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幕僚盛行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幕僚盛行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摘要:清朝是我国幕府制度发展的高峰,幕僚对历史的推动和影响在这一时期发挥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康乾盛世以后,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包括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行政管理事务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各种具有不同专长的幕僚来辅佐官员进行某一方面事物的处理。尤其是经过明代的发展,我国的幕僚制度已颇具规模,清代幕府在此基础上更具专业化,职能划分越来越细并且急剧扩大。

关键词:盛行,高峰,影响,历史教训

The Qing Dynasty staff is in vogue reason

and historical lesson

Abstract:The Qing Dynasty is Our country General's office system development peak, the staff to the historical impetus and the influence in this time display incisiveness,After specially Kang does the prosperous times, the population increases, the economic boom, increases day by day including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magistrate's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This needs each kind of different specialty the staff assists the official some, on the one hand thing processing.Especially after Ming Dynasty's development, our country's staff system has been some scale, the Qing Dynasty general's office based on this has the specialization, the function divis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and expands suddenly.

Key words: Popular, Peak, Influence, historical lesson.

一、幕僚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

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但若要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官僚组织系统。然而,自秦以来,尤其是在逐渐地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按人口比例来看还是相对较少的。但在中国的封建官僚组织系统里,始终掺杂着一些没有官位(一般情况下)却能够一方面主掌地方事务,另一方面又能够沟通地方绅士(地主阶级)的另一群人,这些人就是幕僚。

(一)幕僚的由来

古代将幕府中参谋、书记等称为幕僚,后来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

要说“幕僚”,先从“幕”字说起。“幕”本是帷幄的通称。在中国古代,天子或将帅率领军队出征,居无常处,就在野外搭起帐篷作为指挥部,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正源于此。唐颜师古注《汉书》云:“莫幕者,以军幕为义。”这种帐篷古代称为“帷幕”。人们一开始把这种帷幕叫做幕府,后来连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都统称作幕府了。“幕府”其名源于军府的建筑。从建筑上看,当时的军府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人们称其为“帷幄”、“军帐”等都是从他的建筑特点而言的。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也称“幕府”则

是在前者意义基础上的延伸。

“帷幕”里的大小事务总要有人处理,这些僚属就是“幕僚”形成的雏形状态,最早被称为“幕人”。“幕人,掌帷帘幄幕。”③“幕人掌帷、幕、幄、帘、绶之事。凡朝觐、会同、军僚、田役、祭祀,共其帷、幕、幄、帘、绶。大丧、共帷、幕、帘、绶。三公及卿、大夫之丧,共其帘。”②

说到“僚”字,又得从“官僚”一词讲起。中国古代官场上的习惯是,把各级衙门行政官员通称做官吏或官僚,但严格地说,官与吏是有区分的,官与僚也有区别。中国古代之所以被称为官僚机构,是因为“官”与“僚”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官”离不开“僚”,也就是说官员处理政事需要幕僚的辅佐与帮助。

最早的幕僚可以追溯到夏、商的家臣,西周的命士,战国的养士。商周时代,僚的含义类似于奴仆,家臣;入秦汉后,僚又转换成僚属的意思,比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中说,王观“治身清廉,帅以下俭,僚属成风,莫不自励”。本句中的“僚“就是官员下属的概念,有这个概念对应“官”字,官与僚的主从关系便显而易见了。(二)幕府及幕府制度的沿革

总的来看,幕府制度在其沿革与发展中,始终徘徊在官僚体系的界限边缘,幕僚时而取代和超越正官,甚至成为取代中央的行政中枢;时而则被官僚体系“拒于千里之外”,招纳幕僚变成官员纯粹的私人行为。

③①《周礼》

②《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这得从秦汉时期的“辟署制”说起,“辟署制”—长官自主配置僚属的制度。由于当时是封建官制体系草创时期,分工不细,体制不完善,各级官员难以单独完成朝廷派下的职责与任务。于是,“郡守自辟僚属以为辅佐差使”④,就成为一种制度保存下来。然而自隋朝取代北周进而统一全国以后,隋唐统治者一度废黜辟署制度,“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长”,“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④。由此可见,辟署制被否定了。但是到了唐朝中叶,由于军事方面的需要,辟署制又获得了发展,并且,辟用方式更加多样,拓宽了自聘幕僚的途径。尤其是唐后期藩镇割据,节度诸史皆自主辟署,可是在经历了五代各国的更替后,节度使的自主权日益遭到削弱,赵宋政权建立后,幕府制度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宋代中央吸取唐中后期由藩镇割据走向覆灭的教训,为加强中央集权作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幕府制度限制较严,聘用由自辟改为中央任命,大量幕职编入正官。金、元、明三代在此基础上,基本上延续了宋的做法。在明代,用划一的“任命制”取代了原来“任命制”与“辟署制”并存兼用的格局。到了,明朝中晚期,出现了幕友制,官员与幕客之间只是一种单纯的“主人”与“宾客”的关系。然而清朝才是幕府制度发展的极致。随着职官分工细化,官僚制度更加完备,清代的幕僚又演变为私聘,而且他们只是各级幕主处理政务公事的智囊,并非正式官吏。晚清,由于中外之间通商,西方文化东渐,地方各级官员事务繁多,幕僚队伍得到进一步扩大。

③《后汉书·百官志》“三公郡守开府自辟椽属、令史以为辅佐差使”

④《选举典·通典卷第十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