行为空间(5)3胡焕庸线(5) 4制度文化(5)二简答题(50)1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15)2简述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5)3简述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其成因(20)三论述区域竞争力的构成及其提升途径(30)2003年一名词解析近代地理学的法国学派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制度文化国家的基本特征伊斯兰教的分支与分布二简答1 旅游对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2 汉语的主要方言和分布3 世界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4 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三分析1根据表格(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人口素质的差别和原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析世界纺织工业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布局的新变化2004年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学派,2.人口构成,3.第五产业,4.隔陀,5.基督教教派及分布,6.首位城市法则,7.旅游资源及形成条件,8.行为空间二.简答:1.文化扩散类型,2.人口迁移类型,3.现代农业特征,4.人文地理研究对象三.论述:1.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现代工业特点2.这个题记不太清楚了,好象是关于城市地理学方面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部分复试题目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部分复试题目★初试:●2006——2012 中国地理▼2006年中国地理一、简答题:(共30分)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二、论述题:(共120分)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 中国地理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 中国地理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15’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15’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15’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15’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30’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2009 中国地理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华东师大自然地理真题

1997一、填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的和()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具有一定()和结构的()系统,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圈2太阳系中行星和卫星在绕日运动方面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是:他们的轨道面都近似地在一个()上,对()面的倾斜也不大3地球的外部构造是指()圈()圈()圈4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它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和()构造体系5冰川的形成过程,是指积雪转化为(),再经过()形成冰川冰的过程6岩石的风化,一般包括()()和()三种作用和过程7泥石流是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等固体物质并具有()的特殊洪流二选择题1典型的岩溶(或喀斯特)地貌所具有的地貌形态是()A海蚀崖海蚀穴B心滩江心洲C溶沟石崖D峡湾羊背石2尖头三角洲的尖嘴明显向海凸出,它反映了()A河流作用居相对优势,海洋作用不强B河流作用不强海洋作用相对优势C河流作用居相对优势,海洋作用较强D河流作用海洋作用都弱3全球副热带大陆东岸,一般的讲,其年降水量应是()A〈200MMB200-400MMC400-800MMD〉8004中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A江淮昆明华北和天山准静止锋B华南江淮华北和昆明准静止锋C华北江淮昆明和天山准静止锋D华南江淮昆明和天山准静止锋5珊瑚礁主要分布于()A热带和温带海洋B副热带和温带海洋C热带和副热带海洋D 热带海洋6因受到月球与太阳的引力作用,海水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的周期性流动,他被成为()A潮汐B潮流C回转流D全日潮7按照成因,洋流可分成以下三类()A寒流,潮流,暖流B倾斜流,密度流,补充流C摩擦流,重力压流,潮流D风海流,扩散流,漂流8 自然土壤形成所包含的地表物质过程指物质的()A地质大循环的过程B生物小循环过程C水循环与养分循环的过程的矛盾统一D地质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的矛盾统一。
9.在地表一定地段,一植物群被性质不同的另一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在术语中,可以用来表达的是()A取代B变化C演替D进化10.下面属于稀树草原群落的动物是()A.猿,猴,鳄鱼B斑马,长颈鹿,非洲狮C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D骆驼,鸵鸟,蜴三.问答题(1)简述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基础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20)1、客家方言2、通勤行为空间3、胡涣庸线4、制度文化二、简答1、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15)2、简述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5)3、简述中国人口增长转变模式及其成因(20)三、论述区域竞争力的构成及其提升途径(30)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本质属性与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种主要方法论.(30分)二,解析文化的结构,并论述文化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时间扩散机制.(30分)三,根据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30分)四,概述可持续发展的由来背景,内涵实质,论述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关系.(30分)五,解释下列名词的定义及其特征.(9题,共30分)现代农业(3分) 民族(3分) 民俗(3分) 语言(3分) 宗教(3分)旅游资源(3分) 地理物象(3分) 国家核心区(3分)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6分)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0分)二,城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分别论述城市布局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的关系.(30分)三,什么是行为空间?人类日常活动有多种类型的行为空间,请分别论述这些行为空间的主要特征.(30分)四,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人文地理学应该怎样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30分)五,简答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30分)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景观环境感知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聚落旅游目的地旅游动机国家权力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请结合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别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哲学方法论加以概述和评价.(30分)二,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请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别对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流派加以概述和评价.(30分)三,旅游业的发展在世界许多地区方兴未艾,请联系实际分别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说明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影响.(30分)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引导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是人文地理学这门经世致用之学的重要任务,你认为人文地理学应该怎样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请陈述你的观点.(30分)五,简述下列概念(每个3分,共30分)文化区域人口迁移适度人口地理人种民族特性城市体系地理物象行为空间国家核心区可持续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1.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基本理论及哲学方法论.2. 什么是旅游地理?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分析.3. 什么是行为地理?解释比较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空间和人们迁移活动空间.4. 什么是政治地理?请分析政治地理要素及国家地理诸特征.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阐述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地理学基础试题一,简答题(90分)1,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9分)2,极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9分)3,我国南北走向山脉的名称及其东西侧的地势差异.(9分)4,西南区地貌的主要特征.(10分)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分析.(10分)6,大陆岛的形成愿意及我国大陆岛的分布.(8分)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9分)8,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9分)9,松嫩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及其意义.(7分)10,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10分)二,论述题(60分)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30分)2,长江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就.(20分)3,我国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特点.(1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地理学基础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题,80分)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2,建树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对策.4,简述我国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5,简述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6,简述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7,简述我国东南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资源与环境的特点.8,简述我国新疆自治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二,论述题(第9题30分,10,11每题20分,共70分)9,论述影响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10,论述自然景观分异规律在我国的表现.11,论述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地理学基础试题一,简答题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2分)3,西南区的区域范围和地貌特征.(10分)二,论述题1,以我国东部湿润区为例,论述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30分)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30分)3,从人口,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论述我国开展计划生育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办法(30分)4,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并概述其精华与糟粕之处(3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地理试题1.试述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2.华北区水资源缺乏的表现,并提出解决措施.3.青藏区的气候特征.4.纬度地带性的主要表现.5.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结合实际讲一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意义.6.谈一谈长江流域的区域发展战略.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地理试题(部分)简答:1、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2、中国后备土地资源的特点3、东南区资源环境特征及评价4、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论述: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可能产生的生态作用2、长江中下游沿江工业的发展,结构3、经济区?经济区划?类型,依据?中国七大经济区中,中央提出针对中部五省的“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前的年份,专业课《中国地理》的考试,每年区域部分都是考试重点。
而它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
它无外乎把前面第七八章节讲的区划、分区的基础知识放在我国各个区域的实地特点中去研究,一般先介绍区域自然基础,之后是分析在自然基础之上的经济、人文社会发展状况,或者好的或者出现问题,第三是根据自然、人文经济发展现状来分析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发展自身优势。
要学习好区域地理,必须把七八章节的内容弄懂,再根据它所涉及的框架来学习各个区域,这是区域学习的基本思路。
每年的真题分析来看,华师的《中国地理》区域问题必然与国家相关热点相联系,06-09年多次考察东北区,这是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相关的,而长江中下游区和中部地区个几年便会出现,这是与中部崛起这一热点相关的,而2011年出现的广州湾与北部湾的比较一题是与2010年深圳特区30周年以及北部湾开发这两个热点相组合而出的题目,2012年的高铁“四纵四横”网络系统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12年简述我国东部的主要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题目其实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所要求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我总结了相关热点、区域热点,分析了他们的问题,罗列了他们的优势,以及相关发展思路,供大家参考。
同时广大考生应该注意,每年的真题都是相当有价值的,可以通过分析真题而得出参考书籍的重点之所在,同时华师出题有个特点是每年都会围绕接近的重点反复出题,多年真题可以看到原题的影子,看看2012年真题就最少涉及100分左右的原题,我们不应忽视。
13的专业目录稍有变动,考试科目没有变化,只是专业课中国地理的指定参考书变为王静爱的《中国地理教程》,和之前的赵济《中国地理》教材相比,主要内容差别不大,但内容更新一些,教材体系也新一些,用这本教材复习更能跟上时代。
大家尽快在网上把教材买到,熟悉一下内容,再把重要知识点整理出来,理解记忆,同时做些课外拓展,关注十八大相关信息。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1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6)
1.简述文化区的类型及其特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对我国地域的发展差异变动的影响。
3.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及其利弊。
4.以某具体事为例,简述宗教空间中相互影响的关系。
5.城市地域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6.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二、论述题(20×3)
1.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特征。
2.简述有关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学说、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观点。
3.论述全球气候联合行动对我国地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地理科院2002年—2011年真题人文地理学(02年)一、名词解释(20)1、性比例2、种族3、聚落4、地理物像5、政治地理单元二、简述(40)1、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2、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3、民族的基本特征。
4、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6、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40)1、请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即自然可能论)。
2、联系你所在区域的情况,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03年)一、名次解释1、人口迁移2、城市化3、卡尔.李特尔4、文化区5、地理人种二、问答1、简述文化扩散的基本形式。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地和主要传播范围。
(3、简述适度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5、简述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与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
6、用示意图表述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之间的关系。
(P247)三、论述1、评述和比较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和谐论三种人地关系的主要观点。
2、试从可持续发展、民族与国家、文化景观三大方面论述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面对的人地关系问题。
人文地理学(04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拉采尔文化景观人口容量民族民俗聚落旅游资源行为空间政治空间结东盟二、请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0分)三、你如何认识语言传播的特性?(20分)四、述评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25分)五.你认为人文地理工作者应如何参与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工作?(25分)六、请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工业化及其后果的认识。
(30分)人文地理学(05年)一、名解(5分\个)拉采尔生计农业人口迁移适度人口民俗等级规模法则行为地理学心理图谱:地缘政治格局国家权力二、论述1、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
(20)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30)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20)4、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
(20)5、论述适度人口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30)人文地理学(06年)一、名词解释白兰士:城市体系人口密度人口构成种族文化区世界宗教政治整合旅游资源地理物象二、论述题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次革命”请问你如何理解2、请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3、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农业出现的后果和影响4、请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5、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人文地理学在这方面的作用人文地理学(07年)一、人类在世界上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影响因素。
(看图)二、种族、地理人种、民族及区别三、语系名称及分布范围四、文化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定义,人口跨州迁移对世界文化空间格局的影响五、三大宗教起源地,分布范围,传播影响因素六、城市体系、克里斯塔勒“中心地”学说的理论重点及应用七、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三种学说、名称及内容(看图)八、行为空间的定义,AB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画图表示出来)的时空棱柱图九、人地关系观点和主张,环境决定论的由来及影响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内涵2008年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30李旭旦人口红利东正教印加文明同心圆模型文化区民族地理人种文化景观国家权利二、论述题1.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影响2.谈谈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3.谈谈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4.谈谈工业化对人文景观的影响5.浅谈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等主要特性6.什么是综合国力方程,举例说明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7. 2007年广东省对外来务工的东莞打工人给予“新莞人”的称号,指出东莞的发展是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合作的结果。
请从文化整和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广东外来人口对广东省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2009年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 3'*10=30'1.哈特向2.民俗3.旅游动机4. 文化史层5.儒教6.新英格兰方言7.地理物象8.人口文化构成9.马汉10.等级规模法则二,.谈谈你对人本主义方法论的认识。
15'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四,.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20'五,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发展阶段,分支及分布。
20'六,比较扇形模型和多核模型,并画图。
25'七,“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等多角度分析. 25'2010年人文地理学一、20分1、城市化概念及阶段二、20分1、解释东盟、区域一体化2、东亚3国(韩国、日本、中国)与东盟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3、韩国的“东北亚时代”战略三、25分1、解释气候变化、低碳社会2、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在哪些地区?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时的争议焦点是什么?4、美中两国在应对气候问题时的态度有何差别?四、20分1、解释“胡焕庸线”,及其意义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五、20分1、文化区的概念2、文化扩散的分类和内容3、什么是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六、15分1、画出两人行为空间时空棱柱图2、这种研究方法属于人文地理学的那个分支?七、10分.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提出的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谈谈你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解。
八、20分陆大道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点——轴理论,和“T”字型区域开发的背景和内容。
华南师范2011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30分)因子生态分析法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原理产业集群集聚与扩散旅游规划二,简答题(70分)1、请简述我国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15分)2、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10分)3、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15分)4、影响我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因素有哪些。
(15分)5、要对某城市30万户市民进行抽样检查,从中抽出3000户进行调查,请你设计2~3套抽样方案,并给出每套方案所需要的数据。
(15分)三,论述题GIS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请你从土地、住房、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体制转变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20分)2、假设你从事旅游规划工作,现广州市要做2010—2020的旅游规划工作,请你从调研内容,规划思路,规划步骤,规划图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30分)(第二道题是3选1,报考GIS专业的有一道题不一样。
)华南师范2012人文地理名词解释(30分)(1)人文地理学(2)地理人种(3)民俗(4)聚落(5)政治空间结构(6)语言景观1、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它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20分)2、试对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进行比较(20分)3、经济实力对国家实力有哪些影响(15分)4、交通运输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5分)5、阅读材料(材料是关于零资源经济发展模式的)(1)运用人文地理学有关知识和理论对上述概念解释(10分)(2)(5分)(3)“零资源经济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启示(10分)6、阅读材料(材料是关于中国大陆人口旅游购物居于世界首位的)(1)社会环境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空间(10分)(2)从资料来看,中国大陆居民在境外旅游购物行为上表现出什么特征(5分)(3)试从环境、文化心理等角度,解释中国大陆居民的境外旅游购物特征(10分)2002年自然地理一,概念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二,填空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代表----------气候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生物海岸有------------和-----------------两种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三,简答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四,论述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半球原因华南师大 2003年自然一,名词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二,简答A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B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C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D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E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I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三,论述1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华南师大 2004年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1,单斜山与方山2,地面有效辐射3,喀斯特漏斗4,先锋群落(植被)5,多度与盖度(植被)6,径流系数(水文)7,变差系数(水文)8,凋萎系数(土壤)9,淀积层(土壤)10,孔道二,判断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3,露点温度越低,表示空气中是水汽的含量越高4,火山岛属于海洋岛,珊瑚岛属于大陆岛5,岛屿上的生物种类越多,说明与大陆的分离时间越久6,第四纪可以称是腐乳动物的时代7,v型河谷中通常没有河漫滩发育8,红心洲较尖端的方向通常指示的是河流的下游方向9,粘质土的保肥能力强与壤质土10,一套沉淀物由上往下依次出现化学岩、粘土岩、砂岩和砾岩,代表一次海侵过三,论述题1,对流层逆温由哪几种形式?简析其成因2,简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3,概要描述湿润条件下由赤道到极地典型植被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变化4,大型水库畜水(如三峡水库)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地方的影响5,观测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一些大型湖泊上的年降水量较同区陆地少。
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华南师范大学2005自然一,名词解释:第四纪假整合阶地丰水年组径流模数河网密度顶级群落低位沼泽爱伦定律生物阻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