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特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 图9-4 东北区北部宜农荒地分布 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 安岭、长白山地以红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2 866.7×104 h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 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 牲畜饲养。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 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中心,能够生产汽车、内燃机车、船 舶、铁路客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 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 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 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 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最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远景;建 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九章东北区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 积78.8×104km2,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 696万 (200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
地表
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 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
教学重点
第九章东北区
• 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 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 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 东北区 (northeast China) • 东北平原 (northeast China plain) • 辽中南地区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 • 东北林区 (forest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 图们江地区 (the Tumen river region)
结构 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自然 景观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
雪时间长。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 化现象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针 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东北区
粮食基地 玉米、大豆
用材林基地
重工业为主导 工业基地
边境 贸易
环境与资农源特业征资源 丰富
水资源 丰富
矿种 匹配好
山环水饶,平原广袤 森林、森林草原景观 沼泽、 冻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全区煤炭储量约723×104 t,煤集中分布在本 区东部和西部。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最大的 储油和产油区。其中80%的储量集中分布在大庆。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30×108 m3。水力资 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 530×104 kW(大于10 000 kW),其中可开发的约 为1 370×104 kW。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 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齐全,已探明储量的有100余种,其中储量 居全国前3位的达45种。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 及稀有元素等。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矿产 有菱镁矿、石墨、滑石、白云石、石棉、钾长石、硼、金刚石等。相 二节 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 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以鞍(山)钢、本(溪)钢为主,建起 了包括大连钢厂、抚顺钢厂、北满钢厂,以及通化、齐齐哈尔、凌源等 钢铁厂在内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4)本区内陆水面约333.3×104 hm2,南临黄海、渤海,利于二)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 较丰富的水资源。集水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条,水网稠密。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1 653×108 m3。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 80%。
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第九章东北区
图9-2 东北区多年冻土南界
图9-1 东北
二、资源优势
第九章东北区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耕地面积为192×104 hm2,约占全国 耕地面积的19.7%,人均占有耕地为0.167 hm2, 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倍。土壤比较肥沃,东北区 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 暗色表土层。全区可垦荒地多,约有667×104 hm2。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2 866.7×104 h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 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 牲畜饲养。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 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中心,能够生产汽车、内燃机车、船 舶、铁路客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 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 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 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 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最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远景;建 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九章东北区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 积78.8×104km2,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 696万 (200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
地表
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 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
教学重点
第九章东北区
• 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 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 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 东北区 (northeast China) • 东北平原 (northeast China plain) • 辽中南地区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 • 东北林区 (forest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 图们江地区 (the Tumen river region)
结构 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自然 景观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
雪时间长。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 化现象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针 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东北区
粮食基地 玉米、大豆
用材林基地
重工业为主导 工业基地
边境 贸易
环境与资农源特业征资源 丰富
水资源 丰富
矿种 匹配好
山环水饶,平原广袤 森林、森林草原景观 沼泽、 冻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全区煤炭储量约723×104 t,煤集中分布在本 区东部和西部。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最大的 储油和产油区。其中80%的储量集中分布在大庆。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30×108 m3。水力资 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 530×104 kW(大于10 000 kW),其中可开发的约 为1 370×104 kW。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 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齐全,已探明储量的有100余种,其中储量 居全国前3位的达45种。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 及稀有元素等。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矿产 有菱镁矿、石墨、滑石、白云石、石棉、钾长石、硼、金刚石等。相 二节 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 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以鞍(山)钢、本(溪)钢为主,建起 了包括大连钢厂、抚顺钢厂、北满钢厂,以及通化、齐齐哈尔、凌源等 钢铁厂在内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4)本区内陆水面约333.3×104 hm2,南临黄海、渤海,利于二)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 较丰富的水资源。集水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条,水网稠密。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1 653×108 m3。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 80%。
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第九章东北区
图9-2 东北区多年冻土南界
图9-1 东北
二、资源优势
第九章东北区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耕地面积为192×104 hm2,约占全国 耕地面积的19.7%,人均占有耕地为0.167 hm2, 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倍。土壤比较肥沃,东北区 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 暗色表土层。全区可垦荒地多,约有667×104 hm2。