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实名制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法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网络实名制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法律问
题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增长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于2015 年7 月23 日在京发布的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在进一步加深。但是许多人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匿名的网络空间,可以任他们为所欲为。因此,导致了我国当前网络社会的混乱无序, 出现了各种网络甚至社会问题。这使网络规范化管理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二、网络实名制的本质
(一)网络实名制的内涵
网络实名制的本质就是对身份的认证。
1.身份认证:目前,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等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居民身份证或护照中记录着一个人较全面的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职业等。本文要探讨的网络实名制,是指构成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基本身份认证制度。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对应的身份证编号,而且,每个身份证号码也对应着一个人。因此,本文从居民身份证的身份认证制度以及户籍制度入
手,分析了基本身份认证制度与网络实名制的辩证关系。即一方面,基本身份认证制度可以通过网络实名制得以体现,另一方面,个人在网络上的社交关系也会促进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与发展。
2.网络身份认证:目前,我国社会各种资源的配置仍然依赖传统的户籍制度,而且我国居民的身份认证制度是由户籍与居民身份证二者共同组成而且缺一不可。虚拟的网络社会打破了空间和地域上的差距,实现了自由、公平,因此,具有出身地价值的户籍制度渐渐失去了其作用,居民个人身份认证作用逐渐明显。因此,电子身份证信息系统管理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在网络实名制的推动下得以形成。
(二)网络实名制的外延
网络实名制的内涵是社会管理者对网络空间的各个主体都进行身份认证。这些主体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网络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以及网络用户。前两个是网络空间存在的技术支持者,后两个是网络空间的参与者。因此,网络实名制不仅包括网络用户实名制,还有网络信息服务主体(网站)实名制。只有这两方都实现了实名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实名制。
三、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现状
(一)针对网络信息服务主体的实名制发展现状1.由于域名是一个企事业单位在网络上的名称,人们通常通过域名来查找该单位的网址。因此,要对网站进行实名制管理,就需要从网站的源头,即域名方面做好管理工作。2.目前,各种问题网站造成了网络秩序的混乱:多种多样的域名出现以及合理有效的域名实名注册和管理机制的缺乏,这
些都导致了一系列的网络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3.我国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以及一些计算机网络协会等对注册域名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全面实施域名实名注册,并对已经注册过的域名进行逐一审核。使得许多CN 域名数在逐渐减少。
(二)针对网民的实名制发展状况1.已经出现了很多实现网民实名制的网站:(1)高校论坛后台实名制。许多高校实行网络帐号与学号等信息绑定、网络管理与现实的管理对应等管理措施,使网络实名制在高校得以实现。(2)电子商务实名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交易逐渐增多。在网上购物过程中,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规范行为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秩序,也导致了消费者的损失。因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文件,推动力电子商务实名制的发展,从而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部分社交类网站实名制。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社交网站都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如QQ、微博、人人网等,并没有实现实名注册。只有部分社交网,如:微信、校内网等是实名注册,以朋友、同学、同事等组成的社交网络圈。2.正在实行网络实名制的网站:目前,我国政府正在推行游戏网站实名制。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对在其网站上网的网民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从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并通过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
四、我国实施网络实名制存在的法律困境
(一)立法与执法缺陷1.现有立法效力等级偏低且内容模糊。针对网络实名制问题,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及政府文件,但是这些法
律及文件只从原则上进行了说明,对内容并未进行明确说明,导致内容模糊不清,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2.缺乏公民隐私权的权利保障措施且法律可行性低。我国目前针对网络实名制出台的两部法律都没有明确保护网民的隐私权,保密义务承担等内容,即缺乏有力的保障公民隐私权的措施,这不利于法律政策的执行与操作。3.现有立法对执法主体没有统一规定。我国互联网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但是已经出台的一些法律并未对立法的主体进行明确说明,因此,导致各部门存在严重的责任不明或者交叉管理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监管的力度及效力。
(二)面临技术难题和较高政策成本在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难题,如一些网民使用的身份信息并不是自己的,但是网站无法识别。若要采用IP 地址跟踪,流动的身份信息无法确定,而且会有重名现象,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政策资源方面来看,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伴随着的是包含个人真实信息的庞大的数据库,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数据库建立的成本。同时,数据库的管理部门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硬件软件的运行以及查询等工作,而且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等费用也会增加。
(三)社会支持不足根据一些实施网络实名制的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都不支持这一举措,认为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会影响言论自由。以前网民会积极揭露一些社会腐败事件,但是事实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大多数网民担心举报风险,因此,对于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网民们都选择沉默或者是产生怨愤的心理,会降低网民的积极性,这不利于社
会的长期稳定。
五、网络实名制的法律构想
(一)网络实名制在法律层面上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1.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保护。2.注重对隐私权的保护。3.政府部门应该在坚持保护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以合法的方式和程序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查询。4.在被侵权人要求查询侵权人个人信息的时候,要让被侵权人明确其责任,并根据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查询。5.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及运行人员要有法律授权依据,并且明确其授权范围,以及承担对公民信息的保密义务、在必要情况下的告知义务。
(二)网络实名制的法律体系1.在法律层面,应该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保证公民的隐私权受保护;政府部门只有在坚持保护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才能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查询,而且要以合法的方式和程序;在被侵权人要求查询侵权人个人信息的时候,要让被侵权人明确其责任,并根据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查询。这些是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前提和保障。2.在行政法规层面,应该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上述内容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并且要对具体的实施程序加以明确。3.在地方法规层面,应该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上述操作程序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及细分。4.应该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促进网络实名制与现有的行政法以及程序法之间的有效连接。
六、结语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网路实名制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是网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