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家风纪事-2019年文档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毅家风纪事

家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陈毅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叱咤风云的外交家、才情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严于家教、教子有方的模范父亲。他克己奉公、以身作则,严格教育子女,培育良好家风,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特殊的“教子经”

荀子说过:“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陈毅就很注重赠送这种精神礼物,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礼物。

陈毅长子陈昊苏曾回忆说:父亲有暇和子女沟通的时候,谈论得最多的便是古今诗词,或问子女对自己新作的感受,或以诗词中的微言大义对子女谆谆教诲。

一次,陈毅用唐诗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向子女形容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告诫他们不要依赖父母的功劳与地位,要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置上。

还有一次,陈毅给三子陈晓鲁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一边传授知识,一边巧抓时机、相映成趣地灌输道理。他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贯穿着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就是毛主席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你要牢记这一点哟,长大了要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

1961年夏天,二儿子陈丹淮高中毕业,不久后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时正在国外开会的陈毅,想到孩子是首次只身

出远门,理应尽父辈教诲之责,于是提笔写了著名的诗《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二首)》赠送给孩子们,并将它寄到了已去大学报到的陈丹淮手里。诗前有序:

一九六一年七月,小丹远行就学,余适因公南行,匆匆言别,不及细谈。写诗送行,情见于辞,不尽依依。望牢牢紧记。并告诸儿女。

全诗写道:

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工作与学习,善始而善终。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又看耐严寒,篱边长忍冬。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

一首写罢,他觉得还需再嘱咐几句,便又研墨展纸:

深夜拂纸笔,灯下细沉吟。再写几行诗,略表父子情。儿去靠学校,照顾胜家庭。儿去靠组织,培养汝成人。样样均放心,为何再叮咛?只为儿年幼,事理尚不明。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字里行间透露出陈毅的殷殷期盼之情,耐人寻味。孩子们在

不知不觉中长大,看着他们一个个远离父母,独立生活,陈毅用诗词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刚踏上人生之路的孩子们的千般叮咛与

万般嘱托。其不放纵、不溺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这就是陈毅宝贵的教子经。

赠予子女《毛泽东选集》

1958年,陈昊苏16岁生日时,陈毅思考良久,最后郑重地把一套《毛泽东选集》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他,还在扉页上题词:“读毛主席著作,要学习他的高尚品格、他的敏锐思想、他的艰苦作风和他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他说,毛主席的文章非常重要,都是前人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很多鲜血和代价,最后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陈毅对毛泽东的文治武功和文韬武略钦佩不已,这点也影响到了陈丹淮。陈毅对毛泽东的佩服,是从他的斗争实践中感受得来的,一点儿都不盲从。

1958年的一天,正在读初三的陈丹淮,饶有兴趣地在家里读郭化若将军所著的批论《孙子兵法》,书中探讨的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和孙子兵法的关系等问题。陈毅正好过来,奇怪地问:“你怎么看这个书呀,是不是很喜欢这个书?”陈丹淮说:“谈不上特别喜欢,只是随便看看。”陈毅把书拿过去翻翻,又问:“你觉得怎么样?”陈丹淮说:“写得挺有意思,我挺感兴趣的。”陈毅沉吟片刻,给儿子提了一个建议:“你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条,毛主席的这些军事思想,都是他从实践中间总结起来的,

不是教条。”

可能是觉得儿子是大人了,两天后,陈毅郑重其事地把陈丹淮叫到身边,拿出一套《毛泽东选集》三卷本,嘱咐说:“你好好读读这个吧。”

陈丹淮做梦都没有想过父亲会突然送他“毛选”,因为在他印象中,那应该是高级干部才能看的,而他还是个中学生。后来陈丹淮回忆此事时深有感触地说:“我真正接触到毛泽东思想就是看这本书来的,这就叫政治投资,就是它奠定了我的政治基础,从这以后,生活和工作中就是靠这套书来指导。”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刚一出来,陈毅就又送给子女们一人一套。那时陈丹淮上高一,学校还没有四卷,在班上没有几个人读过时,他就把它全都读完了。“毛选”第四卷主要内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他读后感觉跟前三卷大不一样,收获颇多,甚至深深影响到了他人生目标的确立。

四次促膝长谈

1963年,陈毅获悉陈昊苏在中国科技大学入党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这年8月19日到23日,他在繁忙的公务活动之中,抽出时间专门找陈昊苏作了四次长时间的谈话。陈毅同儿子促膝长谈自己的经历,介绍了家史、自己如何找到党和如何确立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又讲了20世纪20年代一些人参加革命队伍的情况,其中有的人很聪明很有才华,但在艰苦岁月里经受不起考验离开了革命队伍……

陈毅还谈了外祖父给他的印象。正是与外祖父的接触,使他看透了官场上那些人物的丑恶面目,开始对腐朽没落的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清醒的认识。他回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时说,由于地主家庭出身,家族没落了,受人歧视,才感到社会的不公平,有了模糊的反抗意识。又由于接受了洋学堂的教育,感到必须向西方学习,才能变弱国为强国。这时,心里萌发出一种民族责任感。到了西方,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影响,崇尚“自由”、“平等”、“博爱”。每到星期天,看到法国的工人也系领带、逛公园、参加舞会,看不出受压迫的样子,认为要学法国,学资产阶级。可是不久参加了勤工俭学,深入到贫民窟里,才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和工人的悲惨生活,从而对资产阶级有了新的认识。陈毅还检查了当时自己思想上的矛盾,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斗争很激烈。在法国既接触了马列主义又想当博士,进入上流社会显赫一下,荣宗耀祖。正在这徘徊之际,他找到了共产党,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回国后,由于当了留法学生与段祺瑞谈判的代表,出入官府,又能写文章,颇受赞扬,思想有了波动,资产阶级思想又重新抬头。经过认真的自我教育,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旧社会决裂。

陈毅深刻地解剖了自己后,坦诚地对儿子说:“我觉悟得比较迟,但一经觉悟就坚决干,我认定一条,党内比党外好,同志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党的事业可以发展,革命一定走向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