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题总结

合集下载

[必刷题]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图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图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图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个城市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的首都?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杭州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灭六国C. 汉武帝大一统D. 唐太宗登基4.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誉为“贞观之治”的代表?A. 李世民B. 李隆基C. 赵匡胤D. 朱元璋5.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6. 以下哪个战役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著名战役?A. 白江口之战B. 碾子山之战C. 玄武门之变D. 雅克萨之战7.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民族融合的高峰?A. 北魏孝文帝改革B. 唐朝的开元盛世C. 宋朝的靖康之变D.明朝的土木堡之变9.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一条鞭法”?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10.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相同的货币、度量衡。

()2. 唐朝时期,我国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最广阔的时期。

()3. 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使得平民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间。

()4.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有____、____、____、____,他们被称为“诸子百家”。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其中长度单位统一为____。

3.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历史地图题型专题

历史地图题型专题

2009高考上海卷:
6.下列地图中表示草原文明的是
A
C
C
B
D
D
2008高考上海卷:
(分叉A卷)9.下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分叉B卷) 3.右图表示的是 A.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B.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 C.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D.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
A:古罗马文明 D:巴勒斯坦 G:古印度文明
B:古希腊文明 E:两河流域文明 H:中华文明
C:古埃及文明 F:阿拉伯半岛
二战后
冷战时期 的欧洲
一战前的欧洲
法兰西帝国时期的欧洲 (1804-1815)
一 战 后 的 欧 洲
九、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先后变化顺序是:
① 1871—1918
西汉初期 “郡国并行”
判断左图 为哪个朝 代疆域图, 请说明判 断依据。
判断上图为哪个朝代疆域图,请说明判断依据。
判断上图为哪个朝代疆域图,请说明判断依据。

判断上图为哪个朝代疆域图,请说明判断依据。
请根据以下提示填写上图相应区域的字母标号。
(1)辽阳行省所在地………………( ) (2)岭北行省所在地………………( ) (3)被称为“腹里”的区域…………( ) (4)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区域………( ) (5)宣政院管辖的特别地方行政…(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2010高考上海卷:
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35. 从分散到整体

高考历史题型地图题的解读

高考历史题型地图题的解读

(13海淀期末)下列历史事件与下图 所示地区对应准确的是
A. 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B.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D. 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一、考察类型
1、政治 政治形势 疆域 政治制度 军事战争 重大事件 地理位置 主题
(16北京文综)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 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17丰台期末)右图为“唐朝后期形势图” 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黄河流域仍是王朝统治中心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解决 C.地方势力职能多样 D.地方割据势力较大
(西城18期末)右图为我国古代某王朝都 城内的主要中央官署分布图,该都城是
①“中国”特指中原 ③尼布楚归俄国所有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②库页岛隶属于中国 ④平等协商边界条约
(18海淀二模)下图深色所标示出来的地区 是21世纪初发生冲突的地区。依据地图所示 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冲突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②冲突呈现区域性和局部性特点 ③冲突是“冷战”格局的表现 ④冲突大多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
【方法指导】要想解答好此类题,需注意以下三点:
1是从地图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从图片 中获取信息,不仅包括图片本身,也包括题干对图片的文字说明以及 图片名称、来源等,尽量做到图文互补,提 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 2是把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认识,再分析判断 选项。即在准确提炼出历史地图中的信息的基础上,再以教材内容 为依托,弄清地图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 3是要强化对历史地图的熟悉和识记。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对历史图 片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积累储备必要的知识;同时把历史知识 与相关图片反映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掌握,运用“左图右史”的学 习方法,是很有效的。

高考历史历史图表题 41题典型例题汇总及解析

高考历史历史图表题 41题典型例题汇总及解析

高考历史41题典型例题1.比较汉与明清经济示意图,提取两项有关汉与明清经济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

信息一:汉朝主要的粮食产区集中在黄河流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说明: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高产作物的引进。

信息二:汉朝手工业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兴起众多工商业市镇。

说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隋以来大运河的兴建。

2.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

图一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图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信息一: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部门集权。

说明: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信息二:都是三权分立,但权力分割的形式不同。

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将宰相权力分为决策权、审核权、执行权;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信息三:体现的本质不同。

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信息四:两者权力运作方式不同。

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集权下的分权,皇帝大权独揽;美国三权分立是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8 唐朝长安平面图图9 北宋东京平面图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信息一: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

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

信息二: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信息三:唐朝长安城市布局突出政治、军事功能,北宋东京突出商业、文化功能。

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

信息四:唐朝宫城在正北,北宋宫城在中心。

说明:北宋君主专制加强。

专题十一 历史地图

专题十一 历史地图

命题拓展 中考过关检测
专题归纳
-9-
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反映 史实 重要 地 点解 读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 1 )南昌:1927 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 )长沙:湖南中心城市。秋收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 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 3 )三湾: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4 )井冈山: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在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 会师
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 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一
历史地图
命题拓展 中考过关检测
专题归纳
-10-
6.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反 映 史 实 关 键 信 息 重 要 地 点 解 读 影 响 红军长征( 1934—1936 年 ) ( 1 )主要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 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 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甘肃会宁 ( 2 )途径省份:从南向西北,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 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 1 )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都城、红军长征的 起点 ( 2 )遵义: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3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 4 )吴起镇: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 5 )会宁:1936 年 10 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 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 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 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专题02 地图、历史图片类选择题-2024年中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

专题02 地图、历史图片类选择题-2024年中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

专题02 地图、历史图片类选择题【类型解读】此类选择题往往通过地图、历史图片中的关健信息解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运用地图、历史图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多依据地图、历史图片考查相关史实,或进一步深入考查相关史实的背景、原因、影响、作用等。

【答题指导】解答此类问题,可从如下方面思考分析:第一,仔细审读题干,找到问题切入点。

解答此类试题不要被地图、历史图片的丰富信息所吸引,一上来直奔地图、历史图片,必须要首先仔细审读题干,明白问题的指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带着问题从地图、历史图片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地图、历史图片中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不仅包括其本身,也包括题干对它们进行的文字说明以及名称、来源等,尽量做到图文并重,提炼出完整的信息。

第三,把获取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在准确提炼出地图、历史图片中信息的基础上,再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地图、历史图片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形成对它们的完整认识,最终以确定正确答案。

【题型一】地图类选择题【典例分析】从1980年开始,我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

如图的四个“特区”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A.澳门 B.深圳 C.汕头 D.厦门【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地图右下角的图例可知,A处的澳门是特别行政区,B、C、D处的深圳、汕头、厦门都是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

故选A。

【提分秘籍】一.澳门回归祖国1.问题由来:16世纪以后,澳门被葡萄牙逐步占领。

2.经过:(1)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2)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的区别和联系【变式演练】1.读下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答案】C【解析】解决本题首先要关注题干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地点”和“人名”;进而由地图中的地点“广州”、人名“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分析。

中考历史识图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识图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识图题答题技巧一、“识图题”考查形式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方寸邮票虽小,却是人类社会浩瀚历史长河中某个时刻的定格。

它们见证了实实在在曾经发生过得一切,成为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爱不释手的珍品。

由于它隐含丰富的信息,也被命题专家的青睐。

邮票主要由铭记、面值、图案、邮戳邮等要素,解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 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

主要有疆域地、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

4.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正确的做法:第一,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观察。

第二,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时代背景。

第三,结合题目要求和学习内容,确定正确选项。

5.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

解题时要从漫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作深刻的思考,并从中能悟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脉络。

读懂漫画所表达的深刻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二、“识图题”考查方式1、单纯知识记忆型这种图画往往直接来自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来自书本,单纯的考对书本的熟悉程度。

这样的问题只要知识点记忆清楚,就很容易做出答案。

2、教材知识延伸型这种命题的图片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也有一部分图片来源于其他资料,但和教材上的图片有神似之处,所以让学生感到并不陌生。

3、史政热点结合型以历史图片为载体,切入当前的热点问题。

它不但考查学生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也隐性的体现出历史学科“以史鉴今”的功能。

高考历史地图型题目汇编

高考历史地图型题目汇编

历史地图型选择题汇编2013年题组1.(2013·安徽文综·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图5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四个图片展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变化,图一白色区域在亚欧大陆,从东方到西方,排除A;图2到达1500新航路的开辟,打通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美洲的新航线,从时间上排除C;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开始于16世纪晚期,排除D。

【答案】B2.(2013·北京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图7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考点】古代都城的变迁【解析】本题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选项提到的四个朝代。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①长安(西汉都城)、②开封(北宋都城)、③平城(北魏初都城),④杭州(南宋都城)。

西汉的都城在长安,A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B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D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C3.(2013·福建文综·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图6)一战即发。

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

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里“东风”指()图6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考点】文史知识【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与文史常识。

试题讲的是赤壁之战,曹军屯兵江北(即长江以北),孙刘联军则布防江南(即长江以南),所以攻打曹军,是从南向北,即东风是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地图解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地图解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地图解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战国时期?A. 周平王东迁洛邑B. 春秋争霸C. 战国争雄D. 商鞅变法3. 以下哪个城市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的首都?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扬州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均田免赋C. 推恩令D. 重农抑商5.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文景之治”?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6. 以下哪个少数民族政权曾统一北方?A. 鲜卑B. 羯族C. 匈奴D. 羌族7.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8.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9. 以下哪个皇帝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宣宗10.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相同的货币、度量衡。

()2. 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

()3. 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魏国。

()4. 唐朝时期,女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5. 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三、填空题: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__”主张兼爱非攻。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于__。

3. 汉武帝时期,推行“__”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4. 东汉末年,__起义是黄巾起义的一部分。

5. 三国时期,__是蜀汉的丞相,辅佐刘备。

6.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__改革。

7. 隋朝统一后,隋炀帝开通了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最新中考历史复习精品——历史地图汇总

最新中考历史复习精品——历史地图汇总

二、疆域类地图三、路线类地图四、战争战役类地图五、其他形势示意图六、重要地点分布图【素材清单】《老人与海》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桑地亚哥,在职业自豪感的支持下,他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连续6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所获,第6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地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

小说节选正是通过桑地亚哥智斗鲨鱼、勇斗鲨鱼、百折百挠斗鲨鱼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歌颂了桑地亚哥英勇顽强的精神,表达了人要顽强斗争夺取胜利,并勇敢地面对失败的态度。

告诉人们:人虽然可以暂时战败,但人的精神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写作素材】1、桑地亚哥,一个弱小孤独的老人,面对浩瀚无限的大海和凶猛无比的巨大的鲨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旗帜,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与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膛,以撼人的气魄迎着猎猎作响的海风!“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强而有力的音符从桑地亚哥的嘴里,不是从他的心里涌出。

老人弱小的,但是他的坚强的性格是伟大的。

老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苦难时的乐观向上和永不服输的人生态度永远震撼着我们的心灵!2、《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描写了一位老年古巴渔民,在离岸很远海流中孤身与星鲨搏斗的故事。

《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他们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大战后的勇士。

为了制服那条庞大的马林鱼,他已经费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力气。

而今,他带着自己捕获的大鱼航行回家,他希望运气的眷顾,可那些不断袭来的鲨鱼却让这个老人在疲累中一次又一次地奋力作战。

高中历史会考涉及的地图和地名归纳

高中历史会考涉及的地图和地名归纳

基本要素版:空白版:要求:第二、三、五、六册课本出现的相关地理位置坐落在中国地图什么方位,精确到省(根据空白版分省中国地图能够大致标出)(1)中国古代史部分:姜寨遗址(陕西临潼,西安附近):原始农耕聚落:共同耕作、平均分配黄河中游地区(陕西、河南):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二里头遗址:夏文化最吻合的遗址(河南偃师,河南西部,洛阳附近)安阳殷墟:商代后期都城(河南安阳,河南北部,黄河以北)牧野:西周灭商之战(河南北部,安阳附近)镐京:西周都城(陕西西安)洛邑:东周都城(河南洛阳附近)咸阳:秦朝都城(陕西咸阳附近,离西安不远)大泽乡: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安徽宿州,大概在淮河以北的安徽省境内)长安:西汉、隋、唐都城(陕西西安)河西四郡:自东向西顺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概在甘肃黄河以西地区)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期都城(河南洛阳,河南西部)赤壁:东汉末决定三国鼎立的一战(湖北赤壁,大概在武汉西南长江边上)建业:东吴都城;建康: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城;应天:明太祖时明朝都城(均在江苏南京)成都:蜀汉都城平城:北魏早期都城(山西大同,大概在山西北面贴近内蒙古位置)西域都护府:西汉设置保卫丝绸之路的机构,也是中原王朝最早对新疆地区行使管辖权的证明(大致在新疆)北庭、安西都护府:唐代设置保卫丝绸之路的机构(均在新疆,北庭相对在乌鲁木齐附近,安西靠近乌兹别克斯坦)陈桥:黄袍加身,北宋代周政变所在地(河南开封附近)开封:又作东京、汴梁(河南东部,黄河南边靠近山东)燕云十六州:北京和大同之间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市、天津市。

上京:辽代都城(内蒙古靠近辽宁一带)兴庆:西夏都城(宁夏银川)临安:南宋都城(浙江杭州)大都:元代都城,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北京)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三大外贸港之一(福建南部沿海)明州:海上丝绸之路三大外贸港之一(浙江宁波,浙江东部沿海,上海正南方向)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三大外贸港之一,自唐代开始一直为中国古代海上贸易港口(广东广州)宣政院辖地:元代管理青藏高原的机构,也是中原王朝最早对西藏地区行使管辖权的证明。

高中历史试题中历史地图再现思考及分类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试题中历史地图再现思考及分类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试题中历史地图再现思考及分类学习总结作者:崔昊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历史地图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高中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习得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利用历史地图,多解释、总结历史知识,注重历史学习过程。

作为一名高中生,结合历年高中历史试题,对试题中历史地图的再现进行思考,继而对历史地图进行分类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历史,以便在历史考试中心中有数。

1高中历史试题中历史地图再现题一:(2015年山东卷)传统儒学经过世代流传,在宋代实现新的发展,其中宋代儒学便是典型代表。

根据材料回答如下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解析:设置这样的题目,一个目的是考查我们对城市内部结构的掌握程度,另一个目的是考察我们有关北宋文化中有关理学的部分,将两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进行问题的分析。

题二:(2016 上海卷)古希腊人眼中的的“美索不达米亚”在下图中哪个地方:A.①B.②C.③D.④解析:这样的题目设置,主要是考察我们对历史地图的记忆能力,需要我们掌握有关古希腊文明起源相关信息,知道两河流域所在地方。

所以这项题目是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结合,正确答案为B选项。

纵观高考历史题型,上文是摘选不同地区的试题,要求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解析,历史地图往往通过别具一格的形式将各种历史事件揭示出来,在很多次高考中都有其身影。

历史地图在高考中已经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这也应该被我们高中生所关注,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历史地图的学习,将所学的知识点以历史地图的方式串联在一起,通过历史地图可以将脑海中相关知识重现,提升自己读图和用图水平。

2高中历史学习中历史地图分类历史地图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形成于人们的实践,随着人类的发展,有关地图的认知也在更新中,基于不同的角度进行历史地图的解读,会有不同的见解。

我们高中生的历史教材中,相关历史地图一共是25幅,大部分存在于必修Ⅰ、Ⅱ中,分别是13幅和11幅,从类型上划分,可以分成如下几种:2.1历史位置图历史位置图主要是将发生历史事件所在地揭示出来,对于这种图,我们应该结合教科书中的问题,对图中所呈现的地理位置典型事件有个清晰的掌握,由点到嫌再到面,将图中位置上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一一描述出来。

历史地理选择题总结

历史地理选择题总结

历史地理选择题总结历史地理选择题1.1841――1842年英国入侵中国的路线是BA广州-厦门-定海-天津白河口B香港岛-厦门-定海-镇江C广州-厦门-福州-定海D香港岛-福州-定海-天津白河口2.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壮烈牺牲的地点是C A广州虎门B江苏镇江C浙江定海D上海吴淞3.《南京条约》开放的口岸中,处于最南端和最北端的是DA香港、广州B广州、南京C香港、上海D广州、上海4.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攫取的第一个租界位于AA上海B天津C广州D厦门5.《南京条约》被近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包含的地区是DA长江口岸南北诸省沿海地区B长江口岸以北沿海地区C长江流域沿岸地区D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6.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未曾到达的地点是CA广州B台湾C澳门D香港岛7.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埠通商涉及台湾岛的是C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和商船沿长江最远可达AA汉口B九江C镇江D安庆9.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出现在CA香港B澳门C广州D上海10.《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分别是A A营口、琼州B营口、汕头C烟台、琼州D天津、汕头11.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从开放的时间先后来考察这些口岸的分布,可以发现的特点是B①由东南沿海到沿海全面开放②由沿海到内地③由边远地区到心脏地区④由次要地区到重要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1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朝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是BA广州B福建C江苏D浙江13.俄国通过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其范围是A A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B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C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D中国西北部14.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攻占武昌的进军路线顺序依次是BA永安、全州、桂林、长沙B永安、桂林、全州、长沙C桂林、永安、长沙、全州D长沙、全州、桂林、永安15.太平军北伐进军路线的最北点是在AA静海B天津C连镇D冯官屯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开辟的通商口岸处在太平军主要活动地区的有A①镇江②南京③九江④汉口⑤苏州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7.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BA金田村B永安C武汉D南京18.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的部队六千余人,使湘军遭受重创的地点是CA扬州B湖口C三河镇D杭州19.新思想萌发时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是B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康輶纪行》D《瀛环志略》20.最早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是AA广东B上海C天津D福建21李鸿章开办的民用工业分布在D①上海②福建③天津④湖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2.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创办于CA上海B天津C湖北D广东23.我国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在A①上海②广东③天津④重庆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到1894年,中国无产阶级约有10万人,基本上集中于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其中人数最多的城市是CA广州B武汉C上海D天津25.下列战役发生在中国境外的是C①纸桥大战②镇南关大捷③临洮之战④丰岛海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6.近代文人李光汗的诗句“莫论交趾役,故垒有余悲”中的“交趾”是指B A台湾B越南C朝鲜D日本27.近代列强在中国取得修筑铁路权,首先是在BA广东、广西B广西、云南C东北D福建、浙江28.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C A九连城B大连C旅顺D平壤29.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是日军占领BA辽东半岛B威海卫C牛庄D营口30《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商埠有D①沙市②重庆③南京④苏州⑤杭州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31.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以后,日军进攻的方向首先是BA平壤B辽东半岛C台湾D威海卫32.19世纪末,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反映在中国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双方都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的CA台湾地区B长江流域C山东地区D香港地区33.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中同属于英法两国的势力范围有D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山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4.19世纪末,湖南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活跃地区之一,当时湖南出现了A A时务学堂B万木草堂C国闻报D时务报35.中国近代史上开放口岸最多的地区是BA珠江流域B长江沿岸C黄河沿岸D东海沿岸36.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著名的战役地点不包括D A天津B大沽C廊坊D冠县37.下列地点,曾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心,又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中心的是BA长沙B上海C天津D北京38.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个大规模武装起义的地点是DA广州B镇南关C浙皖D萍浏醴39.在武昌起义后的南北和谈期间,清政府控制的地区包括C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南④直隶⑤甘肃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40.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的地点在AA上海B南京C武汉D广州41.1917年中华民国版图上的江宁,相当于今天的BA上海B南京C武汉D广州4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下令罢免的三省都督不包括DA江西B广东C安徽D湖北43.在“二次革命”中,首先宣布独立的地区是AA江西B江苏C广东D安徽44.相继发生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省份是AA广东B云南C贵州D四川45.下列城市中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都有关系的是D ①北京②巴黎③上海④东京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③46.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迁移的顺序是A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南京――重庆――武汉――广州C武汉――广州――重庆――南京D广州――南京――武汉――重庆47.下列地区中,曾是皖系军阀控制区域,后来又成为孙传芳控制地区的有C ①江苏②江西③安徽④浙江⑤福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8.北伐战争中,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在AA两湖战场B河南战场C江西战役D福建战场49.1927年初,全国革命的中心在CA上海B南京C武汉D广州50.1927年,武汉北上的北伐军与冯玉祥的部队会师于BA西安B郑州C徐州D五原51.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DA南昌B武汉C南京D上海52.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是AA湖南B湖北C江西D四川53.不属于北伐期间帝国主义制造的惨案有CA万县惨案B南京惨案C五卅惨案D一三惨案54.1927年4月18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两个国民政府,分别设在B A广州、武汉B武汉、南京C南昌、武汉D武汉、上海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地理选择题(下)1.1929年爆发的蒋桂战争是为了争夺①湖南②广西③湖北④山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八一”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扑,起义军按原定计划进军的目标是A井冈山B广东C湖南D湖北3.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作出进军井冈山的决策是在A浏阳B三湾C宁冈D文家市4.徐向前、贺龙、滕代远等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范围涉及到的省是A湖南B湖北C江西D安徽5.下列人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中,涉及三省范围的是①邓小平②方志敏③徐向前④滕代远⑤彭德怀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⑤6.对武昌形成包围之势的三个革命根据地不包括A鄂豫皖B湘鄂西C湘鄂赣D闽浙赣7.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优势是A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B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C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D离大城市近,便于向大城市发起攻击8.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东北的A黑龙江省B吉林省C辽宁省D热河省9.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打响在A南满铁路柳条湖B洮昂铁路嫩江桥C沈阳东北军驻地D濛江县境内10.1933年春,国民党爱国将领与共产党人合作,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是在A东三省B上海C福建D察哈尔11.红军长征途中,冲出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渡过A赤水B金沙江C大渡河D湘江1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属于A甘肃省B陕西省C西康省D四川省13.日本侵略者策划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中的“五省”是指①河北②山东③山西④察哈尔⑤绥远⑥热河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14.1932年3月建立的伪满洲国,定都于A沈阳B吉林C哈尔滨D长春15.1932年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有①一·二八事变②九·一八事变③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④八·一三事变A①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发生在A平型关B忻口C雁门关D台儿庄17.八路军建立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是A晋察冀B晋冀豫C晋绥D冀鲁豫18.1938年,威胁着敌占区北平和保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是A晋绥B晋察冀C山东D晋冀豫19.聂荣臻、贺龙、刘伯承等人在华北敌后建立的抗日根据地的范围都涉及到的省是A察哈尔B河北C山西D河南20.百团大战作战区域涉及的主要抗日根据地是A陕甘宁、晋绥、晋冀豫B晋冀豫、晋绥、晋察冀C陕甘宁、山东、晋察冀D晋察冀、山东、晋冀豫21.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的地区是A东北B华北C华中D华南22.1945年9月9日,举行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区投降书上签字仪式的地点是A重庆B上海C南京D北平2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空军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日本的A东京大阪B广岛长崎C东京广岛D大阪长崎24.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三万多人的战役是A莱芜战役B新开岭战役C孟良崮战役D苏中战役25.1946年11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蒋介石,非法召开“国民大会”。

史社第三单元地图复习

史社第三单元地图复习

黄河(第二大河) 长江(第一大河)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 青海省各拉丹东雪峰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 土高原\华北平原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渤海 东海 5400千米 6300千米 青海省、四川省 龙羊峡工程(上游) 三峡工程(上游)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造成下游河道泥沙淤 流域内降水丰沛,干流水 积形成“地上河”,容易 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决口。 防洪(上中游植树造林、 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 兴建水库、退田还湖、疏 的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 浚河道、加固江堤)
西



多为高原、山地、盆地
气候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草场、矿产、能源丰富 资源 耕地资源丰富 人口稀疏 人口 人口稠密 大城市少,城市稀疏 规模大而稠密 城市 交通 海陆运输便利畅通 缺少水运,公路和铁路为主 经济 经济发达,缺少能
源、矿产资源
资源丰富,有待开发
1、“南水北调” 2、“北煤南运” 3、“西气东输” 资源调 配工程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黑河
黑龙江
人口占全国:6%
面积占全国:57%
人口占全国:94% 面积占全国:43% 腾冲 云南
少数民族: 集中在西南、 西北、东北 的边疆地区。
汉族: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
根据颜色判断我国地形可分为几级阶梯? 地势有什么特点?
第一阶梯
第 二 阶巫 山 梯
第 三 阶 梯
渤海
全长5400多千米,流经9个省, 是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的主要支流---渭河和汾河。(中游)
找一找:看P56页的黄河图,找出黄 河流经哪9个省?流经哪些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华 北 平 原
青藏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图题总结
(2013 北京大兴一模)37.(36分)城市见证历史,城市发展折射出人类文明进
步。

材料一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1)材料一、二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这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率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概括说明每个阶段特点形成的原因。

(8分)
答案:(1)特点:材料一体现了等级分明的特点;材料二体现了布局严谨,皇权为中心。

(2分)
政治特点:西周为分封制、宗法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贵族政治,世卿世禄。

明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4分)
(2)阶段及特点:1949—1978年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

1982—1997年为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缓慢上升。

2000—2011年为
快速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分)
原因:建国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我国经济水平落后,加上“左”
倾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城镇化速度缓慢。

(3分)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2分)
本世纪初的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分)
(2015北京文综)40.(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图12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
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

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
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跨入西域。

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
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阅读图12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6分)
答案:(1)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
网络。

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

总体
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2015 山东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
北京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生活与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
说明。

(6分)
答案:(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
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
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2 北京文综)37.(36分)(节选)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
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

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
州及运河沿线大多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减轻。

此后建立的天生港承担了航
运功能。

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
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

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
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8分)
答案:(2)南海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张謇的事业
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
据优势。

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2015 北京东城二模)40、中国城市自近代以来不断发生变化。

(1)请真难受材料信息分析近代广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广州成为近代革命策源地之一的原因。

答案:特点:半殖民地化,租界的出现;城市规模扩大,城区超出旧城墙向西、南、东方向扩展;新旧文明交织,既出现了新式学堂、福利机构,同时孔庙、民族分隔制度依然存在。

原因:经济和阶级基础: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聚居地,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思想条件:是民主思想的启蒙之地。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