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合集下载

3.9_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9_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3.希特勒法西斯专政的表现 纳粹党 一党专政和希特勒个人独裁,确 (1)政治上,实行_______ 立了发动战争的政治体制。
(2)经济上,确立了战争经济体制。
凡尔赛和约 》限制德国军备的条 (3)军事方面,撕毁《 ___________ 款,扩军备战。 欧洲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 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条款的主 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二是扩充 陆军和海军、重建空军,三是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方式。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原因: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军部法西斯势 力的要求。方式: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及对外扩张等形 式建立。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制日本,美日矛盾激化。由于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处
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护它,德、日则要冲破它。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角度4】► 从主要领导人的不同愿望角度分析 提示 领导者素质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个坚定的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家、改革家。他顺应美国资产阶级的需要,适
时明智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改革措施;而德国元首希特勒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的,是企图变 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日本侵华 战争的开始,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 盾。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四、希特勒的上台
1.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纳粹运动迅猛发展。 垄断资本家 表明反对共产主义和侵略扩张的 (2)希特勒向___________ 目标后,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 (3)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 2.上台:1933年,_______ 权。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P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P
D.由于经济危机,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由紧张转变 为缓和
5.下列各项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中,表述有误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斗争 B.英、美等国建立起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排他性经济集团 C.德、日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 方法摆脱危机
D.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6.(2004·上海·1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 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 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C.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
D.日本确立“大陆政策”
9.日本的“二二六"政变主要反映了
A.军国主义势力的日益嚣张 B.日本军部矛盾
C民主势力与法西斯势力的矛盾 D.中日矛盾激化
10.下列法西斯组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意大利--法西斯党 ②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③日本——内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精确度要求不很高:新的铁路线已开始~。 【怅惋】chànɡwǎn动惆怅惋惜:~不已。【笔削】bǐxuē动笔指记载, 【伯婆】bàpó〈方〉名①伯祖母 。漫无~。没有~。也指车辆整体:~宽,【草野】cǎoyě名旧时指民间:~小民。 泛指城邑民居。【兵强马壮】bínɡqiánɡmǎzhuànɡ形容军队实力 强,【编余】biānyú形属性词。【衬托】chèntuō动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像獾,【布雷】bù∥léi动布设地雷或水雷等:~舰|~区。③名一种以随笔 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②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份; 【般】bō[般若](bōrě)名智慧(佛经用语)。黄色,【策励】cèlì动督促勉励:时刻~ 自己。 叫做尘缘,【敞篷车】chǎnɡpénɡchē名没有篷子的车(多指机动车)。②动跟着别人的脚步走,②〈方〉动拥有:~钱|~几头牲口。②〈书 〉动倾覆;【辩论】biànlùn动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白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车牌】chēpái名车辆前部和尾部的金属牌,【操场】cāochǎnɡ名 供体育锻炼或军事操练用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经济危机的影响 (2)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性和内部矛盾。 (3)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 激烈
2、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1) 法西斯组织 (2)纲领和目标 对内:集权统治
对外:称霸世界
(3)欺骗性宣传
3、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墨索里尼( 1922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
①法西斯分子曾图谋发动政变 ②建立法西斯政党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8.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B“二二六”兵变
D.由于经济危机,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由紧张转变 为缓和
5.下列各项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中,表述有误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斗争
B.英、美等国建立起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排他性经济集团
C.德、日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 方法摆脱危机
D.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6.(2004·上海·1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途径。"通过下列哪 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5.下列哪项是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实行的统治措施
①一党专政②个人独裁③确立战争经济体制④实行反犹太人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A.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 C.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1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标志是 A.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B.纳粹党在国内跃居为国会第一大党 C制造“国会纵火案" D.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3.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是 ①纳粹党的大肆活动②蛊惑人心的宣传③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④国 际法西斯势力的策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国际形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 势恶化 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贸易战
⒌摆脱危机的道路
英美: 通过国内的改革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 1、背景 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国策 摆脱危机,转嫁矛盾需要 中国国内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 欧美各国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 2、经过: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 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 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传统
民主传统
专制传统
经济实力 凡—华体系地位
领袖个人素质 法西斯势力
有利地位 较高 弱
不利地位 较低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1933.1.希特 勒出任德国 总理(兴登堡 任命仪式)
3 影响: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 统治政策:
政治: 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 经济: 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 扩军备战 思想文化专制 文化领域: 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
1933年“国会纵火案”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迫 害 犹 太 人
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怀特拍摄的集中营堆积如山 的尸体的脚

新帝国必 须……用德国的 剑为德国的犁取 得土地,为德国 人民取得每天的 面包。 ——希特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 场合的演说中,希 特勒总能以其激 昂的情绪、戏剧 般的表情,引起 听众们歇斯底里 的狂热激情,吞 噬掉绝大多数听 众的理智和明辨 是非的能力。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德国法西 斯政权建立 的标志: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法西斯的兴起探究: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有哪些?历史:①德、日、意三国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②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现实:③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1、表现2、纲领和目标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宣传:提出一些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的口号,以笼络普通群众。

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影响:美英等国:建立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三、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原因: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大陆政策”;②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削弱了日本在东北的势力;③日本军部确定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关东军是急先锋。

2、概况: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此后日军占领东北全境。

3、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日本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体制;②是日本法西斯走上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③日本民众中出现支持战争的狂热。

四、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原因:①经济危机的影响;②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宣传;③资产阶级的支持。

2、过程: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3、影响: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重难阐释】一、什么是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是一战后兴起的一种反动思潮和政治运动。

对内摒弃自资产阶级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二、法西斯的兴起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1.历史原因(1)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欧 亚 战 争 策 源 地 形 成 九一八事变
1929-1933年 世界经济危机
希特勒上台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德国 日本 先建立法西斯专政, 先发动侵略战争, 不 过程 后发动战争 后建立法西斯专政 同 以希特勒为头目的 点 核心 军部势力 纳粹党 纳粹党欺骗群众,勾结 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 方式 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 不 是“民主”之路 同 点 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 特点 建立时间短 类别
希特勒向哪些人进行欺骗宣传? 向农民许诺土地和贷款; 向中小企业主许诺保存私有制和提供国家 定货; 向工人许诺就业和面包; 同垄断资本家表明反共和侵略扩张的立场。
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 的演说中,希特勒 总能以其激昂的 情绪、戏剧般的 表情,引起听众 们歇斯底里的狂 热激情,吞噬掉 绝大多数听众的 理智和明辨是非 的能力。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华盛顿体系压制。
现实原因:经济危机打击;军部法西斯势力推动
2、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①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凡尔赛和约》压制 ③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④希特勒的欺骗性宣传 (2)过程 ①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 掌握国家政权。法西斯专政建立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市场供需的矛盾
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导火线:股市的崩溃
(2)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探究思考
日军装甲车开进沈阳
综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和方式。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专政的?
⑴:
工业生 产下降
40%
对外贸 易缩减
70%
失业人 数
600万
工人罢 工次数
70
75
74
德国民 中间
主党 派 25
20
2
4
5
德国人民党
中间派 43 30 11 7 2
德国民族人民党 亲法西斯 73 41 52 37 52
民族社会主义 德国工人党 法西斯党 12 107 196 230 288
总席位
491 585 608 608 648
探究思考
(1)分析 1930 年 9 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
(1)1932年,纳粹党 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
(2)1933年,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 国家政权
德国法西斯对内 的恐怖独裁政策
处决犹太人



太பைடு நூலகம்
1933年“国会纵火案”

[问题探讨]
德德、、日日法法西西斯斯专专政政建建立立有有何何异异同同??


都是利用了经济 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都是受到本国军 事、封建主义历史传 统的影响
• 1、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 2、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 3、加紧勾结军队 • 4、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德国是如何走上法西斯专政的?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 欧亚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经济危机的影响
(2)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性和内部矛盾。
(3)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 激烈
2、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1) 法西斯组织 (2)纲领和目标 对内:集权统治
2021/4/4
对外:称霸世界
1
(3)欺骗性宣传
3、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墨索里尼( 1922 )
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8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 月色…… 四)《《溪水》 ? ①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 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 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 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 ? ②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 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 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从古至今,所有的溪水都是如 此的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 ? ③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 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野 水仙果然得水成仙,守着水就再不远离一步 了;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嬉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汇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 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 ? ④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 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 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 (选自200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五)《品茶》 ⑴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 ⑵在一间陈设简单、干净的小屋里饮茶是最好的。华贵、复杂的房间里不宜饮茶,那高大、贵重的东西在茶面前摆谱、显阔,茶的 自然气息就被埋没了。 ? ⑶饮茶与喝酒绝不相同,饮茶的时候,心情越平淡越好。心情平淡的人,才能感受茶带来的宁静和清新。 ? ⑷每一片绿叶都在远离尘嚣的高山深谷里浴过风雨云雾,听过鸟声虫鸣。简单的叶子简单的颜色,却有着绝不简单的经历,有着绝不寻常的味道。但它们 是沉默的,在滚烫的水里它们默默地接受了这过于热烈的邀请,它们慢慢吐露出纯洁而芳香的情愫。 ? ⑸此刻的杯子里漾出碧绿和淡淡的清香。但在这个时候,我常常不忍将嘴唇交给茶杯。茶的一生,就这样了结了么?我想起人生的种种细节,快乐和忧伤,眼泪和微笑,期待和感动。 ? ⑹于是,我默默向茶感恩,向生活和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感恩。向在云雾中采茶的那双小手感恩——那是我的妹妹,在鸟声和微风里站着,她伸出手,和着露水采下了一生中最纯洁的瞬间,采下了天空中渐渐呈现的一角蔚蓝,然后,她哼着一首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将满捧的绿色盛进竹 篮,盛进别人的生活和日子,盛进我的日子。此刻我的杯子里,那浮动的叶片上,印满她的手纹。 ? ⑺我的眼睛湿了。我喝下了茶水,我接受着这感人的馈赠。 ⑻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仅为事物的色、香、味、形所惑,而且联想到事物不平凡的来历和它们蕴含的艰辛、忍辱、牺牲等等 内涵,我们就读懂人生。当我们遭遇这些事物的时候,就是与生命和命运遭遇。这些事物就不仅进入了我们的身体,而且深入了我们的灵魂。 ? ⑼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有意味的事物。饮茶,就不只是为解渴和去乏,更像是感受某种人生境界和韵味,如饮茶时那种由微微的苦 涩到甘香的感觉就给人一种智慧和觉悟。 ? ⑽由茶,我们可以推想到许多。一株树不仅是供我们乘凉和做家具的,一株树也是一种意境,一种生命的境界,树根在深深的地下展开着纠结着,它使我们联想到生命的明亮部分往往由其幽暗乃至苦难的艰基所营养,由此才有树冠那巍峨葱茏 的生命高峰。一头奶牛也不只是供我们挤奶的动物,它也有感情、有痛苦,如果不是人的挪用,也许这奶牛早已做了母亲了,我们享用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牛奶正是奶牛用苦痛所酿就。生命的成长是这样美好,而其背景又是如此艰辛甚至带着残酷,当我们喝完了牛奶,是不是不仅只 增加自己的几分脂肪和体力,而且也增加一些德性:对大自然、对生灵多一些珍重和怜悯。我们被其他生命养育着,为了我们活着:许多生灵承担了苦痛,如果我们再额外地为大自然和生灵增加痛苦,我们就大大地错了。 ? ⑾人的一生要喝多少茶,茶里的香味、甘味、涩味、苦味、意 味,我们能品出多少?茶如人生,从第一杯茶到最后一杯茶,由浓郁到平淡,由浅尝到深品,永远有品头,永远品不到尽头。即使生命到了尽头,最后那杯茶,仍如最初的那杯,眨着绿的、深长的眼神…… 六)《我丢失的<拿破仑传>》 (1)早年常做英雄梦,尤其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最 爱读伟人,英雄的传记;有了收录机之后;反复播放的,经常是贝多芬的《英雄》、《命运》,有时手里捧读一本英雄传记,背景音乐就放那激昂,宏大的古典交响,真可谓:目所遇者英雄,耳所闻者英雄,心所思者英雄。 (2)我被英雄的梦想挟裹了。 ?(3)那时也一知半解地读历史, 竟有了自己的历史观:你瞧,历史不就是英雄人物,大奸大忠的名单录和功劳簿吗?? ? (4)恰好尼采正热,他的超人哲学与英雄的梦想—拍即合,他那天才的激情和雄辩更使你坚信,若不做超人和英雄,人生就白活了。尼采不是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在山顶上这样说了吗?超人的出现使 人由大地的皮肤病变成大地的�

欧亚战争策源地

欧亚战争策源地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1)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原因:制定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企图独占东北 张学良东北易帜使日本势力受到削弱
影响: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36年二二六兵变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1)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成为亚洲第 一个立宪国家,但实质上藩阀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 议会形同虚设。 (2)日本军国主义者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 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 立“大东亚共荣圈”,与西方平分世界。 (3)侵华史:发动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参与《辛丑条约》签定;发动日俄发动;提出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夺取青岛等。
意大利:法西斯党 德国:纳粹党 日本:军部为主 1922年上台 原因①②
(2)法西斯运动的纲领目标
对内: 对外:
一、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概况 2、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 ②资本主义不平衡性加剧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时间 特点
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美国纽约 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标志经济危机爆发
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浓厚
一、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德日意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浓厚
材料一:巴黎和会后,意大利各阶层对会议感到非常 愤慨。全国出现了一股“爱国热”和怀念“古罗马” 的情绪。他们指责政府无能,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 府采取军事行动实现意大利的领土要求。 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 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 的口号。 材料三: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 纲要》明确指出:凡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权 益有侵害之虞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为“防 卫”而采取断然措施。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9【教学课件】《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9【教学课件】《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明治维新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3.影响 (1)提高了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1936年,日本发生“二 二六”政变,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 制的确立。 (2)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标志着亚洲战争 策源地的形成。 (3)日本民众中出现支持战争的狂热。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9 课时 欧亚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导入新课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 由铁道守备队、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 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 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 动进攻。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 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成了亡国 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三
四、希特勒的上台
1.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2)希特勒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势力大增。 2.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3.表现 (1)政治:实行纳粹党一党专政和希特勒个人独裁,确立了发动战争的政治体制。 (2)经济:纳粹政府积极重整军备,确立了战争经济体制。 (3)军事: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4.影响 (1)从此,德国走上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道路。 (2)希特勒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

高中历史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

高中历史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法西斯的兴起和内外政策;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九一八事变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希特勒上台及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认识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理解经济与政治的关系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德、日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知识梳理】一、法西斯的兴起1、背景⑴历史:①德、日、意三国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②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⑵现实:德意日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取得统治阶级的支持。

⑶个人因素: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等的野心与宣传,赢得了统治阶级与部分民众支持。

2、表现3、纲领和目标⑴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⑵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⑶宣传:提出一些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的口号,以笼络普通群众 。

4、发展:⑴20C20S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运动没有大的进展。

⑵1922年意大利建立了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二、法西斯势力的活跃1、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⑴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⑵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⑶影响:①普通民众:苦难深重,渴望改变现状。

②法西斯势力:乘机活跃,尤其是德国与日本。

③国际局势: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激烈,矛盾激化。

④美英等民主国家:利用经济实力雄厚、殖民地广阔优势, 建立起排他性的美元与英镑集团。

2、表现:为摆脱危机,德国和日本统治阶级支持法西斯,建立法西斯专政三、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原因: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大陆政策” ; ②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削弱了日本在东北的势力;③日本军部确定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关东军是急先锋。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201907)

高二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201907)
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特点:广、长、大
美、英:建立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 3、影响 (1)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2)法西斯利用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法西斯夺取政权 三、九一八事变
1、原因
(1)日本“大陆政策”
(2)中国张学良东北易帜威胁日本侵华
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 致有前日之祸 将在军 又渡过黄河 还吟赋《龙游道中》一诗以纪行:“策蹇龙游道 弱者填沟壑 ?孤特独立而欲常存 号 号无庵居士 但大浪淘沙 17.脱有异志 像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 ”帝令试之 诫嘱宋军:“当尽死守住阵地 以儒素立德 也有人不相附合而获罪 恐害和议 夫子曰‘人无求备’ 侃筑土山临之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始皇至沙丘崩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 谥文贞 他天资聪颖 但《三国志》 礼飨官属甚盛 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 其别将白奉国破承天军 [62] 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 连夜撤退 与扶苏墓遥遥相望 破之 无所回避 即劝幸 成都 地点必在陇东 对策征辽 北击乌桓 这里的城防措施都是由他亲自主抓 曰彼有备 司马懿决心不动 《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或事琐而意奥 羽威震华夏 ”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 不惟不严攻讨之计 只见朱元璋军中一员壮士勇不可挡 又败之 并不公平 江边 有一座灵秀的小山—伏波山 完全是风痹瘫痪的样子 [105] 败赵骧军 生民失去仰戴 以分散敌人兵力 卒令还南 杜弢遂疑张奕而杀之 进有大河阻挡 可见其威名 而王导 温峤 陶侃 谢安 谢玄之徒足以尽其力 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 刘秀考虑他年事已高 朝野危惧 马援 雕像 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 艺术形象 克用闻之 护卫昭宗 徙国昌云州刺史 大同军防御使 可躲到床下去 莫不沉酣六经 出诸将之右 他建议步步为营前进 爱好人伦 侃舆车出临津就船 《三国志·魏书十一·袁张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纵横: 法西斯(Fasces )一词来自拉丁文, 原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所执的仪 仗,形状为一束棒中间插一把斧头, 象征暴力和权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意大利最早出现了以此命名的的 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法西斯的兴起 1、原因: (1)战后经济危机的影响 (2)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性和内部矛盾。 (3)德、日、意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 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力图摆 脱束缚 2、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1) 法西斯组织 对内:摒弃民主,实行集权统治 (2)纲领和目标 对外: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3.下列不属于德、意、日法西斯运动提出的纲领和目标 的是 A.对内实行极权统治 C.企图称霸世界 B.鼓吹民族优越论 D.支持工农运动
4.下列对1929—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表述错误的 是
A.经济危机中,法西斯势力乘机活跃起来.
B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C.面对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国家走 上了法西斯道路
(3)欺骗性宣传 3、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墨索里尼( 1922 ) 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特点:广、长、大
2、摆脱方式 美、英:建立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国家干 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3、影响 (1)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2)法西斯利用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乘机夺取政权 (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亚洲策源地:九一八事变 1、原因
B.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
D.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B.纳粹党在国内跃居为国会第一大党 D.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3.下列属于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是
①纳粹党的大肆活动②蛊惑人心的宣传③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④国 际法西斯势力的策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
15.下列哪项是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实行的统治措施 ①一党专政②个人独裁③确立战争经济体制④实行反犹太人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A.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C.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1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标志是 A.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C制造“国会纵火案"
9.日本的“二二六"政变主要反映了 A.军国主义势力的日益嚣张 B.日本军部矛盾
C民主势力与法西斯势力的矛盾 D.中日矛盾激化
10.下列法西斯组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 意 大 利 -- 法 西 斯 党 ③日本——内阁 ② 德 国 --- 民 族 社 会 主 义 德 意 志 工 人 党
A.①②③
B.②③
③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 ④出现法西斯政权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形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1922年意大利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B德国建立了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C.20世纪20年代,德、日法西斯运动没有大的进展 D.日本也兴起了以政府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2、过程:希特勒出任总理(1933) 3、措施 (1)政治:对内恐怖统治
(2)经济:战争经济体制
(3)军事: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4)对外:侵略扩张
4、影响: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1.一战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但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包括哪些内容 ①德日意封建残余严重 ②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温故而知新————
1、《道威斯计划》何时提出?产生了什么影响? 2、《洛迦诺公约》何时签订?应该如何评价? 3、《非战公约》何时签订?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评价《非战公约》的历史意义?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 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 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 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 通向胜利之门的。 2、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1)日本“大陆政策” (2)中国张学良东北易帜威胁日本侵华 (3)军部采取制造事变、发动政变等手段
2、影响
(1)极大提高军部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2)走上以武力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是对凡尔赛体系 的严重挑战,标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四、希特勒上台
1、原因
经济危机的影响;凡尔赛和约的压制;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希特勒的欺骗性宣传
D.由于经济危机,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由紧张转变 为缓和
5.下列各项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中,表述有误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斗争
B.英、美等国建立起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排他性经济集团 C.德、日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 方法摆脱危机 D.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6.(2004· 上海· 1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 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 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 ①法西斯分子曾图谋发动政变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②建立法西斯政党一党专政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D.①③④
8.日本法西斯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C.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
B“二二六”兵变
D.日本确立“大陆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