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朗向中国运输石油

合集下载

我国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文库精品】

我国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文库精品】

我国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作者:王珂杨兴礼赵伟红曾丽摘要:随着中国与伊朗经贸交往的不断加深,近几年中伊两国间油气资源的贸易有一定进展。

本文分析中油气资源贸易的现状及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我国加强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油气资源贸易;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战略选择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现状自1997年起,我国较大规模地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到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数量和金额都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

据中伊贸易统计资料(1996—2003年)显示,199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数量为275.6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全部数量的7.77%。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网提供的海关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已增至2 053.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3%。

从油气资源的贸易方面看,伊朗已日益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之一。

在油气资源的合作方面,我国与伊朗的油气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

在2000年,“中石油”就以在伊朗南部参与天然气井开发的方式试探性的进入伊朗的油气领域。

之后我国的多家石油企业与伊朗石油企业逐步开展多项合作。

如,“中石化”参与了伊朗Tabriz炼油厂、德黑兰炼油厂的维修工作;中信与伊朗合资新建和经营炼油厂等。

目前,两国油气合作的领域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及设计合作、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供应和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的市场开拓等。

二、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有利因素。

一是中伊两国在油气资源方面各有需求与优势,为中伊油气资源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加大。

因此,伊朗丰富的油气资源对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也为伊朗提供了巨大的油气市场,两国可在油气资源贸易方面优势互补。

简议伊朗Buyback合同下油田开发生产项目实施

简议伊朗Buyback合同下油田开发生产项目实施

简议伊朗Buy-back合同油田开发项目实施郭中生中国石油伊朗公司,伊朗摘要:中国石油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积极实施“走出去”海外战略。

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油企业的重要投资地和能源合作目的地。

但伊朗宪法只允许外国石油公司按服务或回购合同(Buy-back)的办法勘探开发油田。

执行实施伊朗Buy-back合同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充满了挑战。

为成功实施伊朗Buy-back合同,应从前期策划开始,全面做好设计、采购、施工、试运投产和交接工作。

关键词:伊朗,回购合同,策划,实施,交接1.前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大了能源供应压力,自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一路攀升,目前已达55%以上。

为保障国家和自身业务发展,中国石油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海外战略,进行海外收购与合作。

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并且长期受西方制裁,是中国石油企业的重要投资地和能源合作目的地。

伊朗国内所有与石油有关的活动均由石油部掌管。

具体事务由石油部下设的四大公司执行,即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伊朗炼油和油品分销公司(NIR & OPDC)、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和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

但伊朗宪法禁止外国公司“租赁”伊朗石油储量,也不允许签订产量分成协议等,因此外国石油公司只能按服务合同和回购合同(Buy-back)的办法勘探开发油田。

伊朗Buy-back合同对中国石油企业是一个非常崭新的合同模式,其执行实施对合同实施者充满了挑战。

企业在伊朗运作的第一个采用回购(Buy-back)服务合同的开发项目。

经过近3年半的艰苦施工,项目于2011年4月25日正式进入试运投产阶段,历经72小时性能测试和21/30天性能测试,项目于2011年7月25日正式进入商业回收阶段。

作为中国石油在伊朗首个回购合同模式下施工及试运投产的先导项目,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石油企业在伊朗从事石油开发及工程承包服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简介[指南]

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简介[指南]

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简介[指南] 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简介在当今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日益加剧。

作为战略储备资源的石油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重要的地位。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世界排名第五的石油生产大国。

研究我国的石油进出口现状,问题极其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来改善石油垄断的现状,二来加强国家抗能源危机的能力,三促进国内能源的合理稳定。

近几年大陆石油贸易概况中国的石油消费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很高。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又都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此后我国是有的进口数额逐年攀升,2008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50,“警戒线”。

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进一步扩大至55.14%。

目前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耗量为530万桶,而产量仅为350万桶,其缺口180万桶需要进口,进口量约占三分之一。

中国石油的主要进口国和主要进口路线。

就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总23931万吨,其中沙特(4195.3万吨)、安哥拉(3217 .2万吨)、伊朗(2314 .7万吨)、俄罗斯(1530 .4万吨)、苏丹(1219.1万吨)、阿曼(1163.8万吨)、伊拉克(716.3万吨)、科威特(707.6万吨)、利比亚(634.4万吨)、哈萨克斯坦(600.6万吨) ,按照主要进口路线而言,有海上进口路线,路上进口路线,海上进口线,是从波斯湾,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再经亚丁湾,绕过印度办到南端,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越红海到达中国,海上的石油进口量占中国石油种进口量的58%,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进口路线,路上石油进口路线,可以分为两条,东北进口路线,即中俄石油管道,由俄罗斯的斯科沃罗季诺到我国大庆,年运油量为1500万吨,第二条是西北进口,即中哈石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城市阿克劳到我国新疆的阿拉山口。

中国石油进口发展历史

中国石油进口发展历史

中国进口石油,一直是让欧美国家敏感和非议的话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年发展史中,有两件与石油有关的大事都发生在1993年。

那一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签了进口沙特石油的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秘鲁油田拉开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帷幕。

15年来,西方的非议无法掩盖中国进口石油战略的成功。

连美国的能源安全专家都承认,中国进口石油的过程是平静的,没有为了能源去攻打过哪个国家,也没有和世界发生根本性的冲突。

中国1993年才买沙特石油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有多快,从城市里加油站的数量逐年增多就可以找到答案。

刘金龙先生是北京朝阳区某单位的一位老司机。

据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加油站很少,司机只熟悉单位附近或本区里的加油站,去了远处就只能满世界找加油站。

那时加油站的标志一般只写着“加油站”三个字,远不如现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那么显眼。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街面上的车开始增多,不光是公车越来越气派,“面的”、“红夏利”等出租车满街跑,私家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刘先生说:“那时候加油站就已经多了起来。

”中国是怎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记者采访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003年11月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前总经理郑敦训先生时,他拿出了自己写的一本书,里面记载着详细的数字资料。

1992年,中国共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940万吨,花了31亿美元,同时又出口了原油和成品油2690万吨,创汇35.8亿美元。

无论从数量和收入来看,中国1992年时还是石油净出口国。

但到了1993年,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量与出口的量两相一抵,结果是净进口石油998万吨,净支出22.7亿美元。

郑先生说:“正是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到今年已经整整15年。

”今年71岁的郑敦训是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到石油净进口国的历史当事人之一。

郑敦训记得,中国出口的第一船石油是1973年时卖到日本的,“是100万吨大庆原油”。

伊朗“斗法”欧美石油禁运

伊朗“斗法”欧美石油禁运

及日 本经济。日 本原油进 口的近 1 0 %
来 自伊 朗 ,一 旦 因为 美 国 制裁 伊 朗 以利害 ,积极 拉拢。 因欧盟停 止为伊 朗油轮提供 承保 , 韩 国 自2 0 1 2 年7 月 1日 起暂 停进 口 伊 朗石 油 。由于欧盟
保 险覆盖 了世界油轮 的 9 0 %,其保险
样 的时候 , 伊 朗打 出这 张牌 ,可 以
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 ,将可能对
日本 经济 产 生 负面 影响 。韩 国政 府 同样 希 望美 国能 充分 考 虑 韩 国 “ 苦 衷” ,给予 韩 国 “ 例外 ”待 遇 ,最大
说是对 美 国和 欧盟 致命 的 打击 。
迄 今为 止 , 无论是美 国的纽约商 业 期货 交 易 所 还是 英 国 市 场 的伦 敦 国 际石 油交易所 , 其石油 的定价 、交
行 协 调 ,同 时却 对 制裁 后果 感 到 担 忧 ,希望 欧美慎 重行事 ,以免制 裁殃
制裁 ,更不会接受将单边制裁强加
于第 三 国的做 法 。 印度表 示 只 承认 联合 国有 关 伊 朗的 制 裁决 定 ,将 继 续购 买其石 油。中印的力 挺 , 使美 国 制裁 伊 朗的政 策难 以进 行 下去 。
禁 令对 伊 朗石 油进 口 国造 成严 重 影 响 。而 韩 国是 伊 朗石 油 第 四大进 口
国,2 0 1 1 年 ,自伊 朗进 口的石 油 占其
限度减少石油禁运对韩 国经济造成
的影 响 。 印度 和 中国则 对 美 国 的禁
运 持 不 同意见 。
易均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美国从 “ 石
伊 朗 向国内汇入石油 贸易收入 。 面对
重重围堵 ,伊朗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中国进口能源的运输风险与应对

中国进口能源的运输风险与应对

一、世界能源消费与运输据美国纽约媒体2004年6月透露的美国能源部最新报告,世界能源日趋激烈的竞争势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到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消费量将达到目前的150%;尽管不少国家正在积极开发核、风、水、煤、天然气等能源,石油能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占有率仅从现在的39%降到38%;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预计将从现在的日均2700万桶增加到5600万桶,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里海地区、拉丁美洲地区、西非地区等的石油产量也将相应提高;世界能源运输业将随着能源供应量和需求量的不断提升而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世界石油、天然气的能源生产基地主要位于中东、前苏联和西非等地区,而主要消费国却在欧洲和北美等地。

每天都有大批石油和天然气运输船在海上繁忙运输,其占到总运量3/5,并以成本低、效率高和机动灵活成为能源运输的第一选择。

还有2/5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输送,成为能源运输的第二选择,运输成本显著低于铁路、公路运输和水运.目前全球能源运输船队拥有载重量万吨级以上的液舱运输船(包括油轮和液化气船)3,500余艘,其中包括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超大型原油船、20至30万吨的巨型原油船、12.5万至18万吨的苏伊士型油轮、7.5万至12.5万吨的阿芙拉油轮、约5万吨的巴拿马油轮、约2万吨至3.5万吨的超轻型液舱运输船。

各条能源运输航线所投入运输船的型号、载重量各不相同,均根据航次运程的长短、卸货港航道和泊位基础设施、运河允许通过限度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要求来确定投入何等级载重量的油轮。

例如从中东地区出口的石油运输距离长,单船运量越大规模经济效益越高,通常使用单船运量超过200万桶石油的VLCC和ULCC,但是这类巨无霸油轮吃水太深,即使工业发达的美国东部和西部港口迄今只有路易斯安那港口的油轮码头可以直接停靠,其他港口只能让其在远离港口的海上转运站卸油。

至于加勒比海油田和哥伦比亚等中南美洲国家生产的石油,通常用型号比较小、容易直接进靠美国港口的油轮运输。

简论中国-伊朗双边贸易特点及发展趋势

简论中国-伊朗双边贸易特点及发展趋势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F 5 72
1 中伊 双边 贸易概况
中伊 间 的交 往可 追溯 到公 元 2世纪 。张骞 的 副使 到过 伊 朗 , 打通 了 中 国经伊 朗至 罗 并
马 的交通 线 , 丝绸 之路 ” 自此 以后 , 国间 的 往来 连 绵 不 断 。现 代 中伊 贸易 始 于 15 即“ 。 两 90 年 ,9 1 8月 两 国建交 以后 , 边 贸易有 了进 一 步的 发展 。1 7 17 年 双 9 9年伊斯 兰共 和 国建 立 后 , 西 方世 界对 伊 朗实施 封锁 , 国则坚持 发 展 与伊 朗 的 友好 关 系 , 国高层 领 导 互访 不 断 , 中 两 经 济 交往 不断 扩 大 。18 9 0年 两 国间 的贸易 额仅 为 1 7 美元 ,0 4年 已达 到 7 . 6亿美 元 , .9亿 20 04
2 中伊双边 贸易特点及 影响原 因
2 1 中伊双 边 贸易 的特 点 .
2 11 贸易 额增 幅较 快 , 占中 国对 外 贸易 总量很 小 . . 但 2 0世 纪 8 0年 代 和 9 0年 代 中伊 双边 贸易 虽呈 现 出较 明显 的增 长趋 势 , 平 均增 长 率 为 年 2 % , 年 季增 长极 不 稳定 , 多年 份 出现 了负增 长 。进入 2 世 纪 , 2 但 许 1 双边 贸易 获得 了持 续 快
维普资讯






l 5卷
对外 贸易总 量 中所 占的份 额微 乎其 微 ,04年 中国x l 易总 额 为 157 96 20  ̄'贸 - 14 . 12亿 美 元 , 而 同期 中伊 贸易额 只有 7 .6 6亿 美元 , 占我 x l 04 2 仅  ̄'贸易 总额 的 0 6 % 。 - . 1 … 2 12 原油在 中伊 贸易 中处 于支配 地位 , .. 近年 非 油 品贸 易较快 增 长 从 19 开 始 , 国大 规模 从伊 朗进 口原油 , 95年 我 与此 同 时 , 双边 贸易额 迅 速扩 大 。原油 是 中国 自伊 朗进 V的第 一大 商 品 , 中伊 贸易 中处 于 十分重 要 的支配 地位 ( 表 1 。近年 来 , I 在 见 )

我国应加强与中亚地区石油资源合作

我国应加强与中亚地区石油资源合作
探索争鸣l X L R O T N PO E C N E D E
我国应加强与中亚地区石油资源合作
汪 洋 பைடு நூலகம்
(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河南 开封 450 ) 70 1 摘要 : 近年 来, 我国石油企业在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 中取得 了引入注 目的成绩, 初步形成了重点投资哈萨克斯坦, 大力建设 中哈油气管 道, 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 国家油气开发 的合作格局。随着我国对进口能源依赖程度的不断提 高, 实现 油气来源 “ 多元化” 和 能源输送的“ 安全 成为保障 国家能源安全 的迫切要求。 生” 在这种背景下, 中亚在我国能源 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针对我国未来发展 的需求 、 中亚能源供给的可能前景 以及该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加强我国与中亚石油等能源合作的现 实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关 键 词 : 亚地 区 ; 油 资 源 : 作 中 石 合
域之 间的石油能源合作 , 更多地争取中亚地区的石油 资源 . 使中亚成 为 我 国稳 定 的石 油 供 应 区 。 目前 , 国内的石 油供应已经不能满足我 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 二 、 亚丰 富 的石 油源 及 中 亚 能源 竞 争 中 石油探明储量一直较低 ,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也很低。据国外一些 根据能源专家估计, 即使 不把里海 石油计 算在 内, 中亚也是仅次 资料表明 , 我国 2 0 年石 油探明储量为 2 亿吨 , 07 1 只占世界总储量 的 于 中东 、 A l 西 ̄ *i 亚的第三 大石 油储积区 , 况里海石油本 身就富可 更何 1 %。我国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多年来也没有较大提高 , . 3 而且储采比 敌 国。 勘探表明, 中亚地区的油气 资源分布广、 储蓄大 、 品质高, 具有巨 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加之国内一些高产 油田, 因开采较早 、 难度 大 的开发潜力 。其储量大约是 10 50亿桶 ~2 0 00亿桶左右, 界储 占世 加大 、 成本上升等原 因, 石油产量都已经进入中晚期。 因此 , 我国石油 量 的 1% ̄ 5%。 l] 8 2 3 产量在近几年内都不可能出现较大增长 。 首 先 , 国 是 中亚 地 区 的 重 要行 为体 。为 了让 中亚 地 区 成 为 美 国 美 然而 , 我国在推进 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进程中 , 由于能耗较 多的第 石 油 天 然气 供 应 的 可 靠 来源 , 国一 直 以来 依 靠 其 强 大 的政 治 、 事 美 军 二产业 的发展 、 社会生活的提高( 如私家车的增加) 等原 因, 对石油的 和经济实力 , 不断加强对 该地 区的渗透 , 试图削弱俄 罗斯对 中亚能源 消费越来越多。 20 年 , 至 03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 的掌控能力 ,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 06年 7月 , 由美国牵头修建的 20 , 0 7年 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增加到 38 . 8亿吨 。随着石油消费量 “ 巴库一 第比利斯 一 杰伊汉 ” 石油管线投入运营 . 成为中亚地区第一条 的不断加大 , 我国石油对 外依存度越来越 高。从 1 9 93年成为原油进 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 。美 国中亚石油争夺 不仅是本国石油 口国 以来 , 油进 口数量 不 断 上 升 。 19 年 , 油进 口 的金 额 超 过 了 安全 的必要 , 原 95 石 也有遏制中国等能源来源 的意图。 石油出口的金额 , 在石油贸易金额上成为石 油净进 口国。20 04年 . 原 其次 , 俄罗斯在中亚地区 的传统影响力依 然很大 。一直以来 , 俄 油进 口量更是突破了 1 亿吨的大关。近几年来, 我国石油净进 口量呈 罗斯都将中亚视为 自己的势力范围 , 对任何外来力量都高度警惕 。 当 直线上升的态势。 前对俄罗斯而言, 重要 的是确保其在石油和 天然气 ( 最 特别是阿塞拜 据国内石油专家预测 ,1 2 世纪前半叶 ,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发展 疆的沿海石 油) 开发与运输上的地位。因此 , 俄罗斯对中国进军中亚 趋势令人担忧。 美国能源部预测,0 0 2 1 年和 22 年 , 0 0 中国石油对外依 地区的能源领域持 有很强的戒心 ,担 心中国与 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 存度将分别 高达 5 %和 6%; 0 O …而国际能源机构 (E IA)预测的数据 影响 自己在 中亚的战略地位。另外 , 也十分担心中俄的油气贸易会因 分别为 6%和 7%。【】 5 6 2尽管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预 测数据有一定 的差 为 中 国 与 中亚 的 合 作而 弱 化 。 异, 但都表明我国国内的原油 自给率将不断下降 , 对外依存度将 不断 再次 , 目本十分重视 中亚地区。日本作为世界上资源最为匮乏的 提高。石油对外依 存度越高 , 我国石油供应 的中断越具有可能性 , 石 工业国 , 自然也会把 目光投向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日本试图通 油安全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 过“ 丝绸之路外交 ” 争夺 中亚地区 的石 油资源 . 同时扩大其在中亚地 ( ) 国石 油 安 全 二 我 区 的政 治影 响 力 随着我国供需矛盾 的日益突出 , 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加深 , 油安 石 最后 , 印度等新 兴大国也参与了竞争。 印度近几年正积极进军中 全也越来越成为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 生问题。然而 , 亚石油开采市场 , 参与中亚地区的石油开采与经营。它的介入加剧了 我国在石油进口的过程 中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 中亚地 区复杂的政治经济形 势,也加大了中国进军 中亚石油市场的 成了一定的威胁 。 难度 。 方面 , 我国石油进 口来源和渠道比较单一 。 我国从 中东地区进 总之 , 世界大国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争夺复杂而深刻 , 对我国 口的石 油 占进 口石 油总 量 的 6%左 右 。 我 国对 中东 地 区 石 油 的 过 分 在 中亚地区的能源利益和经济利益构成 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 , 0 我国应 依赖给我国的石 油供应造成了一定 的风险 。中东地区是世界大国争 该利用 自身的优势积极 开展与 中亚的油气能源合作 .从而保障我国 夺 的焦点 , 而且其政局不稳 , 社会动荡不安 , 宗教 、 民族 、 边界等 关系 能 源 的 可 持续 发 展 。 复杂, 政治风险极大。 另外, 我国的石油进口渠道单一。 主要采取海上 三 、 国与 中 亚 地 区 的石 油 资 源 合作 我 集中运输 , 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到中国的石油 已经 占到我国进 口石 髓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 石油I Mf 题渐又成为各方 关注的焦 # a , 3 油总量的 8 % 0 。这些问题已经给我国石油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 息 。 另一方面 ,国际油价 的不断攀升给我 国石油安全带 来 了 负面影 中亚的油气资源对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响。近年来 , 由于地缘政治形势 , 尤其是西方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紧张 势。 其一, 中亚石油与中东石油运送方式不 同, 它突破了海运的限制, 采 关系 ,加上美国发生次贷危机 ,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和美 元的持续贬 用管道运送的方 式。中亚五国中有三国与我国接壤, 从长远看铺设路 值, 使大笔资金流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 , 由此引发的市场投机行 上输油管道是~项最安全 、 最符合经济效 益的石油补给途径。 第二, 就 为使 国际 石 油价 格 一 路 飙 升 。 目 前 , 国原 油 价格 和 国际 接 轨 , 狂 石油来源 的多样化策略 而言, 我 疯 印尼 、 来西亚 、 马 墨西哥 、 委内瑞拉等都 飙升的油价给我国的经济和石油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已成为我国的进 口合作伙伴 。但就资源基础来看, 些地区都不能与 这 因此 , 为了保障我国的石 油安全 , 就必须广泛参 与国家之间和区 中亚地区相提并论 。 第三, 从成本 角度考察, 中亚的石油资源开发生产

伊朗和中国关系现状及前景

伊朗和中国关系现状及前景

伊朗和中国石油贸易现状及前景摘要:中国石油的匮乏,伊朗石油的盈余,使得中伊联系在一起。

现阶段,中伊间的石油贸易呈现出十分良好姿态,但是背后也存在严重冲突。

从长远来看,中伊双方只有不断调解双方已经存在的冲突,双方贸易就可以持续。

经济上的合作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如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各方面合作下的关系才能稳固。

然而,这样的结果需要中伊双方努力。

关键词:石油贸易发展趋势逆差在研究中国石油情况的时候我发现中国的石油市场大部分都在中东市场,中东是一个石油丰富的地区,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

在中国伊朗石油贸易关系上,学术界并没有十分明确和最新的研究资料,本文运用了推理法,和对比法,从中伊贸易的起源到现况,推理出中伊石油发展的前景。

中伊贸易历史和现状1971年,中国和一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始了经济上的新纪元,上世纪末,为了平衡中伊两国的贸易逆差,中国从伊朗进口的产品除了石油还扩展到矿物质等多个方面。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经济发展滞后,远远低于同时期开始发展的中东国家。

石油作为伊朗的主要输出品,其石油收入占外汇收入的90%。

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石油储量是世界总石油储量的10%,居世界第五位1。

2003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寻找新的化石能源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中国为了分散风险已经增加了从非洲、拉美和中亚等地区的石油进口,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将不得不继续倚重中东石油。

2004年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45%以上都是来自中东,中国在中东的供油国主要是沙特和伊朗2。

虽然近来其他产品的贸易也在大幅度增加,技术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但是石油是两国之间贸易的最大物品。

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机电设备,主要从伊朗进口石油,今年来也扩大到了铬矿石、原棉、氯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葡萄干等。

中伊除了经济上的贸易在其他技术方面上也有着很多合作,中伊经济技术合作也不断发展。

中国与伊朗签署石油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助力伊朗石油出口

中国与伊朗签署石油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助力伊朗石油出口

中国与伊朗签署石油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助力伊朗石油出口近日,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重要的石油合作协议,该协议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伊朗石油出口提供助力。

这一协议的签署进一步巩固了中伊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也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互利共赢。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伊朗在石油领域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根据协议,中国将增加自伊朗进口石油的数量,并积极参与伊朗石油领域的投资与技术合作。

这将为伊朗提供新的出口市场,同时也为中国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石油合作协议对于伊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伊朗作为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石油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然而,受到国际制裁的限制,伊朗在石油出口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伊朗有望获得更多的外贸收入,提振国内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在石油领域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也将有助于提升伊朗的石油开采和加工能力,提高石油产业的竞争力。

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石油合作协议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对稳定的能源供应有着迫切的需求。

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之一,通过与伊朗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将进一步巩固其能源安全战略。

此外,通过投资伊朗的石油产业,中国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机会,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除了双方经济利益的实现,这一合作也有助于推动中伊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中国和伊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在石油领域的合作,两国之间的联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将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未来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伊石油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风险。

首先,国际油价的波动会对合作双方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

其次,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可能对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双方需要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挑战与风险。

总之,中伊签署的石油合作协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举措。

中国--伊朗石油贸易风险与应对

中国--伊朗石油贸易风险与应对
石 油 贸 易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过 的贸 易美元 在被 转变 成石 油 美
了 一 遍 , 最 终 石 油 美 元 还 要 去 填
( ) 资 与 贸 易相 结 合 , 二 投 中伊 元 的过程 中,又被 石 油泡沫 清洗
2 世纪初 期 中国石 油进 口量 补 因次贷 危机 等给 发达 国家 造成 1
二 、 中 伊 石 油 贸 易 面 临 的
从 风 险 挑 战 2 1 是 中伊 石 油 贸 易 面 临 进 口 的 原 油 数 量 增 长 迅 速 , 0 0年 ( ) 伊 关 系存 在 不 确 定 性 。 一 中
27万 度 、 油 价 格 、 算 方 式 等 因 素 的 从 伊 朗进 口 原 油 7 . 桶 ,较 去 受 到伊 斯 兰 因素 的长 期 影 响 石 结 年 同 期 增 长 达 8 % , 伊 朗 一 度 取 8 中 国和 伊 朗建 交 已经 近 4 0 影 响 , 评 估 中伊 石 油 贸 易 面 临 的 期 但 风险, 并拟 定应对 措施 , 对保 障 国 代 沙 特 阿 拉 伯 成 为 中 国 最 大 的 原 年 , 间 从 未 有 过 重 大 的 交 恶 , 油供应 国 。投资 与贸易有机互动 , 中 伊 关 系 中 存 在 不 确 定 因 素 , 受 家 能源 安 全 十 分 重 要 。
以长期 合 同为主 , 同时大 力提 言, 伊朗丰 富的能源资源与 中国巨 化 ,
大 的 能源 市 场 相 对 应 , 立 中伊 互 高 期 货 贸 易 和 份 额 油 的 比例 。 建 补 型 能 源 战 略 关 系 ,是 顺 理 成 章
长期 以来 , 中伊石 油贸易采用
的 。事 实 上 , 朗 官方 对 中 伊 能 源 美元进 行结算 , 伊 如今 随着 国际形势 中 贸 易 的态 度 是 积 极 的 。2 0 0 5年 的 的变 化 , 伊 石 油 贸 易 结 算 币种 多

当前中国石油供求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石油供求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石油供求形势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其石油供求形势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石油供求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中国当前的石油供求形势进行分析。

一、供给方面1.国内产量稳定增长近年来,中国石油产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尽管国内石油资源相对匮乏,但通过加大勘探力度、提高开采技术水平等措施,国内石油产量逐年增加。

2022年,国内石油产量达到了约2.05亿吨,同比增长约2.5%。

2.进口来源多元化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包括中东、非洲、中亚等地区。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石油贸易合作不断加强,进口量逐年增加。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石油合作,如与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合作逐渐加深。

3.海上运输能力提高随着中国海上石油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石油进口逐渐向海上运输转移。

中国加大投入海洋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的建设,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目前,中国已拥有多艘大型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能够有效地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

二、需求方面1.经济增长带动需求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的速度,尤其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

据统计,中国石油消费量每年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2.燃油替代品逐渐增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油替代品逐渐增多。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减少了人们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对石油需求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

三、价格波动对供求形势的影响国际油价波动会对国内石油供求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当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石油进口成本增加,供给压力增大;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石油进口成本降低,供给压力减小。

同时,油价波动也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需求量。

论中国海上油气通道安全

论中国海上油气通道安全

论中国海上油气通道安全作者:张明明来源:《当代世界》2015年第03期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在西北、东北、西南三大方向布阵能源进口通道,这三个方向通道与原有海上航运通道一起,形成了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见图)。

但是,在陆上三大通道形成的同时,中国海上通道的重要性是否会下降,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中国该如何应对?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海上油气通道概况目前,中国从海外进口原油和天然气主要需经以下几条海运路线:第一条为中东航线。

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主要是从波斯湾出发,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再从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南海地区,最终经台湾海峡到达中国内地。

第二条是非洲航线,其中又分为两条。

一条是由北非地区出发,从地中海起航,经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穿过曼德海峡,再过亚丁湾,入阿拉伯海,渡过印度洋,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另一条是由西非地区出发,经过好望角,入印度洋,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

第三条是东南亚航线。

经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到中国内地。

此外,还有南美航线,经巴拿马运河入太平洋,最终至中国。

观察上述线路图可看出,中国海上能源通道航距漫长,且线路单一,这是由中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中国地处东亚,油气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在其他新航线未开辟的情况下,就使得中国海上的油气运输不得不走上述特定线路和通道。

中国海上油气通道的重要性论及中国海上油气通道的重要性,首先应看到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的不断提高。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总进口石油达1.84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0.3%。

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突破2亿吨大关。

2013年中国进口石油达2.8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5.6%。

有学者认为,石油进口依存度高低可代表一个国家经济的安全程度。

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高于50%,说明中国经济已过“危机”线。

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2007年12月2日,中石油与云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框架协议,目标是建设年输送能力2000万吨的中缅油气输送管道,配套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一体化装置。

2008年1月,云南省政府成立了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征地及其他准备工作。

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这标志“中缅油气管道+ 云南炼化基地”项目的正式启动,酝酿多年且备受关注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由此,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条热议多年、终于从设想变成行动的工程。

人们不禁要问,对中国而言,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缓解“马六甲困局”这个数字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5.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60%。

云南省社科院专家卢晓昆告诉记者,在石油供应上,中国政府采取了多渠道、多元化策略。

目前向中国出口石油的国家已达30多个。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石油进口渠道单一,有一半以上来自阿曼、伊朗、沙特等中东地区;另一方面,石油运输大多通过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航线,航程远,风险大。

目前中国进口石油大约4/5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

据了解,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敏感地带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国多年来志在必得的一个要地,目前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

同时,该海域海盗活动也十分猖獗,据统计,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里。

海盗活动不仅对船舶通行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货物与人员的损失、高额保险金的赔付也给相关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正是基于对“马六甲困局”的担忧,中国早在本世纪初前后就开始探求石油进口的多元化,而中缅油气管道正是破解此困局的选择之一。

据云南省社科院专家陈利君介绍,对于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但由于当时油价低,许多方面都认为投资太高而未引起重视。

中国——伊朗石油贸易风险与应对

中国——伊朗石油贸易风险与应对

中国——伊朗石油贸易风险与应对发表时间:2011-04-12T15:43:37.823Z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薛静静杨兴礼梁艳桃[导读] 伊朗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储量195亿吨,仅次于沙特,占居世界第二位。

薛静静杨兴礼梁艳桃西南大学2010年是中伊石油贸易面临重要挑战的一年。

中伊石油贸易受到中伊关系、国际竞争、保障程度、石油价格、结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评估中伊石油贸易面临的风险,并拟定应对措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一、中伊石油贸易概况(一)伊朗资源与中国市场对应,双方石油贸易呈现互补型结合伊朗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储量195亿吨,仅次于沙特,占居世界第二位。

按目前每天开采400万桶计算,还可持续开采70多年。

现伊朗年产石油2亿吨左右,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四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石油进口每年的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总体而言,伊朗丰富的能源资源与中国巨大的能源市场相对应,建立中伊互补型能源战略关系,是顺理成章的。

事实上,伊朗官方对中伊能源贸易的态度是积极的。

2005年的一次采访中,伊朗驻中国公使法赫德·阿萨迪说,伊朗方面计划在未来10-25年间把两国能源合作总量提高到100亿美元。

(二)投资与贸易相结合,中伊石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1世纪初期中国石油进口量以及中伊石油贸易的数量成倍增长,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2009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了两倍多,从0.6025亿吨增长到2.04亿吨,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数量增长迅速,从1084.7万吨增长到2315万吨。

2009年5月,中国平均每日从伊朗进口原油72.7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达88%,伊朗一度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投资与贸易有机互动,中伊石油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经取代欧盟成为伊朗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伊朗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之一。

注册咨询工程师一带一路答案

注册咨询工程师一带一路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0道题】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一带一路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新思路为()。

A.将全球化的建设从强调软件---制度建设走向强调硬件——设施联通的建设
B.对全球经济区域平衡提出了新思路
C.提出了共同发展的全球化思路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0
2.一带一路包括()。

A.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亚欧经济带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6道题】
1.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进行制裁,中国企业可以从伊朗、委内瑞拉进口石油,以人民币结算。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地点是中国和俄罗斯。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3.一带一路的一桥五走廊或六走廊是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中孟印缅等经济走廊。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4.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推动区域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5.一带一路召开了两次峰会。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6.一带一路峰会的频率是一年一次。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世界石油运输

世界石油运输

•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
亚苏门答腊之间,是连接印度洋、南中国海和太 平洋的海上通道和海运捷径,年均大型船舶通行 量超过5万艘。其战略意义对于世界上人口众多的 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以及工业发达的美国和 日本都极其重要,尤其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量 年年大幅度增加的中国。海峡一旦出现灾难被封 闭,石油和煤炭运输船将首当其冲,全世界船队 中大约50%的船舶将被迫绕道而行,成本将不堪 忍受。现有的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航线中, 适合海上石油运输特别是超级油轮通行的航线并 不多,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无法被取代。
• 波斯湾–西欧、北美航线,它是西欧、北美石油消费区的
主要供油航线,最高年运量曾高达6亿吨。该航线通常使 用VLCC运输,且由于水深限制,自波斯湾起航后,VLCC 都经莫桑比克海峡,再绕道好望角航行。 波斯湾–日本航线,它是日本的主要供油航线,年运量 高达1亿吨以上,使用VLCC型油船运输时需绕道龙目海峡 和望加锡海峡,如果使用20万吨级以内的油船运输则可经 过马六甲海峡运抵日本,航程较绕道短。 波斯湾–西欧航线,它主要是为西欧供油的航线,部分 原油亦输往北美,与上述的波斯湾–西欧、北美航线的主 要区别是经苏伊土运河和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抵达西欧 和北美,不绕道好望角,采用15万吨级以内的油船运输。
载重量在25万吨以 上的巨轮无法通过 苏伊士运河,需绕 过非洲南端的好望 角 石油运量最大的航线, 被称为西方国家的“海 上生命线
2.波斯湾——龙目海峡、加锡海峡——日本石油运输航 线
• 该航线从波斯湾沿岸各油港开始,出霍尔木兹海峡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尔后向
东沿印度半岛西海岸经科伦坡向东南分两路,一路是过龙目海峡北上经望加锡海峡、 苏拉威西海、苏禄、民都洛海峡、太平洋至日本各港。另一路是过巽他海峡加斯帕 海峡,经南海北上至日本各港。这条航线主要是VLCC和ULCC运输航线,日本进口 石油的80%多经由这条航线运输,这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海上运输线。而马六甲两岸 国家为了安全起见,禁止上述大型油船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伊朗向中国运输石油
目前从伊朗运石油去中国只有通过海上运输,从波斯湾出来后进去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中国。

目前承运大宗原油运输的中国运输公司三家是最具规模的,垄断了中国航运原油市场90%的份额。

中远油轮公司、中海油轮公司、中海油公司。

这三家是中国原油运输的主力,其他的小公司可以忽略。

中国石油进口主要是从哪个国家?
中东地区,包括伊朗,沙特,伊拉克,阿联酋,卡塔尔。

委内瑞拉苏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中国石油进口从哪些国家
1\从美洲进口,船运,出口国家到中国. 从亚洲东部(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和几个东南亚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进口,也一样.还包括东亚与新疆内蒙相邻的国家,可以走输油管线.2\从中东印度洋周边国家进口,海运,从出口国由印度洋走马六甲海峡,进南海.从非洲国家进口也一样.3\从欧洲,北非,中东地中海边的国家进口,要经过地中海\红海到印度洋.
一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沙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利德在2010年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表示,沙特对中国出口石油量已达每天100万桶,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沙特石油出口的最大客户海上运输线最近的是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