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写作方法
对比、借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写作方法
对比、借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写作方法
对比、借物喻人、欲扬先抑都是常见的写作方法,它们各有特点和作用:
1. 对比: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对比可以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例如:“他的生活简朴,与那些奢侈浪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2. 借物喻人:通过描写某一事物的特点和品质,来比喻或象征人的品质、性格或精神。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通过对事物的理解更好地领悟到人的内在特质。
例如:“梅花在寒冬中依然绽放,它的坚韧不拔正是主人公顽强精神的写照。
”
3. 欲扬先抑:先表达对某事物的否定或贬低,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描述和阐述,最终给予肯定或赞扬。
这种方法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使最终的肯定或赞扬更加有力。
例如:“起初,我对他的绘画能力持怀疑态度,但当我看到他的作品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
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同时,也要注意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以保持文章的自然和流畅。
借物喻人写作指导
借物喻人写作指导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
点,,这是习作中用来常用的写作手法。
那么怎么应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呢?
1.抓住事物的本质。
当我们掌握事物的本质后,可以发散的想想:眼前的事物使
你?
它象征
着
?两种事物本质上的
2.围绕这个展开联想,并以此表现或。
如:面对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可以这样联想:由烛光驱走黑暗给我们带来光明,想到教师传播文化使人们摆脱愚昧而充满智慧;由烛光照亮我们前进之路,想到教师点燃我们的理想之火;由蜡烛渐渐缩短燃尽自己,想到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习作:从小到大,我们见过许多的事物,在它们平凡的外表上却蕴含着不平凡的品质,当我们领悟的那一刻,也使我们受益匪浅,请以《那一刻,我懂了》写
一篇习作,抓住身边平凡的事物,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突出它们的品质。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的示例
1. "她的眼睛清澈如春水,透过镜头的时刻,记录着无数动人瞬间。" 2. "这个城市是一只巨人,拥有无尽的力量,却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3. "时间悄悄地溜走,就像一只灵巧的猫咪,永不停息地追逐着我们的脚步。"
借物喻人的技巧
1. 创造力换位思考:设想事物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 2. 感官描写:运用五感描述事物,增强形象生动度。 3. 上下文联系:将比喻的事物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切勿脱离主题。 4. 夸张手法:适当夸张事物的特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欢迎来到本次作文指导,我们将学习借物喻人的技巧,这是一种生动形象的 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什么是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拟人化手法,将事物或现象与人类的特质进行类比,从 而传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信息。
借物喻人的定义
借物喻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通过比喻手段,将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 概念,与人类的性格、特点或行为相联系,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借物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作用
借物喻人可以使作文更具形象特色和感染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借物喻人的步骤
1. 选择适合的事物或现象。 2. 把事物或现象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特征。 3. 将拟人化的事物或现象与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联系起来。 4. 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地描述拟人化的事物或现象。
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习借物喻人,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充满表现力。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使用借物喻人的技巧, 展示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介绍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介绍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介绍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山中的老杏树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借物喻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可以成为我们喻人的对象,比如说书籍、花草、动物等等。
而今天我要说的是一种特别的喻人方式——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某种物品的特点或者象征意义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特点。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被描述的人。
下面,我就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借物喻人的魅力。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花草来喻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如同一朵玫瑰花般娇艳动人,或者说一个人如同一棵常青树般坚韧不拔。
这样的比喻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被描述者的特点,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其次,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来喻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或者说一个人如同一只聪明的狐狸。
这样的比喻不仅能够生动地表达被描述者的特点,还能够让人们更加深
刻地理解被描述者的内在品质。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书籍来喻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个
人如同一本启迪心灵的佳作,或者说一个人如同一本富有智慧的百
科全书。
这样的比喻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被描述者的内
在品质,还能够让人们对被描述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借物喻人是一种生动而有趣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让
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被描述者的特点,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加利用这种表达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借物喻人这个超有趣的写作手法。
你知道不,借物喻人就像是给文章施了魔法,能让普通的文字变得超级有魅力。
比如说啊,咱们写一个蜡烛。
蜡烛这玩意儿,小小的,平时可能不太起眼。
但是当黑夜来临,它燃烧自己,给咱们带来光明。
这多像那些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呀!他们每天辛苦地备课、讲课,就为了让咱们学到知识,照亮咱们前行的路。
再比如说那坚韧的竹子。
竹子不管是在狂风中,还是在暴雨里,总是笔直地挺立着。
这不就和那些坚强不屈的战士们一样嘛!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低头,坚守自己的岗位和使命。
还有那小小的蜗牛,虽然它爬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放弃。
这就像咱们生活中那些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努力的人们,哪怕进步很小,也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借物喻人就是这么神奇,通过一个物品,能让咱们看到人的品质和精神。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借物喻人这回事儿。
你想想看,一朵小花在风中绽放,它那么娇弱,却又那么勇敢地面对风雨。
这是不是像咱们身边那些虽然渺小,但充满勇气和力量的小伙伴?他们或许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依然坚强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还有那勤劳的蜜蜂,整天飞来飞去,忙着采蜜。
这不就跟咱们社会上那些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一样嘛!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不知疲倦地付出。
再比如说那古老的大树,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稳稳地站立着。
这多像咱们家里的长辈们,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借物喻人啊,就是用这些身边常见的东西,来比喻那些有着美好品质的人。
让咱们读起来,一下子就能明白作者想说的是什么,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味道。
你是不是也觉得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手法很棒呢?以后咱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试试看哟!。
如何借物喻人
如何借物喻人借物喻人,是记叙文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一种品格,以表现、突出文章主旨的写作方法。
借物喻人,表面写物,实则喻人。
写物为桥梁,喻人是目的。
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深远,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物喻人,首先要认真观察所写事物,找出这种事物的外表、内在的独特之处。
然后,把所写的事物和所写的人物联系起来,分析其从外表到内在的相似之处。
再仔细联想,把握好事物与人物本质上的连接之处。
最后,感悟到事物与所写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契合之处。
那么,怎样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呢?请注意以下四点:1、观察事物,抓住独特之处。
例: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选自《白杨》(袁鹰)2、由物及人,分析相似之处。
例:“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选自《白杨》(袁鹰)3、仔细联想,把握连接之处。
例: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选自《白杨》(袁鹰)4、借物喻人,感悟契合之处。
例: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选自《白杨》(袁鹰)。
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
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篇一:“借物喻人”写作指导“借物喻人”写作指导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来,有以下难点:一、如何选择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的事物的特点。
二、确定事物特点之后,运用什么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三、怎样由物及人自然过渡揭示做人的道理。
为解决以上难点,写作指导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读促写,读中悟法。
考虑到借物喻人的文章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正式接触过,因此教学《落花生》一课的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父亲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二、例文引路,潜移默化。
让学生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特别是让学生写好借物喻人的文章,光靠写作理论空头说教不行,只靠《落花生》一例也不行。
因此,建议老师们选几篇“借物喻人”的例文,好像歌颂蜡烛、粉笔、让学生从较多的感性材料即案例中,去无声地感受能更好地体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通过让学生“读——悟——练”,体会写法,掌握技巧。
三、巧妙引导,拓宽思路。
五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圈子窄,生活阅历少,缺乏对事物深层次的感悟,因此引导孩子选好切近自己生活实际且又有所感悟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弄明白小练笔要求中提到的“身边的事物”包括哪些?范围有多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把事物分成了三类,即:植物类——如小草、石榴树、松树、野花等;动物类——如蚂蚁、蜜蜂、老牛等;物品类——如粉笔、蜡烛、铅笔、橡皮等。
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可写的事物多了,并不代表选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
接下来就要思考你对哪一种事物最熟悉?经常看到或接触到,你从中得到的感悟也较多,再确定选择哪一种事物下笔写。
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3篇)
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3篇)状物类作文,以“物”为描述的中心和文章的线索,或寓情于物,或托物言志,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表达文章的题旨。
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写作形式。
因此,加强状物类作文的指导,既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一、观察要有序有序观察是写好状物类作文的基础。
一要按顺序观察,二要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只有进行有序观察,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
在介绍其外形时这样写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
”这里的观察顺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
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点,寥寥数语,却勾画得栩栩如生。
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上)“练习册”上有一段对熊猫的描写,形象逼真,凸现熊猫的生活习性。
“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
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便翻了个身。
”“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们。
然后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
”这里,作者抓住熊猫嗜睡的特点,写得饶有趣味。
二、语言要有趣如习作《蚂蚁》。
作者在写蚂蚊的独特功能时,是这样写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别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在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
倘若用樟脑丸一类的怪气味弥散在蚂蚁走过的路径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找不到那种特殊的气味而迷失方向。
”这是作者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相互融合的结果。
“(它)又如,习作《姥姥家的小黑狗》。
作者在介绍小黑狗的外形特点时如是说: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样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俨如四朵梅花;那条翘着的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摇摆着;特别是那对黑白分明的小眼睛,总是四处张望,充满着兴奋和好奇。
”这里,作者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实;又用“不停地摇”写出了小黑狗对熟人的媚态;还用“四处张望”来写小黑狗的警觉与好奇。
借物喻人的资料大全
借物喻人的资料大全(原创实用版)目录1.借物喻人的概念与作用2.借物喻人的常见类型3.借物喻人的实际应用4.如何提高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正文一、借物喻人的概念与作用借物喻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通过描写物品的特点和属性,来暗示和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精神等方面的特点。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也能够更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内在特质,从而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借物喻人的常见类型借物喻人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动物为喻:通过描写动物的特点和行为,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比如,用狮子来比喻勇敢和强大,用狐狸来比喻狡猾和聪明等。
2.以植物为喻:通过描写植物的特点和属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比如,用莲花来比喻高洁和清廉,用小草来比喻坚韧和顽强等。
3.以物品为喻:通过描写物品的特点和功能,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比如,用剑来比喻正义和勇气,用书来比喻知识和智慧等。
三、借物喻人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写作中,借物喻人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形式中,也可以用于议论文、说明文等实用文体中。
比如,在一篇描写英雄的散文中,可以用剑来比喻英雄的勇敢和强大;在一篇描写学者的议论文中,可以用书来比喻学者的知识和智慧等。
四、如何提高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要提高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多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借物喻人的例子,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2.多观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可以发现更多的特点和属性,从而丰富自己的描写手法。
3.多练习: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运用借物喻人的修辞手法。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山中的老杏树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
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
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
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
写作技巧借物喻人
写作技巧借物喻⼈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
⼗种常⽤写作⼿法:
象征、对⽐、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
象征通过某⼀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以海燕象征⼤智⼤勇的⽆产阶级**先驱者的形象。
对⽐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种事物相对⽴的两个⽅⾯作⽐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突出海燕勇猛、敢于⽃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反⾯两个⾓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杨礼赞》开头描写⽩杨树的⽣长环境--西北⾼原的雄壮,衬托出⽩杨树傲然挺⽴的⾼⼤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动的⾃然景象或⽣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章从不同⾓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然,喜欢⾃由快乐⽣活和不满束缚⼉童⾝⼼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尚的思想情操。
例:《⽩杨礼赞》以⽩杨树⽐喻北⽅军民,以⽩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争上游的特点⽐喻北⽅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抗争、战⽃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杨礼赞》先说⽩杨树不是“好⼥⼦”,⽽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杭州纳思书院/
如何做好⾼考前的寒假复习。
借物喻人作文写作技巧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 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 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楚地 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以莲花自喻 《爱莲说》
周敦颐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竹自喻 《竹石》 郑板桥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蜜蜂自喻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兰自喻清高 《兰花》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以兰 松 喻人 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粉笔赞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 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 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 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 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 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 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她)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 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 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呀,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于他人,泰戈尔说过:“果实的 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奉献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这 是对你的赞颂,你是多么的伟大,我赞颂你,粉笔!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介绍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介绍
借物喻人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通过将物体的特点与人的性格或行
为相类比,以此来描述人物形象和行为方式。
借物喻人能够让读者更加直
观地认识人物,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借物喻
人的写作方法。
首先,借物喻人需要选取一个具有特殊或独特的物体作为喻体。
物体
的特点要与所要描述的人物的性格或行为相对应,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容易
地理解和接受。
例如,可以选取风筝作为喻体,用来描述一个自由散漫的
人物;或者选取蜜蜂作为喻体,用来描绘一个勤劳努力的人物等等。
另外,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还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细节和描写来增加
作品的画面感和逼真感。
通过对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细节的描绘,
可以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例如,可以描述风筝的五彩斑斓、轻盈飞扬的样子,或者描绘蜜蜂飞舞在鲜花丛中、忙碌的场景等等。
此外,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还需要注意结构的安排和节奏的控制。
要
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和层次,使作品的展开有曲折感和张力,吸引读者的眼球。
同时,要掌握节奏的变化,通过快慢的变化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描写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物时,可以使用短句和明快的语言来增加
作品的节奏感。
最后,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还需要注重情感的传达。
通过对物体的描
写来表达情感,使作品能够更好地打动读者的心灵。
可以通过对物体的伤痕、变形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或者通过对物体的温暖、柔软等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温情和慈悲等等。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PPT课件
写作题材——梅花
• • • •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写作题材——菊花
•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 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 霜其奈何!
写作题材——竹
• 在中国竹子与梅、兰 、菊被并称为花中“ 四君子”,它以其中 空、有节、挺拔的特 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 道,成为中国人所推 崇的谦虚、有气节、 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 动写照。 但是也有人 表示其代表胸无点墨 。
1.蜡烛
• 一天夜晚,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爸妈正在上网。突然,房间里的灯闪 了几下,没等我反应过来,家里的灯全部暗了下来。啊,停电了。 家里黑漆漆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心里有 点害怕。这时,房门旁出现一个亮光,原来是妈妈给我拿来了一根点燃的。 妈妈把蜡烛放在了我的书桌上。顿时,整个房间在烛光的照耀下变亮了,我 也安心地在烛光下写起了作业。 终于,我把作业写好了。正当我准备离开房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蜡烛被 燃烧得只剩下半截了。我又坐了下来,目不转睛盯着蜡烛,看着它一点一点 地燃烧。这个时候,我被蜡烛的精神感动了。它燃烧着自己,却为人们带来 了光亮。它虽然外形普通,却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此时此刻,在我的 眼里,它不再是一根平凡的蜡烛,而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着无私奉献的 精神的人。它不为名利,从没替自己着想过,而是默默地让燃烧自己的火光 照亮黑暗。可以这么说,第九作文网.原创作文它把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献 给了人类。这就是蜡烛的精神。 突然,家里的灯又亮了起来。原来是来电了。可是,摆在书桌上的蜡烛已 经燃完了,化为了灰烬。蜡烛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在停电的这段时间里为 人们带来了光明,它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这时,我想起了一句格言:“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虽然平凡,却有着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做一个具 有蜡烛精神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选以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3篇】
以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精选3篇】学会借物喻人技巧_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记叙文开头的写作方法导语: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附加记叙文精彩开头,仅供参考!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入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
如:二、写景状物,渲染气氛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渲染气氛,一烘托人物,展开故事。
如:三、抒情议论,确定基调用几句简要的议论,恰当的抒情,来作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如何运用借物喻人法写作
如何运用借物喻人法写作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20年第31期【教你一招】借物喻人,指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写作时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之一。
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恰当运用借物喻人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作时需要注意,所描述的事物的特点最好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后能清楚地认识到你借物打算说明什么或赞誉怎样的人。
如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就有这么一段: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作者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由此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联想,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便借此景表达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的感恩。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这里,“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平安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运用借物喻人法写作时,同学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细致描绘,重点突出。
借物喻人类的作文,写物是手段,喻人才是目的。
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其他静物、動物,关键是要挖掘出物与人在形象、品质上的相似之处。
落花生课文写作手法
落花生课文写作手法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作者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在写作手法上,《落花生》有以下特点:
1. 借物喻人:通过描述花生的特性和品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价值观。
这种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 对比手法:文章通过对比花生的低调和默默奉献的品质,与一些外表华丽但内在空洞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内在的价值。
3. 叙述方式:文章采用顺叙的方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到议花生,一步步展开情节。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4. 语言简洁: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5. 情感表达:文章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花生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内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落花生》原文及赏析,了解其写作手法及深意。
借物喻人的资料大全
借物喻人的资料大全
摘要:
1.借物喻人的概念和作用
2.借物喻人的常见类型
3.如何运用借物喻人进行写作
4.借物喻人的例子分析
正文:
一、借物喻人的概念和作用
借物喻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来暗示或者表达对人物性格、品质或者命运的阐述。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含蓄和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二、借物喻人的常见类型
借物喻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动物为喻:通过描绘动物的形象和特性,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例如,用狮子来喻示勇敢和强大,用狐狸来喻示狡猾和聪明等。
2.以植物为喻:通过描绘植物的形象和特性,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例如,用莲花来喻示高洁和清廉,用小草来喻示坚韧和顽强等。
3.以物品为喻:通过描绘物品的形象和特性,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例如,用剑来喻示勇敢和刚毅,用书本来喻示知识和智慧等。
三、如何运用借物喻人进行写作
要运用好借物喻人这个修辞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的物品要与所表达的人物性格、品质或者命运相契合,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2.在描绘物品时,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物品的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
3.在文章中,可以适当多次运用借物喻人,以增强表达效果,但次数不宜过多,以免显得累赘。
四、借物喻人的例子分析
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塑造为例,作者曹雪芹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描绘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来表达贾宝玉的命运和性格。
通灵宝玉被描绘为“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如凝脂”,这些形容词既描绘了通灵宝玉的美丽和珍贵,又暗示了贾宝玉的命运多舛、性格矛盾等特点。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都是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描述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或性格。
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通过描写竹子的坚忍不拔和梅花的不畏严寒,来比喻人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借物喻理是指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这种写作方法表面上看是状物为主的,但实际上状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种道理。
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比如,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来说明生命的可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总之,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都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传达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物喻人写作方法
导读: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
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
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上文是关于借物喻人写作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