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与人为善教案

合集下载

2.3与人为善

2.3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确立: 1.教学目标确立: 教学目标确立
知识和技能目标:
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教学的重点);认识 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教学的重点);认识 ); 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懂得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 实际行动(教学的难点)。 实际行动(教学的难点)。
3.教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一只手套” 学生读教材中的故事 “一只手套”。
出示问题: 出示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 “从这个故事中你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
五、反馈总结,知识回顾: 反馈总结,知识回顾:
我的设计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 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留给他们一个空间, 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留给他们一个空间, 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 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 目的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创新以及表 达能力,同时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达能力,同时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 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 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3与人为善 2.3与人为善


无私
善 良
分明
博大
行动


观看图片后, 观看图片后,出示问题:
观看图片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可以就其中一幅图片 观看图片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可以就其中一幅图片 ?( 谈感受。) 谈感受。)
目的:引起学生的共鸣, 目的:引起学生的共鸣,感染学生把善良之心 实际行动,提高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实际行动,提高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同时 过度到下一个问题。 过度到下一个问题。

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教案1. 简介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善相处的能力,提倡互助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尊重和理解。

3. 教学内容3.1 与人为善的意义•分享有关与人为善的故事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与人为善的意义和重要性。

3.2 倾听与表达•探讨倾听和表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并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践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3.3 解决冲突•引导学生理解冲突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重要性。

•分析和讨论不同解决冲突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冲突。

3.4 互助和合作•引导学生理解互助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分享和关心他人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5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观点、文化和差异。

•分析有关尊重他人的案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 教学方法•阅读与讨论:通过阅读有关与人为善的文章或故事,并讨论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与人为善的意义和方法。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倾听与表达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助意识。

•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和分析与人为善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与人为善的相关知识。

5. 教学活动5.1 活动一:分享与人为善的故事•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则有关与人为善的故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要教训和对自己的启发。

5.2 活动二:角色扮演•设计不同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与人为善的场景并实践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八年级政治上册 2_3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2_3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

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善良的要求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故事导入:小故事大道理小孩的心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

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讲授新课课题板书:与人为善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解释板书:1、什么是与人为善?--------以善良之心待人2、善良的内涵: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

3、善良的要求:活动一: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案例):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

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

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

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看法。

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

《与人为善》公开课教学教案

《与人为善》公开课教学教案

《与人为善》公开课教学教案第一章:与人为善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态度。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1.2 教学内容:讲解与人为善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分享与人为善的实际案例。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善良的行为和态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与人为善的原因和方法。

分享案例:分析与人为善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分享尊重他人的实际案例。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尊重他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尊重他人的原因和方法。

分享案例:分析尊重他人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章:关爱他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分享关爱他人的实际案例。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关爱他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关爱他人的原因和方法。

分享案例:分析关爱他人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章:倾听与理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倾听与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4.2 教学内容:讲解倾听与理解他人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倾听与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分享倾听与理解他人的实际案例。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倾听与理解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倾听与理解他人的原因和方法。

分享案例:分析倾听与理解他人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五章:友善交往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友善交往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友善交往的态度和行为。

5.2 教学内容:讲解友善交往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友善交往的重要性。

分享友善交往的实际案例。

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友善交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与人为善的教学设计

与人为善的教学设计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粤教版)第二单元善待自己§2.3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内容以探究“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出发点,重在引导学生关注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从对身边善良人身上的品质的感悟到自己也要成为善良的人的行动转变进行探究。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内容简析】“与人为善”指的是与善良对待和帮助他人。

“与人为善”是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条基本的道德原则。

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有三个小结,一是使学生了解善良的内涵,领会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二是使学生领会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引导学生在助人和奉献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与人为善的平质;三是使学生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体会“己所不予,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实施教学班级】西山实验中学八年级五班【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

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予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重点: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教学材料】思想品德教师用书(八年级上册粤教版)【教学方法】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的统一,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感悟社会对个人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所以八年级的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平台,故教学方法体现为观察分析、讨论探究、实践体验等。

我的教案--与人为善

我的教案--与人为善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善待他人2.3与人为善主题词:善良爱心助人将心比心时间:2011-10 授课人:陈晓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2、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3、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帮助他人。

(二)能力目标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为善,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学会宽容,理解和欣赏他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2、生活中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情他人的不幸和困难,增进其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3、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教学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四、教学方法1、讨论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讨论法”的方式去思考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其中,用小组总结发言的形式回答,使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

2、认知法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主要有阅读和看教师板书展示等形式。

3、行为雕塑感知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用行为来表达,同时感知内心的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学法指导1、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借助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并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

2、行为体验法通过行为雕塑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

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3、换位思考法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与升华。

六、教具辅助多媒体七、课时安排3课时八、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的第一课诚实守信,以及第二课平等待人。

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教案2.3与人为善教学目标: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2、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故事导入: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凉亭的亭卒勤锄草,勤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嫉妒,把凉亭的瓜秧全部扯断,梁人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楚人这样很卑鄙。

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的好。

”亭卒觉得宋就的话有道理,就照办了。

楚人发现每天瓜地都被浇过,而且是梁人悄悄为他们浇的。

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既感到惭愧又非常敬佩,把这件事上报给楚王。

楚王听后,深为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备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表示酬谢。

结果,原本敌对的两国成为友好邻邦。

讨论:1、梁楚瓜秧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句比较合适的话(最好是)加以概括。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含义。

学习心灵导航第一节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板书)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板书)2、善良是无私的(板书)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板书)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板书)5、善良要见诸行动(板书)在辨别中学会选择:1、放学的路上,当你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时,你该怎么办?2、老师表扬小欣、小军和小云搀扶老奶奶过马路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人为善。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与人为善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人际关系。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与人为善的情况,但对于与人为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含义,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培养善良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与人为善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与人为善的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人为善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生活实例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方案,确保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3.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个与人为善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场景中的主人公是否与人为善?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生活实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实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与人为善的?与人为善的意义在哪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观点。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

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善良是无私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时政结合法,歌曲欣赏法等,懂得什么是与人为善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助人的过程中。

通过对有关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时事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收集地震中的感人事迹,与人为善的事例。

板书设计与人为善勇敢宽容博大的真诚为人无私的克己是非分明尊重正直行动理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歌曲欣赏营造氛围导入课前3分钟放音乐《善良的人》听音乐,感受爱的温馨通过音乐营造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新课烘托主题二、感受地震中善良展示图片《姚明》和《林浩》视频,引导学生善良蕴涵的意义1、了解林浩的事迹和地震后感人事迹。

然后说说林浩的闪光点。

2、简述图片中的事迹3、说感想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感受患难见真情三、大善无形1、展示林秀贞图片和林秀贞的故事2、指导学生结合林秀贞的故事分析善良的品德1、了解林秀贞的故事2、说林秀贞的善良品德1、学生形成对善良等高尚品德的共鸣和认同2、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四、大爱无声指导学生结合林秀贞的故事分析善良的特点1、林大姐帮助的,都是她的亲人吗?2、你认为林大姐帮助这些人,图的是什么?3、曾经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年青人,也想找林大姐“帮忙”,你认为林大姐该不该帮忙?4、你认为林大姐凭什么感动了中国,语言还是行动?懂得[1、善良之心是博大的2、善良是无私的[3、要是非分明,善恶分明。

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教案

授课内容:2.3 与人为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中年妇女的故事,由此引出课题:与人为善【讲授新课】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板书)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善良是无私的(板书)通过情景体验,说说谁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理由是什么?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

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

这种精神发扬到此刻,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2、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板书)通过《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两道情景分析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人为善应当要是非分明:我们所说的善良不是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一味放纵、宽容是毫无原则的“愚善”。

3、善良要见诸行动(板书)讨论:行动比心动更重要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探究园“社会风景”——一只手套的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P50中四个小问题,并派代表回答。

)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我们都知道手套通常是以一双为单位出售的,要是只买了一只。

另一只也就无法卖出了,加上生意人都想赚钱,谁都不想做亏本生意。

所以我们说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

2、你怎样理解女老板转变的原因?女老板之所以发生转变,是因为她看到那个男孩只有一只手,他们母子生活又显然拮据,女老板就起了恻隐之心。

3、你怎样评价女老板这个人?女老板是一个善良的人,能将心比心地体谅、关爱他人。

8-23与人为善教案

8-23与人为善教案

2.3 与人为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认识助人是快乐之本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和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的行为否定和拒绝。

【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2、难点: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教学方法】体验教学法、材料分析法【活动设计】新课导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有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大家猜一猜,这种语言是什么?——善良。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

它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善良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夜。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多媒体展示四个情境,引发讨论。

【情境一】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

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

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

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看法。

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

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

”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她一把。

”请问: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为什么?小结:与人为善是无私的,有私心杂念的不是真正的善良。

【情境二】马强同学一大早就跑来对你说:“马上把数学作业借我抄一下,好按时交给老师,不然会被老师批评!”请问:你应该怎样做?为什么?参考:不给他抄,但是如果他遇到困难可以帮助他解决难题。

因为作业应该独立完成,要抄袭他人作业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给别人抄作业会助长拖沓懒散的习惯,不利于别人的进步。

这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而是对他人有危害的行为。

小结:与人为善也要分清是非,要讲原则,不能帮助他人做违反法律、良知和道德的事情。

23与人为善(教师用)

23与人为善(教师用)

第二单元善待他人2.3与人为善【课型】:新课【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中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1、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2、助人为乐要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善良是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__,是美好品德的__________,有了善良的_______和善良的____________,才能组成美好的____________。

2.与人为善,就是以______________待人。

善良就是一颗的爱心。

3.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__________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是不图____________。

4.真诚的爱心是通过_________表现出来的。

善良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的____________。

5.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的需要,也是我们的需要。

帮助他人是一种的活动,让我们体验到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

6.助人不仅是,也是。

助人是的。

【导入新课】:阅读故事“小鱼”,并思考文后问题: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许多多小鱼被海浪抛在了沙滩上。

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掉,老人叹息一声走了。

突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一条一条把小鱼扔回大海。

老人很感动,也弯腰开始帮忙。

老人说,你救了他们,但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男孩说:“小鱼在乎,知道我救了它们的命。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

2.3 与人为善名师导航自主梳理1.与人为善(1)与人为善就是以之心待人。

善良包含着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

(2)善良是无私的。

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的损害、对的伤害。

(4)善良之心是的。

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

(5)善良要见诸行动。

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2.帮助他人能体现生命的快乐(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的需要。

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的“”的活动,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比接受更快乐。

(2)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生命的。

爱是感情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就越强。

3.将心比心(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方式和方式。

(2)将心比心就是,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

(3)将心比心就是,真心诚意地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4)将心比心就是不以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别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伤害是的。

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我们可以通过一起搜集社会上善良的人们以爱心奉献社会、救死扶伤、扶弱济困的事例,从中体会与人为善的真实含义,懂得以善良之心待人应无私、是非分明、见诸行动的道理,并真正地付诸行动,做一个善良之人。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爱心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从中体会付出的快乐,加深理解“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更幸福”的道理。

●观察周围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思考“为什么同学们都愿意与他合作?”“他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等问题。

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出这些同学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他们是否能做到“将心比心”?他们是否善于理解和宽容别人?……在此基础上再去比较自己和这些同学的差距,就能够明白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也为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思想品德:2.3《与人为善》教案2 (粤教版八年级上)

思想品德:2.3《与人为善》教案2 (粤教版八年级上)
1、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板书)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________________
请你猜猜男孩会怎么说?(“小鱼在乎,知道我救了它们的命。”)
二、新课讲授
(三)、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板书)
教师读出2-3位学生的作业。
(设问:你会以类似的语言或者行动对待他人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既然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他人痛苦,做到“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意思就是要以自己的心理推知他人的心理,设想自己在他人的处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这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怎样理解将心比心呢?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小孩善良的心灵,给人以美丽的感动。小鱼不通人性,也不懂回报,但那却是上千条鲜活的生灵,有的人不在乎,而善良的心却一定在乎。
我们在困难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候,我们也应该为他人着想,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分担别人的痛苦。
三、课堂小结:
教后记
讨论:假如你是甲,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小结:我们都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我们谁都不想受到伤害,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痛苦。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情愿、不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推给他人,让他人去承受。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与人为善教案

与人为善教案

2、3 与人为善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能力目标: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的共鸣和认同,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善良的内涵和要求教学难点: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助人为快乐之本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吗?生:善待他人。

师:没错,就是善待他人。

我们在前面的课已经学习了诚实守信这个做人的基本原则,还学习了如何平等待人,它们都是善待他人的表现。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善待他人的另外一个表现——与人为善。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47页。

2、讲授新课活动:《一只手套》的故事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本47页,社会风景中的《一只手套》的故事,然后讨论下面的问题:学生阅读书本故事,小组讨论:(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2)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生:……师:(1)女老板一开始不肯卖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手套通常是以一双为单位出售的,如果只卖掉一只,那剩下的另一只就无法再卖了。

这位女老板一开始只顾做生意赚钱,后来发现顾客是个残疾少年从而转变态度,以体恤关爱温暖了素不相识的人。

由此看来,这位女老板是一位善良的人。

善良就是为别人付出,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是一种收获,助人是快乐的。

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只有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够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一个克已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的人他首先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

2、善良是无私的,如果一个人做好事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那就是伪善。

一旦他得不到回报,就会露出自私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学
授课内容:2.3 与人为善(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八周周五第二节
授课者:张秋红
授课班级:221 班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分析引导、讨论法、情景体验法等。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收集小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公益广告《心在一起》,提问:看完广告有何感受?
由此引出课题:与人为善
【讲授新课】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板书)
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板书)
由学生例举什么样的人才是善良的人,归纳总结出“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

2、善良是无私的(板书)
通过情景体验,说说谁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出“真正的善良是无私的”,并通过陈观玉的故事进一步论证。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板书)
通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两道情景分析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人为善应当要是非分明。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板书)
例举“350个孩子一个妈”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不仅要善待自己的亲人,也能善待帮助他人。

5、善良要见诸行动(板书)
通过5.12地震同学们捐款事例,让学生明白善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行动起来。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探究园“社会风景”——一只手套的故事。

(请一位同学朗读,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P48中四个小问题,并派代表回答。


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
2、你怎样理解女老板转变的原因?
3、你怎样评价女老板这个人?
4、从这个故事,你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引出
1、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板书)
由探究园中女老板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心满意足理解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2、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板书)
通过一个小故事,由学生思考得出“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的道理。

【课堂小结】
提出要用善良的心对待别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到与人为善要无私、博大,还要是非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