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研修心得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研修心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又一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
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摘要:小学教育是每个人的起点教育,尤其是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对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本文将在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要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方式,希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变革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技能型学科,还是一个深化思维的学科。
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对小数学教学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数学作为一门锻炼思维的主要课程,在小学的教学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教师,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充分信任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平等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对于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做一个掌舵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化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思考方式,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做一个魔法者,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动阶段,对一切新鲜事务都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模具教学、多媒体教学、角色教学、生活化教学等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将教材的知识点简单明了的教给学生。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轨在大多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都过于注重教材知识理论的输出,以应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数学这一学科的根源——生活,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仅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失衡在小学,部分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掌握十分不到位。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一节 几个发达国家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简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就像今天识字、阅读一样,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
这一切构成了当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基础。
下面介绍一下几个发达国家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情况。
一、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了《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所作的报告》,文件提出了数学课程必须作出重大的改革。
国家数学教师协会(NCTM)作为美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倡导者,先后建立了教学、教师、考核三个方面的标准,为改进数学课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美国NCTMl989年数学课程标准NCTM的第一个标准是1989年“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对数学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作出明确的阐述。
NCTM的第二个标准是1991年的“数学教学职业标准”,它为每个数学教师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NCTM的第三个标准是1995年的“学校数学考核标准”,它阐述了综合数学考核项目的方法,提供了判断数学考核质量的标准。
这三个标准合起来构成了美国全国数学教育的指导性的课程标准,在下文简称NCTM标准。
NCTM标准认为,由于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信息社会中,数学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社会目的:第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劳动者;第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第三,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机会;第四,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核心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对数学素养具体提出五项目标:(1)懂得数学的价值,即懂得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4)学会数学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 (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对l一8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①要让儿童在接触物质世界和接触其他儿童的过程中去建立、修改和发展数学概念;②数学教学内容必须拓广和加宽;③要强调数学的应用;④要强调数学理解,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⑤要适当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
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LT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起因和发展概况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整个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上没有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数学本身有了很大发展,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促使各学科广泛地应用着数学方法,从而对参加生产和各种工作人员的数学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而当时,学生的数学水平低下,社会上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批评。
因此,传统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教法越来越不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有些国家已经出现了改革的方案和小规模的试验。
如1951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成立学校数学委员会,开始研究中学数学改革问题,编写九至十二年级教材。
1956年英国就有人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给儿童打好有关数量和空间方面的数学思维的基础。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造卫星,出于国际竞争的需要,促使美国加速改革数学教育。
1958年由美国政府资助成立了“学校数学研究组”(简称SMSG),着手编写中小学试验教材。
1958年,伊利诺大学也拟出了算术方案,其中已涉及到解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函数、运算定律等问题。
六十年代初开始较大规模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1962年编出SMSG中小学数学课本。
1963年,美国坎布里奇会议上提出,从幼儿园起到中学最后一年的数学课程要达到当时大学三年级水平。
以后出现更多的改革方案,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小学数学教材。
1964年英国也有人提出改革小学数学课程,使之现代化。
以后编出NMP、SMP等小学数学课本。
1967年苏联分别公布了一至三年级(小学)和四至十年级改革的数学教学大纲,并从1969年起在小学一年级换用新教材。
1968年日本公布了用现代数学观点修订的小学算术学习指导要领,并从1971年开始施行。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0 一 o 1 5 4 一 o 1
有效性 3 _ 力 口 强 引领 意 识 。 恰 当讲 解 示 范 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虽然表现在不 同层次上 .但 学生是否 有进步是衡 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离 不开教师的 引导和 必要的讲解示 范.尤其是 小学生 作 为教 师, 讲解是一项很 重要 的基本功 。 尽 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 践、 自主探 索和合作 交流 , 在教 学 实践 中倡 导先试后讲 , 但教 师的 引领 和学生的 自主 同样重要。很 多时候 . 学生的主体 地位 恰恰是在教师 的主导 下确立的 , 没有 引领 , 自主 学习便会 失去
为单纯的知 识传授 过程。教 师问题 的设 计也 都是 一些记忆性 的陈述性知识 问题 . 学生只要略加 思索就 能回答 . 在数学教学 中, 容 易出现 的问题也是教 师让 学生记住现成 的结论 . 轻视 整 个运算过程 的推 导 3 . 以完成教案为 目的 , 忽视教 学方案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案 中. 往往 是只写教 学 目标 . 教材的重点和难 点, 教 学过程 的安排 , 至 于学生的起点能 力. 中间需要 哪些使 能 目标 , 并没有展 开分析。这就使得教 师往往凭个人 经验 或通 过模仿 别人 的经验撰写教案 。至 于怎样从 学生的角度衡量教 学步骤是 否合理 , 教 学方 法是 否得 当. 教 学 目标能否 完成 。 教 学效果是否理想 , 教 者心中无数 , 缺乏必要的钻研 这就不利 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 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更不符合 当前课堂教 学改革的主旋律 。 二、 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鉴 于 目前 小学数 学教 学的现 状并不乐观 .甚 至可以说是 有些 不如人意 , 所 以, 我们有 必要谈谈对 目前 小学数 学教 学 中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趋势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趋势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他们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
以下是三个主要的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热情,表现出兴趣不足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以及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成绩等因素导致。
(1)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体系注重成绩: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部分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较大压力,进一步削弱了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导致学生过于依赖结果记忆,而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1)过度强调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作为评价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准。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记忆运算结果上,而忽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
(2)缺乏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部分教师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意识和方法。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教学过于表面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讲解过于简单,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Vol. 39, No. 11November, 2019第39卷第11期2019年11月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的历程与发展趋势孙彦婷a,李星云b(南京师范大学a.教育科学学院;b.小学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摘要: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先后经历了创建期、探索期、重建期、稳定 期和深化期五大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来说具有重大影响。
结合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可以预测出小学 数学课程建设将以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编制符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材、研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建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常态化机制为 发展趋势与走向。
关键词:70年;小学数学课程;历程;趋势中图分类号:G623. 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9)11-0053-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 程建设已历经70年的发展历程。
从宏观角度回 顾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演进历程,厘清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脉络,总结70年 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有助于展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 的未来趋势与努力方向。
一、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的演进历程以发展特征为主线,可以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划分为创建期、探索期、重建期、 稳定期和深化期五大阶段。
(一)统一与模仿:小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创 建期(1949—195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小学数学课程尚 没有统一的课程文件,也没有统一编写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当时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主要来自老解放区的教材、比较流行的民国教材和苏联教材的编译本,这虽然缓解了人们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 迫切需求,但也极大地阻碍了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因此,建立统一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编制 统一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成为迫切需求。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本文将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改革的策略。
一、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1.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思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科知识运用,数学教学不再只注重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公式的掌握,更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发展综合素质。
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在学科知识上有所进展,更要培养综合素质。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1.传统教学观念转变。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教材教辅配套不完善。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配套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但目前教材和教辅材料的更新和研发相对滞后,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于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安排不一致,给教学带来困扰。
3.数学教师素质提高。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目前,部分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1.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究、实践和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
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
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
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
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
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
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
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
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
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教育界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话题。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分析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训练,缺乏启发式和探究性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不足,只做题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2.重视应试而忽略素质教育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尽管国家对素质教育有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和家长仍然关注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材内容繁多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繁多,且紧凑。
这让学生们感到压力重重,缺乏时间进行巩固和拓展。
有时候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完全覆盖课本内容,进一步加剧了学习负担。
二、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现状,对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几点:1.学习目标不明确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和家长重视考试成绩,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又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让学生们迷失在学习目标的追求中。
2.教学方法不合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操作和实践的学科,但现在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3.缺乏启发性教育启发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缺乏。
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目前大部分教学还是注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和训练。
三、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操作和实践的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八个新动向(上)——基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视角
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 , 把握数
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 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 进一步推 教师根据学生 回答 , 把垂 直 的 两 幅 图 圈到 一 起 , 说 并
构等都作 了一定的修 改 , 但总体是一脉相承 、 不断完
应学生 的思维状态组织教学。 如在 “ 垂直 ” 的前概念 调查 中发现 , 没有 一位学 生能 正确地表述垂直 的概念 , 却有 6 %的学 生认为 7 垂直就 是“ 一条 竖着 的直线 ”
(01 2 1 年版 )对数学课程的基本理 念、 程 目标 、 》 课 核 心概念 、 课程 内容 、 实施建议 以及课程标 准的体例结
“ ”四能 ”更加 突出了 四基 “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
能力的改革方向和价值取 向。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 内 容总体 变化不大 , 一小部分 内容有增有删 , 有调整学 段的 、 也有调整教 学要求 的。 师需要理 解、 教 准确把
3 10 ) 1 2 1
哪一幅是“ 的”学生通过反思 比较 , 斜 ? 发现 “ 的” 直 皮 该是相交后 的角是直 角 ,斜的 ” “ 应该 是相交后 的角 不是直角。
教 学月刊 小学版 2 1.数 学 一 02 4
2 3
进 数 学课 程 改 革 。 【 向 之 一 】 “ 基 ” “ 基 ” 关 注 学 生 数 学 动 从 双 到 四 ,
我 国数 学教育一直重视 “ 双基 ” 教学 , 对保证 我
国数学教育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标 《
准 (0 1 版 )在 数学课 程 目标 中 明确 提 出了 “ 21年 》 四 基” 即“ ,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 础知识 、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 基本活动经验 ”从 “ 。 双 基” 发展到“ 四基 ”是本次课 程标 准修订 的重要变化 ,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9、2012—
修订新课标,重编数学新教材
2011年12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外因:由于科;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 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内因: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
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GOTO
新数学运动简介
新数学运动亦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运动,简称“新数运动” 是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的延续。数学教育的近代化运动亦称 “克莱因-贝利”运动,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的数学家克莱因和 英国的数学教育家贝利倡导的。 这场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严重脱离 并落后生产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需要,运动的目的是变革中学 数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克莱因主张用近代数学观点改造传统 中学数学内容,而贝利更强调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由于受传统观点的影响,数学的近代化运动并未取得很好 的效果,但它促使了数学的现代化运动——“新数学运动”
•增强课程设置的弹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2、关于数学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尽早体会数学的全貌
•注重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重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加强几何直观,特别是三维空间的认识,降低传统欧氏 几何的地位,用现代数学思想处理几何问题
•较早引入计算器,计算机,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探索数 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三、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特点和趋势 1、关于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卢江21世纪即将到来,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学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科学家们展望,在下个世纪里,数学的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会公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一种通用技术。
面向21世纪,用教育现代化的观点审视目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教育的改革必须在现有的数学教育成果基础上,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依据,重新认识数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探讨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能力。
本文结合主要发达国家的改革思想、经验,以及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成果,阐述笔者对小学数学课程和教材进一步改革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数学教育改革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由于数学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未来国际间的竞争,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质量。
80年代以来,纷纷提出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新方案,力图通过合理、科学的变革,获得高质量的数学教育成果。
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美国数学教育的末来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公布了新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等文献,阐明了改革美国数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逐步建立起数学教育改革全国性的共识。
美国有关人士认为:对所有学生进行优质的数学教育是兴旺发达的经济所必需的。
为了在未来的世界中,美国能维持其强国的地位,在本世纪末美国要有世界最好的数学教育。
1988年,英国议会颁发了教育改革法,建立了国家课程(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课程数学对于英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1989年英国颁布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经几次修订,于1995年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这一课程标准在内容安排上,一改传统的安排体系,分为:运用和应用数学、数、代数、图形和空间、数据的处理五大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
往往来源于教师的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创设一些于学生实践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饶有致地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
多样的教学手段,亲切的教学态度,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及适当的游戏,巧妙的设疑,形象的教学语言,开放式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
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一年级下册19页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所以了解应用题结构比较困难,通过设计“捉迷藏”13个同学玩捉迷藏,没藏好的6人,藏起来的多少人?“丢手绢”有8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有多少人在玩丢手绢?“捉小羊”捉住了7个,还有几个?让学生用三句话自由编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玩中了解了应用题的结构,又比较顺利地理解了其加减法的含义。
二、创新意识地培养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次明确地写入了“前言”部分,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大纲的全文。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它是一种意愿。
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须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
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趋势
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近十几年来,数学教育的观念、数学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重要时期。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和热点,构成了世纪之交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向。
本文试总结当前国际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几个趋势与热点问题。
在这一时期,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是在以下两方面的背景下展开的。
首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就像今天识字、阅读一样,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
这两方面的背景构成了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
一、应用性与实践性目前,现实数学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
这一思想表明,第一,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观点集中反映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
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例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1989年数学课程标准和2000年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都是强调数学应用;荷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就开始了现实数学教育的改革历程,到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荷兰中小学生都已经在使用根据现实数学教育思想编写的数学课本,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日本的数学课程设置了综合课题学习,也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注。
英国数学课程在应用性、实践性方面的特点是令人瞩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认为数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数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互相脱节的现象,因此提出了有关加强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意见。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论文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 传统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在很多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仍以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教师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尽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力度,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仍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影响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3.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使得信息化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覆盖。
三、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 优化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4. 突破时空限制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
四、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方向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需要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为教学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
2.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育公平。
4.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本论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一、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一)培养目标
更加突出了一个共识,即更加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更加强调通过形形色色、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内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
创造性志向要从小培养,培养学生改造环境,勇于参与健全的人类活动,自愿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为祖国的繁荣强盛,建设发展而创造的意向和理想,并从小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首先要诱导学生的创造愿望,使之成为学生掌握创造才干的重要动力。
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存的以计算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
反之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尽量使学生思想开阔活跃,不受压抑,不因循守旧,不沿袭传统,不唯书唯上。
换句话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自我构建能力,是教学实践中应该考虑的核心之一。
认识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寓教于游戏的浓厚趣味,促进学生提问和多思路的解题的参与意识,都是引起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儿童的强烈学习动机是培养其创造志向并进而掌握创性才干的前提。
(二)学习方式
更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的正确途径是什么呢?国内外为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形成多样、效果不一。
但在有一点已经达成了共识即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深邃、逻辑严谨的科学。
一个数学问题,既有数学结构,又有逻辑一一语言结构。
因此,学生在上数学课,尤其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包含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如联想、分析、分类、想象、选择作计划、预测、推论、心算、估算、检验和评价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安排适当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理解问题和形成多渠道的发散思维。
亦即要善于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常规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非仅仅是通过感官学习;引得学生多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结论,而非一味模仿或机械记忆;要善于应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鲜事例,将学生引向自己探索发现的道路,而非完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是近几年在国内外教学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会合作和交流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组织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的好习惯。
另外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逐步意识到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合作就可能失败,没有合作,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发展也将受到最大的限制。
但是在现阶段,这种学习的方式,还往往流于形式,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更加强调现代化更加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把逻辑体系与心理体系结合起来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实验已经形成一种改革的趋势。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如何删繁就简,出神入化地将这些现代化的内容反映到教学之中,而且为小学生所能接受,这是广大的教育工作已经达成的共识,小学数学也不例外。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德育与智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关系。
其次,注意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在份量与要求上又具有一点的弹性。
提出了教材知识结构化问题,即如何按科学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其教学内容既渗透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照顾了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
比如最近经国家教材审查委员审查通过的几套小学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经验出发,选择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在一册教材中增加了"生活中的数":日历上的数,坐车线路,温度计上的数……。
第三,强调提早进行科学启蒙,重视新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修订后的小学数学大纲,在这方面有明显的改变,如删去了大数目的运算降低了四则运算的要求,各年级适当加强估算,在中高年级提倡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或探索计算规律。
用算术方法解的反序应用题作为思考题出现。
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方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统计的思想、函数的思想从第一册起开始渗透,在教学内容上除保留原有的统计图表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等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关于新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巨大促进作用,国内外的教育研究工作者普通关注并予以肯定。
使用新技术,特别是电脑,有助于理解数概念,有助于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几何作图的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过繁的机械运算中解放出来,还有助于改进数学的评价方法。
有的专家预测,由于计算机能为理解数学概念、训练技能及解决问题提供材料等,因此将会改变数学教科书的结构,强调现代的数学教科学应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目前应用新技术进入学生数学家庭作业以外的课外辅导方式,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如有些学校的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已经超过了80%以上,很多学生利用电脑编程序完成作业,有的学校还利于电脑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编成有趣的儿童电视系列剧,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但是也有人对此质疑,担心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不高的情况下,是难以形成数学方法的,而过早的在小学低年级使用电子计算器或电脑,势必会冲击学生对口算、笔算、估算等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
特别是一些常规的教具、学具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其作用,多媒体教学是否可以代替一些常规的教具等仍存在争论。
尽管如此,新技术、新科学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决不可低估。
(四)教学要求和教学组织
更加强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
关于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已经形成了共识,目的是为最大限度发展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提供更大的空间。
这次课程改革,已实行了对教学的不同要求,既有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门类,如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各门课都制定了国家编制的课程标准,同时又开设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各地、各校可以根据自己本地本校的不同情况设置课程,选用或自己编写教材。
这样做既有国家的基本要求又有各地各区的不同要求。
不同渠道的教学体系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和促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发展不同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的人才。
《数学课程标准》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要求的升降都要从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又强调在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时,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就要注意处理好全体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质是系统论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大家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序列、多矛盾的复杂过程,可以称之为一个"大系统"。
其中,包含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多种要素。
而优良的教学结构,即要求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上述教学要求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之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整体教学的最大效益。
总之,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学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改变观念,将一些新的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