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发音不正确,语法有错误或词汇量不足均有可能导致双方的误解或出现交际障碍。然而,发音正确,懂得语法并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之后,非本族语者在同本族语者交流时仍然会产生障碍:要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要么对对方的话题缺乏反应;要么说话口气过于肯定或是显得盛气凌人等。这些行为往往被本族语者视为没有修养的表现,或者被当成对人格的有意冒犯和侮辱,从而引起误解甚至仇恨,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这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语言学家称之为跨文化语用失误。文化冲击是人们对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心理反应。所有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人都会遇到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障碍,但程度因人而异。通俗地说,一个人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另一套新的自己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替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定,甚至沮丧。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有的会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这就是文化休克。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1、思维模式不同

东西方人对外界人认知模式存在着差别,因而他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而思维模式差异会造成交际行为、鱼片结构、编译码方式、交际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东方人的模式以直觉、整体、圆式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因此,中国人的话语或语篇结构呈圆式。他们说话、写文章不采取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方法,而习惯于绕弯子,有一个从次要到主要,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他们往往把对别人的请求、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意见等内容或关键问题保留到最后,或含蓄

而不露。例如:请求别人帮忙,西方人开门见山,而中国人就会先说一些不着边的客套话再切入正题。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摸不透”,这里不是因为弄不清某个句子的意思,而主要是由于不习惯我们的交际风格。中国人说话通常把结论性的论点放在一段话的最后,有时尽管话很长,却仍然把“because”放在前面,把“so”放在后面,而这是不符合英语习惯的。

2、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人类学家Barnett Pearce,Verrion Cronent等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然而,每一种文化都有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在一种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之举,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之上;而东方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之上。在以集体取向的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礼让,提倡相互支持和对集体的责任,而追求“随遇而安”;而在个人取向的西方文化中,“随遇而安”则被看作是取法进取精神,人们崇尚个人奋斗、独立性、追求自我现实、放人个性、自我肯定、自由发展、要求个人空间、高度重视个人权利、保护个人隐私(年龄、婚姻、收入、地址、经历、信仰等在西方社会都属于个人隐私)。因此,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给跨文化交际设下了重重障碍。

3、道德标准不同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每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是西方人大为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4、平等意识和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

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流行的一句谚语所言:“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新中国虽建立了五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较是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非语言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

非语言行为与言语行为一样,因所属的文化不同往往被赋予不同意义。中国人的握手、人与人的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拉美人的脱帽致敬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人们在进行文化交际时,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或反感。如:中国人的轻抚婴儿或轻拍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关爱,而在西方国家,父母会抱怨这种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尊重小孩。一项研究表明,在西方人中,45厘米以内的人体距离只适用于夫妻之间;45至80厘米适用于亲朋好友的交流;1.3到3米适用于社交场合;在公共场合距离要更远。又如:西方人在交谈时,特别注重眼神之间的交流,以此表示听话者的专注及对说话者的尊重;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习惯被长时间的注视。

二、了解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整体思辨的方式认识事物和世界。不能否定其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传统的思辨哲学也有些非科学的成分。我们再保留从整体性上观察事物等长处的同时,要极力吸取西方层面分析、实证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科学方法、把整体性和实践的感悟性与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相结合,用来发展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界、个人与社会等关系。

中国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资源依赖症、社会依赖症、单位依赖症、国家依赖症问题还相当突出,缺乏自强不息,实现自我价值的奉献精神。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改变这种状态,有必要把西方勇于竞争的意识吸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