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文集,在读完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深吸引。
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即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的,必然会产生阶级斗争。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努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我对这种革命思想深感赞同,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彻底改变社会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我也受到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揭露的启发。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合理性,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
他们揭示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指出资本家利用无产阶级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并通过这种剥削获取巨额利润。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幸福。
这种追求人类幸福的理想非常令人感动,也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总之,通过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的著作,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读物,对我个人和社会的思考和认知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卡尔马克思,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著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作品。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
是卡尔马克思挚友,与马克思一齐并为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齐一向致力于对于社会阶级斗争的分析,为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领袖,这次读了两人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让我颇为感触,并且对于两人的思想上的前瞻性,与思维的缜密性都更加的钦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分四卷,我尤其对第一卷颇为感兴趣,马克思与恩格斯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当时的贸易与对华战争等,马克思恩格斯都进行了详细分析。
我选取了鸦片贸易史进行了详细的通读。
那段闭关锁国,人民萎靡,遭人残害的岁月又渐渐从时间的消逝中渐渐在我脑海里恢复了原先的面貌。
鸦片贸易对于当时的中国无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已经陷入了落后的境地,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市场是个严重的打击,对于当时社会人民的精神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鸦片贸易的原因也如鸦片贸易史第一部提到的源于欧洲对于中国市场的占有欲望,幻想和企图。
开头马克思引用英国人马利马丁的话:“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持续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但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牺牲者被献于永不知饱的摩洛赫,英国杀人者和中国自杀者竞相向摩洛赫的祭坛上供奉牺牲品。
”鸦片贸易使得当时中国人付出超多白银购买鸦片,每一天烟雾妖娆,使得自己变得更加沉迷,却因为鸦片的上瘾性而使得不得不继续为之付出精神和金钱的双重代价。
读《资本论》有感(三篇)

读《资本论》有感许多年前,我们在高中时代听老师讲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从没读过《资本论》的原著。
我想即便那时读,也不会理解的,因为我们没见过或者说没有亲身体验过资本主义社会。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欢迎的人物。
在中国,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资本论》很少有人去读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资本论》是纯经济学著作,光那么厚,就让人望而却步。
不久前前,从新闻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许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股重读《资本论》的小热潮。
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长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们会重新审视这部革命著作?我顺手拿起那本静躺在我书柜上许久的《资本论》,随便打开一页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
《资本论》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是平常易懂的,更是无比贴近现实社会的,书中引用的事件,无不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应验。
于是,我立马沏茶,在新居的书房里匆匆读了起来。
《资本论》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澜,他真的是一部底层工农群众的《____》。
他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____是对的!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坚决不让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
《资本论》不仅总结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而且揭露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
读着那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我在想,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吗?这分明就是近____年的中国。
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国家避免那样血腥的事情发生。
我现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几段话抄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的对抗。
这种对抗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这里的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这各种规律本身,是这各种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贯彻下去的趋势。
工业比较发展的国家,不过为那些更不发展的国家,显示出它们自己未来的形象。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一个社会即便已经发现它的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一个法令来废除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把生育的痛苦缩短并且减轻。
【读后感】作文读后感2000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读后感20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著作,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社会主义、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剥削、压迫和不公正,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本质,以及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
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以及工人阶级的命运与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是直接对立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并试图为实现这一理想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消灭私人占有制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个应当追求的目标,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解放和平等。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社会主义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看到了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社会的不公正也随之加剧。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指引我们认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才能消除阶级对立和剥削,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和尊严。
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过程中,我也对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社会主义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他们的理论同时也要面对一些具体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个人私利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马恩选集读后感

马恩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它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读完这部选集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和深刻内涵。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资本论》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相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共产党宣言》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鲜明阐述,它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道路。
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精神和对于人类解放的追求。
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否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它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著作的学习,我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对人类自由和平等的扭曲和歪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思想控制和意识形态压制。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哲学的批判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思想史的一种重要贡献,是对人类思想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超越。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通过对这部选集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科学探索和历史选择,是对人类解放的一种坚定追求和实践探索。
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说实话,刚开始翻开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厚厚的书里到底藏着啥神秘的宝贝?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思想的宝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现象的犀利洞察。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拿着手术刀,精准地指出了社会的病根。
他们对于无产阶级的关注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
就拿书中对于劳动异化的论述来说吧。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每天辛勤工作,居然可能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成果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了压迫自己的工具。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做了一个精美的蛋糕,结果却被别人抢走,还反过来嘲笑你做得不够好。
我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
我有个叔叔,在一家工厂里打工。
每天他都要在流水线上工作十几个小时,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机械而又枯燥。
回到家,他总是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连和家人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工资也不高,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有一次,我问他:“叔叔,你这样工作不累吗?”他无奈地笑了笑说:“累又能怎样?为了生活啊。
”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异化的可怕。
叔叔的劳动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反而让他失去了自我,变得麻木和疲惫。
还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也让我有了很多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课上学到的那些革命故事。
比如法国大革命,平民们奋起反抗贵族的压迫,为了自由和平等而战。
这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两边的人都在拼命地拉扯,谁也不肯让步。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虽然没有了那种激烈的阶级对抗,但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有些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享受着优质的教育和资源;而有些人却要为了温饱而奔波。
这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要努力去缩小差距,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也让我充满了期待。
他们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刻预见。
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阅读这些经典著作,让我深刻领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路线,为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阅读《共产党宣言》,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不可持续性,也让我对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和不稳定性,也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阅读《资本论》,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和不稳定性,也让我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集大成之作,它汇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文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的必然性。
他们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
他们的文集包含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重要著作。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让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重要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共产党宣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晰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导致无产阶级的起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这部著作让我对共产主义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
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被剥夺了劳动的成果,而资本家则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这部著作让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争议,但他们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他们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争议,但他们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也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而努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之一,他们的著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是他们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文章和论文,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中的《资本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规律。
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劳动者被剥削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这让我对当今社会的贫富分化和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中的《共产党宣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避免的灭亡,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这让我对共产主义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德国的历史和哲学,指出了德国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
他们认为,德国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的,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意识形态。
这让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对社会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意识形态的塑造。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和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读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集后,我深受启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问题在于剥削和压迫,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劳动获取利润,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剧。
这种利润的获取方式不仅不公平,而且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矛盾的加剧。
马克思恩格斯呼吁工人阶级要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在读到这些观点的时候,我不禁深深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感到痛心。
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
他们的理论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分析,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除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文集中还包含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设想和理想。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在读到这些设想和理想的时候,我深深地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而感到振奋。
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理想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文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理论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分析,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5篇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5篇第一篇: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第一篇:马克思资本论读书笔记一次偶然,我发现了《资本论》这本书,于是我便把它买了回来。
我喜欢读着实体书的感觉,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
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
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
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
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
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_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_叶子_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
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
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
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
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第二篇: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1)价值: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他们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他们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思想。
而我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后,深受启发,有了很多感悟。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在《资本论》中,他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如剥削、压迫、不平等等。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对人类自由和平等的严重侵犯,是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制度。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呼吁人们要觉醒,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要努力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制度。
其次,我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深表赞同。
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即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这个理想社会。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社会主义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呼吁人们要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而努力。
最后,我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解放的呼吁深感动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强调了人类解放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对人类解放的追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
他们认为人类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人类解放的呼吁,马克思恩格斯呼吁人们要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要摆脱一切形式的压迫和剥削,要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对人类解放的呼吁,马克思恩格斯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地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要为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而努力奋斗。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从中得到启发,为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引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所著。
本书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著作和文章,为人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根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根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他们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深刻分析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重要原则。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他们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是资本与劳动力的对立与统治,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取巨额利润,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斗争的加剧。
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逐渐激化,最终必将引发无产阶级革命。
3.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也为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指导。
他们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关键任务。
他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组织方式和策略,倡导国际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团结,为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国际主义的重要性。
他们反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提倡无产阶级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党宣言》是他们国际主义思想的杰作,强调全球无产阶级的利益一致性和共同斗争的必要性。
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也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感悟3000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感悟第一篇:当我翻开这部厚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部选集不仅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更是对全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深度洞察和解析。
读完这部选集的第一卷,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考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时的深度和广度。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于工人阶级的关注,对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第一卷中,我特别被《共产党宣言》所吸引。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更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清晰描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章中提出的“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让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同时,我也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工人阶级的关注所感动。
在他们的眼中,工人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主体。
这种对于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和信任,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为人民服务。
当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这部选集并不是轻松易懂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理论上的难点和困惑。
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我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著作,更好地为未来的事业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不仅仅是理论,更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
我将努力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此外,我也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虽然深邃,但并不是无可挑剔的。
我将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质疑和挑战这些理论,以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取得新的进步。
最后,我想说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永恒的经典。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更是对全人类思想的贡献。
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夏正智《资本论》是马克思穷尽毕生精力创作的宏篇巨著,它揭示了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
《资本论》很难懂,马克思的高度哲学化的语言和耗繁的历史资料数据为读者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经济思想增添了不少的障碍和麻烦。
读大学时,因为对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在课本和老师那里找不到答案,反而被老师批评为“钻牛角尖”,我曾经阅读过《资本论》。
但只是读到150多页,就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没有办法再继续往深处阅读。
后来,在读研究生期间,因为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希望从中能够为学位论文寻找到新的思路和观点,在暑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资本论》。
看看想想,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马克思的宏篇巨著《资本论》三卷。
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理解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又不得不去翻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相关哲学文章,最后顺带看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那次暑假过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章被我一再翻阅,从中去寻找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看法。
这是一个相当劳累的过程,花费了我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但劳累所带来的是不再困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理论创新的全新认识。
这次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资本论》这部著作所揭示的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武器的融合。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的表达,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是一种最为准确和完美的表达,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质,也暗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说明吴易风教授真正读懂和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
明白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和矛盾。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资本论》是很"大'很"深'的书籍,我买的是编译局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书籍,很晦涩,坦白来讲,看到17章,跟自己内心链接极少,阅读的体验感也挺差的。
当时想去看经济学的书籍,原来选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后来觉得资本是个很大,很有意思的东西,很有格局和气象。
所以想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读读看。
读下来总体的感悟是:一是会让自己比较理性地去看待商品和货币,劳动和资本。
其实全部公司里员工和老板的关系都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的,无法否认。
二:会让我有危机感,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从来都是血腥和残忍的,财宝的嬉戏也是:零和嬉戏',看到这些事情的本质后,我看待人生没有之前那么地美妙,"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农夫家庭出来的孩子,一诞生就是注定要努力奋斗的,而且是要付出很大很大努力。
这是我们降落到这个家时的"前业",也可以称之为命。
在这个点上不分男,女的,可能有人觉得女孩子嫁个有钱的老公一辈子衣食无忧就行了,这个是比较浅层的想法,女孩子在年轻的时候是有好皮囊,可以因此获得男人的赞美,可以获得男人的爱,以为可以获得男人的一切。
这个想法会让女人受许多苦,青春韶华易逝。
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里面讲到:友情,爱情,性亲热是基于平安需求和生理需求上的,这也展现:爱情的不稳定性。
其实生命原来就是无常的,而在全部无常中我们能够把握的有常就是持续性地奋斗,不管外面惊涛大浪,还是身居高位,我还是悄悄坚守我心里那一块,这是保底的策略。
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其他人,不管是父母,还是爱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铺张,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2 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
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
偶然间听别人说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读过资本论还叫共产党员吗,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由于德文英文中文,这当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
读《资本论》有感_3000字

读《资本论》有感_3000字篇一:读资本论有感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资本论也是一本圣书吧,对于资本论我放暑假的时候把他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了很多新的感慨,让我受益匪浅。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
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
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18篇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18篇【一】《资本论》:一本关于失业的书我对马克思如何来呈现事实不感兴趣,对那些据说是他从事实中推演出来的相关规律也不感兴趣。
此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足以证明马克思对于资本描述的正确性。
《资本论》第一卷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的完整图画。
对我来说,《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的、形式好处上的问题关乎再现/表征的问题,即如何从个别元素、历史过程和各种角度来构造一种总体性;尤其是如何公正地对待这种总体性;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它不仅仅是非经验性的,而且是完全处于运动之中的,不断扩张,处于总体化运动之中。
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来说是本质性的,也是其独特经济本性最为核心的部分。
然而,永恒的崩溃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结构来说也是本质性的:于是,在这儿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种机器,它不可避免地会崩溃,因此为了维持自己的实存,它务必不断地用扩张自身、扩张自己控制领域的方式来修复自身。
曾有人认为货币能够解决《资本论》第一卷(论商品)的等价问题,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解答,因为货币并不是一种解决方式而是一种中介:货币是二元性的,它被用于表达一种关系,可实际上却隐藏了这种关系本身。
这种货币的神秘本性解释了为何如此多的乌托邦围绕以下原则组织架构自身:摆脱货币就将摆脱所有问题。
如果货币是一种真正的解决,那么诸如商品及劳动的“合理价格”这样的东西就是可能的,因而社会民主自身是可能的: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修补资本主义,从而将它改造成一个公正的社会。
另一方面,蒲鲁东的伟大口号:“财产即偷窃”——也让人无法满意,因为它假定以无政府主义精神摆脱货币将废除更深层的问题,但是货币仅仅只是这一问题的症候而已。
货币、财产、资本主义自身依靠一种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或者至少它们依靠一种结构性的悖论(劳动价值论告诉了我们这一悖论的答案),因此无法用法令或修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论述务必进入一个新的论域,一个新的层面,问题和解答在那里都充满着强度:赞美群众性或协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5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5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一):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在家休假及BB出生后的这段时间,我零零星星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大致浏览了一遍。
整个过程虽是走马观花,且刚读时确实觉得难解其中之意,但耐着性子,便慢慢体会到此经典著作中乾坤之大。
总之,整个过程如同一次苦旅,但苦中有乐,令人回味无穷。
读完之后,自觉收获甚大,感触良多。
马克思、恩格斯的广阔视野、渊博知识令人钦佩。
《选集》资料博大精深,包罗了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考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等的知识,充分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学多才。
也正是在渊博知识之基础上,他们方能创立天才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此,列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这启示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不应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研究对象是存在复杂心理变化的人。
每个人都处于日趋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深受方方面面关系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寻求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或不自觉。
因此,不论是开展科学研究,还是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忙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都需要我们具备宏观的视野,懂得运用综合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而决不能形而上学、作茧自缚,仅就思想政治教育谈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权威‛人物。
他们的‚权威‛,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源自他们天才般的才华横溢和先哲式的先知先觉——这当然是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加上勤奋刻苦的主观因素的结果。
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共产主党宣言》问世于1948年2月,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超过30岁!(马克思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在此一年龄段,我们绝大多数青年人都在做什么,又取得了什么成就呢?与马克思、恩格斯相比较,芸芸众生显得多么渺小!马克思、恩格斯就像两座高耸入云的世界高峰,巍然屹立于人类发展史中,其地位无可撼动。
读资本论有感300字(精选3篇)

读资本论有感300字(精选3篇)读资本论有感300字(精选3篇)读资本论有感3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资本论有感3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资本论有感300字(精选3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资本论有感300字篇1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明白了有《资本论》这本书,明白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
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这天,经过三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
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
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并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
实际上这是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我所得的报酬。
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
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构成任何价值。
这段时间构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
”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好处,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夏正智
《资本论》是马克思穷尽毕生精力创作的宏篇巨著,它揭示了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
《资本论》很难懂,马克思的高度哲学化的语言和耗繁的历史资料数据为读者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经济思想增添了不少的障碍和麻烦。
读大学时,因为对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在课本和老师那里找不到答案,反而被老师批评为“钻牛角尖”,我曾经阅读过《资本论》。
但只是读到150多页,就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没有办法再继续往深处阅读。
后来,在读研究生期间,因为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希望从中能够为学位论文寻找到新的思路和观点,在暑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资本论》。
看看想想,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马克思的宏篇巨著《资本论》三卷。
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理解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又不得不去翻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相关哲学文章,最后顺带看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那次暑假过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章被我一再翻阅,从中去寻找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
的认识和看法。
这是一个相当劳累的过程,花费了我不知多少个
不眠之夜,但劳累所带来的是不再困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理论创新的全新认识。
这次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资本论》这部著作所揭示的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武器的融合。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的表达,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是一种最为准确和完美的表达,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质,也暗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说明吴易风教授真正读懂和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
明白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和矛盾。
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的二重性》,参加了省党校组织的理论研讨会,但没有期刊敢于发表,在出版论文集时也从中被去除了。
如果真正认识到《资本论》的这一特点,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问题,制定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政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次阅读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价值、价格的关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价值概念本身就是评价与估量,是具有主观特色的名词。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却排除了价值的主观性,从而排除了其经济学理论的主观性成分。
其实,马克思《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来源于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其主要继承和发展的是其客观部分,而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都包含客观成分(劳动)与主观成分(交易过程中的效用评价),这就为日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埋下了伏笔,也为西方微观经济学效用论、供求均衡论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同时,马克思《资本论》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的界定为其理论的革命性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也为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埋下了隐患。
当我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看完《资本论》第三卷,我发现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矛盾与冲突。
为此,我通过对劳动分工形式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思想,写出《重新认识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直接通过对个体劳动的分解推导出凯恩斯国民收入的收入法公式。
同时,根据价值概念本身的含义与马克思对价值形成的分析,写出《价值与劳动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发表于《社会科学报》。
这时,我认识到,其实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完全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生产力理论通过劳动分工和价值分解实现宏观经济
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无缝对接。
从此角度讲,凯恩斯主义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翻版,他们都是李嘉图的徒弟。
当我答辩时,我自我评价初步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融合对接问题时,受到个别答
委的强烈批评和反对,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骨子里有多么狂妄。
这次阅读让我懂得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真实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过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形式。
当我在〈社会科学报〉看到湖南大学刘解龙教授与我的论文在同一版面提出此观点时,我不知有多么后悔自己行动的迟缓,同时也为找到具有相同认识的知音而感到特别的荣幸。
同时,这种认识也让我认识到把按要素分配视为按劳分配的对立面是多么的粗浅。
我阅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正当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讨论的炎热之时。
因为我不仅全面看完了《资本论》,而且也广泛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以我知道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来自它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经济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就是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价值分配对价值创造具有反作用。
为此,我专门写出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价值、劳动与价格〉,在省社科联组织的全省社科界劳动价值论研究会上讲了半个小时。
但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征、厦门大学的胡培兆等人却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如日中天,他们共同的观点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
而中央党校的王珏教授却在研究劳动力的所有权问题。
我
相信他们应该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种把马克思都能够气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理论。
幸运的是,党的十六大并没有采用他们这种分割式的经济研究理论,否则将让世界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笑掉大牙。
这次阅读让我看到了所谓极左与极右的实质。
越是仔细阅读研究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人,越不容易出现极左或极右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经常表现为极左倾向的人,很多根本就没有研究过经典原著,对马克思的毕生经历和遭遇、对马克思不同阶段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的意图根本就不了解和理解,而只是把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做为自己政治进步的工具;那些表现为极右的人,很多是政治经济学或〈资本论〉研究大师的学生,他们从自己的导师那里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的没有在理论宣传上出现的东西,却没有认真去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从而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认可而改信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看似完美的西方微观经济学。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特性也往往把知识分子引向他应有的反面,从而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研究和信仰。
特别是当权力而不是知识在社会治理中呈现前所未有的强势时,情况更是如此。
这次阅读带来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形成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独到解读,认识到“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真正意义、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和其现实的理论价值。
可惜的是,我只在主体班次上讲解过一次“三个代表”思想,过后就再没有取得在众人面前讲解的机会(并不是因为我讲的不好或有问题,而是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
本身我也不是从事党建思想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放弃也无所谓。
倒是有一次到某单位办事,与一位科长闲聊了两个小时,他倒是非常佩服我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他告诉我:你说明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真正意图和含义,让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糊认识,真正理解了“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过,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解和解释。
在此之前,我已经把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写成论文〈构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理论基础〉发表于〈党政干部论坛〉。
搞理论是枯燥的,搞研究是累人的。
特别是阅读和理解〈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巨著,可以讲确实非常困难。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更加困难,因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杂志报刊都可能因这种理论研究成果的政治敏感性而承担不必要的政治风险。
所以我现在感觉,与其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具有相当政治敏感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倒不如多去思考应用性的现实问题来的简单。
但是,如果真正读懂了,你就会发现还是收获颇丰:原来哲学、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
如此的密切相关,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多少神秘。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对于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讲,最好不要去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著,不仅是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更是因为其著作中思想众多又交错纵横,年轻人难于准确把握却很容易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