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试题及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1、固溶强化: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
2、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2、合金强化:在钢液中有选择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4、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5、细晶强化: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理,使得金属强度提高的方法。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时间空冷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
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回四、选择填空(20分)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8. 二次硬化属于(d)(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9. 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a)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ZGMn13—3经水韧处理(c)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五、填空题(20分)1、马氏体是碳在a-相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其形态主要有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金属热处理判断复习题+答案

金属热处理判断复习题+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冷处理仅适用于那些精度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尺寸稳定性的工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碳素钢因其淬透性差,需要慢冷,故而采用油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可锻铸铁是一种可以锻造的铸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金属是由很多小晶体组成的,小晶体称为晶粒。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在用锉刀检查工件硬度时,若锉刀在被检工件表面打滑,则表示被检工件表面硬度大于或等于锉刀的硬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完全退火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碳钢和碳合金钢的铸、轧制件等的退火工艺。
()A、正确正确答案:B9、在退火状态(接近平衡组织),45钢比20钢的硬度和强度都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贝氏体与马氏体一样都是共格切变型转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再结晶是无相变的结晶过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在外磁场去掉后,软磁合金仍能够显示磁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冷作模具钢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加低温回火,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金属结晶后,晶粒越粗大,其力学性能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冷却速度快会阻碍石墨化促进白口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工件淬火后若硬度偏低,则应通过降低回火温度的办法来保证硬度。
()A、正确正确答案:B17、轧制节奏反映了轧制线生产速度的快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埋在土壤里的低碳钢管发生穿孔事故,是由于局部受点腐蚀所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尺寸较大的马氏体不锈钢工件无需预热,可直接淬火。
金属材料热处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金属材料热处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可用于制造医用手术器具、量具及轴承等耐磨工件的钢是A、马氏体不锈钢B、铁素体不锈钢C、奥氏体不锈钢正确答案:A2、用做铝合金的原料、特殊化学器械的是哪种铝?A、工业高纯铝B、高纯铝C、工业纯铝正确答案:A3、以下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食盐C、玻璃正确答案:B4、用于制作模具的钢称为A、合金量具钢B、合金模具钢C、合金刃具钢正确答案:B5、复合材料是一种A、混合物B、化合物C、单质正确答案:A6、随着不锈钢中碳量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耐蚀性( )A、提高B、下降C、不变正确答案:B7、38CrMoAl钢是属于合金( )。
A、调质钢B、渗碳钢C、弹簧钢正确答案:A8、下列三种材料中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是()。
A、高碳钢B、低碳钢C、铸铁正确答案:B9、广泛用于制造桥梁、车辆、压力容器等的钢是A、合金结构钢B、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C、合金工具钢正确答案:B10、B30属于什么铜合金?A、黄铜B、白铜C、青铜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根据合金中各组元之间结合的方式,不同合金的组织分为A、混合物B、金属化合物C、固溶体正确答案:ABC2、哪些是碳素钢中常存的有益杂质元素?A、硫B、硅C、磷D、锰正确答案:BD3、碳钢的不足表现在A、综合力学性能低B、回火稳定性差C、淬透性差正确答案:ABC4、最终热处理包括A、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B、淬火C、回火正确答案:ABC5、下列选项属于常规热处理的是A、退火与正火B、钢的表面热处理C、脆火与回火正确答案:AC6、预备热处理包括A、退火B、正火C、调质正确答案:ABC7、下面属于金属材料化学性能的是A、耐腐蚀性B、热膨胀性C、高温抗氧化性正确答案:AC8、下面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A、熔点B、耐腐蚀性C、导电性D、密度正确答案:ACD9、合金模具钢的种类A、冷作模具钢B、热作模具钢C、塑料模具钢正确答案:ABC10、下面属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常用指标的是A、塑性C、强度D、硬度正确答案:ACD11、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是A、铸铁的成分B、冷却速度C、冷却速度正确答案:AB12、最常用的强度指标包括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抗弯强度D、抗扭强度正确答案:AB13、下列属于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是A、切削加工性能B、焊接性能C、铸造性能D、锻压性能正确答案:ABCD14、以下属于细化晶粒的方法有A、振动处理B、增加过冷度C、变质处理正确答案:ABC15、最常用的硬度是A、洛氏硬度B、维氏硬度C、布氏硬度正确答案:AC16、目前应用最多的滚动轴承钢有A、GCr15B、GCr15SiMn正确答案:AB17、下面属于金属化合物特点的是A、高硬度B、高脆性C、良好的化学稳定性D、高熔点正确答案:ABCD18、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A、吸收B、扩散C、分解正确答案:ABC19、塑性的两个指标分别是A、断后伸长率B、断面收缩率C、冲击性正确答案:AB20、绝大多数金属的晶格类型有A、面心立方晶格B、体心立方晶格C、密排立方晶格正确答案:ABC三、判断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间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题

第一章 复习题晶向指数相同,符号相反的为同一条直线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晶面指数的数字和顺序相同,符号相反则两平面互相平行晶面的空间位向不同但原子排列相同的所有晶面当一个晶向[uvw]与一个晶面(hkl )平行时hu+kv+lw=0当一个晶向[uvw]与一个晶面(hkl )垂直时h=u ,K=v ,l=w晶体的各向异性原因: 在不同晶面上的原子紧密程度不同纯铁冷却时在912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刃型位错的四个特征(作业)螺型位错的四个特征(作业)面心立方(FCC ) 体心立方(BCC ) 密排六方(HCP )晶胞原子数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度同素异构转变定义--18页晶体缺陷的分类:常见的点缺陷:常见的面缺陷:第二章 复习题一、填空1、金属结晶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是 和2 、金属结晶的动力学条件为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为4 、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晶粒更细 ,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晶粒 粗大 ,采用振动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晶粒更细,薄铸件的晶粒比厚铸件晶粒更细 。
二、问答1、金属的结晶形核45页2、金属的长大的要点52页2、铸锭三晶区名称及形成过程(柱状晶为重点)3、影响柱状晶生长的因素56-57页三、名词解释:1、细晶强化2、变质处理3、铸造织构第三章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作业题(复习题)1、概念合金、相、固溶体、固溶强化、、离异共晶、伪共晶2、填空1)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位置分为和。
2)固溶体按照固溶度不同分为和。
3)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和温度。
4)置换固溶体中原子半径相对差别Δr 8%且两者的晶体结构相同时才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5)间隙固溶体形成无限固溶体(填“有可能”“不可能”)6)正温度梯度下:随成分过冷程度增大分别形成、和。
(完整word版)金属学与热处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1. 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和孪生两种类型。
2. 滑移实际上是在切应力下运动的结果。
当滑移面与外力平行或垂直时, 晶体不可能滑移, 这种位向称为。
3. 钢的热处理是指把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温度, 进行必要的, 并以适当的速度, 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 从而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4. 淬火前, 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 应采用的方法予以消除, 否则会影响钢的淬透性。
5. 是指加热温度偏高而使奥氏体晶粒粗大, 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 导致零件性能变脆。
6.合金元素能够抑制马氏体分解, 阻碍碳化物的聚集和长大, 使钢在很高的回火温度下保持高硬度和高强度, 这种性质称为。
7.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在含量较高及在一定回火温度下, 还将沉淀析出各自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 其使钢的硬度不降低反而再次提高, 这种现象称为。
8. 把两个45钢退火状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3+30 ~50℃和Ac1~ Ac3之间, 保温后迅速水冷, 所得到的组织是, 前者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后者为、残余奥氏体和, 前者的硬度较后者(高或低)。
9. 钢的淬透性主要指钢在淬火时形成组织深度的能力, 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工艺性能, 其高低可在相同的淬火条件下钢所获得的淬硬层来评定的。
10. 量具用钢的主要性能要求是具有及良好的耐磨性, 并在长期使用和存放期间有良好的。
11.可锻铸铁中, 石墨呈状存在。
在各类铸铁中, 铸铁的力学性能介于优质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之间。
12. 淬火铝合金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强化的现象称为。
已时效硬化的铝合金再重新加热后在室温下放置, 仍能进行正常时效的现象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错选、多选、不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2分, 共30分)1.锻造的曲轴要比由切削制成的曲轴有更高的力学性能, 主要是由于工件内部有()。
热处理复习题

热处理复习题热处理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奥⽒体转变, 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是指转变成奥⽒体的变化。
晶粒度,是表⽰晶粒⼤⼩的⼀种尺度。
晶粒度级别的评定标准晶粒度的级别N与晶粒⼤⼩之间的关系为:n=2N-1珠光体转变,过冷奥⽒体在临界温度A1以下⽐较⾼的温度范围内进⾏的转变,共析碳钢约在A1~500℃温度之间发⽣,⼜称⾼温转变。
贝⽒体转变,在珠光体转变区与马⽒体转变区之间的较宽温度区间内,过冷奥体的转变。
(中温转变)马⽒体转变,晶体通过切变(原⼦沿相界⾯作协作运动)进⾏的⾮扩散性相变。
热稳定化,淬⽕冷却时,因缓慢冷却或在冷却过程中等温停留⽽引起A稳定性提⾼,⽽使M转变迟滞的现象称为奥⽒体的热稳定化退⽕,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属或合⾦加热—保温—缓慢冷却(炉冷或砂埋),达到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热处理⼯艺。
完全退⽕,【亚共析钢】将铁基合⾦完全A化,缓冷,获得接近平衡态组织(F+P)。
球化退⽕,【⾼碳钢,共析及过共析钢】使钢中的碳化物球状化的退⽕⼯艺球P:弥散分布于F基本上的球状碳化物组织。
正⽕,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Accm)+30~50℃,保温适当时间,空冷,获得含有P的均匀组织。
淬⽕,将钢加热A化后,以⼤于临界冷速冷却获得M的热处理⼯艺回⽕,将淬⽕后的钢在A1以下温度加热,使其转变成为稳定的回⽕组织,并以适当⽅式冷却的⼯艺过程。
淬透性,指钢在淬⽕时能够获得M的能⼒,它是钢材本⾝的⼀种属性。
它主要与钢的过冷A的稳定性与临界淬⽕冷却速度有关。
淬⽕应⼒,⼯件在淬⽕过程中会产⽣内应⼒,根据内应⼒产⽣原因的不同,淬⽕应⼒分为热应⼒和组织应⼒(或相变应⼒)两种。
热应⼒,由于淬⽕是⼯件冷却不均匀导致的内应⼒组织应⼒,淬⽕时导致的相变的差异或相变的不同时性所造成的内应⼒。
调质处理,结构钢淬⽕+⾼温回⽕,以获得综合机械性能为⽬的,称为调质处理回⽕脆性,随回⽕温度的升⾼,冲击韧性反⽽下降的现象。
第⼀类回⽕脆性200~350℃之间,也称为低温回⽕脆性第⼆类回⽕脆性450~650℃之间,也称为⾼温回⽕脆性。
热处理工艺复习题及答案

热处理工艺复习题一、填空题1.钢的热处理工艺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
2.热处理工艺基本参数:强度、硬度、淬火温度、冷却介质、有效面积、淬火后硬度、回火温度、回火后硬度。
3.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Ac3+20-30℃,它只适应于亚共析钢。
4.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使二次渗碳体及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状化,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以及获得均匀组织,改善热处理工艺性能,为以后的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
5.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Ac3+30-50℃,对过共析钢是 Ac1+30-50℃。
6.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点越低,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多。
7.改变钢整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
8.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使不稳定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转变成稳定组织,获得要求的综合机械性能,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低。
9.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介质分解、表面吸收、原子扩散等三个阶段。
10.欲消除过共析钢中大量的网状渗碳体应采用正火,欲消除铸件中枝晶偏析应采用扩散退火。
11.低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行正火处理;高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行退火处理;1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高频电子管式加热装置、中频发电机或可控硅中频发生器和工频发电机三种。
而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薄。
13.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淬火临界冷速大小,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含碳质量分数,钢的表层淬火,只能改变表层的硬度,而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表层的硬度,又能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
14.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一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
淬透层通常以零件表面至内部半马氏体区的深度来表示。
15.中温回火主要用于处理弹簧锻模零件,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组织。
16.45钢正火后渗碳体呈片状,调质处理后渗碳体呈球状。
热处理初 级试题

( 5×10³
不同 )
23. 按用途来说,Cr12MoV 钢是一种____模具钢,3Cr2W8V 则是
一种____模具钢。(冷作 热作 )
24. 由于合金工具钢的导热性比碳素工具钢____,故对尺寸大、形状
复杂的刃具除缓慢加热外,还要在淬火加热前在(500-650)℃____。(差
预热)
25. 目前热处理车间用途极广的加热炉是____炉,使用温度为___
_ ℃。(中温箱式
650-950)
26. 供钢的火花鉴别法中的火花束由____、节点和芒线、节花和花粉
以及____等部分组成。(流线 尾花)
27. 发动机上的曲轴、连杆和螺栓等零件都是承受复杂应力的传动件和连
接件,为确保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均需要经____处理,使
零件基体获得____组织。(调质 回火索氏体)
种。(箱式 井式)
14. 通常可燃气或液化气失火是由泄漏引起的,灭火时应首先____ ,
切断____ ,再灭明火。(关闭阀门
பைடு நூலகம்
气流)
15. 人体的接触安全电压为____伏,绝对安全的接触电压是____
伏。(36 12)
16.滚珠轴承钢 GCr15 含碳量平均为____%ωc,含铬量平均为__
__%ωCr。(1.0 1.5)
31.热处理加热炉按炉膛内的加热介质不同分类,可分为空气炉、____ 炉、____炉和真空炉四种。(盐浴 可控气氛)
32. 硝盐炉中不得混入木炭、碳黑、油和其他有机物质,以避免____
和____结合形成爆炸性物质,防止爆炸事故。 (硝盐 碳)
33. 在电极式盐浴炉的电极上不得放置任何金属等____性物品,为的是
机)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含答案

金属热处理复习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半环状工件淬火冷却时,为使圆弧不增大,可使内圆弧向上冷却或用夹具固定工件冷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镍铬-镍铝热电偶中,镍铝是正极,镍铬是负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塑性好的材料易变形加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热处理是改善钢切削加工性能的重要途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带状组织是一种缺陷,会引号起钢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一般很难用热处理的方法消除带状组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高于马氏体不锈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由于感应淬火时加热速度极快、仅改变工件表面组织而保持心部的原始组织,因此心部冷态金属的高强度会制约表层淬火时所产生的裂纹,使工件开裂倾向小。
另外、由于感应加热时间短、因此工件表面氧化、脱碳也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通过同素异构转变可使金属在固态下重组晶粒获得所需性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合金钢在碎火加热时易过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煤油的产气量高,但易产生碳黑,由于价格便宜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气体渗碳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评价计算机最常用的指标有计算速度、字长、存贮容量、指令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系统软件和可靠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固溶体具有与溶剂金属相同的晶体结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箱式电阻炉钢制门框中部温度过高,致使焊接门框变形量超过膨胀切口而发生变形。
此种故障是不可修复的,只能进行更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较高。
第七章金属热处理原理复习题(已做完)

第七章⾦属热处理原理复习题(已做完)第七章《⾦属热处理原理》部分复习题⼀、名词解释:1.实际晶粒度:某⼀具体热处理或热加⼯条件下的奥⽒体的晶粒度叫实际晶粒度2.马⽒体、贝⽒体(上贝⽒体和下贝⽒体):过冷奥⽒体的等温转变中温转变时渗碳体分布在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体上的两相混合物称为贝⽒体,上贝⽒体(B上):550℃~350℃,呈⽻⽑状,⼩⽚状的渗碳体分布在成排的铁素体⽚之间,下贝⽒体(B 下):350℃~Ms:在光学显微镜下为⿊⾊针状,在电⼦显微镜下可看到在铁素体针内沿⼀定⽅向分布着细⼩的碳化物(Fe2.4C)颗粒。
贝⽒体:过冷奥⽒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时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填空题:1.钢加热时奥⽒体形成是由奥⽒体形核;晶核的长⼤;未溶碳化物(Fe3C)溶解;奥⽒体成分均匀化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2.在过冷奥⽒体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与屈⽒体的主要相同点是都是它们都是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不同点是层间距不同,且珠光体层间距较⼤,屈似体层间距最⼩。
3.⽤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体的组织特征呈⽻⽑状状,⽽下贝⽒体则呈⿊⾊针状。
4.与共析钢相⽐,⾮共析钢C曲线的特征是多⼀条过冷A→F或(Fe3CⅡ)的转变开始线,亚共析钢左上部多⼀条过冷A转变为铁素体(F)的转变开始线,过共析钢多⼀条过冷A中析出⼆次渗碳体(Fe3CII) 开始线。
5.马⽒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板条状、针状两种。
其中板条状马⽒体的韧性较好。
6.⾼碳淬⽕马⽒体和回⽕马⽒体在形成条件上的区别是前者是在淬⽕中形成,后者在低温回⽕时形成,在⾦相显微镜下观察⼆者的区别是前者为⽵叶形,后者为⿊⾊针装。
7.⽬前较普遍采⽤的测定钢的淬透性的⽅法是“末端淬⽕法”即端淬试验。
三、判断题:1.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粗化的钢。
(×)2.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 c1和A c3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体构成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体的碳含量总是⼤于钢的碳含量。
热处理习题及答案(吴超版)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题一、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哪些因素构成相变阻力?哪些构成相变驱动力?1.相变特征:(1)新相和母相间存在不同的界面(相界面特殊),按结构特点可分为三种: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非共格界面。
(2)新相晶核与母相间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存在惯习面(3)产生应变能,相变阻力大(4)易出现过渡相:在有些情况下,固态相变不能直接形成自由能最低的稳定相,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中间阶段,先形成一系列自由能较低的过渡相(又称中间亚稳相),然后在条件允许时才形成自由能最低的稳定相.相变过程可以写成:母相―→较不稳定过渡相―→较稳定过渡相―→稳定(5)母相晶体缺陷的促进作用:固态相变时,母相中晶体缺陷起促进作用。
新相优先在晶体缺陷处形核。
(6)原子的扩散速度对固态相变有显著的影响。
固态相变必须通过某些组元的扩散才能进行,扩散成为相变的主要控制因素。
2.相变阻力:相界面的存在,产生应变能,原子的扩散3.相变驱动力:存在位相关系和惯习面,过渡相的形成,晶体缺陷二、奥氏体晶核优先在什么地方形成?为什么?奥氏体晶核优先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界面上形成,原因是:(1)两相界面处碳原子的浓度差较大,有利于获得奥氏体晶核形成所需的碳浓度;(2)两相界面处原子排列不规则,铁原子可通过短程扩散由母相点阵向新相点阵转移,形核所需结构起伏小(3)两相界面处杂质和晶体缺陷多,畸变能高,新相形核可能消除部分缺陷使系统自由能降低,新相形成的应变能也容易释放;三、简述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的基本过程。
奥氏体转变(由α到γ的点阵重构、渗碳体的溶解、以及C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重新分布的过程):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向α和Fe3C两个方向长大→剩余碳化物溶解→奥氏体均匀化四、什么是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起始晶粒度和实际晶粒度,说明晶粒大小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 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
热处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1.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奥氏体 A ;铁素体 F ;渗碳体 Fe3C ;珠光体 P ;高温莱氏体 Ld ;低温莱氏体 Ld’。
2.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与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点,常将其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大类。
4.在固态合金中由于各组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合金的组织可形成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三种类型。
5.热处理工艺过程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6.按回火温度范围可将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7.所有断裂过程都是由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8.莱氏体是碳的质量分数为wc=4.3%的液态铁碳合金在1148 ℃时的共晶转变的产物,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9.形变铝合金可分为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锻铝合金。
10.在合金相图中固相线与液相线的距离越大,合金铸造性能越差。
11.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变形程度和加热速度。
12.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其组织结构会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的变化。
13.共析钢在等温转变过程中,其高温转变产物有: P 、 S 和 T 。
14.贝氏体分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两种。
15.铁碳合金相图上的ES线,用代号Acm 表示,PSK线用代号A1表示,GS线用代号A3表示。
16.淬火时,最常用的冷却介质是盐水、水和油。
17.奥氏体在l148℃时溶碳能力可达2.11%。
随着温度的下降,溶解度逐渐减小,在727℃时溶碳能力为0.77%。
18.铸铁中碳的以石墨的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9.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类。
20.表面热处理的方法有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21.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碳素结构钢,按碳的质量分数分类属于中碳钢,按质量分类属于高级优质。
(完整word版)热处理工程师考试试卷

试卷 1二、简答题1.为了使钢在加热过程中获得微小的奥氏体晶粒度可采用哪些措施?降低温度,减小保温时间,提高加热速度,向钢中参加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2.低合金钢中的魏氏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组织特点是什么?魏氏组织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怎样在热办理中防范产生魏氏组织?(1〕对于含碳量低于 0.6%的低合金钢在奥氏体晶粒较粗和必然冷却速度下,先共析铁素体呈片状或粗大羽毛状析出(2〕特点:共格切变(3〕力学性能下降,如韧性下降(4〕采用“降温等温〞工艺,保证必然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和奥氏体的过冷度3.第一、第二类回火脆性是怎样产生的?产生回火脆性后怎样除掉?〔 1〕由于碳钢在 200-400 度温度范围内回火,出现室温冲击韧性下降现象造成脆性;重新加热淬火可除掉(2〕由于某些合金钢在 450-650 度范围内回火并回火后缓慢冷却经过上述温度范围时,出现冲击韧性降低的现象;重新加热到预定的回火温度,尔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可除掉4.何为钢的淬透性?影响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1〕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马氏体的能力(2〕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合金元素〔除钴〕,含碳量,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原始组织的影响,应力和塑性变形5.高速钢低高温回火新工艺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比一般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好?(1〕高温淬火,尔后先低温回火,再高温回火;硬度、热硬性、冲击韧性较高,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波折强度、挠度根本不低于一般三次回火钢的相应指标(2〕M2C 型碳化物析出充分, M2C、V4C、及 Fe3C型碳化物弥散度大,平均性好,且有约 5%-7%贝氏体存在6.经过热办理提上下碳合金钢强韧性的主要路子有哪些?细化晶粒,调质办理,等温淬火,表面渗碳7.简述铸铁中石墨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石墨会削弱铸铁的基体强度,削弱程度取决于它的形状、分布和数量;石墨不但使铸铁的缺口敏感性降低,还可提高其减摩、减振、抗蚀性能8.简述激光热办理的原理和优点。
热处理复习题

热处理复习题第一章1.奥氏体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碳在γ铁中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格。
2.共析钢由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四个阶段是什么?奥氏体形核、奥氏体的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3.什么叫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其影响因素是什么?起始晶粒度:奥氏体转变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相接触时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实际晶粒度: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晶粒度:表示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影响因素:起始晶粒度:①加热温度越高,起始晶粒尺寸越小;②原始组织越弥散,起始晶粒尺寸越小。
本质晶粒度:①钢的化学成分,含有强碳化合物元素,本质晶粒尺寸越小;②钢的冶炼条件(脱氧条件)。
实质晶粒度:热处理加热条件,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实际晶粒尺寸越大。
4.奥氏体晶粒大小对性能有何影响?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小,冷却后室温组织的晶粒尺寸越小,强度、硬度、塑性越好。
5.什么叫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粗晶粒钢、晶粒粗话温度?本质细晶粒钢:凡是奥氏体晶粒不容易长大的钢叫做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粗晶粒钢:凡是奥氏体晶粒容易长大的钢叫做本质粗晶粒钢;晶粒粗化温度:对于本质细晶粒钢,当在某一临界温度以下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很缓慢一直保持细小晶粒,但超过这一临界温度后,晶粒急剧长大突然粗化,这一温度称为晶粒粗化温度。
6.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驱动力和阻力是什么?驱动力:界面能下降引起的碳的扩散;阻力:晶界上未溶的第二相粒子。
7.本质细晶粒钢是否一定能获得细小的实际奥氏体晶粒?不一定,本质细晶粒钢在晶粒粗化温度以下加热时,才能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超过晶粒粗化温度以后也可能得到十分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加热最终所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尺寸除了取决于本质晶粒度以外,还和加热条件有关,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大。
第二章1.说明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特点?①曲线由两个C形曲线(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线)、A1线和Ms线四线围成5各区,A1线上是奥氏体稳定区;A1线下转变开始线、Ms线过冷奥氏体区;两C形线间过冷奥氏体转变区,上部是珠光体转变区,下部是贝氏体转变区;终了线以下是转变产物;②过冷奥氏体在各个温度的等温转变并不是瞬间就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孕育期,孕育期的长短随过冷度的变化,随过冷度的增加孕育期变长,在大约550℃孕育期达到极小值,此后孕育期又随过冷度的增加而变长,转变终了时间随过冷度的变化也和孕育期相似。
金属学 热处理原理(复习题)

第九章热处理原理(一)填空题(除复习题外的部分为作业题)1. 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和;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2.马氏体的三个强化包括强化、强化、强化。
(作业)3.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产生于含、、等合金元素的钢中,其产生的原因是钢中晶粒边界的增加的结果,这种脆性可用冷来防止,此外在钢中加入和Mo及热处理等方法也能防止回火脆性。
4.共析钢加热至稍高于727℃时将发生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等四个步骤。
(作业)5.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曲线分为、、三个转变区。
(作业)6.根据共析钢相变过程中原子的扩散情况,珠光体转变属于转变,贝氏体转变属于转变,马氏体转变属于转变。
7.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和两种。
(复习题)8.马氏体按其亚结构主要分为位错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两种。
其中位错马氏体性能为孪晶马氏体性能为(作业)9.贝氏体按其形成温度和组织形态,主要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两种。
性能方面--------------更优异。
(复习题)10.珠光体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复习题);按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体、体和体。
11.当钢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组织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w(c)越高,则Ms点越低,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
(复习题)12.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C曲线与共析钢的相比多一条先共析相析出线.(复习题)13随着含碳量的增大钢的C曲线先移后移14.除Co、Al(WAl>2.5%)外的所有,溶入奥氏体后,使C曲线右移(复习题)15.工业用钢中淬火马氏体金相形态(复习题)①低碳钢:C < 0.2% , 全部板条②中碳钢:0.3~0.6%,板 +片;③高碳钢:C > 1.0%,片状16.片状M的性质:硬而脆;板条M的性质:强而韧(复习题)17钢的回火转变包括---------------------等五个过程。
(作业)(二)名词解释(作业题)马氏体(作业)残余奥氏体(作业)热处理冷处理孕育期回火脆性(作业)(三)判断题(复习题)1.合金元素使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延慢的原因是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很慢,另一原因是合金元素的存在使碳的扩散速度减慢。
(完整word版)热处理题库

填空题1、低碳钢拉伸的第一个阶段是: AA、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缩颈阶段2.低碳钢拉伸的第二个阶段是: BA、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缩颈阶段3.低碳钢拉伸的第三个阶段是:CA、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缩颈阶段4.低碳钢拉伸的第四个阶段是: DA、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缩颈阶段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刚度是反应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指标B、弹性模量越大, 刚度就越大C.同一种材料的物体,尺寸不同弹性模量就不同D.弹性模量与弹性极限呈正比, 与应变呈反比6、反应材料抵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是: AA、屈服极限B、弹性极限C、强度极限D、硬度7、反应材料抵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是: CA、弹性极限B、刚度C、屈服极限D、疲劳强度8、反应材料抵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是: DA、伸长率B、断面收缩率C、弹性极限D、屈服极限9、反应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的指标是: BA、刚度B、硬度C、塑性D、韧性10、反应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的指标是: BA、弹性B、硬度C、强度D、韧性11.反应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的指标是: CA、塑性B、韧性C、硬度D、疲劳强度12.测量布氏硬度的压头为: AA、球型B、圆锥型C、正三棱锥D、正四棱锥13.测量洛氏硬度的压头为: BA、球型B、圆锥型C、正三棱锥D、正四棱锥14.测量维氏硬度的压头为: DA、球型B、圆锥型C、正三棱锥D、正四棱锥15.金属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CA、强度B、硬度C、韧度D、刚度16.下列关于冲击韧度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DA、冲击韧度反应了物体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B、冲击韧度的测量采用摆锤实验C、材料的冲击吸收功越大, 冲击韧度就越大D、温度升高时、冲击韧度降低17、零件受到周期性应力的作用, 其强度会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 C A、磨损B、变形C、疲劳D、缺陷18、材料发生疲劳破坏的原因是: AA、交变应力B、冲击载荷C、内应力D、温度升高19、金属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 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CA、强度B、硬度C、韧度D、刚度20、下列物质, 属于晶体单质的是: CA、普通玻璃B、黄铁矿C、铝D、树脂21.下列物质, 属于晶体单质的是: BA、沥青B、天然金刚石C、工业纯铁D、石蜡22.下列纯金属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是:AA、а—Fe B、у-Fe C、Al D、Zn23.列纯金属晶体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是: BA、а—Fe B、у—Fe C、Cr D、Mg24.下列有关合金固态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A、组成合金的基本单元称为组元B、组元可以是金属或者非金属单质, 但不可以是化合物C、固态合金相可以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D、Fe3C(渗碳体)是属于金属化合物25.下列有关合金固态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组成合金的组元可以是金属或者非金属单质, 也可以是化合物B、间隙固溶体又称为无限固溶体C、固溶体的塑性和韧性都很好, 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D、Fe3C(渗碳体)属于间隙固溶体26.下列有关合金固态结构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A、固溶体会破坏原子排列规律, 使金属的强度降低B、置换固溶体又称为无限固溶体C、金属化合物能使合金的强度、硬度提高, 称为弥散强化D、Fe3C(渗碳体)属于间隙化合物27、下列有关合金固态结构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CA、组成铁碳合金的组元只有Fe、CB、Pb-Sn合金的固态相结构只有一种C、固溶体会破坏原子排列, 使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D、Fe3C(渗碳体)属于间隙固溶体28、下列关于金属的结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BA、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比理论结晶温度低B、非自发形核比自发形核速率快C、纯金属结晶过程中,温度不变D、控制晶粒的方法有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和机械方法等29、下列关于金属的结晶的说法, 错误的是: DA、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金属的结晶B、金属结晶的条件是要有过冷度C、形核率越高, 晶粒越细D、过冷度越高, 晶粒越细30、下列结晶方式为均晶结晶的是: AA、Cu-Ni合金B、Fe—C合金C、Pb—Sn合金D、Cu—Ag合金31.下列结晶方式为共晶结晶的是: CA、Cu—Ni合金B、Fe-C合金C、Pb—Sn合金D、Cr—Mo合金32.在Pb-Sn合金的几种不同成分的合金中, 不发生共晶反应的合金为: AA、Sn含量小于20%的合金B、亚共晶合金C、过共晶合金D、共晶合金33.在Pb—Sn合金的几种不同成分的合金中, 只发生共晶反应的合金为:DA、Sn含量小于20%的合金B、亚共晶合金C、过共晶合金D、共晶合金34.在Pb—Sn合金的几种不同成分的合金中, 先结晶出а相,后发生共晶反应的合金为: B A、Sn含量小于20%的合金B、亚共晶合金C、过共晶合金D、共晶合金35.在Pb—Sn合金的几种不同成分的合金中,先结晶出β相, 后发生共晶反应的合金为: C A、Sn含量小于20%的合金B、亚共晶金C、过共晶合金D、共晶合金36.碳在а—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BA、高温铁素体B、铁素体C、渗碳体D、奥氏体37、碳在γ铁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DA、高温铁素体B、铁素体C、渗碳体D、奥氏体38、奥氏体共析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 C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莱氏体39、铁碳溶液共晶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DA、奥氏体B、铁素体C、珠光体D、莱氏体40、含碳量在0.0218%以下的铁碳合金称为:AA、工业纯铁B、碳钢C、白口铸铁D、灰口铸铁41.含碳量在0.0218%-2。
热处理工艺复习题

热处理⼯艺复习题2017热处理⼯艺复习题⼀、填空题1.钢的热处理⼯艺由、、三个阶段所组成。
2.热处理⼯艺基本参数:。
3.钢完全退⽕的正常温度范围是,它只适应于钢。
4.球化退⽕的主要⽬的是,它主要适⽤于钢。
5.钢的正常淬⽕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对过共析钢是。
6.当钢中发⽣奥⽒体向马⽒体的转变时,原奥⽒体中碳含量越⾼,则M S 点越,转变后的残余奥⽒体量就越。
7.改变钢整体组织的热处理⼯艺有、、、四种。
8.淬⽕钢进⾏回⽕的⽬的是,回⽕温度越⾼,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9.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等三个阶段。
10.欲消除过共析钢中⼤量的⽹状渗碳体应采⽤,欲消除铸件中枝晶偏析应采⽤。
11.低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处理;⾼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处理;12.感应加热表⾯淬⽕,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淬硬层越。
13.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马⽒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表层淬⽕,只能改变表层的————————————,⽽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表层的————————————,⼜能改变表层的————————————。
14.钢在⼀定条件下淬⽕后,获得⼀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称为钢的淬透性。
淬透层通常以的深度来表⽰。
15. 中温回⽕主要⽤于处理__ ____零件,回⽕后得到组织。
16.45钢正⽕后渗碳体呈状,调质处理后渗碳体呈状。
17.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的强化与热处理时的强化结合,使成型⼯艺与获得最终性能统⼀起来的⼀种综合⼯艺。
⼆、单选题1.电阻炉空载功率⼩,说明炉⼦热损失: A)⼩;B)⼤;C)厉害;D)可忽略不计。
2.检测氮碳共渗零件的硬度时应选⽤:A)洛式硬度计;B)维⽒硬度计;C)布⽒硬度计;D)肖⽒硬度计。
3.可控⽓氛炉渗碳时排出的废⽓:A)必须燃烧后排放;B)不燃烧直接排放;C)通⼊⽔中排放; D)通⼊碱⽔中排放。
热处理中 级试题

28. 高速钢之所以称为“锋钢”,是因为它的____特别高,达到___
_℃,切削时能长期保持刃口锋利。(红硬性 600)
29.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____和 ____的能力称为强度。( 塑性
变形 断裂 )
30.截面尺寸对高韧度的成品热作模具钢(如 5CrNiMo、5CrMnM
o等)的热处理硬度选择尤为重要,一般对大型模具硬度应为____
过程中承受的动载荷主要是____载荷和____载荷。(冲击 循环)
4.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压力加工性能、 ____性能、
机加工性能和____性能。( 热处理 焊接 )
5.理论结晶温度与____温度的差値称为过冷度△T,金属的冷却速度越
大,则过冷度越____。(实际结晶、大)
6.固态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存在铁素体相、 ____相和 ____相
三个基本相。(奥氏体 渗碳体)
7.钢中的 S 元素之所以有害,因为它导致钢发生____;而钢中的 P
元素之所以有害,因为它导致钢发生____。
(热脆 冷脆)
8. 箱式电阻炉中零件的加热热量主要来源于电热元件的____,低温井
式电阻炉的传热方式以____为主。(辐射、对流)
9. 以显微组织形态的类型来分,作为中温等温转变组织的贝氏体有上贝氏
___℃;石棉在 700℃时就成了___,因强度降低就会失去隔热性能。
(500
粉末)
26. W6Mo5Cr4V2 是一种以钼代钨的钨钼系____钢,经
(1190-1230)℃淬火后基体硬度最高可达____HRC。(高速 66 )
27. 合金调质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wc,最终热处理工艺为淬火
加____回火。(0.25-0.50 高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一、 填空题1.钢的热处理工艺由 加热 、 保温 、 冷却 三个阶段所组成。
2.热处理工艺基本参数: 加热温度、气氛、冷却方法、热源 。
3.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 Ac3以上20~30℃ ,它只适应于亚共析 钢。
4.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它主要适用于 钢。
5.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 ,对过共析钢是 。
6.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 S 点越 ,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 。
7.改变钢整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有 、 、 、 四种。
8.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
9.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 、 等三个阶段。
10.欲消除过共析钢中大量的网状渗碳体应采用 ,欲消除铸件中枝晶偏析应采用 。
11.低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行 处理;高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行 处理;1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
而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 。
13.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表层淬火,只能改变表层的————————————,而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表层的————————————,又能改变表层的————————————。
14.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一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
淬透层通常以 的深度来表示。
15. 中温回火主要用于处理__ ____零件,回火后得到 组织。
16.45钢正火后渗碳体呈状,调质处理后渗碳体呈状。
17.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的强化与热处理时的强化结合,使成型工艺与获得最终性能统一起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二、单选题1.电阻炉空载功率小,说明炉子热损失: A)小;B)大;C)厉害;D)可忽略不计。
2.检测氮碳共渗零件的硬度时应选用:A)洛式硬度计;B)维氏硬度计;C)布氏硬度计;D)肖氏硬度计。
3.可控气氛炉渗碳时排出的废气:A)必须燃烧后排放;B)不燃烧直接排放;C)通入水中排放; D)通入碱水中排放。
4.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A)完全退火;B)正火;C)不完全退火;D)回火。
5.气体渗氮的主要缺点是:A)周期太长;B)劳动强度大;C)硬度低;D)渗层浅。
6.镗床主轴通常采用38CrMoA1钢进行:A)氮碳共渗;B)渗碳;C)渗氮;D)渗硫。
7.确定碳钢淬火加热温度的基本依据是:A)Fe-FeC相图;B)“C”曲线;C)“CCT”曲线;3D)淬透性曲线图。
8.为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38CrMoAl钢制造的氮化件预先热处理应采用:A)退火;B)正火;C)调质;D)渗碳。
9.高速钢淬火冷却时,常常在580~600℃停留10~15分钟,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这种操作方法叫做:A)双介质淬火;B)等温淬火;C)分级淬火;D)亚温淬火。
10.某零件调质处理以后其硬度偏低,补救的措施是:A)重新淬火后,选用低一点的温度回火;B)再一次回火,回火温度降低一点;C)重新淬火后,选用高一点的温度回火;D)再一次回火,回火温度提高一点。
11.钢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层深度,主要取决于:A)钢的含碳量;B)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C)感应电流频率;D)感应电流电压。
12.为增加T12钢的强韧性,希望控制淬火马氏体的含碳量,减少孪晶马氏体的相对量及获得部分板条马氏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热到接近Accm,充分保温后淬火;B)快速加热到稍高于Ac1,保温较短时间后淬火;C)加热到Accm以上,充分保温后淬火。
D)加热到Ac1以上,Ac3以下充分保温后淬火。
13.齿轮进行渗碳处理+淬火回火,获得表面组织如下:A)低碳马氏体(LM);B)回火高碳隐晶马氏体(PM); C)PM + 残余奥氏体(A');D)M+A'+粒状渗碳体。
14.铸钢件一般要进行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处理温度较高,是为了:A)促进扩散过程,加速转变;B)抑制扩散过程,保持稳定;C)提高元素偏聚程度;D)与上述过程无关。
15.中碳结构钢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热处理工序是:A)正火+中温回火;B)正火+高温回火;C)正火+低温回火;D)淬火+高温回火。
16.工件在水中淬火冷却的过程中会依次出现:A、蒸汽膜、沸腾、对流;B、蒸汽膜、沸腾、传导;C、沸腾、蒸汽膜、传导;D、沸腾、蒸汽膜、对流。
17.在热处理生产中应尽可能避免在钢的组织中出现的组织是:A、上贝氏体;B、下贝氏体;C、过冷奥氏体;D、马氏体。
18.低碳钢为便于加工,常预先进行:A、淬火;B、正火;C、球化退火;D、回火。
19.亚共析碳钢亚温淬火常用的最佳温为:A)A c1+10~20℃;B)A c3+10~20℃;C)比Ac3略低;D)比Ar3略低。
20.调质处理就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
21.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A.加热温度;B.组织变化;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
22.渗氮零件在渗氮后应采取: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不需热处理。
23.直径为10mm的40钢其整体淬火温度大约为:A.750℃;B.850℃;C.920℃。
24.T12钢消除网状渗碳体应采用:A. 正火;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完全退火。
25.T12钢改善切削加工性应采用:A. 正火;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完全退火。
26.20钢锻件改善切削加工性应采用:A.完全退火;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正火。
27.用于1300℃以上的热电偶材料是: A)铜-康铜;B)铂铑-铂铑;C)镍铬-镍铝;D)铁-康铜。
28.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
29.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索氏体。
30.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a.Ac1+30—50℃;b.Accm+30—50℃;c.Ac3+30—50℃.31.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钢材本身的碳含量;b.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32.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a.降低;b.提高;c.不改变。
33.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a.冷却速度;b.转变温度;c.碳含量。
34.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
35.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采用:a.水中淬火;b.油中淬火c.盐水中淬火。
36.若要提高淬火时淬硬层深度,应采取:a.选择高淬透性钢;b.增大零件的截面尺寸;c.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
37.45钢为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应进行a.淬火+低温回火;b.等温淬火;c.淬火+高温回火。
38.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
39.扩散退火的目的是:a.消除和改善晶内偏析;b.消除冷塑变形后产生的加工硬化;C.降低硬度以便于加工。
40.钢的渗碳温度范围是:a.600—650℃;b.800—850℃;c.900—950℃。
三、问答题1.为什么要对钢件进行热处理?2.零件加热时的入炉方式有哪些,对热应力和加热效率分别如何影响?3.退火的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有哪几种?指出每种退火工艺的应用范围。
4.对于25#钢,有哪些工艺可以获得F+P的组织?5.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工艺,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15钢板;(2)ZG35的铸钢齿轮;(3)具有片状珠光体的T12钢坯;(4)弹簧钢丝(强化的)经冷卷成的弹簧;(5)消除60钢锻件的过热组织;(6)低碳钢钢丝多次冷拉之间;(7)T10刚车床顶尖锻造以后。
6.指出下列钢件正火的主要目的以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20钢齿轮;45钢小轴;T12钢锉刀。
7.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应如何选择正火及退火?8.为什么亚共析钢经正火后,可获得比退火高的强度与硬度?9.在生产中常用增加珠光体数量的方法来提高亚共析钢的强度,为此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为什么?10.下列零件应选用何种热处理工艺:(1)Wc=0.2%,要求适当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Wc=1.2%,要求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Wc=1.2%,要求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4)Wc=0.45%,要求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5)Wc=0.6%,要求具有好的弹性。
(6)钢丝冷拉后硬度高,要求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
11.何谓去氢退火?其工艺特点如何?12.亚共析钢热处理时快速加热可显著地提高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是何道理?13.热轧空冷的45钢钢材在重新加热到超过临界点后再空冷下来时,组织为什么能细化?14.常用的淬火介质有哪些?说明其冷却特性、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15.共析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用图1所示的冷却曲线冷却,各应得到什么组织?各属于何种热处理方法?图116.有四个碳素钢试样进行淬火:(1)Wc=0.3%,加热至Ac1与Ac3之间;(2)Wc=0.45%,加热至Ac3以上(30—50℃);(3)Wc=1.2%,加热至Ac1以上(20—30℃);(4)Wc=1.2%,加热至Accm以上(30—50℃)。
适当保温后水中淬火,哪个试样硬度最高?哪个试样硬度最低?说明其原因。
17.简述冷却介质的选择原则18.用45钢制造一根Φ10的轴和一根Φ100的轴,用相同淬火工艺淬火,试问两根轴的表面硬度是否相同?淬透层深度是否相同?19.淬透性和淬透层深度有何联系与区别?影响钢件淬透层深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分析图2的实验曲线中硬度随碳含量变化的原因。
图中曲线1为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过共析钢加热到ACCM以上淬火后,随钢中碳含量增加钢的硬度变化曲线;曲线2为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淬火后,随钢中碳含量增加钢的硬度变化曲线;曲线3表示随碳含量增加,马氏体硬度的变化曲线。
图2 图321.T12钢加热到A C1以上,用图3所示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其所得到的组织。
22.简述淬火硬度不足的可能原因。
23.淬火介质(以水为例)冷却过程经历哪几个阶段?24.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表面淬火方法有哪些?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25.激光淬火的主要优点有哪些?26.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2)ZG35的铸造齿轮;3)锻造过热的60钢锻坯;4)改善T12钢的切削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