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公开课说课稿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3 夸父逐日【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理解“逐走、大泽、未至、邓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一些文言字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理解“逐走、大泽、未至、邓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一些文言字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教学素材】1.《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图片。
2.《夸父逐日》的幻灯片。
3.搜集有关歌颂夸父精神的诗或诗歌。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神话故事有神奇的想象、生动的故事,往往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幻灯片出示)嫦娥奔月:传说嫦娥偷吃仙丹,飞上月球,给人们带来了对月球的无限遐想。
盘古开天地:盘古分清了天和地,造福了后人。
后羿射日:传说后羿力大无比,有雄心壮志射下了九个太阳,是力量的象征。
女娲补天:传说女娲用五彩石补上天上的窟窿,给人们带来了安宁的生活。
2.出示《夸父追日》的图片,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
(幻灯片出示)(板书课题)二、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幻灯片出示)1.点拨写法,识字记型。
(1)渭:“胃”上下重心平稳,“田”扁,“月”竖撇变竖。
(2)邓:左部偏短且向上;右部的竖为悬针竖。
2.检查字词,反馈情况。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幻灯片出示词语意思)逐走:追赶,赛跑。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夸父逐日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夸父逐日我设计的这节课是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夸父逐日》。
设计意图是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夸父逐日的寓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提高自己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夸父逐日的寓意,活动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文课件、相关神话传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用于小组讨论的卡片。
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夸父逐日的寓意。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神话传说的背景。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篇关于《夸父逐日》的读后感,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关注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夸父逐日的寓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引导学生理解夸父逐日的寓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理解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小组讨论的环节是学生互动和思考的重要环节,需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和卡片内容,确保讨论能够有效地进行。
课后的读后感写作和拓展延伸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他们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
例如,我会让学生讨论夸父逐日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他是如何应对的。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夸父逐日的寓意,明白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夸父逐日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夸父逐日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夸父逐日的故事寓意。
2.分析夸父的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分析夸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夸父逐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夸父是谁?他为什么要逐日?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夸父逐日的故事背景。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的夸父具有哪些特点?b.课文表达了哪些情感?c.你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寓意是什么?四、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渴了”“喝干了”“逐日”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夸父逐日的情感。
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什么启示?五、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夸父逐日的读后感。
2.收集关于夸父逐日的成语、名言,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夸父的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等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和交流能力。
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夸父逐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夸父逐日的故事背景。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的夸父具有哪些特点?b.课文表达了哪些情感?c.你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寓意是什么?四、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渴了”“喝干了”“逐日”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夸父追日》的公开课教案

《夸父追日》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夸父追日》的故事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探究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神话传说的定义和特点。
引入《夸父追日》的故事背景。
1.3 教学过程:开场提问:你们听说过神话传说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讲解神话传说的定义和特点。
引入《夸父追日》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章:故事讲解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夸父追日》的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夸父追日》的故事情节。
解释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夸父追逐太阳的象征意义。
2.3 教学过程:讲述《夸父追日》的故事情节,包括夸父追逐太阳的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例如夸父追逐太阳可以理解为人类对光明和能量的渴望。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培养学生对角色性格的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夸父追日》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夸父、太阳等。
讨论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3.3 教学过程:分析夸父的角色特点,如勇敢、毅力等。
引导学生讨论太阳的角色特点,如光明、能量等。
第四章:故事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夸父追日》的故事主题。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4.3 教学过程:提问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如追求光明、坚持到底等。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教育,如勇敢追求目标、坚持不懈等。
第五章: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表演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5.3 教学过程: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制夸父追日的情景等。
第六章:小组讨论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夸父追日》优秀公开课精品教案范文(通用

《夸父追日》优秀公开课精品教案范文(通用《夸父追日》优秀公开课精品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夸父追日》这篇课文。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四章,详细讲述夸父不畏艰险,追逐太阳神话故事,深入挖掘夸父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夸父追日故事背景和寓意。
2. 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中国神话故事兴趣。
3. 引导学生从夸父精神中汲取力量,培养他们勇敢、坚定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理解和夸父精神学习。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夸父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其内化为自己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PPT2. 夸父追日故事插画3. 学生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夸父追日插画,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夸父追日背景和寓意。
3.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如:“请用课文中句子解释夸父为什追逐太阳?”b.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给予指导和讲解。
4.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练习题,如:“夸父追日故事给你留下什启示?”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夸父,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坚定地追求目标。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夸父追日》2. 关键词:夸父、追日、勇敢、坚定、精神3. 插画:夸父追日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自己话复述夸父追日故事。
b. 结合夸父精神,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
2. 答案:a. 学生需在作业中准确表述故事情节。
b. 学生需在作业中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夸父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夸父追日故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夸父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品质。
2. 拓展延伸:a. 邀请学生分享其他中国神话故事,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兴趣。
b.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夸父追日故事理解。
2024《夸父逐日》说课稿范文

2024《夸父逐日》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夸父逐日》,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夸父逐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神话故事和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文学表达方式。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③情感目标:通过《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语文这门学科时,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和研究式学习法;学法是启发式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相关的课件和图片,以便更好地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还准备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活动,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给学生们讲解什么是神话故事,并引入《夸父逐日》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通过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环节二、朗读和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给学生朗读《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并在朗读后进行一些问题的提问和讨论,如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讲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环节三、文学表达和创作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引导学生分析《夸父逐日》这个故事的文学表达方式,如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然后,我会邀请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文学表达方式写一段自己对《夸父逐日》故事的观感和感受。
《夸父逐日》说课稿

《夸父逐日》说课稿一、说课标和教材内容《夸父逐日》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
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能深切的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课文讲的是巨人夸父立志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这篇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远古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这篇神话由于充满幻想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品味,容易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以往的生活或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这个神话,学生读懂课文肯定问题不大。
但这毕竟是一篇用古文写成的文章,而在此之前学生也仅仅只学过三篇这样的课文,这样的语言对没有任何古汉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因此,如何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和培养小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以及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将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了本节课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本课的两个生字,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想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绚丽多彩的神话世界,体会先民们渴望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文本。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夸父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力量,并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执教本节课,在总体思路上,我打算以读为突破口,并贯穿整节课始终,然后结合文本中的重点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文本、丰富文本、感悟文本、升华文本,把想象作为一个沟通文本内容和文本精神内涵的桥梁,而想象则正是小学生最擅长也最愿意做的事情,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合理的创设情境,其余的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夸父逐日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夸父逐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
2.学习夸父逐日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理解并感悟故事中传递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故事的理解和解释。
2.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拓展。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准备图片,让学生看一下图片,让学生联想,谈一个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故事。
比如:为什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
2.呈现(10分钟)
让学生听一下故事:夸父逐日。
学生可以看一下故事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夸父逐日”这个成语是从哪个故事出来的?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
3.讲解(15分钟)
讲师结合图片和故事讲解“夸父逐日”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听一下讲师的讲解。
接着,让学生读一下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
4.讨论(20分钟)
1)请学生回答问题:“夸父逐日”这个成语中的“逐日”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夸父追太阳”和“夸父逐日”中,哪个
更加艰苦、更加危险?
3)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夸父为什么不顾一切地要追赶太阳?
5.总结(5分钟)
教师呈现“夸父逐日”的成语卡,让学生一起做成语卡,温习成语,积极拓展词汇。
6.作业(5分钟)
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夸父逐日”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了故事传达的道理,也丰富了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同时,通过活跃的讨论,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夸父逐日6篇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夸父逐日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夸父逐日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能流畅朗读课文《夸父逐日》。
2. 能够理解文中古人对夸父形象的描写。
3. 能够理解文中夸父追日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追求和努力。
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夸父逐日》的内容及语意。
2.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调、语速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夸父追日的寓意,并运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2. 学生朗读课文时做到语调准确、表达准确。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课本、黑板、粉笔、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标要求:“我们来学习一下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一篇课文《夸父逐日》,你们对夸父追日有什么了解呢?”2.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给予必要引导。
二、新课内容呈现与学习(30分钟)1. 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课文《夸父逐日》,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
2.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
3. 教师详细解读课文的意思,并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的寓意及作者的用意。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夸父的形象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理解夸父追日的寓意。
3.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老师总结归纳。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创作相关绘画或写作作品,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家庭作业:1. 复习课文《夸父逐日》。
2. 调查和记录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的追求和努力,写下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夸父逐日1. 提供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2. 讨论夸父的形象特点和追求的寓意。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夸父逐日精选6篇(二)教学目标:1. 阅读理解: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回答问题。
2. 语言运用:能够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语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部编版《夸父逐日》说课稿

部编版《夸父逐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和理解部编版《夸父逐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夸父逐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教学准备- 《夸父逐日》的课文和教材-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学生的练册和作业本- 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图片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图片、音频或简短的视频片段来激发学生对《夸父逐日》的兴趣。
介绍夸父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夸父的特点和故事可能的发展。
步骤二: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夸父逐日》,并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步骤三:词汇研究引导学生研究《夸父逐日》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词汇解释、词汇搭配和词汇练,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词汇和表达技巧。
步骤四: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夸父逐日》的情感体验和个人理解。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或重新演绎夸父的传说。
步骤五:输出表达让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分享他们对《夸父逐日》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或写作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口头表达和书面作品来评价他们在《夸父逐日》教学中的表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六、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比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同时,也可以组织相关的艺术欣赏活动,观看与神话故事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舞台剧。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夸父逐日》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
祝愿您的教学顺利成功!。
《夸父追日》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夸父追日》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夸父追日》。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夸父追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中的神奇。
2、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感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
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教法和学法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的指导,精心设计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本课内容故事浅显,意义深远。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感悟到夸父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精神,在感悟夸父追求光明精神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和感悟。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3 夸父逐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课面试试讲课件

3、夸父捉住太阳了吗?结果怎么样?
4.对夸父追逐太阳这一行为你是怎么看待的? ①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积极 意义) ②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5.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应如何理解?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 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 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夸父勇敢追求,死 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 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能借助想像来表达自己的原始理解。
《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作者不详。18篇,分山经5篇,海经 13篇。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
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
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 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
干 旱日 说落 光 说 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 明 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 说 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夸父逐日是为了抓住太阳,让太阳固定在天上, 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表现了夸父对光明的热 爱。
一年,夸父所在的地方天大旱,火一 样的太阳烤焦了大地,晒干了河水,使百 姓无法生活。夸父见此立下雄心壮志,要 了解太阳东升西落的情况,要把太阳捉住, 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夸父逐日的原因是什么呢?
3.夸父捉住太阳了吗?结果怎么样? 4.对夸父追逐太阳这一行为你是怎么看待的?
5.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应如何理解?
6.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7.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8.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 “夸父追日” 比喻什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说课稿.doc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说课稿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说课稿一、说课标和教材内容《夸父逐日》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
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能深切的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课文讲的是巨人夸父立志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这篇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远古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这篇神话由于充满幻想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品味,容易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以往的生活或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这个神话,学生读懂课文肯定问题不大。
但这毕竟是一篇用古文写成的文章,而在此之前学生也仅仅只学过三篇这样的课文,这样的语言对没有任何古汉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因此,如何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和培养小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以及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将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知识目标:会认本课的两个生字,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想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绚丽多彩的神话世界,体会先民们渴望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文本。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夸父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力量,并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执教本节课,在总体思路上,我打算以读为突破口,并贯穿整节课始终,然后结合文本中的重点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文本、丰富文本、感悟文本、升华文本,把想象作为一个沟通文本内容和文本精神内涵的桥梁,而想象则正是小学生最擅长也最愿意做的事情,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合理的创设情境,其余的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教案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教案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教案【教学目的】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究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5.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6.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才能。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故事所提醒的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中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句。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导语:大禹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治服洪水为人类造福为世人敬仰;大卫聪明机智,英勇无畏,打败巨人拯救以色列人民令我们钦佩。
这些生动的故事与传说,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启迪了找们的智慧。
今天,我们将走进神话世界,去认识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
2.板书课题:夸父逐日,齐读。
3.借助注释,理解课题。
夸父:是神话传说中擅长奔跑的巨人。
逐:追赶、赛跑。
夸父逐日:夸父追赶太阳。
4.认识文体。
理解特点。
⑴学生根据预习,说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与以往学习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之处。
①文章内容简短,只有三行三句话。
②字句简练,但包含着详细而丰富的意思。
③需要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
⑵老师小结:是的,这是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内容虽然简短,但却讲述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老师指导。
三、自学反应,理解内容1.提示自学方法。
①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最新小学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夸父逐日公开课教学设计1

3.夸父逐日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的故事。
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顽强的意志,体会故事蕴含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要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时要结合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疑难问题,弄懂词句的意思。
注意朗读的指导,并能讲述和背诵课文。
鼓励学生多元地理解人物和评价人物,体会这个故事的特点。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5.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6.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中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句。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大禹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治服洪水为人类造福为世人敬仰。
今天,我们将走进神话世界,去认识位神奇的人物,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
2.板书课题:夸父逐日,齐读。
3.借助注释,理解课题。
夸父:是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追赶、赛跑。
夸父逐日:夸父追赶太阳。
4.认识文体。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导课稿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导课稿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导课稿【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导课稿】教学思路:《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
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表达才能、思维才能。
本课教学设计按照走进神话初读神话解读神话改写神话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的:1、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探究自然的精神,培养和进步自己想象才能、表达才能和思维才能。
教学过程:一、走进神话(新课导入)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的灿烂夺目的瑰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往往表达古代人民探究和征服大自然的.理想。
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大的浪漫特点。
马克思曾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盘古开天辟地》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那么神话故事《夸父逐日》,踏着夸父的足迹去追逐心中的太阳。
2、关于《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富于神化传说色彩的地理著作。
全书共18卷,内容包含着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是研究我国远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二、初读神话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指导字音、节奏),全班齐读。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缺乏,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邓林。
2、读懂课文:重点字词、词类活用及句式;①逐走:赛跑。
逐:竞争。
走:跑。
②渴,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饮:动词用作名词,喝的东西。
③饮于河、渭。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夸父逐日》教案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夸父逐日》教案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夸父逐日》教案[创意说明]《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
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教学重点)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重点)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复述故事。
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
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如何理解?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
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
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
《夸父追日》说课稿

《夸父追日》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夸父追日》。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夸父追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中的神奇。
2、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感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
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教法和学法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的指导,精心设计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本课内容故事浅显,意义深远。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感悟到夸父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精神,在感悟夸父追求光明精神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和感悟。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夸父追日说课稿10篇

夸父追日说课稿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夸父追日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夸父追日说课稿1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为我搭建的本次促使我成长、进步、锻炼的平台。
接下来针对今天所讲的课和大家交流一下。
《夸父追日》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细读文本,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不仅仅是因为夸父的“神”,更是夸父身上那种对理想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我们。
教学时,在遵循略读课文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同时,引导学生抓重点句段认真揣摩体会,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进而激发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本单元学习目标,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挑战读、赛读,抓重点句段的学习,能准确概括出夸父的精神品质。
2、通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积累优美句段,知道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会更有兴趣地阅读其它神话故事。
在设计导学案时,更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抓住一条主线辐射全程“夸父为什么追日?哪些语句能体现夸父的神?最后结果怎么样?“谈一谈自己学完本文后的感受”等问题贯穿课堂。
为了有效落实目标,首先力争使我们的课堂上能有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语文的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该使学在朗读感悟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文特点,努力体现中段略读课文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比如课堂上的自由读、赛读、pk读、邀请别人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在反复读中感悟,体会夸父的伟大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但感觉不足之处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我应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避免他们盲目的、无目地滥读,这样会更好的落实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父逐日》说课稿
一、说课标和教材内容
《夸父逐日》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
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能深切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课文讲的是巨人夸父立志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这篇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反映了远古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这篇神话由于充满幻想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品味,容易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以往的生活或阅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这个神话,学生读懂课文肯定问题不大。
但这毕竟是一篇用古文写成的文章,而在此之前学生也仅仅只学过三篇这样的课文,这样的语言对没有任何古汉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因此,如何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和培养小学生对古文阅读的兴趣,以及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将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了本节课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本课的两个生字,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想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绚丽多彩的神话世界,体会先民们渴望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文本。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夸父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力量,并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执教本节课,在总体思路上,我打算以读为突破口,并贯穿整节课始终,然后结合文本中的重点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文本、丰富文本、感悟文本、升华文本,把想象作为一个沟通文本内容和文本精神内涵的桥梁,而想象则正是小学生最擅长也最愿意做的事情,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合理地创设情境,其余的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因此,在本节课上,我将主要采用谈话法、朗读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和选择也很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
陶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
”因此,学生在本节课上将主要以读悟法、圈点法、想象法等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并且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将贯穿整个课堂。
四、说教学步骤及教学环节。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具体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通过幻灯出示一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图画上分别画的是哪一个神话传说的情景,并简介其内容。
这组图画是经过老师精心选择的,色彩丰富、明丽,形象生动、传神,意境古朴、苍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很快便会被带到一个神奇而又绚丽的神话世界中去,也为整节课营造了一个浪漫的情感氛围。
在如此的氛围中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充满期盼!
(二)读中悟法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
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停顿、该用什么语气、什么语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培养语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3.读后交流:这是一篇什么文章?说说文言文都有哪些特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并重点指导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不过老师要注意,不能只是枯燥的讲解,灌输,
而应该变换方式,用一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
主动的接纳。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并透过老师的启发、渗透、指导,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三)自读解文
1.结合课后注释,再读课文,并想一想、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同时让学生画出你认为文中比较重要的字词,或查过注释后仍不理解的地方。
2.同桌合作,试着翻译全文。
这时,老师会在教室里不停的巡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适进行启发或指导,其中重点关注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
3.汇报交流,疏通文句。
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汇报的过程中,他们对一些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出入的字词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此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责任,可采用黑板或幻灯将重点字词进行归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完成任务问题不大。
但我并不
会仅仅满足于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预设几个想象点,比如:夸父与日“逐走”时的样子、他“渴”的样子、他“饮于河、渭”时的样子,以及他“道渴而死”时的样子和他的手杖化为“邓林”的情景,适时启发学生的想象。
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深化,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揭示的意义的一个先奏,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进行做好了铺垫。
(四)描绘画面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不会急于让学生来体会这篇神话的情感和意义,而是去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绘自己心中的神话。
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1.音乐渲染,老师煽情。
在雄浑而又悲壮的乐曲声中,我设计了这么一段旁白:神话世界是美丽的,神话的世界是奇妙的,神话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神话的世界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
同学们,就让我们展开自己那双想象的翅膀,往前飞去吧,一起飞回到那个遥远而古老的神话中去吧……
2.学生分组描绘神话中的画面。
3.作品展示。
这个过程会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中,使学生能与神话中的人物产生亲密的接触,为后面理解课文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进行了写作和表达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五)吟咏品味
在学生展示完作品之后,我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再次回到文本上,这次是小声地、轻轻地、慢慢地读,并且边读边思考:从夸父追赶太阳的脚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夸父说吗?然后可以相互交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夸父身上那种敢于追逐太阳、追逐光明、追逐幸福,敢于牺牲,死后也不忘造福人类的精神和他那悲壮、豪迈的英雄形象。
最后,老师再通过必要的讲解(主要是神话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理解本文所揭示的意义:即我们的先人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从而顺利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六)课文小结
这个小结由两部分构成:1.在你的心目中夸父是个什么样的形象?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夸父吗?这一环节主要是老师通过归纳、总结,帮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所掌握的技能方法,以及情感的熏陶进行整合,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七)拓展阅读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阅读,能使学生从中吸收知识、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
因此,在课堂的最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拓展阅读的建议:1.阅读文言短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2.收集我喜欢的神话故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和大胆、丰富的想象,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了作品的意义,受到了语言和情感的熏陶。
同时,通过对学法的指导、运用和总结,也给他们今后的文言文阅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