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讲解学习
中国北方地区—京津冀地区 课件-高二区域地理
Location and scope of the Beijing, Tianjin-Hebei region
地理位置与范围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Scope
• 位置: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首都
圈”,地处华北平原北侧。
• 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
• 主要问题:排水和灌水条件差的低洼地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旱涝灾害;
用地而不养地,土壤肥力不断下降;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侵蚀 或土壤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地下水位 抬高,导致土壤盐渍化。
中低产田治理措施——盐碱地
Measures measures and low yield fields—— saline-alkali land
• 返盐盐碱地深层的盐分被水溶解后,因毛细管作用而上升到土壤表面。严重时
形成一层白色结晶。气候异常容易导致土壤“返盐”。返盐是蒸发大于降水, 水中的盐份沉集地表。
• 淋盐又叫脱盐,就是丰水期雨量多,水把土中的盐份融化带走。指在雨季即夏
季降水比较丰沛,雨水可以稀释地表的盐分,使地表盐分降低,这一过程就叫 淋盐。
②加强京津冀地区立法协作; ③抓紧修订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大对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
华北中低产田
• 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分布面积广,后备耕地资源潜力较小,大部分 土地都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限制性因素,如旱涝、盐渍、风沙等。
• 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势低平,起伏和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雨
带未至,气温回升,蒸发量大;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不合理的 排灌和垦殖等。
中低产田治理措施——盐碱地
Measures measures and low yield fields—— saline-alkali land
【知识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及路径微课课件
国家年平均浓度标准:30微克/立方米 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家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35微克/立方米 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家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30微克/立方米 单位:微克/立方米
2013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 浓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2013北京生态环境公报》)
2015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 浓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举办所有 冰上项目
课程导入
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
思考:为什么北京要联合张家口申办?其地理背景是什么?
地 张形 家 口 崇 礼气
候
以山地为主 山地海拔1000-2000米 地势起伏大
年积雪日数75天以上 年平均风速2米/秒以下
场地面积大 坡度适合雪上运动开展
雪质符合国际比赛标准 存雪期超过150天
读下图,说出京津冀地区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 岸线资源 津、冀岸线资源丰富, 港口多,海运便利。
津冀海运交通条件好。
知识点讲解
为什么能够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交通、人口、经济、产业……
依据图像及表格,说出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表1 2010-2015年京津冀三地城镇化率变化(单位:%)
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
知识点讲解
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交通一体化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2014一2020年)》,到2020年, 京津冀地区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市,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市。推 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一卡通”。
知识点讲解
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料来源:《2015北京生态环境公报》)
2020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 浓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教学设计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需紧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字迹工整,表达清晰,逻辑严谨,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3.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二上课前。
4.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观点片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需要教师指导他们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搜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关注度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生动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章节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关注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京津冀地区的卫星影像图,让学生观察并识别出京津冀三地的地理位置关系。
2.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3.通过讲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智慧。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主要面向高中学生,他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现实问题和对策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但在具体知识掌握方面,学生对京津冀地区的地理特征、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理解尚不深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比分析
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比分析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比分析1. 引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京津冀典型城市的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环境污染特征2.1 北京市北京市是京津冀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其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
其中,颗粒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和工厂排放。
此外,由于地势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北京市的臭氧污染也相对较严重。
2.2 天津市天津市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环境污染特征与北京市相似,但程度相对较轻。
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天津市的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和燃煤,而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和工厂排放。
2.3 石家庄市石家庄市是京津冀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其环境污染特征与北京市和天津市有所不同。
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石家庄市的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和燃煤,而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工厂排放。
3. 环境污染变化规律3.1 北京市近年来,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如推行燃煤改气、加强车辆尾气治理等。
这些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存在,空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3.2 天津市天津市的空气质量在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工业企业环境治理力度、推行清洁能源等。
尽管如此,由于天津市的发展速度较快,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3.3 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对较严重,主要体现在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污染上。
石家庄市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如划定环保红线、减少燃煤污染等。
京津冀都市圈河北区域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京津冀都市圈河北区域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作者:张敏来源:《中国市场》2008年第23期摘要:河北区域是京津冀都市圈中资源最丰富而环境又最脆弱的地区,关注河北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分析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河北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有可能造成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有的放矢的提出应对策略,对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将会是十分的必要。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京津冀都市圈身处中国渤海地区,是拉动我国华北地区经济腾飞的引擎,河北作为都市圈中资源最丰富、环境最脆弱、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自身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将会是十分的必要。
一、河北的资源环境优势资源与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河北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河北地处暖温带及温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生产条件良好;它既有高原和山地草场,又有多种防护林与经济林地,还有耕作熟制各异的农地及都市圈人口集聚的大比例建设用地;绵长的海岸带,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河北增添了几分独有的魅力。
其次,河北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
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6种。
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74种,储量居全国大陆省份前10位的有45种,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资源尤为丰富。
这些资源分布广泛,体系比较完整,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工业基地和发展煤化工、盐化工、油化工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再次,河北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
坝上地区、燕山、太行山是津冀都市圈的水源地,也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环渤海区是“东北、西北、华北”三北的中转站和重要出海通道;478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秦唐沧曹等四大港口,其中秦皇岛和黄骅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能源输出港。
此外,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从铁矿开采到钢铁冶炼、石油开采到基本(石化、盐化、煤化)化工;从密集的港口到综合运输枢纽、粮食主产区到其他基础产业领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河北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这不仅是河北自身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京津冀都市圈能够确立的必要条件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知识清单
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护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学习指南】1.京津冀能够实现协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2.京津冀各自独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知识点1: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1.京津冀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就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2.京津冀地区具有空间上相毗邻的区位优势,利于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2.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
3.京津冀地区地形多样,西侧是太行山脉,北部有燕山山脉,东临渤海,中部、南部属华北平原。
地势上西部、北部较高,东部、南部较低,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
4.京津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从降水的时空分布来看,降水多集中于夏季,特别是7、8月份。
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
5.京津冀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北运河为该区域的核心水系。
湖泊主要有白洋淀。
6.京津冀地区主要供水源是地下水。
为满足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的需求,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并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大大减轻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的情况。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已开始回升。
7.在京津冀地区海运条件便利,岸线资源丰富。
8.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地区间缺乏紧密的产业关联,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许多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有效协调。
知识点2:京津冀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房价持续高位,社会管理难度大,社会问题凸显。
2.天津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重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0%以上,资源环境的压力大,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
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状况及其改善的思路建议
天津行政学院课题组 2013-03
一、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 为全面评价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状况, 报告设计的指标体系涵盖生态 承载力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 即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并分别用 具体指标对其压力和承载能力进行描述。
2001-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
石 北天家 京津庄
秦 唐皇 山岛
张 邯 邢保家 郸 台定口
承沧 廊衡 德州 坊水
压力指 0. 0. 0.3 0. 0.1 0. 0. 0. 0.2 0. 0. 0. 0. 数 55 48 9 46 3 35 33 29 0 23 10 10 15
支撑力 0. 0. 0.3 0. 0.4 0. 0. 0. 0.2 0. 0. 0. 0. 指数 63 34 0 36 3 27 22 25 0 40 23 23 19
集中表现在: (1)整体绿化水平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2)生态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三)区域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机制 不完善, 制约因素较多
1. 从国家层面上看
目前还没有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建设 整体规
划,在绿色生态建设上的支持力度仍 不够,也没有一个较完备的区域生态 协调与治理机构。
(二)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承载力比 较研究
• 本文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法 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0年生态压力 、生态支撑力及生态承载力总体状况进行 了计算。根据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 得出 2010年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支撑力指数以及生态承载力指数如 下表所示。
2010年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数
(二)积极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和低碳发展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1.环境特征(1) 地理区位:中国北方渤海边的“首都圈”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
位于东经113 °4'-119 °3',北纬36 °1' -42 °7'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以北与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以西与山西交界,以南与河南、山东相邻,以东紧傍渤海。
(2) 地形地貌:包含多种地理要素,可分为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三大地域单元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临渤海。
该地 区西为太行山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海河平原。
受 燕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 征。
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湖泊 洼淀、海洋等均具备。
根据京津冀地区自然地理基本要素特征,可将该地域总体分为三大地域单 元:山区、平原、海域。
其中,山区包含高原、山地、盆地等地理要素。
*1東岸熬地理■卓婁■耨征理4(X 京先f* M Jt■ |f! (T ffil ®)1£> (* ) ■«it flt i鲁)C tt*■,討 iiJU1 l 叫>16 410-- ■1 || 9171(71ion g 1 Z16 020 ]<K> 010072MMTO 19757 4 *577n 3 關Iff.D ao uOiO M U4 na留144H 3 II tt 00 Q E*1.9W&64. R«. Jf 9.M. &IL51 a站1M4H 7 ft <oo 0 0 0 0 22 711n i 12 111 10.5 疆瞄煌淀O L O6o. 04144XI4148i. yI3J447MO右临电肾:科尿辎览怖材踪枠补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四季分明京津冀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 水热同期,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完整word版)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一、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1.环境特征(1)地理区位:中国北方渤海边的“首都圈”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
位于东经113°04'-119°53',北纬36°01' -42°37'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以北与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以西与山西交界,以南与河南、山东相邻,以东紧傍渤海。
(2)地形地貌:包含多种地理要素,可分为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三大地域单元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临渤海。
该地区西为太行山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海河平原。
受燕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
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湖泊洼淀、海洋等均具备。
根据京津冀地区自然地理基本要素特征,可将该地域总体分为三大地域单元:山区、平原、海域。
其中,山区包含高原、山地、盆地等地理要素。
(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四季分明京津冀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该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年日照时数2500—2900小时;年总辐射5000—5800MJ/mz;年平均气温8—12. 5℃,最冷月均在1月份,而最热月渤海岸段多在7月,黄海岸段多在8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4℃—44℃,年极端最低气温-13℃—-29℃;降水量主要集中夏季(占全年的60%—75%),黄海岸段比较湿润,年降水量较多(700—1000mm),而渤海岸段较干燥,年降水量较少(600—700mm);风速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且密集,大陆岸线年平均风速为4—5m/s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4章 第1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课件
()
(4)京津冀地区主要环境污染有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
污染等。
()
栏目导航
(5)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
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
①基础设施好
②人口密度大
③生态环境好
④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栏目导航
[提示](1)× 京津冀地区绝大部分都属于海河流域。
栏目导航
二、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北纬 36°05′~42°40′,东经 113°27′~119°50′之间。 (2)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 河北省。 (3)优势:空间上相毗邻,利于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栏目导航
2.面积、人口和经济 (1)面积广大:约21.9万平方千米。 (2)人口众多:约为1.12亿(2016年年末)。 (3)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总值约7.56万亿元(2016年),约占我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10.2%。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素养达 标 固双基
栏目导航
题组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读图,回答1~2题。
栏目导航
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
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
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京 体化
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
栏目导航
2.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央政府在河北雄 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 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 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读图回答(1)~(2)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听课记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听课记录开放以前,京津冀地区虽然地处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而河北省和天津市则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发展不足的问题。
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加剧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外资和国内投资涌入北京,使得北京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河北省和天津市。
这导致了京津冀地区的“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
面对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中国政府于2004年首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整合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推动京津冀地区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和限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缓慢,一度停滞不前。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也与中国经济放缓、环境污染和人口流动的问题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北京地区面临产能过剩和经济转型难题。
同时,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的不合理产业布局和环境管理不力,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北京的高房价和限购政策也导致了大量人口的外流,增加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整合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和产业,可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配置。
通过建设绿色产业和环保设施,可以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环境质量。
通过提高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联通水平,可以减少人口流动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总而言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由于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面临的环境和人口问题。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旨在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比分析
京津冀典型城市环境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比分析一、环境污染特征对比1. 大气污染:京津冀典型城市在大气污染方面存在共性特征,如颗粒物浓度高、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超标、低层大气逆温层形成等。
此外,不同城市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北京为例,其大气污染主要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造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特征。
而天津和石家庄等城市则受到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影响较大。
2. 水污染:京津冀典型城市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
这些城市普遍存在水质差、污染物含量高、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其水源地水质屡屡因城市污水和农田排污而受到影响,严峻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进步。
3. 土壤污染:京津冀典型城市的土壤污染主要由农业和工业活动带来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排放引起。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以石家庄为例,其周边地区的土壤镉污染问题较为严峻。
二、环境污染变化规律对比1. 大气污染的变化规律:京津冀典型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呈现出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在时段上,冬季是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的时期,尤其是12月至次年3月,而夏季相对较为清洁。
在空间分布上,通常城市中心和工业聚集区的污染程度更高,而遥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相对较好。
2. 水污染的变化规律:京津冀典型城市的水污染问题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城市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能力有限,使得水污染在雨季和旱季之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此外,由于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污的变化,一些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在不同季节之间也存在变化。
3. 土壤污染的变化规律:京津冀典型城市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受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
土壤有机物和重金属的积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农田面源污染对土壤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环境污染影响机制对比1. 大气污染影响机制:京津冀典型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受到排放源、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气象条件如稳定的逆温层有助于污染物的积累。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课件
交通:水运、铁路交通便利 产业:产业集聚带、农业主产区、工业大走廊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大的以长江为纽带联结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位置居中、腹地辽阔、资源丰富、自然地理基础最好的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区位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分布最集中的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人口集中、城镇密布、经济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带。
进一步加强与河北交界地区生态环境管 控,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京冀生 态水源保护林建设。
【小 结】
区
地理位置
小尺度
大尺度
域 自然地 地形
协 理背景 气候
同
水系
发 展
资源等
的
人口
地 人文地 交通 理 理背景 城市
背
产业
景
经济发展
区
同
空间毗邻 完整单元
域
异 区域差异 联
(优势互补) 系
统交
通
筹
产 业
京 津
地理背景: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与变 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
冀
地理位置 两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形单元相对完整
协
自然地 理背景
同
地形 气候
地缘相近、山水相连的京畿重地 人口多、土地广,航运便利,发展潜力大
发
水系
我国北方的高技术工业和重工业基地
资源等
协同的有利条件:
展
的 地 人文地
人口 交通
协同的有利条件
展 的 地 人文地
资源等 水资源短缺 人口 人口多、京津密度大 交通 津冀港口多,海运便利
发展问题: 需协同解决
理 理背景 背
城市 京津过于庞大,中小城市规模较小
京津冀环境问题及对策_图文
2.1大气污染问题
(4)污染物空间分布南高北低
2.1大气污染问题
2.1.2成因分析 (1)全球所处区域背景浓度高
2.1大气污染问题
2.1.2成因分析 (2)地形结构和气象因素不利于污染物张 扩家 口散
北京
承德
秦皇岛 唐山
保定
天津 廊坊
14
石家庄
沧州
11
衡水
邢台
8
5
邯郸
2
图京1津.京冀津年冀均地气形温图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由南水北调前的258 亿立方米增加到315.6 亿立方 米、人均水资源量从239 立方米增加到288.7 立方米、地表径流深从118 毫米 增加到144.5 毫米。
2.2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主要成因分析
(1)水资源总量不足
(2)人口急剧增加,高耗水产业结构为主,超出水资源 承载力 (3)水污染物排放量过多,超过水体环境容量
2012年河北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
2013和2014年北京五大水系水质情况
2.2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京津冀地下漏斗分布图
2.2.3地下超采,地下漏斗分布广
2.2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2.2.4 南水北调对北方水资源有所缓解, 节水压力很大
2014 年12 月27 日,规划半个世纪、施工十余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 通水。南水千里进京,每年将为北京引来10.5 亿立方米清水,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 总量也由南水北调前的258 亿立方米增加到315.6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从 239 立方米增加到288.7 立方米、地表径流深从118 毫米增加到144.5 毫米, 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得到缓解。
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经验
3.2
国外水环境污染防治经验
京津冀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地资源分布特征
京津冀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地资源分布特征郭 莉(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0195)摘 要:以京津冀平原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土壤中As、Pb、Cd、Hg、Cu、Cr、Zn 和Ni 等8个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优良,部分地区土壤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心城区、天津城区和蓟县、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等地区,该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优先保护方面提供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依据,对重度污染土地要进行严格管控,做到京津冀协同治污。
结合土壤中硒和钾的含量特征,以硒含量大于0.3mg/kg 和全钾含量大于2.5%圈定了富硒和富钾土地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平原东北和冀西南地区,该成果可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京津冀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硒;钾中国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7)02-0060-05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and Land Resources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PlainGUO Li(Beijing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195)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from 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plain,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of As, Pb, Cd, Hg, Cu, Cr, Zn, Ni in soil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was don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ost soils is proved to be pretty well. The polluted area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distribute in city center and suburb region of Beijing-Tianjin- Hebei. The results fo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n ecological priority protection provide a basis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polluted land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so that Beijing-Tianjin-Hebei should coordinate to develop. According to the selenium content(>0.3mg/kg) and the potassium content(>2.5%), the selenium-rich and potassium-rich land resources can be divided, which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plain and southwest of Hebei plai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guides for Beijing-Tianjin-Heibei Modern Agricultural Collaborated Development.Key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pla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oil; Selenium; Potassium0 前言京津冀地处京畿重地,面积约21.6万km 2,背依高原,面向海洋,西北山峦重叠、东南平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课件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 展战略为例,运用 不同类型的专题地 图,说明其地理背 景
1.结合实例,理解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战略核心。 【区域 认知】
2.结合实例,掌握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 综合思维】
3.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树立和谐的人地观。 【 人地协调观】
7
知识清单一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1.地理背景的概念: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___展___与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____ 情
29
(5)六个着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 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6)落脚点: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25
(3)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 地对城市的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 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 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26
任务清单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情境探究
17
18
[探究] (1)根据图乙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根据图甲分析B地成为首都部分行政功能疏解地的原因。 (3)提出解决北京主要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提示 (1) 京津:城市化起步早 ( 或起步水平高 )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 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 或城市数量多但规模小) (2)与北京、天津距离适中,构成黄金三角;有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地形 平坦,发展空间大,政策支持。 (3)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 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省赛一等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认识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说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综合认识京津冀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条件和主要问题,简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点】运用专题地图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学习难点】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背景的分析思路。
【学习过程】【知识提纲】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1.在地图上找出京津冀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津冀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___市和_________________省。
3.京津冀地区,西侧是__________,北侧是___________,东临_________,南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西部、北部地势较______,东部、南部地势较________,总体呈现_____高、______低的地势特点。
4.京津冀地区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
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______,产业分布相对________,而河北省人口密度相对_____,产业分布相对_____。
5.京津冀地区属于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
年降水量大约在______-______毫米之间。
从降水量从_____向_____、由_________向________呈递减趋势。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整体定位:以_______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_____驱动经济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各有侧重。
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
征
一、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1.环境特征
(1)地理区位:中国北方渤海边的“首都圈”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
位于东经113°04'-119°53',北纬36°01' -42°37'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以北与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以西与山西交界,以南与河南、山东相邻,以东紧傍渤海。
(2)地形地貌:包含多种地理要素,可分为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三大地域单元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临渤海。
该地区西为太行山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海河平原。
受
燕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
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湖泊洼淀、海洋等均具备。
根据京津冀地区自然地理基本要素特征,可将该地域总体分为三大地域单元:山区、平原、海域。
其中,山区包含高原、山地、盆地等地理要素。
(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四季分明京津冀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
水热同期,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该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年日照时数2500—2900小时;年总辐射5000—5800MJ/mz;年平均气温8—12. 5℃,最冷月均在1月份,而最热月渤海岸段多在7月,黄海岸段多在8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4℃—44℃,年极端最低气温-13℃—-29℃;降水量主要集中夏季(占全年的60%—75%),黄海岸段比较湿润,年降水量较多(700—1000mm),而渤海岸段较干燥,年降水量较少(600—700mm);风速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且密集,大陆岸线年平均风速为4—5m/s 。
2.资源特征
(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分布较集中且易于开发
京津冀城市群地处太平洋沿岸,毗邻渤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之多与种类之广,是中国其他沿海地区所没有的。
煤炭、铁矿、海盐、石油、建材等储量非常丰富。
资源分布比较集中,易于开发投产;资源互补性强,便于规模化开采;匹配条件优越,有利于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
因此近代以来形成了大型和较大型的矿区,历史悠久的如唐山开滦煤矿、冀东铁矿、长芦盐场等。
由于该区地处复合大陆的特殊地质环境,使得能源和矿产资源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
本区富含主要为煤炭、油页岩、泥炭和铀矿床等固体燃料矿产,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
除了上述各种资源外,海底还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硫和金等矿物,藏量也相当丰富。
(2)土地资源:耕地为主,林地为辅,建设用地占有比重较大
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建设用地占有比重较大。
受地形地貌影响,基本形成了北部山区林草地为主、未利用地为辅和南部平原耕地为主,建设用地为辅的两个土地利用类型。
(2013年数据,找不到更新的图和数据)
(3)水资源:水资源短缺
京津冀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资源约束因子。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始终受到缺水的严重困扰和水荒的威胁。
如表所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9. 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 86%;地表水资源量89. 9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 40%;地下水资源量152. 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 12 %。
而且由于京津冀地区承载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功能,该地区的人口繁衍、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等都需要大量用水。
长期以来,地表水已具有“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形势,地下水超采问题也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闫苗苗, 李家存, 任丽丽. 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及典型城市景观格局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016(2):69-72.
[2]毕明.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3]王丽. 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