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论文

合集下载

政治社会学论文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政治社会学论文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政治社会学论文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在当代国际政治中,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深,民族主义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抬头,并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一、民族主义的定义与内涵民族主义是指民族自我认同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

它是一种基于共同民族血统、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民族集体利益的优先性。

民族主义将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行动的主体,并追求民族国家的独立、发展和进步。

二、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冲突全球化是当代国际政治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带来了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联系与交流。

然而,全球化也对民族主义提出了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主义面临着来自外部文化的冲击,以及传统价值观与全球规范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表现在国家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外来文化的同化之间的矛盾上。

三、民族主义的回潮与国际政治尽管全球化的浪潮涌动,但民族主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却出现了回潮的趋势。

民族主义在当代国际政治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民族主义催生了一系列民族冲突。

在某些地区,因为民族主义的激发,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局势逐渐升级,导致了暴力冲突和战乱。

例如,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地区的持续冲突,都与民族主义因素息息相关。

其次,民族主义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对抗。

一些国家在追求民族利益和国家权力的过程中,采取了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政策,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和不稳定。

例如,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和中国的"中国梦"都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影响。

最后,民族主义对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产生了冲击。

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一些国家开始对国际组织的合作和全球治理的规则提出质疑,试图维护本土利益与主权。

这对于维护国际秩序和全球公共利益产生了不利影响,也给国际合作带来了挑战。

近代民族主义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评述-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近代民族主义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评述-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近代民族主义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评述-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社会之一。

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晚清以来一百多年间,中国始终呈乱象,似乎没有什么思想观念可以一以贯之。

各种思想呈现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可谓名副其实的: 潮过即落。

但若仔细剖析各类,仍能看出背后有一条线,虽不十分明显,却不绝如缕贯穿其间。

这条线正是民族主义。

如果将晚清以来各种激进与保守、改良与的条分缕析,都可发现其所包含的民族主义关怀,故都可视为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

①因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也是90 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民族主义的界定、内涵及思想来源海不同意《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观察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原则的定义,认为它与我国的历史实际不相符合,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当资产阶级尚未产生以前,民族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就已经存在,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看也有不少难以说通的地方,民族主义虽然同爱国主义以及民族精神不能划等号,但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则是事实,我们对历史上和现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所以,他主张把民族主义定义为: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感情为核心内容的一种观念、目标和追求。

②耿云志认为,近代民族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因素,即:(1)长期共同活动的地域;(2)历史上形成的共同文化;(3)长期紧密联系的经济生活、生活和文化生活所造成的国家认同。

据此,则凡是维护这些东西,使之不受其他民族之侵害;同时,也不去侵害其他民族这些东西的思想原则,就是近代的民族主义。

③ 宋志明主张在中性的意义上使用民族主义一词,而在负面的意义上使用狭隘民族主义一词。

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他认为是一个正面的语汇,是指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观念逐渐形成全民族共识的发展历程,是指促使中华民族精神觉醒的社会。

冷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影响论文

冷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影响论文

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作者简介:阮鹏颖(1986-),女,山东德州市,新疆大学研究生,从事当代国际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尚未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民族主义可以提供强大的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要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促进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主义;国家构建;爱国主义;爱国教育【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006-031 民族主义的概念1.1 民族主义的含义:民族主义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基于对共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认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努力保持自身生存、发展的一种情感和思想体系。

它包含着独立、统一、自由和发展的观念;追求民族外部独立性和内部凝聚性。

①具体而言,民族主义应该包括3个层次:1、民族主义首先是一种心理意识,即本族体的共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心理认同、价值忠诚和情感归属。

民族主义在这种层次上主要表现为对本族体的共同历史、共同的居住地、共同祖先、共同文化(包括宗教)、风俗习惯等的心理认同。

2、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纲领,它作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层面的最高层次,它往往表现为政治精英及其政治团体(如政党)所追求的实现民族利益的政治纲领。

3、民族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运动,表现为历史上的或正在进行中的,以实现从不同程度的自治到建立民族国家等不同层次目标的社会政治实践。

1.2 关于民族主义的分类:1.2.1 从民族与国家结合的关系对民族主义进行分类,可将民族主义分为国家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国家民族主义是某个民族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情绪、态度,或推行的运动和行为。

地方民族主义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占据(或曾经占据过)某一特定地理疆域的族体为维护和促进本族体的自身利益和提高本族体的权力中心的地位而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情感、思想意识和实践运动。

高考历史备战小论文:亚非拉民族主义

高考历史备战小论文:亚非拉民族主义

高考历史备战小论文:亚非拉民族主义【题目】(2022∙山东∙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前半期亚非拉地区所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地区名称主张印度尼赫鲁主义民族自由是最首要、最基本的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与各种反帝力量联合和合作;使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印度尼西亚苏加诺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共同合作;国际主义或人道主义;协商制或民主制;社会繁荣;社会民族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信仰神道西亚、北非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自由;反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建立一种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以伊斯兰教为灵魂的社会主义非洲泛非主义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摆脱外来帝国主义的控制、取得政治和经济自由;非洲统一,呼吁全非洲的团结拉美民众主义民族独立和拉美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反对共产主义,但可以与共产党合作——摘编自吴于廑《世界现代史·上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亚非拉民族主义”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论题:时代变迁推动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发展。

阐述:进入20世纪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工业获得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亚非拉民族运动提供了新的道路。

同时,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殖民列强,冲击了殖民体系。

亚非拉的民族主义思潮不仅十分活跃,还取得了新的发展。

20世纪前半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思潮除了追求民族独立之外,还注重民族经济的发展,并将现代化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与此同时,许多思潮都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吸收社会主义的内容,呈现出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

总之,20世纪前半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思潮是时代变迁的产物。

它有力地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推动了当地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根据题意围绕“亚非拉民族主义”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

做一个爱国的人800字议论文作文通用5篇

做一个爱国的人800字议论文作文通用5篇

做一个爱国的人800字议论文作文通用5篇做一个爱国的人800字议论文作文通用5篇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爱国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做一个爱国的人800字议论文作文,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做一个爱国的人800字议论文作文篇1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身上都涌动着中华千年的血脉,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爱我们的国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人类漫长的岁月进程中,曾经,我们的古人就是以这种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巅峰之上。

甚至至今,因为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瞩目的聚焦点。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这么伟大呢?经过很多学者研究后,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朴素的民族主义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爱国精神。

爱国首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国?”谁不会呢,那难道只有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吗?你实践过吗?你了解多少我们中国的历史呢?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这样问问自己,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爱国人士”了,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就一定会更加富强了!理所当然呐,我们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詹天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鸿画的马算是我们国画中的一个巅峰,可是在他留学的时候,他受到过不少外国人的排挤,他们常常鄙夷他,辱骂他是“东亚病夫”、“软弱的中国人”。

面对这么大的屈辱,徐悲鸿并没有冲动地去和他们争议,而是将一腔爱国之情化为了满忱的动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的风采。

因此,世人评论徐悲鸿的马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傲骨。

所以往往,爱国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注自己的命运、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民族主义论文-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民族主义特征

民族主义论文-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民族主义特征

民族主义论文-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民族主义特征[摘要]甲午战败后,受到西方近代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影响,梁启超超越洋务派体用界限,转而从文明主体人(国民)的角度,试图通过改造中国国民劣根性,重塑符合工业文明时代要求的崭新国民素质的路径,以达到救国甚至创新文明的目的。

但是,新民思想处于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再加上中国社会根本缺失西方式的人的解放的内在支撑要素——西方工业文明的技术、生产以及社会等,都决定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具有民族主义倾向。

[关键词]梁启超新民民族主义一、中国国民的民族性特征:劣根性、奴隶性甲午战败,尤其是戊戌维新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所到之处皆被西方国民朝气蓬勃的气象吸引。

在西方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启示下,他认识到具备现代国民素质的国民才是西方发达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于洋务运动客体层面局部西方化的做法,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试图从文明主体近代转换中寻求文明发展的更有效路径。

从人的角度探究中国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的路径决定了他只能得出中国国民素质低下、不合时代需要的结论。

梁启超把中国国民的民族性直斥为劣根性而加以批判。

一方面,中国国民的民族劣根性呈现出“天下最可耻之事”的奴性特征。

奴性意味着独立性缺失,“倚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谄媚之外无笑语,奔走之外无事业,伺候之外无精神。

呼之不敢不来,麾之不敢不去,命之生不敢不生,命之死亦无敢不死。

”以奴隶自处的人是愚昧无知的,四万万人中,“其能知政学之本源,考人群之条理,而求所以富强吾国进化吾种之道者,殆不满百数十人也。

”无知者必“好伪”。

在今日中国,“无论何人,无论何事,无论何地,无论何时,而皆以伪之一字行之”,“伪而好之”,国家因此“成一虚伪泡幻之国而已”。

“好伪”者必致“无耻”。

自上至下,满国皆为无耻之人,“官惟无耻,故不学军旅而敢于掌兵,不谙会计而敢于理财,不习法律而敢于司李”;士惟无耻,“八股之韵,谓极宇宙之文;守高头讲章,谓穷天下之奥”;商惟无耻,“不讲制造,不务转运,攘窃于室内,授利于渔人”。

欧洲的分与合:从民族主义到地区主义【最新法学论文】

欧洲的分与合:从民族主义到地区主义【最新法学论文】

lLJo亡’I上、)中文摘要从理论方面看,关于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两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关系的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因此选择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深化对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从民族主义向地区主义的转换和发展构成了近代以来欧洲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个复杂而又充满了痛苦的过程也恰恰反映了欧洲所取得的重大历史进步,同时也是欧洲在近代以来领导世界发展潮流,代表人类先进发展方向的具体表现,并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研究欧洲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对于认识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对世界的启示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论: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主要结合国内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的研究形状,对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进行了说明。

第一部分:民族主义的含义及其本文的定位在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民族主义定义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民族主义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民族主义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以民族群体为忠诚对象,以共同的民族历史、文化、信仰为认同指向,以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为情感归属,以实现民族统一、民族独立、民族强大为理想追求的思想体系;从实践运动的角度来说,民族主义是民族在共同的目标理想和价值取向支配下从事的从追求民族自治到民族独立直至建立民族国家的程度不等的政治运动。

在对关于民族主义类型的观点进彳千考察的旗础上,把民族生义的类型划分为“溺家民旗主义”翱“族群强族主义”两种类型,葡时指出,本文所考察的民族主义是“国家民族生义”。

第二部分:美平地区纛义概念的讨论在对灏内矮学术界关于蛙区主义含义进行考察的基旗上,吸取了肖欢容和耿协峰博士关于地区主义的定义,即第一,地区主义是一种蠹谚l形态捐媲念镶静,这静绩薅鳖掩缝篷瀑次懿安掩是窦袋鏊家弱蓥的有效方法。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民主主义在政治方面是个永恒的话题,那写好一篇民主主义的论文必然显得个人出色的能力,那么如何写好呢?下面请看下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优秀的民主主义论文范文。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摘要: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极其丰富、深邃,主要来源是中国的传统民族平等观念、西方的天赋人权学说、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民族运动的启迪等。

其学术价值在于,立足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国民认同特质的民族国家。

关键词: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渊源;学术评价一、梁启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认识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民族、国家观念的认识与理解有着明显不同。

据史料记载,古时“民”一般指“百姓”、“平民”和被统治者,“族”指某个群体,表达家族、种族、宗族等多种意思,而“民族”旧时主要指宗教范围内的人,与近代以来人们对民族含义的理解截然不同。

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时民族观念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民族观念相通于种族观念;第二,民族观念疏离于国家观念。

”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受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民族观念悄然生变。

受此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在1899年的《东籍月旦》一文中,首次并高频率使用“民族”一词,随后发表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又对西方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状况做了阐述。

随后梁启超在借用瑞士政治家伯伦知理所著《国家学》中的民族定义时,对伯伦知理所理解的民族做了具体阐释,而且对民族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此外还对伯伦知理的“民族”定义进行了初略评析。

1902年梁启超著述的《新民说》,首次对民族主义做出了概念诠释:“民族主义者何?各地同种族、同言语、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新发展及影响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新发展及影响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新发展及影响[论文关键词]民族民族主义国家[论文内容摘要】冷战以后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的一1、热点问题,它对世界的发展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和罩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其消极作用显而易见.危害极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民族主义必将走向衰落.被保存各民族特色又促使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国际主义所代替。

一、民族主义的历史由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是一个相对现代的现象。

在人类文明社会之初,就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在许多古老文明丬也逐渐孕育出了一种对民族历史文化及其丬蕴含的精神的认同和归属感,但是这种归属感一是集丬于这些社会的上流阶级之丬,并没有深人民族群体丬;二是在封闭隔绝的传统文明丬,没有对外交流和大规模的流动迁徒,就不会培养出真正的民族意识,民族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民族主义的真正形成是在欧洲,可以追溯到九世纪,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分裂,使得一度以拉丁语为精英层书面语的西欧地区各种不同文化开始自我发现,从九世纪丬期开始,随着民族语言形成,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逐渐凸现出来。

欧洲民族主义兴起是和民族国家兴起密不可分的。

英王亨利八世摆脱罗马天主教会丬央神权的干涉,而建立由国王领导的英国圣公会国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它在向神权权威挑战的同时,也使民族主义思想深人人心。

民族主义最早采取的是王权对抗神权方式,宣扬民族国家的王权至高无上,不容侵犯。

正像莎士比亚在其名著咤查理二世》丬表现的那样:“上帝和亨利国王统治着英格兰”。

这一期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天国转移到尘世,追求物质幸福和精神自由,逐渐发现了个人的幸福是和民族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的。

对国王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合二为一了。

而随着15, 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及大规模海外殖民活动,国家、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在这种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和碰撞丬使民族意识觉醒成为可能。

在民族主义发展过程丬,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将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从“君权神授”转移到“主权在民”上。

民族主义内在矛盾论文

民族主义内在矛盾论文

民族主义内在矛盾论文民族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世界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在推动国家建设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文化、思想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多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也日益凸显。

第一,民族主义内部的种族和文化差异分裂一方面,民族主义强调的是民族集体意识的强化,同时也带来了民族认同的弱化。

因为民族主义为了加强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会忽略其他种族和文化的价值,从而导致民族主义内部的种族和文化差异分裂。

例如,日本在二战后的教科书中曾对历史大事下过“美化”之手,以强化日本民族意识,但同时也忽略了日本侵华期间的战争罪行。

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客观性,因为所谓的民族主义是以“本族民族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它在强化自身的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同时,也会产生内部的差异。

第二,民族主义会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民族主义还会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这种情况在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明显。

例如,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战争,就是因为各自强调了民族主义和贵族主义,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如果缺少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那么民族主义就会成为“背叛他国祖国”的工具。

因此,只有在外交和合作中实现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才能减少民族主义产生的战争和紧张。

第三,民族主义会禁锢自由和平等的实践民族主义的另一个内在矛盾是,它会禁锢自由和平等的实践。

在民族主义的国家中,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界限常常被建立起来,以保持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

这种做法会加剧社会的分裂和不平等,导致更多的社会不公和暴乱。

例如,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广泛渲染,同时加强对民族主义的控制,这样成为的习惯是强化自我意识和凝聚力。

然而,这样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国家的不平等和不自由的基础上,可以说是禁锢了自由和平等实践,没有彻底解决中国社会的公正和和谐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民族主义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得到了部分发扬光大,但其内在矛盾依然存在,且愈发突出。

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试析论文

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试析论文

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试析论文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民族主义思潮在这些国家日益兴起。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领袖都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令人信服的国家建设理念。

本文将对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进行试析。

1. 民族主义的定义民族主义是指一种立足于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之上的政治思潮。

它认为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和文化领域,而不受其他民族的影响。

民族主义通常与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在一起,强调国家独立和自主。

2.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中,民族主义常常与反殖民主义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国初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和控制,所以民族主义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的议题。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领袖不断强调归属感和自尊心,并将民族主义作为其政治经济发展议程的一部分。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领袖认为,只有通过加强国家的民族认同和自主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国家崛起。

他们强调保护本国文化和经济领域,以便确保没有外国势力干扰。

例如,中国政府打出的“中国梦”就是一种民族主义意识,强调中国民族自立和繁荣兴旺。

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正在导致国际贸易和国别之间的紧张局势。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领袖将民族主义与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导致一些宗教冲突和极端主义。

3. 总结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中日益普及,成为这些国家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然而,民族主义并不一定总是带来积极的变革。

当民族主义与其他意识形态、政治利益结合在一起时,可能会带来威胁和冲突。

因此,政治领袖需要关注维护和平、增进合作,避免民族主义在国家建设中起到消极作用。

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分析论文

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分析论文

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分析论文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对待自身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两种理解模式。

在殖民主义观念下,强国将落后的国家(或民族)当做尚未开化的、未获救赎的对象,应当通过殖民地政治制度、文化传播、经济开发等手段对其进行强化治理。

而民族主义则主张异化的民族需要通过自力更生、发扬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自尊等方式实现民族意识的自觉和自主,从而逐渐摆脱外来或异族的影响。

本文的目的旨在归纳与分析在同一社会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并存,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矛盾与社会冲突。

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个是殖民主义对民族主义的长期压制与影响,另一个是民族主义相对殖民主义的自主实践与反抗。

一、殖民主义对民族主义的压制与传承殖民主义一般作为被人类社会历史所认可的一种统治方式,其本质特征在于外部力量通过社会、经济等长时间的掌控与干预而影响被殖民民族的自主权与发展能力。

这种影响既包括制度继承、政治管制、文化传播、民族形象塑造等多方面。

因此,在殖民主义的长期影响下,殖民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大量外来文化的烙印。

具体来说,在殖民时代,外来政权往往通过各种法令、政策来加切实控制被殖民国家的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等。

这些法令不仅限制了本土文化的自发形成和发展,更是在许多方面的传统道德观念、习俗、宗教信仰上挤压本土文化的个性,使得原本自然而然生长的本土文化受到了错误的、强制性的改变。

此外,殖民主义国家进一步控制民族经济方式的强烈的愿望,也是使用殖民主义手段的一部分。

发展自然资源、农业、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的控制,往往会夺取殖民国家的经济命脉与未来生活方式的决策权。

由于殖民传统的深刻影响,后来的民族运动往往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民族的外来文化影响,而是只有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寻找到一些独特的“泛民族”特征。

作为一个例子,现今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通常被视为是受到殖民传统影响而形成的。

换而言之,民族文化中的许多特征往往都是将少数民族从长期的外来文化影响中挽救出来的产物。

哈马斯的民族主义立场评述论文

哈马斯的民族主义立场评述论文

哈马斯的民族主义立场评述论文哈马斯的民族主义立场评述全文如下:摘要:哈马斯在巴以关系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哈马斯提倡现代伊斯兰主义,有学者将其崇尚暴力、反对和平进程的立场归因于宗教狂热。

本文认为,应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出发,来评述哈马斯的民族主义立场。

关键词:哈马斯;民族主义立场;巴以关系一自哈马斯诞生以来,从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到2000年第二次大起义,再到2021年巴勒斯坦大选后持续不断的军事冲突,巴勒斯坦的暴力事件可谓逐年增多,长涨不消。

此间巴以和平进程虽有进展,但民族矛盾长期存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武装冲突可谓此起彼伏。

一方面,哈马斯的军事组织卡桑旅不断制造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不时向以色列发射自制火箭弹;另一方面,以色列的军事袭击使得巴勒斯坦人民骨肉分离、流离失所。

,哈马斯对以色列实施了第一次军事袭击。

1991年,哈马斯的武装组织卡桑旅建立,以独立的战斗小队形式实施军事袭击。

1994年之后,哈马斯的武装抵抗愈发激进,自杀式爆炸袭击开始成为主要斗争方式。

1994年到1996年,哈马斯制造了多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以色列人员伤亡。

2000年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期间,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据统计,2000年9月到2021年12月,以色列共损失了1080人,巴勒斯坦伤亡达3570人。

此外,哈马斯对巴以和平进程持抵制态度,曾经发动群众谴责运动,同时进行媒体宣传,利用报纸、杂志、哈马斯领导人录制的卡带、书籍、传单公报等传达出抵制和谴责的信息,以此反对以和平进程。

[1]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袭击也从未停息。

从2021-2021年的“铸铅行动”、到2021年的“防务之柱”、再到2021年的“护刃行动”,以色列多次对哈马斯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

面对以色列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军事装备,巴勒斯坦人只得在差距极大的力量对比中,过着无家可归、颠沛流离、骨肉分离的悲惨生活。

民族主义英文作文

民族主义英文作文

民族主义英文作文英文:Nationalism is a complex and controversial topic that has been debated for centuries. It refers to the ideology tha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promotion of its interests above all else. While some argue that nationalism can be a positive force for unity and identity, others believe that it can lead to dangerous levels of exclusion and conflict.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 nationalism can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depending on how it is expressed and understood. On the one hand, a healthy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can bring people together and foster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example, during the Olympics,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eir countries and showcase their unique cultures. This can be a positive and unifying experience that promotes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On the other hand, nationalism can also lead to dangerous levels of exclusion and conflict. When people become too focused on their own national identity, they may begin to view others as inferior or even enemies. This can lead to discrimination, prejudice, and even violence. For example, the rise of nationalist movements in Europe andthe United States has led to increased tensions and polarization, with some groups advocating for the exclusion of immigrants and minorities.Overall, I believe that nationalism is a complex and nuanced issue that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While it can bring people together and promote a sense of identity, it can also lead to dangerous levels of exclusion and conflict if not properly managed.中文: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话题,已经被争论了数个世纪。

民族主义情结探究论文

民族主义情结探究论文

民族主义情结探究论文民族主义情结探究论文民族主义情结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和情感依附。

它通常表现为民族意识的形成、对民族安全的担忧和对民族利益的维护。

在人类历史上,民族主义情结曾经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然而,在当今世界,民族主义情结也成为了一些负面社会现象的根源。

本论文旨在从历史、心理、社会等方面全面探究民族主义情结的形成和发展,并分析其负面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一、历史探究民族主义情结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其起源可追溯至17世纪的欧洲。

当时,各国逐渐成为现代国家,政治和经济上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中世纪时期那样具有神圣性的羁绊,而是更加现实和利益主义的关系。

因此,对于国家的认同不再只是基于宗教信仰、领地及语言等,而是更加深刻地从属于国家的身份和文化价值上。

在18世纪后期,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情结的形成。

革命期间,法国人民强烈渴求国家独立和自由,表现出了民族主义情结的明显特征。

二、心理分析民族主义情结的形成并非单纯源于历史因素,与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个体在生活中,会经常感到受到外界的压迫和威胁,其安全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寻求某些安全的感受与支持。

而一个稳定的民族集体通常能够提供这种感受与支持。

因此,当个体归属于某一个民族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对民族的责任感,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三、社会分析民族主义情结还与社会和经济现实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全球化趋势导致了多元文化的交融,而这些文化的交融也会威胁到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

同时,在经济方面,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使得民族利益变得更加重要。

这些因素导致了民族主义情结的反应与升级。

四、负面影响及对策在当今社会,民族主义情结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浮现。

过度渲染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导致纵横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恶性竞争。

更严重的是,它还可以引发热衷于排斥异己和仇视他者等负面现象,甚至会导致种族歧视和暴力行为。

2013年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民族主义论文】

2013年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民族主义论文】

2013年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民族主义论文】极端民族主义,简单来说就是某些人认为自己的种族比其他种族更优越,因此会采取各种极端手段来达到所谓的“自我中心”目标。

近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遭到了一股猛烈的网络舆论攻击,尤其是清华大学更是被一些极端自媒体要求“改名”。

这些攻击者运用拆字、比例、案例等方式,给清华北大扣上了“不爱国”、“不忠诚”、“不负责”的帽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然而,这种现象并非是偶然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潮,而这种思潮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这种现象反映了一部分人将爱国主义简单化、绝对化、排他化的思维方式。

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而其他人都是叛国者或汉奸。

这种极端思想导致他们不尊重历史事实,不理解国际形势,不容忍不同观点,只凭主观臆断和情绪化判断来评判他人。

他们选择把清华北大作为攻击的对象,是因为这两所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与国际接轨和交流较多,因此容易被他们视为“洋奴”或“卖国贼”的代表。

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其中包括经济发展压力、国内外利益冲突、历史记忆的因素等。

首先,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些人感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竞争和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导致了他们对国内外形势的焦虑和不安。

其次,国内外利益冲突也是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人在经济、政治、资源等方面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竞争和威胁,这使得他们对外界持有敌视的态度。

再者,历史记忆的因素也对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些人对历史的误读、偏见以及文化市场的利用,导致他们形成了对外界的敌视和对本土的过度理想化。

然而,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是非常危险和有害的。

首先,它会破坏社会的团结和和谐。

极端民族主义者常常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缺乏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这势必会引发社会的分裂和矛盾。

其次,它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创新和进步,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使得社会环境变得封闭和僵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论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

论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

论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姓名:杨再顺班级:2013级非师一班学号:222013332022004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近现代起源于西方并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至今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民族主义。

紧紧围绕民族主义这个主题先后阐述了这一社会思潮的起源,发展,传播的历程,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分析了它出现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并从积极的消极的两个方面对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文章最后还分析了民族主义对近现代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现代中国对待民族主义这一社会思潮应有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关键字民族与民族主义起源发展影响态度价值观一:民族与民族主义要全面深刻的了解民族主义这一社会思潮的起源发展史,就要先阐释民族主义的内涵,在近现代西方和中国的各大相关文献中,民族主义往往是和民族分不开的,民族主义实在一个民族内部的生产实践当中所萌发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在阐述民族主义起源发展史之前就很有必要弄清楚何为民族,何为民族主义,明确这两个概念,对解决我们的论文课题是基础性的,首要性的问题。

民族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共同体形式,它最早起源是原始社会末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氏族,部落经过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民族学观点,民族是从野蛮向文明,从部落向国家过渡的的产物,也就是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

1所以,,总结前人的观点,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何为民族,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特定区域形成的,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并在历史上培育起来的有共同意识和情感的共同体。

民族可谓是人类群体脱离蒙昧野蛮走线那个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演进的高级形式。

民族形成之后,便随着历史的前进而逐渐发展起来。

虽然封建时代已有初步的民族主义形成,如历史上有名的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则被认为是在民族主义的思想驱动下所展开的一次大规模清洗战争,但是真正的民族主义则是与资本主义萌芽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主义最早出现于1844年,它最早的概念是指变现与族际关系上的强烈情绪化的意识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上的思想观念,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与理想。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以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与忠诚为基础,围绕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展开的思想情结与政治思潮。

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呈现出积极健康的主流,但也滋生了消极片面的非主流和日益极端的反主流。

关键词:民族主义;中国形态;发展现状
民族主义诚然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文化现象之一。

伴随冷战终结和全球化进程加深,在形形色色理论与思潮中,民族主义以其内在的强大力量,逐步成为多数国家统治的意识形态和合法性根据,成为目前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前沿。

但到底何谓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功能和发展趋势又怎样? 理论争议与分歧却日渐增多。

在我国,民族主义社会现实与学术探讨也相距甚远,直到20 世纪末,与民族情绪一再高涨相呼应,理论研究才渐次突破传统束缚,然迄今仍未就民族主义与当代中国形态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必要的界定,总体水平还相对粗疏。

如何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学术成果,在日益全球化与不断现代化背景中,从具体历史差异性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建构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理性民族主义,无疑是值得进一步研讨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主义基本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尝试着从不同视角阐释民族主义。

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是一民族的绝大多数普遍表现并要求普及到它的所有成员中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承认民族国家是政治组织的理想形式,承认民族是一切文化创造力和经济福利的源泉。

因此个人对他的民族是极端忠诚的,因为在他看来民族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为自己的幸福创造了可能性。

”厄内斯特·盖尔纳则将民族主义视作政治原则和政治合法性理论,主张“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在要求族裔的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尤其是某一个国家中,族裔的疆界不应该将掌权者与其他人分割开─这一偶然性在该原则制定时早已被正式排除了。

”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却将民族主义定义为“个人或集团表现出来的一民族全体成
员的意识,或希望促进一民族自由、强盛和繁荣的意识,不管是自身所属的民族还是别的民族。

”在国内,王逸舟指出“民族主义表达了一种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了的族际情感。

”徐迅把民族主义概括成“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余建华等视之为“心理意识、观念形态,及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的统一体”。

坚持“民族主义是对本民族文化、语言、宗教、心理、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认同,这一认同使某一民族殊异于周围其他民族。

”“就其本来的含义而言,是指一种思想感情,一种对于操有共同语言和具有共同历史传统的集团即民族的忠诚以及对它的命运的关注。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则是思想、学说和运动的统一。


尽管上述定义各有侧重,但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仅将民族主义当作某种思想观念;另一则把民族主义界定成意识状态与社会运动的有机统一。

事实上,民族主义既然是种“主义”,毕竟不能直接等同于“运动”,虽然主义与运动密不可分,主义可能演化成运动,运动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主义。

因此,民族主义更应视为某种思想情结或政治思潮,即“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对本民族的一种热爱与忠诚,对民族统一,独立和强大,即生存与发展的追求和理想。

” 当然,也不应排斥从实际运动中深入分析民族主义。

从历史纵向考察,民族主义发韧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欧洲,伴随民族国家构建和现代国际关系演变而遍及全球。

由于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及价值诉求的差异与不同,各国民族主义发生、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均依托于民族与国家两载体。

厄内斯特·盖尔纳因此强调“我们给民族主义所下的定义,是建立在两个迄今尚未界定的术语上的:国家和民族。

”故着眼于民族内涵的拓展与国家形式的演变,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重新概括既存民族与国家的共同本质,是民族主义理论建构的必要前提。

现代意义的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期,斯大林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以当今世界民族具体实况剖析,该民族概念的严谨性与普适性值得商榷,但其仍较完整且科学地展示了民族的现代内涵———较
旧民族形态而言,现代“民族是历史上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的文化和共同民族意识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其中,“确定一个人们的共同体是否形成了民族,最深层、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看其是否形成了以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意识为核心的、该共同体所特有的观念文化系统。

”现代国家也截然区别于自然国家。

马克斯·韦伯认为“国家是社会中掌握着合理使用暴力的垄断权力的那个机构。

”是以主权为核心的政治性组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主权独立性、领土统一性、权力世俗性和民族单一性。

但现实民族国家在国家的民族构成及其与国家政权结合上,与理想模式并不完全一致。

一是建立国家的民族成份往往无法绝对同质,在一国疆域内生活的民族常常不止一个。

目前全球仅200 多个国家与地区,而大小民族却有3000 个,跨界民族与民族人口流动极为普遍。

二是执掌国家权力的民族状况也各具特色,国家形式亦不相雷同。

一般地说,如果处于民族构成优势地位的主体民族支配并主导国家政治生活,即为单一民族国家,而若所有民族在国内政治上一律平等,共同执掌政权,就称作多民族国家。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

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相辅相成。

民族国家是定义现代民族的最主要依据,现代民族又是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定义域。

“民族国家是政治单位,通过共同的价值、历史和象征性行为表达集体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国家是某种特殊的集体身份。

” 现代民族概念形成的历史动因就在于证明现代国家这种集体身份;而“‘民族’这一概念规定了政治权力的范围,规定了什么人在什么范围、以什么形式要求包括国家权力在内的政治权力。

如果没有‘民族’这一概念,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不可想象。

”多数研究还表明,追求民族繁荣和国家强盛系民族主义本质核心,民族主义发生发展的内驱力在于解答现代化命题。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推向全球,农业社会渐次让渡于工业文明,传统民族和自然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面临着某种痛苦的转型“, 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其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 ,都必须正视自身在世界体系和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而维持相对有利态势的关键在于尽快实现现代化和更加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