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314c04fda38376baf1faef2.png)
德国的扩军备战
1、恢复义务兵役制 2、扩充和装备军队 3、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民用工业 4、扩大战备资源进口 成立暂时经济最高审议会
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
日本领土: 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3900多小岛=37.77万平 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
1、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市场萧条,工人大量失业,农民收入下降,大批平民
裁相结合。方式:一系列的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日本“二二六”兵变和侵华战争的开始
1、二二六兵变 时间:1936.2.26 影响:兵变后,广田弘毅上台组阁,进一步加速了日本法
西斯化进程,内阁变成了军部的傀儡,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1927年东方会议,日本制定侵占中国东北计划 (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3)一二八事变
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 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 三、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
法西斯的兴起
法西斯是什 么意思?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 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现在法西 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德国
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 仅次于美国。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 半失业状态。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 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8 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 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出口贸易一 落千丈,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 70.8%和69.1%。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 理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争(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bb4586c77da26925c5b0b0.png)
1.(1)德、意、日三国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为笼络群众,提出了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等蛊惑人心的口号。
2.表现(1)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并于1922年夺取了政权。
(2)德国: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3)日本:兴起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3.纲领和目标(1)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
(2)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出现暴跌。
2.特点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间长;破坏性大。
3.影响普通民众渴望改变现状,法西斯势力活跃。
资本主义国家间围绕争夺世界市场展开斗争,矛盾激化。
4.应对危机的不同道路及原因(1)不同道路:①美国和英国分别建立起美元集团、英镑集团等排他性的经济集团。
②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
(2)原因:英、美经济实力雄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广大,而德国没有殖民地,日本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殖民地较少。
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2)1928年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和影响受到很大削弱。
3.九一八事变的经过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出兵中国东北,很快占领东北全境。
4.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体制。
(2)是日本法西斯势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
(3)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
(4)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希特勒的上台。
2.希特勒上台的背景(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严重打击,为纳粹党人夺权创造了客观条件。
(2)希特勒和纳粹党进行蛊惑宣传,骗取了广泛支持。
(3)反对共产主义和侵略扩张的目标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高二历史选修3课后集训: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二历史选修3课后集训: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7577ae0d0066f5335a8121d4.png)
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1933年3月,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制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了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直接否定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D.是对《魏玛宪法》的进一步完善解析:解答本题,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以排除A项;《凡尔赛和约》是制裁德国的条约,题干中的内容与此不符,由此可排除C项;D项的“完善”明显与“可以与宪法相违背”不符,由此可排除D项。
答案:B2.纳粹所宣扬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真正含义是()A.为德国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B.为德意志民族谋求幸福生活C.保卫德国现有的生存空间D.用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答案:D3.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都()①退出国际联盟②违背不利于自己的国际条约③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④挑起小规模的局部战争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答案:A4.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关系没能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B.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最终形成D.各国政府加强管理,以邻为壑答案:A5.1936年,日本“二二六”政变的目的是()A.建立少壮派的军部法西斯政权B.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军部政权C.挫败军部元老的法西斯势力D.反对旧政府,支持广田弘毅内阁答案:A6.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法西斯政党一党专政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公开扩军备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③④答案:B7.下列国家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先后顺序是…()①意大利②西班牙③德国④日本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答案:C8.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9【教学设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9【教学设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0ad85d3d6c85ec3a86c2c51f.png)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法西斯兴起的原因;掌握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法西斯的纲领和目标;分析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汉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
正义永远会战胜不正义,【教学重点】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兴起的表现,法西斯的纲领和目标。
【教学难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新课讲授一、法西斯势力的兴起1.背景(1)德国、日本、意大利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2)三国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表现(1)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
(2)德国:建立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3)日本:兴起了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案(无答案)-教学文档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案(无答案)-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d008b9ba1c7aa00b52acbd1.png)
课题: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备课时间:2019.1 授课时间:2019.3.设计教师:备课组长:【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西斯运动的纲领和目标、德意日法西斯运动产生的背景。
通过比较意、德、日法西斯体制的建立,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和疯狂扩张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
【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世界危机影响难点:希特勒上台【知识链接】:德国纳粹运动的产生纳粹运动和纳粹党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是世界法西斯运动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它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
(1)广大民众对《凡尔赛合约》的不满和仇恨,为纳粹主义思潮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2)以垄断资产阶级为核心的反动势力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
(3)民族沙文主义分子对外扩张和称霸世界的强烈野心,社会下层在长期战祸和动乱中形成的一股社会破坏力量对现存制和秩序的敌意。
(4)德国是一个封建残余厚,缺乏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法西斯的兴起和活跃【基础知识】1、兴起:(1)原因(2)表现:2、法西斯势力活跃的背景及表现:(讨论):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为什么最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九一八”事变:(1)背景(2)爆发(3)影响2、希特勒上台:(1)原因:(2)政策:(3)影响:(讨论)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什么异同?【探索创新】:【创新背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
德国这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
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材料二: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历史课件九年级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历史课件九年级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c2d19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1.png)
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
一战后,各国政治力量对比 发生变化,法西斯主义在国 内得到广泛支持,成为战争 策源地形成的政治基础。
经济因素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 危机爆发,各国经济陷入困 境,为寻求经济出路,一些 国家开始对外扩张。
社会动荡的加剧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内部冲突的升级, 导致地区内国家的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经济合作的受阻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对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贸易受阻、 投资减少、基础设施受损等问题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的影响
01
国家主权的削弱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渗透,导致相关国家的
02
本主题将介绍欧亚战争策源地的 形成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其 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目标
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背景和过程。
探讨欧亚战争策源地 形成对二战爆发的影 响。
分析德国、日本和意 大利等国家在战争策 源地形成中的作用。
02
CHAPTER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背景
历史背景
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人物的作用
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欧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这导致了社会 的不稳定和不公正,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社会思潮的涌动
在欧亚地区,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涌动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提供了思想基础。
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欧亚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为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德国和日本先后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结束。这次战争对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594e50808762caaedd33d4c8.png)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欧 亚 战 争 策 源 地 形 成 九一八事变
1929-1933年 世界经济危机
希特勒上台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德国 日本 先建立法西斯专政, 先发动侵略战争, 不 过程 后发动战争 后建立法西斯专政 同 以希特勒为头目的 点 核心 军部势力 纳粹党 纳粹党欺骗群众,勾结 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 方式 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 不 是“民主”之路 同 点 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 特点 建立时间短 类别
希特勒向哪些人进行欺骗宣传? 向农民许诺土地和贷款; 向中小企业主许诺保存私有制和提供国家 定货; 向工人许诺就业和面包; 同垄断资本家表明反共和侵略扩张的立场。
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 的演说中,希特勒 总能以其激昂的 情绪、戏剧般的 表情,引起听众 们歇斯底里的狂 热激情,吞噬掉 绝大多数听众的 理智和明辨是非 的能力。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华盛顿体系压制。
现实原因:经济危机打击;军部法西斯势力推动
2、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①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凡尔赛和约》压制 ③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④希特勒的欺骗性宣传 (2)过程 ①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 掌握国家政权。法西斯专政建立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市场供需的矛盾
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导火线:股市的崩溃
(2)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25e9789b0717fd5360cdccc.png)
材料二
探究思考
日军装甲车开进沈阳
综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和方式。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专政的?
⑴:
工业生 产下降
40%
对外贸 易缩减
70%
失业人 数
600万
工人罢 工次数
70
75
74
德国民 中间
主党 派 25
20
2
4
5
德国人民党
中间派 43 30 11 7 2
德国民族人民党 亲法西斯 73 41 52 37 52
民族社会主义 德国工人党 法西斯党 12 107 196 230 288
总席位
491 585 608 608 648
探究思考
(1)分析 1930 年 9 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
(1)1932年,纳粹党 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
(2)1933年,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 国家政权
德国法西斯对内 的恐怖独裁政策
处决犹太人
迫
害
犹
太பைடு நூலகம்
1933年“国会纵火案”
人
[问题探讨]
德德、、日日法法西西斯斯专专政政建建立立有有何何异异同同??
同
异
都是利用了经济 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是受到本国军 事、封建主义历史传 统的影响
• 1、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 2、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 3、加紧勾结军队 • 4、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专政的?
高中历史 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756627151e79b896902260c.png)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9课甚嚣尘上法西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法西斯、军部、纳粹党、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希特勒上台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民族利益是决定法西斯上台与否的根本因素,经济危机那么为其上台提供了历史机遇。
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的历史背景及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法西斯上台及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爱国主义的叫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经济危机可以尝试多种手段和方法,合作共赢的模式显然比用战争来解决更可取,从而明了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难点]法西斯、军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下以下几组图片: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谁能说出第一组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吗?对,是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谁能说出第二、三组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吗?对,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日本法西斯头子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
谁能说出第四组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吗?对,是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党魁希特勒。
我们之所以把这四个历史人物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使本国历史走了很长一段弯路,而且把整个世界都一度拖入了灾难的深渊。
他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反人类的勾当,以至于他们成了邪恶和罪孽的象征,沦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头说起——〔提出问题〕1.意大利的黑手党是我们都听说过的。
在意大利历史上,还有一个党也是很有名的,那就是黑衫党。
黑衫党是意大利一个铁匠的儿子本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于1919年3月组建的打手队伍——“战斗法西斯〞组织,自命为维持公共秩序的力量,成员一律身穿黑衫,因此被称为“黑衫党〞。
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_9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素材 岳麓版选修31
![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_9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素材 岳麓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e8b55c29763231126edb1199.png)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素材1.墨索里尼是怎么摸索到泥里去的?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意大利文全名: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1883.7.29—1945.4.28)意大利政治家、独裁者,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
1883年7月29日,墨索里尼生于意大利弗利省的多维亚蒂·普雷达皮奥一个铁匠的家庭,他的父亲亚历山德罗是一个读过社会主义书籍的铁匠。
他以墨西哥解放者贝尼托·胡阿雷斯德名字为自己的儿子命名。
贝尼托·墨索里尼从小缺乏教养,粗鲁好斗,多次被学校勒令停学。
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会主义和无神论,并加入了社会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剧烈地改变了墨索里尼,使他在思想上从极左转向极右,转向战争狂热并退出了意大利社会党。
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被称为“领袖”。
“法西斯”一词是意大利文,意为“一群”或“一束”。
从前,罗马时代执政官出外巡视,有位侍从在前面引路,手里拿着一束棍棒,嵌上一把象征国家权力的“斧钺”,墨索里尼就以“斧钺”这个标记作为法西斯党徽和纪律的象征。
所以,有人曾把“法西斯主义”译为“棒喝主义”,意指法西斯党徒违犯党纪,即用棍棒子以惩罚。
“战斗法西斯”成员一律身穿黑衫,因此被称为“黑衫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极度困难,政局动荡不安。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宣传得到了军界、工业家和中产阶级的拥护,他们把墨索里尼看成了可以在乱世中建立秩序、保护私有财产的救星。
一些主战者、退伍军人、暴徒、解职军官以及屡立战功的阿尔蒂特手榴弹大刀队,都集合在法西斯的旗帜下。
到1922年11月1日,法西斯的武装党徒已发展到 50万人,普通党员达100万。
另外,在它操纵控制下的工会和其他社团还有250万人。
法西斯分子依靠垄断资产阶级的全力支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地盘,其势力很快遍布于意大利全国各地。
高中历史选修三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中历史选修三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298d0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8.png)
高中历史选修三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编号:4课题: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习目标】多角度分析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梳理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主要过程(法西斯统治在德国和日本建立的过程);说出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不同特点。
【重点难点】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追根溯源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政治——德、日、意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
经济——德、日、意经济实力薄弱,没有殖民地或殖民地较少,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而美、英等国经济实力雄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广大,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起美元集团、英镑集团等排他性经济集团。
拓展材料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
危机期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农业下降30%,大批小农破产;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境地。
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面对着经济的大萧条和动荡的社会形势,德国魏玛政府却显得软弱无力,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
德国的上层统治者和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越来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以便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对外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隐患对德国——遭到野蛮掠夺和剥削,国内弥漫着力图摆脱凡尔赛体系束缚的气氛和势力。
对意大利——协约国换取意大利参战时的许诺大多没有兑现,只在非洲得到了少许殖民地,并且多是不毛之地。
对日本——华盛顿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日本始终没有放弃独霸中国和亚太的野心。
3.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表现——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德国则建立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日本兴起了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纲领和目标——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拓展材料二法西斯主义是在帝国主义陷入全面危机期间,主要在一些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的,以克服危机、对抗革命、实行扩张为目标的反动社会思潮、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
欧亚战争策源地
![欧亚战争策源地](https://img.taocdn.com/s3/m/fd01f0de3186bceb19e8bbc8.png)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1)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原因:制定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企图独占东北 张学良东北易帜使日本势力受到削弱
影响: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36年二二六兵变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1)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成为亚洲第 一个立宪国家,但实质上藩阀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 议会形同虚设。 (2)日本军国主义者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 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 立“大东亚共荣圈”,与西方平分世界。 (3)侵华史:发动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参与《辛丑条约》签定;发动日俄发动;提出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夺取青岛等。
意大利:法西斯党 德国:纳粹党 日本:军部为主 1922年上台 原因①②
(2)法西斯运动的纲领目标
对内: 对外:
一、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概况 2、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 ②资本主义不平衡性加剧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时间 特点
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美国纽约 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标志经济危机爆发
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浓厚
一、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德日意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浓厚
材料一:巴黎和会后,意大利各阶层对会议感到非常 愤慨。全国出现了一股“爱国热”和怀念“古罗马” 的情绪。他们指责政府无能,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 府采取军事行动实现意大利的领土要求。 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 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 的口号。 材料三: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 纲要》明确指出:凡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权 益有侵害之虞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为“防 卫”而采取断然措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3.9欧亚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3.9欧亚策源地的形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16771c581b6bd97e19ea17.png)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和销售的矛盾B、股票不稳C.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D.劳资矛盾2.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A.利用经济危机引起的政治危机 B.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 D.取缔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3.“一战”后,日本的田中内阁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明确表示要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与中国本土区别看待,其目的在于A、防止苏联势力向东渗透B、为侵华制造舆论C、同美国加紧对中国的争夺 D.要占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4.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德国的势力大增,其主要原因是A、讨好军队,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B、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招牌骗取军队、民众支持C、魏玛政府软弱无能D、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5.德国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的行动是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民的思想C.退出国际联盟 D、开进莱茵非军事区6.希特勒一方面许诺实行社会主义,一方面又强调“反对赤祸”,其实质目的在于A、欺骗德国民众和西方大国 B.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C.在西方大国与苏联之间中立 D、既反对社会主义又反对资本主义7.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二二六”政策 B.广田弘毅内阁上台C.九—八事变 D、日本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8、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动九—八事变的背景是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侵华的“大陆政策”②经济危机造成日本国内各种矛盾尖锐③蒋介石围剿红军④英法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9、日本法西斯专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区别是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0、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美国则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历史岳麓版选修3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件
![历史岳麓版选修3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d6d0c989eb172dec63b70f.png)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目标与导学
1 、掌基础知识: “五 一五事变;“二 二 六事件;《反共产国际胁定》;纳粹党; 国会纵火案;德意志第三帝国。 2、 要求学生认识: 1)日、德法西斯专政的确立,是国内阶 级矛盾激化产物。 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以后,法西斯 日本和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1929年—1933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 影响下,德国、日本国内出现了严重经济 危机和政治危机。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讨论
2.德、意、日三国勾结起来, 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德、意、日三国疯狂对外扩张侵略,他 们相互勾结,通过签订协定共同反对当时的 社会主义苏联,相互承认、支持各自掠夺到 的果实,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 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
请思考:
(1) 概括德国在 1928 年 5 月 的政治力量对比。 答:法西斯势力弱小,反 法斯势力占优势。
(2) 分析在1930年9月大选 后,各党派力量对比变化, 指出此时德国国内政治形 势基本特点。 答:共产党和纳粹党的席 位增长都很快,反映德国 国内阶级 矛盾尖锐,政治 危机严重。
(3) 1928至 1933年,德国大 选频繁说明了什么 ?原因 何在? 答:政治危机严重,政局 不稳。经济危机的沉重打 击。 (4)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纳 粹党势力猛增的原因。 答: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 主义两块招牌,进行欺骗 宣传。此时插入对希特勒 的介绍,并阐述希特勒的 所谓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达标测试
1 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的标志? 答:1933年,希特勒为德国总理,上台后建立法西 斯独裁统治。 2 法西斯政权特点? 答:对内独裁统治,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3 希特勒对内独裁统治,对外疯狂扩军备战具体表 现? 答:希特勒对内独裁,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 反共浪潮。 对外疯狂扩军备战,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开进 萊茵不设防区。德国成为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岳麓版选修3获奖精致课件: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ppt课件
![岳麓版选修3获奖精致课件:3.9《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bf88f7c1c708a1284a44ff.png)
对内独裁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并对其他民族
或种族推行歧视甚至迫害的政策的政权。
拓展2
下图为《美国农场主销毁剩余牛奶》,此图反映了当时 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件?这次事件对战争起到了怎样 的作用?
答案
此图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1929~1933年的经
济大危机。
这次危机导致日本和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两个国家先
答案
而共和国政府无力解决经济困难。
(2)深受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德国人民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
绪,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体系的束缚。
(3)纳粹党向垄断资本家表明反对共产主义和侵略扩张的
真实目标,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
(4)纳粹党提出的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
的欺骗宣传,使其得到了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
极端民族主义组织;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在意大利
上台执政,标志着第一个法西斯政权统治的国家建立起
来。
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 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时间长 _______ 、 _______、破坏性极大。 范围广 2. 特点:
3. 影响
法西斯势力 (1)在经济危机中,普通民众遭受到深重的苦难,渴望
改变现状, ___________乘机活跃起来。
争夺市场 (2)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围绕 _________展开
激烈的斗争,大大激化了相互之间的矛盾。
重新 (3)德国和日本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 瓜分殖民地 _____
___________ 的方法摆脱危机。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历史原因:德、意、日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下列不属于德、意、日法西斯运动提出的纲领和目标的是()A.对内实行极权统治B.鼓吹民族优越论C.支持工农运动D.企图称霸世界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法西斯势力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不支持工农运动。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依据“改变历史进程”可判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联系与“二战”爆发相关的史实,即A项。
3.“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解析:选B。
抓住关键词“日本人”“夺我东三省”,从中可知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
4.2011年4月5日莫斯科电:俄国格拉西莫夫上将上周宣布将有5.4万人参加阅兵纪念“二战”胜利66周年,那么“二战”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C.希特勒成为纳粹党党魁D.希特勒上台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5.阅读下列材料:1929年至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1929~1933请回答:(1)阅读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从材料中看出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各走上了哪种不同的道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破坏情况及其对策。
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表格和文字材料,运用相关史实正确分析和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案:(1)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幸免。
(2)美国和德国。
美国实行了“新政”,保存了资本主义道路,而德国纳粹党上台,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一、选择题1.(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右图是德国政府在2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张宣传海报。
海报上方印有这样的口号:“德国觉醒吧!”这张海报()①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②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煽动民众复仇情绪③反映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已形成④说明了德国纳粹的崩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
从图中老鹰踩的图案看是法西斯的标志,再结合“德国觉醒吧!”的字样看②和③符合题意,应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结合上述分析④明显错误,故B项为正确选项。
2.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形势的说法错误的是()A.1922年意大利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B.日本也兴起了以政府为主的法西斯运动C.德国建立了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D.20世纪20年代,德、日法西斯运动没有大的进展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主,而不是以政府为主,故B项错误。
3.下列各项内容与1929年的经济危机联系密切的是()①美、英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起排他性的美元集团、英镑集团②德、日殖民地极少③德、日企图利用法西斯势力重新瓜分殖民地④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政权A.①③④B.①③C.①②D.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能力。
德国殖民地少是1919年《凡尔赛和约》瓜分的结果,日本殖民地少是历史上形成的,都与1929年经济危机关系不大。
④是1922年建立,是1929年危机之前的事件。
①③是危机的影响。
4.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迅速上升C.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D.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九一八事变的结果。
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以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新内阁的成立为标志,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D项是九一八事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5.(2011年新余一中毕业年级段考)日本右冀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起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D.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从日本人强调“苏联……、美国……、世界各国……”的信息可推断当时世界存在的情况是“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故D项表述最确切。
6.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东方会议召开B.九一八事变C.“二二六”政变D.广田宏毅组阁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走上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7.下列关于德国法西斯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希特勒组织纳粹党②德国法西斯上台③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党④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及判别能力。
题干中四项表述对应的时间分别为①20世纪20年代,②1933年,③1932年,④1933年法西斯上台后,即知选B项。
8.(2011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月考)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下列能够作为此句话依据的史实是()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使德国摆脱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德国人的心理D.纳粹党的扩张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意思是“德国人自己选择的纳粹党的暴政”,议会选举是代表本国人民的意愿,故只有A项能够作为此依据。
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材料3:(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起美元集团、英镑集团等排他性的经济集团。
德国受到危机的打击最为沉重,然而没有殖民地;日本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殖民地较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请完成:(1)材料1反映的现象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的标志性影响是什么?(2)材料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依据材料2概括指出这一现象的主要特点。
(3)材料3中美、英等国建立排他性经济集团的目的是什么?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解析:第(1)问中的“事件”应依据材料1中“1929年10月”等信息进行判断,“标志性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问中的“现象”应结合材料2中“1929~1933年”“工业下降”等信息进行说明,“主要特点”需要从范围、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中的“目的”应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影响”需要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1)事件:美国纽约股市股价出现暴跌。
标志性影响: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2)现象: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主要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极大。
(3)目的:争夺世界市场,以摆脱经济危机。
影响: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德国和日本的统治阶级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附:课内答疑站【课中思考题】请回忆过去学过的知识,说一说法西斯一词的含义。
(教材P38)提示:法西斯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fasces”一词。
早在古罗马时期,法西斯是国家高级官员的权力象征。
它的标志是中间插着一个斧头、由红布条绑紧的束棒。
官员出行之时,往往由侍从们举着束棒走在前面,以表示他有权把人处以鞭笞或死刑。
墨索里尼用中间插着斧头的束棒作为法西斯党的党徽,声称这个标志体现了意大利人民的古代光荣,这意味着意大利打着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辉煌的幌子,企图对外扩张。
【阅读与思考】(教材P40)在上面这几段话中,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并认为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崛起,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由于其“煽动人心的鬼才”。
你同意基辛格的这种分析吗?为什么?提示:不同意。
首先,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这是错误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包含很多矛盾,包括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等,这就决定了该体系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希特勒个人的才能也不是纳粹党以及希特勒崛起的唯一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日益极端化,这是法西斯运动兴起的重要背景。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普通民众遭受到深重的苦难,渴望改变现状。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而掀起的争夺市场的斗争中,德国没有殖民地,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希特勒和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法西斯运动迅速发展。
同时,希特勒向垄断资产阶级表明反对共产主义和侵略扩张的真实目标,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势力大增。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自我测评】(教材P41)1.法西斯在德国和日本兴起以及能够取得政权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参见“教材相关框目”。
2.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提示:(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走上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道路。
希特勒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