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深入挖掘学生潜在的无限创造力的过程。
从四个层面探寻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根源:创新培养的萌芽是好奇;创新培养的绳索是辩论;创新培养的根基是怀疑;创新培养的动力是评论。
正是在这种持续的探寻过程中,无形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创新的学习氛围,由此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之火,提升学生思维的敏锐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一、优化教学过程教师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主动探寻的能力。
保障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积极提供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大胆放手学生去自主探寻那些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刺激其深究的欲望。
当出现争议的局面时教师无需立刻做出判定,而是积极引导他们追溯到问题源头,进一步思索,从而真正掌握这一问题的根本属性。
至于创造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创造就是利用现存的知识经验积极优化重组,从而探究出新兴的思想及物体。
这一定义精准地把握了创造的根本属性。
但是,相对于儿童以及青少年学生来讲,又独具意义。
能够体现学生真正主动感受世界、探寻问题,并不断对常规性问题做出多面性回答。
表现出深刻的创新意识的元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环节中所呈现的联想力与洞察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体系的能动性。
学生积极探寻,主动摸索,不再简单模仿传统的理论,而是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从而形成新兴的思维品质与方式,这才是创新意识的真正根源与根基,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着力点。
有一位外国的教育家到小学旁听,有个学生口算7+7+7+4+7+7+7=46,解释说,7×7=49。
其中第4个7实际是4,所以49-3=46。
教育家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要始终传达给学生这样的意识:进行问题解决的方式并不仅仅有一种,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摸索解决,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便是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索,并产生新的思维方式。
浅谈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那么,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呢?我的体会是: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比较,引导他们设想、验证。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
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是这样建立”圆心”概念的。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纸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不用任何工具,怎样才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当学生发现在圆多次对折后,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一点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谁给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圆中”,有的说”中心”,有的说”圆心”。
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圆心”比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心”的命名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分析与比较后进行的,学生的设想不论对错都体现着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这样,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创造思维。
二、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1、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
例如:”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1)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2)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3)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一、培养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问题的独特的、富有想象力的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事物有多角度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
3.批判性思维。
学生应该具有对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盲目接受事实和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思考,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为了达到这些培养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实施途径。
二、培养策略1.注重数学启发式教学。
数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培养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实施途径1.借鉴国外数学教育理念。
在国外的一些先进国家,数学教育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他们倡导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和教师可以借鉴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
小学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学生的思维基础和思考方式,所以学校的任务是要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创新意识的含义创新是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以人为活动主体,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包含更新、创造新的东西以及改变三层含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创新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观念、活动的动机和欲望的思想活动,还包含了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总体来说,创新意识包括欲望、兴趣、感情和意志,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素质教育居主导地位的今天,教育本身就成为一个创新的过程,在需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共同作用的数学学科上,创造性思维更是必不可少。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对新事物的发现、对新规律的提出、对新方法的创造、对新问题的解决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1、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创新灵感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看你画什么,他就画什么。
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们提供一种愉悦的心情,一种和谐的气氛,一种求新的思路,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就能得到不断的闪现,灵感就会不断飞溅。
那么,如何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呢?首先应多给学生以鼓励、赞许。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呢?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讲解“长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然后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或完整,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一,利用数学游戏和活动。
数学游戏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猜谜、数学竞赛、数学魔术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其二,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例如,在讲解“小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讲解“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
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有创新才有进步。
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营造和谐氛围。
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
对学生中具有的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将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就教材而言,课堂上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为切人:“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规律吗?”“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等,让学生总结特点,找出规律,由此及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例如可用“你很会思考。
”“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试试好吗?”“你真会发现”。
“你的想法很特别。
”“你是与众不同的孩子”……这些评价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
因此,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二、引导探索学习。
诱发创新灵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
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量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首先要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以下介绍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和尝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数学测量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创设情境和运用数学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运用数学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数学,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如逆向思维、归纳推理等,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教 学研 究
创养创新意识
丰 卫
( 重庆市开县临江镇 中心 小学,重庆
培养 造就 具有创 新意识 、创新 精神 、创新 能力 的人才 是 当代 教师 的时代 课题 ,本人 在教 学实践 中培养 学 生创 新 意 识 进 行 了 一些 探 索 。 要创设情境 ,鼓励 学生质疑 在课 堂教 学 中,教师要 善于创 设 问题 情境 并敢于 让学 生独 立 思考 ,把数 学知识 的认 识过程 ,转 化为学 生 自学 发 现 问题 的质疑 过程 。学 生能够质 疑 问难 ,是主动 学 习的一 种表 现 ,更是 培养创 新意 识不 可少 的。例 如教学 “ 修一 条 长1 5 0 0 米 的公路 ,第 一天 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修 了全长 的—— ?”学生们大胆提 出了许 多问题 ,如 “ 第一天修了多 少 米 ?” “ 第 二天修 了多少米 ? ” “ 第二天 比第 一天 多修 了多少米 ? ” “ 第一 天 比第 二天 少修 了多少 米 ?”等等 , 发散 了学生 的思维,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 二 、要创设情境 ,启迪学生设想 在 教 学过 程 中, 一些 新 知 识 可 以 引导 学 生 去分 析 、 归纳 、 比较 、引导他 们设想 、验证 。例 如我 在教 学 “ 圆的 认 识 ”一 课 中,是这样 建立 “ 圆心 ”概 念 的。让学 生拿 出 自己准备 好 的圆纸 片来 ,引导学 生思考 :不 用任何 工具 , 怎才 能找 到圆 的中心 点 ?当学生 发现在 圆 多次对折 后 ,折 痕都 相交 于 圆中的一 点 时,我进 一步 引导学 生设想 :谁 给 这 一 点起 一 个 名 字 ?学 生 有 的 说 “圆中 ” ,有 的说 “ 中 心 ” ,有 的说 “ 圆心 ” 。最 后一致 认为 还是 “圆心 ”比较 好 。在教 学过程 中 ,学生对 “圆心 ”的命名 是建立 在对 知 识 的分析 与 比较 后进 行 的,学生 的设想 不论对 错都 体现着 种探索精神 ,一种创新精神 。 三、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大胆尝试 在 教 学过 程 中要 引导 学 生 大胆 尝 试 , 为学 生 安 排创 新 的空 间和 时 间,给 学生尝 试创新 的 自由度 ,不断激 发 学 生 的创新 意识 。例如 :我教 学 “ 圆 锥 的 体 积 ” 一 课 时 , 先 用绞 笔刀将 铅笔绞 成一 个 圆锥 ,然 后提 问 :请 同学 们设想 下 ,这个 圆锥 和刚才 的一 截 圆柱 有 怎样 的关系 ,让学 生 各说 出 自己的设想 。当认为 同学们 的设 想都 是合理 的 ,接 着 问:那 么, 圆锥 的体 积究 竟与它 等底 等高 的圆柱 有怎样 的关 系呢 ?请 同学们用 准备 好的等 底等 高 的空圆柱 圆锥 、 水 ,以 四人 小组 为单位 ,动手 合作 操作 讨论 ,结果在 操作 中探 索 出圆锥体积 是与 它等 底等高 圆柱 体积 的三分 之一 的 结论 。接着 我又 问 :谁 能说 出具体 理 由来 ?有 的小组 代表 说 :我将 灌满 圆锥 的水往 圆柱里 倒 ,结 果3 次将 空 圆柱倒 满 ,因此 ,我们 小组得 出圆锥 体积 是与它 等底 等高 圆柱体 积 的3 倍 。有 的 小 组 代 表 说 : 我 是 将 灌 满 圆 柱 的 水往 空 圆锥 里 倒 ,结果 3 次才倒 完 ,因此,我得 出圆柱体积 是与它等底 等 高圆锥 体积的3 倍 ,反过 来说 ,圆锥 的体积就是 与它等底 等 高 圆柱体 积 的三 分之 一 。这 一动 手、动 脑 、动 口的操作 过 程 ,创设 了好 的思维 情境 。通过 小组合 作 、操作讨 论 , 培养 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育也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是为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标准。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创新意识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3.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点将更多地放在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策略,下面就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策略:1.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其主动思维和创新能力。
2.注重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数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共识。
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与创新意识的内涵1.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在未来社会中,个体应当具有的一系列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思维品质、认知品质、情感品质和行为品质。
其中思维品质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等;认知品质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情感品质包括责任感、关怀他人和社会责任等;行为品质包括意志力、自律性和外延性等。
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对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对事物的总体把握能力和对事物进行新的创造、发展和应用的意识。
在素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环境,如数学实验室、数学游戏室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去实现、探索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如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制作统计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出一些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作者:宋海燕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3期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小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极具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顺应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会有哪些有效的途径呢?一、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心理学上的很多研究调查结果都表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开阔其思路,使其思维更加敏捷,进而激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努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就为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前提条件。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需要改进师生关系。
新的教学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改善师生关系,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并使他们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展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要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在学生的出色表现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扬。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将精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之上,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
这样才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才能够使学生们敢于提问,敢于发言,从而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容易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和对其求知欲的激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天真、活泼、异想天开,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如何挖掘与培养他们创新的潜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多给学生留有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机会,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从小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从生活实践中探究、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生动、主动地成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师思想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模仿、计算,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课堂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那么要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呢?一、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发,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细心体察,耐心、真诚、热情地诱导,支持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就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游戏,无论你告诉老师哪个数字,我都能猜出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可以试试看。
”结果学生出得快,我答得快,学生列出数据越来越大但并没有难倒我——我一一准确猜出来。
这时,学生惊奇了,产生了极大兴趣,这到底有什么“诀窍”呢?学生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产生了“好奇心”。
于是,我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等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准确地猜出怎样的数能被3整除。
”一堂课就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教师设计这样的情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观需要,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揭示问题,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了“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
在数学思维中难得可贵的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四点看法:一、联系生活创设情景,让学生想创新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
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图片展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
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出示赛跑到终点的图片。
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小学数学作为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更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层次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数学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去做呢?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孩子们因为天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他们总是有许多问题,也总喜欢问为什么,在问的同时,还会随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那么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努力调动和培养。
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时,我故意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孩子们看着我,都情不自禁地摇头,我知道他们不相信我。
但是他们仍然因为好奇,而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好多孩子都想试一试我的真假,还有的调皮鬼想难住我,结果我不仅说得快,而且说得对,惊叹之余,学生们的兴趣高涨,急于知道我是如何快速判断的,从而为探求新知创设了情景。
二、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
”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
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干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
并且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设问的情景,多提供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
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当今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已进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时期,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充分考虑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主体性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要提高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自觉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充分认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确立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六多、七少:教学目标强求一致多,教师照本宣科讲得多,自己启动问题多,让优生发言一问一答多,机械重复练习多,大课堂形式多。
让学生动手少、启动问题少,智力活动少,多层次变式练习少,个人、小组学习交流少,困难生发言少,得到鼓励创新少。
因此学生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数学知识,大脑成了数学知识容器,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行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争取生动活泼地发展。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它没有速成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辅助工具。
在鼓励学生多思多问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中加强用词的丰富形象性,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向学生渗透唯物主义世界观,运用逻辑推理、辩证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想象的同时合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利用思维的发散性加强所思考问题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科学地分析、奇妙地组合,寻找解决问题的多向思路,大胆尝试得到与他人不同的成果,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在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几何图形的教学。
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几何图形建立表象,这样学生才能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剪、折、分、拼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被彻底激活了,课堂气氛日常活跃,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有的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b)h。
有的同学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 ah, s=12 bh 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12 ah+12 bh=12 (a +b)h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知识,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思维得到发展,由实践到理论学生不仅明白了公式的由来,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
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1. 建立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理解难度大、计算复杂、对公式应用不熟练等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强化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联想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联想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将数学概念或定理与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4. 鼓励学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 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及课后活动、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发现,全方位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12-26T17:02:07.98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作者:刘洪芬[导读] 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刘洪芬(广西省岑溪市第六小学广西岑溪 543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它没有速成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2-095-01
(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辅助工具。
在鼓励学生多思多问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中加强用词的丰富形象性,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向学生渗透唯物主义世界观,运用逻辑推理、辩证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想象的同时合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利用思维的发散性加强所思考问题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科学地分析、奇妙地组合,寻找解决问题的多向思路,大胆尝试得到与他人不同的成果,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在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几何图形的教学。
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几何图形建立表象,这样学生才能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剪、折、分、拼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被彻底激活了,课堂气氛日常活跃,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有的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b)h。
有的同学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 ah, S=12 bh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12 ah+12 bh=12 (a +b)h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知识,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思维得到发展,由实践到理论学生不仅明白了公式的由来,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
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探究新知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教师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多层次、多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思维才能极大的被调动起来。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
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
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更足了。
(三)结合课堂练习,激发创造性趣
为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
首先是个人抢答赛。
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
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
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
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
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
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
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
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
因此,每一节课,我都能在新课开始前,巧妙地设置练习,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再造出来,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触类旁通、具一反三的,学生的再创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析[J].教育:文摘版,2016(9):00120.
[2]李明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4):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