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概念
介入放射学
名词解释1、介入放射学(IVR or IR):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2、经皮穿刺引流术:是通过穿刺针、导管等器材,在X线、B超、CT等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入体内液体潴留处并植入引流管引流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
3、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AE):在X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4、栓塞后综合征:指靶器官栓塞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症状,对症处理后1周左右可逐渐减轻、消失。
5、动脉内药物灌注术(IAI):是指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建立由体表到达靶动脉的通道(导管),经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
6、首过效应:是指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提取和代谢的现象,也包括一些其他效应。
7、层流现象:由于药物的比重通常比血液小,当药物进入血管后并不能很快和血液混合,特别在卧位时给药时,药物常在血柱的上层流动,优先进入向人体腹侧开口的血管或优先分布于靶器官的腹侧部分的现象。
8、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是采用导管技术扩张或再通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方法。
9、球囊血管形成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带导管的球囊置于血管狭窄处,打入造影剂使球囊充盈,从而使狭窄管腔扩张成形的技术。
10、支架血管形成术:利用金属支撑器机械扩张血管壁的血管介入放射技术,用于血管狭窄和血管急性闭塞的治疗。
11、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利用介入放射学的经皮静脉穿刺技术,引入导丝、导管,将一种能够滤过血栓的特殊装置放置于下腔静脉内,使血栓不能随静脉回流至右心造成肺动脉的栓塞。
12、经皮穿刺消融疗法: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原位灭活肿瘤,使其融解吸收,达到非手术切除肿瘤的效果13、介入性(内科性)器官切除:内科性器官切除是应用栓塞剂,栓塞某些器官的终末动脉或毛细血管,使之出现不同程度梗死、机化,从而达到临川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介入放射学
04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微创
介入放射学通常使用微小 的穿刺针或导管进行操作 ,创伤小,恢复快,减轻 了患者的痛苦。
精确
介入放射学利用影像设备 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能够准确到达病变部位, 提高治疗效果。
高效
介入放射学通常可以在短 时间内完成操作,缩短了 治疗周期,提高了效率。
安全
介入放射学操作过程中通 常使用局部麻醉或镇静剂 ,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 。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 放射学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拓展应用范围
介入放射学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范 围,包括更多的疾病类型和治疗
领域。
提高操作效率
未来介入放射学将进一步提高操 作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
者负担。
介入放射学与其他医学技术
05
的结合
与外科手术的结合
辅助外科手术
骨肿瘤介入治疗
骨肿瘤是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介入放射学可采用经皮穿刺瘤内注射化疗药物或骨水泥等 技术,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疼痛。
其他疾病的介入放射治疗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对于血管狭窄、闭塞等疾病,介入放射学可采用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方法,扩张血管 狭窄部位,恢复血流。
胆道疾病的介入治疗
胆道梗阻是胆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介入放射学可 采用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等方法,解除胆道梗阻 ,缓解黄疸、疼痛等症状。
总结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阻断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达 到止血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放射学 技术,通过导管将栓塞物质送至支气管动 脉,阻断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该方法 可以有效止血,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 量。
介入放射学
心脏异常交通封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三、非血管介入放射学
(一)概念
在影像设备导引下(X线、CT、B超、 MRI) 采用穿刺针、活检针、导管等器械
经皮穿刺入病变部位抽吸或切割,获 取体液、脓液、囊液、组织进行生化、 细菌学、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肝内穿刺并发症(出血、瘘、 肝A损伤) 内支架放置急性并发症(血 栓、过短引起分流道弹性回缩) 肝性脑痛(5-35%) 支架狭窄或闭塞
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采集血标本 穿刺脾静脉,分段采集血标 本,测定血中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水平,能准确发现胰 岛细胞瘤在胰腺内的部位。
球囊导管心脏瓣膜或形术 (Ballon Valvoplasty)
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TIPS)
主要步骤 穿刺颈内静脉→ 经肝静脉穿刺门静
脉建立分流通道→ 扩张分流通道→置 入内支架→造影证 实门腔分流建立→ 必要栓塞曲张胃冠
状静脉。
TIPS的适应证
四肢血管 腔内成形 术+内支架
腹主动脉腔内成形术+内支架
静脉腔内成形术+内支架
PTA+Endovasculas stents并发症
穿刺部位血肿 动脉壁破裂、穿刺 血管内膜损伤 血栓 再狭窄
(四)其他经血管介入放射学
经皮抽吸血栓摘除术 (Percutaneous Aspiration Thromboembolectomy,PAT)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PTRA) 肾动脉内支架(Renal stents)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简介简单地说它是采用电视监视器高科技设备,通过在人体某一部位开一个小洞,然后用一根导管深入病人体内血管,进行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腔内手术治疗。
由临床的介入治疗为主轴,介入放射学这门专业学科也随之形成了。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放射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学科。
它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常规X线机等)的指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
介入治疗学采用“非外科、微创手术”方法可治疗多种疾病。
近几十年介入治疗学发展迅速,和内科、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3大支柱性学科。
由来和发展“介入放射学”一词由美国放射学家Margulis首次提出。
Margulis敏锐地意识到在放射领域一个崭新的专业正在形成发展中,他撰写的题为《介入放射学:一个新的专业》的述评在1967年3月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AJR》上发表,在这篇述评中,他把介入放射学定义为在透视引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操作技术。
特别强调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医师,需要经过介入操作技术、临床技能的培训,并且与内外科医师密切合作。
但是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是在1976年,Wallace在《癌症》(Cancer)杂志上,以“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为题系统地阐述了介入放射学的概念以后,并于1979年在葡萄牙召开的欧洲放射学会第一次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上作了专题介绍,此命名才被国际学术界正式认可。
国内学者对“Interventional Radiology”这一名称的翻译也多种多样,诸如“手术性放射学”、“干涉性放射学”、“治疗性放射学”、“侵入性放射学”等,也有叫“导管治疗学”的,但现普遍愿意接受“介入放射学”这一名称。
我国介入放射学家对这一名称也作了具体的定义。
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DSA、US、CT、MRI等)的引导下,对疾病作出独立的诊断和治疗。
介入放射学的介绍
介入放射学的介绍介入放射学属微创医学的范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Seldinger 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它的定义为: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者用以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
介入放射学的导向设备主要为X线电视透视、超声、CT和MRI。
根据导向设备的不同,可分为 X线介入技术、B超介入技术和 CT介入技术。
由于MRI可立体成像和实时显示,故在颅内脓肿、囊肿和血肿的引流、肿瘤微创治疗和穿刺活检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形成MRI介入技术。
介入放射学的技术主要包括:①成形术;②栓塞术;③动脉内药物灌注术;④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⑤经皮针刺活检术;③消融术等。
按照介入治疗的途径不同,它可分为血管和非血管性介人技术。
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在血管内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它是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经导管栓塞术和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三大技术为基础,现已能对出血、动静脉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狭窄等血管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对实体良、恶性肿瘤的术前栓塞或姑息性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或延长患者生命;对血栓的溶栓和清除、内科性内脏器官消除功能治疗、风湿性二 1尖瓣狭窄及冠状动脉狭窄成形术、心脏电消融术、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闻栓塞术、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其治疗效果能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外科手术治疗。
非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在血管以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它是以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和经皮针刺活检术等为基础,包括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取石术、肝肾囊肿硬化和脓肿引流术、经口食管胃肠道狭窄扩张术、经皮肾穿引流术及输尿管成形术、抽液和采集细胞标本等。
近年来,由于操作器械的改进和创新,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支架技术的出现,使某些疾病的介人治疗效果更为肯定,它所涉及的治疗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得放射科的职能由过去以诊断为主发展到诊治并重的新阶段,使放射科成为真正的临床科室。
介入放射学
二.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史
1. 国外
在国外始于60年代,大多是在 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目前它不但用于血管系统疾病 和出血的治疗,并广泛用于其他系统 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最早Lussenhop和Spence在X线引导 下应用导管栓塞了一例AVM。 (2)1964年 Dotter和 Judkin推出一种经 皮穿刺共轴扩张导管系统,扩张周围血 管直到血管再通,但由于并发出血和栓 塞机会多,没能推广应用。 (3)1973年 Gruntzing发明双腔带囊扩张 导管,达到扩张狭窄血管的目的,从而 使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得到发 展。
(4)在心脏介入治疗方面,1966年 Rashkind创导心房间膈开口术,1967年 Postmann应用PDA关闭术,20年来发 展到治疗 ASD、 VSD关闭术,肺动脉 瓣狭窄扩张,肺 AV瘘栓塞等。 (5)在治疗肿瘤方面,1972年Rosch 对肝、肾恶性肿瘤进行栓塞,70年代 Maddison和 Spigos对脾进行部分栓塞 治疗脾亢。
5. 穿刺活检术:
应用特制穿刺针抽吸或取组织进行 病理检查。
(二)按所应用的设备分类
1. 在X线透视引导下。 2. 在CT引导下。 3. 在B超引导下。 4. 在MRI引导下。
四. 介入治疗所用器材和材料
1. 器械:各种特制导管、导丝、穿 刺针、血管鞘、球囊、活检针。 2. 材料:内支架、栓塞材料(水剂, 粘胶,明胶海绵,真丝线段,各种 特制微颗粒如PVA,可脱性球囊, 钢圈等)、滤器、引流导管。
(1)197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 院在国内首先报道经皮穿刺插管术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试验。 (2)1978年上海华山医院赵伟鹏和 陈星荣报告应用国产穿刺针,导管 做肾动脉造影。
介入放射学
3、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腔内血管成形术( )
中等血管的局限、 适 应 症:大、中等血管的局限、孤立性短段 狭窄多发、 狭窄多发、分散的短段狭窄和闭塞 扩张机理:充胀的球囊压力使狭窄区血管壁内、 扩张机理:充胀的球囊压力使狭窄区血管壁内、 中膜局限性撕裂, 中膜局限性撕裂,中膜过度伸展 , 动脉粥样斑块短裂, 动脉粥样斑块短裂,导致管壁张 力减 退腔径扩大
恶性) 治疗肿瘤 (恶性)图 四肢) 溶解血栓 (心、脑、四肢)图 外伤、畸形、肿瘤等) 控制出血 (外伤、畸形、肿瘤等)图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血管痉挛) 改善缺血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血管痉挛)图
2、栓塞术: 、栓塞术:
常用栓塞剂: 常用栓塞剂: 可吸收栓塞剂 自体血凝块及组织 明胶海绵(粉、片、条) 不吸收栓塞剂 聚乙烯醇、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碘油、微球、 二氰基丙烯酸 异丁脂(IBCA)、可脱球囊、 含钡聚乙烯(PVA)、弹簧圈、白芨粉、 鸦胆子油等。
4、内支架置入术 、
医用不锈钢、镍钛记忆合金、 材 料 — 医用不锈钢、镍钛记忆合金、钽 Z形 stent)、编织(Wallstent、 )、编织 结 构 — Z形 (Z stent)、编织(Wallstent、 Streckerstent)管状(Palmazstent) )管状( ) 支撑力—自扩 自展式 球囊扩张式、 支撑力 自扩/自展式、球囊扩张式、热形 自扩 自展式、 状记忆式
适应症: 适应症:
肝癌、肺癌、肾癌、 肿 瘤: 肝癌、肺癌、肾癌、子宫肌瘤 (图) 大出血:鼻衄、外伤、血管畸形、动脉瘤、 大出血:鼻衄、外伤、血管畸形、动脉瘤、 肿瘤、手术后( 肿瘤、手术后(图) 异常分流: 静脉瘘 静脉瘘、 异常分流: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图 脾功亢进:( :(图 脾功亢进:(图)
介入放射学
精品课件
44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
精品课件
45
右肾萎缩、肾性高血压
精品课件
46
经皮血管扩张
是指采用球囊导管,通过球囊膨胀 对狭窄处进行扩张成形的技术。其基 本原理是对狭窄段的组织,如血管内 膜、平滑肌、纤维组织和其它病变组 织,有限度的损伤和撕裂,使其管径 扩大,受损组织可再修复,达到管腔 重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8
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动脉破裂并出血
精品课件
29
溃疡性结肠炎并出血(A)止血后(B)
精品课件
30
骨盆损伤及脾破裂出血
精品课件
31
骨盆损伤及脾破裂出血治疗后
精品课件
32
血管性疾病的治疗
血管病变是指血管本身的异常和 以血管异常表现为主的一组疾病,可 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常有以下情况: 狭窄或闭塞、扩张、血栓或栓塞、破 裂或出血、发育畸型、痉挛和少数良 恶性肿瘤。
精品课件
33
慢性动脉血栓形成
精品课件
34
精品课件
35
治疗肿瘤
是指经导管在肿瘤供养动脉内注 入化疗药物或栓塞药物,使之达到在 与静脉给药者相比时肿瘤局部药物浓 度增高,而外周血浆和浓度时间曲线 下面积降低的目的。从而使疗效提高, 全身副作用减少。
精品课件
36
适应症
▪ 脑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 ▪ 颌面部原发恶性肿瘤; ▪ 胸部恶性肿瘤; ▪ 腹部恶性肿瘤; ▪ 盆腔恶性肿瘤; ▪ 骨骼和软组织恶性肿瘤;
47
左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
精品课件
48
肝静脉狭窄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
精品课件
49
经导管药物治疗
▪ 术前辅助性栓塞 ▪ 姑息性栓塞治疗 ▪ 相对根治性栓塞治疗(良性富
介入放射学总论
( 3 )利用穿刺术采取组织、病理学标本。
( 4 )利用穿刺术通过穿刺针注入药物或施加物理、化学因素治疗肿瘤或治疗疼痛。
三、设备与器材
(一)影像监视设备
介入放射学如定义所述,它不同于外科手术的局部治疗在于不是直视治疗局部,而是通过影像设备的监视,利用导管、导丝的操作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所以监视手段及其选择至关重要。每一种监视手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取其长避其短才能保证介入放射学操作的顺利进行。下面就简述这些监视手段的特点,鉴于篇幅所限,各种方法的原理等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二)使用器材
介入放射学器材的种类繁多,且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将不断有新的器材被开发应用到临床。
1 .穿刺针 是最基本的器材。经过穿刺针建立通道,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完成通道建立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穿刺针研究及发展的关键。穿刺针的外径是用 G 表示,内径为了和通过的导丝相对应则用英寸表示 [ 表 10-1] 。
( 1 )血管本身的病变,利用成型术及灌注(栓塞)术治疗血管狭窄、血管畸形、动静脉漏及血管破裂出血。
( 2 )利用灌注(栓塞)术对肿瘤性疾病进行治疗,如化疗药物混合碘油加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细胞癌。
( 3 )利用动脉栓塞术消除器官功能,如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 4 )利用动脉灌注术治疗非特异性炎症,如非特异性结肠炎。
( 1 )各种原因出血的治疗,如消化道出血。
( 2 )实质脏器肿瘤的治疗,如肝细胞癌的栓塞治疗。
( 3 )消除或减少器官功能,如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 4 )非特异性炎症,如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治疗。
3 .成型术 (Angioplasty)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和生理学等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 X 射线、CT、MRI、超声等影像设备的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器械,经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以往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
同时,介入放射学还可以在保留器官功能的前提下,对肿瘤等疾病进行局部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消化介入、呼吸介入等多个领域。
它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总之,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它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完整版)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概念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利用经皮穿刺、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某些疾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有效、损伤小、合并症少、费用低、住院时间段,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内容:1.血管介入技术2.非血管介入技术血管介入技术 1.1 动脉内药物灌注术 1. 血管收缩治疗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的加压素灌注治疗 2.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主要用于各部位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动脉灌注 3 .溶栓治疗药物:尿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急性脑梗死(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开通闭塞的血管,挽救尚未坏死的脑组织,最大程度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减少致残率的发生,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恢复患者自理能力的关键,导管内溶栓适应症(1)急性缺血性卒中(2)溶栓时间窗内,前循环6小时内,后循环12小时内)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常见为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介入治疗包括导管动脉内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导管内溶栓、导管碎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是将导管选择插入股骨头供血动脉,将溶栓剂(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或中药制剂注入股骨头动脉,使药物进入股骨头微循环,扩张血管,溶解脂肪拴子和减少血液粘稠度,使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改善股骨头供血,使其逐步修复,该技术成熟,疗效确切、肯定,目前国内应用广泛。
股动脉插管分别进入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尿激酶10~40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10~30ml,复方丹参液化10~30mL 术后3~5天经下肢静脉滴注尿激酶30万单位和山莨菪碱20ml 血管介入技术 1.2 经导管栓塞术 1.2.1 概念 X线透视监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送入栓塞剂,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目的的技术 1.2.2 栓塞物·自体血块·明胶海绵.碘化油·聚乙烯醇(PVA) .弹簧圈 1.2.5 临床应用 1 ·控制出血外伤性出血利用导管技术对出血部位血管进行栓塞,止血效率高、止血效果肯定、疗效快、创伤小,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治疗效果,以成为各部位出血的首选诊断与治疗方法• 1.盆腔大出血的治疗(包括产后宫缩乏力及凝血功能障碍、骨盆严重外伤、手术后再出血、盆腔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 2.肝脾破裂出血的治疗(血液动力学情况相对稳定,选择介入栓塞治疗为首选的保守治疗方法。
介入放射学最基本技术
介入放射学最基本技术1. 介入放射学的概述介入放射学是一种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专业技术,它结合了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特点。
通过使用X射线、CT、MRI等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在进行诊断的利用导管和微创手术工具对患者进行治疗。
介入放射学在临床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且低风险的治疗方式。
2. 介入放射学的最基本技术2.1 血管造影(Angiography)血管造影是介入放射学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对比剂注入患者体内,使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清晰地显示在X射线或其他影像设备的监视屏幕上。
血管造影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管病变的程度和类型,为治疗计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2.2 血管介入治疗(Vascular Intervention)血管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的另一个核心技术。
通过使用导管和微创手术工具,医生可以在进行造影的同时进行治疗,例如通过血管内植入支架来扩张狭窄的血管,或者通过栓塞术来阻塞异常血管。
2.3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射频消融是一种介入放射学常用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肿瘤治疗。
它利用射频能量来破坏肿瘤细胞,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极引导到要治疗的部位,然后产生高温能量破坏异常细胞。
射频消融术可以在无需开刀的情况下,有效地治疗非手术切除的肿瘤。
2.4 经皮穿刺肝胆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经皮穿刺肝胆介入治疗是一种应用于肝胆疾病的介入放射学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皮肤穿刺进入肝内或胆道系统,然后用导管引导到狭窄或阻塞的部位。
医生可以在监控屏幕上实时观察到患者的内部结构,然后进行治疗,如病变部位的引流、造影和放置支架等。
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地缓解胆道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等疾病带来的痛苦。
3. 我对介入放射学最基本技术的观点和理解介入放射学的最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且低风险的治疗方式。
介入放射学的概念
介入放射学的概念
放射学是一门医学专业,涉及利用放射线、核子医学和超声波等成像技术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主要研究和应用放射线和辐射的物理原理和生物效应,利用放射线和其他影像检查技术生成图像,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损伤、异常发展或疾病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放射学使用各种成像技术来观察并识别人体内的异常情况。
其中,常见的成像技术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和核子医学。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和评估各种疾病和情况,如骨折、肿瘤、感染、血管病变和器官功能等。
在放射学中,医生需要分析和解释这些图像,以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他们还需要评估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风险和益处,并确保安全使用放射线和其他成像技术。
放射学作为一门专业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从事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员通常是放射科医生、放射技师和放射物理师。
他们需要掌握放射学的基本原理、成像技术的操作和图像解读的技巧。
总的来说,放射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领域,通过成像技术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
疼痛介入治疗
神经阻滞
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
通过注射药物或物理方法,阻断神经传导 ,缓解疼痛。
通过消融或减压等技术,消除突出物对神 经根的压迫,缓解腰腿痛。
肿瘤疼痛的介入治疗
术后疼痛的介入治疗
通过神经毁损或药物注射等技术,减轻肿 瘤患者的疼痛。
通过神经阻滞或镇痛泵等技术,缓解手术 后的疼痛。
04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挑战
介入放射学
• 介入放射学简介 • 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 •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挑战 • 介入放射学的安全与防护
01
介入放射学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通过影像引导 ,使用导管、针等器械进行诊断 或治疗的医学专业。
历史
介入放射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逐 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肿瘤介入治疗
肿瘤栓塞
通过栓塞肿瘤血管,阻 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
血坏死。
肿瘤消融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 坏肿瘤组织,如射频消 融、微波消融和化学消
融等。
肿瘤内药物灌注
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 瘤组织,提高药物浓度,
增强抗肿瘤效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
将放射性粒梗阻的介入治疗
通过放置支架或引流管,解除胆道梗 阻,缓解黄疸。
消化道狭窄扩张
利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技术,解 除消化道狭窄,改善进食。
泌尿系统结石的介入治疗
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等技术,清除结石,缓解疼痛和梗阻。
呼吸道狭窄扩张
利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技术,解 除呼吸道狭窄,改善呼吸功能。
设备依赖
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的研究
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的研究放射医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在放射医学的众多分支中,介入放射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深入探讨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和概念介入放射学是一种结合了影像学技术和内科学技术的医学技术,通过导管等介入性操作手段,对人体进行内部诊断和治疗。
这项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但是直到最近几十年,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介入放射学才逐渐崭露头角。
二、介入放射学的研究内容介入放射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 介入技术的研究: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包括导管插入、造影、放射介入治疗等操作步骤,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是介入放射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影像学技术的研究:介入放射学的操作离不开精密的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透视、CT引导等多种成像手段,影像学技术的研究对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3. 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介入放射学主要应用于血管疾病、肿瘤、脊柱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研究和应用是介入放射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三、介入放射学的意义和应用介入放射学作为一种微创干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价值:1. 高效准确:介入放射学技术操作简便,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显示,帮助医生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 微创安全:介入放射学手术无需开放患者体腔,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3. 多学科合作:介入放射学需要不同学科的医生共同合作,既可以结合内科学、外科学等多种专业领域的知识,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四、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介入放射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介入放射学技术将会更加精密和微创,发展出更多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新型介入器械和设备。
【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
病例五: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病例四: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总结词
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扩张或疏通胆道狭窄或阻塞病变的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胆道梗阻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胆道狭窄或阻塞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而引起。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扩张或疏通胆道狭窄或阻塞病变,改善胆汁排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介入治疗胆道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2023
《【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
CATALOGUE
目录
介入放射学概述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局限介入放射学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介入放射学概述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利用影像诊断和影像导向的各类诊疗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他疾病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
02
通过栓塞或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以减小肿瘤体积并减轻症状。
胆结石
03
通过经皮胆道镜取石等方法治疗,以清除结石并缓解症状。
04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局限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
介入放射学通常采用非手术方法,通过导管等医疗器械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
非手术治疗
介入放射学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信息,如血管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介入放射学病例分享与讨论
VS
肝癌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组织内,达到局部高药浓度,最大限度地杀死癌细胞,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介入放射学的概念
介入放射学的概念
放射学是研究和应用辐射与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涵盖了核物理、粒子物理、电磁波谱学和医学成像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放射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辐射的性质、产生过程、传播规律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放射学中,研究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吸收是指辐射能量被物质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
散射是指辐射在物质中发生方向改变而不被完全吸收的现象。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辐射的能量和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现象,因此放射学研究了不同物质对不同类型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特性。
医学成像是放射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利用不同类型的辐射,如X射线、CT扫描、MRI和核医学成像,医学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组织的影像,用于诊断和治疗。
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非侵入性地观察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并促进了疾病治疗的发展。
放射学在工业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可以追踪和测量物质在工业过程中的流动和转化。
此外,射线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品质检验和安全控制,例如通过X射线检测汽车零部件的完整性和质量。
总之,放射学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和应用领域的科学,它研究辐射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辐射进行医学成像和工业应
用。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放射学在人类社会的医疗、工业和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12
放射介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 概念 24
ETL
超滑导丝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5
ETL
珠头导丝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概念 26
导丝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7
ETL
导管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8
ETL
导管的作用
注射造影剂 灌注药物:抗肿瘤药、溶解血栓药 注射栓塞剂、弹簧钢圈 作为支架输送器、球囊等通道 抽吸、取样、取血栓 测压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2
ETL
导丝结构
前端软段—前段内无加强内芯 前端珠头—头端圆型钢珠 中间段—导丝内芯(钢丝)和加强内芯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3
ETL
导丝的规格
长度: ◦ 鞘内的导丝,长50cm ◦ 普通导丝,长100、125、150cm ◦ 交换导丝,长180、220、260cm 直径: ◦ 最常用:0.035in(0.89mm)、0.038in(0.97mm) ◦ 另外:0.032, 0.021, 0.01
◦ 从皮肤表面穿入血管 ◦ 再将导丝从穿刺针的的针孔引入血管 ◦ 从而完成了导丝从表面进入血管的任务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6
ETL
穿刺针分类—按作用分类
血管
◦ 动脉穿刺针 ◦ 静脉穿刺针 ◦ 淋巴管穿刺针
非血管
◦ 软组织穿刺针 ◦ 骨骼穿刺针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7
侧孔的目的
◦ 高压注射造影剂时 ◦ 增大导管流量 ◦ 造影均匀分布所要显示的血管 ◦ 不会损伤血管 ◦ 不易使导管反弹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33
ETL
穿刺针分类—按结构分类
前后壁穿刺针
◦ 套针和针芯组成 ◦ 易于操作 ◦ 血管损伤大,易产生血肿
前壁穿刺针
◦ 无针芯 ◦ 对技术要求高 ◦ 对血管损伤小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8
ETL
穿刺针分类—按材料分类
塑料针管穿刺针
◦ 聚四氟乙烯(Teflon) ◦ 优点:不易损伤血管壁,不易使导丝进入夹层,不易损伤导丝表面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9
ETL
导管的性能要求
磨擦系数 ◦ 阻力小 扭控力 ◦ 传送旋转的能力,即导管近端控制远端的能力 弹性记忆 ◦ 导管保持原来的形状的能力,即在撤消外力的情况
下,导管可恢复原形状的能力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30
导管材料
主要材料: ◦ 聚乙烯PUC—目前较常用 ◦ 聚氯乙烯PVC ◦ 聚氨基甲酸乙酯PU ◦ 聚四氟乙烯Teflon 添加材料: ◦ 铅、铋、钡等不透X线材料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6
介入发展史2
国内现状 1、引进 2、发展 3、赶超世界 肝癌
目前:介入病房或科,普及,规范和精细 国际现状
1、迅猛发展 2、地盘之争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7
ETL
放射介入——影像设备条件
带监视器的X光机是最基本的设备要求 最好有录像、快速摄片 双C臂大型DSA是最好的介入影像设备 高压注射器 防护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31
ETL
导管的形状
根据目标血管的粗细、走向、长度、弯曲而塑形 ◦ Simmon:颈动脉 ◦ Cobra:适合多种血管 ◦ 猎人头:适合多种血管 ◦ Yashiro:肝动脉 ◦ RH:肝动脉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32
ETL
导管端孔和侧孔
ETL
介入放射学概念 ppt课件(8)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
目录
一、概念 二、历史 三、基本影像条件 四、基本器材 五、基本理论 六、基本技术 七、介入技术的特点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3
ETL
介入的概念
手段:1、在影像监视下(X线、B 超、CT、 MRI)等。 2、通过特殊器材(如导丝、导管、网篮 等)。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8
DSA---概念
优点:
减去骨髂等影像 图象存留 及时回放 路径指导 参数测定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9
DSA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0
介入手术
ETL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1
ETL
放射介入的最基本器材
穿刺针 导丝 导管 导管鞘 扩张器 造影剂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2
ETL
血管穿刺针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概念 13
ETL
血管穿刺针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概念 14
ETL
血管穿刺针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概念 15
ETL
穿刺针作用及操作过程
将导丝引入血管 过程:
目的:1、诊断: 造影— 取样— 2、治疗: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4
几个基本概念
介入放射学 介入超声学 介入内镜学 介入医学 微创医学 介入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2020/7/12
ETL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5
ETL
介入发展史1
1953: Seldinger技术 1964:Dotter和Judkin经皮同轴导管成功扩张狭窄血管 1967:Margulis提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的概念 1976:Wallace系统阐述成为共识 1980:栓塞术、引流术、支架术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20
ETL
导丝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概念 21
导丝种类
根据表面涂层分类 ◦ 钢丝圈导丝(表面没有涂层) ◦ Teflon导丝 (表面涂有Teflon) ◦ 超滑导丝(表面涂有亲水膜)—Terumo 根据导丝硬度分类 ◦ 普通导丝—以引导为目的 ◦ 软导丝—神经系统 ◦ 硬导丝—以支撑球囊、支架、引流管为目的 根据导丝作用分类: ◦ 交换导丝、普通导丝 根据导丝尖端形状分类: ◦ 直导丝、弯导丝、J型导丝、可塑导丝
金属穿刺针
◦ 易于穿入,耐用
2020/7/12
放射介入基本 概念 19
穿刺针规格
以G (Gauge) 表示 最常用18G:
◦ 内径 1.06mm (0.042 in) ,可过 0.038 导丝
也可用20G
◦ 内径 0.64mm (0.025 in),可过 0.021导丝
长度多为 7cm
ETL
20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