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训诂学

合集下载

训诂学与俗文化研究

训诂学与俗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 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08)03-0025-05收稿日期:2007-07-15基金项目: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资助项目(川教科SB05-012)作者简介:杨小平(1972-),男,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2005级汉语文字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和训诂学。

训诂学与俗文化研究杨小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摘 要:郭在贻提出研究俗语词为训诂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但对现在的俗语词没有提及。

训诂学不应局限在俗语词方面,还应扩大到俗文化范围,从研究古书走向俗文化研究,对人们喜闻乐见的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其所以然及俗误。

训诂学对周易预测算命、取名、方俗语研究、英语教学、新词揭源、地方文化研究及数字化电子文献的整理校勘等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训诂学;扩大范围;俗文化研究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

0[1](P181)但不论何时何地的语言,均既包括共同语,又包括方言。

古代共同语又称/雅语0/通语0。

所以黄侃所说的/语言解释语言0如果分开来看,就可以理解为包括:/语0解释/语0,/语0解释/言0,/言0解释/语0,/言0解释/言0。

即用现在的共同语解释过去的共同语(雅语、通语),用今天的共同语解释古今方言,用现代的方言解释古代的共同语,用本地熟悉的方言解释外地陌生的方言。

其中/语0可理解为共同语,/言0可理解成方言。

而古籍的今译、古语的考释、方言证古、方言本字及词义探究、方言区民众之间的语言交流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训诂。

总之,训诂是解释说明随时代、地域而变的语义及其缘由。

训诂学应扩大研究范围,从研究古书堆走向俗文化研究。

郭在贻提出研究俗语词为训诂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2](P110-119)但郭先生主要是针对古代的俗语词,对现在的俗语词没有提及。

四川自考00819《训诂学》

四川自考00819《训诂学》

《训诂学》是四川自考xxx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此课程,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训诂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对古籍材料的解译能力,具有一定的文献学基本功。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训诂学》的知识,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一、课程概述《训诂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课程,主要研究古代文字的音义、形体、篆文、小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训诂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献的原意和内涵,对古代文字进行科学的解译和研究。

二、课程内容1. 训诂学的基本概念训诂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字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形、音、义,并据此恢复古代文字的原貌。

学生需要了解训诂学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古代文字的形体和结构古代文字的形体和结构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十分重要,学生需要了解常见古代文字的形态特点、演变规律,以及不同时期古代文字的书写技法和规范。

3. 古代文字的音义古代文字的音义是训诂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学生需要学习古代文字的音韵体系、发音规律,掌握古代文字的释义方法和技巧。

4. 古代文字的篆文和小篆篆文和小篆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字艺术,学生需要了解篆文和小篆的历史渊源、特点及其在训诂学中的重要地位。

5. 训诂学与古代文献研究训诂学与古代文献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需要了解训诂学在古代文献解释和研究中的应用,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三、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训诂学》,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目标:1. 掌握训诂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古代文字的音义和形体特点。

2. 训练对古代文献材料的解译能力,提高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对古代文献的鉴赏能力,提高文献学基本功。

4. 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1. 学习重点掌握古代文字的基本知识,理解训诂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古代文献的解译和研究技巧。

2. 学习难点对古代文字的音义和形体特点的把握,以及对古代文献的解译能力的培养。

四川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博士课程表

四川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博士课程表

必修 周四下午8-10节 研楼3-404 中国现当代文学 选修 周一上午3-5节 研楼3-401 选修 周四下午6-7节 研楼3-416 广播影视文艺学 选修 周四下午8-9节 研楼3-416 传播学 选修 周五下午6-7节 研楼3-401 传播学 第 1 研楼3-401 选修 周三晚上11-12节页,共 3 页 文学人类学 选修 周五下午6-7节 研楼3-402 中国古代文学
选修 周三下午6-7节 研楼3-416 广播影视文艺学 必修 周一下午6-9节 研楼3-403 文化批评 选修 周二上午3-5节 研楼3-416 选修 周四上午1-2节 研楼3-401 新闻学 必修 周五上午3-5节 研楼3-401 新闻学 选修 周五下午6-7节 研楼3-416 文艺与传媒 选修 周四下午8-10节 研楼3-401 选修 周四上午3-4节 研楼3-403 佛教语言文学 选修 周一上午3-5节 研楼3-416 选修 周四下午8-9节 研楼3-402 文化批评 选修 周二上午1-2节 研楼3-4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必修 周二上午3-5节 研楼3-404 汉语言文字学 第 2 研楼3-402 必修 周一下午8-10节 页,共 3 页 中国古代文学 选修 周二上午3-5节 研楼3-402
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 导读 田野考察:理论与实践 文艺学名著导读 视觉文化研究 美国文学 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魏晋南北朝散文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研究 影视剧作研究 大众传播学研究 中国俗文化专题研究 新闻传播名著导读 叙事学 中国文论专题研究 宗教文学研究 广播电视理论研究
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课程名称 广播电视业务研究 新闻采写研究 世界影视理论思潮 影视文化传播 西方当代文化与文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中外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 元明清小说研究 专业外语 文艺学基本问题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 西马文论与文化批评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音韵学 语音学 敦煌文献 广播电视专题研究(电视 专题研究) 传播媒体研究 新媒体研究 文化与传媒 中古近代汉语研究 比较文学概论 中国20世纪文学经典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 研究 上古汉语研究 电视文艺与文化专题研究 影视传播理论 中外传播思想论 民间文学 唐代文学研究 授课教师 蔡尚伟 操慧 曹峻冰 曹峻冰 曹顺庆 曹顺庆 陈思广 邓时忠 丁淑梅 冯川 冯宪光 冯宪光 傅其林 干天全 顾满林 郭萍 何剑平 侯洪 蒋荣昌 蒋晓丽 蒋晓丽 蒋宗福 靳明全 靳明全 课题组 雷汉卿 黎风 黎风 李苓 李祥林 李瑄 学时 学分 36 2 36 2 36 2 36 2 54 3 54 3 36 2 36 2 36 2 40 2 54 3 54 3 36 2 36 2 36 2 36 2 36 36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36 36 36 36 36 2 2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地点 专业 选修 周三下午6-7节 研楼3-402 新闻学 选修 周四上午3-4节 研楼3-401 新闻学 选修 周三上午3-4节 研楼3-416 广播影视文艺学 选修 周三上午1-2节 研楼3-416 传播学 选修 周二下午8-10节 研楼3-404 选修 周二下午6-7节 研楼3-404 选修 周五上午1-2节 研楼3-403 中国现当代文学 选修 周一下午6-7节 研楼3-40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选修 周三下午6-7节 研楼3-403 中国古代文学 选修 周五下午6-7节 研楼3-40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选修 周一上午3-5节 研楼3-403 选修 周二上午3-5节 研楼3-403 选修 周三下午6-7节 研楼3-404 文艺学 选修 周四下午6-7节 研楼3-404 中国现当代文学 选修 周五上午3-4节 研楼3-403 汉语言文字学 选修 周二上午1-2节 研楼3-402 汉语言文字学 佛教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 选修 周四下午6-7节 研楼3-401 献学 选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周五上午1-2节 周五下午8-10节 周三下午8-10节 周二下午8-10节 周三上午3-5节 周五下午8-10节 周四下午8-10节 研楼3-416 传播学 、新闻学合上 研楼3-401 传播学 研楼3-402 研楼3-416 研楼3-402 研楼3-40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研楼3-403 硕/博士 备注 2009、2010 硕合上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博 2010博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博 2010博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博 2010博 2010博 2010硕 2010博 2010硕 2010博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2010硕

训诂学1

训诂学1

第二节 训诂的学的任务 及其目的
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训诂学, 就不难明白它的任务和目的。其 目的和任务,具体有如下四个方 面:
(一)
指导训诂实践,培养继承文 化遗产的人才
我国是文化发达的古国,几千年流传下来 的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的。正因如此,我们必 须批判地继承这丰富多彩的旧文化遗产,使我 们的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 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记录下来的,要掌握那些 古老难懂的语言,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专门人才 去整理、注释、翻译古籍。要胜任这些工作, 就必须懂得训诂学,否则,就无法完成这些任 务。
有人认为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依靠几 本工具书,就可以把古籍全部看懂,这未 免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读懂古书,谈何 容易,没有长期刻苦地学习古代汉语的各 方面知识,是很难办到的。
(二) 辨析词义,使人们增强运用 词语的准确
我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首 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否 则是不可能的。而准确地掌握词义,又 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古代汉语,绝大 部分是一词多义,近义词之间又存在各 种各样的细微差别,需要我们进行仔细 辨析。而辨析词义又是训诂学所有的事 情。
因此,清代学者三百年的努力 成果,可以说是集中地发展了训诂 学科。
近代学者,在清代研究训诂 的基础上,使训诂的方法更加科
学化。
至此,传统的“小学”分 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 关联的门类:文字、音韵、 训诂。这三个门类的综合, 就是我国初具规模的传统 语言学。
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训诂学” 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一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 著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另一 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 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 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此后,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另 一种训诂方式。一些训诂学家从实际的语言材料,也就 是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抽取

自考训诂学重点笔记(河北、四川)

自考训诂学重点笔记(河北、四川)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自考复习资料目录总论 (2)第一章训诂的方法 (4)第二章训诂的方式 (5)第三章词义引申与褒贬 (5)第四章方言俗语的词义 (6)第五章外来用语的词义 (6)第六章训诂要籍 (6)第七章训诂学小史 (8)第八章训诂学的现状与未来 (10)第九章训诂的教学与研究 (11)第十章关于古书的阅读 (12)总论学家唯一的研究对象。

甚至现代方言的研究,也不过是为上古字义找一些证明而已。

可以说,尊经与崇古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通经的目的决定了崇古的局限)。

即便在近代,不管是篡集派也好,注释派也好,发明派也好,他们在这方面都有共同的反映。

最常考死背训诂学的原则★★★试述训诂学的原则。

(论述题)1、历史的重先秦一段的语义训释,是属于平面的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当然必要,而单靠静态分析不能达到真正建立训诂学的科学体系的目的。

语言的稳定性和渐变性决定了古今汉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在语义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因此,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解释现代书面语有时也需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现代书面语吸收了不少古词语)。

从这一意义上看,从事训诂必须有发展的观点,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一定要相结合。

2、唯物的语言是社会现象,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同意义紧密结合着。

词义从它的存在形式、使用状况和运动规律来看,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决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揣测。

3、辩证的我们寻觅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不免要遭遇一些例外。

但如果只有个别的例外,绝对不能破坏一般的规律。

古人之所以不相信‘孤证’,就是这个道理。

例外或孤证当然也有它的原因,但是那往往是一种偶然的外因,例如传抄异文之误。

区别一般和特殊,这个原理非常重要,假使同时代一切史料都没有这种语言现象,只有一部书有这种现象,这部书就有被证明为伪书的可能。

4、现实的从客观现实出发,至少要注意三点:1.以今释古,以易释难2.以已知释未知3.为“今世”服务(1)既要“尊重故训”,又不要“盲目依从”。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核心课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核心课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核心课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核心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文学大类下面的中国语言文学小类,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些开设汉语言文学的院校以及这些院校此专业的主要学习课程,具体如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修辞与写作、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古代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美学原理等,以上课程共52学分。

本科学生还须参加社会实践、撰写学年论文(三年级)和学士论文,以上三项共16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军事训练、体育、军事思想、英语、计算机应用、中国革命史、哲学概论、法学概论、逻辑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等,以上课程共55学分。

外国学生可免修中国革命史等政治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有社会语言学、训诂学、音韵学、汉语语法史、工具书使用法、宗教与艺术、美学与当代文化、鲁迅研究、巴金研究、中国乡土小说、新月派研究、《红楼梦》研究、钟嵘《诗品》研究、庄子研究、经学讨论、当代文学思潮、港台文学、戏剧概论、中国电视研究、电影艺术概论、西方现当代文学、西方文论、传记文学研究等(参见本系导读书目)。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汉语与中国文化方向主要专业方向课程有中华文化要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风俗、先秦诸子导读、时事专题、中外文化交流等。

经贸汉语方向主要课程有经贸汉语、商务文化、媒体经济话题、中国经济概况、经贸活动案例、国际贸易等。

汉语教育方向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堂教学通论、汉语要素教学法、汉语资料检索与运用、教育心理学等。

此外还有各类选修课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如:1. 语言类汉语语音正音语法专题汉语成语汉语新词语汉外语言翻译。

2. 文化类影视作品欣赏古典诗歌欣赏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俗。

3. 才艺类中国画入门书法基础中国民歌中国武术民族舞蹈。

4. 经贸类中国外贸概况商务汉语中国企业文化商务谈判技巧。

训诂学

训诂学
3.清代研究《说文》最著名的人物有( )。
①徐锴 ②段玉裁 ③朱骏声 ④桂馥 ⑤王筠 分析:清代研究《说文》最著名的人物有段玉裁、朱骏声、桂馥、王筠四人,他们号称“说 文四大家”,徐锴是南唐人。所以,正确的答案是②③④⑤。 4.汉代高诱的训诂著作有( )。 ①《荀子注》 ②《国语注》 ③《吕氏春秋注》 ④《战国策注》 ⑤《淮南子注》 分析:汉代高诱的训诂著作有《吕氏春秋注》、《战国策注》、《淮南子注》。是训诂的源流一 章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所以,正确的答案是③④⑤。 5.与“浑言”意义相同的训诂术语有( )。 ①统言 ②散言 ③析言 ④通言
分析: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 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工作。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①②③④⑤。
2.古书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往往是由于( )的原因引起的。 ①古今字 ②通假字 ③异体字 ④讹误字 ⑤避讳字
分析:古书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往往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引起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讹误 字、避讳字。所以,正确的答案是①②③④⑤。
会有不少的干扰项,它们往往都是比较迷惑人的,面目也大多十分的相似。自考生要在短短 的考试时间之内,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比较扎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光依靠瞎猜,是不 行的。
1.训诂学的任务在于( )。 ①分析古代书面语的矛盾和障碍 ②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 ③阐明训诂的体例 ④阐明训诂的方式方法 ⑤阐明训诂的原则和运用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分析:名词解释题,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同时,名词解释题不需要大量地进行论证举例。
1.增字足意 分析:增字足意: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解释时不要把关键词 语“必要”、“完足”答掉。

《训诂学简论》读后

《训诂学简论》读后

《训诂学简论》读后作者:游世强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摘要:文章对张永言先生的《训诂学简论》一书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从文章的布局、音韵、训诂及训诂方法的实际运用等方面剖析了该书的特点,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这部训诂学著作的了解。

关键词:《训诂学简论》布局音韵训诂作者简介:游世强(1978-),男,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

《训诂学简论》作为《词汇学简论》的姊妹篇,是著名语言学家张永言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虽篇幅不大,但内容精练,该书将训诂学的主要方面都介绍到了,读完这本书,再旁及其它训诂学著作,也就容易得多了。

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通读这部著作后的一些感想。

其一,全书的布局相当合理,层次感很强。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说,内容包括:什么是训诂?为什么需要训诂(作者从语言的原因和语言外的原因两方面入手分析)?什么是训诂学?为什么要学习训诂学?以及训诂学与语文学各学科的联系。

第二章:历代训诂述略。

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到宋元明清,作者指出了我国训诂学的优良传统。

第三章:训诂学著作举要。

主要列举了《毛传》和《郑笺》、《尔雅》和“群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玉篇》、《经典释文》、玄应《一切经音义》、《经籍篡诂》、《说文通训定声》、《辞通》(附论《联绵字典》)、《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等,从中可以看出:一、古人的注是很好的训诂材料;二、各种训诂著作风格多样;三、专释虚词的训诂著作出现。

而张先生所列举的都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

第四章: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综述。

一、训诂方式包括形训、声训、义训;二、训诂用语。

如某,某也;曰、为、谓之;谓;斥;貌;犹;言;之言;之为言;读曰、读为;读若、读如;当为、当作,并且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最后一部分是张永言先生的论文代表作,均为书评。

即《论郝懿行》;《论张相》,可以说这两篇论文代表了此类书评的较高成就。

自考《训诂学》

自考《训诂学》

自考《训诂学》自考《训诂学》是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介绍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文献的解读和诠释技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考《训诂学》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解释文献中的词义和语义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学科。

训诂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文字、语音、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二、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文献中的语言文字,包括字义、语音、语法、修辞等方面。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据、校勘、注解等方式,探究文献中的真实含义和语义,以还原文献的本来面目。

三、训诂学的方法和技巧训诂学的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文证义:通过对文献中上下文语境的分析和理解,推断出某个词语的含义和语义。

2.校勘:通过对不同版本和流传过程中的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和讹误之处,以还原文献的本来面目。

3.注释:通过对文献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献的含义和内容。

4.考证: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史实的考证和分析,探究文献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制度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5.文字学:通过对文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帮助学生了解文字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规律。

四、训诂学的意义和价值训诂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

最后,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献,提高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五、自考《训诂学》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学习自考《训诂学》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认真学习教材和相关著作,了解训诂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次,要多读古代文献,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解读和诠释能力。

谈谈训诂学

谈谈训诂学

起 , 入韵 书 的字 除 了注 音 外 , 有 字 义 的解 释 ; 收 还
宇 书反映 史宁 学 的成 果 , 说 字形 的 时候 总 要 涉 及 解 字 义 从这里 可以这 样 认 识 , 辨 字 音 , 析字 形 , 审 分 多半 是 为 了字 义的理 解 , 就 和 训诂 学 有 密 切 的关 也
, L

决这 些 矛盾 , 是训 诂学 之 所 以能够 建立 的依 据 。 就
七 十 多年 以前 , 国 著 名 的学 者 黄 侃 在 中 央大 我 学任 教 , 学生 讲授 训诂 学 , 的学 生潘 重规 教 授把 为 他
k 1 杜林 , ., r l 为作 I , { 并列焉 。用 的都是 “ 故 ” 故 ” 训 。也
有一 定 的距离 , 就 造 成 了 阅读 上 的 困难 。要 学 习 这 古代 文 献 , 中吸取 有教 益 的东 西 , 从 就需 要弄 清 楚古
“J 、诂 ” 个 字连 用表 示解 释前 代 的典籍 . iI “ 两 l ” 大
慨开 始于 汉 代 。 开 初 这 两 个 字 的 写 法 也 不 一 样 . “ ” 的时候 写 作 “ ” 诂 柯 故 。如《 书 ・ 文志 》 : 汉 汉 艺 说 “
面有 关 于训 诂 和训诂 学 的定 义 。原文 是 :
训 诂 者 , 语 言 解 释 语 言 之 谓 , 以 此 地 之 用 若
语 释 彼 地 之 语 , 以 此 时 之 语 释 昔 时 之 语 , 属 或 是
扬雄 《 刘歆 书》 “ 蜀 人 有 严 君 平 , 邛 答 :独 临 林 问 翁孺 者 , 深好训 诂 , 见 辖轩之 使 所奏 言 。 犹 ”
科 学 研 奔 对 象 的 分 . 早 根 据 科 举 对 象 所 且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试淘汰率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试淘汰率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试淘汰率篇一: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工作规范二00七年五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名称标识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SiChuan University P 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Graduate Student Union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名称标识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四川大学”和仿宋一号加粗字体“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构成。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会徽标识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会徽标识是由研究生会英文名称的开头大写字母“ G'的图案化设计而来,同时也是公共管理学院拼首字母开头的缩写。

其设计灵感于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

会徽底色采用蓝色,体现了四川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图案字母采用金黄色,金黄色是光明、热情与希望的象征,是四川大学研究生严谨勤奋、开拓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图案字母“ G”呈向上旋转之势,一方面体现了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来自于同学,服务于同学的组织价值观。

整个标识呈圆形,是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这个大家庭和谐、美满的图形化表现。

我们的组织价值服务同学锻炼能力结交朋友完善自我我们的组织文化以人为本平等关爱团结协作和谐发展我们的工作理念严谨勤奋开拓进取乐观向上团结活泼我们的宗旨发挥学院特长尊重同学需要全心全意为研究生同学服务第一篇章程章.能2日 常工作5第二篇19第四篇部门工作细构设臵与成员职责设臵与职9第三篇 工作制10:章 干 部管理12:章财 务管理15第四章文书、档案管理制度17第五章活 动管理制共管理综合考 篇三:四川大学行政管理分数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XX 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及安排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XX-03-22浏览次数:2888、复试办法 (一)复试分数线根据《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由于上线人数过多,为平衡学科,经学院研究并报学校研究生院 审批,决定对复试分数线做如下调整:1.行政管理专业复试分数线:总分390分以上(含390rjif f .. 第 章 主................ Od席团工作细则U21第二章秘书处 工作细则••… (22)第三章组织 部 工作细则••………23ntff第四章宣传0/1信息部工 作细篇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666管理学和969公分,单科分数不变);2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复试分数线:总分388分以上(含388分,单科分数不变);3.其它专业考生按学校初试合格分数线进行复试;4 .单考考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按学校初试合格分数线进行复试;5.已获推免资格的学生不参加此次复试。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浅析几例_诗经_中的异文_诗经今注_与_诗经注析_异文对比

语言研究浅析几例《诗经》中的异文——《诗经今注》与《诗经注析》异文对比周小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163-02《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亦即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五百年间。

“异文”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是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的统称。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

“总体来讲,《诗经》异文大概有通假字、古今字、联绵字等训诂方面类型,还有汉字演变中的篆隶关系、籀篆关系(大小篆关系)、正俗字关系等,另外还有由于避讳改字等用字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传授刻抄过程中的衍文、正讹关系等。

”【1】因此,《诗经》中的异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的形成包括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诗经》的异文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字使用的问题。

张树波即认为:“对于《诗经》异文的研究,从一定意义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唐以前古人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的研究,是对《诗经》用字规律和本字意义的研究。

”【2】我主要运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和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第1版),将二者对《诗经》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并将其中有异或者有分析价值的字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①“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周颂•清庙》)《今注》:“不,通丕,大也。

”《注析》:“不,同丕。

古不、丕音同,发语词。

毛公鼎、师訇簋铭文中均有‘丕显文武’句,其中‘丕’字都作‘不’。

陈奂《传疏》:《孟子•滕文公》引《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

’《释词》云:‘显哉承哉,赞美之词,丕,发声。

’是也。

一说‘丕’意为大,亦通。

”按:《说文》:“丕,大也。

从一不声。

”《段注》:“丕与不音同。

故古多用不为丕。

训诂学试题

训诂学试题

四川省第三十一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四川使用教材《训诂学》宋子然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套)(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的括号内。

)1.训诂学上“集注”和“补注”分属两类,这是从( 4 )来说的。

①训诂的对象②传注的作者③注疏的内容④注解之间的关系2.《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这里所运用的义训方式是( 2 )。

①同义相训②描述譬况③以狭义释广义④以共名释别名3.《尔雅》一书共有( 2 )。

j①十三卷②十九篇③八卷④十四卷4.魏晋南北朝隋唐,训诂学进一步发展,逐渐摆脱( 3 )的附庸地位。

①文学②文字学③经学④史学5.古籍文句在传抄过程中多出了字称为( 2 ) o①错简②衍文③讹字④古今字6.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4 )。

①格式不同,但用法却一样②格式不相同,用法也不一样③格式相同,用法也一样④格式相同,但用法不一样“言”用于:“谓”用于:7.章句之学的长处是( 4 )。

①专讲句段篇的大意②重视寻章摘句③重视词义的解释④重在分析和串讲句意、章意、篇意8.《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王逸注:“短兵,刀剑也。

,’王逸认为“兵”是用的( 1 )。

①本义②引申义③假借义④语源义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4 )。

①词的本义②以形索义③会意和形声④转注和假借10.《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个“狱”不是( 3 )的意思。

①打官司②案件③监牢④诉讼11.“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最先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3 )。

①黄焯②段玉裁③黄侃④马瑞辰12.“甲,乙之也。

”因为“之”是代词,所以含有表示被释词用为( 4 )之意。

①名词②形容词③代词④动词13.《说文·皿部》:“盔,菜也。

论训诂学的基本性质

论训诂学的基本性质

320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第26卷论训诂学的基本性质李 岗(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训诂学的性质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

尽管在数千年历史中训诂学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其产生、目的、主体、对象和地位等方面可以确定,其基本性质应当还是对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的古代文献的解释。

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释经学在产生的背景、目的、直接原因和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因此训诂学的基本性质是中国古代释经学。

关键词:训诂学;基本性质;释经学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2005)06 0320 03收稿日期:2005-02-15作者简介:李岗,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语言文字和传播研究。

对一门学科的性质进行研究是该学科基本的和重大的理论问题。

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训诂学一直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在学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直到今天训诂学对于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精华也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但是这门古老的学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对它的基本性质一直没有定论,至少是没有一个基本统一的认识。

而且人们对此讨论得不多,尤其是专文讨论的不多。

本文不揣冒昧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训诂学性质的几种主要观点对训诂学性质的讨论,学术界专著或专论尚不多见。

主要的观点大多散见于专家学者的训诂学专著或论文中。

据张月明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 [1]的归纳整理,大致有如下几种看法。

一是训诂学即语义学\词义学。

如周大璞 训诂学要略 、吴孟复 训诂通论 、陆宗达和王宁 训诂方法论 等著作中有关章节。

二是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

如陆宗达 训诂简论 、殷孟伦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 、张永言 训诂学简论 、许嘉璐 训诂学的性质及其它 、许威汉 训诂学导论 等著作中有关章节。

三是训诂学即阐释学。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

训诂学入门必读之书宋子然先生的《训诂理论与应用》(巴蜀书社,2002)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该书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传统训诂学理论的方方面面,且章节安排较有条理,是一本较好的训诂学入门教材。

下面具体谈谈笔者读完该书后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内容丰富,编排有序宋子然先生编写的这本《训诂理论与应用》是作为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史研究生的教材来使用的,具有较高的归纳性和条理性。

该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

理论部分分为六章,分别为:一、概论;二、训诂的内容;三、训诂的方法;四、训诂的体式和术语;五、训诂的忌讳;六、训诂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可见,该书上篇几乎囊括了训诂学理论方方面面的内容。

应用部分则分为以下两章:一、训诂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二、训诂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该部分主要是编选了今人研究法律、舞蹈、军事、医学、货币、饮食等专业中的训诂材料,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让读者深刻地感知训诂学在法学、舞蹈、军事等人文科学以及在中医、货币、饮食等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体会到训诂学并不是一门过时的学科。

总体看来,该书内容虽然很多,但编排上很有条理,从理论分析到实际运用均有涉及,有从而利于读者对传统训诂学有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认识。

二、既重理论探讨,也重视实际应用该书之所以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这样上下两篇,主要是考虑到理论如何运用的问题。

作者在后记中说“讲授训诂学多年以来,一直觉得这门课程的内容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理论、讲方法,一部分讲应用、讲操作。

这样才与这门课的应用性相符合,才能赋予这门学科以无尽的生命和一定的价值。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清代学者陈澧在其《东塾书记》中曾说:“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是对训诂学实用功能最为明白贴切的表述。

所以,今人学习训诂学重在使用训诂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在阅读古文献资料时遇到的困难。

在阅读该部分时,笔者在作者的分析当中不仅学到了一些古代文化常识,还学到了对具体问题如何进行分析的方法。

训诂学自考复习资料(非常齐全)

训诂学自考复习资料(非常齐全)

✿魏,张揖(杂字)✿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周南。

关雎)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 ✿《说文解句读》王筠✿《尔雅》分为:十九篇,第一部汉语分类词典黄侃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

解释词的本义。

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

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工作。

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

✿段孟伦《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 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训诂的原则:注意词义的社会性、注意词义的时代性、释义要联系语言环境、尊重古训而不墨守古训、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魏晋隋唐时期是: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训诂学的用途:指导古文教学、辞书编纂、指导古籍整理训诂学的内容:(释词、解句、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法、辨析古书异例、注音、句读、校勘及其他)烦琐寡要、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顾炎武 ✿《墨子间诂》属于:集解✿ “集解”两字命名含义不同的一书是:《春秋左传集解》✿《释名》的作者是:.刘熙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工作、考证工作。

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古代书面语音的障碍:专业性的和一般性的即语音方面的障碍。

一般性的有文字障碍、词义障碍、语法、修辞障碍。

✿训诂任务: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

四川大学训诂学

四川大学训诂学

训诂学为传统小学之一。

小学分为三部分:训诂(尔雅、广雅、方言)、字书(说文解字、玉篇)、韵书(切韵、广韵)汉书.艺文志出现“小学”,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文字、训诂、音韵著作的研究称为小学。

第一章概说一、训诂与训诂学说文·言部:训,说教也。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诂,调诂者也。

段玉裁注:调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或称故。

训诂、训故、故训、诂训E.g:鲁故、左氏传训故、周官训诂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理论、方法、规律的学问二、训诂的起因形、音、义既皆有变通,于是求本字、本音、本义之说起也1、时间变化E.g:尚书史记下民其咨(叹息),有能俾乂下民其忧,有能治者佥曰:“于,繇哉!”皆曰:“繇可!”庶绩咸熙众功皆兴钦若昊天,克谓以孝敬顺昊天,能和以孝2、地域的变化异名同实E.g:尔雅·释天:载,岁也。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同名异实E.g:尹文子·大道下:璞:璞玉或鼠肉三、为什么有训诂学1、语言的原因1)古语E.g:为长者折枝(《孟子》):汉代作按摩,宋代作折草木之枝奇名:美,非常2)方俗语E.g: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诗经》):至绿荷包饭趁虚人:岭南谓村市为虚3)译语E.g:站(《广韵》):中国原称驿,后借蒙古语纥逻敦肥水泉好:突厥语,青草地4)代语E.g: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巽坎难与期:巽即水,其义为风雨5)双关语E.g:维南有箕6)成语典故E.g:匪狎竹马之朋,卓有乘羊(支谦)之誉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

护鸽人却活,黄雀义犹轻。

两方(东西)——四方——八方(八卦)——十方(印度又加上下方位)7)语法①词法问题E.g:朱雀桥边野草花下者飘转沈塘坳②句法问题E.g:野于饮食(墨子)私族于谋(方传)室于怒,市于色③虚词问题E.g:终风且暴(诗经):虚词,既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虚词2、语言外的原因1)文字上的原因①古字E.g:“现”古作“见”:军无见粮、见龙在田“飞”古作“翡”:飞龙在天②通假字E.g:庄公寤生:通“啎”,逆,倒者③讹误字E.g:又从而招之:为之误,通络,缚④避讳字E.g:肴羞未通(楚辞):原作彻,避讳刘彻⑤俗字2)其他原因①名物E.g: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元代货币,以“鸦青纸”制,故称鸦青(料)钞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指井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学为传统小学之一。

小学分为三部分:训诂(尔雅、广雅、方言)、字书(说文解字、玉篇)、韵书(切韵、广韵)汉书.艺文志出现“小学”,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文字、训诂、音韵著作的研究称为小学。

第一章概说一、训诂与训诂学说文·言部:训,说教也。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诂,调诂者也。

段玉裁注:调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或称故。

训诂、训故、故训、诂训E.g:鲁故、左氏传训故、周官训诂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理论、方法、规律的学问二、训诂的起因形、音、义既皆有变通,于是求本字、本音、本义之说起也1、时间变化E.g:尚书史记下民其咨(叹息),有能俾乂下民其忧,有能治者佥曰:“于,繇哉!”皆曰:“繇可!”庶绩咸熙众功皆兴钦若昊天,克谓以孝敬顺昊天,能和以孝2、地域的变化异名同实E.g:尔雅·释天:载,岁也。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同名异实E.g:尹文子·大道下:璞:璞玉或鼠肉三、为什么有训诂学1、语言的原因1)古语E.g:为长者折枝(《孟子》):汉代作按摩,宋代作折草木之枝奇名:美,非常2)方俗语E.g: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诗经》):至绿荷包饭趁虚人:岭南谓村市为虚3)译语E.g:站(《广韵》):中国原称驿,后借蒙古语纥逻敦肥水泉好:突厥语,青草地4)代语E.g: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巽坎难与期:巽即水,其义为风雨5)双关语E.g:维南有箕6)成语典故E.g:匪狎竹马之朋,卓有乘羊(支谦)之誉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

护鸽人却活,黄雀义犹轻。

两方(东西)——四方——八方(八卦)——十方(印度又加上下方位)7)语法①词法问题E.g:朱雀桥边野草花下者飘转沈塘坳②句法问题E.g:野于饮食(墨子)私族于谋(方传)室于怒,市于色③虚词问题E.g:终风且暴(诗经):虚词,既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虚词2、语言外的原因1)文字上的原因①古字E.g:“现”古作“见”:军无见粮、见龙在田“飞”古作“翡”:飞龙在天②通假字E.g:庄公寤生:通“啎”,逆,倒者③讹误字E.g:又从而招之:为之误,通络,缚④避讳字E.g:肴羞未通(楚辞):原作彻,避讳刘彻⑤俗字2)其他原因①名物E.g: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元代货币,以“鸦青纸”制,故称鸦青(料)钞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指井栏。

《孔雀东南飞》中的床则是坐具。

②制度E.g:欲往城南望城北:长安设有东西二司。

王南面而治,臣北向而拜③风俗习惯E.g:羔裘其膏,日出有曜:古代法自然,皮毛向外,今向里纵你居犀角,饶君带虎睛。

桃枝将辟秽,蒜壳取为璎。

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

3)工具与古注的不是①无注、无释E.g:天诸圣兴来,曲收臣子:义为普遍接受、收容,而汉语大字典无解释。

收过从己,欲度众生归本性:义为改正过错,而汉语大字典只有收点清楚一项解释。

②注解歧说或误注E.g:而相牧司连坐:义为相互纠发。

汉语大词典只录“牧司”—《方言》中“牧”训“察”,“司”通“伺”三、训诂的内容1、解释字义、词义2、串讲句义,申述篇章旨,评论原文3、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4、说明典章制度5、引证史实、故事6、注明音读,纠正文字四、训诂学著作简介1、训诂学所依据的要籍①尔雅、广雅②说文解字③方言、释名④玉篇,梁顾野王撰⑤广韵,宋陈彭年等重修⑥集韵,宋顶度等编⑦类篇,宋司马光主编2、训诂资料的集成①经典释文唐陆德明②经籍纂古清阮元③康熙字典④连绵词典符定一⑤《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唐玄应编《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唐慧琳编《续一切经音义》十卷辽希麟编⑥故训汇纂宗福邦编3、可以从中得到训诂方法和条理的书1)注释、阐述训诂学所依据的著作E.g:《广雅疏证》清王念孙2)考辨古词古义的著作E.g:《经义述闻》清王引之《读书杂志》清王念孙3)通论训诂方法条例的书E.g:《经义述闻》清王引之①经文假借②语词误解以实义③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④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⑤经文数句平列上下不当歧异⑥经文上下两义不可解⑦衍文⑧形伪⑨上下相因而误⑩上文因下而省⑴增字解经⑵后人改注疏释文《读书杂志》清王念孙《古书疑义举例》清俞樾①上下异字同义:孟子中的士和仕②上下异义同字:虽有(表存在)执于朝,弗有(同“又”)矣见(同“现”)龙在田,利见大人《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补附》姚维锐4)有关方言口语的著作①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②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释例》③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④清·翟灏《通俗编》⑤(日)长泽规矩也编《明清俗语辞书集成》⑥《俚言解》、《世事通考》、《雅俗稽言》、《目前集》等二十余种5)现代训诂学理论著作⑪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现代训诂学的奠基之作⑫陆宗达《训诂简论》⑬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第一次把俗言(同雅言相对)纳入研究范围⑭王宁《训诂学原理》⑮郭在贻《训诂学》⑯张永言《训诂学简论》⑰孙雍长《训诂学原理》⑱周大璞《训诂学初编》⑲刘又辛《文字训诂论集》⑳毛达曲《训诂学新编》⑴许威文《训诂学导论》⑵华星白《训诂释例》⑶赵振铎《训诂学纲要》⑷冯浩非《中国训诂学》第二章训诂史略一、先秦(滥觞):前221年·训诂的角度研究先秦文献:①正文中的训诂材料的收集整理②传注文献中的训诂材料的收集整理③各种文献中训诂材料的对比研究。

1、经:诗、书、礼、易、春秋2、史:国语、战国策3、子:论语(如“政者,正也”)、孟子、荀子(正名篇)、韩非子4、传:毛诗故训传、子夏《易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尔雅》(专门解经的工具书,从训诂的角度研究先秦文献)1)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传注,为战国鲁国毛亨(大毛公)所作,又经赵毛苌(小毛公)整理,至迟写定于汉代。

包含五方面训诂内容:①解题②离析章句,说明章旨③解释词义、语句E.g:遵彼汝坟,仪其条枝。

(《周南·汝坟》)遵,循也——以同义词为释,即训诂相代汝,水名——以类名相代坟,大防也——定语+大名,属中求别枝曰条,干曰枝——辨析同义词有女同行:行,行道也——用复合词解释单纯词,以确定被释词的词性和意义颜如舜英:英,犹华也——以同义词为释公羊传谷梁传左传春苗田草字头,鬼夏草字头,鬼苗苗秋狩反犬旁,尔冬狩狩④记述典章制度⑤引证实史、故事2)尔雅:是我国最早而又保存下来的按意义编排的词典。

其成书年代还有争论,大致编于战国晚期。

总体来看,尔雅作用是“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晋郭璞《尔雅注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泳,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E.g:尚书尔雅史记宅朔方朔,北方也(释训)居北方允饬百工,庶绩咸熙允孚亶诫亮询,信也。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黎庶多丑师旅,众也。

绩勋,功也。

咸胥,皆也。

庆熙,兴也。

·结构上,共十九篇,大略可以分成以下二类:①一般词语,释义方法为多对一:释诂: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罗列在一起,而用当时通行的词语解释(古通语)释言:解释的是常用词(古方言)释训:解释的是描写事物情貌的词(叠音词)②专业词语(名物),释义方法为一对一:释亲以下16篇释名物:(礼仪制度)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天文地理)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动植物)释草、释木、释鸟、释兽、释畜。

E.g:初哉(《尚书》:三月哉生魄)首基肇祖元胎俶(诗:令终有俶)落(诗:访余落止)权与(诗:胡不承权与),始也。

·训诂异例:①异训异训文同:由于被释词不止一义,因此出现相同的词用不同的字训释E.g:释诂:怡怿悦欣喜愉豫,乐也悦怿愉释实协,服也伦敕勤愉庸,劳也释言:济,渡也——左传:济河焚舟济,成也——左传:从人欲鲜济济,益也——左传:盍请济师于王异训义同:有时同一字在不同的训释条中,虽然训释字不同,但意义一样。

这主要由训释字的同义性的缘故。

E.g:释诂:印吾台予朕,我也台朕,身也释诂:爽,差也——朱熹注诗中“女也不爽”曰“爽,差也”爽,忒也——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②训同文异:由于训释词不止一义,因此在同一组被训词中,有的取甲义,有的取乙义。

在这样的词条中,甲乙可以同训义互训,但甲乙无对应关系。

E.g:育(生长之长);孟耆艾(年长之长);正伯(长官之长),长也。

哉谟食(作为之为);诈伪(言不实),伪也。

林(群聚之群);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上之君),君也。

昌(适当,第四声);敌强应丁(相当,第一声),当也。

郡臻仍(多次);廼侯(语词之乃),乃也。

二、两汉(发展)1、语言的变化:从历史角度,先秦和汉代汉语有差别。

从共时角度,秦虽有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但没有完成。

别国异语依然十分突出,需要整理方言的书出现。

·杨雄《方言》\《车酋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应要而生。

·《方言》价值在于:①对一些同义词有所辨析,有助认识古汉语中这些词的异同②采录解释不少先秦方言、口语词,有助印证古代作品中一些词义③收载不少名物词,有助研究古代相关名物④记有不少方言同源词,有助研究古代汉语的“声转”⑤以其所记方言同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汉语词语史(以及移民史)的探讨。

·晋郭璞《方言注》——清戴震《方言疏证》、钱绎《方言笺疏》2、文字的不同:先秦典籍经秦焚书坑儒和秦汉战乱后多散佚。

汉代学者授受经书全靠师儒口传(汉初之所以重视家门的原因),其写本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即今文经,重视经世致用(谶纬之学、政治学)。

后又从孔壁和民间陆续发现一些用古文写的经籍原本,称之为古文经,重实事求是,开创了中国朴学的风气。

在汉代经学不但涉及今古文之争,而且在今文经学的内部还涉及家学和师法的不同。

E.g:尚书:今文:汉文帝时伏生(名胜)口述28篇,用隶书记录古文:景帝时,鲁恭王坏孔壁得46篇。

后晋元帝时枚颐上孔安国所作53篇宋昊棫、朱熹皆疑其伪,清代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专辩古文尚书之伪。

·郑玄的训诂条例:①广收异本,不拘今古,择善而从②博采通人而不轻信③发现谬误而不擅改,只加以说明④有疑则阙,而不主观臆说⑤校语与释语不相杂厕⑥使用了一些专门术语,如读如(读若)、读为(读曰)、当为(当作)3、几种工具书·许慎《说文解字》·汉末魏初刘熙《释名》·贾谊《新书》·董仲舒《春秋繁露》·班固《白虎通》4、两汉训诂学的成就①两汉传注的研究②编纂了多部文字学的书籍③④大量采用了声训的方法⑤创制了反切⑥对文字假借已有初步理性的认识5、两汉训诂学的研究①出现了大批古书的传注、解诂②两汉文献正文中训诂材料的收集整理③同一经各家传注的比较研究三、魏晋六朝隋唐(领域扩大)1、朝代变更·魏晋220-420①王学与郑学对立王肃遍注群经,专门与郑玄对垒,形成了王学与郑学两派,其某些经注都没有完整保存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