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doc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三大因素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三大因素
生产安全事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其中最常见的三个因素包括:
1. 人的因素:人为失误或疏忽是生产安全事故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工人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的设备或工具、忽视安全警示和警告等。
此外,个人的意识和态度也会影响安全行为,如漠视安全、敷衍了事、麻痹大意等。
2. 环境因素:生产环境的不安全性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设备设施老化、缺乏维修保养、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化学品、缺乏适当的防护设施、缺乏安全培训等。
环境因素的存在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隐患。
3. 管理因素:管理系统的不完善或不合理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意识淡薄、对事故隐患的忽视等。
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安全事故类型

安全事故类型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由于人的过失或设备、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意外事件。
安全事故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1. 违章操作,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或进行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忽视安全操作规范,导致事故的发生。
2. 人为疏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
3. 人为过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个人原因造成的错误操作或处理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1. 设备损坏,设备长期使用或维护不当,导致设备结构松动、零部件磨损、电气元件老化等,从而引发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
2. 设备设计缺陷,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未能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导致事故的发生。
3. 设备维护不当,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环境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1. 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因素,对工作场所或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引发事故的发生。
2. 环境污染,工作场所或生活环境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引发事故的发生。
3. 环境条件恶劣,工作场所或生活环境中存在恶劣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引发事故的发生。
四、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
1. 安全管理缺失,企业或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意识淡薄,员工对安全意识不强,忽视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导致事故的发生。
3. 管理决策失误,企业或单位在安全管理决策上存在失误,未能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导致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全事故类型多种多样,涉及的因素复杂。
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人为因素、设备故障、环境因素和管理不善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影响事故发生的五项因素

影响事故发生的五项因素影响事故发生的五项因素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人(操作工人、管理干部、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
主要包括:①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②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③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④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③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⑥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⑦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⑧注意力分散,嬉闹、打闹等。
物的原因。
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①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②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③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④安全防护装置失灵;⑤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⑥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⑦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
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①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②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以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危险和职业有害因素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管理的缺陷主要有:①技术缺陷。
指工业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②劳动组织不合理;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④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⑤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⑥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火灾事故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一、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1. 疏忽大意疏忽大意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为疏忽大意而引发了许多火灾事故。
比如,忘记关闭电器、燃气或蜡烛等家用器具,或者在工作中没有注意到作业规程,随意操作。
这些疏忽大意可能造成火灾的发生。
2. 不当使用明火燃料、火源和氧气是构成火灾的三要素,而燃烧的源头通常是明火。
在一些场合下,人们不当使用明火,比如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抽烟、使用火柴、打火机等。
这些不当使用明火的行为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 违章违法行为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图利,违规违法建设等,导致了一些安全隐患,包括电气设施、燃气设备、防火设施等不符合规范,使得火灾发生风险增大。
4. 存在安全隐患在一些场所,人们并不重视安全生产、防火工作,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存在。
比如,电线老化、松动,易燃物料堆放不当等等,都可能成为火灾事故的催化剂。
5. 恶意纵火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实施犯罪行为,蓄意纵火放火,造成了严重的火灾事故。
这种恶意纵火行为不仅危害了公共安全,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6. 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消防器材在一些场所,为了节约成本,单位或个人购买低质次的消防器材,这些消防器材并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极大地增加了火灾造成的损失。
二、自然因素造成的火灾1. 气候干燥气候干燥是引发自然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干旱季节,植被干燥易燃,极易被闪电、恶意纵火等火源点燃,从而形成森林火灾或草原火灾。
2. 闪电闪电是一种自然因素造成的极端天气现象,当闪电击中树木、干草、建筑物等易燃物,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特别是在气候多雷雨的地区,闪电导致的火灾风险较大。
3.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伴随着大量的高温岩浆喷射,导致周围植被和建筑物被大量火山灰覆盖,易燃物遭到点燃,引发大面积火灾。
综上所述,火灾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对于防范火灾,我们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提高公众和单位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加强防火和逃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应急响应能力,从而减少火灾带来的不利影响。
生产安全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那么,生产安全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有效地预防呢?首先,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人为操作不当。
许多事故都是因为工人们在工作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或是疏于安全意识,以致发生意外。
其次,设备设施的老化和缺陷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当设备设施出现问题而没有及时维修或更换时,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另外,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事故的一大原因。
企业管理者如果平时对生产安全不够重视,或是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只有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管理者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加强对生产环境的整治和安全防护,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综上所述,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设备设施老化和缺陷、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加强对生产环境的整治和安全防护。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

生产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生产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生产安全事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本文将分别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操作错误、忽视安全规定、违章操作等。
例如,某工厂操作员在生产线上进行设备操作时,因疏忽大意而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了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淡漠、操作技能不足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备故障、防护缺陷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例如,某机械加工厂的机床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手伸入了危险区域,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物的不安全状态表明企业对于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三、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对生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照明不足、湿度过高、噪声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员工的操作和判断能力,从而引发事故。
例如,在某矿山的采矿作业中,由于现场照明不足,员工在搬运设备时发生了跌倒事故。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往往是由于企业未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或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所致。
四、管理缺陷管理缺陷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某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员工在执行任务时未按照规定操作,导致化学泄漏事故的发生。
管理缺陷表明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及监管力度。
结论:生产安全事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为了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改进。
通过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完善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优化工作环境以及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企业可以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
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大部分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管理、人为等多个层面。
首先是技术方面,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者技术不当导致的。
比如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老化、设备设计缺陷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其次是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不当决策和管理不力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比如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不力、安全意识淡漠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是人为因素,这包括员工的疏忽大意、操作失误等。
人为因素往往是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针对以上多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首先是技术方面,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管理方面,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制度,并确保全面执行。
最后是人为因素,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力度。
总之,要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需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生产工艺本身具有危险性三、企业管理不善,安全生产无保证
化工企业设备多,管线复杂,加之在生产过程中忽视对设备安全管理,使设备超期股役,日趋老化,对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五、员工素养差,违章违纪现象严重
企业的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企业各级领导是否自觉遵章守纪,重视安全。
大量事实证实:不少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没有按“五同时〞要求去做,酿成事故。
工人素养差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缺乏应有的化工知识和安全知识,违章违纪现象严重,增加了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
六、组织不落实
由于企业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熟悉不够,安全组织上未落到实处,导致事故发生频率增高。
其主要表现:a、安全网络未健立;b、安全机构未设立或运转未设立或运转不灵;c、各部门、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未落实。
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因工作环境、设备、人为原因等引发的事故,其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事故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管理不善: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等,导致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2. 技术设备问题: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操作不当等,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3. 人为因素:员工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行为等是造成事故的常见原因。
4. 环境因素:诸如天气、地质、气候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引发事故。
5. 不可预测因素:有时事故可能由于不可预测的原因而发生,如地震、泥石流等。
因此,要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企业和个人都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加强技能培训,及时维护设备,完善应急预案,以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同时,政府部门也
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执法力度,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六种事故致因原理

六种事故致因原理(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GreemWOod)和伍兹(HHWoods)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如下三种分布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泊松分布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
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是由工厂里的生产条件、机械设备以及一些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
2 .偏倚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
3 .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
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
进而的研究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
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Farmer)和查姆勃(Chamber)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ACeidemPrOneneSS)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阳向。
事散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阳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
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发倾向者解雇。
频发倾向理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
(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931年,美国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IndustrialAceidentPreVemion)一书中,阐述了根据当时的工业安全实践总结出来的工业安全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简介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简介事故是一种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幸后果的意外事件,事故致因理论是人们在研究了大量的事故之后找出的其相似规律性,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单介绍了七种事故致因理论,希望能对安全事故的预测评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标签:安全;伤害事故;事故致因为了防止事故,必须弄清事故为什么会发生,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有哪些。
事故致因理论就是研究事故发生原因、提出防止事故发生方法和对策的理论,是研究了大量伤亡事故后得出的正确理论。
它有助于人们识事故本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消除和控制事故发生。
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安全问题,特别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事故发生规律的认识也会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反映不同安全观念的事故致因理论[1]。
目前世界上的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有十几种,下面介绍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七种理论。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在1931年最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他引用了多米诺效应的基本含义,阐明了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事故、伤害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
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对于安全来说属于不良的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
(2)人的缺点(P)。
即由于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
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
这些缺点既包括诸如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陷,也包括诸如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的后天不足。
(3)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
这两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

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
《生产安全事故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
这些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伤害员工的生命和健康。
因此,了解生产安全事故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
首先是设备和机器的故障。
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很多企业会购买大量的设备和机器,但是这些设备和机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了设备故障频繁发生。
其次是员工的操作失误。
有时候员工会因为疏忽大意或者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是管理不当。
企业如果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设备和机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只有当设备和机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时,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最后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项安全措施的责任人并进行考核和激励。
在一个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
得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引发事故三要素是什么

引发事故三要素是什么交通事故可能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疏忽大意、操作失误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的,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因此接下来将由我为您介绍关于引发事故三要素是什么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引发事故三要素是什么1、客观因素道路、气象等原因,也可引起事故发生。
2、车况不佳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尤其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前桥、后桥有故障,没有及时检查、维修。
3、疏忽大意当事人由于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正确观察和判断外界事物而造成精力分散、反应迟钝,表现为观望不周、措施不及或者不当。
还有当事人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判断事务或者过高估计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对前方、左右车辆、行人形态、道路情况等,未判断清楚就盲目通行。
4、操作失误驾驶车辆的人员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缺乏安全行车常识,未掌握复杂道路行车的特点,遇有突然情况惊慌失措,发生操作错误。
5、违反规定当事人由于不按交通法规和其他交通安全规定行车或者走路,致使交通事故发生。
如酒后开车、非驾驶人员开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装载、超员、疲劳驾驶、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原因造成交通违法的交通事故。
二、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
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3)在运动中发生。
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4)有事态发生。
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
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doc

安全事故的组成要素一、事故的“人”的要素大批实践表示,因为管理部门缺少督查检查,在生产中人的麻木粗心、渎职、差错、技术、精神等方面的原由,造成的事故占了极大的比重。
不行置疑,事故中存在着人的要素。
人的要素,大概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管理、违章、知识与素质。
现分述以下:(一)管理就大的方面来说,成立安全督查机构,拟订各样法例,按期展开安全活动(如安全月),按期进行安全检查,按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沟通经验,提出问题,确立一段期间内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管”。
就小的方面而言,在厂矿公司内部,明确各级领导直到每个工人的安全职责,建立必需的安全机构(如安全技术科),在车间一级建立专职的安全员,按期进行安全检查,除去隐患,按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等等,也是“管”。
(二)违章按其程度可分为错、违、蛮三种。
错是过错,违是有章不循;蛮是横行霸道。
错按错了电钮;拉错了电闸;该开甲阀而开了乙阀;该关的反而开了;该开的反而关了;该往设施内通风以保证在容器内检修工人的安全,而误送了氮气,致使窒息死亡;用错了焊条;上错了垫片;阀装反;线接错;外国一染料厂生产染猜中间体时,应增添烧矸,而误加入了硫化钠,使反响釜的温度和压力急骤上涨没法控制而爆炸;广州一家药店把硼酸当硼砂出卖,等等,都是错的实例。
致使犯错的原由:(1)主观上,没有全神贯注,麻木粗心,或焦躁慌乱,或判断失误。
(2)客观上,易犯错误的地方,都有某种相像处。
一组并排同样的按钮,一排几何形状同样的阀门,外观邻近的资料、药品,在标志、符号、颜色不清的状况下,常常简单搞混。
(3)人们在互相联系时,使用语言、手势不正确。
比方在电话里通知对方“提氧”,对方很可能听成“停氧”。
一个“提”,一个“停”,相去远矣!有时使用手势联系,手势错误或许不清,也是犯错的一个原由。
某单位在吊装作业中,负责传达信号的两个人,突然争执起来,此中一个作了个向上的手势,开卷扬机的人远远看见,误以为是启动信号,开动了卷扬机,结果把一个正在办理故障的人手指压断。
(安全管理理论)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

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一、事故的“人”的因素大量实践表明,由于管理部门缺乏监督检查,在生产中人的麻痹大意、失职、差错、技术、精神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事故占了极大的比重。
不容置疑,事故中存在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大致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管理、违章、知识与素质。
现分述如下:(一)管理就大的方面来说,建立安全监察机构,制定各种法规,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如安全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提出问题,确定一段时期内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管”。
就小的方面而言,在厂矿企业内部,明确各级领导直到每个工人的安全职责,设立必要的安全机构(如安全技术科),在车间一级设立专职的安全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等等,也是“管”。
(二)违章按其程度可分为错、违、蛮三种。
错是过失,违是有章不循;蛮是胡作非为。
按错了电钮;拉错了电闸;该开甲阀而开了乙阀;该关的反而开了;该开的反而关了;该往设备内通风以保证在容器内检修工人的安全,而误送了氮气,导致窒息死亡;用错了焊条;上错了垫片;阀装反;线接错;国外一染料厂生产染料中间体时,应添加烧矸,而误加入了硫化钠,使反应釜的温度和压力急骤上升无法控制而爆炸;广州一家药店把硼酸当硼砂出卖,等等,都是错的实例。
导致出错的原因:(1)主观上,没有专心致志,麻痹大意,或急躁慌张,或判断失误。
(2)客观上,易出错误的地方,都有某种相似处。
一组并排相同的按钮,一排几何形状相同的阀门,外观相近的材料、药品,在标记、符号、颜色不清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搞混。
(3)人们在相互联系时,使用语言、手势不准确。
比如在电话里通知对方“提氧”,对方很可能听成“停氧”。
一个“提”,一个“停”,相去远矣!有时使用手势联系,手势错误或者不清,也是出错的一个原因。
某单位在吊装作业中,负责传递信号的两个人,忽然争吵起来,其中一个作了个向上的手势,开卷扬机的人远远看见,误认为是启动信号,开动了卷扬机,结果把一个正在处理故障的人手指压断。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对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是交通管理部门、公路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分析,各自找到相关的事故诱发原因,从而为管理好和指挥好交通、养护好道路、管理好运输部门提供有力依据。
交通事故是由特定的交通环境引起的,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
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人,主要包括道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驾驶员,他们是道路交通动态要素中的主体。
所以,离开人的交通行为,是不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
而车,主要指机动车、非机动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等,一般来说,由于人为因素,才使车辆发生了交通效应,从而使车成为了交通事故构成的主要因素。
而道路是交通体系中的必要条件之一,构成交通事故必要条件的环境通常被称为交通事故诱发条件。
如果单纯从人、车、路、环境而言,它们是四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这四者在交通系统中有着相互协调、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密切关系,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失调,都会导致交通事故以某种形态发生。
因此,要保证交通安全,取决于各要素的完善程度。
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以断言,依靠高科技的手段和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人们不会使交通事故无休止地上升。
美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交通事故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上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因此,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也是理论研究和实施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
陆上公路交通(道路交通)事故不胜枚举。
为了彻底改变交通安全现状,遏制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根据公安部2004年的事故统计,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如下。
1.人为因素从道路交通事故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有80%~85%交通事故是由人们的违法行为引起的。
1)公路死亡事故仍占较大比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指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倍。
特别是二、三级公路事故多发。
事故致因理论之“综合原因论”

事故致因理论之“综合原因论”
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多重原因综合造成的,既不是单一原因造
成的,也不是个人偶然失误或单纯设备故障所形成,而是各种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
事故之所以发生,有其深刻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
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综合原因论认为,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
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
事故是由起因物和肇事人触发加害物于受伤害人而形成的灾害现
象和事故经过。
意外(偶然)事件之所以触发,是由于生产中环境条件存在着危
险因素即不安全状态,后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共同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这些物质的、环境的以及人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上的失误、缺陷、
管理责任所导致,是造成直接原因的间接原因。
形成间接原因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历史、法律等基础原因,统称为社
会因素。
事故的产生过程可以表述为由基础原因的“社会因素”产生“管
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与物的偶然因
素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调查分析事故的过程则与上述经历方向相反。
如逆向追踪:通过
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了解物的环境原因和人的原因等直接
造成事故的原因;依此追查管理责任(间接原因)和社会因素(基础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事故的构成因素1。
事故的“人为”因素大量实践表明,由于管理部门缺乏监督检查,生产中因人的粗心、失职、失误、技术、精神等原因造成的事故占很大比例。
毫无疑问,事故中有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管理、违规、知识和素质(1)管理一般来说,建立安全监督机构,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如安全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提出问题,并确定一段时间内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在小范围内,在工厂、矿山和其他企业中,也是“管理层”来界定各级领导对每个工人的安全责任,建立必要的安全组织(如安全技术部门),在车间一级设立专职安全官员,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对工人进行定期安全和技术教育等。
(2)违反根据其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错误、非法和漂亮错误是错误,违规是规章制度。
这是相当鲁莽的行为。
错误按错按钮;拉错了开关。
第一阀打开,第二阀打开。
相反,海关已经开放了。
应该打开的是关闭的。
设备应通风,以确保容器中维护人员的安全,氮气被错误地输送,导致窒息和死亡。
使用错误的电极;安装了错误的垫圈。
换向阀安装;线路连接错误;在国外染料厂生产染料中间体时,应加入燃烧的煤矸石,误加硫化钠,导致反应釜温度和压力失控上升,发生爆炸。
广州的一家药店出售硼酸,如硼砂等。
都是错误的例子。
导致错误:(1)主观上,没有专注、粗心、急躁、恐慌或误判(2)客观地说,在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一些相似之处。
当标记、符号和颜色不清楚时,一组并排相同的按钮、一排几何形状相同的阀门以及外观相似的材料和药物往往容易混淆。
(3)当人们相互接触时,他们的语言和手势是不准确的例如,如果你在电话中通知对方“吸氧”,对方可能会听到“停止吸氧”“提及”和“停止”相距甚远!有时手势被用来进行接触。
错误或不清晰的手势也是错误的原因之一。
在某机组的吊装作业中,两个负责传递信号的人突然争吵起来。
其中一个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
打开绞车的人从远处看到它,误以为是启动信号,于是启动了绞车。
结果,处理故障的人被手动压下。
违反本文主要讨论违反的原因:(1)懒惰容易且无故障化学设备停止时,不按程序进行。
停车后不进行更换,上盲板所在位置不堵塞盲板,人为留下许多隐患。
开车前没有进行彻底细致的检查,准备工作不扎实,温升、升压、升速没有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
不要在运行设备的润滑点加油,并匆忙开车。
在正常生产中,没有巡回检查,甚至在工作中睡觉,或”串岗”或”下班”,生产中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在攀登作业中,为了省事,不要搭脚手架,只要爬上爬下高层管道,清理脚手架和高层建筑上的杂物,随便往下扔(2)赶上赶上时间和任务如果设备有问题,就将就一下。
知道容器内的温度高(冷却需要时间),知道设备内有易燃易爆气体(更换需要时间),不采取严格的措施,工人们被命令在周围无数的条件下冒险或盲目工作。
习惯把日常习惯带到工作中在大多数化工厂,平时吸烟的问题和检修时戴安全帽的问题似乎已成为最老的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留长辫子,穿裤子、背心和高跟鞋去上班...(4)遗忘和粗心。
当一家炼油厂停止检修时,蒸汽被用来清扫管线,连接蒸汽管线和油管的阀门被打开。
扫完管线后,阀门忘记关闭。
当车辆再次行驶时,机油将通过阀门流入蒸汽系统,导致火灾。
后来,被石油污染的蒸汽将被用来灭火,这相当于”火上浇油”和扩大的情况。
漂亮(1)我不知道怎么处理机器设备(2)英雄本色他清楚地知道容器里有有毒气体,所以坚持说:“我要进去试一试。
”还有一个如此荒谬的悲剧:两个年轻人在锻压机旁开玩笑。
一个人说,“当我抬起头时,你敢踩刹车吗?”一个说,“敢“一个真的把头放在垫子上,另一个也真的踩了刹车(这里指的是开关)...当一枚地雷爆炸时,一名年轻男子没有被藏起来,并声称在观看“天上散落的花朵和女人”。
结果,他被吹死了。
(3)不讲科学例如,一家化肥厂的领导不听工人们的劝阻,强行将常压碳酸氢铵结晶器改为在七种压力下使用。
当施加压力时,法兰泄漏,顶盖变形并膨胀。
因此,顶盖被焊死了。
顶盖上加了一块槽钢来加固。
工人们不敢操作它。
科长和一名副班长亲自开车。
结果,两人都死于爆炸。
(3)知识和技能1)对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无知2)缺乏一般和专业安全知识如果不采取措施直接营救触电者或中毒者,结果将是“过河的泥菩萨”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
他嘴里叼着一支烟,不加选择地倒液化石油气,导致了“火灾”把安全带挂在悬挂的竹竿上,自欺欺人我不知道杀虫剂和大多数有毒物质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接触和使用这些药物时,只穿裤子和背心,裸露上身。
3)缺乏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企业管理者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操作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影响事故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4)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例如,你的工作周围有没有没有盖子的人孔?会有什么东西掉在你头上吗?你踩的杆子是否牢固?它符合标准吗?你想按下按钮的机器上还有人在工作吗?你想打开的阀门对下一个过程有什么影响?如果你这次不知道情况,那就不要做。
5)缺乏严格的施工计划犯经验主义那些信奉经验主义的人只知道如何根据经验行事,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主观的和片面的:只注意大的,忽视小的,事故发生在小的细节上。
注意困难,忽视容易,事故经常发生在一些常见的事情上;注意开头,忽略结尾,事故发生在完成的时刻。
6)因循守旧,人为制造障碍。
某个工厂没有专人管理设备。
你今天会处理好,他明天会处理好。
不是每个人都有责任。
这种说法既不清楚又混乱。
一些工人没有认真换班或提前离开,没有等待继任者的到来。
有些人不学习或不动脑,只知道一件事而不知道另一件事,只满足于一点点知识和一半的理解,并愿意与愚人分享。
(4)素质思想素质指挥官官僚主义,专横,非法指挥;操作人员的不负责任、擅离职守或违章操作,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或播下了事故的种子。
隐瞒事故真相,不报告,弄虚作假的心理素质(1)障碍饮酒后工作,神经紊乱(2)心情忧郁地,心不在焉地漂移,思想不集中太兴奋了,忘乎所以(3)思想疲劳为了完成一项预测风险很大的工作任务,我们一开始就非常重视,非常谨慎,思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当项目接近尾声时,回顾过去,我们会觉得这是一回事。
突然之间,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放松,思维被解除,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经常发生。
体能(1)疲劳当疲劳时,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命令也不正常。
它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不能做它想做的事。
如果你努力工作,这很可能发生。
一个年轻的工人早上8点去他未婚妻家,让他的女朋友上街去买结婚用具。
他一直忙到晚上9点经过两个小时的休息和夜班,由于过度疲劳,在工作十分钟后,他掉进了原矿旋转机,然后滚到破碎机被活活吊死!(2)残疾老弱病残自然不适合在第一线工作。
2、事故因素“机器”汽车、磨坊、刨床、钻孔机、熔炉、塔、罐、水壶、液压、电动、气动、机械和其他特殊工具和器具在事故科学中被归类为“机器”由于事故是由机器本身发生的,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缺、多、漏、堵、串、咬(1)虚虚,非实也所有由设备强度不足、部件不均匀、重心不稳定、无效仪表或薄壁容器(如大型油罐)或易碎产品(如玻璃产品和小型仪器管道)造成的灾难都是“虚拟”的强度不够,因为:1)材料不符合要求。
2)先天缺陷:裂纹、砂眼、夹渣等。
3)紧固件松动,如长期运行后因振动导致螺钉未拧紧或松动。
4)焊缝未完全焊接。
5)设计误差安全系数选择太小当零件不整齐时,会出现以下情况:1)外露的旋转零件(如滑轮、靠背轮和滚筒)没有防护罩2)缺少安全设备例如,高压容器缺少安全阀和爆破片,高转速的汽轮机缺少超速跳闸装置等。
3)缺少紧固件4)缺少监测仪器和检测仪器的重心在以下情况下是不稳定的:1)汽车起重机没有伸出支腿或旋转臂的倾角太大2)脚手架梯子等没有牢固地竖立起来,也没有适当地放置。
3)基础沉降基础倾斜高速汽车急转弯。
5)不能正确使用前进屋顶仪器在下列情况下不起作用:1)由于腐蚀或其他原因线路接触不良2)取压管、气管、液位计的小阀门因积水、积渣、积油而堵塞3)调节阀隔膜破裂或阀头堵塞(2)实过载、残留、腐蚀和碰撞都是实过载包括超温、过压、超速、过载和不受控制的化学反应。
残基(1)尽管减压并排空,但生产系统中仍有少量残留物近年来发生的所谓空苯罐爆炸事故和停止三年的废硫酸罐爆炸事故都是由残留的苯和酸引起的。
(2)虽然没有残留物,但容器内的温度却很高例如,在工厂的干馏炉中,更换合格后,工人进入清理,铲出的污泥在高温下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使清理后的工人中毒而死。
(3)虽然没有残留物或“温度”,但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这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偶然的残留物如果在容器中进行氩弧焊,会产生各种有害射线,如紫外线。
介质腐蚀介质对设备的腐蚀是化工厂热交换器管板和管子泄漏的主要原因。
腐蚀会使高压容器壁厚变薄,强度降低,导致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爆炸。
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腐蚀更加有害,会使身体开裂和损坏。
不应接触摩擦的零件缺乏润滑油会烧坏轴承衬套(轴和台球之间的直接摩擦),一些离心泵的叶轮和外壳之间的摩擦(由于后盖螺钉松动或间隙过小)会烧坏电机或损坏外壳。
如果(3)释放1),该物质也会溢出2)垫片毛刺、焊缝泄漏、阀门填料不良,导致跑、冒、滴、漏3)由于物质的大量扩散,压力容器的爆炸经常导致灾难。
4)废水沟、管沟、5)地下井等。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没有用钢板覆盖或密封不严的地方,经常有易燃易爆物质扩散。
有些不能封闭或间歇的生产过程,如采矿、水泥生产、纺织等部门,经常伴随着粉尘的扩散,粉尘爆炸时有发生。
裸导线,绝缘不良的电动工具漏电如电动手钻、电动砂轮、振动装置和家用电器泄漏是许多人中毒、大规模火灾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4)塞1)工艺管道冻结结晶2)设备内防腐漆脱落、催化剂结块、填料瓷环破裂、阀芯脱落都会造成工艺管道或设备进出口堵塞3)工艺介质中的高杂质含量在生产系统中积累过多,导致泵入口处的过滤器堵塞。
4)空气阻力由于泵体内存在气相,一些离心泵通常无法测量。
5)应该打开的阀门没有打开。
设备上安全阀的恒定压力过高,或者已经锈死,不能在规定的压力下跳动。
在的生产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副反应会产生一些固相,堵塞整个反应釜。
例如,在我国的几个大型化肥厂中,从法国进口的两级蒸发分离器及其后面的升压器经常被浓缩利尿的积累所堵塞。
(5)字符串字符串,互操作性也抚顺石油三厂卫生站的一名女工被工厂厕所地下水管中的硫化氢熏死。
当炼油厂的水在高温下遇到热油时,就相当于向油中扔了一个重炸弹——水会迅速蒸发,导致容器在超压下爆炸。
当来自浙江一家工厂的空气混入氨合成工艺气体时,在中国化学工业的历史上,在几个容器中发生了爆炸事故。
太原某化肥厂尿素车间开工时,稀硝酸流入蒸汽系统,所有蒸汽管道被腐蚀报废等。
在化工生产系统中,工艺管道是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