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设计方法讲解

合集下载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法在统计学中,实验设计是一种用于研究因果关系的方法。

通过控制和调整实验条件,研究者可以获取有关因果关系的可靠证据。

实验设计方法涉及研究者要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以及如何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并探讨它们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一、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

在完全随机设计中,实验对象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

每个处理组接受不同的处理或条件,然后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误差来源,并提供可靠的统计推断。

以医学实验为例,假设研究者想要研究一种药物对某种疾病的疗效。

他们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药物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

在一定时间后,研究者会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药物是否有效。

二、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是一种在不同的实验单元中进行处理的实验设计方法。

相比于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可以降低误差来源的影响,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实验对象被分为不同的区组,每个区组接受不同的处理。

例如,研究者想要测试一种新的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他们将实验区划分为不同的田块,每个田块接受不同的肥料处理。

通过比较不同肥料处理下作物的产量,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并进一步优化肥料使用。

三、因子设计因子设计是一种将多个因子同时考虑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因子设计中,研究者可以研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推断。

以工程实验为例,假设研究者想要优化某种产品的可靠性。

他们考虑到温度、湿度和振动等因素可能对产品可靠性产生影响。

通过因子设计,研究者可以研究不同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并了解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结论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研究者可以获取准确和可靠的统计推断,揭示因果关系。

统计实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统计实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统计实验设计原则及方法实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为达到所要的结果会设计不同的实验。

而为了试验设计不出大的纰漏,必须依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复性、随机性。

1,重复性。

所谓重复就是将已基本实验重做一次或几次。

重复实验必须是实验过程的全部重复,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测定最后的实验数据测量,也不是从某一次实验步骤之后的实验重复。

对实验结果的重复测定只是通过多次测定以减少结果测定时的误差。

只有设置重复才能得到实验误差估计。

根据标准误差的定义S y=S/√n,为了的得到标准误差,首先必须计算出标准误差S,而标准误差只能通过重复试验获得。

通过重复试验才能得出正确的推断,以避免因偶然误差而造成偏差或错误的推断。

2,随机性。

随机化是指实验材料的配置和实验处理的顺序都是随机确定的。

统计学理论是建立在独立随机变量基础上的,其研究对象必须是随机变量。

只有所获得的样本是随机样本,才能用了解的统计方法进行推断,其实验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而且还可以通过选用的实验材料或实验对象及实验结果的差异分析推断,并得出相应结论。

完成实验设计后根据其目的及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1,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实验都只有一个因素。

方差分析用来判断从n个总体中所抽到的样本是否来自平均数不同的总体或样品间存在不同的处理效应。

在线性统计模型中,处理效应有: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处理两种因素所用的模型分别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

2,双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

双因素方差分析是对两因素交叉分组设计的实验进行的结果分析。

双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的模型: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

对不同模型采用不同方法。

双因素实验的典型设计是:假定A因素有a水平,B因素有b 水平,每次重复都包括ab次试验,重复n次,则试验次数为abn次;两个因素以上的方差分析实验设计:同样假设A因素有a个水平,B因素有b个水平,C因素有c个水平,以此类推,每次重复都包括abc…个实验,重复n次共有abcn…个实验。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一、引言。

统计调查是一种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一特定群体的情况、趋势和特征。

因此,一个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对于研究的有效展开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确定调查目的。

在设计统计调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目标。

调查目的可以是了解某一群体的消费习惯、了解某一社会问题的现状、评估某一政策的效果等。

明确的调查目的将有助于确定调查的内容和范围,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三、选择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对象是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重要步骤。

调查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组织、社区等不同的群体。

在选择调查对象时,需要考虑到调查的目的、调查的难易程度、调查的时限等因素,以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确定调查内容和指标。

在确定调查对象之后,需要明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

调查内容可以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经济状况、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而调查指标可以包括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指标。

确定清晰的调查内容和指标将有助于后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五、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调查问卷是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需要考虑到问卷的结构、问题的设置、选项的设计等方面。

问卷设计应当简洁明了,问题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被调查对象准确理解和填写。

六、确定调查样本。

确定调查样本是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调查样本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确定调查样本时,需要考虑到样本的大小、抽样的方法、样本的分层等因素,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七、实施调查。

实施调查是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实施调查时,需要确保调查对象的积极性和真实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需要保证调查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八、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最后环节。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需要进行数据的整理、清洗、统计和分析,以得出客观、准确的调查结论。

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统计学中的重要领域,它帮助统计师们以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以及如何确保实验设计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的目标是获取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数据,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结论。

以下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 随机化:在实验中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配,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从而得到可比较的结果。

2. 重复性: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验证结果的一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控制变量:尽量将实验中的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样本大小:合理确定样本的大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和可信度。

5. 实验分组:对实验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组,从而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得出结论。

二、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1. 完全随机设计(CRD):在完全随机设计中,实验对象被随机分为不同的组,每组接受不同的处理或条件。

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可以评估处理的影响。

2. 阻击排列设计(RCB):阻击排列设计可以消除地理位置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

实验对象按照随机顺序分组,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

3. 区组随机设计(GRBD):区组随机设计适用于实验对象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情况。

实验区域被划分为若干个区块,并对每个区块进行随机分配,保证样本的均衡性和可比性。

4. 重叠设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两个或更多个因素进行同时研究。

重叠设计可以帮助统计师们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了解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实验设计中的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和推断。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例如计算均值、方差、中位数等。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5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确定项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只列入为实现调查目的所必需的项目,只登记与问 题本质有关的标志,不应包括可有可无、备而不用的标 志,以免内容庞杂,造成不必要的延长调查时间,影响 调查工作的质量。
(2)要从实际出发,只提出能够取得确切资料的项目。 (3)列入的调查项目之间尽可能相互联系,以便对有关
8
统计学
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确定向谁调查,调查 什么,采取什么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查等一系列问题。
确定调查目的是任何一项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 题。
任何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都可以根据人们需要,从不同 方面、不同角度来搜集资料。
3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 行调查研究的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就是构成该总体的个体,是在调 查过程中应该登记其标志的具体单位。
由于社会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彼此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交错,科学地确定调查对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关键就是要从质的方面划分现象的类别,
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规定统计调查总体的
范围,分清应该调查和不
按照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后,应拟定调查 提纲。调查提纲是在调查前所确定的调查项目。通俗的 说,调查项目就是一份在调查过程中应该获得答案的各 种问题的清单,包括需要向调查单位了解的有关品质标 志、数量标志和其他情况。
调查项目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调 查项目的繁简和选择标志的多寡,应该根据调查目的和 对象的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妥善处理。
统计学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又称统计调查计划,亦即组织统计调查必 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统计师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

统计师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

统计师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是统计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统计师而言,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解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统计师在工作中应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

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统计师在开展研究工作中的第一步,良好的实验设计方法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 确定研究目的:首先,统计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通过实验获得哪些信息或者验证什么假设。

2. 确定实验因素和水平:统计师需要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也称为因素)以及每个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水平)。

例如,在研究新药物的实验中,药物剂量就是一个自变量,不同药物剂量的水平可以是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

3. 随机化和对照组设计:为了减少误差和排除干扰因素,统计师应该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并设置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

4. 样本容量的确定:统计师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和预估效应大小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样本容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度。

5. 实验执行和数据收集:统计师需要设计数据收集的流程、制定数据录入和数据验证的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解读实验数据的解读是统计师在实验完成之后的重要工作,正确的数据解读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有效的结论和决策依据。

1. 数据清洗和处理:首先,统计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

清洗数据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值的处理等,处理数据包括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等操作。

2. 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师需要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体的概括和描述,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偏度、峰度等指标。

3. 探索性数据分析:统计师可以采用可视化方法,例如绘制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发现数据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异常值等信息。

4. 假设检验:统计师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对研究所关注的变量进行检验。

统计与实验设计基本知识讲解

统计与实验设计基本知识讲解

统计与实验设计基本知识讲解统计与实验设计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应用统计方法和科学实验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统计与实验设计中,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

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实验方案的过程。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关键因素:1.目标和假设: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假设,为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2.变量的选择和操作:确定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并确定如何操作这些变量。

3.控制组设计:对照组的选择和设计是实验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步骤,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4.随机化:采用随机化的方法来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5.重复性: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实验进行多次重复。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与实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后续的统计分析和结论推断。

1.数据类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特点,确定数据类型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

其中,离散型数据是指可以数清具体数值的数据,如人数、次数等;连续型数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数据,如长度、重量等。

2.抽样方法:抽样是数据收集的基础,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可以在较小的样本中获取代表性的数据。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3.数据收集工具: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

常见的数据收集工具有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实验记录等。

三、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整理、摘要和描述,并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推断和决策的过程。

1.描述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如均值、中位数)、数据的离散程度(如标准差、方差)、数据的分布特征等。

2.推断统计分析:通过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统计学论文研究设计与方法

统计学论文研究设计与方法

统计学论文研究设计与方法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搜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进行统计学研究时,合理的研究设计和适当的方法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论文研究的设计原则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 研究设计的原则1.明确问题:在进行统计学研究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明确的问题有助于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2.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应该具体、明确,需要明确研究的内容、对象和因变量。

3.样本选择:样本选择是统计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并且满足研究目标的要求。

常用的样本选择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4.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研究的基础,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搜集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记录等。

数据收集时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统计学研究的核心过程。

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等。

二. 常用的统计方法1.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整体概括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分析、均值分析、标准差分析等。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基本特征。

2.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是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用的推断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方差分析等。

通过推断统计分析可以对总体进行推断和判断。

3.多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是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通过多变量分析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三. 应用案例以“健康饮食与肥胖症发生的关系研究”为例,介绍统计学研究设计与方法的应用。

1.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调查“健康饮食与肥胖症发生的关系”。

2.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健康饮食与肥胖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简介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简介

统计学中的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简介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而实验设计分析方法则是统计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实验设计分析方法帮助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以便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和推断总体特征。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设计分析方法。

一、随机化实验设计随机化实验设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参与实验的个体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

通过随机分组,可以消除个体间的差异,使得实验结果更具可比性。

随机化实验设计常用于药物试验、教育研究等领域。

二、因子设计因子设计是一种用于研究多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因子设计中,研究人员将多个因素进行组合,通过对不同组合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来确定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因子设计常用于工程实验、农业试验等领域。

三、配对设计配对设计是一种用于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配对设计中,研究人员将两组相关的数据进行配对,然后对配对的数据进行分析。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消除个体间的差异,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配对设计常用于医学研究、心理学实验等领域。

四、重复测量设计重复测量设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或条件下的数据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重复测量设计中,研究人员对同一组个体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减少个体间的差异,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重复测量设计常用于长期观察研究、社会科学实验等领域。

五、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差异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方差分析中,研究人员通过对组间和组内方差的比较,来确定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方差分析常用于实验设计、社会调查等领域。

六、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法。

在回归分析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回归分析常用于经济学研究、市场调研等领域。

综上所述,实验设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

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

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第一篇: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1、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①统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④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方法⑤制定调查工作的实施计划2、总量指标有哪些分类,举例说明①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a、总体单位总量指标(2011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此时以全国出游居民作为总体进行研究,出游人数即为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某市的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每一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该工业企业的一个数量标志,则该市全部工业职工人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另外,该市的年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利税总额等指标也都是总体标志总量)②反映时间不同:a、时期指标(商品销售额、总产值和基本建设投资额)b、时点指标(人口数、房屋居住面积和企业数)③计量单位不同:a、实物指标(全国人口总数和国土面积)b、价值指标(销售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c、劳动量指标(总工时)3、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①总体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只有研究总体的各个单位在性质上都是同类的,才能反映出总体特征②平均指标要与分组法结合应用:计算平均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统计分组必须科学,能够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③与变异分析相结合:这样既可以通过平均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又可以通过标志变动度的各项指标来指明平均数代表程度的高低,反映现象的节奏性和稳定性,从而说明各项工作的质量4、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①凡是奇数项移动平均求得的平均值,应对准所平均时期的中间时期,一次即得长期趋势值。

偶数项移动平均求得的平均值,应置于所平均时期的中间两个时期之间,为了移正长期趋势值,还需要再进行一次两项移动平均②移动平均法中时距扩大的程度应视时间序列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现象的变动有一定的周期,扩大时距时应注意与现象周期变动的时距一致③不宜根据修匀后的新时间序列进行直接预测。

按移动平均法修匀后的新序列较原序列项数减少,首尾损失了部分信息量,所以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观察出现象发展变化的总趋势,但不宜据此序列进行直接预测;若要进行预测,需要对修匀后的新序列作进一步加工。

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统计方法在实验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师作为实验设计的关键人员,需要准确应用统计方法来设计并分析实验数据,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统计师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的步骤和技巧。

一、确定实验目标和研究问题在开始实验设计之前,统计师需要与研究团队合作,明确实验的目标和研究问题。

这有助于统计师理解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进而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确定实验设计类型实验设计类型根据实验的目标和研究问题而定。

常见的实验设计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配对设计、区组设计等。

统计师需要根据实验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最适合的设计类型,并合理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确定样本容量确定样本容量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师可以借助统计方法和计算工具来确定所需的样本容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有效性。

四、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实验的时间安排等。

统计师需要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考虑到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和数据质量的保证。

五、随机化分组随机化分组是为了消除实验结果受到无关因素的影响。

统计师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生成随机数来随机分配实验对象或样本到不同的实验组,确保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性尽可能地减小。

六、实施实验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统计师需要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和数据采集。

同时,统计师还要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好准备。

七、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实验设计的重要一步,统计师需要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展示,推断统计则可以利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推断和比较。

八、结果解释和结论推断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统计师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结论推断。

统计师需要利用统计学方法来推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实验的目标和研究问题给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实验设计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设计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设计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验设计中,统计分析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统计学方法,我们可以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关于总体的推断和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实验设计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一、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指用已知的抽样分布对未知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通常会将研究问题抽象为一个或多个假设,然后运用假设检验方法对其进行验证。

假设检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原假设通常表示无法通过实验得到显著差异的结果,而备择假设则表示反之。

2. 选择相应的统计检验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例如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

3. 抽取样本并计算检验统计量:通过实际实验得到样本数据,然后根据所选统计检验方法计算得出检验统计量。

4. 判断统计显著性:将检验统计量与相应的抽样分布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显著差异。

5. 得出结论:根据判断结果,得出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结论。

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将总体方差分解为不同来源的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通常会将样本数据按照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方差分析来判断这些因素是否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方差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因素:将样本数据按照特定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剂量等。

2. 计算方差:计算各组数据的方差,并得到总体方差。

3. 分解方差:将总体方差分解为不同来源的方差,例如组内方差、组间方差等。

4. 计算F值和P值:通过计算F值和P值,判断各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 得出结论:根据判断结果,得出对因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结论。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已知数据来预测未知数据的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回归分析来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以预测未知数据的结果。

回归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确定需要预测的因变量和影响因变量的自变量。

统计学实验设计

统计学实验设计

统计学实验设计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

它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精度、增强可靠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二、实验设计的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2. 确定影响因素3. 设计试验方案4. 进行试验5. 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6. 得出结论三、常用的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1. 随机化对照组设计(RCT)随机化对照组设计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干扰因素和验证因果关系的方法。

该方法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或多个组中,在保证每个组之间相似性的前提下,通过对比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来验证因果关系。

2. 因子设计(Factorial Design)因子设计是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它可以考虑多个自变量之间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复杂交互作用关系。

该方法通过正交表法构建实验方案,从而得到较为全面的结果。

3.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随机区组设计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干扰因素和提高试验精度的方法。

该方法将被试分为若干个区块,在每个区块内随机分配不同处理,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来验证因果关系。

4. 单因素设计(One-Way Design)单因素设计是一种简单的试验设计方法,它只考虑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该方法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来验证因果关系。

四、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样本大小样本大小是实验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确定样本大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研究目的、误差范围、统计功效等。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误差,如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误差等。

为了减少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和校正。

3. 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是实验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引言统计调查是一种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是许多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工具和决策基础。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设计一个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过程,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明确研究目的在开始设计统计调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

研究目的可以是评估某个现象的频率和分布,了解某个群体的特征或观察某种现象的变化趋势等。

明确研究目的有助于确定调查的对象、样本容量和调查内容等。

步骤二:选择调查方法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是必要的。

常见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观察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之一,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并发放给被调查者,获得大量信息。

访谈调查则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形式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获得详细和深入的信息。

实地观察适用于需要直接观察现象或行为的研究。

步骤三:确定调查样本调查样本的选择对于统计调查的结果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

代表性指的是样本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特征,可行性指的是样本的选择和调查过程不过于复杂和昂贵。

常见的样本选择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等。

随机抽样是一种无偏抽样方法,每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分为若干个层次,从每个层次中抽取样本。

方便抽样是选择最为方便的样本。

步骤四:设计调查内容在设计调查内容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问题的类型和数量。

调查问题应该清晰、具体,避免歧义和模糊。

问题的顺序应该合理,避免引起被调查者的困惑和疲劳。

如果问卷调查的问题较多,可以考虑使用分组或分页的方式,使被调查者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步骤五:制定调查计划制定调查计划是确保调查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

调查计划包括确定调查地点和时间、培训调查员、制定调查流程和确保数据的安全等。

调查地点和时间应该合理安排,以最大程度保证被调查者的参与率和回答质量。

调查员需要经过培训,了解调查目的、方式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原则与方法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原则与方法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原则与方法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实验设计中,统计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实验的样本量和分组方式,还可以帮助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科学结论。

本文将介绍实验设计中的统计学原则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 随机性原则随机性是实验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不同的实验组中,可以有效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验设计中,应该尽量采用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的方式,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2. 控制性原则控制性原则要求在实验设计中尽量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改变研究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特定因素。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重复性原则重复性原则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应该进行重复实验,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4. 复制性原则复制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应该尽量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以验证实验结果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通过在不同环境下的复制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和一般性。

二、实验设计的统计学方法1. 样本量的确定在实验设计中,确定合适的样本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样本量,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功效分析、置信区间分析等,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样本量。

2. 实验分组的设计实验分组的设计是实验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分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常用的实验分组设计方法包括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设计、配对设计等,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组设计方法。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实验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统计实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

统计实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

统计实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方差分析(ANOVA)和多重比较方法是统计学中常用于研究实验设计的重要工具。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组别之间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而多重比较方法则用于确定哪些组别之间存在差异。

本文将介绍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方差分析(ANOVA)的原理方差分析是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别之间差异的一种统计方法。

它基于总体均值之间的方差来判断各组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将总体方差分为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并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来判断组别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需要满足以下假设:各组别之间的样本来自于正态分布的总体,各组别的方差相等,样本之间独立。

对于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可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一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可以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结果通常通过F统计量来体现。

F统计量是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的比值,如果F值足够大,就可以认为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如果显著性水平小于设定的阈值(通常是0.05),则可以拒绝无差异的假设,认为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二、多重比较方法当我们得出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接下来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以确定具体差异在哪些组别之间。

多重比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两两组别之间的比较,以确定哪些组别之间存在差异。

常见的多重比较方法包括Tukey方法、Bonferroni方法和Duncan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进行多次假设检验,并通过控制错误率来确定具体差异是否显著。

Tukey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多重比较方法,它通过计算各组别之间的平均差异和置信区间来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Bonferroni方法则是将显著性水平除以比较的次数,以控制整体错误率。

Duncan方法是利用多重范围检验校正标准来确定差异的存在。

三、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的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在统计实验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统计方法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统计方法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统计方法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评估某种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中,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介入前和介入后进行测量。

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后测数据,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首先,研究者可以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介入前和介入后的差异。

该方法适用于样本量较小的情况。

其次,如果样本量较大,研究者可以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两组之间的差异。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使用方差分析(ANCOVA)来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控制一些潜在的混杂变量。

最后,研究者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来建立模型,分析介入前和介入后的变化,并评估干预措施对结果的影响。

总之,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统计方法有很多种,研究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来分析数据。

同时,研究者还应该注意样本量的大小、混杂变量的控制等因素,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1 -。

统计学设计的方法

统计学设计的方法

统计学设计的方法统计学设计方法是指在解决问题和回答研究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统计学设计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得出准确的结论。

统计学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医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学设计方法。

首先,观察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学设计方法。

观察研究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观察研究可以用于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旨在描述和总结数据,例如调查某一群体的特征和行为模式。

相关性研究则是用来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次,实验设计是统计学设计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实验设计是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原因和影响的方法。

实验设计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而对照组不接受处理或干预。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通常适用于因果关系研究,例如药物的疗效研究。

除了观察研究和实验设计,抽样调查是统计学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出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抽样调查可以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不同的抽样方法。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模拟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型或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

模拟实验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复杂过程或系统,并通过不同参数的变化来观察其影响。

模拟实验可以用于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气候模拟和交通流模拟。

另外,数据挖掘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来发现和提取大量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关系的方法。

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人们从大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支持决策和预测。

最后,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是统计学设计中常见的两种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群体进行多次观察或实验,并在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纵向研究可以用于研究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

相比之下,横向研究则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群体进行观察和比较。

横向研究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实验方案设计中的统计学原理与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中的统计学原理与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中的统计学原理与应用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实验方案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设计恰当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可靠和有效。

本文将介绍实验方案设计中的统计学原理与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统计学。

一、样本数量的确定在实验方案设计中,确定样本数量是非常关键的。

样本数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不具有代表性,而样本数量过大则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统计学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合适的样本数量。

1. 参数估计法参数估计法常用于估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等参数。

通过对总体参数的初始估计,结合给定的置信水平和置信区间宽度,可以计算出所需样本数量。

2. 功效分析方法功效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研究中是否具有足够的样本量来检测到预期的效应。

根据预期的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以及统计试验的统计量和功效,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样本数量。

二、随机化实验设计随机化实验设计是探索因果关系的重要工具。

在实验方案设计中,随机化可帮助消除潜在的干扰变量,使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因素上具有相似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随机化设计方法:1. 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是一种简单的随机化实验设计,其特点是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

这样可以确保不同处理组之间没有系统性差异,从而更容易检测到处理效应。

2. 区组随机设计区组随机设计将实验对象按照某种特征分组,然后在每个分组内进行随机化处理。

这样可以减小组间的差异,提高实验的效力。

3. 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是区组随机设计的一种改进方法。

在该设计中,将多个区组内的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化处理,以进一步降低组间差异的影响。

三、统计数据分析实验方案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统计数据分析。

统计学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术来解读实验结果、验证假设并提取有用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体描述和总结,包括测量变量的中心趋势(如均值、中位数)和离散程度(如标准差、极差)等。

统计分组与统计设计

统计分组与统计设计

统计分组与统计设计一、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区间或组,以便对数据进行更加精确和有效的分析。

统计分组主要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通过分组可以更好地揭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包括:1.组数的确定:根据数据的数量和范围,选择适当的组数。

一般来说,组数过多会使数据过于分散,组数过少则会丧失数据的细节。

2.组距的确定:组距是指每个组的上下限之差,也可以理解为每个组的区间长度。

组距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的范围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划分,一般来说,组距过大会使数据过于集中,组距过小则会丧失数据的整体特征。

3.组界的确定:组界是指每个组的上限和下限。

组界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的范围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划分,一般来说,组界过大会使数据过于分散,组界过小则会丧失数据的整体特征。

统计分组的优点包括:1.简化数据: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使得数据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2.降低数据维度: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将多维数据转化为一维数据,减少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3.揭示数据规律:通过统计分组,可以更好地揭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依据。

二、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指在进行统计研究和实验时,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合理选择样本和实验方案的过程。

统计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以便得到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论。

统计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样本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合理选择样本,使得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并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2.实验方案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合理选择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变量和实验控制等,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3.数据采集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实验测量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设计的优点包括:1.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合理的统计设计,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减少数据的误差和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化分组
交叉设计
(cross-over experiment design)
例 某医院研究依那普利(A 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以传统的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B 药)作对照。经随机化将个体分为两组,一组先给 A 药后给 B
药,另一组先给 B 药后给 A 药。第一、二阶段均为一个月,一、二阶段之
间的间歇期为一周。结果见下表。
1 0.092919
1
2 0.373374
6
3 0.478907
8
4 0.767174
10
5 0.98825
11
6 0.16218
4
7 0.131871
3
8 0.411285
7
9 0.575607
9
10 0.990747
12
11 0.130586
2
12 0.193939
5
【例2】
将【例1】中的12头动物用随机 方法分配到甲、乙、丙三组中去。
3
3 0.852039 丁
3
4 0.360423 乙
交叉设计
(cross-over experiment design)
每个受试者随机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试 验阶段分别接受指定的处理(试验药或对照 药)。
同源配对设计的扩展
优点:(1)控制个体间的差异, (2)减少受试者人数。
交叉设计
(cross-over experiment design)
(1)将多方面条件相近的受试对象配成一组,称作一 个区组(block)。
(2)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个数 取决于 对比组组数。 (3) 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被随机地分配到各对比组
中。
配对设计的扩展,故又称配伍组设计
【例4】将【例1】中的12头动物设计分为 三个区组,进行四种处理的比较。
方法 (1)编号:对12头动物进行区组编号,同时每个区组内的 四头动物也分别编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组合编号,依次由计算器 (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个)。 (3)归组(区组内四头动物的随机) :事先规定每一个区 组内随机数字由小到大对应动物分别分配到甲、乙、丙、丁 处理组。
4 0.587329259 先B后A
5 0.091805521 先A后B
6 0.895852174 先B后A
7 0.087670352 先A后B
8 0.079729898 先A后B
9 0.953320309 先B后A
10 0.860025371 先B后A
11 0.192581737 先A后B
12 0.588365124 先B后A
(5)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几种不同设计类型的随机化分组:
(1)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2)配对实验设计 (3)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4)交叉设计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completely random experiment design)
• 将观察单位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 照组或几个对比组中去。
随机的三个含义
• 分组随机-均衡性 每个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处理组
• 抽样随机-代表性 总体中每个观察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 实验顺序随机-平衡顺序或季节的影响 每个研究对象先后接受处理的机会相同。
2.随机化的方法
(1) 抛硬币法 “徽”与“字” (2) 掷骰子法 6面 1~6 点 (3) 抽签法 (捻阄) (4)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数字法)
被动地观察、如实记录
两种研究类型的区别与联系
干预因素 研究类型 研究范围 研究地点 控制误差 相互关系
实验研究 施加
推断性 较小
实验室或现场 较好
对调查加以验证
观察性研究 不施加 描述性 大 现场 较差
为实验提供线索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2. 按照研究的时间关系分类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3. 按照对象分类 代表研究和推广的目标人群
1.同源配对:同一受试对象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受试对象自身实验前后的对比 。
2.非同源配对:将具有相同条件的实验对象配成对 子。
非同源配对随机化分组
【例3】将已按近似条件配好的10对小白鼠,用随机方法分配到实验组
和对照组。
方法
(1)编号:对小白鼠进行对子编号,同时每个对子内的二 只小白鼠也分别编号。
照、相互对照 、历史对照
2.设立对照应注意的事项
(1)均衡
对照组与实验组 除研究因素外,其他因素应 尽可能相同
(2)同步(平衡)
对照组与实验组 应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
3. 设立对照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照 (2)缺乏适当的对照: 历史对照 (时间不
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技术
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贾红
jhong_lz@
内容提要
一、医学研究设计的内容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四、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研究设计的其他原则
一、医学研究设计的内容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1. 按照研究的形式分类
1). 实验(Experiment)研究 (干预)
2
1 0.244509 对照组
2
2 0.942799 实验组
3
1 0.676174 对照组
3
2 0.746367 实验组
4
1 0.414228 对照组
4
2 0.839808 实验组
5
1 0.480219 对照组
5
2 0.779181 实验组
6
1 0.241587 对照组
6
2 0.801812 实验组
表 两种药物A治药疗高1组血压 B 的 药临床交叉试验
病例号 第一阶 第二阶
病例号


1
102
104
16
2
108
106
17
。。。 。。。 。。。
.。。
2组
B药
A药
第一阶 第二阶


108
100
110
94
。。。
。。。
【例5】某研究者拟采用交叉设计观察A、B两 种药物治疗1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
1. 随机数字法
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以机会 均等的可能性被抽取。
1.随机化的意义
(1)随机分组使两组样本在非处理因素 方面尽可能一致,使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 更加客观;
随机与随意
• 随机:random 机会均等, 客观性 • 随意:as will 随主观意愿,主观性
• 随机化分组,不仅能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非 研究因素),而且还能控制未知的混杂因素。
在同源配对设计基础上发展的双因素设计。
它可在同一病人身上观察两种或多种处理的效应。
设计:配对分两组;1 组, 先 A
后 B 因素,
2 组, 先 B 后 A 因素。
(阶段Ⅰ)(阶段Ⅱ)
交叉设计的基本模式见图:
按纳入标准
阶段 I
阶段 II
确定病人 1组 A 处理(测量)
间 歇
2组 B 处理(测量)

B 处理(测量) A 处理(测量)
确定处理因素的注意事项:
(1)抓住实验中的主要因素 (2)明确处理因 Nhomakorabea和非处理因素
病人对治疗的反应除了治疗因素外,还包括病人的心理状态、 生产、生活条件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后者可称为非处理因素。 (3)处理因素须标准化
处理因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例如,不同时期的药物批号,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受试对象:人——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动物——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 )
临床试验:治疗——临床疗效实验 预防——社区干预实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2). 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 (无干预)
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
其他因素
处理因素
降压药
受试对象
高血压病人
其他效应
实验效应
血压值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例:药剂、手术方法、毒物
例:人、动物 1. 受试对象的选入标准 明确规定受试对象选入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排除
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2. 受试对象的控制 (1)受试对象的一致性
人——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 动物——种系、年龄、性别、体重等 (2)受试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 季节、温度、湿度、生活环境、嗜好、 试验辅助措施等。
方法
(1)编号:按动物体重依次编号为1,2,3,…,12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个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 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次)。
以上两点与分成两组完全相同。 (3)归组:事先规定将较小随机数的4只动物分入甲
组,将较大随机数的4只动物分入丙组,其他4只动物 分入乙组。
编号 随机数 随机数排序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组合编号,依次由计算器 (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20个)。
(3)归组(对子内两只小白鼠的随机) :事先规定每个对 子内随机数字较小者分配到对照组;随机数字较大者分配到 实验组。
对子编号 对子内编号 随机数 随机数排序
1
1 0.003176 对照组
1
2 0.92026 实验组
1 0.0929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