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常用消毒方法.

合集下载

游泳池水处理的5个步骤

游泳池水处理的5个步骤

游泳池水处理的5个步骤
水质处理方法如下:
1、灭藻杀菌
新上的水池需要先购买硫酸铜除藻剂,大概投放比例1000立方投放6斤左右,大概就是一小包,500平方的水池,大概就是半包,自已掌握这个量,把除藻剂倒入砂缸过滤器中搅拌均匀,清洗后流入水池,发现水浑浊后就投放一次,一个月两次。

2、杀菌、消毒
投放灭藻剂后,过约2小时,投放三氯异氰尿酸粉进行杀菌消毒,约1000立方水投放2千克。

每天上午投放一次。

3、酸碱度PH调节剂
水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池水质的PH值就不平衡,需要投放氢氧化钠调节水池PH值,用PH测试剂测试,数值为7.5为酸碱度平衡,检测到PH值大于或者小于7.5的时候使用。

4、投放沉淀剂
水池用久以后,水逐渐浑浊,这时候需要使用聚合氯化铝来进行脏污物质沉淀,平均1000立方水投放8公斤的剂量。

同样用水过滤器冲洗后,换水2小时后,让水池充分伴均匀,并沉淀一个晚上。

5、吸污机吸污
吸污则需要选择一款好的吸污机就行。

游泳池水处理5步法

游泳池水处理5步法

游泳池水处理5步法1、灭藻投放硫酸铜,2-3KG/1000立方水。

每月投放1-2次,两小时后做下面的步骤2、杀菌(消毒)用三氯乙氰脲酸(TCCA、强氯精)粉或片或粒进行消毒杀菌,2KG/1000立方水,若在中途补充药量则余氯含量每提高0.5ppm要按2G/1立方水投放。

3、调节PH一般说来,泳池的水是会偏酸性,测过PH值后,偏低就加碱(氢氧化钠),偏高就加酸。

一般我们用的消毒药剂是呈酸性的,同时雨水啊,人体的汗液等都是酸性的,所以泳池的水一般是酸性的,PH 值保持在7.2-7.8,泳池消毒药消毒的效果比较好。

PH值在7.5,消毒效果最为理想。

4、投放净水剂用聚合氯化铝是水中的杂质沉淀,一般5-10KG/1000立方水,投入泳池后,静止6-8小时,进行吸污。

还有一种净水剂叫澄清剂,是不用吸污的,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有循环过滤系统,因为澄清剂是将水中那些悬浮的细小杂质吸附成为稍大的颗粒,你打开循环过滤系统,它会随水流流进沙缸,给沙缸过滤干净。

5、吸污可以用自动吸污机和手动吸污机。

如果你要用聚合氯化铝来做沉淀剂,都不能用自动吸污机。

用澄清剂的话,水底也会有些头发、沙子和树叶等式没办法过滤,只能用吸污机吸,但这时候你用自动吸污机的话会省事很多。

最后,注意,1-4步骤进行时,如果有循环过滤系统的,应该开启循环过滤系统使所投药剂均匀分散于水中。

如果没有循环系统的,应尽量想办法使其均匀分布。

建议游泳池装有循环过滤系统的就用自动吸污机,省事又方便。

游泳池水质处理游泳作为全民健身运项目,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而水质的好坏成为游泳者最关心的问题,由于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 或因游泳人数多,泳池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和病毒,易交叉感染,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国家对游泳池水水质提出严格的卫生要求。

一、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1)儿童涉水池不得与游泳池连道,开放时不断加入含余氯0.3~0.5mg/l的新水.(2)浸脚消毒池含余氯量应为5~10mg/l,须4小时更换一次.标准中2、3、5、6、7项是最主要的,在这5项中,应重点控制的是2、3、5项,6、7项与5项直接相关,一般说来,余氯达标了,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基本也能达标。

常见的泳池消毒方法

常见的泳池消毒方法

随着气温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带来的清凉感觉,也是强身健体的场所,但是游泳虽好,但是如果不注重池水消毒问题就会给人体带来病毒病菌,泳池也会成为传播疾病的场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定要做好泳池的消毒系统,常见的泳池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纯化学药剂法泳池消毒纯化学药剂通常是氯系消毒剂,常用氯系消毒剂有:a、液氯b、次氯酸钙(漂白粉)c、次氯酸钠(高效漂白粉、漂水)d、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e、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f、溴氯海因(溴片)g、二氧化氯2、紫外线法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

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

通过对水体进行紫外线辐射透入微生物体内作用于核酸、原浆蛋白酶,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造成微生物死亡。

一般多以253.7nm作为杀菌紫外线波长的代表,由于紫外线灯使用较方便,并有一定杀菌作用,所以在卫生防疫、医疗和工业消毒中使用均较普遍。

3、臭氧消毒法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对各种病毒、细菌均有杀灭能力,对降解各种有机毒物,除色、除嗅、除味、改善水质效果极佳。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破坏细菌的脱氢酶干扰其呼吸功能,氧化各种酶和蛋白质,破坏细胞膜结构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4金属离子法金属离子处理法应用于泳池领域在欧美和日本已相当成熟,是新一代泳池处理技术的领航者。

由于金属离子处理法采用纯物理法消毒,处理后不产生任何有害副产物,水质达到欧盟标准,因整个过程不产生废气废物而得到了欧盟环保署的认可与推荐。

国际空间站、奥运会泳池、高档别墅私家泳池等得到广泛应用。

常州沛德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循环水物理法水质优化处理的解决方案并研发生产了物理法除垢、杀菌、灭藻、缓蚀设备以及循环水处理的过滤设备,定压补水,真空气设备等相关设备,先后申报数十项专利,是知名的循环水系统物理法除垢、杀菌、灭藻、过滤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沛德先后已为秦山核电、红沿河核电、万达广场、可口可乐、雪花啤酒、等多家企业提供水垢解决方案及服务。

游泳池消毒管理制度

游泳池消毒管理制度

游泳池消毒管理制度1. 引言游泳池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和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卫生,保证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游泳池消毒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游泳池的消毒管理措施,确保游泳池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适用于所有游泳池,包括室内和室外游泳池。

3. 消毒方法3.1. 氯消毒法使用含氯化合物进行消毒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按照游泳池的容积和水质情况,确定合适的氯消毒剂种类和使用量。

消毒剂的投放应均匀分散,避免过多或过少,确保消毒效果。

3.2. 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是一种无污染、高效的消毒方法。

根据游泳池的容量和使用情况,确定臭氧发生器的使用量和时间。

在臭氧消毒期间,应暂停游泳活动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3. 其他消毒方法针对特殊情况或特定要求,可以使用其他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电解消毒等。

使用前需仔细研究和测试,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4. 操作程序4.1. 日常消毒每天对游泳池进行定期消毒,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投放,确保消毒剂达到合适的浓度。

消毒过程中,应定时监测游泳池水质,确保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和效果。

4.2. 周期性消毒定期进行周期性消毒,具体时间和频率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情况、水质分析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周期性消毒的目的是彻底清洁和消毒游泳池,避免细菌滋生和水质变差。

4.3. 清洁与维护除了消毒工作,还应定期清洁游泳池的污垢和杂物,保持水体清澈透明。

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监测与记录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记录制度,包括游泳池水质的监测、消毒剂的使用记录、维护和事故处理等。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分析和保存,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6. 培训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游泳池消毒管理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游泳池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紧急疏散等,以便应对突发事件。

7. 效果评估定期对游泳池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水质分析结果、用户反馈和相关监测数据分析等。

泳池消毒的几种方法

泳池消毒的几种方法

1、紫外线消毒高效率杀菌:对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用一般在一至二秒即可达到99%的杀菌率。

紫外线杀菌的广谱性是非常高的,它对几乎所有的细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

紫外线消毒器无二次污染,不改变水中任何成分;运行安全、可靠: 传统的消毒技术如采用氯化物或臭氧,其消毒剂本身就是属于剧毒、易燃的物质,而紫外线消毒系统不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

设备占地小,构筑物要求简单,无需人员管理,因此总投资较少。

在运行方面成本也较低,在千吨水处理量水平,它的成本只是氯消毒的1/2。

中压紫外线消毒器安装、操作简便,适合任何的安装现场条件,不破坏现场的设备、管线和建筑结构;占地小,无噪音。

日处理万吨净水的中压紫外线消毒设备仅需1平方米的运行操作空间,可连续大水量消毒,这是氯加脱氧及臭氧消毒方法难以做到的。

中压紫外线物理式电源,一键控制,故障报警,运行安全可靠;无噪音,高效杀菌,长效持久,无嗅,无味,无残留,无刺激性余氯,水质甚至达到了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品质,是私家池、公共池、饮用水以及中水处理等项目的理想选择。

中压紫外线消毒器的特点:中压紫外线灯管:采用中压高质量进口紫外线灯管波长在200nm至400nm之间,与低压紫外线灯管相比,紫外线强度大,辐射光线波长广。

温度探头:随即时检测水的温度,保证设备在工作温度0~45度中运行。

石英套管:为了更好的保护紫外线灯管,每一根紫外线灯管外面都会有一支石英套管。

因此石英套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压紫外线消毒器的杀菌效果,高品质的石英套管可以确保紫外线的穿透率达到90%以上。

日常清洗:由于水质和紫外线光的照射,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石英套管表面会结晶,结晶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比例,因此石英套管需要定时清洗。

中压紫外线消毒器可以选配自动清洗系统,可根据紫外线强度检测器的读数,对石英套管定时进行自动清洗。

清洗过程中系统正常运行,无需停水,也无需人工参与,大大降低了现场人员的工作负荷。

游泳池水质处理方法

游泳池水质处理方法

游泳池水质处理方法游泳池的水质处理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安全的关键。

良好的水质处理不仅能够保护游泳者的健康,还能延长游泳池设施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游泳池水质处理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水的消毒、过滤、循环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游泳池水质处理的方法。

首先,消毒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重要步骤。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藻类,保持水质清洁。

臭氧消毒则是利用臭氧气体对水进行消毒,它能够快速杀灭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消除异味,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则是通过紫外线照射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它对水质无化学影响,是一种环保的消毒方式。

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投加量进行消毒,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关键。

其次,过滤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重要手段。

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积物和有机物,保持水质清澈。

常见的过滤系统有砂滤器、玻璃纤维滤器和滤袋式过滤器。

砂滤器是最常用的过滤设备,它利用石英砂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玻璃纤维滤器则是利用玻璃纤维滤料对水进行过滤,它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滤袋式过滤器则是利用滤袋对水进行过滤,它适用于小型游泳池和水疗中心。

选择适合的过滤系统,并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材料,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关键。

最后,循环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重要环节。

循环系统能够将游泳池水进行循环,保持水质均匀。

合理设置循环系统的进出口位置,能够有效地将水质均匀分布,避免死角。

定期清洗循环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保证循环系统的畅通,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关键。

综上所述,游泳池水质处理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安全的重要步骤。

消毒、过滤和循环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过滤系统和循环系统,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和维护,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的关键。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处理游泳池水质,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游泳池水体消毒方法及用量

游泳池水体消毒方法及用量

游泳池水体消毒方法及
用量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游泳池水体消毒方法及用量
一.杀藻/抑藻
投放硫酸铜,以每立方米水2g-3g投放(即1000立方水投加2-3kg),如若处理新水则加倍投放。

每月1-2次(若有下列操作,则2个小时后再进行下列步骤)
二.杀菌/消毒
每天使用游泳池消毒药品(如游泳池消毒粉或游泳池消毒片)进行消毒。

以每立方米池水2g投放(即1000立方投放2kg).加药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

每周进行一次突击性处理(即加倍投放消毒药,最好在当晚游泳池收场后进行)。

三.调节PH值
使用PH调节剂(氢氧化钠)调节游泳池水体的PH值,使其保持在之间最为理想。

(一般使用游泳池消毒粉或游泳池消毒片进行水体消毒时,水质的PH值会降低,因此一般使用提高PH值的调节剂)。

每升高1度PH值,按照每立方米池水10g投放。

四.投放澄清剂进行水质净化
游泳池水中的悬浮物过多会使水质浑浊,这时需要使用澄清剂来对水质进行净化,按每周投加一次,每1600立方米水体投加1kg,投加后
需加大循环水量,使其水中出现矾花后,静止6-8小时(这个步骤一般在晚上进行)。

第二天可以看到游泳池底下有一层黄色的沉淀物,而池水已经变清,这时就可以进行吸污。

五.吸污
使用游泳池专用吸污工具进行吸污,吸污时注意吸污头(盘)的推进速度,太快了沉在池底的脏物会吸不干净。

次氯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次氯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次氯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次氯酸是一种消毒剂,可用于消毒水、浴室、厨房、地板等表面,也可以用于消毒水池、游泳池、洗衣机等。

它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可以有效杀灭大多数细菌、真菌、病毒,还可以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

使用次氯酸的方法有多种,下面是一些使用次氯酸的具体方法:
1.消毒水:将次氯酸溶液(2-10毫克/升)倒入水中,搅
拌均匀,待水中次氯酸浓度稳定后,即可消毒。

2.消毒浴室、厨房和地板:将次氯酸溶液(200-1000毫克
/升)用抹布擦拭表面,擦拭一遍即可消毒。

3.消毒水池、游泳池和洗衣机:将次氯酸溶液(200-1000
毫克/升)滴入水池、游泳池或洗衣机中,使其充分搅拌均匀,待次氯酸浓度稳定后,即可消毒。

使用次氯酸还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次氯酸本身有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皮肤接触,最好佩
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2.使用次氯酸溶液时,溶液的浓度最好不要超过1000毫
克/升,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3.使用次氯酸溶液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以免呼吸次氯酸
的蒸汽;
4.次氯酸溶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
5.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污染表面,以免造成污染物的
残留。

次氯酸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可用于消毒水、浴室、厨房、地板等表面,也可以用于消毒水池、游泳池、洗衣机等。

使用次氯酸时,要注意避免皮肤接触,不能超过1000毫克/升的浓度,要保持通风,存放要阴凉、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以免污染物的残留。

泳池水质处理方法

泳池水质处理方法

泳池水质处理方法
泳池水质处理方法有多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滤波:使用过滤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

滤波器有砂滤器、沙石滤水器、滤芯滤水器等。

2. 消毒: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使用氯片、氯气、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来处理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调节pH值:保持水中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7.2-7.8之间。

可以使用pH调节剂来酸碱平衡。

4. 加氧:通过给水中添加氧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有助于维持水质清洁和杀灭细菌。

5. 过滤消毒:除了使用滤波和消毒方法外,还可以结合使用二者来处理水质。

先经过滤波器过滤,再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更彻底地去除杂质和杀灭细菌。

6.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池底、池壁和水面上的浮垫等污渍,以保持水质清洁。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泳池水质处理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水质状况、池水使用情况和预算等因素来决定。

建议在使用前向专业人士咨询,以确保水质
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游泳池水消毒:
1、(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

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2、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

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二、游泳场所消毒:
(一)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

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游泳池含氯制剂 84消毒液配制比例

游泳池含氯制剂 84消毒液配制比例

游泳池含氯制剂 84消毒液配制比例
在游泳池的日常维护中,使用含氯制剂 84 消毒液是一种常见
的方法。

正确的配制比例对于保持水质的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


面是一份简单易懂的配制比例指南:
所需材料:
- 含氯制剂 84(84消毒液)
- 清水
- (最好是有刻度的)
配制比例:
1. 根据游泳池的大小和水量确定所需的消毒液量。

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水量需要添加 4 毫升的含氯制剂 84。

2. 将所需的消毒液量倒入中。

3. 加入适量的清水以稀释消毒液。

一般来说,需要添加相等量
的清水以使消毒液浓度达到合适的水平。

注意事项:
- 在配制消毒液时,请佩戴手套和眼镜以保护皮肤和眼睛。

- 混合消毒液时,请使用搅拌棒或器具以确保均匀混合。

- 配制完成后,将消毒液倒入游泳池中,确保均匀分布。

以上是一份游泳池含氯制剂 84消毒液配制比例的简要指南。

使用正确的比例配制消毒液将有助于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和卫生。

记得始终参考产品说明和安全操作指南,确保正确使用化学制剂。

游泳池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游泳池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游泳池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游泳池的消毒方法 (依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本文档将介绍游泳池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1. 消毒原则根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游泳池的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高效性:消毒剂应具备强效杀菌、灭藻的作用,能有效去除游泳池中的有害微生物和藻类。

- 安全性: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应对水质和人体健康无害。

- 持久性:消毒剂应具备较长的杀菌持久时间,以保持游泳池水的健康状态。

2. 常用消毒方法根据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下面是常用的游泳池消毒方法:2.1 氯消毒氯消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游泳池消毒方法之一。

其主要方式是添加氯化物,如次氯酸钠或余氯消毒剂,将游泳池中的有害微生物和藻类进行灭活。

2.2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另一种常用的游泳池消毒方法。

通过产生臭氧气体,可高效杀灭游泳池中的细菌、病毒和藻类。

2.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去除游泳池中的有害微生物。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并且消毒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物质,对水质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2.4 电解消毒电解消毒是一种利用电解过程产生次氯酸钠,进而进行游泳池消毒的方法。

它具有高效、持久的杀菌效果,并且对水质影响较小。

3. 消毒措施选择根据具体情况,游泳池的消毒措施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游泳池使用频率和规模- 环境温度和湿度- 水质来源和处理设备- 消毒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同时,应定期检测游泳池水的消毒剂浓度和微生物指标,确保游泳池水质符合规范要求。

以上是游泳池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游泳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措施,可以保证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游泳池消毒管理办法

游泳池消毒管理办法

游泳池消毒管理办法游泳池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对于消毒管理具有一定的要求。

合理、科学的游泳池消毒管理办法,除了能保证水质达标,还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消毒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基本原则1. 健康安全游泳池消毒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消毒措施应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2. 规范操作消毒管理应遵循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程序,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熟悉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3. 持续监测游泳池水质应定期进行监测,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卫生标准。

监测包括常规指标如余氯含量、PH值等,也包括微生物检测等。

4. 合理控制游泳池消毒剂的使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度使用造成水质污染和消毒剂残留。

保持游泳池水质在良好状态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二、常用消毒方法1. 氯消毒法氯消毒法是游泳池消毒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氯化物类消毒剂如氯气、次氯酸钠等都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氯消毒剂能杀灭大部分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对宽泛的消毒范围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在使用氯消毒剂时,需根据水质状况和游泳池的使用情况确定适当的浓度和投放量,同时定期检测游泳池水中的余氯含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 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是一种无氯消毒方法,通过臭氧分解和氧化微生物来实现消毒效果。

臭氧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的杀灭效果非常强,而且不会产生氯的副产物,对环境污染较小。

臭氧消毒法需要专门的设备支持,一般适用于大型游泳池和水质要求较高的场所。

消毒过程中要确保臭氧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能够达到要求,同时需定期维护设备,确保消毒效果的稳定性。

3.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无需添加任何消毒剂,对水质和环境污染较小,操作简单方便。

紫外线消毒方法适用于小型游泳池和人流量较少的场所。

游泳池水消毒方法

游泳池水消毒方法

游泳池水消毒方法
1、沉淀:使用混凝剂使水中杂物凝固沉淀。

聚合氯化铝按使用说明书量投放,投放时药物要充分稀释,均匀撒入池面。

2、吸污:投放混凝剂后,最好运行循环系统半小时。

当水中出现絮状沉淀后,要静止6~8小时,再用吸污设备把沉淀物排出。

吸污时要耐心细致,不要时间太长(2小时内)。

3、消毒:采用含氯类消毒药(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对池水进行消毒,使池水余氯含量保持在0.3~0.5mgL,并定期测定池水的余氯量。

药物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

4、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调PH值:PH调节剂一般使氢氧化钠(碱片)和盐酸。

泳池水采用自来水时,池水PH值一般在6.5~8.5,不需要调PH值。

PH值偏低时,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池水的碱度。

当水质的PH 值偏高,达8.2以上时,可适量投放盐酸。

(2)含氯类消毒药物当水温达到30℃以上、或水质颜色变绿,要适当加大投药量。

(3)除藻药物的使用:一般不提倡使用除藻剂,通常采用定期提高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即可除去藻类。

如果发现小虫或青苔时,可在输入游泳池的水中投放除藻剂硫酸
铜,2小时后进行水处理的其它步骤。

硫酸铜以2~3gM3水的剂量投放,注意投入次数不能多。

游泳池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游泳池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游泳池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游泳池消毒是保证游泳池环境卫生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消毒的要求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消毒要求1. 消毒剂选择:选择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有效杀菌的消毒剂,如氯、臭氧或二氧化氯等。

消毒剂应经过认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和使用。

消毒剂选择:选择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有效杀菌的消毒剂,如氯、臭氧或二氧化氯等。

消毒剂应经过认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和使用。

2. 消毒剂浓度:游泳池中的消毒剂浓度应控制在所需范围内。

一般来说,游泳池中氯的浓度应保持在1-3ppm之间。

消毒剂浓度:游泳池中的消毒剂浓度应控制在所需范围内。

一般来说,游泳池中氯的浓度应保持在1-3ppm之间。

3. 消毒时间:消毒剂需要足够的时间与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接触,才能达到杀灭效果。

因此,游泳池水应定期进行消毒,并确保消毒剂能充分发挥作用。

消毒时间:消毒剂需要足够的时间与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接触,才能达到杀灭效果。

因此,游泳池水应定期进行消毒,并确保消毒剂能充分发挥作用。

4. 消毒频率: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情况和水质监测结果,合理安排消毒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消毒。

消毒频率: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情况和水质监测结果,合理安排消毒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消毒。

5. 流通系统:游泳池的流通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确保消毒剂均匀分布到整个游泳池水体中,避免局部污染和细菌滋生。

流通系统:游泳池的流通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确保消毒剂均匀分布到整个游泳池水体中,避免局部污染和细菌滋生。

二、具体操作方法1. 测量消毒剂浓度: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定期测量游泳池中消毒剂的浓度。

如果发现浓度过低,应适当增加消毒剂的投放量。

测量消毒剂浓度: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定期测量游泳池中消毒剂的浓度。

如果发现浓度过低,应适当增加消毒剂的投放量。

2. 消毒剂投放:按照使用说明,将消毒剂均匀投放到游泳池水中。

注意遵守消毒剂的稀释比例和安全使用要求。

游泳池水质消毒注意事项

游泳池水质消毒注意事项

游泳池水质消毒注意事项随着气温的升高,游泳池成为夏季消暑的好去处。

然而,游泳池中的水经常被多人频繁使用,容易造成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因此,对游泳池水的消毒工作尤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水质消毒注意事项,以确保游泳池中的水质健康安全。

游泳池水消毒方法游泳池水的消毒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氯消毒:氯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游泳池水消毒方法,通过加入含氯的消毒剂来杀灭水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消毒剂有三氯异氰尿酸和次氯酸钠等。

2.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比较高端的消毒方法,通过将臭氧气体注入到水中来杀灭细菌和有害物质。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消毒方法,通过紫外线杀灭水中的有害物质。

不过,这种方法的消毒能力较弱,仅能杀灭水中的表面微生物。

4.过氧化氢消毒:过氧化氢消毒也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消毒方法,通过加入过氧化氢来杀灭水中的有害物质。

不过,这种方法的消毒能力较弱,复杂度较高。

游泳池水消毒注意事项对于游泳池水的消毒,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水质的健康安全:1.正确选用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消毒需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一般来说,氯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具有消毒效果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也有刺激味道较大等缺点。

2.控制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剂浓度过高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严格控制浓度,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

3.保持水质清洁:游泳池水质清洁是保证游泳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

应定期清理游泳池池壁、底部和过滤系统,以避免污染的积累。

4.定期检测游泳池水质:游泳池水质应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消毒效果和水质健康安全。

检测项目包括游泳池水中的pH值、余氯含量、氯化物含量、总碱度等,检测结果需要及时处理和调整。

5.注意使用方向标识:由于大多数消毒剂具有刺激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按照标签上的方向进行使用,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气体刺激。

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

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

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背景游泳池是一个公共场所,为了确保游泳池水的卫生和安全,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帮助游泳池管理员有效地进行消毒工作。

1. 游泳池消毒的目的游泳池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控制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确保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消毒可以预防疾病传播,保护游泳者的健康。

2. 消毒方法- 氯消毒:氯是常见的游泳池消毒剂。

使用氯消毒剂时,应根据游泳池规模和水体容量的大小确定正确的消毒剂用量。

在始终维持适当的氯含量的前提下,定期监测并调整消毒剂的投放量。

- 氯化物消毒:氯化物消毒剂可在游泳池水中释放活性氯,对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起到杀菌作用。

使用氯化物消毒剂时,要确保按照正确的指南进行使用,并遵守适当的安全措施。

- 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效的氧化消毒剂,对于去除污染物和消灭细菌具有很高的效果。

臭氧消毒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进行。

3. 消毒频率- 游泳池消毒应根据游泳池的使用频率和水质状况来确定消毒频率。

一般情况下,消毒应该每天进行,特别是在高峰使用时段和人流密集的情况下。

- 消毒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游泳池水的氯含量和PH值,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消毒剂的投放量。

4. 健康安全措施- 游泳池管理员和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了解正确的消毒操作和安全要求。

- 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眼镜和口罩,以避免接触和吸入消毒剂。

- 消毒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结论游泳池消毒是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和游泳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的消毒方法和频率,并采取适当的健康安全措施,游泳池管理员可以有效地进行消毒工作。

定期接受游泳池消毒技能培训,将有助于提高对消毒工作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确保游泳池的水质维持在安全标准之内。

参考来源:[1] 游泳池卫生和消毒技术操作规程[2]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池水质安全标准。

游泳池消毒制度

游泳池消毒制度

游泳池消毒制度一、背景游泳池是一种公共场所,为了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档旨在制定游泳池的消毒制度,以保证游泳水质清洁卫生。

二、消毒方法为了有效消除游泳池中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消毒方法将被采用:1. 氯消毒: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确保氯浓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 紫外线消毒:定期使用紫外线消毒装置对游泳池水进行紫外线照射,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臭氧消毒:每周使用臭氧发生器对游泳池水进行臭氧消毒,消除异味和有机物质。

三、消毒频率为了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卫生,下列消毒频率将被遵循:1. 氯消毒:每天至少两次,包括早晨和晚上。

2. 紫外线消毒:每周至少一次,最好在游泳池不对外开放时进行。

3. 臭氧消毒:每周一次,最好在紫外线消毒后进行。

四、测试与监测为了确保消毒操作有效,下列测试与监测将被执行:1. 氯浓度测试:每日测试游泳池水中的氯浓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2. 臭氧浓度测试:每周测试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确保臭氧消毒的有效性。

3. 水质监测:定期对游泳池水进行水质监测,检测细菌、病毒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五、员工培训所有负责游泳池维护和消毒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包括以下内容:1. 游泳池消毒的原理和方法。

2.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和浓度控制。

3. 消毒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六、紧急事故响应在发生游泳池水质异常或其他紧急事故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停止游泳池运营,并通知相关部门,如卫生局或健康部门。

2. 对游泳池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 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咨询。

本制度将被严格执行,以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卫生,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泳池消毒方法应用于泳池的消毒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泳池的规格、使用人数的多少、对消毒效果要求高低及经济水平等因素,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消毒技术,目前国际泳协公认泳池水处理设备标准如下:第一级别:金属离子处理器第二级别:臭氧处理器+化学消毒剂第三级别:紫外线处理器+化学消毒剂第四级别:纯化学药剂消毒下面对上述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归纳介绍:一、纯化学药剂消毒法投加化学消毒药剂法,通常是氯系消毒剂,常用氯系消毒剂有:(1液氯(2次氯酸钙(漂白粉(3次氯酸钠(高效漂白粉、漂水(4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5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6溴氯海因(溴片(7二氧化氯(1液氯优点:含有100%的有效氯,杀菌力强,并有较强的持续杀菌能力和除藻除臭除味的能力。

应用广泛,技术工艺比较成熟,消毒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价廉,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

不足:一般剂量对病毒、病原虫等无效,不能氧化一般的杀虫剂等复杂化合物,受PH 影响大与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难闻的氯臭味。

液氯作为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很明显,氯系消毒剂本身与副产物对人体健康有损害。

其使用危险,需要特别的安全装备,液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应有专业的安全措施。

加入游泳池后,其酸性特别强。

需要加大量的碱调节pH 值,所以,液氯在现在的游泳池中已很少使用。

(2漂白粉优点:应用最广,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氯25%一30%,次氯酸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游泳池消毒剂,有效成分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细胞代谢。

可以应用在不同水质条件的水中,杀菌效果良好。

酸性环境中其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

不足:性质不稳定,可被光、热、潮湿及CO2 所分解,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 1 年。

因其有腐蚀及漂白作用,故不宜用于金属器械及有色纺织物。

如其存放太久,应按实际有效氯含量配制。

并且漂白粉反应后有残渣,堵塞管道,影响水质,现逐步被淘汰。

(3次氯酸钠[NaOCl]别名高效漂白粉。

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

次氯酸钠有氯的气味,能与水混溶.溶液呈碱性.乳状原液的pH 值高达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 值可降至7~9。

性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

对物品有漂白与腐蚀作用。

优点:其有效氯含量一般在10%—12%,比液氯的危险程度低,消毒效果良好。

不足:漂水含氯极不稳定,其有效氯会随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及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下降,由于其衰减特别快,现场不能长期存放,并具有腐蚀性,所以储存和操作很困难。

对设备有很高的要求,设备的日常维护也很困难。

次氯酸钠会极高地增加池水的pH 值,需要加大量的酸调节。

(4二氯异氰尿酸钠优点: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分子式:(C3C12N3O3Na,简称SDIC,为应用较广的有机氯消毒剂,含有效氯60%一64.5%,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溶解度高、毒性低等优点。

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浸泡、接抹,亦可用于粉直接消毒污染物、处理粪便等排泄物,用法同漂白粉。

与多聚甲醛干粉混合点燃,其气体可用熏蒸消毒.也可与92 号混凝剂(羟基氯化铝为基础加铁粉、硫酸、双氧水等合成以1: 4 混合成“遇水清” ,可作饮水消毒用。

并可与硝酸钠配制成各种消毒洗涤液,如涤静美、优氯净等。

能够迅速杀灭病毒、细菌及其芽抱,能有效预防肝炎和其它传染性疾病。

不足:杀菌效果受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对眼及皮肤有致敏性,有异味等。

它可以作为冲击性处理剂使用,同样含有稳定剂氰尿酸,在紫外线下稳定,适合在室外泳池使用,但在室内泳池内使用会导致过稳定问题。

(5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俗称为强氯精,分子式C3N3O3Cl3 简称TCCA,是异氰尿酸的氯化衍生物,其有效氯含量高达90%,主要为粒状、片状,杀菌能力很强。

优点:三氯异氰尿酸是目前国际上所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快速的杀菌消毒剂,能有效的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芽胞、霉菌、霍乱孤菌。

对杀灭甲肝、乙肝病毒具有特效,对性病毒和艾滋病毒也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不足:其溶解缓慢,在泳池负荷高的时候可能会跟不上余氯消耗的速度,导致消毒能力降低。

其pH 较低,也需要大量的碱调节。

三氯异氰尿酸含有稳定剂氰尿酸,在紫外线下稳定,适合在室外泳池使用,但在室内泳池中使用会导致过稳定问题。

同时,使用三氯异氰尿酸亦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害的氯代副产物,这也是氯系化学剂的共同缺点。

(6溴氯海因优点:溴氯海因俗称之为溴片(英文简称BCDMH ,分子式:C5H6BrClN2O2。

它的有效成分含有氯和溴,一般为结晶状粉末和白色片剂,溴制剂比氯制剂更稳定,气味更温和,对pH 的变化不如氯那么敏感。

不足:溴片价格较高,由于其微溶于水因而杀菌速度也较慢。

溴制剂在高剂量下具有腐蚀性,对人的皮肤、眼及细胞有强烈的刺激性,在泳池的条件下,会产生溴酸根,那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

由于溴没有合适的紫外线稳定剂,因此在户外游泳池使用时,其用量很大。

(7二氧化氯分子式为ClO2,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易挥发。

在-5~95°C 下,质量稳定,不易分解。

加入酸以后可被激活,产生游离二氧化氯。

它不属于含氯消毒剂,实际上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优点: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断裂、蛋白质分解,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它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甚至原虫等。

消毒快而持久,消毒副产物少,有效的杀灭和水质控制效果,应用PH 范围大,适用水质范围广,氧化有机物能力强。

不足:二氧化氯本身及其消毒产物也有毒性,副产物会产生亚氯酸与氯酸,其综合作用引起突变、精子畸形、血液和尿液化学成分异常,影响肝功能与肾功能衰竭。

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杀菌效果多受活化剂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影响。

二氧化氯需要有现场发生设备,设备的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

现场反应需要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为原料,这些都形成危险隐患。

氯系化学药剂消毒的缺点(1 氯系化学药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水中的氯代有机化合物会刺激人的眼睛及皮肤,从而引发红眼及皮疹。

长期与池水接触会使人的头发变色发黄,皮肤红肿,阴道瘙痒,内分泌失调等部题。

(2 氯制剂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多种氯代有机化合物,如三氯甲烷、氯仿等,这些物质均为公认的致癌致突变物。

特别是小孩处于发育阶段,应尽量避免接触。

(3 对泳池结构、设备和管道有腐蚀作用;操作管理水平要求高,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4 加入氯制剂后,必然会导致水的pH 值的改变,使人感到不适,因而需加入碱性或酸性物质予以中和。

(5 氯制剂在运输、储藏、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

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

通过对水体进行紫外线辐射透入微生物体内作用于核酸、原浆蛋白酶,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而造成微生物死亡。

一般多以253.7nm 作为杀菌紫外线波长的代表,由于紫外线灯使用较方便,并有一定杀菌作用,所以在卫生防疫、医疗和工业消毒中使用均较普遍。

优点:紫外线消毒的优点是所需接触时间短,杀菌效率高,同时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且不产生气味和其他有害的卤代甲烷等副产物。

不足:对消毒前的原水浊度要求较高,且必须保证一定的水流厚度,当水深较大时杀菌效果急剧下降,且消毒后水中无持续杀菌作用,紫外线消毒也要使用其特定的装置,每支灯管处理水量有限,且需定期清洗更换,成本也较贵,并存在光复活现象, 影响消毒效果。

三、臭氧消毒法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紫色气体,对各种病毒、细菌均有杀灭能力,对降解各种有机毒物,除色、除嗅、除味、改善水质效果极佳。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破坏细菌的脱氢酶干扰其呼吸功能,氧化各种酶和蛋白质,破坏细胞膜结构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优点:氧化能力强,能去除或降低水中异味、臭、色和金属离子问题,兼有助凝去降浊度的作用。

杀菌效果显著,作用迅速,消毒效果受水质影响小,广谱高效,副作用较小。

(1反应快、投量少,臭氧能迅速杀灭扩散在水中的细菌、芽孢、病毒且在很低的浓度时既有杀菌灭活作用;(2臭氧适应能力强,在PH5.6-9.8,水温0-37℃的范围内,对其的消毒性能影响很小;(3在水中不产生持久性残余;(4能破坏水中有机物,改善水的物理性质和器官感觉,进行脱色和去嗅去味作用,使水呈蔚蓝色,而又不改变水的自然性质。

不足:(1臭氧对藻类和红线虫等处理效果差。

对受到有机物污染的进水中进行臭氧处理后,大的有机物分子会破裂成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营养源,处理后使水中AOC(生物可同化有机碳增加2-6 倍,并使水中氧含量增加,利于自养型微生物繁殖,进而使水质恶化呈绿色。

(2无持续作用,要投加药剂协助。

因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半衰期很短,仅二十分钟,所以在日常应用中为保证持续的杀菌作用,往往要投加氯系药剂协助进行。

(3臭氧消毒法设备费用高,耗电大,使用臭氧机往往还要配备制氧机、干燥机、尾气处理器等。

这些乃限制臭氧消毒广泛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

(4臭氧有毒性。

作为强氧化剂,它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恰恰因为这种特性,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所以我们在使用臭氧发生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量。

但目前的技术对臭氧监测较困难,当臭氧超标时,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

长期处于臭氧环境,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记忆力衰退;氧化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等。

四、铜银金属离子消毒法金属离子处理法应用于泳池领域在欧美和日本已相当成熟,是新一代泳池处理技术的领航者。

由于金属离子处理法采用纯物理法消毒,处理后不产生任何有害副产物,水质达到欧盟标准,因整个过程不产生废气废物而得到了欧盟环保署的认可与推荐。

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奥运会泳池、高档别墅私家泳池等得到广泛应用。

作用机理:①据研究,水中的细菌或微小有机物普遍带负电,由安康系统激发的银与铜离子带正电,因此在水中铜银离子能与细菌病毒或微小有机体引致凝絮过程,通过过滤系统把凝絮物清出池外。

②银离子还原势极高,是自然界中杀菌能力最强的金属离子,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 + 细菌。

当细菌被Ag 杀后,Ag 又由细菌死亡细胞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

③铜离子对细菌特别是自养型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杀灭作用,可以杀灭在水中的大肠杆菌、痢疾等病菌,特别是防止绿藻污染和通过地板传染足癣等等。

目前通常使用的各种消菌除藻剂都含有铜成份,就是运用了铜离子能够杀菌灭藻的原理。

优点:⑴应用PH、温度范围大,适用水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⑵无味、无毒,过量投加不会造成危害(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吸收过量会自动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