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归纳
商业银行经营期末复习知识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概念: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分行制: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下属所有分行由总行领导指挥。
3、持股公司制:又叫集团银行制。
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在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25%以上的投票权)若干独立的银行。
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由股权公司控制。
4、金融控股公司:持股公司的一种。
是由一家大银行直接组织一个持股公司,控制若干较小的银行。
5、流动性:指金融资产在短时间内在价值不折损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
包括资产变现的成本和速度两个方面。
小题:1、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媒介、中介3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一般: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我国: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之间的关系: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银行经营的总目标:在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争取最大的利润。
5.银行的起源:铸币兑换—货币经营—银行性质:特殊企业6.我国商业银行的大体状态:分为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体系有五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和其它银行。
简答题:1、 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原则(1) 有利于银行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于提高银行的效率。
(2) 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这一原则在于保持银行业的稳定。
商业银行的业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家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所以要保持银行稳定。
(3) 是银行保持适当规模 这一原则在于保持银行的规模经济。
每一个企业都具有最合理的规模,以达到成本最低,利润最优,银行必然也受到规模经济的制约。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3,商业银行的模式(1)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分业经营,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申请登记、招募股份、验资营业7、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1)决策系统: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以下各种委员会。
(2)执行系统: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各业务职能部门。
(3)监督系统:监事会(4)管理系统:经营管理、资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个人金融管理、国际业务管理8.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银行(福建兴业银行)(2)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银行(3)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划分:德国式全能银行(能从事证券保险股票)英国式全能银行(能从事证券,不能从事保险股票)美国式职能银行(只从事银行业务。
我国)()按组织形式划分:(1)安全性:要求: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必须遵纪守法,合规经营。
(2)流动性(3)营利性宗旨:围绕流动性加强经营管理,增强资金实力,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流动性来解决安全性和营利性的矛盾。
经济扩张时侧重营利性,过度膨胀时侧重安全性。
(扩营过安)第二章资本盈余:溢价发行时的差额、银行资本的增值部分、捐款留存收益:指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取决于银行盈利性大小(正)、股息政策(反)、税率(反)、使用留存的程度(反)3.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和债券资本票据:7-15年债券4.其他来源:储备金二、5.银行资本充足性: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稳健型银行家保持更多资本,反之(稳多风少)。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重点
1.分行制银行: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2.资本票据: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后期偿付证券,该证券的期限为7——15不等。
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也可向银行的客户推销。
3.回购协议: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4.欧洲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债券。
5.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6.补尝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
7.保证贷款:是指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8.抵押率:又称“垫头”,是抵押贷款本金利息之和与抵押物估价值之比。
9.关注贷款:指贷款的本息偿还仍然正常,但是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
10.活期贷款:指贷款时不确定偿还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发出通知收回贷款。
1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2.储备金:是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等。
13.大面额存单: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也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资资金的主要形式。
14.外国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权。
15.可用头寸: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本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16.贷款承诺费: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用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17.抵押贷款:是指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财产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单选20分(1分)多选20分(2分)判断10分(1分)计算20分简答20分 (20分) 论述 10分(10分)考点一:商业银行的职能:(五大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经营活动支付中介-—最早、最传统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考点二:商业银行的三大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单一银行制(独家银行制)(主要集中在美国)总分行制 (我国的交通银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美国发展最快)1、独家银行制又称为单一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优点:(1)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全力为本地区服务。
(3)各银行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大,经营较为灵活。
(4)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缺陷:(1)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着矛盾,同时,在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限制.(2)银行业务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3)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总分行制的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通常,总行设在大中型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指挥。
优点:(1)分支机构较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同时由于放款分散,风险分散,可以降低放款的平均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性。
(2)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3)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缺点:(1)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2)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银行控股公司制又叫做集团制银行,即由少数大企业或大财团设立控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两家以上银行股票.优点: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归纳
第一章导论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应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有以下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P4(定义)指商业银行为商品交易、债权债务的清偿提供一种结算机制。
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
使商业银行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定义)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货币,从而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
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声誉、信息、技术、网络等方面优势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信息指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中所获得的信息)货币政策传导者:商业银行是宏观调控的对象。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调节经济的职能)(风险管理的职能):商业银行通过介入高风险资金而向存款人发型低风险的间接证券,实际上承担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套利职能。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3性)P2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争取最大的盈利,简称为:“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定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
(做法)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净值与资产的比率);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1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实现资金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调剂。
3负债业务: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借款负债以及其他负债。
4交易账户:个人和企业为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客户可以用于结算支付。
5次级贷款:缺陷已很明显的贷款,正常经营收入已不足以还款,需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
6浮动利率:金融机构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法定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
7短期贷款:银行对企业发放的一年以内的贷款。
通常指企业临时性、季节性贷款,也称流动资金贷款。
8资产负债表:也称财务状况表。
反映银行在一定时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指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商业银行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货币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调节经济职能。
●《巴塞尔协议》中将银行资本分成两级: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商业银行负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维持资产增长率和保持银行流动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以个人存款为主。
●广义的现金资产包括存款和库存现金。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组成。
●银行贷款按贷款期限可以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按国际惯例(风险度)对贷款的质量可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个等级。
●个人贷款包括利率、到期日和偿还方式等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被称为贷款定价。
●对借款人的资信评估包括两个方面: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益、分散风险和增强流动性。
●美国著名的四大评级公司是指标准普尔、穆迪、费奇和金融世界评级公司。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一章一、商业银行的性质1、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性质:(1)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2)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的金融企业,是金融企业之一。
(3)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二、商业银行的功能1.信用中介功能(1)概念: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等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将吸收的资金投给向银行借款的单位和个人。
(2)作用:将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
将社会小额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所需的大额资金。
将社会的短期闲散资金的长期稳定余额转化为长期的生产经营资金。
引导社会资金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
2支付职能(1)概念:商业银行代表客户支付商品和服务价款,例如签发和支付支票,电汇资金、电子支付、支付现金等。
(2)作用: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客户提供了方便。
3信用创造职能(1)概念: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最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2)信用创造的制约因素:法定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
(3)作用:对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信贷总规模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很大影响。
4金融服务职能概念: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担保、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经纪、代理融通等业务。
作用: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增加了市场份额;增加了非信贷收入。
第二章一、传统的存款业务1、活期存款(P36)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支付的存款,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作预先的书面通知。
特点:(1)活期存款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2)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考试重点(精华)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考试重点(精华)第一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考试重点(精华)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其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票据贴现是贷款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以现款或活期存款买进客户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保付代理简称保理,是指商业银行以购买票据的方式购买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在账款收回前提供融通资金之外的各项服务承担倒账风险等。
流动性缺口: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银行能获得的资金和应偿还的债务之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
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实现。
借入负债业务:又称主动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将非市场化、信用质量相异的资产重新包装成新的流动性证券,亦即银行将贷款或应收款转换为可转让的证券的过程。
现金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所持有的现金及与现金等同,随时可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是银行资产中最富有流动性的部分。
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它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基础头寸: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可用头寸:又称可有资金,是指商业银行扣除法定准备金以后还可以运用的资金,它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贷款:指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利率提供给借款人使用,并到期收回本金利息的一种资金运用形式。
活期贷款:又称通知贷款,即银行发放贷款时不预先确定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发出通知收回,客户也可以随时偿还的贷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复习参考
商业银⾏经营管理期末复习参考单选1*20=20多选2*5=10简述4*10=40论述2*15=30商业银⾏的产⽣早期银⾏是如何成为现代商业银⾏的?当其不具备⾼利贷性质时,便成为现代商业银⾏了。
标志:1694年英格兰银⾏的成⽴。
现代商业银⾏产⽣的途径:1)从⾼利贷银⾏转变过来2)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成商业银⾏的功能(⼀)信⽤中介商业银⾏作为货币借贷双⽅的“中介⼈”,通过负债业务(集中社会上各种闲散资⾦)和资产业务(将集中的闲散资⾦投放到需要资⾦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资本的融通,对经济结构和运⾏过程进⾏调节。
这是商业银⾏的最基本职能,最能反映其基本特征。
(⼆)⽀付中介商业银⾏作为企事业单位和个⼈的货币保管、出纳和⽀付代理者,通过帐户上存款转移,代理客户⽀付;基于储户存款,为储户兑付现款等,减少现⾦使⽤,节约流通费⽤,加速结算过程和货币资⾦周转,促进扩⼤再⽣产。
⽀付中介和信⽤中介两种职能相互推进,构成商业银⾏借贷资本的整体运作。
(⼆)信⽤创造商业银⾏把负债作为货币进⾏流通,在⽀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转化为存款,在存款不提或不完全提现时,专家了商业银⾏的资⾦来源,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存款。
信⽤创造的实质是流通⼯具的创造,⽽不是资本的创造。
(三)⾦融服务商业银⾏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满⾜可户要求,不但开拓⾦融服务领域,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实现资产负债业务和⾦融服务的有机结合。
如代发⼯资、提供信⽤证服务、代付其它费⽤、办理信⽤卡等。
⾦融服务职能逐步成为商业银⾏的重要职能。
商业银⾏的类型(按组织形式)1.总分⾏制总分⾏制是银⾏在⼤城市设⽴总⾏,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分⽀⾏并形成庞⼤银⾏⽹络的制度。
从总⾏⾏使经营管理职能的情况看,总分⾏制⼜可以分为管理处制和总⾏制两类。
管理处制是指总部负责管理下属分⽀机构的业务活动,⾃⾝并不经营具体的银⾏对外业务。
总⾏制是指总⾏除了负有管理和控制职责外,⾃⾝也经营具体的银⾏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归纳
第一章导论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应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有以下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P4(定义)指商业银行为商品交易、债权债务的清偿提供一种结算机制。
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
使商业银行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定义)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货币,从而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
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声誉、信息、技术、网络等方面优势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信息指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中所获得的信息)货币政策传导者:商业银行是宏观调控的对象。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调节经济的职能)(风险管理的职能):商业银行通过介入高风险资金而向存款人发型低风险的间接证券,实际上承担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套利职能。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3性)P2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争取最大的盈利,简称为:“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定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
(做法)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净值与资产的比率);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全能型商业银行:既提供短期商业性贷款,又提供长期贷款,还可以进行直接投资、财务咨询、企业并购策划等多种投资银行业务的商行模式2、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确保银行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3、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在经营中必须随时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以保障客户提取存款、合理贷款和内部管理支付的需要4、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协调银行内部交易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存在于治理主体—委托与代理—董事会与经理、上下级管理者与机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5、资本充足性: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的内购保障正常营业并足矣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6、债务资本:银行所持有的资本票据和债券7、核心资本:股本和公开储备PS:股本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公开储备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和其他盈余,例如股票发行溢价、保留利润、普通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增值而创造和增加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
8、NOWs账户: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9、核心存款:银行存款总额中的长期稳定部分10、存款稳定率:也称存款沉淀率,是形成银行中长期和高盈利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11、基础头寸:基础头寸是指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12、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13、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担保、抵押而发放的贷款。
14、保证贷款: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15、抵押贷款: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者第三者的财产作为抵押而发放的贷款。
16、信用5C原则:借款人的品格、呢管理、资本、担保情况,和环境条件。
商业银行经营期末重点
第一章:1、1694年,政府支持,英国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
1844年,《英国特许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也是全球的现代银行体系的形成。
1844年,英国建立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其他银行成为商业银行。
(小题)2、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金融百货公司)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小题)一)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1、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2、需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3、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1、经营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2、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影响的特殊性3、商业银行责任的特殊性(三)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1、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具有创造存款货币能力;2、业务范围广,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经营性质;3、机构多,分布广,是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4、业务全面,作用大,监管要求高;5、多以股份制形式存在。
3、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小题)4、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大题)一、盈利性:增加银行盈利的主要途径1、扩大资产负债规模、提高资产质量2、加强利差管理3、扩大资本金4、控制管理费用5、增加服务收入二、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稳健经营和发展。
)影响银行稳健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各种风险:1、信用风险2、市场风险3、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4、操作风险(指由不完善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不利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5、国家风险6、声誉风险7、法律风险8、战略风险如何才能实现银行的安全性——加强风险管理三、流动性(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如何保持银行的流动性?1、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2、加强负债管理——借入流动性3、有计划安排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与流动性供给三性原则的关系及协调1、三性原则的统一性2、三性原则的矛盾性3、三性原则的协调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方法:静态协调——妥善安排各项资产和负债(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动态协调——不同时期,有所侧重(随便看看)5、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大题小题)(一)单一银行制(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
(完整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要点重中之重(版)
第一章商业银行概括1 商业银行性质是以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为经营目标,以钱币资本为经营对象,为客户供应多功能服务的金融公司。
2.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向支付职能积蓄职能租借职能投资 /金融顾问职能投资银行业务或承(一)全能化现代银行:信托职能信用职能销职能证券职能保险职能(二)集中化因为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风险的提升,以及家产资本不停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经过收买、吞并等手段实现规模扩充和业务多样化,打破了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的传统界线,这种发展趋向又必定致使银行业向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
(三)电子化一是银行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升了效率。
二是商业银行借助电子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种的可用于转账结算的银行卡,促使了电子钱币的普及。
三是电子资本转账系统大大节俭了清理时间,降低了清理风险,提升了清理效率。
(四)国际化原由:一是因为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迅猛增添,客观上要求银行把自己的服务网络经过建立外国分支机构延长到外国;二是跨国公司在外国的急剧扩展;三是因为欧洲钱币市场快速发展,使得愈来愈多的商业银行把吸引外国存款看作重要的资本根源。
3.商业银行的职能(一)信用中介(二)支付中介(三)信用创建(四)金融服务(五)调节经济4.政府对银行业实行看管的内容骆驼原则是美国金融看管当局当今使用的对商业银行的全面状况进行监察、检查和评级的一种金融管理制度。
资本(充分率)财富(质量、集中度)管理(能力素质)利润(盈余能力)清账能力(流动性看管的详细内容银行业的准人银行资本的充分性银行的清账能力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贷款的集中程度5.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内容与要求◆安全性要求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保证其资产、收入、信用以及所有经营生计发展条件免遭损失,并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纳各种有效措施,使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要求保持必定比例的自有资本;推行财富分别化;合理规划贷款和投资的规模与限期构造;增强对客户的资信检查剖析和经营展望;保持较高的流动性财富;遵纪守纪,合规经营◆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随时对付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知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10×1分=10分)1、商业银行“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P8)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回避、分散、转嫁、控制、补偿。
(P263) 信用衍生工具: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违约期权、信用价差期权、信用关联票据。
(P265)3、1988《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应达到4%,强调信用风险而舍弃其他金融风险。
(P230)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
性质:存款性负债为被动负债。
包括:存款、借入款、其他负债。
(P34)5、企业贷款的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优惠利率(银行关系户)。
(P84)6、银行卡业务:先消费后还款(贷记卡);先存款后消费(借记卡)。
(P116)7、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董事会负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制定政策并监督执行、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拟定及日常监测。
(P254)8、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构成:现金与存放同业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固定无形及其他资产。
特点:绝大部分是金融资产、贷款是最重要的盈利性资产、现金类资产最有意义。
(P62) 9、贷款按质量分:正常、关注(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不利因素)、次级(还款能力明显有问题)、可疑(不能足额偿还)、损失(已部分或全部损失)。
后三类属于不良贷款。
(P75)10、抵押:不转移财产占有权。
Vs质押&保证&承诺。
(P72)二、多项选择题(10×2分=20分)实用文档1、《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标准法、内部评级法(IRB法)。
(P259)2、西方商业银行的非交易账户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P37)3、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分析采用的指标:资产收益率(ROA)、权益报酬率(ROE)。
(P401)4、对借款企业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内容包括:管理方式、经营特征、还款意愿、所处行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重点总结
1 简述商业银行的特征和职能?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
集中体现在其先导性作用方面。
主要表现为:货币供给机制的核心;间接融资的主导者与直接融资的传导者;中央银行的重要调控对象;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控制企业的最佳人选。
商业银行的特征1、是一种企业,但与一般工商企业又有不同。
2、是一种金融机构,但又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3、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
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形成在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是由大清帝国于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辛亥革命成功后的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旧的金融业一度繁荣,其中商业银行也较为发达。
新中国成立至今,商业银行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其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建国——1952年,商业银行曾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二)1953年——70年代末,我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建立起“大一统”的金融组织体系,各类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撤并,统一于中国人民银行(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9年),随着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逐渐发展起来根据20年的实践,可以把我国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概括为二条:一是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或新建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二是新建立了一批商业银行。
1、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或新建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1)组建专业银行(2)专业银行建立以后,开始了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1993年前改革集中在企业化经营或经营机制转换上:一是改革传统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二是实行业务交叉和相互竞争。
三是进入金融市场进行资金横向融通。
四是加快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
其次,1993年10月国务院做出把专业银行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定后,专业银行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二是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按照把银行真正办成商业银行的要求,从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建立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改进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归纳
第一章导论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应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有以下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P4(定义)指商业银行为商品交易、债权债务的清偿提供一种结算机制。
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
使商业银行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定义)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货币,从而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
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声誉、信息、技术、网络等方面优势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信息指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中所获得的信息)货币政策传导者:商业银行是宏观调控的对象。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调节经济的职能)(风险管理的职能):商业银行通过介入高风险资金而向存款人发型低风险的间接证券,实际上承担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套利职能。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3性)P2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争取最大的盈利,简称为:“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定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
(做法)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净值与资产的比率);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应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有以下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P4(定义)指商业银行为商品交易、债权债务的清偿提供一种结算机制。
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
使商业银行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定义)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货币,从而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作用)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
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声誉、信息、技术、网络等方面优势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信息指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中所获得的信息)货币政策传导者:商业银行是宏观调控的对象。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调节经济的职能)(风险管理的职能):商业银行通过介入高风险资金而向存款人发型低风险的间接证券,实际上承担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套利职能。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3性)P2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争取最大的盈利,简称为:“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定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
(做法)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净值与资产的比率);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定义)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在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则是指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需要和客户合理的贷款要求。
(做法)量化指标来衡量流动性状况。
资产类:现金资产比例/头寸比例、流动性资产比率、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负债类:股权占总资产比率、存款占总负债比率、核心存款占总存款比例;资产负债类:存贷比。
(定义)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收入与支出)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股息、红利、债息)、劳务收入(手续费、佣金);支出:存款利息、借入资金利息、贷款与投资的损失、工资/办公/维修/税金的资产,但盈利性的要求恰恰相反;解决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
长期来看,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目标是统一的;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好,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盈利水平高,既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为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积累更多的资金,扩大产业资本规模,增加有效供给。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巴塞尔协议123(客观、计算)《巴塞尔协议Ⅰ》以规范信用风险为主,没有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权术过于简单扭曲了银行的真实风险《巴塞尔协议Ⅱ》采用了之前的信用风险评估标准,加入操作性风险的参数,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银行资本集体考量,以期规范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巴塞尔协议Ⅲ》大幅提高了对银行一级资本的要求;以三大支柱为核心内容(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督与管理、市场纪律)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客观因素银行资本的用途、银行资本作为提高其赢利水平的金融杠杆作用、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度的规定资产持续增长模型资产持续增长模型用于说明银行内源资本管理。
往往可以通过增加留存收益来充实银行资本金的方法,但有其局限性。
适度资本金数额是内源资本支持银行资产增大的第一种限制,资本资产比率越低,内源资本可支持的资产增长越大(负相关);银行获利能力是第二种限制,盈利能力越高,可支持的资产增长越大(正相关);股利政策也是一种限制,股利发放水平越高,当期资产增长率越低(负相关)。
SG1=ROA(1−DR)P52(EC1/TA1)−ROA(1−DR)分子策略(分清哪些内源/外源)分子策略的目的是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
当银行的内源资本来源不能满足其资本需求时,银行将寻找外源资本来源。
内源资本:留存盈余(也称留存收益)外源资本:股本(包括普通股、优先股)、资本盈余(也称资本公积)、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债券)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交易性存款:私人或企业为了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
包括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是一种可使用类似于支票的支付命令进行支付和提现的储蓄存款账户;不使用支票,使用支付命令书的支票账户;具有储蓄的性质,即支付较高的利息)非交易性存款:以生息为主要目的的存款,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
比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创新类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自动转账、协定账户、零续定期存款、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指数存款证)。
活期存款的创新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NOW账户):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对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
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Super NOWs ):缴纳存款准备金;银行为吸引客户通常还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该账户成本较高,利息低于货币市场存款,按月支付服务费。
款利率与存款金额的乘积,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存款者的报酬。
营业成本也称为其他成本或服务成本,指除利息以外的其他所有开支。
资金成本率=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吸收的全部存款资金×100%可用资金成本率=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吸收的全部存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必要的备付金×100%(定义)指所有存款资金的每单位平均成本。
(计算)加权平均成本=∑(每种存款平均余额×该种存款单位平均成本)各种存款平均余额之和×100%=X ̅=∑fx ∑f(课件例题)边际存款成本=新增利息成本+新增营业成本新增存款资金×100%短期借入负债的作用P85短期借款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来源(同业拆借、向央行或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回购协议); 短期借款是满足银行周转金需要的手段(周转金为保护性资金,必须持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可能出现的支付需求);短期借款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主动负债,可根据3性的要求进行短期借款的安排;使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提高,可以更多持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短期借款既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又加强了外部的联系和往来(资金来源增多→规模扩大;与同业及央行联系加强)。
总体来说,金融债券的主要功能在于拓宽了银行的负债渠道,促进了银行负债来源的多样化,增强了负债的稳定性。
但与存款相比,金融债券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
第一,金融债券发行的数量、利率、期限都要受到管理当局有关的严格限制,银行筹资的自主性不强。
第二,金融债券除利率较高外,还要承担相应的发行费用,筹资成本较高,受银行成本负担能力的制约。
第三,债券的流动性受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和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债券种类少,发行数量也远远小于发达国家。
第四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管理头寸的含义和种类(含义)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运用的资金。
(种类)根据时间划分,分为时点头寸(某一时间点上可用的)和时期头寸(某一时期可用的);按照层次划分,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含义)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作用)商业银行随时可动用的资金,也是一切资金清算的最终手段。
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之间可互相转换(从准备金账户中提取现金就增加库存现金)(含义)银行可动用的全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存放同业存款。
(作用)满足提现和清偿需要头寸(支付准备金)(我国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为5%-7%的备付金);可贷头寸: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和新投资的资金。
可用头寸=基础头寸+存放同业存款=支付准备金+可贷头寸总现金支出>总现金流入→流动性缺口。
(业务性质、季节因素)营业网点的多少:银行经营业务的每一个营业网点都需要一定的铺底现金,银行营业网点越多,其对库存后勤保障的条件:一般来说,银行的后勤保障条件越好,每个营业性机构没必要存放太多的现金。
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若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与中央银行发行库距离较近,交通运输条件好,商业银行可以较少的持有库存现金;若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营业时间短、规定的出入库时间和次数较少,商业银行应增加库存现金的储备。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如银行内部是否将库存现金指标作为员工绩效的考核指标,是否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银行内部各专业岗位的配合程度,出纳、储蓄柜组的劳动组合。
存款波动: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
一般,对公存款的变化以转账形式进行:本行客户向他行客户付款→本行对公存款下降→本行超额存款准本金流出;个人储蓄存款的变化以现金收支表现:存款增加→现金增加→现金交存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需要量减少)行开户的企业:本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不会发生变化;对象是在他行开户的企业,或本行开户的企业在取得贷款后立即对外支付:就会减少本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超额存款准备金下降(需要量增加)>归还,“超准”上升)、同业往来因素(应付余额→拆入>拆出→超准下降;应收余额→拆入<拆出→超准上升)、法定准备金因素(调增法准→减少超准)、信贷资金调拨因素(调出信贷资金,减少超准)、财政性存款因素(上缴财政性存款,减少超准)最适送钞量P108(定义)在保存适度的库存现金规模下,同时使银行为占用库存现金和运送钞票所花费的费用之和最小化的送钞量。
(计算)类似EOQ的计算对公式1求导得最适送钞量Q=√2P·AC存放同业的主要目的P115商业银行之间会开展一些代理业务,会产生一些成本,商业银行在其代理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支付代理行代办业务的手续费。
(代理行代办业务:一些较大银行一般都是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其他银行的代理行而接受其他银行的存放同业款;另一方面,又是被代理行,将一部分资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在其他代理行)(同业存款也要保持适度的量)第五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管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开展的。
(外部)比率、贷款呆账准备金与贷款的比率(内部)银行必须根据负债的结构来安排资产的结构,因此,银行负债的性质、期限、利率、费用等都直接制约着银行贷款结构的形成。
(内部)(外部)高风险和收益的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