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识字6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识字6画
关键信息:
1、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等生字。
学生能够背诵古诗《画》。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培养学生对汉字和古诗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古诗意思。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直观演示法
朗读法
4、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11 教学目标阐述
111 正确认读生字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卡片认读、游戏识字等,让学生熟练掌握“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等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112 背诵古诗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
113 理解古诗内容
运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山水景色,感受其宁静、优美的意境。
114 培养学习兴趣
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汉字和古诗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2 教学重难点分析
121 重点突破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牢记生字的字形和读音。
对于写字教学,注重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
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在理解古诗意思方面,结合图片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境。
122 难点解决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中那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意境之美。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
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13 教学方法选择
131 讲授法
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以及古诗的背景知识和含义。
132 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字和古诗内容。
133 朗读法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等,让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14 教学资源准备
141 多媒体课件
制作包含生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
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42 生字卡片
制作生字卡片,用于识字教学中的认读和游戏。
21 教学过程设计
21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引出古诗《画》。
212 初读古诗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213 识字教学
出示生字卡片,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和组词。
组织识字游戏,如“开火车”“摘苹果”等,巩固生字的学习。
214 理解古诗
结合多媒体课件,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让学生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提问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15 朗读背诵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组读、男女读、配乐读等,加
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让学生尝试背诵古诗。
216 书写指导
示范生字的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2 课堂活动安排
221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和表达能力。
222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诗人,朗诵古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23 课堂练习设计
231 生字书写练习
布置生字书写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工整。
232 古诗填空练习
给出古诗中的部分词句,让学生填写缺失的生字,巩固对古诗的记忆。
24 课堂总结
241 知识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生字和古诗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42 学习方法总结
总结识字和理解古诗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
25 课后作业布置
251 背诵古诗给家长听。
252 观察一幅画,用几句话描述画面内容。
31 教学评估方式
311 课堂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
312 作业评估
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字和古诗的掌握程度。
313 背诵评估
检查学生的古诗背诵情况,了解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32 教学反思与改进
321 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22 改进措施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