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夯实法治基石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宪法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学生在对宪法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等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探究宪法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差异。

4.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增强宪法的权威性。

5.培养宪法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宪法的认识体会。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筑法治基石
运用你的经验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 交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 法院工作人员等。 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 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法治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
(三) 法治的要求: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 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实行
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 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 最大化。
阅读感悟
人治建立在 个人专制和独裁的
依 法 治 国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科学立法
新方针:
前提 关键 防线 基础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二)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 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 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
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2.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所谓良法,就是捍卫人们的权利和自由,防止暴政, 制裁犯罪,维护正义的法律。与之相对应是恶法,恶法就是 维护独裁专制、维护暴政、侵害人权、肆意剥夺人们的自由、 损害正义的法律。同样的法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有人称之为良法,有人称之为恶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法治的含义、要求、作用及意义,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蓝图。

2.能力目标:提高和增强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的法治生活和法治建设;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意识、依法律己意识;认识法治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法治权威。

【教学重点】选择法治道路【教学难点】描绘法治蓝图【教学环节】一、漫画导入【多媒体呈现】教师点拨:漫画一和漫画二共同说明了法律和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实行法治既需要实行良法之治,也需要实行善治。

我们要夯实法治之基,凝聚法治共识,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探究新知(一)选择法治道路活动1 名言赏析【多媒体呈现】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问题:(1)以上材料共同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2)你认为什么是法治?法治有什么重要作用?要求: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法治能够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治对实现强国富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呈现】 1.法治的含义2.法治的作用活动2 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截至2017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本届人大常委会共完成立法规划中的62件立法项目,包括已通过的50件以及正在审议的12件。

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文稿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主题概览本文将着重探讨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深度评估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教学设计的深度。

在深度上,这个教学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对法治的理解,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概念,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简单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更要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在文章撰写时,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剖析法治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

三、广度评估在广度上,这个教学设计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概念,同时还需要理解法律的体系和运作机制。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章中不仅要对宪法进行深入解读,还要扩展到法律体系、司法机制以及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使得文章在广度上更加全面,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四、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应该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同时引出对这个主题的个人理解和看法。

在正文部分,我们需要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展开讨论。

首先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概念做简要介绍,然后逐步扩展到法律体系和司法机制,最后对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在结论部分,我们需要对整个主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再次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本文中,作者将共享自己对法治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者认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六、结语在撰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对九上4.2《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法治的理解和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加深了对法治建设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

② 维护国歌尊严,增强爱国情感; 维护国家的荣誉安全和利益是每
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心底之音。
12月4日被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 安邦的总章程;有利于普及宪法 知识,感受宪法价值;有利于增强 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有利于维 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营造依法 治国的良好氛围。
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_
_体__系___,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 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 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 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 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 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然选择。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1.知道法治既要实行良法之治,又要实行善治。 2.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法治进程。 4.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5.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
要保障。
阅读重点:法治有什么意义?→何为良法?何为善治?→如何 建设法治中国? 1.仔细阅读课本第44—50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填空。 (1)法治建立在 民主政治 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
公共活动 的机会和权利,实现 公共利益 的最大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尊重法治、践行法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尚有不足。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较多,但系统地掌握法治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意义和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2.法治基石的作用和重要性。

3.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意义和基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治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制作课件,展示法治基石的相关图片和知识。

3.准备法治实践活动材料,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4.准备时间:约1小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法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治基石的相关知识,如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

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和我国法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涵义和我国法律的重要性。

2.法律的作用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3.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境模拟的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法律涵义和法律重要性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并通过提问方式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情景,从而增强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法律作用的思考题,让学生回家后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讲述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本章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仍有待提高。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观念。

2.讨论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法治的重要性。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法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法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法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法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明确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5分钟)邀请法治工作者分享实际工作经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治事业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课件(38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课件(38张PPT)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3、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①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 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 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P49) 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P50)
A.
B. C. D.
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
C
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关于如何实现 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要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 ③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和利益 ④实现法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 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描绘法治蓝图
阅读P48相关链接: 1、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 重要保障。
找出以下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五大 十八届四中全会
2、全面依法治 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前提
关键
保障
基础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善治
良法之治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 并颁布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1.《未成年人保护法》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义务教育法》 4.《反家庭暴力法》……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 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 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 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 社会的共同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于法治的深层次理解还不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法律,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法治精神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案例分析有一定的兴趣,通过讨论能更好地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公民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境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治?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案例:一个人在公共场所违规,被警察罚款。

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了解法治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提高法治观念。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

例如:模拟一个交通场景,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遵守法律,我们还可以如何维护社会法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法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以及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法治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对于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法治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以及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培养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以及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法治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的内涵;通过讲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法治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法治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法治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法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法治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总结提升:通过小组汇报、教师点评等方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内涵。

《夯实法治基石》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夯实法治基石》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本框有“选择法治道路”和“描绘法治蓝图”两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1)树立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建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生活态度。

(2)通过关注时政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让中国法治蓝图框架引领学生未来的能力。

(3)学习法治的特点;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法治进步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关注时政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让中国法治蓝图框架引领学生未来的能力。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建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生活态度。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杜绝冤假错案需要依法治国》图片展后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的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学生阅读后,谈感受设计意图: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要需要夯筑法治基石●讲授新课预习教材,出示提纲(1)法治的特点是什么?(2)了解法治与人治的区别(3)标志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生活中,法治进步有哪些重要意义?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一)选择法治道路1.关注生活: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1)《未成年人保护法》(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义务教育法》(4)《反家庭暴力法》……你说我说:法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2.播放视频:《法治中国精编版》3.教师小结:法治:①建立在民主基础上,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②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关注时政:改革开放法治进程:✓1978年—1996年,民主法制恢复阶段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课件(共34张PPT)

义务教育法
根据对相关法律及规定的了解,说说法治与我们每个公民有什么关系。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
保护着我们的健康成长,维护我们的 合法权益,让我们生活在安全、稳定 的社会环境之中,使我们安全地,有 尊严地生活。
一个国家有了好的法律制度,人民就能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
这种说法对吗?
法治既要良法还要善治。只有在立法时保证法律的可行性和有效 性,才能保证全民守法,依法治国。 前提
2012 年 2014 年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的法治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视法治建设。
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 庭 审 判
认真观察以上图片,想一想:
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公职人员?
他们依靠什么来管理实施这些行为? 管理实施这些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a happy life
法治,就是依法治理。 治理(执法)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
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奉 法 者 弱 则 国 弱 ︒
奉 法 者 强 则 国 强 ︐
离 法 而 治 则 不 祥 ︒
立 法 以 典 民 则 祥 ︐
良 法 是 善 治 之 前 提 ︒
法 律 是 治 国 之 重 器 ︐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法治国家的特点,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法治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治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对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法治观念不强,有时会忽视法律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掌握法治的基本原则,明确法治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法治,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为构建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掌握法治的基本原则。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树立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对法治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树立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治国家的特点和法治原则。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法治国家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治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树立法治观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宪法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他们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让他们看到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宪法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

2.教学难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宪法的权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宪法意识。

2.教学手段:使用PPT、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宪法的思考。

2.教学新课:介绍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宪法案例,让学生看到宪法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法治观念。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以及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学生如何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他们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但深入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课堂,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并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课程内容和相关图片。

3.准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警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中学生如何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题夯实法治基石。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法治的主题,阐述法治的内涵,论证法治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及中国法治新蓝图,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的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学习宪法主要内容,学生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为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治思维,没有形成坚定的法治信仰。

而本课所讲的法治及全面依法治国给学生提出了更具时代性的法治要求,所以应进一步学习,夯实法治基础。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情景探究式教学。

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法治的存在;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理解现象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理论依据支撑;在整体教学设计中渗透法律思维,让学生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法治道路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能力目标;:梳理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知识目标: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学重点:理解法治的两个要求,理解法治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的法治进程;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图片导入教师提问:这些生活场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关系吗?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制止这些现象呢?(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法治”,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课件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课件
材料2:2018年1月11日,北京市交通委副 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2018年缓解 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已经完成了群众意见 征询和完善工作,将于近期公布。
请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
法治的要求2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 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 权利实法治基石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的意义 法治的要求
如何推进 党的领导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 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谈谈你对这段名言的理解。
建设法治中国 就要努力做到: 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己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 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7年,党的十九大 提出加强对法治中 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我国法治新蓝图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绘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蓝图
全面依法治国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和 重要保障。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自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通安全法>的决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夯实法治基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从“选择法治道路”和“描绘法治蓝图”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法治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本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中关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内容的延伸和深化,又为下一框“凝聚法治共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引导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对法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和肤浅。

部分学生可能认为法治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缺乏对法治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因此,通过本框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法治,激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法治的内涵和意义,知道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理解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明确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法治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参与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和尊崇感。

树立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和价值。

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2、教学难点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夯实法治基石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
,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能力目标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知识目标
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选择;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
思考(1)在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2)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提示(1)有交通警察、行政机关公职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法官、检察官等。

图片
题目
图片中
的公职
人员
公职人员所属机关所依法律、法规交通井然有序交警
省公安厅(直辖市公
安局)公安交通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
路交通安全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
执法工作规范》等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
服务
政府
人员
地方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许可法》《关于深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一)法治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意义
1.教师提问结合P44“运用你的经验”,感受法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作用,假如没有法治,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提示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二)法治的内涵
◆良法
1.活动探究分享P45-46请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教材对应的位置。

2.教师讲述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重视,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通过搜集整理我们会发现,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详细地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和要求做出规定,这些法律都是良法。

3.材料展示
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

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

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

民法总则相关条文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可知,民法总则也是一部良法,衡量良法的标准是什么?
提示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善治
4.材料展示
2018年法治热词
刑事缺席审判长期以来,一些贪污贿赂等刑事案件的嫌犯、被告人潜逃境外躲避法律制裁。

今年10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通过。

缺席审判程序作为特别程序,写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加强境外追逃。

正当防卫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19日印发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涉及的四个案例均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案件,其中包括今年备受关注的于海明正当防卫案。

思考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实行法治还有哪些要求?
提示法治还要求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
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1.教师提问法治即依法治理。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通过比较法治与人治的异同,探究治理国家的最佳方式,感悟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未被定义,也不是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征,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

(四)中国实行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一)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
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二)中国法治新蓝图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9“相关链接”,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教师提问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知道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三者的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法治的意义、认识良法、选择法治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认识到了法治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二是描绘法治蓝图,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中发现,法治一直在路上,我们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